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点

记录片大陆2019

主演:罗永浩,戴威,张颖,姜逸磊,傅盛,安传东,金星,马薇薇,徐小平,唐岩,许单单,孙海涛,孟雷,潘飞

导演:关琇,萧屺楠

 剧照

燃点 剧照 NO.1燃点 剧照 NO.2燃点 剧照 NO.3燃点 剧照 NO.4燃点 剧照 NO.5燃点 剧照 NO.6燃点 剧照 NO.13燃点 剧照 NO.14燃点 剧照 NO.15燃点 剧照 NO.16燃点 剧照 NO.17燃点 剧照 NO.18燃点 剧照 NO.19燃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02

详细剧情

  《燃点》是北京细蓝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真实记录中国第三代创业者生存状态的创业纪实电影。 长久以来,公众对于创业的认知往往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是“神话故事”,五分钟拿到融资,一年敲钟上市;要么是对失败的种种批驳,曾经拥有的光芒越盛,当遭遇阶段性失败的时候,创业者所承受的质疑亦将更多。 电影《燃点》耗时14个月,跟踪记录了当下最具话题度的14个创业公司创始人的创业历程。以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无法复刻的创业故事,真实反映了中国第三代创业者的真实创业经历、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将“正在发生的创业史”在广大观众面前徐徐打开,一一呈现创业者们的梦想与希望、困惑与焦虑,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和焦虑,如何面对员工,如何面对家人,如何熬过艰难的时刻又是如何做出一些“不得不做”的选择。 《燃点》的演出阵容包括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ofo小黄车创始人戴威、papitube联合创始人papi酱,猎豹移动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傅盛、跨界美食家创始人安传东、新氧创始人金星、米果文化创始人马薇薇、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陌陌创始人唐岩、拉勾招聘创始人许单单、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皇包车旅行创始人孟雷、皇包车旅行CEO潘飞。电影将在2019年1月11日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

 长篇影评

 1 ) 全体员工陪老板看完,21点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等公交的观后感

不像记录片,就像个采访。看完觉得,有些人成功是必然的,有些人失败是必然的,罗永浩成功是必然的,他在做手机之前就一直在做互联网,在第一部手机出来之前就获得了7000万的风投。他必定是有人脉的。他可以为了他的梦想去创业。

Papi成功也是必然的,前几年前篇一律的网红模式,她显得与众不同,又是中戏毕业,之前一直在影视圈。17年真格投资了她1200万,她视频里的广告卖2200万。最近又开始拍电影了,她的片酬也不会少到那边去吧,她的网红效应让她不得不去创业,与其说创业不如说和合伙人开了一家公司,说她买不起房,只能呵呵了。

360安全卫士就是傅盛带着做出来的,后来加入猎豹,就是以前的金山。后来做不下去了转型AI。他在旧金山买了房,那是美国富人区。他的这段象是打广告,不如说说他最开始的经历。

马薇薇他们跟别说了,奇葩说那么火,他们那么多的粉丝。个个是个人精,他们也不缺钱吧,合伙开个公司。看不出来那边创业难,马薇薇一身奢侈品。演也要演的象点吧!

安传东,90后,身在农村,为了自己脱离小城市的梦想不停创业,有一点想法就去做,不听别人意见,拿着父亲一年务农的钱去发工资,他没人脉,没金钱,没经验。他失败是必然的。

还有其他的ofo听说是内部腐败,今年已经差不多了。一个创业公司,员工的努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安传东的员工说的,不过是为了一份薪酬,都希望公司越来越好。之前在一家车贷公司,在行业生存了两年。老板从身无分文到在南京安家。人员不多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心里是开心的,同事之间互相帮忙,老板体恤下属。这应该是最好的状态了。

创业的故事听了很多,阅历,经验,金钱,人脉,资源缺一不可。看过别人创业成功,也看过失败。创业很难,我跟愿意听听看看那些小型企业的创业故事。

这篇是我写给老板的观后感。如果有错的地方请各位纠正。

加一句,既然打着记录片的旗子,就拍真实点吧。

 2 ) 星星之火,可以烧钱

影片渲染上始终没有煽动观众“燃”的情绪,也没有分享令创业者上瘾的快乐,就这么平铺直叙,直到最后。所以除了互联网和创业相关人员,没有什么看的必要。当然即使你与之相关,也可不看。

