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魔

恐怖片中国香港2009

主演:惠英红,徐天佑,黄明慧,雅丝敏·阿莫,阿兹曼·哈桑

导演:何宇恒

 剧照

心魔 剧照 NO.1心魔 剧照 NO.2心魔 剧照 NO.3心魔 剧照 NO.4心魔 剧照 NO.5心魔 剧照 NO.6心魔 剧照 NO.13心魔 剧照 NO.14心魔 剧照 NO.15心魔 剧照 NO.16心魔 剧照 NO.17心魔 剧照 NO.18心魔 剧照 NO.19心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5 15:09

详细剧情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3岁的青年德仔(徐天佑 饰)与酗酒的母亲(惠英红 饰)相依为命。除了帮衬母亲的小杂货铺,德仔平日里无所事事,与附近高中15岁的少女盈(黄明慧 饰)谈起了恋爱,并发生了性关系。德仔与盈之间的情事被盈的父母发现,对方大发雷霆,向德仔的母亲索要一笔巨款,并威胁说要对德仔提出诉讼。软弱的德仔惊慌失措,心急的母亲找到离婚的德仔父亲借钱,却依然无法使盈的父母放弃诉讼。情急之下,德仔与两名朋友约了盈和其好友到郊外谈判,却没想到言语不合出手杀人。已经一无所有的母亲,究竟该如何面对儿子闯下的这无法收场的惨剧呢?

 长篇影评

 1 ) 港式青春与亲情

在翻看《心魔》这部电影的相关资讯时,不难发现它所获的奖项基本都是演员个人的荣誉,尤其是惠英红借由此片包揽了多项最佳女主角的称号。所以,由此可以看出,这并非是一部靠情节取胜的影片。
导演何宇恒虽是马来西亚新晋独立电影导演,但是查过履历表之后,可以看出事实上他一直混迹在香港娱乐圈之内,因此这部影片也具有相当一部分的港味。
横式翻看香港青春片,事实上是与台湾以及大陆不尽相同的一种风格,最好能证明的一部是两岸三地各自拍摄同剧本但不同执导的《九降风》。在香港版本的“九降风”之《烈日当空》,所演绎的更是趋向于悲痛式的成长,是凝结在血与泪之中的绞疼。同样,这部《心魔》之中,也暗含了这样一份情节,虽然故事的前半段用一种较为光鲜的方式表现主人公的“爱情”,但无法避免的是故事在层层递进之中开始暗淡色调,并到影片的末尾段达到故事的高潮,并以死亡和鲜血做终,也是用这样的一种极富港式腔调的风格来证明青春成长的残酷性。这样青春成长的残酷性,同样可以再陈果的《香港制造》中得到相当好的印证。
在影片中,惠英红的表演确实可圈可点,当年以打女形象出道的她如今不如老年后开始转型文艺路线,确实是对演技的一次重点考验。当年与其同一批的萧芳芳、郑佩佩等人都已经在文艺片上获得了肯定,此次惠英红以文艺片拿下演技奖,也证明了她老骥伏枥的雄心。
电影本身在展现了青春成长主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母题则是母子亲情关系的表现。与更多港片不同的是,这部影片的节奏更慢,而且是全面的慢,这种过度的细嚼慢咽虽然是导演本身固有风格,但是这也绝对不是走大众路线的文艺片,观众甚至可以再每一个镜头的恍惚转移中小憩一会儿。
导演将矛盾的冲突点汇集到亲情与爱情的两端,这样的交叉也有了“魔”的产生,“魔”是为了占有和保护,“魔”也是爱的过激。

 2 ) 心魔

1

惠红英凭借《心魔》里单亲母亲角色获得台湾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不过这不是她第一次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1982年她凭借《长辈》已经获奖。不过后来的惠红英曾经走过一段打女的生涯。

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她在《神经侠侣》里饰演颠痢症王成(吴镇宇饰)的姐姐,朴素犹如邻人,演技来自于生活。



2

《心魔》整个节奏非常台湾电影化,虽然是在马来西亚拍摄,大部分演员来自于大马。但电影舒缓的情调和慢节奏的叙事风格,乃至音乐里慵懒的颓废,天空明灭的街景,一如台湾电影。

