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坊与十字架

惊悚片波兰2011

主演:鲁特格尔·哈尔,夏洛特·兰普林,麦克尔·约克,OskarHuliczka,JoannaLtwin

导演:莱彻·玛祖斯基

播放地址

 剧照

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2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3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4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5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6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3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4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5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6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7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8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9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4 00:09

详细剧情

影片改编自比利时艺术史学家MichaelFrancisGibson的小说,是一部以文艺复兴时代为背景的惊悚片,围绕尼德兰著名画家博鲁盖尔的名作《受难之路》而展开。《磨坊与十字架》是一堂伪装成电影的的艺术史课,它的最初公开亮相,不是在电影院也不是在电影节,而是在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馆这样的场所。影片将人们带回十六世纪的荷兰,博鲁盖尔在创作《受难之路》时借助一个圣经故事来影射当时西班牙统治者的残忍以及尼德兰人民的反抗。莱彻·玛祖斯基将艺术史研究同电影CGI、3D技术结合起来,试图还原画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当时的思想、心境。站在一部艺术品之前的心神激荡,不正是让我们所有人晕眩地以为是所谓创作冲动么?值得一提的是,勃鲁盖尔的另一名作《雪中猎人》刺激芬兰导演罗伊·安德森创作下一部作品,名字很长的《树梢上沉思存在的鸟儿》,这部作品有望在明年戛纳或者威尼斯电影节亮相。

 长篇影评

 1 ) 勃伦盖尔拙朴的引申与虚焦的尖锐

《受难之路》是16世纪尼德兰地区伟大的画家勃鲁盖尔创作,他借圣经中耶稣受难的故事来影射当时西班牙统治者的残忍以及尼德兰人民的反抗。影片《磨坊与十字架》以实景剧的形式还原并解读了画作《受难之路》创作全过程。其中剧中剧还原画家经历的真实故事,全程几乎没有对白,给观众极大的感受与解读空间;而在画家和油画收藏家作以问答形式拆解画作空间布局的巧思、虚化主题的心机、各中形象的指代等背后故事过程中,剧中剧演员呈静止姿态呼应画作中的位置,让画家的解读更加直观立体。

~剧中剧开演~

夜,未央。鬼魅般的两个人举着火把,在森林中寻找着某种的回应。其中一人掏出匕首,在一棵树上划下了一个“十”字。而林深处一个披着黑斗篷的人游荡着。

尼德兰低地平原笼罩的晨雾深处,一队西班牙红衣骑兵徐徐踏来【兵戈铁马与乡野田间,这一对不搭元素的碰撞,只浅尝即止的一笔,便让画作的故事线充满悬念】。

当年轻爱人还在回味昨夜温存,磨坊主老夫妻已经推攮着起床。被踢醒的仆人也无抱怨,只咚咚地踏着木梯攀上磨坊顶,启动风车【风轮转动,光影流动,冥冥中四季节奏】。

【从山顶风车铺设全景,仅一帧俯视镜头就交代清楚了所演绎故事是架设于农村生活环境之中的,同时也引导了观众对空间位置的感受力,令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画家亲吻妻儿后挟着画本出门。影片将画家一角还原到剧中剧故事中,更加具有真实感。【画家小儿子用胳肢窝啪啪游的情节大可猜测是对画家“高产”的双关调侃。】

工人滚着轱辘;马夫将马从马厩中赶出;年轻夫妻简单早餐后一同去放牛;商贩兜售着面包……人们向户外汇聚,这是农户们为赚取面包而务实劳作的普通一天。

而这样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被突然而出的骑兵们打破。骑兵们围住一年轻男人,一通鞭挞和毒打之后,他们将奄奄一息的男人背负木轱辘、架在高高的伐木上曝尸。

骑兵们施暴过程中竟无人敢言,唯有那可怜男人的妻子默默哭泣。伐木架上的男人的血腥味引来乌鸦盘旋不断【曾经森林里生命力最旺盛的树木成了见证死亡的枯槁。】

~剧中剧暂停~

“安特卫普公民”兼“斯克拉·卡里塔蒂斯成员”的油画收藏家和“通过画来讲故事”欲“记录所有人、所有事”的画家登场。二人的共同点是,对绘画的热爱和对西班牙残暴专制的愤恨。

