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王朝

大陆剧大陆2003

主演:焦晃,陈锐,左小青,贾一平,卢燕,咏梅,沙溢,王辉,梁伟,李芸,张澜澜,钱学格,李心敏,刘伟明,苏茂,郑玉,贾兆冀,王小柱,修宗迪,唐宁,董子武,余立文,杨洪涛,尼格木图,周中和,王德顺,陈斌,李强,马小宁,赵文亮,周传一,李长江

导演:叶大鹰

 剧照

乾隆王朝 剧照 NO.1乾隆王朝 剧照 NO.2乾隆王朝 剧照 NO.3乾隆王朝 剧照 NO.4乾隆王朝 剧照 NO.5乾隆王朝 剧照 NO.6乾隆王朝 剧照 NO.13乾隆王朝 剧照 NO.14乾隆王朝 剧照 NO.15乾隆王朝 剧照 NO.16乾隆王朝 剧照 NO.17乾隆王朝 剧照 NO.18乾隆王朝 剧照 NO.19乾隆王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29 15:06

详细剧情

  乾隆王朝中期,名将阿桂率军平定准葛尔之乱,在甘肃遭到连月大雨,大军受困,寸步难行。阿桂帐下绿营书办和珅(陈锐 饰)回京面见皇上求助。适值此时,甘肃巡抚王亶望(修宗迪 饰)上报旱情,引起乾隆(焦晃 饰)疑心,遂擢派和珅调查。和珅凭借机敏与干练搬倒贪官王亶望,倍得乾隆赏识,从此平步青云,最终成为朝廷不可或缺的重臣。  大清帝国虽则空前鼎盛,却也渐渐显露颓相。上有乾隆好大喜功,挥霍无度;下有无数贪墨官员欺君罔上,鱼肉乡民,致使国库渐次亏空。和珅在各方实力的夹击下闪转腾挪,周旋往复,殚精竭虑替皇上经营着这个羸弱不堪的庞大帝国……

 长篇影评

 1 ) Hidden Gem

刚看一半,忍不住来夸夸。得拉踩一句,比康熙大帝和雍正王朝好多了。反封建反得很彻底。就是别当正史看就行。

大概是因为二月河的康雍乾三部曲里只有这一部是在改编电视剧的时候由二月河自己当了编剧,所以不像那两部的戏最后本子出来效果那么别扭。同时它也保留了二月河的一些特色🫣。

简直像是和珅与乾隆的爱情故事,迫真前朝版甄嬛传了属于是。也让人感觉到了“如果把一个男人放到女人的位置上,那么他就会变成女人的样子”。

乾隆处处像一个pua高手,而和珅像那种专业能力强但是恋爱脑的小姑娘,似乎活着的每一秒都在想着乾隆。和珅自身聪明绝顶又一表人才,平常威风得一比,可是一旦乾隆稍微给他一点儿mixed signal,他就立马开启overthinking和ruminating模式,缩起来不断嘤嘤嘤,想着皇上是不是不爱我了、我是不是做错了、我到底哪里做错了、他是不是不要我了、他到底怎么想的我猜不透……然后一旦乾隆再给他一个积极的信号,他就立马啥事都没了,重新蹦跶起来一切如常。(捏妈,这不就是谈恋爱的我吗?)父权社会里臣子被君王折磨、子女被父母折磨,都像女人被男人折磨一样。

当然这戏里也没少了二月河最爱的那种…扯不清伦理关系的感情线,嗯。公主不但要吃自己亲爹的醋而落泪,还得“有情人终成公媳”,咱只能说这种戏码真的太二月河了。(但是又特别真实,公主在太后的葬礼上听说要嫁给丰绅殷德,先是没反应过来,sink in之后伤心又压抑,马上要哭出来,但不得不寻一个由头来哭,于是赶紧跑到死去的太后灵前哭皇祖母,那里哭得实在是太委屈了,让人心疼这个公主,看上去受尽宠爱,其实也从一出生就注定会活成悲剧。)

看剧的时候其实觉得每一步发展都很合情合理,但经常仔细一盘就觉得,哇发生了什么……不过虽然如此,还是已经比《雍正皇帝》口味轻多了🤡

制作方面,音乐差点意思,拿京剧旋律改成交响乐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主题曲演唱也不是特别好。

但是演员确实牛x,基本上没有演技不在线的。郑玉老师真帅而且演得真好,原来他是先演了这部戏才去演大明王朝的啊,就很对路。(本来不知道这里面有他的,看着看着我寻思钱大人怎么这么面熟,一查才知道是王用汲……)焦晃老爷子yyds,演康熙演得那么传神,然后演乾隆这个高智商psychopath自恋暴君又还能演得这么出神入化,就很绝(霍建华真的应该好好看看惹)。

以及有好多八七版红楼梦里的配音演员也来给这戏配音了诶,光是听出来的就有至少三位演员了,包括演贾珍的李志新老师、给李纨麝月配音的李星珠老师、给王夫人配音的李林老师,而且还都是一人分配好多个角色hhh那个年代真不容易啊,做出来的东西也真好。虽然技术在现在看来很原始,可质量却还是比现在的剧好多了。

