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秘史

大陆剧大陆2006

主演:夏雨,胡静,钟汉良,邬倩倩,蔡琳,石筱群,杜雨露,是安

导演:尤小刚

 剧照

康熙秘史 剧照 NO.1康熙秘史 剧照 NO.2康熙秘史 剧照 NO.3康熙秘史 剧照 NO.4康熙秘史 剧照 NO.5康熙秘史 剧照 NO.6康熙秘史 剧照 NO.13康熙秘史 剧照 NO.14康熙秘史 剧照 NO.15康熙秘史 剧照 NO.16康熙秘史 剧照 NO.17康熙秘史 剧照 NO.18康熙秘史 剧照 NO.19康熙秘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18:55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康熙(夏雨 饰)微服私访安亲王府期间,在那里,康熙偶遇了鳌拜的女儿青格儿(胡静 饰)和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钟汉良 饰)。因为不知晓康熙的真实身份,青格儿和纳兰性德对其出言不逊,惹得龙颜大怒,所幸孝庄(邬倩倩 饰)及时赶到,两人才免于受罚。之后,纳兰性德入宫成为了康熙的伴读。  青格儿一直痴痴的爱慕着纳兰性德,然而纳兰性德的心中早已经有了青梅竹马的惠儿(石小群 饰),青格儿只能将这份感情深深的埋藏在心底。纳兰性德和他的家族因为前者所起草的神功圣德碑文而被卷入了麻烦之中。与此同时,在康熙、纳兰性德、青格儿和惠儿之间,交织了一段段复杂的感情。

 长篇影评

 1 ) 配角给力,康熙不太到位

《康熙秘史》是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2006年出品的一部清宫历史剧,是尤小刚导演“前清秘史剧”系列的最后一篇,由夏雨、钟汉良、胡静、杜雨露、石小群等主演。
该剧对对诸多历史人物站在“人性”角度的进行全新诠释,在人物塑造中一一体现,充满了男人之间的权谋、赤诚、信义和背叛。然而,在他们的背后,还有一群为大清王朝默默奉献出青春、爱情和一生幸福的女人。

整部剧看下来觉得有点弱化康熙,反而是钟汉良的纳兰诠释得很好,胡静扮演青格尔也不错。
夏雨扮演的康熙个人风格不强烈,少了那种皇帝的霸气,也许之前陈道明版本的康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总觉得夏雨好像没有找到感觉一样,觉得不是那么合适,或许编剧和导演想要表现的是我们所不熟知的康熙吧!

 2 ) 此剧纯粹恶搞

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都是那样的人物,却和历史相差十万八千里。要不是冲着钟纳兰,打死也不看!善始善终,当恶搞剧看完罢了。

 3 ) 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本来是冲着小哇来的,后来发现胡静的青格儿的扮相还不错~

  纳兰的妻子卢氏不是比纳兰早逝吗,剧里搞错了,不知是不是有意为之。还有8年前的电视剧基本没有插曲,片尾曲也比较逗,怎么说呢,像儿歌咯

  端敏(李菲儿)在得知二阿哥会被推上皇位后,明明答应不告诉任何人的,一出门就看见惠儿(石小群)而且告诉了她并叮嘱她千万别说出去,可是这怎么可能呢。虽然晚上见到皇上忍住没说,还被皇上怀疑是还和纳兰藕断丝连,半夜三更又跑去坤宁宫悄悄地告诉了皇上……所以说,告诉第三个人开始就不成秘密了,不如告诉树洞~

  纳兰有一点让我稍反感,惠儿刚入宫不久,他又拉着青格儿说最爱她,不能没有她。以前和皇上求别让惠儿入宫时还说 会喜欢很多,但真爱只有一个。。。

  看网友评论这剧应该叫做纳兰野史,因为纳兰死后就没有下一集了,不过最后康熙还是有一个镜头是霸气而又孤零零地坐在朝堂的龙椅上,可能`是暗示皇上总是孤身一人的,所谓“高处不胜寒”。自己2个儿子死于非命也是无法为他们讨回公道,总是无奈的欸。

  最后想说穿插在剧中的几首词还是不错的,高中看《纳兰容若传》,还抄了他一百六十多首词来着,“才华尚浅,因何福薄?”是他的自谦,正是才华满腹,多愁善感,一身傲骨才不幸英年早逝……

  本来不想写影评的,不知不觉就这么多了,正好总结一下,不然看过以后也就忘了,谨遵中国文化概论老师“一个问题不提问就过去了”的教诲(吐舌)
   豆瓣怎么没有表情呢,好想用……

 4 ) 夏雨就这种演技也得过影帝啊?

