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情片中国香港2010

主演:张学友,汤唯,鲍起静,李修贤,安志杰,张可颐,朱咪咪,郭锋,林威,卢冠廷

导演:岸西

播放地址

 剧照

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1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2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3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4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5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6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13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14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15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16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17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18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19月满轩尼诗(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8 20:09

详细剧情

香港湾仔,电器行老板娘(鲍起静 饰)丈夫早亡,她和妹妹共同抚养儿子阿来(张学友 饰)。但后者终日沉迷侦探小说,41岁依然单身,还常会跟想象中的亡父对话。在一场相亲宴上,阿来见到了洁具行售货员爱莲(汤唯 饰),起初有点尴尬,后来在茶餐厅,两人谈笑风生。不过,爱莲一直挂念狱中的古惑仔男友阿旭(安志杰 饰),所以对这门亲事只是敷衍。阿来同样接到了前女友(张可颐 饰)的邀请,出任男模,两人似乎重新擦出了火花。虽然阿来和爱莲各怀心事,但两人却在轩尼诗道再度重逢。与此同时,老板娘却因为报税之事跟老相好(李修贤 饰)闹了别扭,而且,一直蒙在鼓里的她还目睹了阿旭与爱莲牵手逛街。经受不住打击的她彻底崩溃、住进了医院。此后,阿来跟前女友,爱莲跟阿旭的感情却发生了变化……

 长篇影评

 1 ) 《月满轩尼诗》看的爱情不同于读的情诗

     街景换面,社会变迁,人与人终将相忘于江湖,心却永系于连根的土地,念故园情,亦人之常情。

   讲香港的人土风情、新容旧貌,忆褪色消逝的斑驳光影,驻足在语言、文化、习惯融合翻新的街区。岸西细腻的情感花园,建筑于文字之上,是安抚心灵的、无比强大的美丽世界;然而文字立为影像,现于银幕,接过需驾驭胶片的技术活,却少了纯粹强悍的说服力,且徒然浇灭了原本汹涌澎湃的激情,这是无法忽略的遗憾。

   乍看片名,不易想到以轩尼诗命名的、香港的一条主干道。当真会遐想一段忧伤浪漫的爱情故事,把酒问天,看花踏月,愈唱愈新的老情歌,嫁接到美丽繁华的香江,那就是星光璀璨的穹顶,高脚杯里微荡的白兰地,爱情与生活,文艺并奢华着。可是,这样的故事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或显生硬做作。所以,岸西讲述的有关小人物的故事是有市场的。她不渲染娱乐至上,也不动耍宝的脑筋,用平实的影像展现国际大都会亲切柔和的一面,并绕过一定要在贫民窟里才能讲感人故事的惯用手法,印象分轻松得到。

   然而,问题似乎也出在故事内容上,虽然谈不上吸纳了难以消化的信息量,结局也不过是为了成全一对新人与一对老人,但过分要求包罗万象的意图,只让影片散得像棋盘上没有章法的乱阵,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够聚拢,不够鲜明。

   在我看来,轻叙事,重人物,这是《月满轩尼诗》的特点,也是掩盖导演执行能力的有力盾牌,而遮在这“不足”前的张学友与汤唯是绝对的功臣。汤唯神秘、清新的个人形象,加上张学友歌神的群众基础,片子至少不会悄无声息地退场。而我始终记得张学友在《黑雪》中饰演瘾君子时狼狈不堪的画面,那时他就该抱个小金人回家,也无所谓,认可他演技的影迷早把他当影帝了。看过此片,我会有很直观的感受,若没有张学友、汤唯,只为了看唯一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鲍起静,这时间花得没意思,关键还是遗憾。

   要说其他人物也不是摆设,但到后来总会有种不着调的感觉。李修贤抱着小狗在镜头里晃晃悠悠的几个来回,知道借宠物暗讽人与人谈感情太奢侈,开头也没大碍,但到朱咪咪对他春心荡漾,这味儿就全变了,而且变得有些莫名其妙。该把反复出现的空镜头及拖拉冗长的镜头分一些给各角色,想象阿来成婚,朱咪咪空落落的心情能理解,但没有周到的铺垫,就显突兀,有悖情理了。安志杰的外形是个小亮点,但他的人物性格与行事做派有出入,小混混干的都是绅士会做的事,在小巷子里调教阿来的片段,显得太纯真太伟大了。而最蹩脚的莫过于最后鲍姐与修哥拍婚纱照的场景,那叫一个漫长!我打着哈欠,在等待中被阿来模糊的身影惊醒,那会儿我突然想到了警匪片里埋伏在暗处的坏人,我不解的镜头,拽出我心底里的港片情结。

