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红

动画片日本2015

主演:杏,松重丰,滨田岳,高良健吾,美保纯,清水诗音,筒井道隆,麻生久美子,立川谈春,入野自由,矢岛晶子,藤原启治

导演:原惠一

播放地址

 剧照

百日红 剧照 NO.1百日红 剧照 NO.2百日红 剧照 NO.3百日红 剧照 NO.4百日红 剧照 NO.5百日红 剧照 NO.6百日红 剧照 NO.13百日红 剧照 NO.14百日红 剧照 NO.15百日红 剧照 NO.16百日红 剧照 NO.17百日红 剧照 NO.18百日红 剧照 NO.19百日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23:48

详细剧情

《蜡笔小新》的导演原惠一的最新动画电影《百日红》曝光追加声优,除了此前公布的主人公由人气女星杏配音以外,松重丰、滨田岳、高良健吾等个性派影星强势集结。

 长篇影评

 1 ) 用四个问题愉快地认识葛饰北斋

1.“what is your name?”

这是一个最麻烦并且越来越麻烦的问题。 文人骚客多执笔名,名家名角多冠艺名。可是有一个画家用过的名字、画号竟有30多个,也是不得不让人咂舌。他就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大神级的浮世绘画师葛饰北斋(1760-1849)。 葛饰北斋出生于东京墨田区,父亲是幕府御用镜师。他最初叫“中岛时太郎”,后来改名叫“铁藏”。他16岁当印刷学徒,学习雕刻,19岁跟随画家胜川春章学画,转年他以“胜川春朗”为画号发表作品,打下绘画基础。他的早期作品以地方风俗和美人为主,后来转画风景。他33岁时继承了淋派画师“表屋宗理”的名号。在宽政10年的时候,他把“宗理”的名号让给了门人宗二,于是将自己的名字改名为“北斋辰政”。46岁时改名为“葛饰北斋”。在文化7年的时候,葛饰北斋开始使用画号“戴斗”,又在文政2年的时候又将“戴斗”的画号让给了门人斗円楼北泉,自己又将名字改为“为一”。此外他还有“画狂老人”等众多雅号。 他不停改名的原因除辗转的师从经历外,也与生活窘迫有关,据说他将名号让与他人多是为了换取一笔转让费用,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这也是让人感到奇怪了,一代名画师一生勤于创作,其高产程度人尽皆知,毕生3万多幅画作,不足以得高官,还换不来厚禄吗?唉,这就要归因于葛饰北斋的性情了。 2.“where are you?”

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葛饰北斋是一个作画狂人,也是散漫任性之人。他除了画画对什么与提不起兴趣,不抽烟不嗜酒、不做饭也不打扫,草纸垃圾堆满屋子就搬家,据说他一共搬过93次家。

对于买家委托的画作也是要灵感来时才动笔。有一次殿下委托他画一幅龙,因为初稿被女儿弄坏了而不想再动笔重画,到了截稿前一天差人来问:“龙画好了吗?”葛饰北斋说:“刚画完就升天了。”搞得差人心惊胆颤,直到截稿日他才交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龙。也有人传说是葛饰北斋女儿荣画的。可见即便是对于皇室,葛饰北斋也无谄媚阿谀之举,得不了厚禄也可以理解了。

3.“what are you doing”

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别人看不穿。 许多人说葛饰北斋行事奇异,连葛饰北斋的女儿都常称其为古怪的老头。 他绘画形式多样,只要来了兴致,在哪里都可以开始作画。有时会在120张草席大小的纸上画个大达摩,有时又会在米上画两只翠鸟。

他的浮世绘版画《富岳三十六景》享有浮世绘版画中最高杰作的美誉。但他的绘画成就不光体现在浮世绘版画上,这位独自记载了江户历史过半个世纪的画家,可谓是无所不图。从版画到动植物肉笔画,漫画,春画等,他绘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他曾与徒弟整天整天的促膝而坐,让他做各种各样的鬼脸,完成大量临摹,促使人物面部肌肉变形的拿捏达到了极致的细腻,故而他笔下漫画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表情丰富。他曾说“没有观察就下笔的人物是立不住脚的,迈一步就垮了”。后来他出版了一套绘画教科书,其中以《北斋漫画》最著名,是绘画百科全书。而他则被冠以“现代漫画始祖”之名。