 2 ) 乾隆王朝是二月河清帝三部曲里最优秀的一部

乾隆王朝观后感

今天看完乾隆王朝,初期看时因为和“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人设大不同而竟然难以看下去,最后逐渐接受到沉迷。人设饱满、情节处理有节奏,在二月河清帝三部曲里我觉得是拍最好的一部,和“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比也应该最接近历史。因为纪昀是个黑矮胖子、近视口吃、日御三女,跟帅气、铁齿铜牙、追了一辈子小月的形象大不相同

其中和珅和乾隆的关系是处理的最优秀的,剧中乾隆对和珅说我们要做一个千古君臣。乾隆、和珅曾对天盟誓:君臣永不相负。乾隆对和珅的知遇之恩,和珅对乾隆的充满奴性的回报,确实是感天动地,比一般情侣都有过之无不及,常人难以理解。乾隆有识人之明:和珅、刘统勋刘墉父子、纪昀、阿桂、福恒福康安父子都是当朝的风云人物

和珅精明能干、雷厉风行、善于理财、前期正直反腐,后期贪腐手段也非常高明。和珅的人设比刘墉、纪晓岚都更加突出,基本上以正派男主角身份塑造的。被人吐槽为电视应该叫“和珅当官记”,这是这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最后和珅入狱,刘墉、纪昀前去相送的画面颠覆以往认知。跟“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大不相同

乾隆毁誉参半。乾隆十大武功、开疆扩土、文治武功都是封建皇帝里名列前茅,但他的昏聩保守、狂妄自大、固步自封、好大喜功也是十分突出的。康雍乾盛世也是盛极而衰的开始,康雍乾表面盛世景象,背后却是闭关锁国,无视西方科技。英国马格尔尼使团来访展示西方先进科技,被乾隆戏称为“奇巧淫器”。乾隆无视英国通商需求,最后在1840年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强行打开国门,从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疑都是乾隆挖的坑。康熙枉费学贯中西,却拒绝火器,晓谕后代“骑射乃满洲根本”。最终在和缅甸的战争中被缅人火器打的大败。另外政治上越来越集权,奴化愚民汉族乃至全国。从南书房到军机处,官员阁揆成为皇帝秘书。乾隆杀钱枫开清朝杀言官先河,比一心求仙的嘉庆还昏聩(嘉庆没有杀海瑞)。康雍乾在科技和政治上大开历史倒车。乾隆的成就和愚昧在电视剧里都有真实表现,比起和珅有被洗白嫌疑,乾隆应该还原的更加真实

但无疑电视剧感人至深!各种矛盾的安排,各种伏笔的安排如果不细品,恐怕会忽略这些细节,总之这部剧不是那种一边干别的一边看,只看个热闹就行的电视剧!一心一意看会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深深思考!


附和珅狱中诗:

《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
“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其一)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怜此月夜,分外照愁人。思与更俱永,恩随节共断。圣明幽隐烛,缧绁有孤臣。”(其二)
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苏卿怜剧中为和珅殉身,现实中苏卿怜身世坎坷,被卖作歌女王亶望替其赎身,王亶望抄家又被蒋锡棨送给和珅,和珅最后亦被抄家。最后自杀,一生命运不被自己所左右,有八首诗句留存

“晓妆惊落玉搔头(这天和珅下狱,吴卿怜在化妆理发时听到消息),宛在湖边十二楼(王亶望任浙江巡抚时,府中亭台楼阁以宝玉装饰,共十二座连在一起)。魂定暗伤楼外景,湖边无水不东流。”(其一)
“香稻入唇惊吐日(和珅府被抄时,吓得正在进膳的人吐饭),海珍列鼎厌尝时(抄家时,和家上下正在进食燕窝汤,和家人吃厌了的燕窝汤,兵丁见到后,纷纷大嚼,称之为“洋粉云”)。蛾眉屈指年多少,到处沧桑知不知?”(其二)
“缓歌慢舞画难圆,月下楼台冷绣襦,终夜相公看不足,朝天懒去倩人扶。”(和珅自尽时因为不想看到至亲死去所以吴卿怜没有出现)(其三)
“莲开并蒂岂前因,虚掷莺梭廿九春。回首可怜歌舞地,两番俱是个中人。”(诉说被卖作歌女的不幸)(其四)
“最不分明月夜魂,何曾芳草怨王孙。梁间燕子来还去,害杀儿家是戟门。”(被蒋锡棨送给和珅)(其五)“白云深处老亲存,十五年前笑语温。梦里轻舟无远近,一声欸乃到吴门。”(王亶望当年将吴卿怜救出烟花之地)(其六)
“村姬欢笑不知贫,长袖轻裾带翠颦。三十六年秦女恨,卿怜犹是浅尝人。”(秦女是指楚平王之子太子建妻子,秦哀公之女的陪嫁侍妾,与吴卿怜一样出身寒微,而且一样为权力者所拥有,秦女享寿三十六,吴卿怜当年廿九)(其七)
“冷夜痴儿掩泪题,他年应变杜鹃啼。啼时休向漳河畔,铜爵春深燕子栖。”(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残酷,将来投胎时应该变成杜鹃,而且不要回到那个烟花之地)(其八)

