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长

剧情片大陆2019

主演:王景春,咏梅,齐溪,王源,杜江,艾丽娅,徐程,李菁菁,赵燕国彰

导演:王小帅

 剧照

地久天长 剧照 NO.1地久天长 剧照 NO.2地久天长 剧照 NO.3地久天长 剧照 NO.4地久天长 剧照 NO.5地久天长 剧照 NO.6地久天长 剧照 NO.13地久天长 剧照 NO.14地久天长 剧照 NO.15地久天长 剧照 NO.16地久天长 剧照 NO.17地久天长 剧照 NO.18地久天长 剧照 NO.19地久天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6 10:06

详细剧情

影片讲述患难与共的两个家庭因为一场有隐情的意外被迫疏远,他们在时代洪流下历尽伤痛与不安,人生起伏跌宕,最终选择面对真相,坦荡向前的故事。  年轻的刘耀军和沈英明两家人本是挚友,两家儿子沈浩和刘星在郊外嬉戏中,耀军的儿子刘星意外身亡,此事彻底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刘家夫妇远赴南方。多年后,容颜已老的他们再次相聚,隐藏的真相终将因为年轻一代人的坦荡而揭开。岁月流逝,生命滚滚向前……

 长篇影评

 1 ) 忏悔 道德重压以及良心的故事

(文/杨时旸)

负疚与忏悔,成为了王小帅近期电影中的一个最突出的主题。对中国电影而言,这个如此重要的命题长久的缺席。上一部的《闯入者》中,王小帅将镜头对准了由历史、制度造成的对他人的戕害以及自我啃噬,他将此包裹进一个略带悬疑色彩的故事中,历史伤痕形成的毒箭在看似失却力度、隐遁多年之后,突如其来地射入了当下的生活,让当事人知道,良心的折磨一直存在,而忏悔是必经的出路。如果说《闯入者》着重去写历史、运动中的伤害与悔恨,那么《地久天长》则在保有这个主题的同时,将一切更加推进一步,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多声部叙事,从这个角度去看,它绝不仅仅讲述“失独”。

这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故事,有着中国式的叙述腔调和中国式的人情世故,它涉及人心的善恶,东方隐忍的正面与反面,个体之恶,制度之殇,历史和时间对于恨意和忏悔的加深、提纯或者淡化。从表面上看,它是两家人从交好、离散到重逢的个体叙事,搅拌起身后数十年沧桑之变的飞扬尘土,但这所谓的平民史诗的背后,生活的滚滚洪流之下掩藏的才是这个故事真正的力度之根——忏悔、道德重压以及——良心。是这一切真正驱动着这个故事,一直让其保持着紧绷的力度。极少有中国电影愿意直面忏悔与良心,这抽象的知识分子化的概念,在消费主义的声色大潮之中,有着不合时宜的冷硬之色和古旧锈迹。但这两个概念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如今多重问题的根源与核心,即便人们故意回避,不去谈论那一切,只寄托于时间冲刷过往,但实际上,没有历经忏悔和对良心的拷问,曾经的很多记忆不会淡化反而会被加固。

《地久天长》从一个孩子的意外死亡开始,那场事故让耀军、丽云和英明、海燕两家陷入了难以启齿的伤痛和不知所措的关系之中,耀军和丽云自我放逐到南方小城避世而居,时过境迁,当年工厂里的几家好友都各自向前,孩子长大、自己老去,人生暮年的重逢,作为子女一辈的浩浩终于开口说出当年的真相。坐在那间狭小的老屋中,面对被时光封存的旧家具,面对着照片上曾经年轻稚嫩的脸庞,浩浩所做的其实就是忏悔。当年最好的玩伴,因为自己的虚荣和孩子气的莫名其妙的情绪,溺亡于水库。在故事的设置中,耀军和丽云早已知晓一切,也选择了谅解,但是,只有施害者自己主动说出全部,良心的折磨才算真的终结。有时,惩罚并不来自于外部的规训,而最严厉的部分反而是来自内心深处从不停歇地啮噬。

人们都会留意到《地久天长》中那些关乎集体记忆的各式符号,实际上,那一切所代表的时间流转不过是这个故事的表面涂层,而其下方的深层结构和被小心掩藏的主题才是力量所在。孩子,是这个故事的核心,从孩子的夭亡开场,由一个新生命的降临终章,完成一个苍茫的闭环。这个故事中死去的孩子其实不只一个,溺毙于水库的星星是一次显性的死亡,而还有两次隐性的死亡更加残酷,也更加耐人寻味。一次是丽云人流做掉的胚胎,另一次是耀军与英明的妹妹一夜之欢的意外,最终也被舍弃。一个死于个体无意识的恶,一个死于系统之恶,一个死于人心幽微闪烁后难以名状的无奈抉择。这三场死亡扭结在一处,合力造成了难以弥合的溃烂伤口。

而这几场死亡相互作用,在多年之后,逐渐酝酿出截然不同的后果。星星的溺亡,看起来惨痛,是一切的发端,但相较而言,反而是最易于被时光冲淡的,那毕竟是一场意外,而那个被强制流掉的胎儿,历经世事流转,却愈发刺痛人心。这一切之中最痛彻的部分无可挣脱地降临在两个妈妈身上,失去两个孩子的妈妈丽云,以及浩浩的妈妈海燕,海燕的儿子杀死了对方的儿子,而自己则挟制度之名杀死了对方尚未降生的第二个孩子。海燕的自责开始叠加、发酵,演化成了一段说不出口又无法甩脱的梦魇。多年之后,海燕的失声痛哭,她到底是为了哪一场死亡而悔过呢?或许更多的是为了当年得知对方怀上二胎后,自己强硬的立场,直至如今,她是否能够想清楚,造成这一切的到底是什么?自己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自己到底是棋手还是棋子?如今,她有了机会,是否能像儿子那样,直面说出自己的忏悔?

在这个故事中,两代人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悔恨的方式,父母一辈在不知所措之后本能地选择回避,逃离,将一切交付时间,而到了子女一辈,当浩浩长大,长成父母当年的年纪,他决定面对面地悔过。这是一种进步。但就在这进步的背后,却又显露出另一种残忍的色调,我们可以忏悔那些个体的、显性的、因由意外的伤害,但更深层的、系统性的恶,仍然没人愿意忏悔和担责。海燕生前痛苦不堪,但临终时贴在丽云的耳边也没能说出一句直白的歉意,即便比父母辈清醒很多的浩浩,在提及母亲当年逼迫她人流产时的决绝,也依然本能地为其开脱,归咎于不可言说的时代性的无奈。我们敢于宣之于口进行悔过的或许仍是表浅之恶。这故事里每个人的命运都被一只并不显形却又无处不在的大手肆意妄为地揉捏过,却没人能够质询。

世事翻滚向前。人们期待忘记此前的一切荒诞与不堪,因为跳舞而以淫乱之名被严打的新建,如果看见自己当年的筒子楼里挂起暧昧的霓虹灯,是否只会慨叹,而那些将他绳之以法的人们又作何感想?当年暴力相向的计生干事,冲向一个只想保护自己妻儿的丈夫,那些人如今在哪里,又做着什么啊?他们都可曾想过,自己在一个怎样的系统中曾扮演过怎样的零件。

在忏悔的时候,浩浩说,负疚感就像一棵长在身体里的大树,一直在长大,要把自己撑破,所以,他选择说出来,不顾一切代价。可我们的周遭还有多少人的身体里掩藏着不断被负疚感催化的大树啊,那些人难以理喻的暴躁、扭曲、做出莫名其妙举动,在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身体内的刺痛。但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来自道德的重压和良心的催逼。

王小帅愿意给这个故事安排一个舒缓的结局,新生降临,养子回头,苦难一生的夫妻找到了儿子那个立于衰败荒草间的敷衍的墓碑,完成一场纾解,这是终可告慰的魂灵,可那些连墓碑都不曾拥有的灵魂呢?他们会永久地飘荡吗?他们在等待着更多人的忏悔之声,对他们进行抚慰。

(首发 腾讯大家 专栏,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2 ) 剧本非常薄弱

《地久天长》谈不上任何思想性和高超的立意。

电影中角色三十年的人生沉浮,都化成了导演或编剧要求的,直白的且不够太真实的表达。

它是生活的模仿,完全反生活的真相。这样的一群人,我不相信。

举例说吧,在更伟大和厉害的电影里,我经常看到的是很多人把泪水咽在肚里,把笑容留在脸上,那样刻意地隐藏悲伤。

我见到的为数不算太多的苦难的人,大部分也都是不想令人看到他的苦难的,维持着不自觉的一点点体面。那样的人和生活的表达,才是真的世界。那样的反差才是更令我动容的。

王景春和咏梅塑造的这两个角色,一辈子无时无刻脸上都挂着:我曾有个儿子死了。可能吗?