他对各种鬼怪神魔等的题材很感兴趣。他乐于阅读唐朝怪谈等书籍,乐于四处走访收集鬼神传说。他曾在一位传说脖子会变长的艺妓床边蹲守一夜。这种好奇心、求知欲以及躬亲的态度让他在《百物语》妖怪画中的展示了突出成成就。

有这样一则传闻,受到葛饰北斋影响其女儿荣的绘画也非常厉害,曾给一个大户夫人画了一幅地狱画,那个夫人因为画作太逼真而常常精神恍惚害了病,葛饰北斋听闻后在那副画上加了一尊地藏王菩萨,从此那妇人的病就好了。这当然有夸赞其下笔出神入化,更体现他看似癫狂背后注重体味画意、平衡画气的境界。

4.“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 paintings?” 前三个问题是面向葛饰北斋的,这第四个问题则是留给看画人的。 在他的画中首先看到的是江户川过半个世纪的风貌,以及葛饰北斋终身追求绘画的热情与对艺术的谦恭。这个30岁崭露锋芒、50岁形成画风、60岁开始成名、80岁登峰造极的艺术家,在90岁时还谦虚说,“如果长命百岁,才可称得上画家。” 他是日本代表画家,但在他风景版画中融汇了中国画、日本画、西方画等多种元素和技法。在艺术造诣和贡献上早已超出国界的限制。他的作品给各种海外画家与音乐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葛饰北斋被认为是印象主义运动的重要推动人物,被誉为“西方现代主义之父”。梵高的《星月夜》曾参考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中的漩涡图案;作曲家德彪西也曾从《神奈川冲浪里》中汲取灵感,创作了交响乐《大海》,连曲谱的封面设计都照搬《神奈川冲浪里》中的浪花。

在北斋画作的众生百态、风景、美人、花鸟鱼虫、神鬼怪诞之中,可以看尽真实、潇洒、惬意、灵动、怪异……但却看不到他的悲伤痛苦。 葛饰北斋认为,一个好的画家要情感敏感,但却最好只限于所画之物于心的情感,而自身生活中的爱恨离别则该深深隐藏。所以我们看不到他痛失两女的悲哀,看不到他疏离亲人的自责。直到他画最后一幅画《富士越龙》。他说“我终于不用再隐藏情感了。”《富士越龙》中“北斋风格”的富士山,以及一如既往的精致笔法,表明这位老人的绘画技巧依旧是那样的娴熟。而墨色浓重显得有些阴冷的画面,可能是真实地表达了这位伟大画家此时的心境吧。 完。

 2 ) 平淡而有奇的江户光景



从前认为浮世绘因其夸张的表现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所以展现得更多的是庶民文化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想必没有人会在一幅浮世绘前驻足流泪吧。然而百日红是一幅浮世绘背后的浮世绘。

江户是一座桥,桥上人来人往,忙碌的和果子商贩挑着担子,桥洞中却传来悠远的三味线,乐师在渔舟上悠闲地一坐摆着弦。涓涓河水流淌而过,街的这头,是艺妓花魁妖艳而华贵,开朗游女享乐主义,这头,是粗茶淡饭障子起落,夕阳斜照木屐并排,一面浮一面世。

休憩,只见木盆中的金鱼悠游不自知,哆嗦老人独自照看旧茶铺,日复一日的是平淡;而螳螂静守着要去彼岸的人,灵怪在简陋的日常中伺机而动,无处不在是的怪奇。那阵风,谁来过,那场月,隐约而现,是朴实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最纯粹的寄念。也正是这样一个与万物生灵生生相惜的民生民话,才有了现代人所缺失的感受力,才给了光怪陆离一个空隙。