   总的说来,在《月满轩尼诗》中,除了故事的线索——相亲,是个格外明显的“起始点”,往后剧情发展的轨迹再无鲜明的印记了,忽明忽暗,所有的转折点都被处理得暧昧、模糊,甚至无法临摹出故事的层次、冲突、高潮。单薄的故事框架,为了注入“大气”的人文风俗,不得不在成全如此美好的爱情故事时,砍掉可驿动深入的感情戏,可观性大打折扣。当然,此番感悟绝不抹杀岸西在塑造阿来时,在表现一个类似“啃老族”又介于有理想有抱负,只是被宠坏被过分呵护后,拒绝长大的孩子时,所呈现的精彩。

   从结构上力求丰富多样,这是电影的另一个杀手锏,随波浮动的梦境,神出鬼没的印度便衣,多角度塑造人物,岸西也玩了一些技巧,但这些效果都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失去了色彩。倒是值得赞叹本片的另一大特色,用“对立”的角度叙事。所有的不同都以轩尼诗道为分界点,形成对立面。享受双份母爱的阿来遇到没有双亲的爱莲,新移民与本地户,街这头对着街那头。还好茶餐厅还在,传输情感的媒介没有消失,还能希冀,爱情永远会在不可预见的地方生根发芽。

   个人浅见,岸西的《月满轩尼诗》对学写剧本的编剧有相当实用的借鉴价值。小说可以事无巨细,不惜笔墨,纵情挥洒,但剧只需要服务于结构的有用情节。当然不怀疑金牌编剧编故事的实力,但在这部剧中,岸西的确没有找到分割剧作家与导演的平衡点,更多的时候,她的视角来自情感丰富的作者心理,她想象出心底里触动自己的意境,却忽略了用眼睛感受、非阅读共鸣的旁观者最直接的反应。

   似乎说了很多有关这部电影的坏话,对于喜爱这部片子的观众,尽可无视我的吹毛求疵。情感上,我对岸西的下一部电影依然有期待,对张学友、汤唯也没有失望。


 2 ) 卢瑟,御姐,古惑仔,和一个大萝莉的故事

做编剧,岸西是一流,做导演,只能算末流。
一不小心,我把岸西导演的电影全都看了,我不是故意的,只是她选女演员的眼光,和我偶女演员的眼光,离奇的一致,从林嘉欣到汤唯。

她把HK拍的很美,拍的跟日本似的,其实HK人很多,风景远没有那么美,尤其是轩尼诗道的天桥,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她选择了早上晚上来拍,自然人比较少。

这是一个卢瑟的故事,41岁的张学友,是个老男孩,痴迷于侦探小说,得过且过的一退再退,一起长大的前女友嫁人又离婚,分得了一笔赡养费,开了自己的工作室,风风火火,是个半成功人士,又想回来找他。

汤唯MM则出演一个『马桶西施』,在舅舅的洁具店里做sales,二人是在亲人安排下相亲的,汤唯MM有个男友,是个古惑仔,正在赤柱待判坐监。他很能打,有正义感(或者说是江湖感)这在HK是非常非常奇特的,于是一次公车性骚扰之后,汤唯MM就疯狂的爱上了这个大块头。

出狱后二人却无法好好相处了。
因为古惑仔也是个卢瑟啊。虽然很能打,但也只是个能打的卢瑟而已。

后来,在老妈的婚礼之后,二人在共同爱好---看侦探小说--的培养之下,擦出了火花,电影在此很得体的结束了。

这部电影最好指之处在于细节,这也是女导演的功力,从这个角度看,非常真实,成功,李修贤演的老会计师,鲍起静演的卢瑟张学友的妈妈,还有朱咪咪(就是唐伯虎他娘呀)演的姨妈,都非常成功。那种HK人急功近利,金钱和利益至上的精神内蕴也表达的惟妙惟肖。

但它的确不是个好的电影,它想说什么呢?难道是张可颐对张学友说的那句话吗?其实,你有优点的。他说,我一早就知道啦,你从小就这么说了。

是啊,谁没优点啊,上帝造人,就没有俩一模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是无可取代的,但也仅仅是无可取代而已,就像老男孩结尾时的歌曲唱的一样,许多年后,大部分人,淹没不足道。注定成为历史的尘尘埃,成为银河系的星尘,而不是星星。

对了,忘了说,他的优点,也是他战胜古惑仔之处是:我可以哄她开心,你可以么?

