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综艺中国大陆2011

主演:康震

导演:内详

 剧照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剧照 NO.1
更新时间:2023-11-23 15:13

详细剧情

暂无简介

 长篇影评

 1 ) 《唐宋八大家》大家之风

《唐宋八大家》,他们不仅才华绝代,各个更是文人风骨,他们眼中不仅仅只是个人得失,更重要的心怀是家国天下,所以才能各成一家,受世人敬仰,万古长青。

韩愈,古文的集大成者,也是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高中的课文《师说》里的一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直印象深刻,有次在看《成语天下》时蒙曼老师讲到韩愈的《进学解》更是一篇好文章,其中囊括成语达30多个,自己后来默默的读了好几遍,虽然佶屈聱牙,生涩难懂,但知道了很多生僻成语:细大不捐,含英咀华,提要钩玄,闳中肆大,爬罗剔抉等。

柳宗元,感觉是一位清冷的诗人,如他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如他的《小石潭记》一样,我所看到他的诗就像清冽的泉水流淌过青石一样,叮咚叮咚,虽寒,却唱着自己的歌流向远方。

欧阳修,是纵横朝堂的资深政治家, 也是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有趣老人,他曾提携过 苏轼父子、曾巩、王安石等,就能看出他也是爱才之人,讲解老师说他 性格耿直、文笔犀利、辩才出众,而我 对他有影响的的就是《醉翁亭记》,对滁州自然风光的极尽描写, 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以及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人生态度。

王安石,看了百家讲坛,对他有点不怎么喜欢,老师说作为新改革人物:天还没亮,王安石起早了。不过他的《游褒禅山记》里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令人深思。

曾巩,曾巩在唐宋八大家里虽然名气不大,但很显然是被低估了,老师讲到他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作品,都思想深刻。

苏洵,因为看完时间交久,好像没什么印象,但他喜欢游历,饱读诗书的经历无疑影响了两个才华横溢的儿子。

苏辙,算是最为让人惊喜的一个,和哥哥苏轼性格截然不同,一个敏敏犹可爱,一个严谨聪明,苏辙在自己内敛性格下也有这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专注深沉, 隐忍坚韧 ,文章也是文气纵横,让人感动的就是他和哥哥的感情,苏辙也是为哥哥操碎了心, 世人都羡慕苏轼洒脱,不为世事牵绊,殊不知这一切离不开弟弟苏辙在背后的扶持,为他承担世俗的琐碎与不堪据说苏轼写给弟弟的信,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就超过100首 ,其中催人泪下的就是: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了吧。

唐宋八大家中最喜欢的还是苏东坡先生,不仅因为他是天纵奇才,博览群书,而是他旷达迷人的性格,一生在黄州,惠州,儋州,辗转颠沛,依旧阔达通透,把绘画,写诗,做饭,交友这些乐趣融于生活中之中,真的一个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能把生活过的风生水起的可爱之人,用丽波老师的话来说:世人蝇营狗苟,而他超然世外。

他一生遇到了爱,遇到暖,遇到人间希望的王弗,王润之,和朝云,每一位都陪他度过了人生美好,而又艰苦的时光。

读东坡先生的诗,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随性自然,又有“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淡然通透,既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刻骨相思,也有“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的分寸态度,还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有空一定要要好好读读东坡先生的诗,还是那句话: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希望在先生的诗词能体会他的妙笔生花,能汲取他超然世外的人生境界,就像以萤火之光偷窥天宇那样,悟出点思索和人性的光芒。

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如璀璨繁星,但偏爱东坡先生......

 短评

變法最終失敗可能是王安石的思想遠遠領先於時代。如自然災害的天人感應解釋和祖宗之法不可變這樣的思想束縛最宗阻礙了新法推進。

9分钟前
  • 豆友4763701
  • 力荐

最爱的王立群老师,永远五颗星。也很欣赏临川先生啊

10分钟前
  • 讲不清
  • 力荐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11分钟前
  • 钵中衣
  • 推荐

学习

12分钟前
  • 光而不耀
  • 推荐

看到了一个人间倔强王安石,是我崇拜的类型。

15分钟前
  • 王没醒
  • 力荐

一般,中规中矩。

17分钟前
  • 日月当空
  • 还行

王安石

19分钟前
  • 推荐

●8.7分

20分钟前
  • 橘子小aa
  • 力荐

终于看完了 全方位解读王安石 有几集听得津津有味 有几集没怎么听进去 康老师真的很喜欢王安石了 为了他要黑一把朱元璋和乾隆(笑

24分钟前
  • Free酱
  • 还行

王安石他固执激进、识人不明,但是他的改革思想超越了时代。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这是他的历史闪光点,这也是他的悲剧起源。神宗和荆公这对君臣真的是千古罕见,相知相惜,成功磕到了。PS:有点讨厌司马光这个老学究。

26分钟前
  • 赛里木
  • 推荐

――

30分钟前
  • 懋之
  • 还行

难怪美国二战时期的左翼高层、世界左翼国家的开端苏联以及当下最大的左翼国家——我们这里,都给王安石极高的评价,左派嘛是这样,宁可乱折腾,也不能不折腾。康震老师对王安石的定位没有背离当下的政治方向,所以有许多偏袒之处,不过还好也未完全掩盖王安石的缺陷,字里行间可以听出对这种乱动式改革的一些批判。建议和赵冬梅的《司马光》三部曲对照观看,会颠覆王安石正面的改革家和司马光负面的保守派的印象,乱动真不如不动,不动人民还能喘口气,乱动人民遭大殃,宋代是这样,六十多年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后来的“改革家”也最好掂量清楚,能干、刚正、清贫的王宰相尚且将事情办砸了,你们可有人家那高尚的品格?

34分钟前
  • FWSWU-LLDAF
  • 力荐

喜欢这个拗相公

35分钟前
  • 推荐

五颗星:虽有瑕疵,但王安石的生平与主要事件都大体上说到了,剩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6分钟前
  • 如斯如是
  • 力荐

观看时间:2021/3/2-3/5 通过喜马拉雅收听

37分钟前
  • 烧麦狮子
  • 力荐

王安石耿直又硬气,又有天真浪漫的一面,跟宋神宗的君臣之情更是震撼到我了。

41分钟前
  • 猫久禧
  • 力荐

听了这个,我算是理解王安石为什么会那么执拗了,因为宋朝皇帝大部分真的都是怂的可以,包括宋神宗,不执拗怎么表现出自己改革的决心。我再也不粉宋朝了。气人。还是粉西汉吧。心疼小可爱宋神宗。他只是个普通的大男孩,做不来像秦皇汉武,那样认定了自己做的就是对的然后搞与“天下人”作对的雄才大略的皇帝的。唉

46分钟前
  • 豆友171285223
  • 推荐

不到位

49分钟前
  • 豆友167965727
  • 还行

前半生都在地方为百姓做实事,对后面的变法,他的理想太远大,想法太超前,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所以才苦痛万分,他是封建社会那个贫瘠土壤里开出的一朵奇葩;和宋神宗也算是君臣的好典型了,没听过领导对属下如此关心信任依赖的;不过只要有反对变法的声音就要把人家搞下台,拗相公的名称果然名不虚传。不过虽然从政上和很多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但是私下又是很好的朋友,这样的风气还是很值得学习的,和而不同。

52分钟前
  • 夏木井川_一君
  • 力荐

比起上学时候死记硬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巴拉巴拉巴拉~~康老师讲得更有意思,原来里面有这么多门道,这个变法对于底层百姓来说不一定会得益。

54分钟前
  • 雨亦鱼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