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堕井的那天

爱情片韩国1996

主演:金义城,赵银淑,李应敬,方银姬,宋康昊

导演:洪常秀

播放地址

 剧照

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2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3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4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5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6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3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4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5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6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7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8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19猪堕井的那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18:31

详细剧情

  写小说的金孝燮从未真真正正出版过一本象样的书,一次与人争吵后被判入狱,深感自卑的他不断被外界批评为三流作家,生活也很窘迫。可是他却爱上一个已婚女人。而另一个未婚女子深深地爱着这个小说家。未婚女子对作家的爱是毫无条件的,她以前是出版社的编辑,后来在电影院售票,并 同时打几份工。他与作家约会时付咖啡钱,心甘情愿地借钱给作家,为他修改书稿。在作家三十五岁生日时,她带着蛋糕和礼物来到作家的住处想给他一个惊喜,作家却责怪未婚女子来之前不给他打电话。这时,已婚女人从作家的屋里冲出,作家急忙追赶,未婚女子告诉作家,她已做好为他奉献一生的准备,作家明确地告诉未婚女子,他深切地爱着这个已婚的女人。在街上,他对未婚女子大打出手,发泄着的自己的情绪,躲在一旁的未婚女子的男同事把这一幕尽收眼底,对未婚女子表达了爱意,失落的未婚女子与这个男同事发生了关系。

 长篇影评

 1 ) 情与性不能改变沉重的生活

      大概是被金基德的电影败坏了胃口,我觉得韩国艺术电影太出奇,不符合我的欣赏口味。直到看到了《海边的女人》,当时还不知道洪尚秀这个名字,只是觉得电影非常有味道,而不能一下子看懂,有再看一遍的冲动。知道洪尚秀的大名后,看了这部电影。也是没有一下子看懂,需要回味。

    大致的情节是这样的。一个三流作家,很潦倒,被同行所轻视,也没有钱。他有一个爱他的年轻女孩,同时又有一个高雅的已婚女人做情妇。他周旋于两个之间,但显然他更爱情妇。

    女孩子没有打招呼就去庆贺他的生日,结果遇到了他与情妇在一起。情妇气走后,他狠狠地辱骂了女孩。

    女孩在电影院售票,有个小伙子也爱着她,经常跟踪她。在女孩被作家伤害了,她接受了小伙子。

    情妇的丈夫出差,在旅馆里招妓。安全套破了,他担心得病去医院做爱滋检查。情妇第二天去找作家,没有找到。发现了丈夫在做性病检查,使她对婚姻相当失望。当她晚上再去找作家时。还是没有遇到。实际上此时作家与女孩在床上被小伙子杀了。

    丈夫回家后强迫妻子做了次爱,并说他怀疑错了妻子。妻子第二天看报时大概看到了作家被杀的消息,她把报纸摊在地上,走向阳台,这时电影结束,不知她是否也走向自我毁灭。

    洪尚秀的电影是那种静静的电影,没有戏剧性,也不夸张。生活本身就好象一床厚厚的棉被,压得人喘不过气。虽然他电影中经常有大尺度的裸露与做爱的镜头,但一点不挑逗性欲,甚至带来绝望的气息。情与性不过是暂时的解脱,而人生的重负一刻也没有减轻。

    相比于把情与性当作戏剧冲突的高潮与最终目的,在洪尚秀那里,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它不能带来幸福、也不能带来亮色、也不能使主人公改变生活状态。

   如果情与性都这样无能为力,我们又能指望什么呢?

 2 ) 那么,韩国=金基德+洪尚秀

正在听+正在看/夏非(书评人)

()洪尚秀所改变的韩国电影等式

台湾=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越南=陈英雄。韩国=金基德。这是我在今年2月之前的几个电影等式,它已数年未变。但今春无意中买到的一张影碟,让最后一个等式改变了,它就是洪尚秀导演的《生活的发现》(追忆失落大门)。

无可讳言,许多人第一次接触洪尚秀的电影,多半是误打误撞,将其当成色情片了,我省非著名乐评人张邵阳就坦白说:《处女心经》原来就是他拍的,我靠,当初下载毛带,发现上当了,但还是看完了。一个不装逼的导演,无疑就是个伟大的导演。