众所周知,在如今,这是最不值一提的优点了。
爱情是什么,生活又是什么,没人能回答。我就把自己放空,专心的欣赏汤唯的美态啦。的确是非常过瘾,而且,她广东话说的越来越地道了。

PS:有卢冠廷的友情出演,岸西面子很大呀。

 3 ) 爱情总是悄无声息地逝去,正如它悄无声息地来

我没有看过岸西的其他作品,但如果我估计没错的话,
岸西的作品就比如片中经常出现的茶餐厅中的一个蛋挞一般,
说不上有多么大手笔也没有特别精致,
可是午后三五不时就想来一个过过瘾。

月满轩尼诗延续了天水围的日与夜的风格,
虽然手法没有后者纯粹,
但是偶尔略显得粗糙反而使这些港式平民生活显得更为真实和不造作。
鲍起静朱咪咪等一班老戏骨和汤唯这些新鲜血液的碰撞也没有半点核突。
一切如行云流水般有条不紊地继续着。

的确,要在两个小时不到的电影压缩一段的感情的逝去,
还要讲到另外一段感情的开始,
不免让观众觉得跳TONE。
但仔细想一想,生活中爱情其实就是这样子。
爱上与分开其实没有一个时间界限。
有时候它闪电般就到了,
有时候你等了几十年它却一直没来。

片中张可颐说:中意一个人有甘难咩(喜欢一个人有这么难吗)?
这般娓娓道来的语气并没有过于刻意。
的确,每一次当我们陷入一段爱之前,
总是忍不住做很多挣扎给自己很多借口,
可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随意自在让它自己走?
每一次结束一段感情时我们都觉得经历了很多痛楚,
但是爱的来临和逝去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
它这样悄无声息地来,
当然也可以在你不注意的时候,
悄无声息地走。

爱情其实没有那么多哲学,
也并没有那么难。
就像港式茶餐厅的菠萝包和蛋挞,
没有那么多繁琐的西方礼式讲究,
没有那么多花哨的包装和外表,
只要一口咬下去,
味道对了这就对了。
何必为难自己一再挣扎,
何必非要找个海誓山盟?

是你的就是你的,
当它悄无声息经过的时候,
点上一杯12块的奶茶,
静静享受它就好。





PS:很庆幸我看的是粤语版。

 4 ) 平平淡淡的香港生活缩影~~~~

汤唯的演技当然是没得挑的~~~尤其是天桥上落泪那段,看的人心里也闷闷的~~~
我很奇怪的是那个印度大叔出场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5 ) 月满轩尼诗

阿来妈:以前阿来他爸跟我喝茶都光顾希尔顿,我们的喜酒也设在希尔顿,我跟他说,人家是不会因为希尔顿的名气多送贺礼的,可他就是不听。
阿来:爸,你结婚时是不是在希尔顿设宴?
阿来爸:那地方叫“希顿”,从希尔顿往前走,中环街市附近吧。

这香水什么牌子?昏了也会给熏醒,醒来闻了再昏倒。

叉烧包里肥肉放多啦?吃得你油腔滑调的。

谁说扔掉?那是物归原主。我扔进垃圾桶,收垃圾的把它丢进垃圾车,垃圾车开去焚化场,焚化炉一把火生起,你老爸立刻就收到,高兴还来不及呢。

爱莲:一杯奶茶多少钱?
服务生:十二块,单饮双倍算,不吃不喝三倍算。
阿来:不吃不喝三倍算?开玩笑吧?
服务生:不吃不喝很影响我们的声誉,要是每人都这样,很快网上就会流传…我们这儿的食物有问题,对不对?

医生:六十三岁的人了,不能不定期检查
阿来:她…六十三岁了?
医生:她真的是你妈?
阿来:可是她…她从来不肯透露她的年龄
医生:那你多大了?
阿来:我?我…四十一岁
医生:你也四十一了,她能不老吗?

