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月亮

剧情片法国1992

主演:彼德·考约特,艾玛纽尔·塞尼耶,休·格兰特,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维克多·班纳杰,Sophie Patel,Patrick Albenque,Smilja Mihailovitch,Leo Eckmann,Luca Vellani,Richard Dieux,Danny Wuyts,Daniel Dhubert,Nathalie Galán,Eric Gonzales,Olivia Bruna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播放地址

 剧照

苦月亮 剧照 NO.1苦月亮 剧照 NO.2苦月亮 剧照 NO.3苦月亮 剧照 NO.4苦月亮 剧照 NO.5苦月亮 剧照 NO.6苦月亮 剧照 NO.13苦月亮 剧照 NO.14苦月亮 剧照 NO.15苦月亮 剧照 NO.16苦月亮 剧照 NO.17苦月亮 剧照 NO.18苦月亮 剧照 NO.19苦月亮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9 20:06

详细剧情

奈杰尔(休•格兰特 Hugh Grant 饰)陷入了七年之痒的婚姻中。他和妻子菲奥纳(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Kristin Scott Thomas饰)决定乘坐游轮前往印度旅游,尝试改变糟糕的关系。船上,他遇见了瘫痪作家奥斯卡(彼德•考约特 Peter Coyote 饰)和他的美艳妻子咪咪(埃玛纽埃尔•塞纳 Emmanuelle Seigner饰)。奥斯卡似乎要把他和咪咪之间的异常关系告诉陌生人奈杰尔。  奥斯卡认识咪咪之初,两人爱得死去活来,情欲之火熊熊燃烧。然而咪咪摄人的魅力只让奥斯卡着迷了一段不长的时间。他开始厌倦,尽管咪咪为了他堕胎、割除子宫、对他一往情深,奥斯卡还是残忍的把她支走。一场车祸后,躺在医院的奥斯卡却赫然发现,咪咪就站在他的病床前,怒不可遏的把他拖下病床,奥斯卡终身残废。  他们继续生活在一处。咪咪从来没停止过对奥斯卡的虐待,二人却还相爱。当咪咪遇上菲奥纳,心中燃起了奇妙的爱火,二人相拥而舞。最后,奥斯卡却对着咪咪扣下了扳机。