这个戏除了钟汉良谁都记不住,因为钟汉良的纳兰容若,这辈子每次看到纳兰容若这四个字心都好痛“………………………………………………”…………………………………………x…………………………………………………………………………………………464546464573464645464649464554

 5 ) 钟汉良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狗血淋头的电视剧。比较佩服编剧的无敌创造力。
但是就是这部狗血电视剧,却塑造了无比出彩的钟纳兰。
可以说,钟汉良的纳兰是这部戏的唯一一个闪光点,虽然剧本与真实的纳兰毫无关系,但小哇竟是活生生的演出了纳兰的神韵气质。

 6 ) 纳兰性德:心如皎月

八卦秘史之类的电视剧,《孝庄秘史》与《西施秘史》都挺好看,前者看的是碟片,每晚睡觉前四集连播,畅快淋漓;后者跟看电视剧场,每天只得两集,晚饭后跟家人排排坐闲聊看戏,颇为自得其乐。《杨贵妃秘史》看了几集放弃了,女主角不是不够美,而是不够媚。只是当时,并不知道日后会以网络观看的形式看到秘史系列的另外一部:《康熙秘史》。网络方便快捷,这几日我刚学会手机上网,每天用土豆优酷乐视奇艺PPS搜索钟汉良,忙得不亦乐乎。

关于康熙的电视,《康熙大帝》与《少年康熙》也都不错,他的故事,野史八卦有所耳闻,只是从来不曾把他与纳兰性德联系起来。也对,远离历史的《鹿鼎记》里他的好朋友是小桂子韦小宝,靠近历史的清史笔记里他的好兄弟是曹寅曹大人,纳兰性德?那是《饮水词》,那是“纳兰心事几曾知”——其实略微查询即可得知,纳兰性德曾是御前侍卫,与曹寅同时陪伴在康熙身边,三人年纪相似,想来也是有段故事的。

下跪下跪,眼泪眼泪。
这是我对《康熙秘史》里纳兰性德的看法。我对《康熙秘史》的看法是,从第一集纳兰性德为青格儿与康熙大打出手开始,到最后一集纳兰性德死在青格儿身边结束,它应该改名叫做《纳兰情史》,用一个网络词语“苦逼”来形容最合适不过。纳兰性德苦逼的一生与康熙大帝少年时期的双线故事,套用剧中康熙的一句话“你别再装委屈”,而我想说的是,钟汉良哭的很好看,小委屈样我很喜欢。
你看,我花痴了。

大概有三年多的时间我没写过任何东西,读书笔记听歌笔记观影笔记心情日记,统统不曾提笔,为生活奔波,劳心劳力。苦痛说不出来。现在再看过往写下的只言片语,只觉得年少轻狂,过于青春称意。人生经历确实能改变一个人,不止性格,言谈风格,行文思路,现在下笔,仿佛我已不再是我。
以前风花雪月的时候,用诗词歌赋吸引小妹妹,也看过几本《纳兰词》的点评,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忧伤,怀念爱人的说法我能接受,但看到他说“不是人间富贵花”时还是非常的震撼。
《康熙秘史》前十几集里他不断的因为“情”被骚扰被威胁,几场戏剧冲突勾勒出女主角青格儿的面貌心灵,对他的性格塑造却模糊不定,我看到的是一个对情感犹豫优柔寡断的美貌公子,却无法理解其怯懦忧伤的根本,《康熙秘史》27集给了答案——他说的真好,都一样是人——这一身的傲骨,不仅仅文采斐然,内心的高贵才是吸引美貌姑娘最重要的原因。

我以为,纳兰性德的悲剧,原因有二。
剧中的两位好姑娘,兰心惠质的惠儿表妹与冰雪聪敏的青格儿格格都只爱他不爱康熙,纳兰性德对着皇权一次次的威胁,寸步不让。皇帝又如何,我就是爱惠儿表妹哪怕他是你的嫔妃我就是不娶青格儿格格哪怕这一刻你让我拔剑自刎。
好。很好。他纳兰性德不仅是才名满天下善骑射的翩翩佳公子,更是至情至性顶天立地的坦荡好男儿。从27集回过头再看前十几集,夜会嫔妃也好,抗旨赐婚也罢,他始终是坦诚的,对感情没有丝毫的隐瞒。没有善意的谎言,也没有攀龙附凤的虚与委蛇。
我喜欢这一幕:青格儿因被纳兰性德拒婚而决意求死,他说,我不是不肯接受你的情感,我只是不能接受这刀下的承诺。
该说什么才好呢。他爱谁不爱谁,能爱谁又不能爱谁。
他的心,皎若明月。

