新疆味道

记录片中国大陆2015

主演:内详

导演:石峰,李志民

 剧照

新疆味道 剧照 NO.1新疆味道 剧照 NO.2新疆味道 剧照 NO.3新疆味道 剧照 NO.4新疆味道 剧照 NO.5新疆味道 剧照 NO.6新疆味道 剧照 NO.13新疆味道 剧照 NO.14新疆味道 剧照 NO.15新疆味道 剧照 NO.16新疆味道 剧照 NO.17新疆味道 剧照 NO.18新疆味道 剧照 NO.19新疆味道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23:37

详细剧情

历时一百五十天 行程两万多公里 十多个民族 近八十种美食 新疆首部大型美食纪录片 。第一集 新疆一绝第二集 百纳之味第三集 炙热的味蕾第四集 反客为主第五集 有馕就是家第六集 妈妈的味道第七集 流动的脚步第八集 最爱家常味第九集 奇思妙想第十集 香飘万里第十一集 新疆渔人第十二集 甜蜜蜜第十三集 白色之恋第十四集 欢庆的节日第十五集 生生不息

 长篇影评

 1 ) 作为新疆人,好多都没吃过。尤其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我和我妈都汗颜

作为新疆人,好多都没吃过。尤其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抓饭我实在无力吐槽,鸡肉鱼肉抓饭,我和我妈都汗颜。就纯羊肉或者牛肉就行了呗。有人说为啥不用勺子或者器具。自己家做或许会用。但是开店的根本不可能,来不及好嘛。还有说炒米粉的,你是新疆人嘛?炒米粉是新疆美食吗?真的无语了。新疆美食都是本地原料制作的。我就知道桂林有米粉

 2 ) 一点笔记和碎碎念

有的村里是共用一个馕坑的,女人们就会一起在馕坑工作话家常。传统的囊有70多种,现在新改良的加上应该有100多了(采访个人话语)。茶配囊,缸子肉配囊,都是把囊浸入泡软了吃。

塔吉克婚礼囊,“无囊不是家”。婚后第三天,新娘摘掉面纱,婚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面打馕。

囊的数量有不同意思,偶数愉快高兴,单数悲伤烦恼(好简单直接啊?

抓饭

塔什干抓饭,全部黄萝卜,洋葱与之配比差不多一比一(前面说到的一位老厨师抓饭坚持黄萝卜胡萝卜二比一)。波斯语里说的其中原料,胡萝卜、皮牙子(洋葱)、肉、油、盐水、大米。

洋葱先下过油炸熟(可以同时放一整头大蒜,引出香味),长时间煸炒,洋葱水分基本干了,下羊肉(无骨羊肉,其他地方似乎用带骨),下黄萝卜,下米,炒一会儿盖锅再闷一会儿(那颗蒜又被放进去了)。因为洋葱已炒成了半焦黑,米饭也变得黑黑的,又叫黑抓饭。

以前都是大锅抓饭,现在小锅的也流行了起来,更精致一些。

重油盐,所以搭配凉菜,但看凉皮,洋葱青椒番茄,黄红胡萝卜……但是调料也很重口味啊【

主厨做了手抓饭大家一起抓着吃的笑容很棒呢!

后面还有一个版本还加了鹰嘴豆……哦我不喜欢。最后又撒了葡萄干……过于混搭了。抓饭在新疆也被称为“十全大补饭”,就这么多料确实挺补的。

五道黑(河鲈)做抓饭,油炸后下锅煮,约半小时后和鱼汤分离。胡萝卜下锅加葱花炒香后,倒入黑鱼汤,再下米焖熟。金黄油亮。厨师将之命名为“美人鱼抓饭”,汉少的结合菜式。

有临沂的厨师跑去新疆学习了抓饭,感觉重口味不适合本地人,就回来改良,做了鸡肉抓饭,减少油盐,米也更软。喜欢这种地方融合性。以为阿姨更改成了素的南瓜抓饭,给老伴吃,更健康。