因为不装逼,所以不打眼,灰头土脸,给人的第一印象简直就是平庸,与金基德的形式感相比,洪尚秀平实得有些过分:他选的女主角,似乎永远都是混迹在你身边的姑娘,除了普遍胸大了一点,长相就差强人意了;他安排的男主人公,在《生活的发现》里是不景气的演员、在《剧场前》是怀才不遇的导演、在《猪堕井的那天》里是三流小说家,他们不得志也不帅,没什么巨大的才华也没什么悲愤的境遇,没什么怪癖也没什么生理缺陷;他的镜头,似乎永远在默默地跟在人物的后面;故事,也是波澜不惊地继续,里面的人们旅行或偶遇、倾心或隔膜、造爱或分离,这一切都是那么地行云流水,自然而然。在这么多闷片中间,他的片子是那么地让人忍不住再要一次。那么,韩国=金基德+洪尚秀。

对了,《处女心经》的女主演是我最喜欢的韩国演员李恩珠,那时她正20岁,5年后我第一次看到《火鸟》的那个夏天,她刚自杀。

 3 ) 猪的爱情你不懂

看过帕索里尼的人都知道,猪是如何表达爱情的。当猪相爱的时候,它们吃掉对方——用做爱的方式。

【123456】

于是,女售票员的男青年同事(1)、女售票员(2)、三流作家(3)、少妇宝京(4)和她的丈夫(5)、丈夫召来的妓女(6)。六个人,五场做爱,他们终于相互谅解了,123456,世界也恢复脆弱的平衡。可问题是,妓女(6)走了,那么对称的,售票员的男青年同事(1)也得离去,所以男青年(1)杀掉女售票员(2)和三流作家(3),以这种方式自我毁灭,离开链条。

【2345】

作为全片中仅死去的两个人,女售票员(2)和三流作家(3)是在做爱中被杀的,就紧密不可分割的连在了一起。三流作家(3)和少妇宝京(4)是以私通的方式连在一起的,少妇宝京(4)和她的丈夫(5)是以婚内强奸的方式连在一起的。于是,2345,世界仍然保持着脆弱的平衡。

片尾少妇宝京(4)死没死并不重要,因为她已经小心翼翼地铺下四张薄薄的报纸——这个世界仍然死死的连在一起。

放心。


猪堕井就是猪升天,天堂是完美的平衡,生与死同在,123456同在。阿门

 4 ) 稀里糊涂的文艺四星

开始我是奔着宋康昊来的。没成想,宋的出现仅是客串。
电影只能用文艺来说了,倒是挺符合我的口味。
小说作家这个人物,看起来真令人厌恶,自己没本事,脚踏两只船,脾气还不怎么地。
很多情节其实我没看太懂,梦境那段看的我云里雾里,还是从影评里弄明白的,看来我还是文艺的不够份。
看起来像七八十年代的画质,标记着九十年代的电影,上演着让人眼前一亮的21世纪的性爱场景。
及至最后也没明白电影名字的寓意。
我想,宝京应该是跳下去了

 5 ) 长评 | 洪常秀笔记 I:《猪堕井的那天》

文 / Annihilator

全文约2000字 阅读需要6分钟


如今,当我们重新审视洪常秀的长片首作《猪堕井的那天》(1996)之时,最先注意到的一定是弥漫其中的阴郁之感。这种气质会让洪常秀的影迷们感到震惊,因为其更广为人知的后续作品——尤其是201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篇幅维持在一个半小时之内的“小品”之作——即使不能在严格意义上称之为喜剧,也总是建立在轻快、松弛的基调之上。与其构成鲜明对比的是,《猪堕井的那天》中的世界被一种几乎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氛所笼罩着,无疑是洪常秀作品序列中一个从未复现的孤例。

阴郁究竟从何而来?不妨来看看电影约27分钟处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镜头:男主角之一金孝燮(金义城 饰)在饭店的长廊墙壁上发现了一幅装饰照片,于是驻足观察了片刻。这幅照片透着一股难以言明的诡谲之气,也许是因为其内容——从奇怪的俯瞰角度拍摄了一座火山湖(?)——本就带着几分压抑的暗示,也许是因为照片正面特写的插入令人毫无防备,也许是因为背景中响起了一阵失谐的弦乐;总之,它如一次电击一般拨动了我们的神经。