其实这三年来,我以为心里不会有爱。比如十多年前事业的挫折三天内令我失去揣摩人心的善良。成长的代价是坚韧、痛苦和冷漠。
月前某个平常的夜晚,屏幕上的钟汉良军装挺拔。自律严谨。意志坚定。毫无预兆,如潮水般喷薄翻滚宣泄奔腾,猛然把我带回到年轻的时光里。
我很长情,一直坚持不懈的追逐偶像,追寻他的一切,仿佛能用他跌宕起伏的道路来缓解我的彷徨不安,仿佛能从光影纵横的蛛丝马迹中找寻到安慰心灵的方向。
是,我换偶像了。一个很高很帅的男人。气质温和的钟汉良。

心里有爱,觉得温暖。
从老鼠那里算起。第五个了,希望这次是真的偶像终结者。我老了,没有精力再混粉丝圈。百度贴吧天涯闲情北冥有鱼王道天下,哪里是我的家。
在我心里放一盏灯吧,照亮我回家的路。

《飞一般的爱情小说》,至少十多年前宁宝的推荐,与《美少年之恋》一起看的。几天前与宁宝谈起,她还记得《美少年之恋》是4元一张的压缩碟,《飞一般的爱情小说》是书装的正版2碟装。我模糊的记得《飞一般的爱情小说》里公交车的女司机伍咏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钟汉良的模样。宁宝记得他一开始就出场,还跟我说这是三个男孩寻找舒淇的爱情故事,钟汉良跟李绮红,有情人终成眷属。
对于他最早的回忆,应该是《亲恩情未了》,扮演弱智的弟弟。后来看到强尼戴普与迪卡普里奥莱昂纳多《不一样的天空》,还曾想,我们那个小弱智,不输给他。
也就是这样。
刚上班时电视上播出小太阳的歌舞MV,《hello how are you》至今还会哼唱几句。至于2004年的那场风潮——可惜八年前怎么寄也没寄出去的《四大名捕》与《逆水寒》VCD。过年时百无聊赖,随手拆开了《逆水寒》。当时跟人谈起过这个遗憾,听者说,让你寄VCD的这个朋友,一定是喜欢上了钟汉良。
《逆水寒》大热的时候,皮草商人戚少商与泡面头顾惜朝,我喜欢前者。流血流汗不流泪。大丈夫本色。
我以为的美男子,是郑嘉颖的《争分夺秒》,是陈柏霖的《蓝色大门》,是窦智孔的《烟雨江南》,是陈键锋的《学警雄心》,也是张智霖的《逆水寒》。至于顾惜朝,过于阴狠毒辣,心不美丽的孩子,再怎么翻江倒海,也不是我心里的那朵花儿。
每当我回想起那段时光,脑子里就一片空白,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把记忆缝补,流下眼泪。
我这点遗憾,用了八年时光。

昨晚连夜看完《康熙秘史》,已是凌晨5点。心结郁闷,辗转反侧。
帝王手段不谓不残酷,揉搓纳兰性德的心,恩威并重。相国公子又如何,不还是奴才一个。皇帝比的是女人、才情、为人的心性。他纳兰性德纵有千般美好,又怎能跃过高高在上的皇权国威。不外派为官,为的是牵制首辅权利。
也罢。
说纳兰性德,是真可怜。与惠儿表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奈何阴差阳错,表妹入宫。夜闯深宫,犯了帝王大忌。小皇帝杀心早起,什么称兄道弟、闳股之臣,怎不见他几曾为难曹寅?还不是男人心境。他要天下、要女人、要才情、要臣服,杀鳌拜、平三藩、通漕运,千古一帝,竟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侍卫?
那边,曹寅只言片语即陷害挚友于死地,谁说不是投了皇帝所好。

惠儿为妃,他拼死见上一面,装得是负情薄幸,为的是保表妹一家老少平安。刀下拒绝格格示爱,宁可死,也不要皇帝施恩,示好倾心女子。青格儿冰雪聪明:“我和你之间从来不会有误会。”挑明心迹。
卢氏知书达理,一见倾心。这世间三位美丽女子,绝不曾爱错了人。

十年江南找寻。看似成全的姻缘。这般好事,小皇帝怎会让情敌有命消受。纳兰性德通透至此,又怎会不明白帝王心事。
惠极必伤,情深不寿。

钟汉良的角色里,我喜欢《一触即发》的杨慕次、《天涯明月刀》的傅红雪,都是坎坷坚韧的好男子,但,说到最让人心痛心伤的,还是《康熙秘史》里的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三百年后再来看,仍旧能感受到那刻骨铭心的忧伤。