画家拆解画作:

“像蜘蛛一样构图”

“今天早上我看见了一只蜘蛛,我要像它织网一样,首先找到一个立足点,我们的救世主就站在这,像仁慈的雨一样。这是我网的中心、这些事件发生的中心”。

“要隐藏最重要的”

画家在画布的几何中心上画了耶稣受难的故事,出于画作流世考虑,画家用一群人对其掩护,同时通过画中众人一致性目光将关注点引离耶稣,从而中心主题。

“上帝在云端眺望”

画作上方是建在岩石上的磨坊,绕着磨坊的旋梯,所有人行走在生死之间。磨坊主站在坊顶向下观察着一切。在画中磨坊主指代了上帝,他在天堂磨出生命和命运的面包。

“生命/命运的面包”

磨坊正下方是兜售面包的商贩,他的面包总是无法让人感到足够。人们感恩让生命繁衍不息的食粮,世世代代一边为赚取面包劳作,一边憧憬着那个有吃不完面包的天堂。

“生命与死亡之圈”

磨坊所在岩体的左边是由城墙围成的城镇,这是生命之圈;在它旁边是生命之树,上面是新生的叶子。在画布垂直对称侧的黑色圆圈由围观在一起看处决的人组成,那是死亡之圈;在它旁边是死亡之树,它的下面埋着一匹马的骨头。

~剧中剧继续~

剧中,画家的妻子做着繁重琐碎的家务,但她笑容依然,那是孩子带给她的欢乐与满足。她诞下小彼得时,充满了母性之光,画家曾以她为上帝之母的原型创作过《玛基的崇拜》。

而另一位老母亲则满面愁容。她的儿子,那个在教堂广场表达改革想法、宣扬真理的年轻人,昨晚被捕了。而逮捕他的正是昨天白天还曾为他欢呼的士兵。

“我是来向世间放火的,我们有能力控制命运之火,用我们的手”他说。可人们早已习惯了顺从,任由被决定生死。所以那些昨天还热情倾听者却在这个早上辱骂他。

~剧中剧暂停~

画家画外音:“画布的正下方是受指责人的母亲和朋友。”这位母亲与《玛基的崇拜》中的母亲拥有一样的姿势,“她是三十年后的玛基”,她却因为儿子被捕而“彻底摧毁了”。

~剧中剧继续~

被指责的青年头戴荆棘编作的冠冕、赤裸上身,被红衣骑兵当众鞭打。然后他背负十字架,与囚车上的两个犯人被拉去死亡之圈行刑。小镇居民追随着行刑队伍去围观。

当围观行刑的队伍走到磨坊正下方时,背负十字架的人脆弱到无法推动十字架。红衣骑兵把人群中一个叫西蒙的人从他老婆以斯身边带走去帮忙抬十字架。

~剧中剧暂停~

许是背负十字架人的脆弱又或许是西蒙的苦苦哀求让油画收藏家愤怒,他对画家说“他们羞辱我们的身体、败坏我们的灵魂,也就是羞辱了上帝的仁慈和美德。在我们自己的国度,我们竟然落魄到需要去乞求!我们该如何打破残暴统治者的权力?”

画家说:“耶稣诞生、伊卡洛斯落下、扫罗用宝剑自刎的这些时刻都改变了世界,却都没有被人注意,就好像此刻人们都看向西蒙,而不是看向救世主。”而正是此刻一些改变已经发生了。此刻,岩顶磨坊主正看向地上的一切,他停止了风车的转动,而当他再次启动风车的时候,眼神严肃而决定,仿佛做出了公义决断一般。

~剧中剧继续~

行刑队伍终于抵达目的地。

被指责的年轻人被在众脱光衣衫,狠狠地抽打。伤痕累累的他被钉在中间最大的十字架上,两侧小型十字架上是两个真正的犯人。人群中,被指责人的母亲悲痛欲绝;居民们也有些难以接受这血腥场面,但依旧麻木不仁的看着;而刽子手和造十字架的人则窃笑着注视着一切。