起身,为那夏日蓑笠下等候的鸟儿放生,牵手踏过雪后鸟居的万籁寂静,到底是分明的四季培养了细腻,还是温柔的心灵洞察了诗意。生活在自然的尺度中,更多的是不可知不可控的随遇而安,山茶花落,阿荣也渐渐懂得了善始善终,也懂得了离别。这样的时代给葛饰北斋带来了贫困却也赋予了画师无限想象的空间与天马行空的素材。经济社会所决定的风景在江户这样一个舞台上竟也是充满意境和灵性。

那些曾经真切生存过的痕迹,那些喜怒哀乐,那些瞬息万变的生老病死,竟真的因一幅画而残存、再现。仿佛阿犹不用眼也可以看到的金鱼,仿佛那双穿越荒野自由伸展的双手。感叹这都不过是世俗百态吧,传奇人物的故事并不传奇,却料神奈川浪起,潸然泪下。

 3 ) 朝开暮落浑堪惜,何似雕阑百日红

<图片1>
作者:别花人

<图片2>
『花落花开,花落花又开,百日红。』

既是漫画家,也是学者的杉浦日向子在自己的作品《百日红》第一卷里,曾经引用江户时代歌人加贺千代女的诗句,解释这部漫画名字的由来。

百日红这种花,也被叫做紫薇。与那些朝开暮落的寻常花卉不同,它『不将颜色托春风』、『不占园中最上春』,直要等待梅雨过后,才恣意盛开,一开便是一百多天。繁茂到压弯树枝的锦簇花团,在一整个夏天里,不断地绽放,不断地凋谢,然后再不断地绽放,纵是已经晓迎秋露,仍在吐露一枝新。人常言『花无百日红』,可是紫薇,偏就要『长放半年花』。

这种旺盛的生命力,在杉浦日向子眼里,浑似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

北斋19岁便开始发表作品,直到知天命之年方才成为风靡一世的著名画家,这不正是迟开的紫薇花吗?北斋一生创作作品超过三万幅,跨越各个画派、题材,才华却不见丝毫缩减,晚年仍然积极学习西方传来的技巧,直至临终犹在感叹『只要再活五年,就能成为真正的画师了』,如此旺盛的创作生命和创作欲望,不正是毫不吝惜地挥洒花雨、却仍然常开不败的百日红吗?

光是这一个标题,便充分体现了作者杉浦日向子独到的感性,以及对北斋深沉的敬爱与理解。能够想出这样一个标题的作者,描绘出的北斋,怎么可能不贴近史实,又怎么可能不魅力十足?

<图片3>
2015年,《百日红》被PRODUCTION I.G.改编成动画电影。由知名动画导演原惠一执导的这部作品,上映之后获得了日本海内外业内人士和观众的一致认可,并在蒙特利尔、安锡、锡切斯等多个奇幻、动画电影节获得奖项。那么《百日红》的魅力究竟何在?如果你还没有观看过这部电影,或许通过这篇拙文,多少也会有所体会。

<图片4>
《百日红》描写北斋,却将焦点聚集在了他的女儿阿荣身上。

和父亲同为浮世绘画家的阿荣,相貌丑陋,待人冷淡,不善言辞,就算对身为巨匠的父亲也不会表露出敬意。作品正是通过这样的她的双眼,反映出了一个褪去光环的北斋——或者,用作品中阿荣的叫法,铁藏。他性格乖僻固执,酷好女色,对家人鲜少表达过关心……除了一手绝妙的画技之外,几乎就是一个无一可取的怪老头。

漫画以这对性格酷似的父女为主轴,通过一个个或平淡如水却又不可思议的故事,展现这两位江户画家的创作和生活。原作中彼此独立、互无干涉的短篇,在电影中通过铁藏先天失明的女儿阿犹这条似有似无的主线串联。疼爱妹妹的阿荣对因为畏惧死亡而疏远多病的阿荣的铁藏的轻蔑不满,以及阿荣作为浮世绘画家对父亲的才能抱持的复杂情感,被原惠一导演用不疾不徐的步调娓娓道来,直到最终抵达和解。