打3星,取中间值,因为我实在无法客观评判这部电影的好坏,比起院线电影,本片更像一场采访。

主观上说,它太贴近我的生活。往上看,那些创业成功的人就是我的领导,而那些苦苦挣扎的人就活在我的周围。没有人是为了朝九晚五安稳度日才来北漂,所有北漂都有目的,只是远近不同罢了。

我不知道创始人要多成熟睿智才能担得起整个团队的梦想,毕竟傅盛被人说“作秀”,戴威被人说“任性”,罗永浩被人说“狂妄”,姜逸磊“姜郎才尽”,马薇薇只是个“泼妇”。而他们在普世价值里都已经成功了。

一个知道方向的人,即使走得再慢,也会距离目标越来越近。尽管在创业的风口上,你要越快越好,如果不够快会立刻死在半路,并害死与你同行的伴侣。

这里人人都讲求快,一刹那一瞬间,快到起飞最好。跟时间的较量让太多人捉襟见肘,狼狈不堪。我常常迷茫,此一时信心满满,彼一时又无比沮丧。这种感觉来回折磨着我,和电影里那些人,和所有普通的互联网人一样。

整部影片没有人是专业的演员,但徐小平是真正的演技派,无论语气语调,还是既得利益者的姿态,都像极了抱着大腿阴阳怪气的宦官。

在这里敢问徐公公一句,一亿个人里出来一个赚钱的人,能不叫阶级固化吗?出镜的投资人都是富二代,能不叫拼爹吗?运乃强者谦词也,命乃弱者借口也,对出生在终点线的人来说能不叫命运如此吗?

中国的创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毕竟泥腿子渴望自由的决心要比富五代守住家业的决心强烈一千倍。没受过穷的徐公公,怎会深刻了解穷能抽走所有关于做人的基础,而你只要输出一些看似正能量的强势价值观就荣华傍身了。

我从没想过自己要出人头地,腰缠万贯。但我真心实意地想赚尽可能多的钱,并且不单单只为了钱。那个说烂了的“热爱”或者“梦想”之火刚好还未完全熄灭。

这个时代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每个时代都有创业者,千百万个人守着自己的星星之火,却只有半个人能点亮整片土地。

你怎么知道不会是你?

哦,我的意思是,你怎么知道第一个烧死自己的人不会是你。

 3 ) 金钱、眼泪和热情,皆付之一炬

罗永浩准备新锤子发布会,亲自查看现场布置。是我的话我不会这样,我会认为分管发布会的手下已经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了。我作为螺丝钉习惯了只做自己“分内之事”,从不“逾越”。

罗永浩准备发布会

他们的专注令人印象深刻,对此我心生羡慕。专注一项事情的时候,吃饭时想的是这件事,闭上眼睛想的也是这件事。你还记得你上次脑子里只有一项事情的时候吗?

也许我们厌倦了白领生活,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日子,想通过创业搞点事情燃烧生命,怒放起来。这时候主观热情控制了大脑,管不了客观现实上创业是否拥有一定的成功率。产品的竞争力、商业模式、未开拓完全的市场等等因素,都证明创业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

既如此,还上吗?


“你对这个时代适应得越好,就有可能是下一个时代最大的失败者,因为时代和时代之间的变化就是这样。”傅盛如此说道。身处时代之外传统行业的我,无法真正但只能尝试体会这句话。身处互联网行业的大佬们大概也体会不到夕阳行业死水的感觉吧。

傅盛(猎豹成功上市)

戴威(OFO创始人)对着采访他的主持人说:“未来不会有人买单车了,所有单车将由我们从工厂采购,我想我们改变了整个单车行业。”看到这里我十分惊讶。宽容点,把他话里的“所有”定义为90%。即使是90%,我也不信这句话。我怀疑他自己真的信吗?他是拿着话筒盯着主持人把这句话说完的。

戴威(ofo)

那么有至少两种可能:1.他自己也不信,想靠噱头做新闻拉更多投资,甚至试图让主持人相信;2.他笃信这句话,也一定知道非常多的人(比如我)不信,但仍然把这句话广播出去以期让更多人相信,获得更多的力量和支持。当他发现这句话无法成为现实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个崩溃的过程?笃信→开始怀疑→强迫自己相信→事实摆在眼前→接受现实——大概是就是这样的过程吧。