好吧,即使他存在。可是世界上存在着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也不是像电影中这样,大家都宛若道德上会反复用一点小错鞭笞自己的圣徒。

计划生育干部全家,甚至男主人的妹妹茉莉,竟都是这样的人,堪称一家标兵。

更离谱的是,计划生育干部的问题,导演一再告诉我们她也只是因为职业行为而已。导演和编剧给了她太多的镜头,让她忏悔得最厉害,甚至还夺走了她的生命。演员演得很好,可是我不知道导演在这里如此着力,到底是何用意。

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地铁面无私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主任,从未因此异化过她的内心吗?(这一点上应该看一下莫言的《蛙》。)

一个好友的孩子死了,就能让她的性格瞬间从王善保家的变成了林妹妹?在她手下可是死过几十上百的孩子吧?

电影一开始淹死了小孩,这算得上是一个悲剧,然而观众也并未来得及和这个孩子建立什么感情,属于他的东西太少,他只是“孩子”的符号。另一家,坐牢的男人和他的胖妻子,在剧中毫无作用,只为表现一个时代特征,是完全纸片化的,可以全部删掉。王源扮演的领养的、叛逆的儿子,导演和编剧也没给他什么戏份,演员演得也不错,可剧本实在太苍白,根本无从使人共情。

男女主角王景春和咏梅因为演技获得了柏林影帝影后,我看后觉得两位演员表演的很自然,也算得上真切,可这两个人物却还做不到震撼人心。也许你会为他们的遭遇唏嘘,可是你不会被他们在精神上俘虏。因为剧本没有给他们更深的力量。他们都是单面的。

从影像来看,导演王小帅在镜头的张力上,开头颇见功力,后面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但作为一个成熟导演,思想和人性的认识是如此之浅,真令人意外。它离世界最好的那些文艺片大概还差十万光年。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导演要塑造男女主角是如此放不下已逝去的孩子,时隔十几年他们再回自己的城市,就应该第一时间去给儿子上坟。而不是像电影中那样,等到房子打扫干净了,住下了,病人(计划生育干部)探望好了,甚至给她送了终了,干儿子揭开了当年事情的真相了…他们才想起来去祭奠。

男女主角步调太一致了,都不能自拔。我没看到任何一个人稍有差异,因而带来两人人性的撕扯,互相的指责,人性的偏执,他们过于地相敬如宾,和善悦目,即使出轨,也出得好像远离两个人真正的中心。

多年的新生活,也并没有让他们成为掩埋掉悲伤继续活下去的大多数普通人,反而让他们从形象到精神都刻意与他人表现出距离,这不是不可能,而是毫无新鲜感和重量。

与故旧一见面,大家就抱在一起哭。我想说的是,抱在一起哭也不是不对,可是这故事里就没有一个人是故作欢颜吗?没有一个人不去揭和提醒别人的伤疤吗?

真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集体哀伤的行为主义的世界。

 3 ) 记忆幽浮的空房间

【观看版本为内地院线版】只是根据一个记忆点,尝试把对这部影片的感觉的变化记录下来。

【本文经授权发表于公众号「宇宙尽头的电影院」。】

《地久天长》开头有一个我一开始觉得极度突兀但后来却觉得颇有回味的段落。

作为死去的孩子的替代品的少年星星又一次离家出走,一夜之后杳无音讯。耀君与丽云苦苦寻找未果。暴雨之后,地势低洼的破旧房间底层被蓄积的雨水灌注。走进积水房间的丽云先是捡起夫妻二人与少年星星的合照端详了一番,之后另一张二人与死去的童年星星的合照又如此恰好地从橱柜下漂浮而出。

作为一个才刚刚开始观看影片不到半小时的观众——同时也是一个暂时将影片认定或预设为现实题材、现实风格的观众——我对这种刻意的处理感到万般困惑。

如微信群友吐槽的一般,假如前一张照片的端详还勉强可以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即境生情(身处找不到少年星星的困境),后一张照片完全是通过超现实的“念力”被强行吸附到故事中来的,被硬生生拉扯出来堆砌人物心理、设置时空呼应——这很难符合水作为一种柔性液态物质在日常生活影像中应有的运动规律。哪怕在人物情感上可以理解(或者说,可以粗暴地脑补),对于不少观众而言,这也是一种将编剧意志凌驾于人物并暴露于叙事视野中的下下策。


但后来,和影迷朋友交流中回忆起的一个片断让我对这种处理稍稍有了些理解,甚至开始有了一些(依然毫无意义的)解读欲望。

在进入房间之前,耀君丽云二人在起伏交错的小镇巷弄中寻找星星。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视觉上十分干硬、粗糙、单调的小镇空间显露出一种不同于平日的朦胧,甚至在模糊中潜藏了绵长的空间层次感。耀君在穿过一个小道后躲进其中避雨——雨完全是将他“驱赶”至屋檐或路洞下,一抬头,隔着一段被雨水统治的露天小路,丽云也恰好在另一方檐下,茫然而笃定地捋去头发上的雨水。

这似乎是整部影片中少有的将空间纵深真正开拓出来的场景。一方面,二人在这场漫无边际的寻找中迷失,在雨水的漫延席卷中被逼退到狭窄的“洞穴”,隔着不过几米的距离,但目光却仿佛跨越了漫长的阻隔。另一方面,水是影片中反复触及(尽管并不自然并不有效)的物质载体。这两处避雨之地之间,又似乎不是雨水,而被注入了凝冻的时间。

假如对该段落作如此带有心理现实意味的理解,之后进入房间的情节安排似乎也不那么尴尬。

二人的奔走过程似乎不仅仅呈现了一种物理意义上的“浸透”,还表征着一种回忆时空的“侵蚀”。因而当水流入低洼之地时,他们步入的便不仅仅是一个“残破的老房子”,而是一个内在于记忆与心理的房间。他们不像好莱坞科幻大片中那般潜入记忆时空逆转未来,而只能穿着布鞋踩在一片狼藉的“浅滩”中,摭拾被“水”所吞没、所剥夺、所击碎的生活记忆。因而两张照片的浮现与其说是现实,不如说是一种主观世界叠化于自然现实的必然。

经过如此一轮想象补充,这基本可以算是我全片最喜欢的段落了。


然而,问题依然没有结束。无论如何,这仅仅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对一个孤立片段的一种可能的理解方式。而一种理解方式很多时候仅仅能作为对单薄的内容层面的拆解,却并不能撑起内容本身经过形式传递后的艺术效果——或者说,文本可以蕴藏的内容,并不必然地熔炼为电影的“内容”。

作为观众,我在观看时依然无法在影像呈递而出的当下去产生这种心理提炼的抽象过程。或者,假如追求影像此时此刻的“真实”效果也是一种观看的急功近利的话,我应该尝试着在看完后把这个段落放到整部影片的结构中来考察其地位,感知可能产生的时空流动。