 3 ) 再好的灯芯也救不了油尽的枯灯

看完了《乾隆王朝》,几方面感受:
1.关于故事本身。
把和珅完全作为一个正面形象来刻画,竭尽心力向乾隆尽忠,但受制于时代,受制于皇帝的狭隘,受制于已经积重难返的帝国政治,真是再好的灯芯也救不了油尽的枯灯,清帝国在前两王朝时已经是一种体制性的衰败,除非整个改变体制,单靠官员本身,再高的素质也没有用。
2.关于本片的艺术性。
艺术追求显然还是比较高的,目标不是《康熙王朝》那样的辫子偶像剧,而是《雍正王朝》这样的历史政治剧(和真实历史相差不少,似乎并不能称为历史剧),以至于许多人都是雍正王朝原班人马。主题立意上做到了比较高的追求,很多故事情节确实刻画出了一些真切的官场生态、官员心态,对清帝国衰败的批判也有一定的深度。(比如关于凤桐的剧情。)
但是制片、导演功力不足,具体情节的细节上有太多纰漏(比如说英国的贡品有一个是蒸汽机的模型,其他的时代错误也不少,太小儿科的情节细节和不大恰当的台词也不少),摄影和台词都乏善可陈。
角色方面,乾隆帝和和珅都是很过硬的表演,但是其他配角除了嘉庆还有点意思有点层次感之外,其他角色或是类型单薄(几个女角色、以及额森特都是)或是面目模糊(刘墉纪晓岚)或是杂乱无章(普道昭、刘全显然是被赋予了表达意愿的,但导演似乎也不太明白究竟要通过他们表达什么),总之这些配角都不太鲜活。

 4 ) 盛世华服下的虱子

显然这部剧是二月河“帝王三部曲”存在感最低的,似乎基本没在卫视频道露过脸,更遑论央视,因为对一本小说的喜爱发现了一部积灰佳作,差点错过。大部分是正史,少量野史戏说穿插,清缅战争等事件时间线有提前植入。感觉可能经费不足,乾隆大爷的大排场没怎么表现极致,但瑕不掩瑜,不能否认是部提升历史思辨能力的好剧。乾隆无疑是华夏史上福气最好的一位帝王,拿着“执政周期”最长的毕业证“寿终正寝”,且守着承平盛世,十全武功、《四库全书》、六次南巡等无论“崇文”还是“宣武”所彰显的功绩哪一件都可以吹一波。但这部剧走向有点逆主流,直接从乾隆中后期的朝政时局切入正题,评分低的原因大概率是戳到了正史里统治阶层的痛点,毕竟弘四爷老年穷奢极侈耽于享乐、闭关锁国逆时代发展趋势、吏治腐败涣散欺上瞒下,整个国家机构的运行都在围绕“盛世”极尽吹捧掩饰之能事,而被钉上春秋耻辱柱的权相和珅,却摘下了以往戏说剧里的“头号墨吏”的刻板脸谱,查贪官、解难事、殚精竭虐维持整个清廷财政运转。对上,他尽忠尽责付出一生;对下,他用尽心机倒转腾挪长袖善舞;人性刻画得相当复杂,早就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了,作为乾隆的白手套一直在台前卖力扮演他主子希望他扮演的一切角色,权极一时却是被架在高位上烈火烹油,进退难自已。可能观众觉得对所谓的“贪腐巨鳄”和珅着墨过多,且表现得有洗白嫌疑,毕竟当朝也不乐于见到被盖棺定论的“奸臣”翻案,同时乾隆朝官场潜规则的积弊对现世确实也有一些讽刺,老皇帝明知乱象丛生却还要闭目塞听,无视盛世这一袭华服下的虱子,如果让老百姓看透了这高层的纵贪纵欲却让能臣干吏背千古黑锅怎么得了?这部剧能拍出来也是真不容易,放现在估计备案都过不了审 ~~~让你借古讽今!!!!

