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侵略哪儿

记录片美国2015

主演:Krista Kiuru,迈克尔·摩尔,Tim Walker

导演:迈克尔·摩尔

 剧照

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2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3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4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5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6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3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4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5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6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7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8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19接着侵略哪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10:06

详细剧情

  麦可.摩尔(Michael Moore)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这次他要「侵占」他国,在比美国福利优渥的领土上插旗示威,藉此展开一场奇特又讽刺的文化之旅。曾拍摄《罗杰与我》、《华氏911》,多次创下美国纪录片票房最高纪录的导演麦可.摩尔最新话题之作。  本纪录片已获芝加哥、汉普顿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奖,有望角逐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纪录片提名。

 长篇影评

 1 ) 山姆大叔不用遮羞布

Italy, France, Slovenia, German, Norway,Tunicia, Portugal, Iceland, these are the places where Michael Moore travelled to shoot the film.
      These countries don't have much in common but they DO share one value: respect people's dignity and maximize the efficiency of civil services.
      A: Italians enjoyed the longest life expectancy in Europe. Why? Coz they are granted a 80-days off-paid leave annually, this enable them to go traveling everywhere, just as the couples did
      B: French put much emphasis on education, each child are taught to learn the civility through a mere 20-minute lunch time, where they get to know how to share foods with peers.
      C: Albeit Slovenia is not a relatively well-off country, it enroll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 university level and charge them free.
      D: German follows a strident working patten as the Union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monitoring if the boards are leading the company on the right track, thus there are less scandals in big German companies.
      E: Norway is famous for its lenient punishment on the convicts. Being in jail is like going on a vacation, inmates are given free space and has his own privacy even if it's about a murder case.
      F: Tunicia fight for the equal rights of women many years ago and scored impressive achievements, thanks to the brave women who made their voices heard through endless blazes&trails.
      G: Portugal police?? They are the saints to some suspects as they don't judge o arrest anyone suspected of wrongdoings. Unimaginable!
      H: The first democratically elected Prime minister in Europe was made in Iceland, so women of that island are the most dependent compared to other ladies as I observe.
      So what about Uncle Sam?
      The film offered many solutions and possibilities.
      However, i doubt there will be a radical change in the way they handle their citizens.
      Good job anyway!

 2 ) 为什么这个胖子上蹿下跳,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地深沉


  摩尔这次终于用上了数字高清摄影机,直接改善了天朝的观众通过网络下载观看的清晰度。曾经有个老段子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美国人去苏联考查访问,他看到很多秘密警察,人民都很害怕,面无笑容。所以他问朋友:「怎么回事?这算什么?你们什么都不敢说。在美国,我们随时都可以批评政府和总统,不管什么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自由批评他们。」那位俄国朋友说:「是啊,在我们这里,随时也都可以自由批评美国总统跟政府。」

  迈克尔摩尔待在自己的国家从各种角度批评当局,从医疗、工业、枪支管理、社会福利几乎哪壶不开提哪壶,其火力之猛、戏剧化程度之高、造成影响之大,几乎前无古人。这家伙是学新闻的,感叹同样是搞新闻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猛烈的观点总会带来强烈的反响,一旦开口说话就免不了别人评论。只是在国内我们太容易看到轻率的价值判断,见识疯癫的道德绑架,体验过遍地的民粹言论。真正想说话的人声音很小,敢说话的人不见踪影,持续发声的更是少之又少。总之摩尔这样的人在中国估计是见不到的,当然也不存在这样的环境,这并不是说什么事都要往国内扯。只是见到这样一个可爱的人,一个在一些国家高低上下都不存在的人,感到有趣。

  摩尔被诟病的地方无非是这些,消费政治、幼稚的左派、作秀炒作、煽动美国底层、综合各派势力姿势乖张。在我看来这些观点都挺傻逼的,并不是这些观点傻逼,而是这些观点的思维方式傻逼。长期权力集中的社会带来的遗产就是思维中有一个隐约的高大全,一件事出来必须做一个道德判断,非常二元。在一种对摩尔电影评论的特定人群里,根本没有意识到舆论的伟大。当然,在这里和这些无关痛痒的低端批评缠斗本身就没什么意义,只是我身边有太多这样评论摩尔电影的观点,有很多不乏国内知名大学研究生。我只是想说,舆论的伟大程度比肩西方社会的基石民主。所谓观点的自由市场,我们看到摩尔在这些言论就像这个市场里的一位老妈子,非常朴实,带有一些美国中老年的幽默感,特别像他们海龟党嘴里中部那些淳朴的老百姓。
 