石小群的惠儿表妹秀丽,胡静的青格儿格格灵动,邬倩倩的孝庄端庄,白庆琳的卢氏柔美,蔡琳的皇后娇俏,都是美人。钟汉良站在皇帝身后,长衫玉立,气质温和。谦谦公子,温润如玉。

 7 ) 不算影评,就是感慨一下童话不只是骗人的

最近读到杨慎,终于叫我找到可以和纳兰容若pk的另外一个super star了:
论拼爹:杨慎他爹杨廷和是首辅大学士;纳兰他爹就是只要关于康熙的辫子戏都会提到的明相,这轮平手;
论神童:杨慎十二就已经写了《过秦论》名声斐然,当时的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称他为“小友”;纳兰也是“少聪颖”,读书过目能诵,这轮杨慎小胜;(跟他们一比,我小时候就是文盲)
论高考:杨慎是堂堂的状元;容若公子考取的是二甲第七名,虽说成绩也是相当不错,但是这轮是明显逊掉了;(我。。别说状元了,连清华都考不上)
论才华:杨慎是著作等身,《明史》记载“记诵之博,明世第一”,并且写下“滚滚长江东逝水”一阕千古绝唱;纳兰凭《饮水词》至今粉丝无数,人气无人可超越,这轮纳兰终于小胜;
论气节:杨慎跟皇帝对着干,被连着打了两回板子,拖着最后一口气又被发配云南,在路上还差点儿被仇家暗杀,勉强幸存下来;容若也一腔热血却无处挥洒,只作为皇帝的御前侍卫,成天值更夜宿,估计还得了抑郁症,这轮容若居然又输啦!
论家庭美满:两个人都跟自己的原配夫人鹣鲽情深,感情美满。杨慎的夫人甚至千里迢迢陪他去流放之地,两人还经常写诗词互相应和;纳兰的夫人虽然早逝,但也因此造就了他无数经典的悼亡词,感动无数后人,这一轮,仍然平手;
如果说前面的pk仍不分胜负,最后的最后,杨慎卒于72岁,纳兰卒于31岁,所以。。。杨慎完胜!!

这两位才是偶像剧的现实版,跟他们一比F4是多么的幼稚,“官二代”是多么的肤浅,“富二代”是多么的庸俗。。。

 8 ) 雁书蝶梦皆成杳——说说纳兰和沈宛

其实这部剧看得我没什么说的……很久以前看的,连印象都不太有了,唯一记得比较清楚的大概是里面的男主之一纳兰。而对于女主,若不是她摇身一变变成了沈宛,估计也被我忘了……

说起来还是要感谢一下这个剧——初识沈宛这个名字,就是在这部《康熙秘史》里。电视剧里说,鳌拜的养女青格儿对纳兰性德一直情有独衷,但由于总总原因,两人始终不能在一起。而青格儿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前明沈将军的女儿。后来青格儿隐居江南,改名沈宛,成为江南有名的才女。看到这里,觉得颇为荒谬,去网上一查,发现还有一部电视剧《烟花三月》里也讲到了沈宛,其身世又与《康熙秘史》里讲的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她与纳兰性德有关系。一直对纳兰性德的词颇感兴趣,但从未关心过他身边的女人。于是遍查资料得知,历史上的纳兰性德身边确有一位叫沈宛的江南女子。但关于她的身世,却是记录甚少……

总结网上的资料:沈宛(约1667—?),字御蝉,浙江乌程人,吴兴才女,著有《选梦词》。关于她的身世,一说为江南艺妓,不可考。十八岁时经顾贞观介绍嫁与纳兰性德为妾,但未入纳兰家谱。一年后纳兰性德去世。传纳兰性德第三子富森为其所生,不可考。卒年不详。

于是乎,根据这点资料,俺YY了以下的故事~

=============================================


第一章 梦入江南烟水路

 