然而,即便我平心静气地选择了第二条道路,我依然没有办法让这一解读扩散发酵为一种时空流转中的情感魔术。于我而言,影片整体的架构便像是这一座悬浮着记忆碎片的空房间。在太多的部分,作为观众我没办法顺畅地在其中游荡,而只能接受创作者编剧意志支配下被潮水推向我的情节、情感与所谓的“世事变迁感”。而这些情节似乎更像是一种偶然拼凑结果却顺理成章的“必然”,在“偶然”到“必然”的跳跃之间,影片没有给出充足的论证。因而也使得这些看上去意味悠长的段落,仅仅成为可以咂摸的段落,无法翻新整部作品。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似乎还有空洞、茫然、无意义的瞬间,而我作为观众,却在本可荡气回肠的三个小时中被准确精致的“意义”所填满了。他们如此高频率地击中我,而我却没有时间对人物的情感产生有足够充沛自然的反应(除了演员卖力的表演发挥作用之外)。

我没有办法在少年星星下跪时被震撼,我没办法在多年后老友重逢时感动,我更没办法在大团圆结局时因为一通再次掐准时间点的重逢电话而感到欣慰;我也没办法在时空切换的定点上被配乐的重章叠句所感染,没办法在将空间压缩的镜头中将时代符号认同为扁平“符号”之外的生活,更没有办法在干硬的人物对话与特写中捕捉到人物之间的互动。

因为在进行更进一步的人物之间、时空之间的搭建之前,我甚至都没办法将他们认同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物,没办法将它们认定为可接纳的圆润的电影手法——他们本应作为王小帅口中“生活”的鲜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表意的工具。


假如这是一个按照时间顺序从容编排累积的故事,我或许能够在他们走进空荡荡的房间时产生近乎超验的共鸣,他们在狭窄中踽踽而行的存在或许可以填满这个意义匮乏亦欠缺生活实感的空间。

假如剧情的编排没有那么多同样突出的巧合,那么这两张照片或许可以作为整场空茫的时代图景中的一个确切的溢出点,我或许恰好可以在这个溢出点,定格人物静水深流的情绪,甚至测定创作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及其创作位格。

假如每个人物都有更为完整的心理路径,更丰富的铺垫,都有足够琐碎且看似无意义的细节,而不仅仅是一个接一个连环载入的“情节”点与“行为”图示,我或许能够更接近他们的生活,而不是只能将演员的表演剥离开来成为一个可以褒奖却如薄冰一般的艺术断层。

但现在,我被指挥着跟随演员进入这个记忆幽浮的空房间,与此同时,我被排斥出了真实自在的故事情境。

这个房间太“空”了,以至于它那么容易就被“塞满”了,以至于这种满溢马上转化为一种新的“空”。而我作为观众,也只是一个无所适从的游魂罢了。

 4 ) 《地久天长》-- 关于电影,关于我们

大家好,我是王小帅。《地久天长》正在全国点映,看到很多人对于影片的讨论甚至争议,我也很想加入进来,跟大家聊一聊。

创作初衷:《闯入者》之后,我就有了创作《地久天长》的想法。我是60年代生的,经历了中国发展巨变的几十年,感触良多。从创作角度看,遇到这么多的起起伏伏是一件幸运的事。2015年,因为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我们面临社会转型,需要提高生产力,国家放开新的政策,那个时候给我的一个触动就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国已经形成了新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我才有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要开始了。老百姓生活在其中,他们对这样的一个全新的结构是怎样的感受?这是我从大的时代跨度上来考虑的。还有一点,最初的想法是希望通过时间去感受人和人之间、以及人类自身的命运的无常,有些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可能一点点的变化,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这一点是时间的积累才能看出来的,也和我构思的这个故事的剧情很贴切。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着手创作《地久天长》。

拍摄制作:拍这样一部有很大时间跨度的影片,搭建场景和营造细节都花了很多精力。比如美术,要把多个时代的气氛展现出来,要恢复不同时代的道具陈设和环境。我们经历了一个慢慢恢复信心的过程。拍摄前我们查阅了大量八九十年代的照片,大部分都是外国人拍的,极为触动内心,但现在回过头去,那种生动感是回不去的。这就是我说的一分为二的感受中的遗憾,以及为什么说是慢慢恢复信心。因为最初是有点胆怯和沮丧的。我一直主张大家,不管是哪个时代,一定要给这种现实主义题材、包括纪录片,多留空间,让它们能够生存,只有这样的作品拍出来了,再过多少年以后就又成过去,它们都将是很有价值的。

我们为了把影片要求的生活化细节和年代感还原出来,所有场景搭好之后,都让人在里面多住几天,摸摸墙,用一用那些老道具,让它变得有人气,像真的回到那个年代;甚至在筒子楼里烧煤球,生火做饭,这些炉子得真的能用,能点火,能通风,能走烟;炒菜锅都要真的刷几遍油,做几遍菜,哪怕是大部分都拍不到;演员的服装也是大量地做,大量的找。让一切都恢复到生活的细节里面,恢复到真实里面,给演员们营造出那个年代的真实的气氛,剧组甚至任性地按照时间顺序来拍摄,不惜几次南北大对调的转场。所以,整个剧组跟着景春、咏梅饰演的夫妻,经历了从包头到福建、再从福建回包头的人生大迁徙。我想给观众在银幕上呈现那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感。

面部特效: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克服的一个难题,就是把中年演员变年轻,减少20岁的样子,让观众感觉到时光的流逝。而这大量的后期工作也是要让观众越看不出来感受不到越好的,虽然这是在制作商花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的部分。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里,一个演员的一张脸,要让它变得年轻化,还得不影响他们画面上的质感,这个难度对于从没拍过科幻题材的我来说,是一个难题。但是正因为如此,也成了后期公司更大的难题,因为我的要求是以极大程度接近真实来要求的。这些演员的年龄跨度特别大,四十多岁的演员,五十岁的演员,扮演六十多岁的人,这个分寸的拿捏也极为重要。我们合作的是英国一个顶尖的特效化妆团队,根据每个演员进行倒模、做假皮。他们非常好的完成了这不大不小的年龄感,把握的分寸感极佳。

创作主旨:我觉得好的创作都有其人文关怀的成分存在,有人关注底层的困苦生活,也有人关注奢靡的上流社会。对我而言,摄影机要对准寻常百姓,他们是这个社会的肌理。艺术跟权力是天然背离的,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经常被景春和咏梅所饰演的人物所感动,这种宽恕与包容的能力与我自己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邻居的叔叔阿姨们都那么慈悲。他们也遭遇了很多不幸,但在孩子面前,他们从不表露。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善意和慈悲。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在这部电影中,你会看到,一个人,不管他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他还是在那么坚韧的生活着,依然抱着善意,这是很了不起的。这是我的一个理想。事实上我们的社会,这样理想的寻常人比比皆是。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福报,把这种福报放到电影里很重要,让它扩散出去,让善意和宽爱去传播,而不是勾心斗角、谩骂诋毁。

剪辑过程:这个剧本是在最后阶段搭好现在的结构的,原本是按照时间线来的,庞大的结构,和小说、电视剧不同,受容量和语言特性所限,电影不能这样。进入剪辑阶段,就先由剪辑师做了一些其他的尝试,但不行。所以最终还是按照我在剧本上搭好的结构来剪。有些导演很厉害,不要剧本就拍电影。我就不行,这样太冒险了,制作成本上也控制不住。我还是要先做好剧本。电影里有很多地方做了时间上的空白,没有表现,我想用一种时间切片的方法去拍,所以这些时空的留白都是刻意的。叙事的线索是耀军和丽云的情绪,当然也是我的情感,不想用字幕去交代时间地点,我就是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我认为观众没必要去把这些东西搞得太清楚,就去看这段遭遇这段情感就可以了。

柏林得奖:在柏林电影节颁奖典礼上宣布景春和咏梅斩获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的时候,我的确有些出乎意料,毕竟这是史无前例的。我们的质量是好的,去电影节之前我们也知道这部电影有个它很突出的特点,无论是体量还是实力都是好的,如果没有金熊,我们猜测最有可能的就是王景春,完全不是演戏,就是生活在里面。那么咏梅也是,大家说她演什么了?会得奖,恰恰就是她没有演,她就无怨无悔的守着这个家,随在命运里面、随在所有的遭遇里面,浑然天成的。