【由上可见,耶稣受难故事中耶稣、圣母玛利亚、魔鬼撒旦等一众形象对应的不能再贴切了。而剧中那个挂在钱袋,在行刑时转身离开的黑衣人形象,显然是画家安排的犹大一角,他直奔教堂,在忏悔前狠狠地把钱袋摔在地上。】

十字架上年轻人的母亲救救不愿离去,她悲伤地自语“我能做什么?从我怀上他的那天我就知道,他会给这世界带来光。当他成长起来了,这光给惯例和老式做法带来了威胁,也给那些那些危险的愚昧之人以及那些不信上帝的人带来了威胁。而现在习性和惯例赢了。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我能做什么”这仿佛是对所有意难平之人的发问。面对牺牲无动于衷,就将会有无尽的牺牲,行刑的队伍将无数次从生命之圈走向死亡之圈,无数生命之树将成为死亡之树,受难之路将成为毁灭之路……“我能做什么”,这大概就是画家通过作品的发问与呼声吧。】

十字架上的年轻人死后被葬在磨坊下的岩洞里。而磨坊主面部悲伤,眼中噙着泪水,这是上帝的心痛。夜里电闪雷鸣,振聋发聩,警醒着那些道德败坏、内心麻木的人们。

雨过天晴的又一天,小镇里迷茫的雾气散尽,原野上露出层层新绿,就连死亡之圈也萌生绿意。小镇居民们在草地上围起圈跳起舞来,也许一些改变已经发生……

全剧在《受难之路》画作,由近及远的长镜头中,终。是否感受到勃鲁盖尔在画作中力透纸背的情感,以及他拙朴的引申与虚焦的尖锐:)

 2 ) 影像之殇

 ■画卷之美
  作为一部绘画电影,[磨坊与十字架]最大的亮点毫无疑问是视觉上的,“每一帧都像油画”的画面甚至吸引了观众本来应该投射到其他地方的注意力。
  跟勃鲁盖尔拙朴简括的绘画语言一样,[磨坊与十字架]显得宏伟壮丽又简洁朴实;勃鲁盖尔的高视点和平面全景式的构图,在电影演变成了俯瞰的全景镜头。然而与绘画不同的是,玛祖斯基把勃鲁盖尔的画分解到细枝末节,去追寻每一层油彩背后的东西,去追溯每一个画中人的前史和将来,将被画家凝固的瞬间重新溶解稀释,展现给观众浩浩汤汤的生活之流。在这个意义上,玛祖斯基正如日本默片时代负责向观众讲解影片内容的“辩士”一样,向观众展示欣赏勃鲁盖尔的新角度——你看,在技术尚不能及的地方,总还是有办法来完成艺术的创造。
  与呈现出俯视散点透视的勃鲁盖尔的绘画相比,电影以完整的广角空间与诗意流动的长镜头,呈现如同风俗画版的浮生掠影。它宛如一幅欧洲版的“清明上河图”,在浓淡深远意笔抒写的画卷中,呈现出中世纪农民们的市井喜乐。它也像是重被放入水中的花瓣标本,静态的画面气韵流动,文艺复兴时期的记忆和愚昧年代的气息,在精妙的画格之中被一一复原。
  在《行往受难地》中,勃鲁盖尔以主题性风俗画手法描绘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描绘众多具有情节性的人物活动。电影中,导演也为自己构建了一个舞台,其游离的视角使其可从众多的人物之中(如同电影中作图的大纲)中架构布局,选择在何处设置舞台中心,以及如何更为合理清晰地分布演员。电影的动静、远近景、透视关系以及特有的时空特性,延展了绘画的二维平面,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空间。镜头也以诗般韵律展现仪式般的场景,运用象征符号(比如磨坊与十字架),观者恍如在观看一幕凝重的古希腊戏剧,神性与肃穆也在静谧与安详中无声流露。
  如果说,勃鲁盖尔传承了荷兰寓意画家包西的传统细密画形式(此被其后19世纪的农民画家米勒所吸收),其画面细腻入微,具圆浑与朴拙之美。那么导演也像在精心绣制一幅中世纪之间的华美织锦,美术和摄影极尽其美,连全片戏服都是专门雇佣40个人花了4年时间纯手工制作完成。每一个“画框”中的画格,都仿若经过精挑细选的取景布置,画面层次丰富,厚重浓郁,却又诡谲、神秘。
  电影虽然还原了绘画富有变化的绚丽色彩,却与勃鲁盖尔使用散点光源因而画物的投影很少不同,玛祖斯基使用了强烈的戏剧化的明暗对比光,有些场景甚至用了强光,比如象征太阳和圣灵时光线所带来的炫目感。此外,在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之外,电影还具有绘画所不具备的声音表现力。全篇对白极少,如诗歌般吟诵的画外旁白,使电影成为一种令人不安的现实和虚幻。磨坊转动与风声呼啸的立体背景声和沉吟低唱的古典乐器配乐,也使电影充溢着稀疏的、缓慢的恐惧。