<图片5>
《百日红》原作者杉浦日向子在身为漫画家的同时,也是一位江户风俗研究家。在她严密的考据和精细的描写下,一个繁荣喧嚣的化政时代跃然纸上。得益于以注重细节、贴近现实著称的原惠一导演,动画虽然在考据方面出现了原作中没有的瑕疵,但在整体上尽最大限度还原了杉浦笔下的江户的真实感。

动画以百日红绽放的夏天开始,经过季节变迁,花开花落,又以夏天结束。在动画原创的情节中,阿荣几度带着盲眼的妹妹阿犹走到街头。目不能视的阿犹用继承自父亲的敏锐感性,在脑海中构建出了这座城市的春夏秋冬。与此同时,原本只能坐在屏幕前视听的观众,彷佛也跟着阿犹一起,感受到了江户时代四季的气息和感触。如此逆用阿犹的盲眼,不可不谓神来之笔。

<图片6>
原惠一素来被认为风格比起动画更接近真人作品,再加上在制作这部《百日红》之前,他又挑战了自己的第一部真人电影;因此,在这部从真人电影回归动画电影的作品里,原惠一有意识地强调了『只有动画才能实现』的独特表现,充分地结合了自己写实的作风和动画的夸张。譬如电影中阿荣和阿犹姊妹乘船在浪头颠簸时,便进入了北斋名作《神奈川沖浪里》的场景;阿荣在深夜奔出家门观看火灾的场景,则让人联想到她笔下对火光和阴影超越时代的真实描绘。如此将电影中描绘的场景和浮世绘的画作无缝结合,只有动画这一体裁,才能实现。另外,电影中也出现了北斋绘制《大达摩绘》和《北斋漫画》等作品的场景。如此流芳百世的名画,在剧中却被一笔带过,或许也体现了北斋的性情。

《百日红》原作在通过写实的笔触还原北斋父女形象的同时,还加入了奇幻鬼怪作为调味料,电影也充分运用了动画的优势,将江户城描绘得亦真亦幻。画家们的匠心,能招来呼风唤雨的神龙进入画中;太过写实的地狱图,会让画主的妻子被魑魅魍魉摄去心魂;肃穆逼人的菩萨像,震慑不了毫无信仰的淫僧,却在男娼的梦里现出了庄严宝相……这些夸张离奇的描写,结合百姓笃信神佛的时代背景,倒也有着强烈的说服力:以北斋父女臻于神鬼之境的才能,能引出人心中的神魔,大概也不算虚幻吧。

遗憾的是,《百日红》原作者杉浦日向子早在二十多年前便因患病封笔,并且最终在2005年病故。然而她的艺术生涯虽然短暂,创作的作品却没有因为她的辞世而失去生命力。在原作者去世十年后方才问世的这部电影,没有辱没原作。杉浦日向子也正如她所培育的这株《百日红》,在身后仍然『新花续放枝』。

 4 ) 葛饰北斋一家子的家庭恩怨

  豆瓣上的人对这片的评价不高,不知是否因此导致我观看前期待值放得很低的缘故,看后也无所谓失望。
  当然我承认这片的确有一些缺点,最明显的是它不像一部完整的电影,更像是几集独立的TV动画连着一起播放,中途的切割感很强。
  另一个缺点是中间有好几个有头无尾的鬼怪故事,而且又与主线剧情似乎没太大关系。
  漫画版的评价很高,但我没看过,不知是不是原惠一没能把原作的各个独立的篇章融合起来,才产生以上两个缺陷。
  不过影片优点也是很明显的,比如对江户气息的还原非常棒,如果你喜欢江户时代题材的话,我想这片是不可以错过的,至少看风景也可以一饱眼福。

  本片讲述的正是大画家葛饰北斋一家的故事,就算是国人对北斋的画恐怕也是熟悉得不能更熟悉,他画的那幅《神奈川的冲浪》是堪比李白的《静夜思》、达芬奇的《蒙娜丽莎》、CCTV的《西游记》一般的精神污染,不管你爱看不看,反正你会在哪个时间段被动地被它们洗脑过。这片的某个镜头(阿荣和妹妹划船)也致敬了这幅名画。