关于主角:说到景春,我们之前合作过《我11》,他的气质是很符合这个片子的,很容易融到故事的气氛中,因为角色对于年龄也有要求,大约四五十岁,演绎从年轻到年老的过程,他和咏梅很搭。中国传统的夫唱妇随的夫妻关系,从来是很沉稳的。而咏梅很具备这样一种特质,你看她在得奖之后的沉稳,她特别适合这对夫妻的特质,让人心疼。景春和咏梅是我心中的普通中国人的样子。

他们俩在一开始拿到剧本的时候就表示自己很有信心,觉得自己跟这个剧本中的人物共性也很多,虽然不是说每个人都遭遇同样的事情,但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演员都经历过这个时代的变化,他们特别了解中国人,他们的父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包括自己和孩子,就在这个社会里,随着这个社会的变化而生活着,这些是共性共情的东西,只需要他们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自己的认知拿出来放到里面就够了,不用太多刻意的塑造和扮演。在拍摄中,我们从外部给他们辅助,美术、道具、化妆、服装这些,我们做好,他们去到里面生活就可以了。观众所看到的真实感,是整个团队共同塑造出来的,那种无痕迹的、隐忍的,没有那些外在表现的表演,更为深沉和宏大。

市场预期:我对电影节和市场都没有过多思考,就是自己努力要做好片子。对我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电影,这就是生活。这个生活是我们中国观众最能接受的,我希望引起中国老百姓的共鸣。我们从导摄、美术、服装、道具、特效这些方面,都竭尽所要表达的这个时空里的极致,包括演员也是,剩下的两分其实就是它毕竟还是电影,它不会真正回到过去。我认为,现在很多情感和大家所处的这个环境、时代都是共通的,去年到现在,《小偷家族》、《绿皮书》等很多大家意想不到,觉得不会有好成绩的电影,收获都很不错。这种变化其实已经在发生了。所以我们有理由,抱着乐观和希望的态度来面对这种变化,拥有自己的市场空间。

豆瓣朋友们,观影结束后希望你们能留下你们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来和我一起聊聊《地久天长》。

 5 ) 只要活着,就不能说出来

看《地久天长》的三个小时里,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憋屈。

这个感受在浩浩的坦白一场达到顶峰。他对老年的耀军和丽云诉罪,接着镜头切换回曾经的耀军对英明喊道“只要活着,就一个字不要说出来”。这句话,被憋了二十年,从巨大的痛苦慢慢变成温情的对视,并不让人感动,反而给人以一顿暴击。

第六代导演中风格不断变化的王小帅,在上次《闯入者》里试水以惊悚犯罪类型外壳包装文革之殇后,这次的《地久天长》则改用直白、朴素的双线通俗情节剧,拍出了“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活着》”

电影讲述了中国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这三十年间,几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论及主线,则是典型的人物叙事,尤其是耀军所经受的三番丧子之痛。在故事之初,耀军丽云一家曾和同事英明、新建两家关系十分要好,三家人亲如一家。耀军之子刘星也和英明之子沈浩都是家中独苗,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让双方家长定下“一辈子做兄弟”的约定。然而,英明的妻子海燕出于计划生育政策下的职务之需,唆使丽云打掉二胎,一生不育。几年后,一场因沈浩而起的意外发生,耀军痛失爱子刘星。命运之手的阴影笼罩在了耀军和丽云身上,他们决定离开这个伤心地南下。

几组人物或悲或喜的人生经历,随着时空切换所带来的情节点流动,共同刻画出改革开放后被政策变迁(计划生育、下岗潮等)所深深伤害的一代群像。同时,人物们命运的发展也是影片对社会结构进行解构的过程——幸福的家庭也许能享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福利,但不幸者的权利与发展需求,会一点点被时代抛下。

显而易见的是,《地久天长》在叙事上颇具技巧。

一方面,剧本的创作紧紧贴住人物展开。驱动影片前进的力量是展现人物的生活与命运随着时代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落差,并以此来表达几位主要人物自身的复杂性,所有切入点都围绕着“大时代下的小人物”来渐次展开。在严打、计划生育和国企改制的一个个浪潮下,即便每个人都怀揣着善良的心,但在社会环境下却会悄然变成伤人的匕首,无比辛酸矛盾。

另一方面,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要素和内蒙包头、福建连江两处的地域性差异,成了打碎电影结构的关键词。比如,在电影开头,沈浩要拉刘星下水的一场戏,就发生在1994年的内蒙包头。而在刘星意外之死过后,镜头便迅速切换时空至几年后的福建连江,王源饰演的养子刘星坐在了船上。不断地插叙、倒叙,如海浪般潮起潮落,冲刷着影片中的人物,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沧桑感与戏剧性变化。

导演在映后里谈及“只要把时间给够了以后,生活中才会出现许多无常的东西。”人的一生是一场不断连绵的戏剧,生老病死的过程中藏纳着现实的积累,而电影则进一步将其进行浓缩——比如四场不同节点的医院戏,比如每场有着弦外之音的饭桌戏,都在场景的情境之中显露出了互文之意。《地久天长》的前两个小时都处在不断勾连的状态里。在这个过程中,它逐渐获得了凝聚与震慑的力量,并最终构成了时代背景与个体经历互为交融的结构。而这些铺垫,也使得影片在第三个小时的回乡段落中,迎来了数次“深水炸弹引爆”,令人不断地为他们的重逢与别离和最终揭露的真相而感慨唏嘘。

时代沧桑变化,每一个身处其间的小人物,都是潜在的“有故事的人”,只不过故事的戏剧性浓烈程度各异。耀军和丽云复杂的人生经历也许是少见的,但也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种群体代表性。

如人所言,“最悲伤的是时代洪流中可能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电影中有很多桥段,都带着如此一份荒诞与悲哀——

比如,丽云因为被强制堕胎、终生不得生育,而获得了厂里的“计生先进”荣誉;结果几年后国企改制,她想要找人托关系不下岗,却被“先进”的名号所累,最终只能无奈地“光荣下岗”。

又如,最后耀军和丽云去扫墓,两个人无言的沉默,以及接到浩浩的孩子出生的消息时面对着成片的坟墓。

越是和时代的大背景相连,主人公的命运变化就越朝着不堪的方向发展,从而也让观众有着更为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

两个家庭在这三十多年的变迁中,所蕴藉的,是一种被时代裹挟的无力感。改革开放后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光,同时影响着无数人的政策也在不断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改善了多数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会逐渐抛下一些无法跟上脚步的人,他们不可避免地在时代的浪潮中受伤。

看完电影,有个朋友问我:“我很想看《地久天长》,但三个小时不敢轻易尝试。怎么办?”

我下意识地回答他:如果不是因为这群演员的表演,恐怕我也很难撑住。但精湛的群戏,让人觉得这部电影倒也并没有那么冗长。

除了两位获得柏林影帝影后的领衔主演王景春、咏梅之外,饰演沈茉莉的齐溪、饰演李海燕的艾丽娅,也都是相当出彩的复杂角色和纯熟表演。尤其是李海燕这个人物的复杂度,不在两位主角之下。

海燕是三个家庭小团体中的大姐大,厂里的主任领导,平日中都是一副照顾人的热心肠。但在关键的节点中,她无意间伤害了耀军和丽云的家庭。刘星的意外之死,不仅是压垮其父母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时也让海燕对丽云打胎致其不育的忏悔在自责中彻底爆发,让她痛苦了二十余年。

印象最为深刻的她的三个戏点——得知自己儿子是罪魁祸首时的“浩浩是不是高烧才说胡话”;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时的“自己这二十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他们”;病床前陷入疯狂状态,声嘶力竭的临终遗言“我们有钱了,你可以生了”。