所以感觉重点的洋葱和胡萝卜之外,其他的配料自己会搭配增减就能做出适合自己的抓饭嘛。

其实改良是很好的,只要不做着自己的方法,又号称是XX地方菜,愿意赞美的还是更多。(我说的就是拿洋葱炸葱油,下面条不过冷水,还号称是上海葱油拌面的日食记,憋开玩笑了,这个被喷真是不同情。)

伊犁炝拌菜

把炒熟的肉酱拌入各种青菜中,伊犁当地搭配抓饭的特色凉菜。

烤包子的坑比馕坑小,同样是碱土搭成,土会越烤越硬。虽然说相对算小感觉也像一口井了,比起来烧饼的炉真是小巧玲珑。

控火还要中间洒盐水,非常看个人功力和经验判断了。烧火选松木和果木,这样木头的香味可以反渗到包子里的。想起来四川腊肠和广州烧鹅也是选用特定的木头,很好奇真的现代科技不能代替吗?

羊腿面包,直接一整根羊腿包在面里,进炉子烤,看得很有食欲!

锡伯族血肠子

羊血、羊肠、羊油和洋葱。洋葱剁很碎灌入羊肠,捏破血块去除杂质让口感更顺滑,加适量羊油搅拌,将原料灌入羊肠。

哈萨克的马肠子灌入的是切成长条的马肉,配合适量马油和盐。以往是入冬时节才灌。

啊我想起了嘉兴的一种香肠,灌的是切成块的酱油肉,虽然有点咸,盐怎么说也是人体必需的,不太健康也还是想吃。

面肺子

羊肺洗净后将面浆灌入蒸熟,面浆里加鸡蛋和盐,和适量清油(增加香味),挤压羊肺,会自动排出多余水分。一个面肺子会有2-5公斤。

米肠子

大米加盐、孜然、花椒、胡椒等调味,倒入各种配料(胡萝卜等)煮,灌入肠中,不能灌太满,后面大米还会膨胀。小火煮15分钟。通常和面肺子一起食用。

塔塔尔族面食

古拜底埃。醒好的面皮放在烤盘,撒上奶酪、大米、葡萄干、鸡蛋,上下两层面饼粘合(原来大米也能做馅),做饼边,进烤箱(没说时间)。

还有一种三角形的(名字感觉是音译就不记了),里面料是羊肉、洋葱,同样的面皮包,也是烤。

剩下的面皮又拿来做了羊肉披萨,充分利用,一点面皮不浪费。

视频里的食谱是俄文?还做了一道石榴沙拉,很好很解腻

锡伯族

韭菜辣子酱、各种蔬菜腌制的花花菜、锡伯大饼

新疆拌面又叫拉条子,纯手搓成型,不用擀压等手法,搓后一圈一圈放入盘中醒发,再揉搓成筷子粗细,下锅时搓好的面条盘在手上,用力摔打,一根一根还是比较粗的,不是兰州拉面那种纤细,父上是最不喜欢的但我喜欢。

哇中间有地方用风干的馍馍蘸新切开的西瓜?很有趣……

油炸包子

略干的馍馍揉成碎末,羊油切碎在清油中慢火熬制成油炸(竟然不是肥肉丁诶,加入葱末、调料等和馍馍碎拌在一起,成为油炸包子的馅料。其实就是馍馍馅包子,碳水加碳水加油脂,是以前物质匮乏时候的食物,现在吃未必好吃而且不太健康,尝鲜可以不能多吃吧,需要根据现代人身体营养状况改良了。

野蘑菇汤饭

青萝卜、胡萝卜、羊肉、野蘑菇。羊肉下油锅炒熟,加野蘑菇、土豆、胡萝卜等,这个过程叫揽汤,饭能不能好吃关键就看这个汤了。醒好的面饼切成一指半宽的面条,然后揪成片子下汤(其实这个就是饭咯),再可以加自己喜欢的东西,发挥想象力(麻辣烫2333)。