  在这部新作里,摩尔变地温和了些。他拿美国和各国比,和法国比校餐,和芬兰比教育,和荷兰比人权,和突尼斯比女权,和葡萄牙比毒品合法化。总之就是拿自己国家的方方面面和世界单项最强的国家比,拿出各种人物的言论苦口婆心,看到中段甚至有些感动。到了影片快结束突然觉得美国可能会继续领跑世界一个世纪,因为他们不仅吸纳了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还允许各种言论自由发声,更重要的是有这样一群有才华有想法的人愿意发声。

  上次看新闻听说央视大楼烧了,光sony一个牌子的器材就烧了十多亿,也经常看到央视和各个省台进行器材采购,各种巨额合同不计其数。觉得很虚无,这个国家当然没有舆论这回事,这是众所周知的。只是问题并不是这些,问题是你看到的只有这么一群人,巨额的资金衬托这么多人,整整一代人理想主义的消失,或者说地极端点一个民族的惨状。可能像一些人说的几千年稳固的社会,和早熟过头的民智并不适合普世模式,但就说其他类型,bbc nhk ngc 们在做的事,祖国伟大的电视台们可能一辈子做不了,一辈子不明白,但你不能做出来一辈子都不存在受众。比如说某央视策划单飞出来搞了个xx思维,专门给自己不看书的人喂书,成就此国最火热媒体形态。知道份子们的自媒体创业。

  当然,摩尔的片也不是什么畅销物。IMDB上的票房:Opening Weekend: $564,575 (USA) (19 February 2016),Gross: $3,820,195 (USA) (22 April 2016)。可以说是阳春白雪。但是每一个真正的观点都会被认真对待,这是多么难得。实际上不管是摩尔还是纽约客上的某个文字作者,只要是真正值得认真对待的观点,都会被认真对待,都会造成影响。一个国家,大国,总是会有各种问题吧。清醒着甚至希望清醒的愿望,总比醉生梦死好一些。

  批评,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最难堪的事。不同的观点面对的是几千年的和文化,抱团求生存的吸引力强烈,批评只能成异端。网络的到来并未加速摩尔这样的傻子数量的增多,相反比八九十年代的前辈,咱们这一代更加乖巧,更加自足,更加留念温存又带些刺激的安稳日子。甚至觉得真正的爱国者已经彻底消亡,不,应该是爱民族者。最让人感到沮丧更是对宏大事物的强烈排斥,对爱民族者总怀着居心叵测的斜视,怀疑你别有用心,怀疑你追名逐利。深刻感受到在这个国家,除了精致的利己主义外,人作为社会产物的各种观点已经完全没有公共市场,舆论和心灵空间可能已经是寸草不生了。

  

  







 3 ) Where to invade next

他脑洞好大,这个题目天然的就很吸引人。michael:美国引发了这么多战争,我就举个摄像机,去偷其他国家的理念,比真正的侵略好使多了!

然后每去一个地方结构大概是:地图+发现这个国家发现的好的地方+跟他们说“你们这个地方已经被invaded了”、“我要steal this idea”(不是社牛还真做不出来这事hhh)+插旗子

看到了很多国家好的制度,让我羡慕的不得了。


开头大片既视感hhhh

意大利:一年大约30-35天的带薪假期+12天公共假期+15天新婚带薪假期+12月有双薪(这一段的剪辑配音乐太有趣了)
法国学校吃的是真的好啊
法国
芬兰:教育理念
芬兰:教育理念
德国:工会里有实际的工人代表,如果企业违规,必定被告,下班后不得联系职员
德国:谨记历史错误

挪威:把犯人送进监狱也会保证他们的人权,送进监狱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教育;