 长篇影评

 1 ) 罗曼的世界没有出口

一切源于那个“来自天堂的一瞥”(a glimp from heaven)。
奥斯卡在巴黎的公交车上邂逅了他的天使,金色及腰的长发,红底白点的连衣裙,还有那双白色的球鞋。她端坐在那,神态安详纯洁,直到售票员走过来查票。奥斯卡把自己的票偷偷塞给她,帮她摆脱了逃票的窘境,自己却被售票员赶下了车,挨了罚款。汽车启动的刹那,他看见车上她投来关切的目光,“随即他被扔在了街上”。用他后来的话说,“天堂在他面前打开了门,却重重砸在了他的脸上”。
奥斯卡是个碌碌无为的小作家,因为崇拜海明威米勒,从美国来到了梦想之都巴黎,靠着祖父留下的家产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除了风流韵事不断,身边只有三本未出版的小说和无数据稿信。
他开始变得茶饭不思,他一遍遍在公车上搜索她的身影,甚至连公交车司机也认识了他。最后,他们在她工作的餐馆相遇了。他们之间的激情一触即发,整日整夜的呆在他的公寓里做爱,尝遍了各种各样的方式,虐待,游戏。。。心满意足的沉溺在情欲和感官王国里不能自拔,尽情透支着彼此的欲望和需要,终于走到了性爱破产的边缘。一切关系走到顶点,便是陷落。他非常清楚这一点,他厌倦了她。当初吸引他的地方变成了如今他厌恶她的理由,床上那具丰满的肉体对他再无诱惑可言。吵架,甚至厮打,他赶她走。她第一次哭着跪下来求他的时候,其实已经注定了今后他们在这段关系里的地位。为了跟他在一起,她允许他做一切他想做的事情,这激起了他潜在的虐待欲望。他责骂她,对她呼来喝去,当众羞辱她,伏在她身上叫其他女人的名字。她被他折磨的不成人形,身材走样,面容衰老,皮肤上的红斑接连成片。他问她为什么不继续跳舞了,她答“舞蹈是发自内心的,可是我的心已经碎了”。
她怀孕了,他却没有丝毫的打算结束放荡的生活。他去医院探望堕完胎,躺在病床上虚弱的她时,有一刹那他的心几乎软了下来。他对她说,等她身体好了,他们就一起远走高飞,离开这的生活。在飞机即将起飞的最后时刻,他逃了下来,看着飞机终于远远带走了孤身一人的她飞向那个未知的小岛,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一种久违的自由。
他越来越放肆的沉溺在肉欲里,从一张床浪荡到另一张床,不放过眼前的任何艳遇。
两年过去了,他遭遇了车祸,所幸只断了一根大腿骨。他躺在病床上靠电视打发日子的时候,她突然出现了。她不再是两年前那个邋遢卑微的女人了,似乎又恢复了认识他之前的光彩照人。他再次赶她离开,她顺势把他从病床上拖到了地上。他的下半身永远瘫痪了。她却安心的留了下来。她一边照顾他,一边加倍的虐待他。这让他很困惑,没有人会从伤害一个毫不相关的人身上得到乐趣。
现在,他彻底坐在轮椅上了,变成一个只要她离开一晚,他都会尿裤子的废人,不得不一个人爬出冰冷的浴缸,或者看着他美艳的妻子跟别的男人调情,做爱。她也不用再担心怀孕的事情了,两年前的手术已经让她丧失了怀孕的能力,身体还未恢复又在小岛大病一场,险些丧命。
他们终于结婚了,藤蔓般绞在一起,慢慢习惯了彼此的折磨和伤害却始终舍不得离开彼此。
这就是一个叫奥斯卡的男人和一个叫mimi的女人之间的故事。
奥斯卡之所以把这一切都讲给奈杰尔,一个在船上认识的男人,是因为他从奈杰尔的眼中读出了奈杰尔对mimi的欲望。
一对奇怪的夫妇。这是奈杰尔夫人对奥斯卡和mimi的评价。
事实上,这对在外人眼中看起来非常得体优雅非常decent的夫妇,正经历着婚姻的七年之痒。为了挽救日渐麻木冰冷的关系,他们决定做一次长远的旅行。
奈杰尔是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员,有一份稳定体面的职业,谈吐温和,斯文有礼,身上具有所有中产阶级的特征,也因此被奥斯卡嗤之为伪君子,明明对mimi欲火难耐,却假装漠不关心。
奥斯卡的故事渐渐到了尾声。奈杰尔也终于下定决心要跟妻子摊牌了。这时候最富戏剧的场面出现了,妻子其实早把一切看在眼里,轻蔑的撇下奈杰尔,走下舞池,跟mimi大跳贴身热舞,似乎是为了证明那句“凡是你能做的,我都能做的比你更好(anything u do, I can do better)”。看到两个女人赤身拥睡在一起的场面,奈杰尔羞愤的要崩溃了,这在奥斯卡的眼里反而格外的美丽和纯洁。也许,没有了谎言,欺骗,和男人的世界,才是单纯而美好的。
电影的最后,奥斯卡慢慢掏出了mimi送给他当生日礼物的手枪,对mimi扣动了扳机,然后饮弹自尽,只留下一句“我们太贪婪了,宝贝儿”。
船员们抬出两具裹着白布单的尸体,奈杰尔和妻子在风雨中抱在一起,百感交集。小女孩走过来祝福他们新年快乐,似乎在暗示女孩父亲的建议,要一个孩子吧,他可以让两个人重新亲密起来。
其实没有人能知道奈杰尔夫妇今后的生活是否会因此契机而转变,一个孩子是否真的能挽救一段濒临破产的关系,因为孩子在奥斯卡和mimi的关系里不仅没起到积极的挽救作用,甚至给mimi的下半生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那么当所有的激情迷恋都慢慢退却,当情浓至顶点,并不可避免的衰退时,一段关系该究竟该不该继续维持,或者怎样维持下去呢?罗曼没有给出答案,只讲了两个故事。爱的炽热赤裸,因为最直接和原始性吸引走到一起,并索求无度的奥斯卡和mimi;和带着体面面具,爱的得体又小心翼翼的中产阶级奈杰尔夫妇。
罗曼的电影总是不遗余力的展现人性贪婪黑暗的一面,性欲,极度的自我膨胀和索求无度。他告诉你爱情和欲望是怎样让一个人犹如身在天堂,神采奕奕,又是如何彻底摧毁一个人所有的意志和尊严;曾经如胶似漆爱的热火朝天离不开彼此的恋人,最后又是怎样成为彼此的梦魇和地狱。他乐此不疲的挖掘着所有披着光鲜外表的关系,最后呈现出的却是种种扭曲和丑陋,甚至因此带来的难以言喻的快感。
或许这跟罗曼一生的经历密切相关,这个当初侥幸逃出集中营,双亲却不幸死在集中营的男人,在经历了事业的起色,怀有8个月身孕的老婆在洛杉矶的比佛利山庄的家里身中16刀不幸身亡,到后来因为在美国强奸幼女而狼狈逃回巴黎,至今因为被通缉,而不能亲自踏入美国领取金球奖的,颇有争议的男人和导演,也许因为这些经历和境遇,使得他对向这个世界的视角和镜头才会格外停留在那些隐秘,无可言说也找不到出口的黑暗世界?
不管怎样,感谢罗曼,在他无限的黑暗和隐秘探索中,给了我们更多了解自己和思考的机会。

 2 ) 永恒的爱欲纠结——我看《苦月亮》

(有剧透)

罗曼·波兰斯基这人,其人生之路正好比月之两面:一面是艺术巨匠,拍了若干广受好评的电影,各种各样的电影奖项拿了一大堆,荣耀而耀眼;另一面是坎坷的人生之路,幼年时从纳粹的集中营里死里逃生,母亲丧于纳粹之手,而在中年事业的上升期,即将临盆的妻子及亲友又遭歹徒杀害,上世纪70年代末,又因在杰克·尼科尔森家中与幼女发生性关系而被美国通缉,逃亡欧洲长达30多年,2009年9月因这陈年旧案被瑞士警方逮捕,在缴纳了一大笔美金获得保释后,这个今年已经是77岁高龄的电影大师至今仍被软禁于家中,根据最新新闻报道,将很有可能被引渡往美国受审,这一面,也就是月之暗面,简直可以说是灾难不绝麻烦不断黑暗之极。