艾丽娅把这个人物的压抑、痛苦和爆发都演得相当传神。时代的谬误让她做了不甘愿的罪人,背负一生的枷锁,但直到死亡,她都未能解脱

时空瞬息变换,而把中间掰开,会发现其中大多是密不透风的悲苦。长达三十年的时光,让耀军和丽云夫妇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中国社会语境的变迁。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一切特质,以及做出的选择、遭遇的困境,都如昨日重现般令人历历在目,诉说着一代人的命运。

最终,电影选择落位于和解。

“只要活着,就不能说出来。”

这是耀军一家对浩浩最大的宽容和善意,却也成了他心中无形的负担——“从那天起,我觉得身体里就长了一棵树。”

“说出来就好了。”

两个家庭分离了二十多年的时空跨度,一句“不说与说”的反转,在微妙的细节里构成了惊人的轮回。命运开了无情的玩笑,但痛苦却不会是永远的。

也就是在这一刻,影片真正意义上产生了对历史的直面与反观的当代关照——曾经痛彻心扉的历史磨难,如今终于得以言说。

*首发于公众号 风影电影/陀螺电影/豆瓣电影

 6 ) 金羊观影团||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

vol.2.Mesdames et Messieurs,这里是金羊观影团第二期。上一周我们共同见证了金羊观影团的诞生,也得到了很多友邻的支持。在这里感谢所有友邻的厚爱以及再次庆祝金羊观影团开张大吉(疯狂撒花)!

(第一期《过春天》链接戳这里→金羊观影团||这是部“危险”的电影,暧昧让我不舍逃离

希望大家耐心读完 定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要说今年目前最受关注的国产片,可能非《地久天长》莫属。年初柏林,《地久天长》临危受命成为华语独苗,也终不负众望,一鸣惊人,作为主竞赛单元最后一部首映后,就不乏“中间哭到中途离场”、“很多中国媒体都看哭了”、“主竞赛掌声最久的一部”之类的声音。最后虽遗憾错失金熊大奖,却创历史的连下两座银熊,也成为了柏林历史唯三(另两部是《一次别离》和《45周年》)的同时包揽影帝影后的片子。可戏剧性的是,与之相反,《地久天长》在大陆光速定档上映后,观众中的质疑声却越来越大:“令人尴尬和虚情假意”、“只剩下儒家最令人恶心的自我神圣化”。

第二期观影团共19位友邻打分 16则短评 综合评分6分

劣质金羊海报 by德卡的羊

电视剧水平的地久天长?

@爱的挽歌:4.5

即使打乱了时间线,这依旧是一出连环画式的时代更迭文艺汇演,所有人物都在既定的时间点完成既定的动作,没有一丝迟疑,也没有半点保留。结尾更是败笔,妄图用人性的柔软和解所有过往,以时间的宽厚抚平一切创伤,它所唤起的也只是对时代悲剧空泛的自我感伤,从而拒绝了观众对文本内核的进一步深入。无论手段还是目的,都是电视剧水平。

@李骞人:5

即使讲究但也敌不过扑面而来的电视剧质感,太过抓马以至于还算细腻的情感也变成讨好观众的工具,充斥全片的刻板印象和尴尬的台词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本来想先抑后扬,可是电影高(?)开低走,三个小时的长度使得在剧情的发展中,缺点不断地堆积和爆发,渐渐地把一开始的那一点点好也消磨殆尽了。

@卡佛啪啪卡夫卡:4

电视剧剪得再碎也是电视剧,无法创造连续的情境而妄图以强行制造的悬念来炮击观众,因而总是哑火,一对比就知道贾樟柯的好了。出于对史诗电影的误解,将人物的命运拆解安置于独立的历史事件之下,以蹩脚的对位提炼某种集体记忆,来绑架和抚慰自己和观众,“大象”不可说,人们“都挺好”。唯一值得夸的是声音设计:机床声和摩托声;突如其来的烟火爆裂声;缝纫机声和菜刀摔桌声。

视听平庸的地久天长?

@微笑的卡列宁:2

2分,1分给王景春,1分给美术。视听层面上本片的保守甚至是平庸自不必说,经常出现的过曝和一些基本问题(如切到王景春视角后仍能听见声音,和部分场景莫名其妙的光源)证明了小帅导演未必如他所想的那么专业。拖沓的剪辑,糟糕的手持,后半段几乎完全崩塌甚至让影院的人笑出来的剧作,这些几度使我想提前离场。即使抛开这些不谈,我最不能接受的是影片对上世纪的处理方式。所有本应指向体制的批判都被下放到了单薄的个体上,病床前的忏悔让角色几乎包揽了罪责,随后的死亡又彻底消解了本应延续的体制(计划生育)之恶(之后就是全面的和解),而对严打与下岗潮的批判几乎没有,只是创造了两次煽情的契机。所有女性与子辈都在等待着男(父)权的审判,最终又回到男(父)权中继续所谓地久天长,而这审判与回归的动机从根本上就是虚假的。都2019年了,就别把“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拿出来宣扬了吧。

@纯肉锅贴:4

那时候是文蛤现在是严打、我们的星星已经死了,身体里有颗树我长大他也长大..啥信息都靠嘴说,台词还那么尬!手持晃动的镜头和几乎凝滞的固定镜头构成了全片诡异的尿路不畅式叙事节奏。还有遮一半露一半的作者性的叙事与视角又在自己都兜不住小聪明得逞一样的自得中和盘托出,一会儿抽离一会儿浸入实在混乱,与理不清的历史片的镜头语言使用方法相比更恐怖的是断片式的一个个时间截面组接,历史是层层叠叠的,过去不是单纯的过去,现在也不是割裂的现在,各个时段之间的断层用脆弱的无法移情的眼泪填充,这不就是八点档家庭伦理剧么!(个人感觉表彰大会打架啥的确实没必要,全片体现的都是一种我们与其说隐忍不如说是窝囊逃避的性格,正如导演本人一样)

@Kriky:5

以数十年的时代变迁和“理想”化的家庭模本展示本土文化中的克制与与隐忍,但细节推进却过度着力与展现矛盾与和解而忽视基础情感构建,使影片整体呈现浮躁与断裂的状态。同时,摄影呆滞这一问题在关键场景被无限放大,进入到无可摆脱的苦情剧困境,而这一点是叙事重组亦无法弥补的。

虚情假意的地久天长?

@絶対値対相対値:5

很迷。导演将时代,国家悲剧和家庭,个人的悲剧杂糅在一起,只去展示人物的“惨”,却没有指清悲剧的来源或是挖掘人物的内心,导致缺乏说服力和共情。影像质感很一般,最后直接变成电视剧,三个小时是强行制造的冗长,体量和深度都不够。批判性,反思,甚至情感力量统统都弱化了,连非线性叙事和那个称不上悬念的悬念都是多余的。我看到的,是所有人都选择让时间把一切淡忘,一切仿佛“都挺好”,高唱着友谊地久天长。这一切都太隐忍,太无力,太憋屈,就像这个国家的历史一样。

@火枪手吱吱:6

越往后越疲软无力,最后在中国人最喜闻乐见的团圆结局处彻底崩盘。前一个小时,有悲悯临渊的拍摄视角(水库之死、医院抢救),有恰到好处的悬疑成分,有欲说还休的暧昧和留白。后续剧情频繁用台词取代叙事,其实不用讲这么明白的。结尾的和解宽恕,用人性之善一笔勾销了所有时代之恨,人人都带着其乐融融的虚伪圣光。其力度远不如前作《闯入者》的结局。

亮点是选角。王景春和咏梅都长了一张面目模糊的脸:隐忍的,平庸的,被时代裹挟着浑浑噩噩向前的,经历了无数巨变却始终隐忍不发的。观众席里每一个触景生情、无限唏嘘的中年人,都有着这样的一张脸。

@和光同尘:6

还是期待值过高,碎片化的顺序和某些镜头满足了基本的胃口。可我一直在等待情感爆发的那个点,但迟迟没有触动我的泪腺。挺像我身边父母的故事,都是因为孩子而渐渐疏远。也是完全可以压缩的,有太多不必要的赘述,最后冗杂了家长里短而显得平平无奇不知所云。确实不是王小帅拍的有多好,而是我们在世愈加魔幻。