作为马后炮的观众,在2019已经知晓ofo和锤子很悲剧,似乎可以开始嘲笑一番:“这些人只会吹牛B骗钱”。作为创业者呢?我不知道,不在其中不知其味。


也有创业者说:“别说什么互联网餐饮,我们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我们就是一个小型的公关公司”。创业者带上互联网的名头,也许不明觉厉的只有观众。互联网+没有翻天覆地,不管是投资方还是创业公司都明白这一点。观众看着眼花缭乱的一切,俨然活力十足的盛世。一地鸡毛混着泥土,又为新热点提供土壤。

这个妹子说话非常条理利索(名字忘了……抱歉)

在今天,革命性的新事物越来越少,无法诞生很多足以冲击现有经济结构的新行业。投资人看到创业是九十九死一生的事,并不鼓励创业。创业者付出的金钱、眼泪和热情,绝大部分情况下只能付之一炬。


人类天生损失厌恶,很多人会下意识控制自己的投入,以减少在未来失去的痛苦。若是全身心投入,又没有获得回报,这种痛苦难以想象。

透过水面闪着光的,到底是月影还是宝石,唯有伸手触碰才能知晓,所以我们会认为唯有现实才能证明虚幻。然而现实和虚幻从来都不是1和0的关系。摸不到,也许是手伸得不够前、宝石太远。所以你不能证明它不存在呀是不是?

月影还是宝石?不知道呀。

但你看它多美啊:)

 4 ) 罗老师这次又成了!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手机一天卖几百万部,连傻逼都在用的时候,请记住这是为你们做的!”

“把车停到公司楼下, 我摸了摸,给同事买的几盒炒面依然滚烫。去时的大雪完全停了,我打开天窗,车顶残留的雪落了我一头,能看到很多星星,凉凉的空气好得不像话,喇叭里的音乐也从重金属变成了钢琴曲…突然我就伤感起来了:你只是勤奋工作,努力做好自己,结果很多你的同行就要倒闭了…生命真残酷啊。”

“有,多半是中国最好的几个人。”,“找来的三个国内UI设计师,都认为自己可以灭掉苹果,只是需要一点点时间,比如半年。”

“说实话,看着一群做电饭锅出身的家电厂商,不会做用户体验,只能笨笨地拼硬件……在这样的市场,我们稍一发力,就鹤立鸡群了。”

“整个晚上都被层出不穷的创意顶得睡不着觉,刚才打了个盹儿,醒来已经开始研究中国和美国的专利法了,从国际厂商整天打专利战的新闻来看,尽早学会自我保护是必须的。我这个企业终究是要杀出中国为全世界人民做手机的……何况我们的很多创意都那么招人抄袭”

“一晚上醒了十几次,基本上每小时一次,每次玩一会不同的手机就又睡着了....我们的手机出来的时候,可不敢放到床头!因为它肯定是那种一玩就再也放不下的手机。”

“做中国的乔布斯易如反掌,做世界的乔布斯需要若干年的奋斗。与众不同之处很多,但专利注册完之前肯定不能说。”

最新的罗老师语录,欢迎补充!

 5 ) 一部让人非常失望的纪录片

不得不说,《燃点》是一部让人非常失望的纪录片作品。

占用这么好的公共资源,过度的宣发营销,拍的却跟媒体新闻集锦一样,缺乏深度,蜻蜓点水,每个人都是浮于表面的,又都是浅尝辄止的,也都是在洒进汤,我不经要问,拍这样的纪录片有何意义,微博集锦吗??