  “宛儿——”母亲又在叫我了。我乖乖地回房。

  “外面风大,怎么不好好在屋里待着?”母亲责备着,却满是爱怜的语气。

  “我知道了,娘。”我微微一笑,顺从地坐在母亲身边,把手里的书放在桌上。

  “怎么,又在读他写的词么?”母亲有些不高兴地问。

  “嗯。”我轻轻答到,嘴角有一丝笑意。

  “唉,你这孩子,都是你爹给惯的。女孩子家,舞文弄墨做什么呢。再说你都十三了,过两年该给你找个婆家了。”母亲叹了口气。

  我低头不语。我的心事,母亲是不知道的。从我十岁那年第一次读到他写的词,纳兰容若这个名字,便在心底挥之不去了。

  我叫沈宛,生在吴兴。父亲沈一师,是江南有名的鸿儒。从我小时候起,父亲就亲自教我诗词歌赋,还请来师傅教我琴棋书画。有时候,父亲会把我写的诗词读给他的朋友们听。朋友们的称赞让父亲颇为得意,而母亲却为此担忧。母亲并不希望我多有名气,只希望我能嫁个好人家,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可是,自从读过纳兰公子的词,我便有了心事。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我曾无数次地在心中描绘,这样才气纵横却又痴情的公子,会是什么模样;也曾无数次地幻想与他第一次见面的情景;甚至还有一个梦想,能永远伴随在他的身边……这些心事,我谁也没有告诉过,即便是母亲。因为我知道,这恐怕永远也只是一个梦罢了。他是满人,我是汉人,满汉不能通婚。更何况,他的身份又是那样高高在上——他的母亲是亲王之女,父亲是当今相国,这样的家世,又岂是我寻常人家的女儿高攀得上的呢。待母亲走后,我独自抚琴低歌——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我的心事,也只有这把琴知道了。

    两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转眼我已经十五岁。母亲开始张罗起我的婚事。此时的我,在大家眼里已是江南有名的才女,再加上父亲的名望,前来求婚的人之多是不难想象的。可是我对此事总是不置可否,我的心早已给了纳兰公子,又怎会愿意嫁给别人呢。可是不愿意又如何,父母之命不可违,我总不可能一辈子不嫁人。

    “宛儿,你看谁来了?”这日,父亲唤我到前厅。

    “顾伯伯?”一进门,见到来客,我又惊又喜,“宛儿见过顾伯伯!”

    顾伯伯名贞观,字远平,曾是父亲的学生,也是父亲二十多年的好友。父亲常给我讲顾伯伯的文章,顾伯伯的词也写得极好,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词家三绝”。但对我而言,更重要的却是,顾伯伯也是纳兰公子的好友。顾伯伯受当今相国的聘请,这几年一直为纳兰公子授课。五年前,我第一次读到的纳兰公子的词集,正是顾伯伯带来的。

    “一年多不见,宛儿又长漂亮了。”顾伯伯端详了我一番道。

    “顾伯伯可是从京城来?”我问。

    “正是。猜我给你带什么来了?”顾伯伯笑道。

    “是……”我正想说是纳兰公子的词集,可是一见母亲坐在一旁,脸一红,欲言又止。

    “哈哈——拿去吧!”顾伯伯见我忸怩的样子,笑出声来,也不再逗我,拿出一本书来。我接过,正是纳兰公子的词。

    “远平,你怎么还给这丫头带这些书?这几年她都着魔了,成天念着纳兰公子、纳兰公子,还怎么嫁得出去!”母亲发话了。

    “要我说,宛儿才貌兼备,与容若倒是天生的一对。”顾伯伯又笑道。我脸更红了。

    “人家是相国之子,又是满人,远平莫要说笑。”父亲也说道。

    “好,好,我不提就是。宛儿的亲事可订下了?”顾伯伯问道。

    “来提亲的人家中倒是有两家不错,我再考虑一下,大概过两个月就可订下来了。”父亲答道。

    “那我就等着到时来喝喜酒了。”顾伯伯说着笑看了我一眼。

    我低头不语,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第二章 犹恐相逢是梦中

 

    两个月很快过去了,正当我准备听天由命的时候,家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竟因为文字狱招来杀身之祸,沈宅被抄,全家人受到牵连。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随父亲而去了,我欲哭无泪。而我自己面临的,是被卖为奴,或者为妓……

  幸亏还有顾伯伯和那些父亲生前的朋友,他们解囊相助,让我重获自由。可是我不能靠他们的资助过一辈子,举目无亲,为了维持生计,我唯有卖唱。又是两年过去了,十七岁的我,学会了强颜欢笑,只有在那些朋友面前,或是一个人的时候,我的歌声才会倾吐我的无尽忧伤。

  尽管如此,但我却从未忘记过我的梦——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每当抚琴唱起这一首,我总是很羡慕词中的歌女。她总算还有和她的心上人重逢的时候。“犹恐相逢是梦中”,而我呢,却“只求相逢在梦中”。

    我以为我的一生就会这样过去了,生命中再无涟漪。又是一年开春,顾伯伯从京城来看我。自从三年前沈家被抄,顾伯伯每年都会来看我一两次,并给我财物上的接济,但却再没给我带过纳兰公子的词,也许是怕我想起往事而伤心吧。这一次,顾伯伯却忽然说要介绍个新朋友给我认识。