  
 ■技术之殇
  当决心将勃鲁盖尔的画作搬上银幕之前,玛祖斯基的志向便不在于做一个标准的绘画艺术纪录片,而是“要进入绘画的世界”,他深感幸运的是,数字技术发展正在使这种愿景变成现实。[磨坊与十字架]也是这样的混合体:勃鲁盖尔的绘画美学,Gibson的艺术阐释,导演的自我表达,和尖端高科技的助力。正是在“入画”的美学意向下,他以光影做画笔,以胶片做画布,以科技做颜料,混合老式工艺和新兴数字,涂抹出一幅由透视、场景和人物组成的巨大数字图画。
  电影耗费了3年的时间,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新西兰等地区拍摄了48天。一台RED ONE记录下演员在蓝屏前的表演(由于原画之中有很多绿色的细节,所以拍摄时用蓝屏代替了绿屏)。一些复杂的场景,比如必须在岩石上运转的磨坊,则用到3D和CGI技术。而为了重现绘画中景观的氛围,让人物能进入原画美学之中,导演也选用了内部ND滤光片。
  主体拍摄完成后,又在华沙电影制片厂进行了28个月的后期制作,用Flame与After Effects做2D合成,用Nuke和Fusion做3D合成,用LightWave做3D绘画。导演一方面力求真实再现原始画面的质地,另一方面,又贴近画家用透视比例延展空间的手法,在构图的空间层次上下了很多功夫,大部分场景也都由多层画面合成,将蓝屏前拍摄的演员、原画的二维画面背景、实际的外景场地、还有在新西兰等地拍摄的天空等镜头交叠在一起:首先,演员在蓝屏前进行主体拍摄。其次,摄影师在不同的外景地拍摄与原画接近的风景、拍摄实际的山丘与岩石,还专门在新西兰南部小岛拍摄一种叫做“岛上的长云”的云(因为它们连绵不绝,像流淌的小溪,类似于原画中的天空)。再次,选出原画中的背景图画,与真实拍摄的风景和场景融合,就如电影中的云,是百分之八十的真实摄影的云和绘画中的云的影像糅合在一起的产物。通过诸如此类复杂且精细的操作,导演在银幕上还原出了细腻逼真的油画效果。
  又因为导演想要呈现一个并非同质化与平面化的“图画”,而是一种编译了不同视觉元素的综合体,达到 “以画作底”和“以人入画”的双重融合,所以,决定成败的关键问题摆上了桌面:如何合理的将不同的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重现勃鲁盖尔的激情。导演因此建立了一个有意义和可识别的镜头美学标准,为每一个镜头选择正确的气氛,寻找原画与现实的影像之间不为察觉的融合点。在这种融合之中,还效仿原画的色彩和气氛进行相应的矫正,让所有场景成为有机整体并延续勃鲁盖尔一贯的美学特征。这样的过程,也使得玛祖斯基在更本质意义上成为了一位画家。
  正是这样的尝试与努力,欧洲的艺术电影做出了让好莱坞都刮目相看的艺术效果。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导演在尽量还原画作质感的同时,却丢掉了电影本身的视觉美学,抠像也略显粗糙。而且,如果说绘画中要极力体现出透视的景深感的话,电影中用二维的原画做背景,反而却削弱了画面的空间感。
  玛祖斯基借着风俗画大师勃鲁盖尔的作品好好地描摹了自己在技术上的野心,然而看中老画家的人不止他一个。曾经拿下戛纳评委会奖的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已经悄然开始了把勃鲁盖尔的另一名作《雪地猎人》改编成电影的步伐。有意思的事情是,一个尼德兰画家的作品在高科技的今天突然回魂,并且被与荷兰相离不远的波兰和瑞典导演相继关注;而看看安德森能交出一个怎样的勃鲁盖尔,大概是更有意思的一份期待。