 5 ) 反认他乡是故乡

世纪之交是清宫戏的井喷期。《乾隆王朝》这部电视剧出品于2002年底,其时同类题材电视剧已是强弩之末,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原因很少播出,时隔十几年才发现这颗遗珠。虽然看十几年前的辫子戏很是落伍,但已不像当年只看热闹,就在一部反腐剧大火的档期一集不落地看完了这部十几年前以讲贪官和珅为主线的电视剧。 忽然对这个历史人物感兴趣还是与《红楼梦》有关。有说法是和珅发现并使《红楼梦》免遭禁毁刊行于世。该剧开篇乾隆皇帝已进入晚年,盛世的末期也如《红楼梦》后四十回,无论背景多么宏大,架势多么气派,也都透着回光返照、后继无力的清冷和萧条。该剧的可贵之处在于既没有站在几百年后的立场开“上帝视角”褒贬古人,也没有一味地为历史人物开脱翻案,而是最大限度地剥离所有标签,还原人物的内核,还原到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性”当中。 习惯了戏说历史剧中对和珅脸谱化的刻画,一开始看到这部电视剧里的和珅还有些不太适应。该剧虽被标榜为“历史正剧”,依然犯了很多漏洞百出的低级错误。但拍电视剧毕竟不同于做学问,只要人物剧情符合逻辑,大的史观没有偏差,就无可厚非。该剧以和珅与乾隆皇帝的互动为主线,着力刻画了和珅的能力突出和长袖善舞,具体的表现化作两个过人之处:“善揣圣意”和“对钱敏感”。整部片子看下来,和珅一生的荣辱起落也都基于此两点。在剧中,和珅凭着对钱的敏感以“反贪”捞取了政治生涯的第一桶金,迅速从一介小吏一跃成为掌管要害部门的朝廷大员。在随乾隆南巡中,和珅又放下身段,从朝廷大员变成贴身助理,精准判断最高领导人意图,一手安排皇帝一家的行程,因此更被宠信。 和珅深谙官场的游戏规则,处理事情总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有一套无懈可击的逻辑,又能巧妙地让对方接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典型的事件是劝说乾隆征缅。在这一事件中,与缅甸接壤的云南地方官为了能免去云南一年赋税,刻意渲染事态甚至故意挑起边境争端,自然是接到奏报就被立刻驳回。但和珅为了成全乾隆的“十全武功”,一反惟命是从的常态,极力劝说乾隆征缅。这一仗本可打可不打,但和珅摸透了好大喜功的乾隆,知道表达出“十全武功”这层意思就不会拒绝,就耍了欲擒故纵的把戏,让乾隆自己觉得这一仗是非打不可,还让储君捞了把政绩。虽然出发点不够磊落,也存了刻意逢迎的私心,到头来但却并不让人觉得吃相难看。而且从结果看来,和珅要讨好的各方都得到了“战争红利”,云南百姓也免去了一年的赋税。和珅只不过是借题发挥钻了空子,不用付出任何代价承担任何责任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足见其处事之圆滑、心机之深。因此,虽然该剧对和珅贪腐的情节只是一笔带过,但根据这个人的塑造来看,也毫不意外。 完全从正面刻画和珅的事件是极力劝说最高统治者开放通商口岸。大概是确有其事(目前还没有查正史),被大书特书,在片子里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和珅凭借“对钱敏感”的天分,看到了开放通商口岸能够增加赋税,却被斥责为财迷心窍;第二次,发现英国来访使团带来很多中华没有的新奇物资,看到开放通商口岸可以互通有无,却被轻轻放下;第三次,终于认识到开放通商口岸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最终却换来了一纸禁止通商的诏书。古老的国度也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余秋雨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写道“乾隆一朝确实不算窝囊,但须知这已是十八世纪(乾隆正好死于十八世纪最后一年),十九世纪已经迎面而来,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一位80多岁行将就木的老人不肯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实属正常,但这位老人就是在“家天下”体系里能主宰国家命运一个人说了算的皇帝,不能不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随着盛世的衰落,剧中主角和珅的命运也开始走下坡路。最后几集,新皇帝上任,和珅继续被委以重任,表面上看是显示出新皇帝的器重,实际上此时国库存银已所剩无几,偏又不断出现边患、民变、旱涝灾害等需要大笔用钱的地方,恰如《红楼梦》在数十年前就洞悉到得“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倒甚,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将一大堆难题留给和珅来解决的真实用意是为了榨干和珅最后的一点使用价值,又能够更容易地寻到他的把柄以便日后好除掉他。这些剧情给这位在史书上已经被定性的“大贪官”平添了几分悲剧色彩(也让该剧有了洗白和珅之嫌)。仅有几位知道内情同情和珅的同僚(这部电视剧里竟然是其他历史剧和珅的死对头刘墉纪晓岚)也在最高领导换届的大洗牌中自身难保。最后一场与乾隆的对手戏,时日无多的太上皇在国库匮乏之际还念念不忘没修好的圆明园,却只用一句“知道你难”就让和珅感激涕零,在自己的处境已经极为不妙的情况下继续不遗余力地卖命。 不可否认和珅与乾隆皇帝之间有非同寻常的感情。和珅对乾隆的体贴,乾隆对和珅的庇护,超乎一般意义上的君臣。却忘了“无情最是帝王家”,曾给予你的,也会连本带利地索要回来。乾隆死后第三天,和珅就被投入大牢,紧接着抄家治罪,十五天之后即被赐死。和珅从反贪起家,却终成巨贪并因此落马结束了49岁的生命,在史书上也留下重重一笔。正应了“正叹他人命不长,谁知自己归来丧”。和珅最终的悲剧来源,在于一个“痴”字。他的一生自始至终是积极进取的入世者,痴迷与金钱、权势,以及帝王的恩宠,以为一切都是永久的,对自己也毫无保留。却只有“得”没有“舍”,舍不得放下拥有的一切,也没有足够的智慧与清醒认识到最终都免不了“食尽鸟投林”的结局,没有办法从这场必输无疑的赌局中退出。最后想抽身也由不得他,因此明知道结局是毁灭,也没有任何退路。和珅自己在临终前醒悟“可见一个人太聪明了也不是件好事。”因为太聪明,所以太过执迷,因此看不透,逃不脱也无从救赎。一生痴心,最后换来一丈白绫,“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反认了他乡是故乡。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晴耕雨读的城堡