 6 ) 月满轩尼诗,人约黄昏后

张学友跟张可颐在台阶上回忆初恋,
电器行的小开,不玩到四十一岁哪里会想要收手,当然不是青春热恋的好托付。
然而对于张可颐那样的女孩子来说,青春热烈的时候,却没有安全感,拼命只是要找一枝可栖。
所以汤唯才显得惊人。寄人篱下十数载,却敢爱一个有今朝没明日的小混混。
她不需要安全感。安全感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被子再温暖,被子本身不会发热,温暖你的只是自己的体温而已。
除非你找到一床电热毯。
可是电热毯也有断电的时候。

可是这个爱又那么不堪。除了一身好肌肉,实在没有看点。如何站在读书的她身边?
所以我们几乎一直在为他们的分手加油。

朱咪咪一出场,就全无神采。但是她是老戏骨,没有神采也是神采暗藏。直到菜场里那一句,哗啦一下就像灯亮了,我们熟悉的朱咪咪又回来了。

郑伊健和邵美琪,前后脚出来。谁会想到,二十年前,这个女证婚官,也是汤唯这样青春少艾,风头无俩的美少女一枚。
她一笑,整个香港都会亮起来。
可他还是不要。他远远没有玩够。哪怕在新片里演一个发型奇怪的牙医师,他也要玩尽自己的人生。
我爱蒙嘉慧,希望蒙嘉慧的timing刚刚好,月满轩尼诗。

配角到处都是惊喜,这部戏,比72家租客还能肩负起TVB台庆戏的重任。

 7 ) 来得迟了,连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早说要看看这部片子。
    香港电影看得多,却大多是海景房,落地窗,希尔顿和半岛的天下。与我日日住着的香港,并无关系。
    这大概也是这部片子唯一让我满意的地方了,真实的嘈杂,临街的店铺,淋上蚝油的芥蓝菜,古铜色肌肉男阴沉着脸进进出出的冗道。一整部片子弥漫着红绿灯叮叮咣咣的提示音。这才是我生活的香港,习惯了在各式各样的背景音中讲电话,谈八卦,哭哭笑笑过日脚。
    主角都没怎么化妆,灯光打的也很真实。看得见颈纹和毛孔。这也是难得的好。
    可是除此之外,确实挑不出什么好来了。片子太没重点,每一段关系都解释得不清不楚。张学友和汤唯爱得太过突兀。张学友和张可颐那么深刻的一段就关系,怎么就简简单单上了个床,变了变心。青叔为什么选择了描眉画眼的老姑婆,放弃了贤惠善良的二姨妈。
    张学友在ex面前装可爱,挨打之后跌跌扭扭的背影,顿悟之后雨中逐爱的长镜头。非要找出个重点来,这部片子是要讲一个男人的成长么?如何从不懂事变成懂事,从没责任感变成想为喜欢的人有所承担。那些个长镜头让我想起来前几天看过的《岁月神偷》,阿来和六岁的罗进二,成长方式多么相似啊!可是,留待四十岁,才获得这么一点点成长,到底值不值得拎出来讲呢?看着他的成长,我一点没觉出快乐来。挺无谓的,其实。
    却是有几处笑了笑,这要感谢乔宝宝。
    汤唯的笑脸本该是亮点的,可惜诠释得不够。演的吧,脱不了苦情的底子,笑得甚至不如张可颐——人家好歹娇俏。

 8 ) 剩下的果实

这是我来到成都的第二天,我一个人出去看了场电影。挑来挑去只有《爱丽丝》和《月满轩尼诗》值得一看,可我没带学生证,《爱丽丝》就显得有些贵,于是就去看了汤唯。

电影很舒服,就像成都这座城市一样。在这个城市我可以大口的呼吸,空气里边都是温柔。温柔化开了,这就是成都。整部电影我喜欢前半部分,配乐少少的,却总仿佛听到了音乐。这电影和成都都让我找到了一个调调,一个可以慵懒可以不要着急的调调,正是这种反现代社会的调子让我在电影院里忽然找到了那么点诗意。