第一,惠红英凭借本片的挑战性的演出,一人包揽两项大奖激起我的兴趣;

第二,介绍里说电影里母子二人对彼此都有强烈的占有欲望;

第三,单亲家庭演绎出的社会悲剧。

如上,是吸引我的原因。惠红英在电影里的剧情安排并不多,对话了了,不多的情节安排里,惠红英凭借准备的把握和细腻的表演把一个单亲母亲复杂的情感世界演绎较为到位。偶尔间歇性的歇斯底里,偶尔酩酊大醉的不省人事,偶尔生活艰苦的忧郁,偶尔为儿子担心的眉头紧皱。

典型的小众电影,本片适合空暇时,一人独看

 3 ) 我们为何不闭上眼睛

我们为何不闭上眼睛,把自己当做导演,换位思考下!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跟理解!
   德仔最后是出车祸死了。第一个镜头,德仔躺在地上喘粗气,到后来的第二个镜头,也就是影片最后结尾的那个,德仔同样是躺在地上喘粗气,影片戛然而止,两个镜头的前后联系告诉了我们德仔已经死了。加之以下几点可以更加肯定这种推定。一,同样是带着头盔。这可是很有意思的细节,不得不细说。我想问问看过《心魔》的朋友,你们怎么来看,德仔在出车祸受那么大伤后,还要拿着头盔离开,不累吗?在德仔拿着头盔招出租车的长镜头里面,你会不会若有若无的注释那个头盔?回到开始,也就是德仔躺在地上,你会很自然的注意德仔是戴着头盔的。这就是一种强制心理暗示。懂魔法的朋友会知道,魔法师在让你选一张牌时,比如说红桃A,方片5,梅花10,他想让你选红桃A的几率增大,他通常的做法就是强制心理暗示,他在逐一报出这3张牌时,会特别加重红桃A的声音,和延长读A的时间。反之,降低读其他俩张牌的声音和减少读的时间。这样做,没有进行过心理方面训练的人,通常选A的几率高达65%。头盔就是起到了同样的效果。借助于头盔吸引目光的做法,就会让你不知不觉的将前后俩个德仔同样躺在地上的镜头联系到一起。二,同样能清晰的听到德仔在喘粗气。三,同样是夜晚,都看到月亮。基于这几点,我们有理由认为德仔是在车祸中死了,之后出现的德仔属于德仔死前的意识飘散。
   既然德仔死了,那么警察在审英红中说,刘太太,我想跟你(英红)说你儿子刚给我们打过电话来,怎么解释?别急,别急,听我娓娓道来。我喜欢例举推理,因为这样才能有理有据,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所以千万别嫌我烦啊!^_^
   小警员走过来说,李探警有重要电话找你。注意用词,点名道姓说李探警察,然后说,找(你),德仔在那种情况下(德仔杀了人,既然没有被抓到,肯定是躲着警方,当然这是说他还活着的话)会知道是谁在审他母亲?而且还是警方正在审他母亲的时候打来?为什么小警员不说,案件犯罪嫌疑人打电话来了?德仔要是打电话给警方,一定是会告知自己身份的。这就不难理解,这个电话根本不是德仔打的。那李探长为什么对刘太太那么说?我们只能认为这是李探长的一种审讯手法和见机起意。不相关的电话给了他灵感,从李探长和另一个老警员的对话中我们能知道,德仔至今杳无音讯,于是他就假借德仔给警方打电话讹刘太太,想从中得到有价值的消息。还是回到李探长和老警员的对话,我们也能知道,刘太太‘交代’的事情跟他们已经知道的消息相差无几,所以他们急需知道另外一些有价值的消息,这才有了这么一出。那你说李探长是见机起意,你说是就是啊,就因为你是wee啊。来,我们看台词:
李探长:你有没有给他(德仔)什么压力?尤其是在那女孩子方面?照你儿子所说的,如果那件事摆不拢的话,就尽量想方法摆脱,或是解决,是不是这样?那女孩子的死是不是跟你有直接的关系?刘太太,你儿子给我们打电话的时候,是哭着说的,所以我们很肯定你儿子和这件命案有关!所以,请你告诉我们,你儿子现在在哪里?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李探长已经审过王友杰和陈昆明,以及了解过死者家属方面的信息。那他就起码已经知道了这些事情:一,案件跟德仔有关,而且是德仔杀了盈。二,盈父母告德仔XX。三,刘太太已经给过盈父母一笔钱,盈父母答应取消控诉,却出尔反尔。能明白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李探长的话了。一,他说我们肯定你儿子和这件案子有关是因为他根本就知道德仔杀了人。二他说的‘那件事’就是指盈父母告德仔XX,以及刘太太已经给过盈父母一笔钱,盈父母答应取消控诉,却出尔反尔的事情。三,他说那女孩子的死是不是跟你有直接的关系,是想给英红造成心理压力,让英红急于摆脱干系,而交代德仔的下落。他们找不到德仔,必然会考虑英红藏匿德仔的可能性。从这些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李探长的目的,也就是他最后的一句话而已:所以,请你告诉我们,你儿子现在在哪里? 利用审讯手段以及捏造电话也只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已。
   英红教唆德仔杀盈?无稽之谈! 有段画面是三个警员在湖边的在对话。其中一句是,我看这不是预谋杀人。而且我们也能知道,德仔叫盈出来也就是想让盈帮忙而已。杀人纯属意外了!
   从车上下来的是英红?这就是朋友们瞎琢磨出来的了!德仔上车打车灯只不过是想赶走那对男女而已,不想让他们撞破他们杀人。
   很多人纠结于德仔的电话,到底是真打还是假打。不论从推论和艺术角度,我都是希望德仔是死了!对于一个能让自己依赖到软弱无助的母亲,不管母亲的做法是对还是错,我都舍不得去怀疑德仔对与英红没有爱,以及一丝一点真正程度上的自私与恨!