《苦月亮》是罗曼·波兰斯基逃亡欧洲时期的作品,上映时间是1992年,成片于导演艺术人生圆熟的颠峰时期。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波兰斯基拍摄此片时已经是59岁了,正处于从“知天命”之年向“耳顺”之年靠拢的这么一个年龄段,按常理来说,年近花甲,人生中的许多虚伪和矫饰都已经放下,心中自有其对生命中所有一切的一套成熟看法。《苦月亮》这部电影,也可看作是导演对婚姻与爱情的一个总结。正如月有明暗两面,爱情有其甜美醉人的一面,也有黑暗残忍的一面。这爱欲的阴阳两面,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真实而体现。

电影改编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英国情色作家的小说,电影和小说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是三流的小说,往往也可变成一流的电影。这部电影喜爱者有之,厌恶者也有之,在我看来,无论你接受与否,这部电影的确是一部深刻描画出人性真实的杰作。男女主人公的相遇与相爱,可谓爱之真实;而后期的厌憎与相互折磨,可谓欲之真实。

故事之初,想要成为一名作家的美国人奥斯卡来到巴黎,在公车上邂逅美貌女郎咪咪,自此坠入了单恋的情愫之中,四处苦苦寻觅那女郎之芳踪。与此同时,电影也交代了奥斯卡作为一个花花公子的本性,——在找寻的过程中,他的身边从不缺乏女人。而他与咪咪的再次相会,就是在他和一个女人外出就餐的饭店之中,这时候,他是食客,而咪咪是饭店的服务员。顾客就是上帝,奥斯卡对于咪咪的以后的人生来说,也始终是咪咪的上帝,这一角色定位,贯穿影片始终。

奥斯卡是爱过咪咪的,从无意间的相会,到有意识的找寻,再到最初的同居生活,电影描绘了爱情的甜美。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两人爱情的“蜜月时期”。所谓蜜月,以月计时,虽甜蜜却又那么短暂。蜜月一过,曾经爱如珍宝的咪咪,逐渐让奥斯卡心生厌恶。咪咪在与奥斯卡同居之前,这个年轻姑娘的志向是跳舞,而她与奥斯卡的第一次冲突,也是一段舞蹈。在夜店里那段咪咪与黑人小伙的舞蹈,既是咪咪对奥斯卡与她室友太过亲昵的报复,也是对奥斯卡上帝角色的挑衅,———她想要与奥斯卡获得平等的地位,奥斯卡是她的惟一,她也想要奥斯卡当她为惟一。她的挑衅失败了,奥斯卡弃她而去,独自回家看他的《美国往事》去了,她最终也只有追随而去,乞求奥斯卡的谅解。从咪咪趴在奥斯卡的脚下痛哭流涕那一刻起,奥斯卡的上帝位置得以牢牢确立。从这一刻起,曾经的甜蜜爱情开始变质。

而咪咪,从奥斯卡给他公车票的那一刻起,直到最后死于奥斯卡的枪下,她始终爱着奥斯卡。从单纯的爱,到夹杂着嫉妒的爱,到死心踏地接受他的嘲弄与侮辱的爱,再到搀杂着仇恨的爱,到牢牢占据主导地位把奥斯卡把玩于股掌之间的爱,直到一心求死等待着奥斯卡的那颗子弹的决绝之爱,都是爱。这种爱,直接,明确,一往无前,既凄惨又悲壮。

奥斯卡对咪咪说,我舍弃你,是为了换取所有的女人。这是奥斯卡最真实的表白,也是两个人的根本矛盾冲突之所在。对于奥斯卡而言,他要的不是惟一的伴侣,也不是稳固的婚姻,在猎艳的道路上,他永不餍足。是的,他曾经爱过咪咪,两个人也曾有过短暂的蜜月,但这一切都已过去,他已经得到了她的肉体,现在,她成为他得到更多的别的女人的肉体的最大障碍。曾经他看着她拿着瓶子喝奶,把牛奶淋在美丽的胸脯之上,他扑上前去贪婪的吸吮,那时候他觉得她是女王,她那么美,那么可爱。现在,他看着她拿着瓶子喝牛奶,觉得她是那么鄙俗,那么惹人厌恶。新欢沦为旧爱,新鲜变成厌烦。已经得到的东西,不再值得珍惜,他已经把她看成眼中钉肉中刺,看做一块用旧了的抹布,只想把她远远驱赶出去。而对于咪咪而言,这个男人就是她的全部世界,她可以容忍他做任何事,可以容忍他与别的女人鬼混,只要这个男人容许她呆在身边,只要这个男人和她在一起。奥斯卡只要一瞬,咪咪要的却是永恒,这两个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全不一样的人,就这么拧在了一起。

是的,男人要的是多,女人要的是一。这正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在现代的爱情和婚姻伦理里,都把彼此忠诚列为第一要素,据说,这是人类文明的产品之一,而文明的功能之一,正是压抑人性。而在弗洛伊德大师看来,人类的所有创造,都是对这种压抑的反抗和升华。人类经历过母系社会和父权社会,但是人的本性都没有多大变化。男人花心,女子痴情,自古皆然。有人从生理学的角度,指出男人之所以花心,是因为每天可以制造出亿万之众的精子,而女人之所以倾向于追求稳定的关系,是因为成熟女性每个月只能生产一颗卵子。精子多而廉价,可以任意抛洒,卵子少而珍贵,必须慎重斟酌之后再行付出。而且,男人一夜迷情之后,可以穿戴整齐挥手洒脱而去,而女人,还要承担十月妊娠数载养育这一可能出现的漫长后果。这是男人与女人之中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这个矛盾,也正是奥斯卡与咪咪之矛盾。