 6 ) 卿怜、杏儿与十格儿

康雍乾三部曲中,此剧最不引人注目。

史实中的乾隆王朝确乎乏善可陈,越发走向专制高压,上层奢侈,吏治败坏,底层麻木。弘历是一个比他爹和他爷爷更专业的皇帝,帝王心术高明恐怖,君父威严树立朝野,枉有宽仁之名,实则纵贪容墨,其本人也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自大之徒。乾隆治下的中国,金玉其外,败絮其内,饥饿盛世,死气沉沉,嘉道中衰,自此始也。

这部剧限于史实,自然不如《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更有“正能量”,所以剧情的气度和体量不如前两部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对和珅的洗白,对乾隆的善化,也许是这剧最令人诟病的两点。

不过相比于康雍二剧,《乾隆王朝》里的女子形象却如此丰满,是一部历史正剧中难以多得的亮点。

大概男儿都想有一位如卿怜一般的红颜知己。原本以为和珅与卿怜的缘结自和珅入狱便到此为止了,但编剧摸透了观众的心思,让这对说不明道不明的暧昧知己给了观众最后的交代。

“这么多年厮守在一起都没逾越这道藩篱,如今须臾就要离开人世,再要逾越反觉得惆怅,怕要失去什么”

“就这样吧,卿怜已经知足了”

五十年前梦幻身,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睢口安澜日,记取香魂是后身。

卿怜撞柱,和珅自悬,生时享有无尽,死后唯一人相随。

说不清楚黄杏儿愿随圣驾回京,到底是真心仰慕乾隆的人格魅力,还是含着有一份对天子权威的怖惧。我想,杏儿对乾隆的爱慕,不是那么的纯粹。

“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看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甚西风吹梦无踪!人去难逢,须不是神挑鬼弄。在眉峰,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

忘年之交已是不俗,尊卑之交更显不伦,无论如何,乾隆说与杏儿的这几句词还是很感人的。

之前觉得十格儿就像《康熙王朝》中的蓝琪儿,但看到最后,我还是想错了。同样是情义不俗,爱憎分明,但十格儿历经的事让她比蓝琪儿更显稳重 也更加悲悯无奈。

乾隆一指配,十格儿对和珅略淡略浓的好感便不知所措,好在十格儿能在丰绅殷德身上找到些许慰藉。剧情在慢慢推进,十格儿也在慢慢蜕变,直到和珅被自己曾经最亲的十五哥赐死,十格儿已经彻底完成了这场蜕变,最终也意识到了无情最是帝王家。

“朕要你像以前那样叫朕十五哥,不准叫皇上,你听明白了吗?”

“是,皇上”

嘉庆欲言又止,甩手离去。

这便是《乾隆王朝》的结尾,一个情义喷薄,无可奈何的结尾。

 7 ) 再说《乾隆朝》下

  

  六,黄杏儿

  黄杏儿出现其实有点过于戏说,戏不够就得爱情凑,在紧张的气氛中活跃一下观众的思绪。这个女人竟然还是黄道周的后人,黄道周是抗清名臣。乾隆下江南,黄杏儿的父亲因为文字狱下了大牢。她混入准备给太后唱戏的戏班,在戏台上大声喊冤,状纸被和珅拿到。黄杏儿便与乾隆上演了才子佳人的戏码,有一种《戏说乾隆》的错觉。一个佳人的出现,让乾隆转变了文字狱的策略,放了黄杏儿的父亲。禁书改为征书,征书的人还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这就为《四库全书》编撰做了准备。佳人陪游江南,一路之上谈历史,说民情,并且把明末的抗清忠臣,给以表彰,乾隆表达自己对汉文化的敬仰,忠义能为大明所用,也必然能为大清所用。醉翁之意不在酒,乾隆问,“明朝皇帝就一定真好吗?”