 ■复调之维
  发生在画中的故事,在中国成为[画壁]那般的倩女与书生之间的传统鬼魅传说,游走于现实与梦幻之间;在[磨坊与十字架]中,却成为多层次的生活的再现与复述。电影中,三重语境此交汇:受难时期的耶稣、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和二十一世纪的导演。三重目光也在其中汇聚——愚昧年代,启蒙初期,现代文明——远古与当下呼应,虚拟与也与现实交织。
  电影在画面之中,蕴含深一层的的画面;讲述之外,也还有另一层的讲述。影片描述着图画的故事,而画家自己现身其中,像结网一般架构起自己的绘画,也“像一把刀子,插入每件事物之中,同时又置身事外,袖手旁观。”(《达洛维夫人》)。画家、作品、临摹对象出现在同一画面中,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画家,画中人,对画家提问的男子,形成了一种复调式的书写;画家的作画,现实的景象,后景的绘画,几度空间也相互指涉。在纷繁错综的影像与时空之中,镜头左右逡巡,带领观众入画出画,若即若离。
  故事则被分割成了生死两重天,生与死也被平行放置于图画的两端:“这里就是城市,在墙里围成一个圆圈,生命之圈,在它旁边,是生命之树,上面都是新生的叶子。在另一侧,有一个黑色的圆圈,死亡之圈,由一群像苍蝇一样围在一起观看处决的人组成,在他们下面,是死亡之树。”这两个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命,即新生,在电影中体现为孩童和母亲。小孩嬉戏打闹,是新生与传承的力量;母亲宁静温和,像培育万物的圣母玛利亚。死亡,即黑暗,在电影中体现为高压统治下充满了死寂和恐惧的成人世界。
       新生也与死亡相互交叠,一方面,在慈母哺乳小孩的温暖画面后景,却是盘旋的秃鹰,在美与仁慈之外,权利与死亡的阴影仍如影随形。另一方面,在死亡象征物的十字架之侧,仍有美丽的大自然展现出勃勃生机,而当押送着耶稣的队伍经过时,小孩仍在天真无邪的游戏。这生与死的双重世界,也被统领在天堂缩影的磨坊之下:“绕着它,所有人都行走在生与死之间。”正如它周而复始地 “磨出生命和命运的面包”,生命的肉体,也将生生不息。

【已载刊】

 3 ) 学画的喜欢画的都应该看看

服装、美术和摄影精美绝伦,老勃鲁盖尔的名画活了!影片的画面构图由于恰当的远近透视处理,使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和空气感,画面的动静处理十分巧妙。导演以上帝的视角还原了名画《行往受难之路》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揭露了西班牙统治者对基督教徒被血腥镇压。本片绝对是今年最精美的电影!

 4 ) 劳动人民不喜闻乐见的东西

mb,这是迄今看过的画面最精致的电影,每一个镜头拉出来都是一幅精美的油画,不得不佩服摄像师傅的功力了,什么姜文、什么艺谋,比起来都只不过文艺范的屁玩意,这个,在我小小的宇宙观里,绝对前无古人了,mb的,也就只能这样了,除了画面,除了道具,除了那个胖丫头,mb的,我还记住了什么?mb的,却谋杀了我整整1小时35分钟!