一直喜欢看老港片,其实就是喜欢看那个调子,那种放松又幸福的节奏。可惜《秋天的童话》之后我再没见过那么悠扬的爱情故事。《月满轩尼诗》很清淡,很多处留白,这是它的气质,这是老港片的血脉。如果换做其它片子,一定会把留白都填上糖果,腻到死。

从来都很看好张学友演戏的才能,他是有天赋的,基本做到了演什么像什么,算得上好演员。他和汤唯,两个人的个人魅力和演技都有改变影片面貌的可能,但是汤唯更加独特,她不温不火,不蔓不枝,对人物的把握总会有一个纵深方向的发展,十分迷人。看《色戒》的时候我还没觉得她这样好看,今天在大屏幕看到她穿上现代装,确实气场不同寻常,怪不得人人都想泡她。

影片大体上可以算作一场剩男剩女的保卫战,张学友扮演的蒋觉来是个睡神,常常睡到中午,年过四十,没有女朋友。汤唯扮演的爱莲心有所属,可家里人却反对那门亲。他们都顺从了各自的家长,去相了亲,但是他们都用另外的方式捍卫着自己的生活状态。

他们适婚却不结婚,因此成了剩下的。在别人眼里这算是某种失败,可我看到了导演试图诉说的诗意。他们奉命约会、不期而遇、聊侦探小说,然后哈哈大笑,这分明就是在谈恋爱,在大家忙着操持家务的时候,他们在谈恋爱,青春期被无限延长。他们是胜利的人,没有被生活骑在头上。从而开出了自己的果实,酸酸甜甜的。

这部电影是一个好的模板,它映衬了千家万户的中国家庭。中国的主流家庭非常套路,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正值青春期,却被克制,不能谈恋爱,谈了就是早恋,早恋是重罪,是要由家长、老师以及本人三方会谈的。和手淫还有追求理想相并列,成为三大青少年容易走的“错路”。抑制本能与替孩子做主是家长们最明显的教育。大部分的女生到20岁也没个男朋友,可大学一毕业,家长就来催命,你怎么还没被有车有房外表俊朗的好男人娶走啊?得抓紧啊。

当我20岁的时候,我感觉我身边的人就跟上满了发条似的,好像马上要踏入老年,恨不得连退休的事儿都解决了。要贷款买房、要贷款买车、要结婚,不能再玩了,要认真生活了。周围人的这种转变让我很错愕,本来非常亲密的朋友一下变得没话说,他们谈论的事儿我一样都没想过,我觉得我还年轻,是真的还年轻。我不急。

未来的确是个令人发愁的事儿。然而在这代人的心中,未来几乎是个令人发指的事儿,它让大家都不再浪漫。我认识的不少漂亮女生,在大一的时候谈恋爱,大二的时候谈恋爱,大三的时候尝试乱搞,大四的时候就专心研究怎样傍大款了。可这里边有三个无解的难题,第一,永远的僧多粥少,哪有那么多大款等着你去傍?第二,大款未必想让你傍,也许你觉得你行,大款觉得你不行,毕竟人家眼界比你高;第三,你总会变老的吧,那时候你除了傍大款再没其它手艺,总不是个办法。

我想痛骂这种司空见惯的既定的生活方式,它抹杀了一切情趣,剥夺了所有的可能。人们要被迫的习惯在每个年龄段与别人攀比,上了什么样的学校,找到了什么样的工作,组成了什么样的家庭,住进了哪里的房子,开着什么牌子的车子。现实成了每个人的顶头上司,而这种现实原本是可以改变的,是虚假的,是营造出来的。因为这样的现实有悖于真实的生活感受,那样的幸福不是真幸福。

所以何必呢。何必自己强迫自己一定要过上那样的生活,何必把生活中所有大的小的事情都弄成一个个的负担,如果你喜欢看侦探小说,那么就住在里面,它给你的快乐要远远超出你多卖一个马桶盖子。因此我喜欢爱莲这样的女孩,她踏实,不慌张,不会一天到晚烦烦烦,她的爱是坚定的,她潇洒,惬意,乐于付出。她能让你慢下来,这样的女人有大智慧。


如果你在每天挤同一班车回家,那么你总是会感觉很紧迫,似乎错过了就回不了家。你以为那辆车能给你安全感,但它恰好带走了关于你的所有安全。这样一代人一代人前仆后继,只有压迫感,只有窒息。

那就找一个无所事事的晚上,故意错过那班车,也许夜晚就突然变得美好起来了。


草威
脉搏:http://www.mtime.com/my/caowei/

 短评

学友太神了。鲍姐太神了。汤唯好菜呀。

6分钟前
  • 思玉
  • 还行

这一对儿是能有多灵啊~~~>< 我最爱的淡淡港式小品。。。

10分钟前
  • 小锡兵
  • 力荐

汤唯很漂亮!