  乾隆最喜欢的女人是谁呢?张宏杰在《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一书中从爱情与性格剖析真实的乾隆。最爱的是孝贤皇后,这是乾隆的初恋,乾隆在孝纯皇后去世后的50年里写了100多首诗来思念这位皇后,而电视剧里皇后,应该是第三任皇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令妃。可怜的李芸老师那么好看,还被冷落。

  如果按照清代皇帝的祖制,皇帝出门儿,有一套严密的保安制度,不可能私下里和民间女子这样近的接触。乾隆和黄杏儿谈华夷之辩,因为汉族士大夫顽固坚持狭隘的民族态度,作为一个异族统治者,文字狱成了一种在精神上压垮汉族士大夫的统治术。乾隆对历朝农民起义的规律深有研究,通过总结中国历史,他得出一个结论,社会底层最危险的人物是“失意文人”,唐朝有黄巢,明朝有牛金星,清朝洪秀全。学而优则仕,费劲半生辛苦,却一无所获,赶上一个腐败横行的黑暗年代,他们容易对朝廷有厌恶的情绪。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一文写,“古代科考科举制度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的心理痼疾和人格遗传”,他总结三个原因,1,给读书人一个既远又近的诱惑。2,成了政治和文化之间的骑墙派。3,把读书当作手段,把做官当作目的。张宏杰老师想《饥饿的盛世》写到乾隆他多次提醒地方官,要注意地方上的“失意文人”作乱,他们会出位妄言,传播禁书,托梦不凡。他为什么转变对文字狱的策略,不是因为红颜美女,因为效果已经达到了,已经打破对知识分子阶层对文化的垄断,也就不必过多去政治干预了。

  

 

  七,清缅战争

  因为云南边境出了问题,乾隆再次大怒,一脚踢倒和珅。电视剧说杨应琚施诡计挑起了边境战争,找乾隆要银两。其实是当地的土司和缅甸起了冲突,杨应琚是后赴任的,此时和珅还没有成为军机大臣。西北的准噶尔部折腾了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对于西南地方基本采取安抚政策。此时的缅甸处在贡榜王朝时期,吞并了老挝,以及印度的东北地区,一个新兴的王朝兴起,自然要附近云南边境的土司纳贡。这些土司们,少不了两边讨好,面对的乾隆朝也处在盛世,土司们觉得凭什么向缅甸小国王纳贡,寻找大清来庇护,清缅战争就这样的开始了。

  电视剧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和珅有为了成全乾隆的十全之名。历史这场战争一共有四次,经历了十八年之久,换了九任个总督。这个战争电视剧里加了很多嘉庆的戏码,其实嘉庆根本没有去,而且还填了一个缅甸公主,刚一出场就死了,这真是一个失败的杜撰。这个缅甸公主,至少在文学创作上是完全失败的,乾隆原本想扩大版图,三连失败后,第四次双方平局,两边各自表述,双方都耗不起了。贡榜王朝没有把东南亚统一起来,后来国力日下,向大清称臣,19世纪末被英国彻底的殖民。

  战争只是电视剧里一个侧面,没有正面描写。不过这个杨应琚有个儿子叫杨重英,曾任云南的按察使,后来被缅甸人俘虏,却始终不屈服,彰显了民族气节,史料关于他没有多少笔墨,“乾隆中叶,广州汉军杨重英官云南按察使,率兵驻滇、缅界上之新街,为缅人所虏,絷之,而纵其随员知县某某等归国。高宗怒,命执两员磔诸境上,不许入国界,且谕令滇督,如重英他日归时,即照此办理。重英既被虏,终不入缅都,缅人舍之于新街,欲其降,譬说万端,卒不屈。重英在新街,先后二十五年,足迹未出阈一步,其眷亦囚之请室。己丑,缅乞和,且值高宗七旬万寿,始释重英归。甫及境,滇督某遵前旨,执而梏之,亟驰奏。时上春秋高,颇悔当时治此案过严,乃下诏旌其忠,奖以节过苏武,且令滇督驿送来京,预备召见。旨至滇,重英已病卒。重英为云贵总督拜满缺大学士应据之子也。”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乾隆中期,广州汉军杨重英官云南按察使,率领军队驻扎在云南、缅甸边界的新街,被缅甸人俘虏,困住他,放走他随从官员知县等人回国。高宗皇帝很生气,诏命逮捕两个官员在边境上斩首,不允许他们进入国界,而且诏命云贵总督,如果杨重英他日回国时,也按照这样办理。杨重英既已被俘虏,始终不肯进入缅甸的都城,缅甸人就把他安置在新街,想让他投降,用尽办法说服他,始终不屈从。杨重英在新街,前后二十五年,他足迹没有超过门坎一步,他的家眷也囚禁在清洗罪过之室。己丑年,缅甸乞求议和,而且正值高宗皇帝七十大寿,才释放杨重英回国。刚到边境,云贵总督遵照以前的圣旨,抓住并监禁他,赶忙飞驰上奏。当时皇上年岁已高,颇为后悔当时办理这件案件过于严苛,于是下诏表扬他的忠心,奖励他名节胜过苏武,而且命令云贵总督通过驿站送到京城,准备召见他。圣旨到达云南,杨重英已经病死。杨重英是云贵总督拜满缺大学士杨应据的儿子。

  