  很多人说这片的剧情很生涩之类,但我看过后却觉得并不难懂。
  故事的主线其实只有一条,就是葛饰北斋一家子的家庭恩怨。而这其中,又可以分成三条支线。

  其一是葛饰北斋(铁藏)和女儿阿荣在画技方面的暗中较劲。准确地说是阿荣单方面对父亲的竞争心理。片中有好几个莫明其妙的独立故事,其作用都是用来反映阿荣的这一心理,特别是贵妇人因阿荣的画而做恶梦的那段,北斋在画上修改了一下就解决了问题,父女俩高下立判。而之后阿荣的春宫图被客户退回的情节,同样是这一心理的表现,只不过这次阿荣的竞争对手不单是父亲,也包括了善次郎。这条支线的主题就是阿荣绘画心态上的成长,阿荣画技虽好,却只是父亲的跟班,而片尾一幅她画的妹妹在玩耍的彩画,正是她告别了自己作为父亲影子的象征。

  其二是阿荣和妹妹阿犹的亲情,这也是全片最出彩的内容之一。这条支线与上一条是互相独立的,彼此互不干涉,但看到后边就会明白,有个人物把这两条支线串连了起来,这个人就是她们的父亲北斋。阿荣在小吃店看着妹妹和小男孩在雪地上玩耍的场景,令她想起了自己和父亲以前在雪地上发生的事,而北斋在阿荣的回忆中正是一个视绘画如生命的父亲。

  其三是北斋和阿犹的关系。这条线表现得很隐晦,就连它的结局——阿犹的死亡也很含蓄,而在全片,北斋和小女儿的见面仅有一次。阿犹从小体弱多病,但北斋一直没怎么去看望女儿,对此阿荣作了若干种解释,而从最后的情况来看,北斋的心态,应该和《Air》里观铃的母亲晴子、《Kanon》里小刊的姐姐香里是一个心态的,身边有一个随时会死的亲人,对他们心理上是一种巨大的折磨,有人承受得住,有人无法,而在这部影片中,阿荣和北斋分别代表了这两种心态。

  看了一下百科说到原作中阿犹的戏份并不多,为了让影片有明确的主线,原惠一才特别把阿犹提升为主角级别的人物。这个改动应该是很好的,阿犹死的时候我还看得有点伤心。

  总的来说,《百日红》还是承袭了《河童之夏》、《幸运签》那种家庭为主、神话为辅的风格,片中所有副线都是为完善父女的人物形象和侧面表现他们的家庭而存在的。虽然它没有带给我《河童之夏》和《幸运签》的惊喜,却也让我觉得以后还能继续期待原惠一的作品。

 5 ) 百日红:肆意怒放的人与花

我行我素的人通常不大受欢迎。因为妥协之道是处理人事关系的微妙艺术,若不懂看人脸色,顾人情面,被人疏远也就在所难免。 人是社会性动物,相互依倚扶持才容易跨越生活障碍,所以有人习惯群处,大路之上结伴而行。不过有的人却偏爱独倚栏杆,自顾自循小径向前。传记动画《百日红》的女主阿荣,就是后面这种。 从影片展现的剧情,不好断言阿荣是否受人欢迎,因她身边出现的人本就寥寥。但从其常常冷冰冰的一张脸,还有孤傲的性情上,想来不大容易收获他人热情。不知真实的阿荣是否就是如此,大概偏差不大吧。 阿荣和父亲分别以“葛饰应为”和“葛饰北斋”垂名青史,获得评价也都很高。但检索中文资料,未能见到关于父女俩很多的记述。尤其阿荣,维基百科只星星点点的片段。她流存至今的画作,只十余幅。 据说阿荣的婚姻并不幸福。她嫁给了一名同行,却因为常常直言丈夫画作的不足而招致离异。而在动画中,阿荣常常对看不上的画师恶语相向。 用今天常用的品评他人的维度,阿荣大概要在低情商一类。即便他人技法真的拙劣,又何必口出刻薄? 但是否必要在人事关系上处理得圆润周到才算高情商呢?像阿荣这类人想必也不会同意——为什么一定要受人欢迎? 片子开始,阿荣看着母亲居所庭院的盛开的百日红用这样的言辞形容:“肆意怒放,灼灼凋零”,而她的人生也恰如她对花的形容。