@粉粿爵士:6

不太认同大家说的电视剧化的视听语言这点(但认同后半部分存在这个问题,特别是最后全家福那里,在没有胶片的加持的情况下,惨不忍睹),这个剪辑和影像的克制感还是很喜欢的,看得出王小帅有点想彺杨德昌那里靠的感觉,但格局太逼仄,仅仅是“中产”阶级一代的悲剧,时代感其实也不足,等于是两边不着岸,齐溪这条线就是个败笔,仅仅是为了廉价的卖惨和戏剧性,且悲剧的造就者应该是人性,与计划生育并无直接的联系,最后展现出中国人的妥协实在是暧昧,不知道是批判还是妥协。

@德卡的羊:6

王小帅还是那个王小帅,从来没有变过的“无趣”。影像上质感还是太差了,连空间与物品都是“假的”,各种意义不明的正反打,不过开头有幕场景的构图与镜头还是蛮喜欢,可惜后面就彻底“电视剧”化了。演员涂满油光的脸上只能看见表演的努力而绝非时代的伤痕。叙事上采用碎片化并且打乱时空我还真没想到,但是问题同毕赣一样,前后对照实在太认真了,有这种必要吗?从果→因的寻求三代人三十年和解,故事的确是导演的集大成之作了,但他似乎从来没有为我带来过“现实”,总是雕饰再渲染出一副尘土中的模样,如此长的篇幅也绝对没有必要。看似绕有指涉的丰富事件选取不过是软绵绵的虚伪叩击,实则反倒是谄媚的二胎宣传指南。唯一欣赏的是在情绪出口上,呈现方式是克制的。

So long,my son.

@果樹:7

作为一个八零后,感动于影片的美术部门在还原不同年代的细节上下的工夫,也让它成为了我愿意将影片安利给六零后父母观看的理由。但同时,也不满足于导演在镜头语法上的缺少进取,片子的张力基本上都交由演员和叙事本身来完成了(而零散的剪辑让叙事本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让全片很容易被诟病于过度电视化缺少电影感。

@phoenix:7

《活着》式戏剧化人生在计生语境下的讨巧表达,所谓现实主义的表征对思考起到的作用是遮掩——换句话说,王小帅非常精准地复刻了一代人的记忆,但也只是点到为止地让个体记忆融化在了集体的记忆里。

@海鸥马步:7

这部电影其实是在叙述时间,却将它藏起来,先白描一下过去跳过生活上的裂缝,在回头扯开这一道道裂缝望下去,却是深渊。内容上糅合了关于贫富、物质等等等等,但矛盾的源头是独生子女与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结合之后的脆弱。这一捅就破的窗户纸基本不可能缝合,只能让风灌进来,熟悉这种消磨。

一开始担心会像电视电影,但前半部分的电影质感蛮强,台词能省则省。后半部分开始浸入泪点,也进入现代社会,但质感逐渐过渡到电视剧的样子,而且美术上筒子楼里和医院的墙面有点儿太干净太亮了…

so long,my wang

@顗禮:7.5

跟预想的其实不太一样,没想到王小帅会用这样的乱序时间线讲故事,这个点其实很值得玩味,这种特殊用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冲淡慢节奏与将近三个小时的片长给观众带来的无趣感;片中一些匹配剪辑与配乐戛然而止的转场处理手法其实很有技巧性,但小帅导演却很平实的讲完了这个故事,而且这个题材确实非常好煽情,可影片中所有的情感流露又都是淡淡的,一些不明说的留白处理简单有力且高级。中英文片名都很合适,中文名来自于那首“Auld Lang Syne”,这是片中人物美好愿景的象征,尽管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把它打破,但地久天长的美好未尝不能留在人们心中;而英文片名就更好的突出了主题,生命有多长,悔恨的种子就有可能在心里埋多长;但逝者不复返,我们更是无法与大时代抗衡,所以就更要学会与他人、自己和过去和解,毕竟我们还是要向前看的。

@牯岭街曌影:8

这就是我心中今年的金熊了。有生皆苦,欲哭无泪。平静又有力,痛苦却无奈。虽然出轨线的不明不白和结局的画蛇添足等等地方都有瑕疵,但可能这部就是打在了我喜欢的点上。两个家庭的变迁见证30年大历史洪流;成熟且非常出彩的乱线叙事,剪辑点都非常巧妙;对于一个非常容易煽情的故事却没有强行催泪,甚至是去克制,所有情感都是自然流露;还原时代元素却在布景加以美化,更具可看性又不失真;这些所有都是我喜欢的方式。结局虽然有点多余,但再看到父母真实期望儿女的眼神时,它太真了,太真了。地久天长的是苦难,而生活,只是过眼云烟。

其他评分 @蛋花与爱丽丝:5 @西卡里奥:5.5 @月色归来时:7.5

本期总编:@牯岭街曌影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谢谢一直读完的友邻!Nous vous aimons toujours!

金羊官方下期预告:由于下周的院线片惨不忍睹(狗头),金羊下期将目光转向资源新片。经金羊内部投票,下期金羊观影团为东木新作《骡子》。

 7 ) 悲与惨:胡波与王小帅的电影

中国的文化向来缺少“悲”的概念,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真正的“悲”是西方的,源自希腊悲剧。那是人与命运抗争,显示自身存在价值的光辉时刻。然后这种进取的悲壮情怀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中国的文化有的是“惨”,很少有“悲”。因此我们平时所说的中国古代悲剧实质上不过是惨剧罢了。《窦娥冤》就是血淋淋的惨,里面没有任何“悲”的东西。

因为这种“惨”的概念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在老百姓的观念里命就是惨的,而且你不可抗争,只能接受。于是产生了一大堆表达此种态度的词——听天由命、随遇而安、逆来顺受……

“惨”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电影自然不能幸免。任何微观个体的历史叙事都在呈现一种“惨”,中国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比“惨”的竞赛。

越惨越好,越惨越受欢迎,因为中国观众对“惨”会自动产生共鸣。(这是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张艺谋的《活着》是惨,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也是惨,还有无数描摹个体命运的电影都是以“惨”为中心的。人没有抗争的意志和勇气,只能安然承受历史和人事加予的悲剧。

王小帅的《许久天才》同样不能避免,骨子里仍旧是老一套的“惨”:中年丧儿,计划生育不能二胎,领养儿子流落他乡,最后落魄归来。

但王小帅聪明地将这种“惨”淡化,并在所谓的“生活智慧”中隐藏掉“惨”的根源: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这何尝不是“阿Q精神”的一种变体呢。

而人物原本可以抗争的意志和勇气被漠视,即便抗争注定失败,不求行动,哪怕有些话语上的表示也成;但没有。

《地久天长》于是成为中国电影“比惨”艺术长廊中最新一部作品。

那么到底有没有中国导演拍出“悲”呢?我想还是有的。

侯孝贤的电影真正触到了一种“悲”。这不是说因为《悲情城市》的片名带“悲”,电影就是悲的,而是当侯孝贤用摄影机远距离观察/注视人物行动的时候,触发了一种怜悯的悲情。

看完《戏梦人生》,我们都感觉到了一种悲凉,那是人在历史变迁和世事浮沉后积淀下的尊严。这是一种“悲”,引发的是悲悯的情绪,虽然还算不上西方意义上抗争命运的“悲”。

(“悲剧”,创作者对人物有爱意;“惨剧”,人物是创作者的操控工具。

“悲剧”,人物有尊严;“惨剧”,人物没有尊严。

“悲剧”,观众自然而然流出眼泪;“惨剧”,观众被硬生生逼出眼泪。)

还有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也是华语电影中真正表现出“悲”的绝少作品之一。

《大象席地而坐》中的人物是“悲”,很少是“惨”。他们对社会有着无止尽的愤怒,他们尽情发泄着。

他们虽然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但他们诅咒命运,诅咒这个溃烂的社会。

这是一种真正的勇气,是胡波这个年轻生命真切感受过的。

虽然胡波最后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我想他肯定抗争过,他在生活中抗争,也在艺术中抗争。