  “我这个朋友文武双全,精于诗词。他久闻宛儿江南第一才女的名号,这次与我同来江南之前就说好让我引见。如若宛儿答应的话,下次我把他带来如何?”顾伯伯似乎有意要卖个关子,并不说这人的名字。此时的我,生活中唯一的乐趣,便是和朋友们在一起了吧。多一个朋友自然是件好事,更何况是擅长诗词的朋友呢,于是我欣然应允。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丰神俊朗,与我梦中的人何其相似。“这位是——”顾伯伯正待介绍,他却已经开口吟诵起来:

  黄昏后,打窗风雨停还骤,不寐乃眠久。
    渐渐寒侵锦被,细细香消金兽。添段新愁和感旧,拚却红颜瘦。

  他竟然能背我写的词,我一惊,抬眼望他,他也正微微含笑看着我,不待我回答,便接着说到,“素闻沈小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在下也赋词一首,赠与沈小姐,如何?”说罢便道:

  惜春春去惊新燠,粉融轻汗红绵扑。妆罢只思眠,江南四月天。
    绿阴帘半揭,此景清幽绝。竹度竹林风,单杉杏子红。

  我再一惊,好熟悉的词风,好熟悉的感觉,莫非——

  正在犹疑间,他已上前一步施礼到,“在下纳兰性德,献丑了。”

    真的是他!我呆立在原地,半晌说不出话来。顾伯伯说要介绍个朋友的时候,我就猜过是纳兰公子,但又总觉得是自己的奢望而已。毕竟,现在的我,连一个寻常人家的小姐都不是,只是一个歌女,相国之子怎会肯放低身份来见一个歌女呢。可是现在,纳兰公子竟真的就在我的眼前。一时间,恍若梦中,多少情感同时激荡在胸中,让我有眩晕的感觉,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纳兰公子,这就是我曾幻想过无数次的第一次见面!心在狂跳,我竭力控制住自己,向他还礼;低下头去,眼中,已是噙满了泪。

 

第三章 心事谁与话长更

 

    这是我人生中最欢乐的一段时光。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陪纳兰公子同游江南,谈诗论词,抚琴作画。我感激上苍,把纳兰公子带到我的面前,即便只是一刻,我也此生无憾了;虽然我无时无刻不在祈祷,希望这一刻能够成为永远。

  纳兰公子看我的眼神总是含笑而温柔的,只是他却从未对我说过超乎友情之外的话。我知道,纳兰公子对他的妻子卢氏情深意重。与纳兰公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从未对我提起过他的妻子。但我早从顾伯伯那里得知,卢姐姐在七年前就因难产去世了。我可以想象纳兰公子当时的悲痛。我曾读到过纳兰公子写给卢姐姐的《金缕曲》: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我真羡慕卢姐姐,我知道,纳兰公子永远也不会忘了她。纳兰公子对卢姐姐的痴情,也是我所欣赏的;因此,我不奢望纳兰公子能爱我,我只要能待在他的身边,就已经知足了。

  纳兰公子好像一缕阳光,给我黯淡的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机,只是在纳兰公子的眼睛里,却总是暗含着忧郁。这一日,我正给纳兰公子碾墨,他却看着窗外发呆。半晌,他回过神来,提笔疾书到: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公子又在想念卢姐姐了么?”我问。纳兰公子看看我,又看向窗外,不语。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我低低地念着,犹豫了片刻,终鼓足勇气道,“公子……这个人,可以是宛儿么?”

    纳兰公子闻言似乎一惊,转头看向我,欲言又止。

    我低下头又道:“宛儿自知无法与卢姐姐相比。但如若公子不嫌弃,宛儿愿意永远跟随在公子身边,侍侯公子……”

  “宛儿——”纳兰公子一愣,沉默。一时间,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我有些不安,我本就是一个歌女,这样表白,纳兰公子会以为我是一个随便的人,从此看不起我吗……过了半晌,纳兰公子终于又开口说到,“不,宛儿,这不可能,你也知道,我是满人,满汉不能通婚——”

  “宛儿不要名分。”我打断公子。

  “这……这太委屈你。”纳兰公子似乎又是一愣。

  “委屈?宛儿当年父母双亡,全家被抄,宛儿不得已在此卖唱,还有什么委屈能……”说到伤心处,我已哽咽。

    “宛儿……”纳兰公子走过来轻轻搂住了我。我任凭眼泪流淌,弄湿了公子胸前的衣襟。

    是夜,纳兰公子没有像往常那样与顾伯伯一同回到旅舍,留宿下来了……

    “宛儿,你不后悔?”罗衾帐里,纳兰公子凝视着我,低声问道。

    “宛儿十岁那年第一次读到公子的词,便喜欢上公子了,又怎会后悔呢……宛儿只怕这是一个梦……”我不敢看纳兰公子的眼睛,羞赧地低头。

    衣衫轻解,纳兰公子拥我入怀,我感到了自己的颤抖。

    “公子……”