更重要的是,这幅照片在表层情节中没有任何可见作用、但却被电影鲜明地标出,因此无论从作者意图还是从观感的层面,我们都可以确定它是某种象征符号。但显然,它不是传统剧情片中会使用那种起强调或烘托作用的符号,这些符号总是非常直白、清晰,甚至——在象征主义已经固化为一种教科书式策略的当下——已经变得相当刻板且无趣;但它也同样不是一些自以为是的艺术电影中充斥的那种隐喻性的符号,因为这些符号无论如何(故作)晦涩,它们都是(或至少假装是)名为“深层文本”的意义之网中的一个零件,呼唤着分析家们对其进行解码和翻译。

然而,这幅照片与文本解析的智力游戏完全无关。甚至可以说,它拒绝被解析,是因为其本身就没有“意义”——作为符号,它的所指是空置的,而正是这种空置令其尤为醒目。如果说电影中的一切都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号,而它们勾连、嵌合、装配,共同构建出了一个系统,那么“空置的符号”则是无法被纳入系统之中的一个异质的存在,是乐曲中的不协调之音。因此,它不会在系统中继续生产意义;相反,它作为意义的断裂和缺席,集中地扭结了系统内隐藏的错位与失调。对于《猪堕井的那天》,这一系统是电影所构建的日常,而照片则是日常中异质的陌生之物,它的存在象征着——如果它真的象征了任何东西的话——日常的稳固仅仅是一种假象,而崩塌的可能性其实随时徘徊左右;而使得电影变得阴郁可怖的,不正是这一可能性吗?

我们可以在《猪堕井的那天》中找到更多这类异质的符号的例子:花盆中爬行的甲虫,一盆被冲洗的水果(其中一只苹果后来再次出现在金孝燮的公文包里),公交车挡风玻璃上的蓝紫色滤光带,一辆小汽车模型,电视机上的一叠被子,巧克力雪糕……这些物象本都是日常中最为熟悉和亲切的东西,但在摄影机的强调之下,它们却全都变得陌生、反常;我们仿佛变成了妄想症患者,眼前的世界不断出现反常的迹象——这些“不祥之兆”所反射出的不是任何别的,而正是潜藏在日常之表象下的令人恐惧的真实,后者随着电影文本的展开逐渐露出了獠牙,每个人物都在内在欲望和外在秩序的双重挤压下走向毁灭。

从这一角度来看,人们对洪常秀的创作起点是现实主义电影的看法是绝对错误的。如果以达内兄弟和罗马尼亚新浪潮为现实主义的基准线,那么《猪堕井的那天》显然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即使不考虑电影第四部分的梦境段落对于布努埃尔方法的直接化用,仅是频繁出现的这些异质的符号就已经使影片所建构的现实变得晦暗和陌异。与现实主义电影致力于在伦理化的日常中讨论系统内部局部的、具体的问题不同,洪常秀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抽象的否定——从这一角度而言,虽然电影与其片名来源,即约翰·契佛的同名短篇小说没有情节上的关联,但主题上的亲缘性十分显著;并且,这一片名(小说中的核心意象,在电影中并未出现)本身也作为进入观众视野的第一个异质的符号,奠定了全片的超现实主义基调。

当我们在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和《放大》中发现同样微妙的超现实主义时,我们便可以断定这种共性的背后是某种时代精神,它是整个现代主义电影浪潮的引擎。在亚洲,相似气质的作品要出现得更晚一些,但台湾新浪潮的导演们无疑已经深谙此道,例如杨德昌的《青梅竹马》或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相对地,侯孝贤作品中的象征主义都十分直白、唯美且情绪化,因此依旧停留在某种前现代的传统之中);韩国电影的一些后续作品,如金基德的《空房间》或李沧东的《薄荷糖》,也可被视为同一谱系下更为廉价和通俗的产物;日本电影则几乎从未离开这个母题,最近的一次高峰也许是黑泽清、深田晃司和滨口龙介。