所以,在这世间流传的感人的爱情,总以一方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杀死而告终。《英国病人》、《泰坦尼克号》、《梁祝》、《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莫不如是。因为,当“蜜月”的狂喜退潮,当一切不可避免的滑向世俗生活的泥淖时,多么伟大炽烈的爱情也会随之褪色乃至消失。而我们要的是爱情的超越凡俗之处,我们无法忍受爱情的最终走向世俗。

如何使爱情保持新鲜?据说其第一要义就是相恋的双方尽最大可能的保持精神上的共鸣和交流,也就是说当最初对彼此肉体的迷恋消退之后,尚有一个可以共同退守的堡垒。毕竟,比起容易褪色消逝的容貌,精神是相对永恒的。如果世间男女都能有李银河和王小波、或者如三毛和荷西那样的的精神共鸣,脆弱的爱情就得以牢牢维系。再来看看奥斯卡和咪咪,他们在最初的“蜜月时期”里,最大的乐趣也就是玩玩角色扮演游戏,搞搞SM而已。肉体的交流倒是不少,精神的交流几近于无。两个人生阅历生活情趣决然不同的人,就是想要寻找共同话题,估计也是无从找起。这也印证了那个古老的道理,纯粹以肉体关系缔结起来的爱情,在男人那里,是极不稳固的,因为喜新厌旧是男人的本性。

当“蜜月”变成“苦月”,当仇恨替代爱情,奥斯卡对待咪咪越来越冷酷无情,最终费尽心思将她驱赶出了自己的生活。在奥斯卡这里,他如愿以偿的过上了寻花问柳的逍遥日子,他与咪咪的爱情也已经是彻底死掉了。而咪咪在时隔两年之后,依然回到了奥斯卡的身边。这时候,曾经相亲相爱的两个人,如同两个不共戴天的仇敌。这两个人,也已经不再是昨天的那两个人,一个下肢瘫痪失去了性能力,一个因为为这个男人流产而不再有生育的能力。也就是说,当这对怨偶再重逢时,一个是不举的男人,一个是不孕的妇人。

而这个失去性能力的男人,和这个失去了孕育能力的女人,竟然又结了婚,重新生活在了一起。这时候,咪咪开始找回她往昔的荣耀,她又站到女王的位置上,开始处心积虑的报复这个男人。对于一个好色如命的男人来说,丧失性能力应该是上帝给他的最大的惩罚了,咪咪觉得这还不够,她要更为严厉的惩罚他,羞辱他。当着他的面与人调情,把失去自理能力的他扔在家中,任由他把尿撒在地板上,尿在裤裆里。我跟那个黑人跳舞你不是很不高兴吗,我现在要让他跳舞给你看,向你这个无能的男人展示他健美的身体,还要当着你的面和他大搞特搞。奥斯卡在昨日种下的所有,在今天开始开花结果。

当这种种复仇的把戏玩到厌倦的时候,在奥斯卡的生日,咪咪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是一把装好了子弹的手枪。咪咪应该明白,这把枪,既可以朝着奥斯卡射击,也可以朝着她自己射击。咪咪在送枪的时候虽然什么都没说,但她的意思很明显:奥斯卡你不是特别骄傲吗?你不是我生命中的上帝吗?你要真是个男人,你就自杀,或者杀死我。从送出这把枪开始,咪咪就已经有了求死的心。

奥斯卡没有杀人,也没有自杀。他和咪咪来到一艘豪华游轮之上,开始他们的东方之旅。这个东方指的是印度。长久以来,对西方现代文明感到厌恶的时髦人士,很多都往东方寻找精神支点,比如披头士等摇滚大腕就从印度神秘哲学里寻找精神力量。奥斯卡和咪咪,在彼此制造的地狱里呆得厌烦已极之后,也开始赶往印度。他们或者想要去东方获得新生,或者想要到东方了却残生,总之他们赶上了这趟游轮。在游轮之上,咪咪仍旧在玩她那些危险的性游戏,她在调戏船上的男人的同时,也在不停的激怒着奥斯卡。咪咪很了解她自己的美貌,了解她的肉体对于好色男的诱惑力。她独自在船上的酒吧间里随着音乐起舞,这舞蹈就是一个杀伤力巨大的诱饵,自有那好色之徒上钩。而来自英国去印度度假,在同一条船上的正处于婚姻困境的奈杰尔,正是最优质的一条大鱼。奈杰尔与他老婆菲奥娜,既是奥斯卡与咪咪的故事的倾听者与参与者,也是奥斯卡与咪咪爱欲故事的对照。

奈杰尔也是男人,也是另一个奥斯卡。痴心女子负心汉,天下男人皆花心。奈杰尔也被咪咪的肉体深深吸引,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得到这个女人,他虽然在听奥斯卡讲述他那罪与罚的故事,但他时刻都在盘算着如何跟咪咪上床。在这个倾听的过程中,奈杰尔也在创造着自己的故事。他欺骗他的老婆菲奥娜,他被这个故事深深喜引。最终,在新年之夜的舞会上,他与咪咪翩翩起舞,并向咪咪倾诉了自己的渴慕之情。

从对白看来,咪咪已经钓过一些“鱼”让奥斯卡向他们讲述自己的真实生活,而只有奈杰尔坚持着把这个黑暗的故事听完全。这个故事他也同样复述给了他的老婆菲奥娜,并且欺骗他的老婆说他只是对这对不幸的夫妇充满同情,他有责任把这个故事听完。而菲奥娜对奈杰尔的鬼把戏了如指掌,她明白她的老公就是一门心思想睡别人的老婆。而在故事的最初,奥斯卡就已经把奈杰尔看得一清二楚,奥斯卡质问奈杰尔是不是想睡他老婆,奈杰尔含糊其辞不敢直接回答。在故事接近尾声的时候,奥斯卡明言奈杰尔可以与咪咪上床,只是到故事的最终,奈杰尔也没有能得到这个机会。在新年夜的舞会上,正当奈杰尔已经离成功很近的时候,他的老婆菲奥娜突然杀了出来。菲奥娜代替了尴尬退下的她的老公,与咪咪完成了最后的舞蹈。