如今,再回首五年前,也就是2016-2019年,中国互联网狂飙突进的那几年,这部纪录片可能唯一给我的启发是,我当年为什么不自己创业呢?尤其是看到普普通通的安传东,不知道被什么激情点燃了,莫名的创业,都是什么需求啊,要什么没什么,但他又是那么的真实和可爱,就是一个憨厚的河南小伙,有时候看到他被人欺负,你甚至有想替他两肋插刀的想法。

看到小黄车部分的时候,我非常生气,我之前有个室友在小黄车做公关,应该说刚开始他发的东西还都是不痛不痒的,但当小黄车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他就在朋友圈大面积的发稿,维护小黄车的声誉,我当时被蛊惑,也没多想,等到小黄车全线败退,我也没有推出押金,现在看到这部片子,尤其是看到戴维人模人样的在媒体和镜头前,我就想说,他妈的,ofo退钱,去你妈的。

罗永浩、唐岩、徐小平,这帮子老家伙,媒体报道过高了,属于被媒体过度消费,对于这样的人物,表达毫无新意,甚至还没我知道的多。这样的纪录片真的不知道拍出来是给谁看的,是几个意思。

 6 ) 从《燃点》的安传东,可看出初期创业者应避免这八个误区

昨晚怀着无比的虔诚和敬意,看完了最新上映的创业纪录片《燃点》,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虽然我在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很多的创业者,但这么真实的纪录片,这么多的知名创业者,还是第一次看到。

影片中出现的创业者,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功成名就、可以指点江山的人,比如徐小平、张颖、唐岩、孙海涛,还有成功后选择重新出发的傅盛;二是小有成绩、发展势头良好的人,比如papi酱、新氧的金星、皇包车的孟雷、潘飞等;第三类是发展不太顺利,已现颓势或败局的罗永浩、戴威和安传东。安传东这个人我是第一次知道,电影制作方让他成为主创的一员,其实很有深意,因为在年轻的安传东身上,我看到了初期(初级)创业者容易陷入的八个误区。

误区之1创业动机不对。

安传东创业是为了跟城市同学相比,实现弯道超车。类似的,罗永浩创业做锤子手机是因为对电子产品的无限热爱。基于对财富、成功的渴望或者对某个领域的痴迷而创业,没什么问题,但是并不能保证创业成功。安传东对创业有宗教般的狂热,但是不够冷静,没有认真分析过自己的长项和短板,变成为了创业而创业。其实去大公司打打工,让自己的阅历和能力更强一些之后再出来创业,未尝不可。

误区之2:蹭热点,蹭概念,而不重视为客户创造的价值。

开始时安传东说他的项目是共享餐厅,我有点迷惑,如何共享餐厅?其实他的业务模式是做宣传和发团购卡,为餐厅导流。后来张颖也问到这个问题,共享体现在哪里?安传东这么宣传自己的项目,只是为了蹭一下“共享”的风口。问题是可能别人都不信,自己反而信了,越做越虚,因为他没有从满足客户的需求出发,去解决客户的痛点。

误区之3:对拟进入的行业了解不够。

安传东的共享餐厅进展不顺,开始调整,想新的点子。他冥思苦想出来的新业务是去给餐厅老板拍宣传视频,但是他手下的那个女生告诉他,在互联网行业做这个的太多了,哪个餐厅老板没有被拍过?显然安传东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是不够的。

误区之4:执着于做老大,做团队领导。

这一点在戴威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在安传东身上也有所体现。选择创业当然没错,那么你是要去做一个公司的CEO,做带头大哥,还是选择去加入一家潜力无限的创业公司?创业公司的CEO是个非常苦逼的工种,承担着无限大的压力和责任,能力不全面、内心不强大、对自己的认知不够深刻的人,我不建议去带队做老大。很多人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话真的对吗?要知道阿里巴巴、小米这样的公司,让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人实现了财务自由,而很多小公司,还在风雨飘摇中挣扎求生,随时可能翻倒、消失在时代大潮之中。想清楚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很重要。

误区之5:项目名字起得不伦不类,甚至是负面词语。

安传东之前的项目叫作“ 跨界美食家”,但我没看出来跨界体现在哪里。可能做美食对他自己来说是跨界了,但是这对客户来说没有意义,也无法产生很好的联想。后面他重新开始的项目叫“席读”,这两个字看起来还好,但你念一下试试?你总不能让客户老给别人说,我在玩“席读”呢!或者,我推荐你用“席读”。

误区之6:管理不好资金问题。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让我如鲠在喉,久久难忘。安传东回河南老家过年,他爸爸对镜头透露,安传东拿了家里的钱去着给员工发工资,一年挣的辛苦钱,一下子就发完了。安传东的这种做法,从一个方面来说是很负责任,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又是很不负责任,让自己的家人跟着承担了无限的责任和巨大的压力。创业项目的资金问题,是最核心也是最头疼的问题,相信很多创业者都像安传东这样做过,问题在于这样是否有意义?是否可以避免?就像工程领域,设计环节对造价的影响程度占到90%一样,比创业过程中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在创业开始前做好风险评估和业务规划,不能盲目创业,遭受本来可以避免的亏损。