 4 ) 《心魔[At the End of Daybreak]》无力的单身母亲

http://axinlove.com/2010/04/at-the-end-of-daybreak/

《心魔[At the End of Daybreak]》无力的单身母亲
by @xinl.ve 100425

穿过黑暗的过道,水烧开的嗤嗤叫声不停,陷入铁笼陷阱的老鼠吱吱尖叫,穿女士拖鞋的德仔先凑近炉火点着了香烟,然后才是关掉燃气,不再让开水壶发出尖锐的声响,让人心烦。关在铁笼子的老鼠,被烧开的水烫死,实施的人是德仔——特写的镜头为后来的惨剧发生做了准备。用老鼠的境况作为电影的引子,可以参考《窃听风云[Overheard]》。

在《心魔[At the End of Daybreak]》中饰演母亲的惠英红,凭借本片中的表演,赢得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女配角和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女主?女配?同一部电影,同一个角色,不同的认定,比较滑稽的结论。单纯戏份而言,惠英红的母亲角色够不上女主角的戏份。论单身母亲的表演,《天水围的日与夜[The Way We Are]》里的贵姐,才是实至名归的最佳电影里的最佳女主角,惠英红的单身母亲太过无力。

改变母子相依的窘迫生活也好,避免儿子德仔遭遇牢狱之灾也罢(防止后来惨剧的发生),电影中的母亲角色太多沉沦和自我放逐。酒精可以麻痹身体,但不能摆脱儿子对自己新婚姻的干涉,生活是一天熬过一天。混日子的态度,连带着不放23岁的儿子出去,收获的却是儿子与未成年少女发生性行为的违法之举,太可悲的母亲。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情节的走向不需违背事实,但母亲的绝望、颓丧或者奋起可以更激烈一些,加入更多的情绪和力量,不要让剧中人知道女方父母坚持要告之后把头埋进双腿之间,做一个无法改变生活的鸵鸟,也不要发了狂的儿子回来后与自己厮打一场后像个没事人一样继续整理衣物。

坚强的母亲可以获奖,绝望的母亲也能获奖,无力的母亲获奖用不着大惊小怪。单身母亲无力的问题根子在电影本身。《心魔》就似一个白描,把真实事件表演了一遍,所谓底层人物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镜头如实记录。但之所以会让普通人生活变得困顿,少年过早成熟,人心变得难以琢磨(女孩的母亲收到钱后还坚持要告的动机)的成因给出丝缕分析,电影缺乏了深度导致影片的中演员浮在角色之上。徐天佑是一个单薄少年,不是最后冲动杀人,并且为尸体“鸡动”的德仔。黄明慧的女孩要好一点,毕竟她的年龄和片中十多岁的女孩接近,对性无所谓,对人毫无心机。