咪咪的好几场戏,都与舞蹈有关。电影中的舞蹈,自有其意味。前文述及的咪咪与黑人青年的第一个舞蹈,是复仇和分裂之舞,它象征着咪咪与奥斯卡爱情开始有爱情之外的力量进入。咪咪在烛火中为奥斯卡所跳之舞,是欲望与臣服之舞,它象征着奥斯卡与咪咪的关系是欲望大过爱情,象征着咪咪对于奥斯卡的的关系是臣服关系。咪咪在游轮之上的第一个独舞,是诱惑之舞,它象征着男人对女性身体的欲望。而咪咪与奈杰尔的舞,是混乱和失败之舞,在跳舞的过程中,奈杰尔举棋不定游移不一,身边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人,它象征着奈杰尔的虚伪和怯懦,总是被外物所干扰。而咪咪和菲奥娜的舞蹈,是完美之舞,两个女性惺惺相惜心意相通,所有的闲杂人等都为她们腾出地来,为她们鼓掌。舞蹈过后,两个女人回到房间搞到了一起。而这一场景,象征着她们对男人的失望与决绝,——看吧,没有这些该死的男人,我们也能让自己爽。

咪咪和奥斯卡的故事,在新年第一天的凌晨里终于来到了它的结局。奥斯卡射杀了咪咪,然后吞枪自尽,这对怨偶,就连死,也死在了一起。而奈杰尔和菲奥娜,导演在最后给出的药方是:养个孩子吧,只有孩子,才能让枯燥无味的婚姻继续。是的,爱情的最高目标,不就是婚姻么,而婚姻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下一代么。有了孩子,爱情和婚姻就都有了圆满的答案。只是,养个孩子,就能包治百病吗?我对这种休克疗法还是存着深深的疑惑。

再来看故事中的四个人,奥斯卡是最冷酷绝情自私自利的,但是又足够诚实。他毫不掩饰他对不同的女人的喜爱,并且把这心声向咪咪坦呈。是的,他是最真诚的男人。这种赤裸裸的无视世间伦理,只顺着自身最原始的召唤而奔跑的男人,无论什么也救不了他,如果他不瘫痪,估计也会当一辈子的花花公子。这个男人,有其恶劣的一面,也自有其充满魅力的一面。但是,无论对于爱情还是婚姻,这种毫无责任感的男人,只会是追求恋情长久的女人的灾难。咪咪,正是这种男人所造成的灾难的最好写照。咪咪是电影中最无辜最值得怜悯的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爱情至上者,她的整个人生悲剧,就从奥斯卡在车上用公车票划过她的大腿那一瞬间开始,她的被轻视被践踏被抛弃,以及她的终身不孕,都是奥斯卡造成的。但是,她又那么迷恋着奥斯卡,她爱奥斯卡超过一切,其实她自己可能都没能意识到,她折磨瘫痪的奥斯卡越深,她就爱奥斯卡越深,所以,她最终都没有弃奥斯卡而去,直到奥斯卡将她杀死为止。

奈杰尔,是现代婚姻的一个代表。在激情趋于平淡,琐屑代替浪漫之后,他也按捺不住心中之痒,在寻找沉闷婚姻的一个出口。他平平无奇,性格平庸,若不是那稍显出众的容貌,丢到人堆里估计就很难再找得着。是的,他也是渴望获得无数不同女性肉体的男人,只是他性格怯懦软弱,虚伪矫饰,估计永远不会像奥斯卡那么有女人缘。相比奥斯卡,他对他的老婆,更多了一份责任感,看起来也比奥斯卡多那么一点同情心或者说怜悯之心。他虽然无数次心头有出轨的小兽在撕咬,估计也不会去认真实施,除非是碰上咪咪那种真正打动他的女人。至于奈杰尔的老婆菲奥娜,那就是一个黄脸婆的角色,一个被婚姻中的老公所伤害的那一类角色,但这也不是一个软角色,她也有自己的主见,当自己的领地被侵犯的时候,她也要跳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一类人,往往正是现代婚姻的忠心守护者。只是不知道怎么搞的,维护来维护去,倒跟那个有可能夺她之爱的女人搞到一起去了。

电影就是这样子,很真实,既符合艺术需要也符合现实逻辑,所以是个好电影。至少,这样的电影会让人审视爱情和婚姻,会让人反思自己,特别是男人。故事结束了,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永远不会停止,除非在很遥远的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性的变异,现代这种基于基督教文明的婚姻、爱情以及家庭伦理解体,这种故事才不会重演。

有一种说法,波兰斯基当年与那个未满13岁的姑娘是你情我愿的通奸,只是后来那姑娘不知道怎么的反悔了,估计是想敲波兰斯基竹竿而未遂,终于将其起诉逮捕,后来整个案子又被复杂化,成为一班人打击报复波兰斯基的有力武器,老波这才逃亡欧洲。话说回来,就算是两相情愿,波兰斯基这事确实做得太不厚道,那么多娇嫩欲滴的大姑娘等着上你的床,何必对一个小孩子下手呢?大师和魔鬼,有时正是硬币的两面,就像好丈夫和老色鬼,也可能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一样。