误区之7:热衷于空想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总是在想新点子,不新不做,这是安传东身上的一个毛病,这也是初级创业者很常见的一类错误。他们总以为自己眼光独到、思维独特,发现了别人都没有发现的一个大商机,经常搞得神秘兮兮的,生怕被别人抄袭了想法。这种做法的危害其实很大,因为空想出来的事情往往是伪需求,或者是别人已经验证过了不成立,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我有一个观点,就是生存型的创业,不妨去采用现有的成熟模式,去开拓一个未被满足的市场,比如去加盟某个快速发展的品牌这种操作,因为经过了市场验证的生意模式,风险要小很多。全新的科技或商业模式,收益是非常不确定的,并不适合初级创业者去贸然尝试。纯粹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往往是少数人的权利,比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样拥有巨额的财富和无限的资源的人。

误区之8:听不进不同的声音。

安传东去参加经纬创投的活动,有机会当面跟张颖讲自己的项目。张颖问了几个创投界很常见的、也是很关键的问题,安传东都答不上来。之后接受采访,安传东的情绪很低落,但是他没有去思考张颖提出的问题,而是极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大意)他只是否定了我的项目,并没有否定我这个人。我创业的勇气和精神可嘉。”听不进不同意见,尤其是行业大咖们的意见,这一误区的危害性可能仅次于上面第七条。大咖之所以成为大咖,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而且创投界的大咖们,每天都在看各种各样的创业项目,他们提的问题,创业者一定要重视起来,反复思考,直到有满意的答案或者解决方案。

以上是我从安传东身上看到的几个误区。初级创业者经常出现的问题其实远远不止这八点,有时间会再结合实际案例加以分析。写此文的目的不是攻击或嘲弄失败者,而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让想创业的人少走弯路。

作为一个创业投资从业者,我相信每个创业者都值得尊重。我也相信安传东通过参与录制这一记录片,会获得一些新的事业机会,说不定人生格局从此逆转。祝福安传东!祝福创业者们!

作者简介:峰哥,笔名马鹰鹫,毕业于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管理学硕士,在深圳从事创投工作。

 7 ) “燃点”,又名“互联网人”

情怀电影,1分给互联网,1分给创业,1分给互联网人。燃吗?我没燃,电影院里的其他人也没燃。

其实整个电影看下来,只有安传东贴近现实,接地气,能引起共鸣,因为他是基层互联网人。他的喜怒哀乐才有燃点,因为我们从中能看到我们自己。

感谢《燃点》让他这样的基层互联网人能拥有姓名,就像书里的《互联网人》一样。

 短评

第一感觉是不专业,镜头太晃,场景选取太矫情。其次和海报相比,避重就轻了,失败的特写是小人物,海报确是按咖位,算虚假宣传嘛?

6分钟前
  • Cheeky Monkey
  • 较差

我能理解导演,这群人是不肯把真实的自己拿来给你拍的,你就脑补一下老罗在镜头后骂人,戴威在镜头外哭,papi在镜头外丧,傅盛在镜头外空虚,那就会觉得这个“燃点”就是记录了现在,没毛病

9分钟前
  • 团小纸
  • 还行

戴威还是太嫩 看他开会的架势就知道了 还是挺单纯的小孩 如果只是以成败论输赢的世界太无趣了 顺便传东小可爱太可爱啦 感觉张颖是个没什么耐心 世故的成年人 骨子里面透着骄傲 传东跟他聊天之间 很明显处于弱势 金星是个相对来说活得很接地气的人 还有就是傅盛英语说的那么中国腔 还在旧金山买了豪宅哦(不是黑 对了徐达内是个彩蛋吗哈哈哈好好笑

11分钟前
  • 阿咪老师Ami
  • 还行

成都银泰城 离软件园最近的有排片的影院 一天两场 坐满了年轻人 可能是创业者 可能是创业公司的员工 可能是锤粉或锤黑 观影途中 有人唏嘘 有人狂嘘 有人抹眼泪 有人感叹自己还算幸运 创业百态 观众席远比电影里真切