整个事件记录下来,电影非常散,情节之中找不到一个集中的情绪出口,也就不明白电影要“说”些什么了。

At.the.End.of.Daybreak.2009.DVDRip.XviD-GAYGAY

 5 ) 整体还是有点乱

焦点似乎太多了,导演却想一篮子打齐。
这方面的题材,我觉得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法超过《香港制造》和《香港有个荷里活》。
导演的功力差强人意。

 6 ) 13年前50岁的惠英红,凭啥击败赵薇和舒淇夺得影后?

2010年,在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时年50岁的惠英红击败张静初、赵薇、舒淇和吴君如,一举拿下影后的桂冠。

让惠英红获奖的这部电影叫作《心魔》,由何宇恒执导,惠英红、徐天佑和黄明慧主演。

片中惠英红出演一位单亲母亲,由于自己的儿子与一个中学女生发生关系,并致使对方怀孕,因此受到对方家庭的法律追究,为了逃脱法律追究,母子二人陷入混乱,最终儿子走上不归路。

整部影片都是在围绕人性来讲故事,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却暗藏着各种黑暗和危机。

惠英红在片中出演的母亲,从遭遇上来说是不幸的,自己的丈夫与自己的妹妹搞到一块,导致两人离婚,这其中心理和思想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自己的儿子整天无所事事,在致使中学女生怀孕的事情败露后,没有体现出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和责任,他除了一味地逼迫妈妈筹钱摆平,再有就是逼迫那个女生说服父母撤销法律追究,他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想承担任何责任。

从片头一段儿子用热水烫杀老鼠的镜头中,在他淡然的表情中可以看得出他的心狠手辣,这也与片尾他亲手杀死女生形成呼应,更加印证了这个儿子人性的丑陋和卑微。

惠英红塑造的母亲,在全片中都是处于一种默然的状态,但是她对儿子的教育是失败的,当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恋爱之后,未见她有只字片语的教育,更多的是纵容和放之任之,所以片中她被儿子打的一段,也可以看得出儿子对她的恨。

当然这部影片拖沓的剧情,严重缺乏娱乐性的氛围,不会对太多的观众形成吸引力,反而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观看。

很有意思的是,惠英红凭借该片还获得了第46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与金像奖对比,这也引发了有关惠英红在片中是女主还是配角的讨论,其实有关这个问题,片尾一段惠英红的特写镜头,很可能征服了金像奖的评委,因为这一段镜头完全就是女主的范。

以打女形象进入演艺圈的惠英红,演技对她来说一直都不是问题,1982年她就凭借影片《长辈》获得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2017年凭借影片《幸运是我》再次获奖。

仅仅凭借影片《心魔》,惠英红就获得了大小电影节共计5个影后,如此战绩与《万箭穿心》中的颜丙燕完全有的一拼。【END

 7 ) 心魔的另一种结局

09年的片,虽说是真实事件改编,但是导演给了大家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到底最后德仔结局如何?为什么警察对母亲说“那女仔的死是不是跟你有更直接的关系?”其实这里已经说明一切,《心魔》之所以叫这个名字,说的究竟是德仔的心魔还是母亲的心魔?其实从警察说“你究竟有没给你儿子压力?”就知道,母亲一直有给压力儿子,很大可能女孩子父母根本没有追究责任,女孩子也一直跟德仔说不知道,而小姨一直没有出场过,但是德仔是听到小姨说他母亲跟他父亲借钱,从剧情来看,母亲根本没有借到钱,所以她是编造了大话说已经借了钱进女孩父母的账户。所以德仔杀死女孩后回来跟他母亲打了一架,可能德仔从其他地方得知了母亲的撒谎。究竟为什么母亲要撒谎,就回归到心魔这个主题上面,自己丈夫跟自己妹妹跑了,一个人拉扯大孩子,她或许以这种方式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伟大,又或者女孩的母亲约谈时对她们母子的欺负,本能的让母亲觉得女孩母亲会不撤销控诉,而母亲既没有打钱,对方母亲也没有控诉,但习惯保护孩子的母亲心里觉得或许她打了钱,还没撤销控诉她会继续为儿子抗争显得更为合理。另一方面,德仔杀死女孩很明显是误杀,女孩一直害怕躲着德仔,跑到石头边摔倒撞到石头意外死亡了,但是由于害怕女闺蜜告密,到后面才导致了真正的悲剧。有人说后面德仔是摔死了,但是我觉得并没有,他打电话究竟是打给他母亲还是警察局?