 3 ) 一个女人把男人想睡的女人给睡了的故事

我在污秽的台词和性爱的画面中挣扎的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灵魂得到了升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男人真的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得罪小人也不能得罪女人。

故事从一对“七年之痒”的夫妻在旅游的游船上遇到了一名法国女人咪咪开始,这名法国人女人是一个舞女,男人被她的美貌吸引,还没准备干啥呢,舞女老公奥斯卡出现了,一个双腿残废的美国作家。梳着大背头,一口老黄牙,形象及其猥琐,一看就是老流氓,这样的人居然娶了一个大美女,在他们身上肯定有故事,奥斯卡看出男人垂涎他老婆美色,于是借由自己不方便邀请男人去他房间......????看到这里简直一脸懵逼,难道这剧情准备发展为“密室杀人案件”?毕竟有哪个男人能容忍别人意淫自己的老婆,而且这男人比自己年轻比自己帅气,最重要的是个完整的男人,要是我就喊进屋,警告他,甚至杀了他。

结果奥斯卡只是想让男人听他说故事.....神他妈说故事,这特么反了吧,应该是咪咪向男人诉说她凄惨的故事,然后男人安慰她,最后安慰到上床....简直不安牌出啊。男人和我想法是一样的很好奇这对夫妻的故事,所以说好奇心害死猫啊。

外表猥琐奥斯卡说了他们的故事,俗套的一见钟情的故事,他把咪咪奉为月亮女神,把男人的性欲全部发泄在她身上,各种姿势,各种工具,不停的做爱,奥斯卡还用了下流的的词语来形容他们的性爱场面......简直了,我和男主一样听不下去了,但是不得不说奥斯卡是个会说故事的人,他的形容让男人越加被咪咪吸引,更加的想和咪咪上床,男人已经被卷入了他们夫妻的故事当中,跟着他们痛苦着沦陷。

奥斯卡继续说着他的故事,和很多男人一样,奥斯卡就是个性主义者,他对咪咪的兴趣来自咪咪的身体,当他对咪咪身体不感兴趣的时候就开始想办法离开她,然而咪咪却在这个时候爱上了他。狗血的一米,所以这段是讽刺男人?男人在性爱里可以只把女人当作工具,女人在性爱里把男人当作自己的唯一。

离开了咪咪的奥斯卡继续开始沉沦他的单身腐败生活,玩弄了女人,又把她抛弃果然是遭报应的,不久奥斯卡出了车祸,咪咪得知赶了回来照顾他,不对,是开始了她的报复,报复一个曾经的风流现在是下半身残废的男人最好报复是在他的面前和别的男人暧昧做爱,他们的关系只能靠着性爱来维持。

故事说完之后,男人已经沉沦其中就想找咪咪上床,这个时候她的老婆突然出现变得开放了,和咪咪在广大群众面前跳舞亲吻......最后上床了!!!我的妈呀!万万没想到,男人一直想上的女人被自己的老婆上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当时真的是日了狗的心情啊!!结果还没缓过来的时候,神他妈结局就出现了,奥斯卡开枪杀了睡梦中的咪咪然后自己也自杀,神他妈的结局啊!卧了个大槽啊!被导演打了个措施不及,两对夫妻,两种生活方式,两种爱情观,你选哪一个?最后那个小女孩的出现,导演是不是在暗示,婚姻除了两人经营之外必须要有个孩子,不然再美好的爱情也会变得畸形。

最后奉上一首歌 《做爱买卖》

当初是你要做爱做爱就做爱

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骗回去

做爱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让你残废让你明白你做不了爱

 4 ) 爱情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老早前了,我还不会从网上down片儿呢,买了苦月亮的光碟,正看到咪咪早餐时候把牛奶吐在自己乳房上,奥斯卡来舔她的乳头那段,盘读不过去了。

后来我会down片儿了,一down苦月亮电脑就断网,所以我一直不知道奥斯卡舔完之后干什么了。

再后来我在同事的移动硬盘里发现若干情色片,其中就有苦月亮,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完整地看完之后,我明白了。这就是王朔过把瘾就死的升级版啊。

过把瘾就死是这样:方言给杜梅一耳光,杜梅把方言捆起来用菜刀威胁了几遍,后来发现原来他们是互相爱对方的。

苦月亮是这样的:咪咪用奶瓶扔了奥斯卡一回,奥斯卡把咪咪打晕了一回;奥斯卡让咪咪怀孕打胎失去生育能力,咪咪把断了一条腿的奥斯卡拽下病床摔成下身瘫痪;奥斯卡曾一边跟咪咪性交一边叫另一个女人的名字,咪咪在瘫痪的奥斯卡面前和一个黑人搞了一次……螺旋式上升,波浪式推进,不知怎么爱才好,最后俩人都把自己玩死了。

爱情其实就是这么回事。他人即地狱。爱了也还是地狱。

谁跟你说爱情是美好的,你都可以大耳刮子抽他。千万别客气。

 5 ) 致一切眼望永恒之人

第一次知道《苦月亮》我还在上中学,那篇文章这么说:“当时xx刚进大学,有一次去参加学校的观影会,看的是波兰斯基的《苦月亮》,当她看到咪咪把牛奶倒在自己的乳房上,她的鼻尖忽然冒了一颗痘。”