16分钟前
  • 梅菲斯特君
  • 推荐

跟我预想的一样,就像个电视专题片。在影院看的唯一好处就是可以很专心吧……影厅里观众不多,应该都至少是对创业感兴趣的。有对儿情侣看完后一直争论,在电梯里就犀利地吵起来了……

18分钟前
  • 桃子
  • 还行

奔着老罗去看的,然后从安传东身上看到太多前几年“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被挤进去的人,其实他们并没有做好太多的准备,只是觉得得搭车赶潮,希望再过几年他们做好了准备再出发

22分钟前
  • 来杯硫酸,不加冰
  • 推荐

现实意义大于艺术意义。罗老师加油。安传东让人心疼。

23分钟前
  • 假仙女
  • 还行

《燃点》,一部关于怎么样狂烧别人的钱,却没能熬过寒冷冬天的真实纪录片

24分钟前
  • Rex
  • 还行

这个片子一定不挣钱,专不专业也另说,也一定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但如果是自己是创业者,特别是互联网创业者,应该很多人会去看,并不是娱乐或者放松,而是寻找认同感或者情感出口,因为创业是孤独的。或许有人嘲讽剧中的几位有的押金没退,有的公司黄了,但在我眼中他们就是一次创业失败了而已。创业失败很正常,95%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活不过一年,99%的创业都失败了,但是他们明知风险巨大却依然坚持,明知机会很小依然埋头向前。前赴后继的创业者才是中国经济爆发增长的核心力量。失败的人在失败中学习,变强,而你们,只会喷。

27分钟前
  • 突然十年便过去
  • 力荐

一群被自我梦想洗脑革心的社会人。自强则万强。

31分钟前
  • k-pax
  • 推荐

看到戴威脑子里全是我的 排到第9,990,000个的押金退款

32分钟前
  • Seb's
  • 还行

前两年的风潮是综艺节目变电影,这两年就是电视访谈也要变成电影上院线。

37分钟前
  • 舒农
  • 较差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烂的时代,为我锤心痛一击,再多点龙哥的镜头我都要哭了,为所有失败者加一星。PS.papi酱可爱的。

40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推荐

罗老师,片酬先把欠各种供应商的钱还上呗

41分钟前
  • lubio
  • 还行

我就想看罗永浩扇自己耳光怎么办?

46分钟前
  • 隔壁老王
  • 很差

看豆瓣短评真的是体会百态,失败则群嘲。创业,改善生活,扭转命运,证明价值,回想过去飞跃的十年,我们需要一部纪录片,照一照我们焦虑又急切的心态。

49分钟前
  • 二道贩子
  • 推荐

哎在朋友圈里都不好意思吐槽,这里面那个做跨界美食家的那是个什么烂项目我去……我去你一成年人拿着村里老爸挣的钱去给人发工资,美其名曰追寻梦想往上爬,赔光了回村还哭兮兮搞得巨悲情,活脱脱一个想逃避现实的傻逼巨婴好不好……我是真怕这种假梦想之名的片子惹地一堆人激情澎湃去创业……啥时候创业能跟梦想这词脱地远点,跟创造社会价值挂地近点,才会稍微多靠谱一点

53分钟前
  • PHY
  • 较差

作为记录片,整部片准备好的摆拍采访太多(有点像看《焦点访谈》),不经意间流露的真实瞬间太少,那种默默跟随人物进入他的生活片段太少。罗永浩团队开会那种镜头就很好,专门让papi酱宴请两个旧友来拍就太特意了。

55分钟前
  • 零点二二
  • 还行

这部纪录片的创作本身就和“创业”这个主题一样,看似有讨论价值,但本质上还是没有任何价值。想要表现所谓的深刻,想要把明星一样的创业者拉下神坛,就用大量毫无意义的生活细节来填塞更没有意义的、心灵鸡汤式的采访和自我解读。说到底,这些人拍完了一部纪录片都不知道“创业”是什么,只不过在素材里迷花了眼而已。

59分钟前
  • 阿暖
  • 较差

老板要是请你看这个,可能就是没年终奖的意思。

1小时前
  • 银色bullet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