他把自己的抗争写进了电影和小说,两者在他死后代表他继续抗争。

自杀,即一种不想向这个世界妥协的抗争。

结果是我们被馈赠了真正的“悲”,这是无比宝贵的东西。

悲与惨:中西方文化之别

第三条道路,日本电影给我们的启示

 8 ) 被强制原谅和大团圆的“地久天长”

2月16日晚,王景春和咏梅共同凭借《地久天长》获得第69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最佳男女演员奖。这两个几乎让观众记不住名字的中年演员凭借着深厚的积累和敏锐的情感共情能力,几乎完美的塑造了一对“最普通的普通夫妻”,也感动了无数的观众。

这部电影讲述了刘耀军和沈英明两家人的羁绊,两家的儿子刘星(星星)和沈浩(浩浩)在野外嬉戏的时候,星星因意外身亡,此事彻底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刘耀军夫妇远赴南方,多年后,两家人再次相聚。在电影的三小时中,虽然纵跨南北,囊括了知青返乡、严打、计划生育、工厂工人下岗、南下打工、房地产的兴盛等时代事件,塑造了悲情家庭的生活截面,但最终的事件和情感落脚点,还是“隐忍”“原谅”“大团圆”,缺少必要的反思和事件对当事人人性层面的转变。与其说《地久天长》有着宏大叙事,不如说它只是一次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事件的对位。

这是一部完全依托于演员精湛演技忽略了导演技法的电影。除了无可挑剔的表情和具有时代感的道具,你看不到影像变革,也没有环境塑造。演员在每一个布景之间表演,几乎没有与空间的互动。观众看到的是演员被放大的细节表演,是一对一的精准情绪传达。非线性叙事不仅弥补了人物情感上的不连贯,回避了时代伤痛的最直接反应,也让表演而非导演技法主导了叙事。

首先是刘耀军与王丽云两个角色的高度一致。面对人生最大的悲剧,两个人没有互相指责,没有失控,没有歇斯底里。在两人独处的时间也没有任何对事故的怨恨。所有的发力点只是耀军挥到墙上的拳头,甚至连出轨也不是耀军的主动选择。悲痛让人失语,但不是让两个相依为命的人不能交流。他们是没有自主性的理想化的共同体。

在耀军的父亲角色上,王景春的优秀演技掩盖了角色塑造上的不足,将人物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化为抽烟、沉默、欲言又止等观众能够直观体会到的外部动作。但我们很难在文本层面看到这个人物完整的人物弧光,从计划生育时期的愤怒到痛失爱子的绝望,再到告别故土南下打工的麻木,所有的情感都缺乏有逻辑的诠释和释放,直到被迫完成“大团圆”式的结局,王耀军始终停留在茉莉来做客一场戏中“都挺好的,都挺好的”的状态,也始终只是一个“好人”。

当一部电影作品表现最大的苦难最多的悲情的时候,最高的形式是掩饰悲伤,维持体面,继续生活。《地久天长》中则将失去孩子作为了先于一切的前提,所有人物需时时刻刻以此为首要生存原则,他们不被允许重新开始新生活,不被允许再带着欢乐的活下去,不能重新融入社会,不能绝口不提往事,甚至故作欢颜都是错的,也就难以避免人物状态的单一。

影片中的“孩子”也因篇幅所限变成了一个符号般的存在。缺少家庭间的互动,父子母子的情感铺垫,使得电影变为了对孩子这一概念的失去,而非与真实人物的永别,关于其过往共同生活细节的回忆尤为干涩。沈英明拿着菜刀过来想要以命抵命纵然增加了戏剧张力,却绝非袒护孩子的父母的正常行为,更像是内疚之下的一层表演。

齐溪饰演的茉莉,这是一个从外部观看的视角,类似于“剧中的观众”角色,她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但在影片后半段,茉莉又反而取代丽云的女主地位,开始参与情节推进。却是“无效的”推动。影片中,茉莉本该起到沟通两个家庭的作用,由她的重新出现让本来已经失联的两个家庭重新取得联系,是冰释前嫌的纽带。但在之后的返乡情节中观众很快知道,两家重新沟通的契机是一通电话就可以解决的。茉莉这个角色怀孕赎罪,给失独夫妻造成隔阂,最后又通过视频电话制造小小的紧张感,除了狗血之外,没有任何推进作用。

茉莉角色的另一个作用是导致了丽云的试图自杀,将这一对“为彼此活着的夫妻”进一步推下深渊。片中耀军有句台词是:“用丽云的话来说,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变老”。无疑丽云的自杀是导演为了弥补影片后半段的拖沓和情绪单一设计的强转折。

在茉莉身上,我们看不到这个角色的成长轨迹,也没有她对整个事件始终坚持的态度,她是导演呼之即来的矛盾冲突,也是喝之即去的小小插曲。

养子星星的角色也欠缺更深层的展现。失独家庭领养与自己孩子长相相像的孤儿并取了同样的名字,这个孩子所要背负的情感和夫妻需要面对的自我欺骗,都不是片中叛逆、离家出走所能展现的。影片的最后,养子归来,却省略了这其中最复杂的情感转变,将感动观众视为最大的行为意义。

三对家庭中的新建和美玉,除了作为表现时代特征的存在,与耀军家庭和失孤事件完全无法构成关联,于是在影片结尾只能作为凑数式的团圆出现。他就像是《青红》中穿着格纹喇叭裤跳舞的秦昊的串场,为了导演个人的记忆而被添加到其中。

在种种角色行为中,《地久天长》还掩盖了剧本内核的懦弱。

首先是养子不被允许的叛逆。

带着奇装异服摩托车党呼啸而来吃一盆西瓜,与养父母愤然决裂不忘下跪告别,成年的领悟是接受父母不顾身份证上的真实姓名依然叫自己“星星”。导演控制着每个人物不许拥有丰沛的本能的感情,其实也是一种“不敢”。不敢让偶像明星自毁形象,不敢让矛盾升级流露出恶,也不敢在大团圆之外做出另外一种更符合人性的选择。

海燕临终前对丽云说:“我们有钱了,可以生了。”没有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没有对自己毕生工作意义的质疑,只用一句逻辑极其不对应的台词赎罪。甚至,执行了几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副主任,真的会有这样的愧疚吗?这个忏悔最深的角色,让观众感知到的,是最不成立的闪烁其词的含混。

三小时的片长中浩浩的真相被导演作为最大的“包袱”放置在影片最后。这是让两家人分崩离析的真相,也是让海燕和浩浩一生不得安宁的愧疚,然而向观众揭示的,只是一个没有理由不被原谅的“推了一把”的孩童行为。浩浩在此处的台词是:“我内心长了一棵树,我快被它撑破了”,所以乞求原谅仅仅是因为内心无法承受,而非想要赎罪。在这份“无法承受”的背后,是殷实美满的家庭,是觥筹交错的饭局,是坐拥房产随手选一套相送的“大方”。这些,都没有任何赎罪。

耀军和丽云回应:“说出来就好了”,他们甚至不能选择憎恨,不能怪罪年幼的孩子,不能怨恨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事,甚至不能痛哭失声大吵大闹,因为这是导演理解的“那一带人的隐忍”。

《地久天长》呈现给观众的,是对时代意义模糊遮遮掩掩的批判,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物站出来反思、赎罪。

唯有沉默和原谅,才能地久天长。《地久天长》想要打动观众的是真实,然而片中的这群人物,又最不真实。

然而还是打了四星…原因见短评…

 短评

不好意思,中途看睡着了,电视电影的手法,虽然有泰国、韩国、美国电影人介入,电影感还是没出来,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罗马尼亚、俄罗斯电影人拍类似故事,会怎么拍。当然优点是演员出色,生活细节还原到位,但是3小时还是太拖沓了,单一场景停留太长,闪回次数太多太频繁,完全可以剪到2小时,更凝练,更简洁一些,叙述方式上,也不要一直笨拙地插叙,变成干干净净的正叙,可能会更有力道。