  八:“凤桐案”的问题

  “凤桐案”钱峰以头撞树,痛哭“凤桐啊!凤桐,我恨你为什么不长在御花园中?”。另一面是身带重枷的吴之承问了钱峰一句话:“你以为这世界上除了清官,就只有贪官吗?”按照剧情乾隆一面安抚钱峰的情绪,深夜看望钱峰,并亲自为他敷药,头都撞坏了,可以说这是乾隆的驭人之术,也可以说乾隆就是真心的心疼这样的死心眼清官。一面带着钱峰暗中查访吴之承的口碑如何。当地商人如是说。第一,“凤桐”给安徽这个穷地方带来了商机,可以发展旅游业;第二,修路更是为了加强贸易,如果乾隆不来,这条路100年也修不完;第三,行宫当地士绅捐钱盖的,士绅满足了个人的虚荣,也给百姓带来了实惠。

  这背后就是清流和循吏的矛盾,钱峰所言,不可谓不实,吴之承贪腐了,按照大清律法,应该插班;吴之承贪腐为了招商引资,让老百姓富余了,当地的商人觉得可以谅解。甚至又说,这样能力的官员,那么贪点也没有什么?有些人开始觉得钱峰就是那种“百无一用的书生”,我们总看到这样的结论,“贪官比清官有能力”,同时有一种悖论,教材上也会说,腐败会导致王朝的灭亡。

  像吴之承这样人物,满足个人私欲的同时还可以给百姓造福,这样才显得人物立得住,人怎么能没有一点私欲呢?。当一个官僚体系潜规则四处横行,就得扩大自己的腐败空间。清官爱惜羽毛,在这样腐败的官场体系中,就根本不会给这种清官发挥才干的机会。贪官集团的强大,就是助长了恶政,最后到老百姓不能承受的程度,王朝距离崩盘不远了。

  循吏最初意思和清官无异,既能清正廉洁又能勤政利民,只不过人性的有弱点,一部分成了贪墨,一部归于清流。贪墨又能办好事成了循吏,清廉又能办事就是良吏。清流也有真清流,假清流之分。假清流照样贪污不误,却喜欢出书立说,寻章摘句。循吏和清流不过是笼统的划分,人总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利益和见解,分成不同的圈子。

  归根到底,“百无一用的书生”还是文化问题,传统的士大夫,知识太狭窄,体系也不分科,半部论语就要治天下。尤其自朱程之后,刻意于“理学”,再而追求“心性”,将人类所有的判断与探究统统归结于道德,以一来治理万,这才是传统清流的悲哀和浅薄之处。

  九,马戛尔尼

  张宏杰在《饥饿的盛世》讲了一个故事,乾隆的年间西方世界,“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建了一座夏宫,叫无忧宫。没想到这个无忧宫却给他带来了麻烦。原来他的这个王宫选在了一个平民百姓的风磨边上。在修建期间,磨坊主向法院起诉国王,说新建的王宫挡了风,不利于风磨转动。最后国王不得不屈膝让步,同意对磨坊主赔偿。”西方经历文艺复兴,已经不论文化上,还是物质上有翻天复地了的变化。乾隆八十大寿,这一年英国派遣乔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这一年美国已经成立华盛顿当选了总统;这一年法国的大革命把路易十六送上的断头台。

  《乾隆王朝》涉及马戛尔尼戏份不多,和珅即便想通商扭转不了乾隆的旨意,又被皇帝骂了一通。马戛尔尼等没有到中国之前,在西方中国是一个被神话的世界。马可波罗的时代,才真切地触摸到了中国,后来又有大量传教士向欧洲寄回大量书信,对于身处中世纪的欧洲,认为中国是世界的灯塔。伏尔泰就是对孔子赞赏,因为孔子的学说主张,以人的道德伦理来协调人间事物,这比“上帝”要进步得多。早在17世界欧洲一场大地震,导致哲学界对宗教有了深刻的思考。上帝既然是仁慈,为何又要创造这样的让人无法逾越的苦难呢?

  马戛尔尼到中国之后,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开始变化,也为日后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按照张宏杰书中总结的几点英国人的看法,社会生活紧张,商业兴旺发达,人民半饥半饱,社会贫富不均,马嘎尔尼甚至说这样的比喻“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

  这场谈判英国人没有得到的东西,40多年后通过战争一件不少地得到了。有一种学说叫地理决定论,不能把中华的没落,都怪在清朝身上。因为人类受到自然界影响越大。那么为什么是西欧首先发现美洲,而不是中国呢?