冰岛:女性权益
冰岛:女性观念

We discussed all the great things I had taken from my invasions, but I began to lament that the American dream seemed to be alive and well everywhere else but America. It was then that Rod reminded me that he and I and most of our generation went to college for practically free. He reminded me that the Finnish education chief had said that their education ideas were American ideas, and that May Day didn’t begin in Moscow or Lisbon, it began in Chicago in 1886. That’s where the fight for the 8-hour day and a vacation came from, American Unions. The fight for the ERA began 8 years before Iceland elected the first female president. The same thing with the Norwegian prison warden, that the idea of no cruel or unusual punishment was ours. And it was our state, Michigan that became the first English-speaking government in the world to eliminate the death penalty. And the special prosecutor in Iceland, he based his whole investigation and prosecution of the bankers on our savings and loan scandal back in the 80s. Even hired an American to help him with it.

These weren’t European ideas, these weren’t new ideas. These were our ideas.

We didn’t need to invade all these countries to steal their ideas, they were already ours.

We didn’t need to invade, we just needed to go to the American lost and found.

Maybe that was the answer.


额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 ) 观后感

《接着侵略哪儿》这个片子一开始给我的感觉的确还挺有意思的,非常新颖的叙事方式,迈克尔摩尔以“侵略”的名义也的确从一些欧洲国家得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成功的政策。但是越看到后面越觉得这种方式过于幼稚,国家政策这种东西怎么可以如此简单就拿走,政策首先是要符合国情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纵观影片中提到的国家,意大利、芬兰、挪威等都是欧洲国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并且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这种国家在世界上完全不具有普遍性,符合他们国情而成功的政策当然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 对于作为学生的我们来说,感触最深的就是教育。影片中芬兰关于儿童教育的方面认为,生命里不能只有上学,还应该有其他的事,比如,爬树??那如果孩子们整天爬树能行么?那就让他们爬,他们可以从爬树中学习爬树,当他们发现了一种不同的昆虫,也许就不爬了。 不得不说这种顺应天性的教育方式着实让我嫉妒,作为一个学生来说,我希望能在影片中的教育理念下度过童年,而不是在本该快乐的年纪承受竞争的压力。不好好学习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你这辈子就完蛋了,类似的话是每个中国儿童的噩梦,我们是名副其实被吓大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清楚,中国作为一个地区发展和贫富差距同样巨大的国家,有些地方的孩子能有学上就不错了,而影片中的教育方式只会在部分发达地区实行,不可能用于全国教育,最后只希望国家能更好的关注贫苦地区孩子的教育问题吧。

 5 ) 众筹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迈克尔摩尔前来东方中国旅拍。


格里尔逊开启了全新的纪录片美学形态,可是所造成的影响远远不如他对纪录片功能的拓展来得深刻,格里尔逊首次从创作理念上提出了纪录片的政治宣导功能,但迈克尔摩尔沿袭了政论式纪录片的风格,发挥了自己的敏锐创造力,从而形成了独有的迈克尔摩尔式纪录片类型。如同并非所有的动画都可以称之为动画电影,并非所有的真实记录都可以称之为纪录片一样,一部成熟类型的纪录片是有其准入标准的,在我看来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是不应该具有强烈主观的倾向,即便是政论式主题也应该以素材的内容来作为论据,以真实的多方视角进行组织还原事情真相进而产生价值输出。


影响迈克尔摩尔思潮形成的背景原因:

1.消费主义的时代压力是迈克尔摩尔的成长环境,这也导致他的思考,但同时消费主义的浪潮也影响在其对作品的创作中,加入的拼贴或者戏谑的蒙太奇剪辑甚至本身行为艺术式的发难都是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对观众的戏剧性效果增进的圆滑。

2.后现代主义中任何解释都不可以高于某一种解释之上的核心思想,“后现代主义”具有以下的特征:“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层次分明的差异消除了;人们沉溺于折衷主义与符码混合的繁杂之中;赝品、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反讽、戏谑充斥于市,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感到欢欣鼓舞;艺术生活者的原创性特征衰微了,这激发了导演对权威和经典纪录片风格的挑战精神,继承了纪录片新浪潮所谓新纪录电影并自成一派。

迈克尔政论手段的运用:

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除了选择争议性和对社会大众有着切身的利益关系的题材,还进行了类似新闻报道的严谨、周详的策划,同时还兼具了灵活多变、机智的挖掘能力,甚至还带有其特有的娱乐精神所带来的幽默感;而并不仅仅局限于纪录片美学范畴的“怎么记录”,很明显的一点是他在制造中使用的剪辑手法并不先进,他只是运用了简单的蒙太奇,拍摄的画面也并不追求美感,但是就是在这些最基础方法的组合之下,摩尔的作品居然呈现除了独特的政论风格。

1.拼贴式的多样化影像资料

例如他的视听素材,其中包含了电影镜头、电视画面、舞台剧片段、报刊、书籍、广告片段、历史照片、电脑动画、手绘图画、DV 影像、网络游戏、现场监控录像、电话通话录音、现场模拟等。

2.诱导式的采访拍摄

迈克尔摩尔总是以咄咄逼人、令人尴尬的采访方式之外,他还总是预先做好准备进行突然袭击,任何被采访者不明来意的情况下首先会选择的都是保护性避让,这直接就造成了一种被采访者心虚的拍摄效果,从而达成目的。迈克尔·摩尔采访的语气表面温和友好甚至谦卑,实际上句句藏有讥讽和交锋,给人以被挑衅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些下意识的保护自己,一定会冒出抗拒性的、不友好的举动和言论,却不巧正中下怀。

3.幽默化的语言风格

举例《华氏 911》的迈克尔摩尔配音:

在“当第一架飞机撞上世贸大楼后,他还没意识到这是恐怖袭击,他决定利用这次罕见的机会为自己赚一把。当第二架飞机撞上世贸大楼时,他的秘书走进教室告诉他美国遭受袭击。不知道该如何做,没人告诉他该如何做,也没有任何安全顾问可以让他咨询,布什先生只是坐在那里准备和孩子们朗读《我的宠物山羊》。近 7 分钟过去了,没有人行动。布什静静地坐在教室,考虑他也许应该主持一场会议,让反恐领袖和恐怖分子会谈,或者布什在想,他当初为何不听中情局的意见,也许他想起了以前的会谈……也许他在考虑如何对付民众,他得为此事想借口……时间一分分过去了,乔治·布什继续坐在教室里,他也许在想……” 可见一斑。

在迈克尔摩尔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眼中美国俨然正面临世界末日,希望迈克尔摩尔来中国看看。

 6 ) 所以接着侵略哪儿?

接着侵略哪儿
 这绝对是一部邪教电影。这里所说的‘邪教’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的思想,类似于洗脑,同时加上点诙谐的语气。
 导演跋山涉水去欧洲等各个城市,去观赏那里的福利制度,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真的让人汗颜,如果前面看了觉得白活了这么多年,看到最后,冰岛的女人说,如果你回到家,知道有人还在饿着,还在病着没有保障,你可以安心地去享受家庭的幸福么?当时真心觉得自己无限接近于禽兽。。。
 学生的素质,孩子的意志,社会的福利,犯罪者的救赎那些不禁让人思索,我们去惩治,去制度体制化,去出人头地是一种在多大程度上扭曲的思想。所谓的59分与60分,99分与100分,性别论,财富观,地位观。究其一生,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舒服,凑合还是开心。社会的棱角磨掉个人在社会上格格不入的东西,那些东西里面,有多大比例珍惜的材料。
 影片最后说那些都是来源于美国,我们早就拥有了那些能力。所以呢?
 总之,细思极恐,发表个小文表达下影视感受,毕竟,明天还要早起上班不能太熬夜。有的东西虽然梦想,但我做不到,我写这篇东西目的十分猥琐,仅仅是希望你可以有这方面的观念。如果你扛起大旗,我会跟随的。

 短评

很左的纪录片,不管怎么,中国在社会改革各方面学习美国这回事真是错得不能再错了!(就像之前学习苏联)

2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推荐

离开美国的迈克尔·摩尔,去世界进行了一场大型真香现场采访,莫不令我大天朝也羡慕不已啊。

7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对于天朝观众,这是一场猎奇观光节目,走马观花,景色奇幻,世界大千,恍如隔世。较真的人,羡慕嫉妒恨;清醒的人,关屏拿起敲啊敲的,不是锤子,而是锅碗瓢盆。摩尔怎么不来天朝?或许,来了空手而归?