青少年哪吒,1992

不难理解的是,这些电影另一最大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绝望的、自我毁灭的电影:将日常揭露为一个压抑的、残忍的、随时会崩裂的处所之后,出路在哪里?在洞见真实之可怖后,表象仍会自我缝合,日常仍会继续,人物不是死亡,便是重回正轨。前者是杨德昌和李沧东的选择(他们的电影总是自杀性的电影),后者则是同名短篇小说的选择,“那个大家都在里面的房间看起来经久不衰而又安全无虞,尽管到第二天早上他们就全都会离开了。”洪常秀则将结尾停留在选择之前的一刻,这显示出了他的天才,也造就了其作品序列中最神秘和美丽的一个超现实主义场景:女人用报纸(不难猜测,上面写着她的情人被杀死的消息)铺出了一条通向阳台的路,然后推开窗户,外面是淡紫色的晨雾。


评分表

*四星制评分,最高★★★★,×代表零分。

往期推荐

圆桌 | 2023戛纳补课·第1周:乔纳森·格雷泽《皮囊之下》

访谈翻译 | “一切都已死去但引擎仍在运转”:阿尔伯特·塞拉访谈

评论翻译 | 《出局》及其替身


 6 ) 猪堕井的那天

很不错的电影,有自己的戏剧特色,叙事手法不断变换跳跃,给暗沉凝滞的人物关系以提拉和转换。对现实中人际关系困境和情感迷局,婚姻困境有着松弛但精准的把握和展现,值得称道。在无望窒息的常态化生活中安插反常,变异乃至色情和暴力的片段,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情节安排特色。这一切使得这部表面安静平凡的电影,有了迷离又颇具悲剧传奇的魅力,在无声中拥有呐喊,在停止的全镜头中拥有异常猛烈的戏剧爆发力。
它的故事就像最后铺在地上的报纸,从开始的碎片化到后来的完整一体。洪尚秀也许只想说两个字,那就是占有。所以电影中都是占有的欲望,无法占有时的卑劣和愤怒,占有时的迷茫和无措,得而复失后的疯狂和鲜血。它很冰冷,但却让人忍不住屏住呼吸,甚至具有使观众边缘化的能力。

 短评

洪尚秀充满了冷漠、欺骗和挫败感的处女作,全片弥漫的那种阴郁和悲伤,甚至于森森的鬼气从本片到《江原道之力》再到《处女心经》越行越淡,至《生活的发现》终于消弭于无形

7分钟前
  • 楚辛
  • 力荐

我爱你你爱她她爱她她爱他,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他他爱她。咦?怎么这世界已经没有人相爱,怎么这世界每个人都不快乐,怎么这世界每个人都爱别人,不爱自己。

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男的要爽,女的要爱,渣男痴女能拍一辈子。

1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三星半 闪灵害的我开场都不大能入戏...洪尚秀的古典金基德阶段 早期的幽怨气大点啊原来 康昊哥 你也青涩过!

12分钟前
  • Muyan
  • 推荐

#重看#3.5;从处女作开始,洪尚秀就表现出对人物结构回环的偏好,并逐渐发展衍生出其永恒的母题;对艺术家身份的投射也成为标识之一;竟然出现诡异配乐,情节也较多曲折,结尾更是颇为惊悚,这些后来逐渐淡化;“每个人都是一个深渊,我们俯身看去的时候都会禁不住头晕目旋。”

1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这部很好啊,可能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部洪尚秀了?每个角色都有细密的串联,很多的情节很有意思,就连最后送报员扔报纸的动作都觉得很有意思,居然有宋康昊打酱油

18分钟前
  • ZHANGWANHE
  • 推荐

有多被初始的洪尚秀所惊艳,就有多不屑现在的洪尚秀。男人的天份,多半源于女人也毁于女人。

2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电影平静的基调让人感觉有点害怕,都市里的寂寞总在癫狂的边缘,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关系,都在寻找着不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洪尚秀导演的处女作,也是我看的第一部洪尚秀影片。看完后有点难过~

24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我一直在问自己,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这么多年来,我在追求什么。人们爱的是谁,谁又还拥有爱的能力。我从未思考过程,只是反复询问自己。