 6 ) FIFF16丨DAY5《百日红》:看江户时期浮世绘画家的生活

第16届#法罗岛电影节#动画片单元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百日红》,下面请看前线各色画家们踏遍多色生活的评价了!

鲨鲨鱼维:

无聊的故事。

Xavier-耐观影:

昏昏欲睡,中途退场。

Harper Yug:

有好看的点,但整体还是太散了。

Not Here:

很令人舒适的匠气,鬼怪的背景时代混搭着画笔艺术的成长,这显然是一幅献给时代和品格的画卷。

笑意:

几个怪力乱神的小故事很有趣,可惜结构太不连贯,突然冒出的摇滚乐把铺垫得好好的江户年代氛围都打散了。

Spy Liu:

真无聊。真难看。真平庸。真的散。真浪费时间。片尾曲真难听。配乐尚可。

看该片的过程中整理完了2020年10月至12月27日的电影票票根。

子夜无人:

江户时代的市井生活画卷以及苹果女士贡献的ed是唯一亮点,虽然提取出北斋之女作为主角,但其实故事整体落点都是松散的,包括画风里也有杂糅一些平安时代的痕迹,时不时从《巷说百物语》穿越到《源氏物语》,对于“浮世绘”这三个字的完成度如果只是为了做这种表达,是不够的。

Hethang:

目标很明确,但呈现不尽如人意。整部电影通过叙述江户时期浮世绘画家和他女儿的生活故事,生动反应了那个年代日本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与这家人之间的细腻情感,倒也很具有一种将日本传统文化尤其是绘画文化推向世界观看的韵味。但整部电影在具体的叙述上显得有些混乱,玄幻的部分虽然显得精彩,但免不了有一种低配版《聊斋志异》的局促感;而关于主人公各方面情感的叙述,尤其是对妹妹这个敏感角色的点触,虽然构成了全片最具有情感张力的部分,但不免又落入了日式电影煽情的老套路。最终使得整部电影有一种在新奇的文化接触与陈腐的叙事手法之间不断跳跃的违和感,不算成功。

DAY5的动画片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7 ) 光之浮世绘的成长

如果不是看了《百日红》,大概不会认识葛饰应为。

前几天看了微博有人推荐这部动画,说是关于江户时代日本浮世绘画师的故事。吸引我的是转发中的一句话:为什么他们总是能把这种快要消失的技艺,拍得这样吸引人。
之前对日本浮世绘没什么了解,而促使我愿意去看的原因,也只是想看看到底是怎样吸引人。

整个动画的故事说得零散琐碎。江户的风貌人情,性格迥异的浮世绘画师都,通过阿荣的眼睛一一展现。
彼时葛饰北斋和他的弟子一同生活在一间阴暗的小屋中,而阿荣为了照顾父亲,也与两个大男人同食同寝,几乎模糊了性别。这也令她全然继承了父亲冷硬坚韧的一面,集中体现在了对画技执着至烈火焚身的信念上。
她的创作热情像是一把放出去无法回收的火。她想方设法画好所有的东西,任何事物都要超出他人。春 画不够吸引人,她就去寻了男妓体味个中滋味。打败了父亲的弟子不够,她甚至有挑战父亲的意志——
所以江户大火时,她站在人群的最前方目不转睛地看着火焰燃烧,又将这股烈火体现在了地狱图景中。画中喷薄而出的热烈和激情,甚至让收藏家的夫人产生幻觉。
焦头烂额之际,她父亲看过一眼草稿,漫不经心地说道:“你啊,只顾自己画得痛快,却不懂得收尾。”
夜半时分,他们三人携笔月下,前往收藏家府邸。葛饰北斋轻描淡写,寥寥数笔间佛光降临,普渡炼狱众生,将喷薄而出的热情缓缓拢于佛祖掌心,结束了。
骄傲如阿荣,也不由得赞叹一声,果然还是比不上他。