 8 ) 心魔失控 肆虐横行

开场,短短三分钟的对白:粤语(同学对话)、大马口音的国语(同学对话)、英语(老师训话)。不知不觉间地球变成小村,我们已经身处宗族文化、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纠缠不清的时代大背景之中。

我们无法确定什么是最好的,于是倾向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生活态度。各种思想交集,却丢掉了恒常的准则。每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对别人的寄望、自己言行准则是如此之独特且难以相容。血缘、爱欲等等无法割断的因缘又让矛盾甚至冲突避无可避。爱,却造成毁灭!导演将当下这种常态解释为心魔失控,肆虐横行。

看完电影就有点羡慕我们的友好邻邦,人们单纯地生活着,自我感觉良好。我们曾经也过着这样的生活,当时是一样的自我感觉良好。只是大家知道了那是场梦,都不想回头了。现在是美梦噩梦交替轮回,却有几人能够应对?

2010.7.24 http://william-ho.lofter.com/post/6c3aa_12e567f8

 短评

徐天佑的表演弱到爆,毁了整部电影。就导演来说,何宇恒这次也没拿出最牛逼的本事,即恍如八十年代侯孝贤一般的乡土气

9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何宇恒真的不行,这片子也就惠英红是唯一亮点.....PS:预告片真好...

10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母子。惠英红和黄明慧都演得不错!千万记得选粤语音轨。

11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三星全给惠英红

14分钟前
  • 孟美味
  • 还行

数字机也能拍出意想不到的电影感。英红姐自然当仁不让。

1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惠英紅最后的一幕就足以讓她捧得最佳女主(配)角而歸!

19分钟前
  • cs-douban
  • 推荐

惠英紅就凴最後的一個長鏡頭就拿下了金馬女配和金像女主。但整部電影的亮點不在惠英紅,而是電影對人與人之間疏離的關係的表現,點到即止,看上去平靜如水卻深藏暗湧,輕描淡寫卻能引發觀衆無限思考。

23分钟前
  • l.m.
  • 力荐

惠英紅的演技,王菲的暗湧,小女孩不錯,母子描寫很贊,結尾草率了可惜。

25分钟前
  • snowinter
  • 推荐

硬是要分析,还是可以分析出人物心理,但导演所能表达的还是太少,不管是母子之间,还是母亲本身的性格,都不饱满,只能勉强抓住一丁点的碎片

3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惠英红获第29届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32分钟前
  • 边走边唱
  • 还行

在回家的大巴上看的。本以為是一部俗套電視劇。當惠英紅一出場,就知道是什麽電影了。太垃鴨的電影了。

35分钟前
  • 熊仔俠
  • 很差

CC-D9《心魔》香港少年杀人事件+影后母爱

39分钟前
  • 是和有
  • 推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魔,在潮湿粘腻的夏天里慢慢衍生出罪恶

43分钟前
  • 喵公子
  • 还行

溺爱才是心魔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最后一组镜头真复杂@@

46分钟前
  • 大發
  • 还行

红英姐不错~影后~

48分钟前
  • 在风之间
  • 还行

故事很有意思,但节奏铺展不够老练,很多拖时间的废细节。不少快切很有想法,但不成熟,混乱无章。儿子打电话的逆光镜头非常惊艳。

49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马来西亚口音广东话。导演想表达什么完全没看出来...

52分钟前
  • m89
  • 还行

岁月赋予张力。

56分钟前
  • 只有霸王
  • 还行

惠英红的戏没那么多嘛~惠英红太美了,好像中年版张柏芝,演邋遢的母亲难以使人信服,不过最后一场演的很好呀~徐天佑演的很好,黄明慧都不错。作为第四部作品,何宇恒做的很好!影像表达了年轻人的忧伤、迷离、恐惧和凶恶的心魔,以及家庭背景的影响。

1小时前
  • 飞天PP猪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