27分钟前
  • nadja
  • 推荐

梦中吃蛋糕的人。举起又放下的皮鞋。中药柜。空洞的性与败坏的食物链恋情。洪尚秀处女作,井口漫不经心地看着他的人物和故事。骤然切入的提琴,像口哨,像轻笑。 “我他妈的需要的是真爱!你做多少事也配不上我!” 2333 [拜拜]

29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有一天,一头猪失足落井,纷纷涌去观看的人们,只在井底看到一张张自己的窘脸……

30分钟前
  • 奴怒
  • 力荐

90年代的男人还穿着西服,90年代的洪还喜欢用广角定焦俯角。似乎有受到蔡明亮影响。

35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蠻有意思的,生活就是一部恐怖片,冷冽、疏離、突如其來的暴力,有點楊德昌的感覺。

36分钟前
  • HurryShit
  • 还行

高分处女作。“总不能因为我是三流小说家就拘留我吧。”

37分钟前
  • 坦克手贝吉塔
  • 推荐

作为有处女作控的我对洪尚秀的这部处女作相当不喜欢,很多东西做得太次了,到后面一路快进着看完,节奏感的慌乱无章让我觉得你怎么就这么烦人呢,真是老奶奶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41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较差

洪常秀第二部。四段故事互有联系,画面极有年代感,能感受到导演的创作方法,让人很容易进入人物世界,女一号非常艺术的人妻气质。可如此猥琐的男一留着两撇小胡的三流作家竟然有两个美女死心跟着他,太不理解。那么二逼的男二竟然洁癖到嫖娼前流泪飘后检查竟然也有美妻爱子好时光,太不科学。整个电影情感表述非常荒诞,一点都不美好,性爱描写十分的日常,特别令人乏味,但结局转折很快,甚至恐怖,电影精准拍出了男男女女纠缠不清的关系,那么的日常又那么的不正常,生活是巨大的井,情爱的男女是猪,都在某一天坠入深渊。

45分钟前
  • BruceDy
  • 力荐

洪尚秀处女作,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渣男主角和玩结构的传统,不过跟后面的轻松小品式的喜剧比起来,这部简直是神经刀,故事讲得神出鬼没,很多时候还心不在焉而且诡异无比(都怪音乐)……这种白莲花式的女主角后来也比较少了。另外,这一部床戏真的好多……

50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釜山电影节展映】韩影百年历史十部伟大影片展修复版。似乎修复时有意保留了胶片部分划痕。作家、丈夫、情人、妻子,四个男女,四场性爱,四段多角度叙事,既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交集。勾勒出90年代韩国社会下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关系。虽然男女之事并不新鲜,但处理得毫无狗血感。诡异而和谐的超现实梦境是神来之笔,使得窥探屋内可怖的惨死现场的真实性也模糊了起来。五年后大银幕二刷觉得更好,回味无穷。四星半。P.S.20多年过去,韩国的物价竟然只涨了三四倍

54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不管是创作方面的焦虑还是情感方面的危机,洪尚秀在他电影生涯初期一定陷入了某种不自由的状态当中。他在《猪堕井的那天》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婚姻生活的悲剧:一对同床异梦无爱的夫妻强行被道德绑在了一起。彼时的洪尚秀大概只知道美国和好莱坞还不知欧洲有个侯麦,因此他这部处女作借鉴并致敬了《肖申克的救赎》开篇那场情杀。影片里的男女关系复杂得犹如一张死死缠结的网,然而最好也是最显露作者才气的部分却是临近结尾时那两个简洁而又值得玩味的梦境:妻子梦见已死的自己因偷情而复活,丈夫梦到自己杀了偷情男女。试想洪尚秀看了侯麦,或许会羡慕《女友的男友》可以轻易拿走那件道德外衣。无奈在道德的重重监视与跟踪下,主人公们的爱情和自由已然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58分钟前
  • Muto
  • 推荐

洪尚秀处女作,拍得好。以简单的结构分条叙述四个人物,相互之间呼应与交叉相当协调。男人的设置带点孩子气:事业不成功与洁癖,女人痴情,得不到的爱,欲望在他处发泄。虽然是彻底的悲剧,但因为一种游戏氛围的设置与点缀的幽默得到化解。隐形的叙事,相当有味。唯一的不足大概是过于情味的渲染,过散

1小时前
  • 把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