13分钟前
  • 小正经喵乖乖
  • 较差

汤唯美得令人发指。台词有笑点。相信香港人能发现更多。

17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还行

为朴素的电影观打四分。技术性稍微差了些,本来是想打三分的。汤唯有一种女性天然的坚强美,学友的演技舒服,鲍起静气场强大,张可颐依旧是这么惊艳。

2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1、剧透!宅男是张学友,剩女可不是汤唯——是张学友的姨妈!2、导演功力不足,无论调度还是剪辑都瑕疵不少,剧作还算有点意思。3、看好鲍起静老师明年再靠此片获一个女配提名。4、不是为了去看汤唯(其实也没什么可看),说实话没必要去影院。

22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平庸得一塌糊涂的片子。没有情怀没有市井更没有小聪明。岸西这女文青硬生生把学友和汤唯凑在一块儿。

23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两个字,失望。

25分钟前
  • Farrarrah
  • 还行

汤姐很抢眼、鲍姨很抢戏,但片子好坏主要还是由编导决定。

3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清新,可爱,隽永,有趣。一个推荐。

35分钟前
  • 程育海
  • 推荐

月满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9分钟前
  • 南团
  • 推荐

岸西的失足在于 造了这么一个普通话背景的副线故事 一来汤唯演得虽不算十足地糟糕但也谈不上出彩 仅是合格而已 二来国语对白生硬不自在打破了粤语对白妙趣横生的流畅吸引力 五星打给粤语部分及香港演员 三星打给华语部分及内地演员 说到底 悲剧来自合拍制度 F!

41分钟前
  • 账号弃用
  • 推荐

淡淡的小品,有点情景剧的感觉。编剧还算不错,可是导演功力有些不足。那个阿三我是完全没弄懂和这个剧有什么关系。★★★

46分钟前
  • Q。
  • 还行

汤唯~

48分钟前
  • Puzz_Nut
  • 推荐

刚刚看了,好文艺的电影,把我这个俗人都看动容了

52分钟前
  • Hulk
  • 力荐

我觉得是真好看。港式小甜点深得我心。——“你叫阿来,英文名系唔系叫阿Roy?”——“我叫阿Come,Come here个come。”还有看展览时爱莲笑“哈哈哈”,阿来马上说“好大个牙窿!”还有两个人在幻想那个印度小哥 有默契一句接一句 都让人很磕糖。后来各自找回自己喜欢的人了 爱莲不爱看功夫片 阿来的福尔摩斯念头得到一句“我都觉得你好多事喔”,我突然明白 自己当初执着的爱不用太勉强 还是需要自己放过自己 爱不是不甘心 让自己和会逗自己开心的人在一起 那才是幸福。汤唯好清纯 导演给了一个天桥上哭的她3分钟镜头 那种情绪递进演得好好!(PS腿长穿平底鞋的女生真好看 就像我看着电影的时候一直想着的她一样。)

56分钟前
  • 黄悦_
  • 推荐

剧本平淡,个别情节扭捏生硬,剪辑混乱,汤唯的表演远逊于前,在误会阿来串通父母逼婚一场更是凌厉到恐怖的程度。若非老一辈演技派们支撑,此片也就2.5星的水平。

60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香港人笑点真低,整场笑到尾,但是我就一直不懂在笑什么……

1小时前
  • nanase
  • 还行

一个好编剧也可以成为一个好导演,因为她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她能好好去讲故事,也能好好去表现故事。尤其是情感上的事,岸西写得很细,也很实。岸西说,她不会拍不说粤语的电影,因为她所熟知了解的,就是香港。香港,不会死的。

1小时前
  • 时以星
  • 推荐

这是我最喜欢的爱情电影之一 虽然网上的评价不高 但我喜欢片中的安静和内敛 理想中的爱情应该如此 就像花的绽放 就像水的流淌 一切都是静静的 无声的

1小时前
  • 厄运之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