    “叫我容若。”纳兰公子在我的耳边轻道。

    窗前,轻云一缕,微微遮去了月儿柔弱的清辉……

 

第四章 雁书蝶梦皆成杳

 

     六月,容若要带我回京。临走前,朋友们前来辞行。顾伯伯笑到:“容若此行觅得佳人,还要感谢我这个媒人才是。”“那是自然。”容若也微微笑到。可我总在想,容若肯带我走,或许更多的是出于怜惜,而不是爱吧?我也隐隐担忧,容若的家人,会接受我这个歌女吗?更何况我还是汉人。

  不出我所料,回到京城后,容若的父亲勃然大怒,大骂容若荒唐,并逼迫容若与我断绝来往,容若只好将我安置在别院。三个多月过去了,容若日渐消瘦,我不愿容若因为我的缘故而与家人继续不和,徒增烦恼,便执意要回到江南。容若无奈,只好同意我暂时回去,说待家人气消以后再想办法。临别之时,容若写到: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华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着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容若是真心舍不得我离去吗?我心里竟有一丝淡淡的欣喜。也许分别只是暂时的吧,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也安慰容若。十月,我又回到了江南,但不同的是,我的生命中还有等待,还有希望。

  容若说过会写信给我,可是快两个月过去了,却毫无他的音讯,我隐隐有些担忧。上个月,我偶感不适,大夫竟告诉我已有两个月的身孕。我欣喜若狂。我多么希望容若也在我的身边,他一定也会很高兴的吧。

  雁书蝶梦皆成杳,月户云窗人悄悄。记得画楼东,归骢系月中。
    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只有旧罗裳。偷沾泪两行。

  对容若无尽的思念,我只能付诸文字,却是锦书难寄。转眼又到了四月,和容若分开已经半年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和容若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这一日,顾伯伯来江南看我,终于带来了容若的书信。

  “怎么,你已怀上了容若的孩子?”顾伯伯看到我隆起的腹部,惊讶万分。我微笑点头。

  “容若他知道么?”我眼神暗了一下,又轻轻摇头。

  “唉,自你走后,容若被看得更紧了,相国大人更是坚决要断了容若接你回去的念头。”

  “这我早已料到。我不怪容若……”

  “宛儿,你放心吧,孩子的事我一定会告诉容若知道,让他早日接你回去。目前你只管安心养胎。”

  “嗯。多谢顾伯伯。”

  在不安与期盼之中,两个多月又过去了。七月之初,正当我准备迎接孩子降生的时候,顾伯伯又来到江南,带给我一个晴天霹雳:一个月前,容若已经去世了。我一下子晕了过去……

  当夜,我和容若的孩子出世了。可怜的孩子,从一出世起,便没了父亲。顾伯伯说,五月中旬,他回到京城见到容若的时候,容若已经有些不适,但听闻孩子的事,十分高兴,抱病邀请好友相聚。哪知聚会结束后竟一病不起,七日后便去世了……

  我躺在床上,仿佛魂魄也离我而去了。哪怕刚出生的孩子,也给不了我安慰。容若,你是宛儿活着唯一的理由,你去了,宛儿的心也死了。

  孩子按容若生前的意思取名为纳兰富森。一年以后,纳兰家派人接走了孩子。这样,我也就没什么牵挂了。

  惆怅凄凄秋暮天。萧条离别后,已经年。乌丝旧咏细生怜。梦魂飞故国、不能前。
    无穷幽怨类啼鹃。总教多血泪,亦徒然。枝分连理绝姻缘。独窥天上月、几回圆。

    容若,宛儿来与你相见了……

 
=============================================

附录一  纳兰性德的妻室子女:

正妻:卢氏,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康熙十三年(1674)嫁给纳兰性德,赐淑人*。于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三十日难产而亡。后诰赠一品夫人。

续室:官氏(瓜尔佳氏),一等公朴尔普之女,赐淑人。

侧室:颜氏。后诰赠一品夫人。

外室:沈宛

长子:富格,颜氏所出。

次子:富尔敦,卢氏所出。

三子:富森,传为沈宛所出。

另有四女。

------------
*命妇有七阶。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附录二  沈宛词:

长命女

黄昏后。打窗风雨停还骤。不寐乃眠久。渐渐寒侵锦被,细细香消金兽。添段新愁和感旧,拚却红颜瘦。

一痕沙·望远

白玉帐寒夜静。帘幙月明微冷。两地看冰盘。路漫漫。恼杀天边飞雁。不寄慰愁书柬。谁料是归程。

临江仙·春去

难驻青皇归去驾,飘零粉白脂红。今朝不比锦香丛。画梁双燕子,应也恨匆匆。迟日纱窗人自静,檐前铁马丁冬。无情芳草唤愁浓,闲吟佳句,怪杀雨兼风。

菩萨蛮·忆旧

雁书蝶梦皆成杳。月户云窗人悄悄。记得画楼东。归骢系月中。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只有旧罗裳。偷沾泪两行。

朝玉阶·秋月有感

惆怅凄凄秋暮天。萧条离别后,已经年。乌丝旧咏细生怜。梦魂飞故国、不能前。无穷幽怨类啼鹃。总教多血泪,亦徒然。枝分连理绝姻缘。独窥天上月、几回圆。

 短评

小哇的清宫戏也算是惊艳亮相了,夏雨的表演感觉收得有些多,有种畏手畏脚的感觉,其它还好吧。

10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康熙和纳兰性德 ~

15分钟前
  • せつちゃん
  • 还行

说好的康熙秘史,怎么就是纳兰主角呢?还有人评论删掉康熙戏份…我的天啊,粉干嘛不去看纳兰秘史…乱改历史到令人可耻…鳌拜是好的…几个重要功臣都是坏的…赫舍里竟然顺产生下儿子,可是却是大阿哥,不是太子。康熙不爱赫舍里,爱鳌拜女儿。

18分钟前
  • 咕噜咕噜小肥肉
  • 很差

我本讨厌辫子戏,可这钟纳兰真是这浊戏中的翩翩佳公子,温润如玉,收放自如。

20分钟前
  • 韦小幽
  • 还行

最近都在谈论公子,对于纳兰我是有情怀的,回首影片,钟纳兰是最贴近于公子的,翩翩佳公子不过如此,一世情路坎坷,真真让人心疼

25分钟前
  • 夜未央
  • 力荐

中纳兰性德、青格儿毒很深很深很深。

28分钟前
  • 小鱼@苏樱
  • 力荐

为了钟汉良。。。哎。。我得忍受多少烂片啊?!

30分钟前
  • 老鱼聊发少女心
  • 还行

纯粹来看钟小良同学的 没有钟小良这片子根本没法看

34分钟前
  • Nadja
  • 推荐

删掉夏雨的康熙吧!!!

38分钟前
  • 江流clay
  • 还行

秘史系列中的一部,为了钟汉良版的纳兰公子来的,剧情也是狗血,全程虐纳兰,31岁卒,然而钟汉良对于纳兰容若的塑造,在影视剧里已成经典,夏雨的角色不讨喜,虽为康熙秘史却主要在说纳兰,不过演技没话说,喜欢胡静,这样的电视剧现在尽也看不到了

39分钟前
  • 人生何处不相逢
  • 推荐

钟汉良的纳兰容若满足了所有我对公子的想象,从此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纳兰性德

42分钟前
  • 长安生生
  • 力荐

小哇真是一流得衣架子,没多演点阿哥戏可惜了

46分钟前
  • 猫依让忍
  • 推荐

改叫纳兰秘史,删掉康熙戏份,才是这戏的精髓。

48分钟前
  • 可乐喵xs
  • 推荐

开头总让人有种央视纪录片的错觉。。。总之,就算看不下全剧的也要去看钟纳兰剪辑版好吗!!!答应我!!!像尔康答应紫薇那样答应我!!!

49分钟前
  • 清炒黎蒿
  • 推荐

我也看的是纳兰Cut

50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冲着纳兰才去看的。大才子,多愁善感的公子哥。长了颗做人的心,奈何生了做奴才的命。

55分钟前
  • Mancy Tsai
  • 推荐

我唯一为胡静的美而惊艳的电视剧,怎么其他电视剧里面她就不这么漂亮了呢?

57分钟前
  • 灵姝
  • 力荐

我承认只对钟汉良的纳兰性德感兴趣。一个温文如玉的男子承受了三百年来多少温情眷顾,满清第一词人的风华绝代将被再次演绎。这一次,我可以给钟汉良打85分。

1小时前
  • Voyager
  • 推荐

为了钟纳兰俺也要给5星啊啊啊啊啊啊啊!

1小时前
  • Miss没文化
  • 力荐

若不是钟汉良的纳兰公子,这片真没法看

1小时前
  • 麦兜小宝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