而她对父亲的挑衅情绪却并不纯粹,其中固然有同样身为画师在技艺一途的追求,更多的却像是一个赌气的倔强女儿去挑衅父亲的权威。
葛饰北斋是个好的画师,好的老师,好的精神向导,却远远不是一个好的父亲。面对病弱的二女儿阿尤,他惧怕衰弱与疾病也将自己一并吞噬,不闻、不问、不管。阿荣努力地在妹妹和父亲之间奔波,试图弥补家庭中的巨大罅隙。百般努力下,父亲终于去看望了一次阿尤,却又送了二女儿一副钟馗斩鬼图,其中厌恶嫌弃之情连目盲的女儿都能感受到。
阿荣对这样的父亲心有怨怼,却又不自觉地回护。她带着自己的妹妹四处游玩,反复对妹妹说,父亲是爱你的。
妹妹和玩伴在雪中奔跑时,她又想起自己小时候和父亲雪天里一起速写的样子。
开心的玩耍的妹妹,和用冻僵的手指挥舞着画笔的自己,到底是谁更幸运,谁又更不幸呢。
可是就在不久之后,妹妹就因病去世了。
画要画下去,日子也还是要过下去。画师终究是人,柴米油盐,七情六欲,是生存,也是生活。点点滴滴汇聚成经历与画力。

于是他父亲说,你该有自己的风格了。
品尝过爱情的苦涩,aiyu的缠绵与失去亲人之痛的阿荣,终于收敛心中的烈火,画出了一副恬然温柔的阿尤观鱼图,从此走上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动画明面上的主人公是葛饰北斋的女儿阿荣。动画片断断续续地讲述了阿荣作为一个浮世绘画师的成长经历,同时也描述了她身边形形色色的浮世绘画师。但是剧中主角阿荣的形象,更像是父亲光辉下的一个投影,固然有自己的形态,光芒却来自于身后。
也是到了后来她结婚离开父亲,才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历史上的阿荣,画名葛饰应为,被称为江户时期的伦勃朗,其作品也被赞誉为光之浮世绘。
特意去找了她的作品来看,真的很美。
附图是葛饰应为的夜樱美人图。
葛饰应为 夜樱美人图

 8 ) 百日红

整部电影是由好几个小故事连缀而成,有的人觉得这样一来电影结构松散,没有核心;而我却恰恰喜欢这种戛然而止的感觉,正如浮世绘一般,只记录一刹那的情形,此后过往再不挂心。于百般克制之中,抓住一瞬间的爆发,譬如翻腾的海浪,譬如一鳞一爪的巨龙,譬如看似冷漠的父亲亲手绘制的钟馗,譬如扮作小贩为阿尤放生祈福的父亲。身为当时最出色的画家,他们看中的不正是瞬间的感触吗?不论是巨幅的龙,还是袖珍的鸟,纠缠的人,亦或是看金鱼的小女孩,都是长久等待、细心观察后的一挥而就;此前种种,皆为铺垫,无需细说;此后种种,皆为尾声,不说也罢。

 短评

人物性格、故事有意思

5分钟前
  • 蔚蓝天空
  • 推荐

bgm很大胆,开头有点惊艳,江户气息加上有位作画怪老头和摇滚的搭配,但妹妹去世那段明明那么悲伤配个电吉他什么鬼。叙事零散,却有种让我说不上的舒服和喜欢。如果能拍出一集集的tv版会不会更好~[直接代入成松重丰的脸,真人就五郎你来演了!

6分钟前
  • 力荐

什么?女主中途搅了下姬?!