12分钟前
  • 装泥
  • 推荐

摩尔的这部新片通过展现欧洲国家如何利用美国经典理念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像天堂的方式来嘲讽早已忘本并停滞不前的美国社会,吐槽与反思交织,美国是个问题很多的国家,只可惜和中国一样,他们不愿意正视自己国家的这些问题,被洗脑得太严重,因此他们需要像摩尔这样清醒的硬骨头。

17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糟糕的左翼纪录片(当然纪录片有不左翼的吗) 和优秀的欧洲旅游风情大片 wait 海报上自称是comedy????

20分钟前
  • mw
  • 力荐

老欧洲的羸弱似乎也有人性的一面,而中国正在美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还是太以偏概全了,个人风格几乎快要溢出屏外。原以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终有一战,结果福利资本主义先和自由资本主义打起来了2333

2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2016年4月30日,Shaw Lido,我还以为是伪纪录片没想到是真的纪录片,不过拍的着实有趣,也很insightful,展示了那些传说一样的欧洲社会现象,但这样的片子放给第三世界人民看完全就是在给欧洲白左拉仇恨啊。

25分钟前
  • feather看虎牙
  • 还行

这是近几年来所看的影片中最充满爱意的一部电影。

26分钟前
  • jiade
  • 推荐

标题党电影,内容还是摩尔的老一套(温和不少呀,讽刺少了炫技也少了)。意大利的带薪休假,法国的营养食堂餐,芬兰的无作业基础教育,斯诺文尼亚的免费大学教育,德国的优越工作环境和铭记历史举措,葡萄牙的吸毒合法,挪威的监狱社区化,突尼斯的生殖健康中心,冰岛的妇女地位。

31分钟前
  • mOco
  • 还行

观点太左太幼稚了,访谈问的问题也特别傻白甜,是另一种类型的政治宣传片。不过多出去走走是没错的,葡萄牙吸毒不犯法,法国学校午餐四道菜,芬兰没有私立学校,这些知识不走出去很难知道。

32分钟前
  • momo
  • 还行

美国已经连续十几年的政治和经济的下滑,摩尔以一种“堂吉诃德”的方式“出征”欧洲,反向讽刺和激励美国,虽然指涉的问题都是些老调重弹的问题,这部纪录片对改变现状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作用,不过在欧洲大陆上还是有新的发现,所以值得一看。另:挪威的监狱也太令人羡慕了!

36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福利和文化与人口总量和密度是有直接关系的。芬兰挪威的方式,只是因为在那里才能施行。

38分钟前
  • 绿萝热
  • 推荐

美国人自黑,我只服迈克尔·摩尔

40分钟前
  • 容貌焦虑主理人
  • 推荐

每个社会形态,每个国家制度都会有其不完善的地方,导演充分放开眼界,去其糟粕探究精华,看着各种社会制度真让人倍感失落,只有羡慕,如果老美觉得自己的制度已经跌到谷底,那请再往下挖挖,那堆垃圾下是我们。。。

44分钟前
  • 安萦
  • 力荐

杰克布莱克那儿是真的蛮好笑的

46分钟前
  • 推荐

旅游移民教科书

47分钟前
  • 方舒逸
  • 还行

MichaelMoore六年后回归之作,有种玩脱的感觉....举着星条旗游遍各大欧洲国家,一路看下去让人哭笑不得...前半部分意法把纪录片拍得像喜剧似的搞得全场大笑,看到突尼斯吐槽美国人看太多卡戴珊加后面的女权内容加入,全场没了笑声,安静得什么似的..还是很谢谢让我们能看到这样一个个性的作品吧

51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当然这是一面之词 但是难道不动人吗

53分钟前
  • 杜鹏
  • 力荐

摩尔年老,其言也善。美国人看完或许有点小激动小期待,天朝人默默散了吧。

58分钟前
  • Meng
  • 还行

我来拉分啦!看着人生中见过的最精美的铅笔(摩尔送给每一个观众的Faber-Castell)我觉得他真是个sweetheart哈哈~我不认为作为局外人就只能默默旁观电影中的issues;它纯朴(粗暴?),但带给我层次丰富的感受,提醒自己不能成为失去好奇的伪美国人;人生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下一代问题而不是我自己...

1小时前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