这个画面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有很大的冲击,我想象这个场景,又不能完全构建出这一妙境,洁净的牛奶和身体却隐藏着巨大的情欲力量,这是一种非常矛盾的感观。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09年的除夕夜,我忘了为什么我会在过年这天看这么沉重而阴森的片子,当时外面还放着烟火,我一个人在家,安康的冬天又冷又脏,那本应该是一个很快乐的冬天。

张爱玲说得好:我们对于很多事物的经历都是第二轮的,先看到海的图片才看到海,先看过爱情小说才经历爱。

她强调的是文艺的作品给现实渲染了太浓重的色彩,当时我无疑是同意这点的:所以我在看到咪咪跪在地下恳求奥斯卡再一次的爱、像个小丑一样被她最爱的人嘲弄和折磨、不断地被抛弃直到他彻底把她丢在去往热岛的飞机上,机窗外的月亮残酷得像一弯铁钩,在这样那样的时刻,我是不能理解的,我觉得她疯了,为了所谓的爱和回忆甚至连尊严都不要了。

我是真的无法理解。

但是当时我并没看完这部片子,可能是因为播放器把它分为6节实在太烦,也或者是巨大沉闷黑暗的气氛让人压抑,不过我猜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已经看完那段令人惊艳万分的舞蹈和那个一直停留在记忆深处的细节——那是巴黎的清晨,咪咪坐在餐桌边喝牛奶,那时的她就像杯中的牛奶一样纯洁,然后她站起身来,把牛奶从脖子上倒下去,流过她太过青春和美丽的身体——当你真正看到这场景时,竟发现也稀松平常,这是一段太过平凡而美丽的爱情生活中的一个瞬间。

关掉播放器的时时间已经跳进2010年,生活依然很平常,失恋,恋爱,又失恋,复习,考试,又复习,活着,苟延残喘或者兴高采烈地活着。

直到昨晚,我又看了这部电影。

我忽然理解了波兰斯基。

这和他惨烈的人生经历无关,和他双亲早逝的黯淡童年无关,和他娇妻惨死的可怕凶案无关,和一切烙印在这位国际知名导演上的十字架般的命运无关,我只是忽然明白他用那么多瞬间逝去的美丽和残酷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爱情的本质就是相互折磨,而生活更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更多人是在这种过程中麻木,而他抗拒这种麻木,一定要在蜜月之旅的旅船上安排这样一对疯狂的恋人:他们早已爱得全身瘫痪,只有通过不断升级的相互折磨才能证明爱的存在,痛的感觉是真切而强烈的,只有这样,你才能通过它看到永恒。

我对导演运用的几个细节留下深刻的印象:

1.3次窗外:

奥斯卡在全剧里看过三次窗外:

第一次是他爱上咪咪,窗外下雨了,他的脸透过窗变得模糊,表情满是甜蜜而期待的;第二次是他们的恋情趋于平淡,对于她的纠缠他不胜其烦,在深夜他透过窗外看着外面喧嚣的世界,声色犬马、光怪陆离,他的表情厌烦而冷酷;第三次是他被咪咪拉倒成残废后,咪咪在荒淫的音乐中和另一个男人当着他的面疯狂调情,然后他像一个垂死老人一样看着窗外,外面什么都没有,他没有表情,却融合了一切表情。


在我看来,这三种表情就讲诉了一种本质:人生就像钟摆,一边是无聊,一边是痛苦,我们无疑是不断从这边荡向另一边,或者相反。

2.印度人的女儿:

这部电影里面出现了三个家庭:疯狂的咪咪和奥斯卡,表面幸福的休格兰特夫妻,印度父亲和女儿。

休格兰特和他的妻子结婚七年,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新鲜远行去往遥远的印度,这是一对看起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夫妻,他们身上有英国人惯有的谨慎和礼节,看起来克制而清醒。

但是就是这一对夫妻被咪咪和奥斯卡拉进一个恐怖的漩涡中,是这对神经病人破坏了另一个文明人的婚姻吗?还是那些所谓的文明和克制都是漂浮在凶险暗涌中的泡沫呢?

而在枪声平息后,印度小姑娘走向甲板,对着这对劫后余生的夫妻说:爸爸让我告诉您们,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为什么快乐,是因为看到爱的极限还是生的本质,或者要为这无限重复的疲惫的生活、肮脏的人性而快乐?

他们的表情没有人能看清,只能看到苦海泛起波澜,就像我们无法摆脱的人生一样。

3,酒客的话:

电影里有一个很不重要的人说过一句很不重要的话,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注意到没有,我从来不说新年快乐,因为对于那些眼睛看到永恒的人,年年如此。

这是电影里面只露过三次面的一个小配角无意中在祝酒词里说过的话,但是他却说出了波兰斯基想要表达的全部意义。







 6 ) 这是我看过最恐怖的电影

这是我看过最恐怖的电影。爱情到最后无路可去的狰狞面目。吓得我死去活来。

当纯爱,情欲,性爱游戏一步步走到尽头。再艳美的东西也已经吃多了想吐的地步。他们之间的摆脱、纠缠和折磨令人发指。

当妥协,自我牺牲都无法挽留厌倦的爱人,曾经美丽自信的她疯狂的摒弃了尊严、自我、甚至神智,看得我毛骨悚然。

当他开始厌倦的时候,他对于她只剩下厌恶和恐惧,而她对于他,又是否只是执著。
面对爱情遗留的后续事件,他们都不知所措。

他将失去神智的她哄骗上自己都不知道将飞去何方的航班。
而她将瘫痪的他禁锢,羞辱,当着他面与他或者她交欢。

越是疯狂的爱情熄灭时越是令人窒息。

爱到尽头,无路可走。

然而最可怕的是,当这两个疯子优雅地把他们的爱情故事讲述给一对相敬如宾的平凡夫妻时,他们的爱情之火也毁灭了另外两个人。
这是我见过最极致的爱情真相。

爱情经不起试探,引诱,挑逗。爱情就像一个浑身赤裸的婴儿一样,脆弱得经不起一点点细菌,病毒,污染……纵使穿上习惯、熟悉、亲情、责任的外衣,也随时可以蒙蔽着心智脱下来片刻,享受完刺激和欢愉之后再用左手的后悔和右手的愧疚穿回去。