10分钟前
  • 骑车磨损髋关节
  • 力荐

曾经,万物有灵。

12分钟前
  • 私~川流
  • 推荐

預期中是畫家技法+靈魂成長勵志片,雪地的那一幕都開始覺得是部超唯美神作了,可惜後半部敘事太亂,草草結束。feel lost.

14分钟前
  • Matsuyama
  • 还行

3.5

17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

桥,火,浪,雪。北斋的画。另一部关于北斋女儿的电影。

21分钟前
  • 我是小狗
  • 推荐

这么说吧,完全是意犹未尽,你可以说是没头没尾,但是就是很喜欢。动画表演的各种细节带出浓浓的情感。

23分钟前
  • 老阿飞—故园
  • 推荐

從女兒阿榮的角度來看葛飾北齋與江戶生活,除開妹妹線,幾段故事不了了之,結構略鬆散,但整體來說營造的庶民氛圍還不錯。只是這種低奇幻沒有必要拍成動畫(Production I.G浪費了),真人版會更好(一來可以演出泥濘感,二來配音卡司就能直接上)!聽說杉浦日向子原作尺度更開,過幾天找來瞧瞧。

25分钟前
  • 侯二六
  • 推荐

略失望,故事支离破碎,配乐也有违和感,只有美术不错。其实如果拍成TV或OVA形式的单元剧比较好。

30分钟前
  • Chambord
  • 还行

其实故事部分只能是四颗星,估计是因为传说的原因,故事结构有点松散。中途好几个法国人离场,还把我给看睡着一次。不过制作绝对五颗星。幕末时期的画卷,河边场景让我想到清明上河图。音乐出乎意料的现代,再加上晚霞场景、艺妓之类的要素和时代背景,会让我联想到几年前的仁医。幕末历史控必看。

33分钟前
  • Lu
  • 力荐

可能是绘画出身的关系,对这部动画感到惊艳。画画就是要画出心中的东西。作画之前,想画的东西已经在你的心中脑海完成了大半。所谓胸有成竹。故事以外,制作都很精良,故事线太散。3星半(2017-02-04 想看)

37分钟前
  • miss.JC
  • 推荐

德川幕府晚期的江户浮世绘画卷:画师、艺妓、大名、商贾、姐妹、父女、佣人、廊桥、酒屋、市集、书店、园游、辟邪、春宫。怪力乱神,生活琐记。即便不时有物哀之情,但总是一副市井蒸腾的俗世乐土气象 #配乐离谱,叙事太散,好在画风细腻细节动人,全片还算好看#

41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朴实的江户民生结合神怪信仰,目的不在讲一个悲剧故事,也并非试图去诠释艺术或匠心,只在描述特定时代背景下特定职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44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推荐

爱情 温情 家庭 麻生久美子 松重丰 滨田岳 高良健吾 杏 咁多巨星我真聽唔出, 畫面劇情足夠精彩, 原來我系2015.11.1看的, 隔太久了.....

49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力荐

画风不错,现代配乐也还算搭配,故事松散点,也还可以

53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7/10)葛饰北斋和女儿的故事。对江户气息的还原非常棒,如果你喜欢江户时代题材的话,我想这片是不可以错过的,至少看风景也可以一饱眼福。

58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日本浮世绘画家的一个概况讲述,神怪的超现实部分是彰显想象力的部分,典型的东方魔幻主义。相比《辉夜姬物语》差一截,打动我的是情怀。

60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3,作为完全不了解影片背景的观众,极简画风是不俗美学选择,但音乐用得还是相当俗气、故事线不仅松散,而且只聚焦在几件性格不很分明小事上,却要勾勒传奇人物的一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好在和妹妹相关的几段故事,清新脱俗,让人难忘乃至动容,还算是好看。

1小时前
  • Peter Cat
  • 还行

消暑佳品。片名叫北斋小姐,但并没有做成人物志,侧重的是人物笔下的风物。很赞的江户风情浮世绘,最喜欢北斋每晚离开身体双手那一段!美中不足的是,几个故事之间的衔接稍显松散。

1小时前
  • levitating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