比列尼

俄罗斯族的馅饼。牛肉粒炒香加洋葱、青椒、米饭,片中改良用了薄薄的蛋皮包裹,用当地红花籽做的红花油煎过,弹幕说这是牛肉班戟23333

洋芋鱼鱼子

土豆擦成粉,放入纱布中拧控干水分,与面粉混合,搓成短小条,可代替单纯的土豆块与大盘鸡搭配烧制。大盘鸡其实是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菜,里面的裤带面也叫纳仁面。

大盘鸡中不可少的是线椒,晒干后叫辣皮子。晒椒时的颜色真美啊,树上竿上地上一片生机的红红火火。

柴窝堡辣子鸡

烤奶皮子

文火慢慢烤,非常非常慢,还要用筷子不停地搅拌,一张奶皮子需要好大的经历才能出来啊,好珍贵。

13集是各种甜点,太甜了感觉到一种齁住的浓稠。

干花瓣与面粉糅合做成面皮,加入玫瑰花做成的馅料,卷成花形状,然后上笼蒸,非常漂亮!

玛仁糖

没讲做法,给了很多镜头特写,南疆特色美食,作为一个最佳对着体重又上升发愁的胖纸,感到了巨大的诱惑与威胁……

柯尔克孜的食物

馓子

原来就是搓成的面条下油锅炸。包尔萨克就类似炸云吞/煎饺了,羊肉和洋葱包入面皮下油锅炸,配奶茶食用。也不是这一族独有的食物。

沙尔阔勒

牛奶、大米、酥油制作的饭,食物名的意思是金色的湖水,牛奶和米像是湖水,浇上的融化的酥油则是照射下来的阳光,寓意美丽颜色也好看。

居布噶

面点,圆饼要擀得很薄,烙好后涂抹上酥油,折成三角形,原料简单所以烙时很看水平了。

卡萨囊

馅料放在擀好的两张薄饼之间,做出好看的花边,炸好后食用。

阿西曼塔

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包子抓饭,是节日里的上等菜肴。羊肉切成指尖大小的肉丁,加洋葱胡椒调味。凉水和成的硬面做皮。包成鸡冠型(不像啊),慢火蒸20分钟。另外还有饭,又是羊肉胡萝卜等等炒起来了,中间疑似跳帧漏了一段,非常诡异的剪辑。

粉汤

粉其实是凉粉那种。葱姜爆锅后加入胡萝卜、包菜等翻炒,加入花椒粉、姜粉、盐等,八成熟后加入手把羊肉的汤,加入粉块、粉条羊肉,加青菜点缀。在重要节日时才吃,比如开斋节。

 3 ) 发图片

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

 4 ) 发图片

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

 5 ) 发图片

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发图片

 6 ) 记录一下看得口水直流的内容

看了前三集,印象 烤包子(馅都是羊肉); 手抓饭(胡萝卜条、黄萝卜条、洋葱丝是基本料,饭是生米洒在蔬菜羊肉汤上蒸熟的); 烤羊肉(小羊前腿肉包在发面里做成羊腿形状4个小时烤成的羊腿面包;摸了由姜黄、面粉、蛋黄和其他香料的烤全羊放在大土坑里烤,坑口盖木板再是毯子,最后盖层土,考好后外焦里嫩、肉汁水丰厚,放在馕上吃;红柳烤肉,削了皮的红柳枝分泌出来的黏液给烤肉增加独特风味;包在锡纸里的腌制鸡或只加了盐和孜然的羊肉,外面裹上地下一米深挖出的胶泥,放入烤坑里烤); 馕(有:片片馕、窝窝馕,好像喀什还是是新疆哪个城市有个古色古香的茶楼,老人们,大多是男的,在那喝下午茶,窝窝馕揪小块在茶水里蘸蘸吃;梨型大茶壶,先放水,后在壶口放一撮茶叶后盖上壶盖,像是茯砖茶,介绍说茶楼不贵,是当地唯一的古老特色的茶楼了)