不要追究真相。

 短评

波涛暗涌的海面,阴蓝的夜空里挂着一轮轻佻的月亮。Kristin绝望到了极点,成熟和孩子气的混合体,无知中透着邪恶的美。爱恨交织,彼此厌弃彼此折磨。不止一次要远离对方的生活,又不止一次的重头来过。当咪咪送给奥斯卡手枪做礼物时,就已深刻的知悉彼此的宿命,是那个遥远的,遥远的多的地方。

7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推荐

爱到极致,就是两个人的相互折磨

10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

对,我喜欢苦恋。我想说高潮之后是无尽的厌倦,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永不登顶?可是如何知道那个期限呢?

11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她那么愿意活在地狱里。

15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没有想象中那么情色,却是最悲惨的爱情。"Nobody hates you as much as I do." 到底何谓真爱,我不明白了。最后一段剧情有点太过离奇⋯⋯

1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残疾作家通过向陌生人兜售性感娇妻获得快感,咪咪则通过引诱迷恋自己的男人抵达高潮。两个病态的人劫持性爱以延续,最终以一场射杀饮弹的悲剧收场。那么试图通过一段旅途挽救婚姻危机的夫妇呢?由野蛮的性爱搭建起来的爱行不通,那么中产阶级夫妻的爱呢?导演没说。施虐方与受虐方的逆转很有意思。

20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一部已婚人士看了想离婚,情侣看了不敢结婚,单身看了不想再恋爱的神片

22分钟前
  • 白川
  • 力荐

这片太长了就和那对变态夫妇的情欲生活一样 还没到高潮就已经结束

24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还行

波兰斯基真是令人大开眼界,看似极端的情色奇观呈现,实则洞穿了男女性心理的本来面目。过于炽热的爱欲终归会翻转到硬币的另一面——恨,辗转于相互折磨的火网,在虐待与受虐的轮转中泥足深陷。休·格兰特饰演的伪君子作为听故事又未能得到情欲满足的第三者,与观众地位一致。ps:面包片。(9.5/10)

2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爱只因未得到。

32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我想我爱上你了” “这只是幻想,爱只是性游戏的副产品” “这只是游戏?” “难道不是吗?” “我真的爱上你了” “这是你永远得不到我的原因”

34分钟前
  • LisaLeung
  • 推荐

男人的贪婪和女人的贪婪有什么区别?奥斯卡不是不爱咪咪。他的贪婪在于,他不愿意为了一个女人失去得到所有女人的机会。咪咪也不是不爱奥斯卡。她的贪婪在于,她愿意舍弃一切来得到这个男人的全部,甚至包括自己的人生。

38分钟前
  • 临素光
  • 力荐

这个结尾我确实没有想到。玫瑰的舞姿真是惊艳。记住Kristin Scott Thomas。

41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如果不爱的话,就不会从折磨对方中得到快感,折磨一个陌生人没太大意义。

42分钟前
  • 推荐

艺术家都应该坐在被告席上

47分钟前
  • 啸如
  • 力荐

在这样一场爱与欲,虐与被虐中,快感和耐心都消磨殆尽,也只有死亡才得以解脱。

52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男人贪婪地想占有所有女性,女人贪婪地想占据一个男人的全部。

56分钟前
  • 十年一觉
  • 推荐

渣男奥斯卡在飞机上给咪咪放了鸽子,看起来是极其无耻自私的行为,从另一面说,如果那就是结局,或许2人都获得了拯救。奥斯卡虽然有性瘾变态,但基本还是个文艺渣男的日常操作,他对咪咪的爱情有狂热也有厌倦,属于还算正常的情感取向。而咪咪,则是个爱情脑的完全依赖型毁灭人格。俗称尤物,一碰误终生。一个情感尤物遇到了个文艺渣男,到底是谁的错?深陷情网的俩人像两只野兽互相撕咬,爱抚,依恋和折磨,咫尺天涯。俩个人格都有欠缺,但都对爱情抱有执念的人就这样双双赴死。对人性深邃与暗黑的洞悉,对性挑逗与SM奇观的错愕惶恐,对情爱泥淖中男女的卑微绝望,即使是人过中年,也禁不住掩卷叹息。这大概是对爱情最冷酷的寓言和诅咒。爱情如一碗色泽绚丽口感粘稠的毒药,上瘾且致命。明明可有可无,但却重于泰山,或许毫无意义,然却穷尽一生追问

1小时前
  • 嗦罗蜜
  • 推荐

“完整地看完之后,我明白了。这就是王朔过把瘾就死的升级版啊。” +1

1小时前
  • scarllet
  • 推荐

她们遍尝了所有相爱的方式,唯独少了平凡的生活和一个孩子。片中印度人说“孩子是维系婚姻最好的纽带”,不过可惜也不是维系爱。

1小时前
  • 莜麦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