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返城失去知青身份,下岗失去工人身份。意外溺水,强制打胎,交还证件,你我失去为人父母的身份。隔着轮渡踏过了奈何桥,留下遗书饮尽了孟婆汤。在时代的列车上早已不能复生,在命运的航班里竟然还会怕死。孩子在电话里叫了声爸,瞬间回到三十年前,又欢聚在一起,仿佛彼此毫发无伤,仿佛友谊地久天长。

10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3.5 在改革的新世界里,有的人得到成功、浪漫、自由,有的人则被狠狠甩在后头,遍体鳞伤,他们主动深爱,被动倾轧,在友谊地久天长最美好的祝福里,所有人追逐的理想生活都被活活杀死,却似乎找不到凶手,或者说凶手拧住了每个人的脖子,让我们只能看到彼此。

14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耀军什么都能修好,却无法修复内心的伤痕;岁月让丽云留下了皱纹和鬓角,却留不住她的三个孩子。英明的菜刀锋利无比,唯独不能斩断执念;海燕饱受病痛折磨,再痛也痛不过生活的苦难。沈浩的心里长了一颗树,结下了懊悔的种子;茉莉逃出了小城,终究逃不出生活。一点手术“小问题”让她再也不能生孩子,而她当上了准奶奶;一次不公平的裁员让他们穷困过完了此生,而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楼盘。一次“不合时宜的”怀孕,一次“光荣的”下岗,就能改变你的整个人生轨迹。茉莉得知怀孕的时候刚好拿到签证,打乱了她人生的所有计划;丽云当年想生不可以生,现在可以生、鼓励生却生不了了。是啊,老天就是这么爱捉弄人。什么地久天长,三十年只是一念之间;什么一切都会过去,这还真成了一辈子也过不去的坎。到最后谁也没有和解,只是算了。

16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汉语语境里,“地久天长”这个词语蕴含了太多,时间、空间和感情的迁移与变故,还有善良的人们在无力改变却又必须承受的历史面前那些卑微谨慎的愿望。这段历史,父母辈是主要的经历者和承受者,孩子们被很好的保护,就像Haohao一样。看完之后我更能理解在那些历史决定背后父母们承受了什么。PS:看下岗大会那段,我真觉得那是台下群演们自己的真实经历,所有当初没有释放的情绪,都在自己出演的过程中似真似假地发泄了出来(也可能当时比此时更激烈,此时只是时隔20年再次共鸣后的释放)。金熊可期。

19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地久天长]是一场久违的相逢。中国电影终于回归到了最好的状态:将民族史诗和隐伤埋于几个家庭的故事之下,讲述了中国现代不得不说的那段历史。个人的命运被大时代碾压后留下的伤痛被诠释得淋漓尽致。王小帅用压轴的气魄几乎将柏林电影节影片质量拔高一个层次。如果拿不到大奖,也会是今年最好的华语片。PS:请备好纸巾。

23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这确实是一部记录大时代下普通人生活的华语佳作,做为80后尤其有共鸣,关于90年代的儿时记忆一一涌现,想起我那同样溺水身亡的儿时伙伴,以及那些被伤害的家庭。电影中多年后王景春、咏梅在医院和老朋友们再度相见的场景,还是没忍住泪水,你不知道打动你的是电影,还是时间和生活本身。

27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友谊不是地久天长的,亲情也未必是地久天长的,只有失去至爱的痛苦,才是地久天长的。

32分钟前
  • 王大盆
  • 力荐

影片的英文名其实更加能提现电影的主题,《So long,my son》电影里男主人公一共四次失去了孩子,有人为的“意外”,有时代浪潮的逼迫,也有良心发现后的自我选择。在影片最后,那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那个曾经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选择了回家,就像我们的历史,在错综复杂的离经叛道后,终归会回到一个全新的开始。本片的男女主人公始终是克制而隐忍的,而配角们则是鲜明而突出的,无论是良心未泯的计生主任,还是“心怀不轨”邻家小妹,亦或是乖戾又迷茫的少年养子,都更像是我们身边的人,而主人公夫妇,则更像是色彩并不鲜明的灰色背景,作为某个时代的某些缩影,沉默而执着地活下去,直到放下一切,直到地久天长

35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Berlinale 剧场里很多人看哭了 前面的德国阿姨又在看到王源带女朋友回家那一幕的时候姨母笑哈哈哈 我也被好几幕感动到 1.王源跪下磕了个头的时候 2.海燕死之前说的话 3. haohao说出实情的时候 咏梅叫了声儿子(不会写电影里人物的中文字 有些用演员们替代)被齐溪的两次眼神烧到 王景春两次抱着人跑到医院不一样的喘气 咏梅肤色的变化 王源脸上的青春痘....感受到导演演员的用心 好看!

36分钟前
  • 拿拿
  • 力荐

电影从一个关于“计划生育”的小切口入手,比预期的历史格局要小,但是讲述的人物命运与情感依旧饱满和感动。海燕的角色最戳泪,这样的角色往往是最招恨的,但在这里获取了最大的同情,几十年的愧疚与自责,到死也没能彻底释然…80年代那些小时候的片段,都是亲身经历过的记忆,带入感极强。兄弟俩的手足与爱恨,两家人的伤疤与憋屈,都在历史长河中化作一缕青烟,往事无需再追。

4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代入感太强了,我出生的医院,我小时候被警告不能下水的水库,我家两条马路之隔的商业街,每次往返的机场,半个城市的人工作过的工厂,相似的长辈们的经历。随之而来脑补的过多细节和情感导致根本没有办法用静观的态度去看待文本和结构瑕疵。

41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院线中共和国当代史的叙述尺度又向前迈开一步,文革之后的重大节点均隐有提及(柏林版)。集青红、左右、我11之于一体,隐忍的家庭伦理催情效应依旧老道。另外包头有个聪明的政府,这样的市政宣传甩开了他们众多同行。

42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过去30多年,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品尝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却也涤荡于日复一日的变化。所有人,都如水中的浮萍,在被时代推着前进,却也随时可能被一股湍流推散,再聚之时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我们的儿子,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生活,因为地久,所以天长。

46分钟前
  • HarperDie
  • 力荐

再见,小胡

48分钟前
  • 妖灵妖
  • 还行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看王小帅导演的电影。三个小时完全没觉得长,镜头和剪辑都很特别,画面也特别细腻,有一种新中式的美感。旁边的德国人开始还笑得挺欢,结尾的时候哭的简直不要太悲悸。整部电影拍的含蓄,表达的婉约,精准的点到了中国人骨子里许多复杂的品质。这是献给每一个勤勤恳恳逆来顺受的中国人的镜子,我们从中见人,见命,见自己。看到一家媒体的简评说得好:这是中国人自己的隐伤。

50分钟前
  • Cerdus.
  • 力荐

接受生活,接受命运,努力向前走。 上一辈的人真的是隐忍,无奈,但仍选择宽厚。虽说最后结局有点大团圆,但是刘星那句 爸爸我是星星反而才是我最大的泪点。什么积极消极人生,活下去就好,星星还在就好。 (但仍然觉得三个小时有点过长,其实有时候适当删减也是技术啊(星星的声音真的好听

53分钟前
  • Juli Qian
  • 推荐

百味杂陈,很想带我爸妈再看一遍。我喜欢王景春和咏梅的脸,那是两张典型中国民众的脸:王景春在电影里一直是眉头紧锁,黝黑的面庞,粗重的眉毛,细小的眼睛,眼皮习惯性低垂;咏梅圆脸盘子,淡淡的眉毛,淡淡的愁闷,连她的声音和动作都是淡淡的。整部电影,我都被这两位演员牵着走。

54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三十年之后,又一部《活着》!绝对是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

59分钟前
  • 杨影枫
  • 力荐

不光是煽情了,调度也很厉害。唯一问题是有些烂尾,可能是作者狠不下心。要金熊。

1小时前
  • 陈凭轩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