就像一个善于做作的风情娘们儿,凭窗而坐,酥胸半敞,却满脑袋浆糊。

什么,导演很有才,很有深度?

ok,小爷输了,小爷满脑袋浆糊~~

 5 ) 画家的悲哀

2011年波兰电影《磨坊与十字架》:没有剧情,也没有对话(除了画外音与独白),整部电影纯粹用摄影,构图,场景与事件组成,把勃鲁盖尔名画《行往受难地》给整个拍了出来。形式上已经做到了极致,虽然特效很诡异地出现了抠像不干净以及CG画面马赛克的问题,但是确实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和镜头。这种电影就是一种现象,哲学与宗教才是精神内核,无所谓看得懂看不懂,众生相而已,只恐怕画家若是知道自己的画被如此解读,会撩下一句“我没说过这句话”吧。

 6 ) 别再以电影的名义撒铁蒺藜了,这部电影超出了你的理解力

在银幕上动态观摩勃鲁盖尔创作《行往受难之路》。所有骂看不懂的画盲请噤声:这是一堂伪装成电影的艺术史课,它最早亮相的地方也不是影院和电影节,而是卢浮宫。电影摄制了3年,后又在华沙电影制片厂里做了28个月的后期——用Flame与After Effects做2D合成,用Nuke和Fusion做3D合成,用LightWave做3D绘画。为了还原画作中的云,摄影组专门去新西兰南部的小岛去拍摄一种叫做”岛上的长云“的云。别再以电影的名义撒铁蒺藜了,这本是一幅用光影作笔胶片为布、科技着色、传统油画技艺和当代数科技为调色油的巨幅数字图画,已经超出你的理解和感受力了。

 短评

一般的情节~美丽的画面!

8分钟前
  • 还行

將勃魯蓋爾作品以動態敘述形式分析,畫面確實很古典很考究,但感覺更像BBC拍的科普節目。

12分钟前
  • えす
  • 推荐

2012-258.画中的电影,电影中的画

14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推荐

美则美矣,未尽善矣,美则美矣,而未大矣←完全同意丁一的短评啊~~动态油画这种镜头只有假和做作的感觉

18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美则美矣,未尽善矣,美则美矣,而未大矣

1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画面太美了

24分钟前
  • 逝水犹可叹
  • 推荐

很立体

27分钟前
  • 豆豆
  • 还行

还真有幸在威尼斯的教堂中看过,当时就当一部双年展的影像装置满足下好奇心。成为实际的电影对理解力来说容易了通顺了,但也就少了那种现场的交互乐趣。视频装置和实体电影在艺术媒介上甚至语法定义上的差异,也就因此显现。

29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行住受难地,人在画中活。导演利用电影的形式,重塑一幅画的细节,整部电影构成一幅动态的油画,又美又特别。

30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类型是惊悚?

34分钟前
  • 人造人
  • 还行

服装、美术和摄影精美绝伦,老勃鲁盖尔的名画活了!影片的画面构图由于恰当的远近透视处理,使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和空气感,画面的动静处理十分巧妙。导演以上帝的视角还原了名画《行往受难之路》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揭露了西班牙统治者对基督教徒被血腥镇压。本片绝对是今年最精美的电影!★★★★★

3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画面如同油画一般

41分钟前
  • =_=秋叶
  • 还行

看了40来分钟终于战胜不了自己的困意,睡死过去

46分钟前
  • 即将注销
  • 还行

形式主义...

49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这个,谁想写闪回,对弗兰德斯绘画史,对勃鲁盖尔有了解的优先。

54分钟前
  • 微笑迦朵
  • 推荐

一幅名画的诞生啊!

58分钟前
  • 梁威是条狗
  • 推荐

不是我的菜

1小时前
  • 千山远
  • 还行

虽然不是特别喜欢,总觉得太刻意和形式感。但是这确实应该是暂时能想到的最好的表现方法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静态画背景与动态情节之间尚有空隙间离,一幅画流动成可随时切换的电影场景;包含很多宗教指涉;联想起《被窃油画的假设》;大银幕的效果应该会更好。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五星;简直是神作!任何一点都堪称完美,独特的摄影手法恰到好处的空间感让每一个镜头都带有生命力。电影以尼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作品《行往受难地》的创作过程为线索,精美绝伦。毫无疑问的可以收入个人十佳。

1小时前
  • Much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