 短评

我走遍了亚洲和中欧,走遍了中国90%地区,却还没去过新疆。找机会去一次新疆吧。

7分钟前
  • 量子
  • 力荐

新疆和云南都是多民族地区,《新疆味道》显然是有意突出民族特色,但是从呈现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少数民族成天就是吃些面、羊、奶,菜色也只是面跟面做一道,奶又跟奶做一道,非常无趣。面是做成这个造型还是那个造型,奶是做成固体还是发酵,在我看来都差不多。本来对新疆感兴趣,现在不想去了。

12分钟前
  • 等待不是虚度
  • 较差

如果把饮食和宗教独立开,就不能完整的理解新疆。这些人虽然用着汉语和汉字,但是生活方式确是深深的中亚 西亚方式。正如片里《大盘鸡传》这本书一样,新疆饮食是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

16分钟前
  • Vince♫
  • 力荐

给里面的美食馋的,每天晚上饿着睡的。但是有好几集都有重复镜头,摆拍略有点尴尬。

20分钟前
  • 飞飞的鱼
  • 还行

咋呢么讨厌撒不讲拌面炒米粉牛肉面讲个球的臊子面葡萄馕

25分钟前
  • 石狩川
  • 推荐

文案和镜头都很直白,直白的没有回味…另:终于知道这个片子怪在哪儿了,没有烟火气,像国产电视剧的精致布景。拍摄对象几乎没有笑容。

29分钟前
  • 骑士的蒙太奇
  • 推荐

有一部分镜头角度真是很迷了,比如bia烤包子的那段,真的刺激。做格瓦斯的刘大叔简直长了张勃列日涅夫的脸。妈妈种草了吐客车,想烙饼用,某宝搜不到,开始琢磨如何自制了,是勤劳智慧的妈妈没错。PS. 某些男主外女主内、女眷小孩不上桌之类的夹带私货非常恶臭了,认真讲吃的谢谢。

31分钟前
  • 说了我是黑无常
  • 还行

素材真的不错,就是编排太杂乱无章了…

34分钟前
  • m89
  • 推荐

啊我要去新疆,为了色彩为了味道!(央视八集版)

36分钟前
  • 三四
  • 推荐

想吃!回去就找一个新疆餐馆解馋!

41分钟前
  • 浅浅
  • 力荐

镜头少,解说词差,三星给美食

43分钟前
  • Tomorrow
  • 还行

完全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新疆番外篇,算是通过美食稍微了解了一些新疆文化,还是蛮憧憬大西北的。

45分钟前
  • 苗安
  • 推荐

看完直接淘宝买了一圈,顺便去了新疆餐馆

50分钟前
  • linn
  • 力荐

文案好差哦

55分钟前
  • 大金主
  • 推荐

欢迎内地朋友们来大美新疆看看,品尝新疆美食!

60分钟前
  • yufranktian
  • 力荐

央视出品的纪录片水准还是有保障的,大爱新疆,梦想之地。

1小时前
  • 凤镜夜
  • 力荐

新疆是个好地方。剪辑和编剧的功力太差了……先不说反复使用同一镜头,每集的剧本风格都不一样,让整个系列缺乏统一性。剧本的写作功力也差,不是所有东西都有高深立意的,挖掘质朴的,家常的东西也能做好纪录片。民众的憨厚也值得记录,制作组缺乏的是自身的采访能力,编辑能力。集集说着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地方,请问整个系列一共让少数民族同胞说过几句话?

1小时前
  • 香槟塔
  • 还行

感觉在新疆再呆下去,很快会变成开心的三百多斤孩子。

1小时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美食与地缘关系密切,这个地方的美食,最大的特点,与这个地方一样:融合

1小时前
  • 关耳
  • 力荐

导演爱吃抓饭→_→

1小时前
  • 一事无成孟烦了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