  十,尾声

  电视剧还在继续,也不过是以不同方式的腐败重复。有人说《乾隆王朝》不如叫《和珅传》,也没错,因为和珅就是里面的书胆,好像《小八义》中的阮英、《岳飞传》中的岳飞,《白眉大侠》中的徐良一样,或者说乾隆与和珅,互为书胆,将许多人物的命运纽结一起,并由此产生许多悬念。刘墉和纪晓岚,不过就是一对布景。

  总的来看电视剧对乾隆的这个皇帝,采取善意的描写,主要是侧重在帝王之术与腐败根源追问上,里面的历史人物都能在历史上找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有的时候,颠三倒四,张冠李戴。戏归戏,史归史,黯淡了宫廷风云,远去了鼓角争鸣。腐败的方式只有花样百出,从来都没有退场。钱峰更像是个读书人,身无分文,心优天下,这是士人的风范,有一群这样的人在,这种人格操守的约束,延缓了腐败的整体加速。

  电视剧的画面和摄像,具备了类似《雍正王朝》的特制,甚至个别的台词也颇有古韵,就是过于突出和珅,个别案件失于芜杂,导致本来可以琢磨的案件,成了一种公案评书的感觉。也难怪,戏曲里只能唱帝王伟业,才子佳人。戏中的史,给历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史中的戏,是时代的审美变化,是风向的不可预测,是颠倒的黑白故事。

  2021.2.26

 短评

这个应该改名为《和珅传》,还是“平反”后的

6分钟前
  • 平叔
  • 还行

比不上雍正王朝 但在刻画帝王性格上面比康熙王朝更真实,没有一味的跪舔,乾隆爷的好大喜功、反复无常处处体现,不过放大了和珅的才能与睿智这是大多数观众们内心接受不了的…抄家抄出8亿两的世界首富,在剧中居然还是忧民忧国的清官,醉了~

10分钟前
  • 低俗小説
  • 推荐

其实拍得不错,很不主旋律,不像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那种……

12分钟前
  • 微雨夜来过
  • 推荐

康乾盛世三部曲,乾隆王朝最默默无闻,耐心看完一遍,却感觉有着最好的现实意义。也许这部剧颠覆了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和珅的形象,但是从中折射的宦海百态却是耐人寻味。乾隆扮演者焦晃,和珅扮演者陈锐,钱沣扮演者郑玉,都把各自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着实精彩。扣掉的一星是为了多余的黄杏儿。

13分钟前
  • 马猴烧酒巴黎水
  • 推荐

看完之后,我总是觉得,该杀的不是和绅,而是嘉庆

15分钟前
  • 南柯一梦
  • 推荐

这才是真相呐。真相总是不被人接受啊。

20分钟前
  • 发财被爱
  • 还行

本以为是二月河先生三部曲之一,但是中央电视台每年都无限次重播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而这部乾隆王朝就连地方台都少有问津,更何况央视。后来才知道,出品方不是广电,大约也是因为内容背离大方向的原因。似乎乾隆王朝看下来,暗示着我们一个不成文的道理,官若有才,灰色一点也无妨。和珅便如是。

21分钟前
  • 凌寒独自开
  • 推荐

当年很多古装剧都很值得玩味。比如《雍正王朝》明显为朱相鼓与呼,而《乾隆王朝》出世恰逢交接之际——彼时代号称盛世,能员干吏不少,可大奸巨贪也很多,再加上好大喜功,给只会循规蹈矩不折腾的后继者,留下不少烂摊子。最有意思的是,嘉庆帝即位之初,乾隆帝以太上之尊训政。历史惊人相似啊!

22分钟前
  • 焚琴客
  • 推荐

此片虽未全方位秀和珅,但至少此片的角度却区别于其它扯到和珅的片子,如此便有了新思考视角,仅就这点,此片评分相较于雍正王朝,低了。看看已有评论,我国小学生依旧不负所望,呵

24分钟前
  • 二二得四
  • 还行

冷门可能是因为超前

26分钟前
  • 晴耕雨读
  • 推荐

虽然有洗白白和珅的嫌疑,但是整部剧历史观点豁达,不卑不亢,不奴性,值得默默揣摩,相比雍正和康熙王朝,这部略显另类,没有刻意营造帝王的皇家效果,我们看到的是有人性和有人心的比较客观的历史,爱这一部。不过我打算深研究下真正的历史

31分钟前
  • 小V
  • 力荐

这部剧受非议最大的地方是洗白和珅太狠,但有时矫枉难免过正,可以理解的。关键在这部剧里,焦晃对乾隆“皇家园林”式的刻画妙到毫颠,令小胖叹为观止,不愧为中国演技界的上古大神。

33分钟前
  • 陆小胖
  • 推荐

回顾我看过的国产连续剧。这么傻的片子居然也看完了。我无耻

35分钟前
  • Regent Prince
  • 较差

这片尾曲让人印象深刻了

36分钟前
  • 小西柚
  • 推荐

接连看完了乾隆王朝和雍正王朝,很喜欢焦晃的演技。但是这部的主角分明是和珅啊,而且这分明是一部为和珅洗白的剧。本剧里的和珅,不坏不贪,只是一个对乾隆死忠的忠臣。最终也不是死于巨贪,而是死于政治斗争。

40分钟前
  • 烟视媚行
  • 还行

这才是和珅真正的面目吧!完爆王刚“老师”。这一版的和珅是我心中的样子。本来历史上他就是学富五车的美男子,陈锐演的太好了。

41分钟前
  • 我来豆瓣长见识
  • 力荐

和珅奋斗和翻案史!

46分钟前
  • tom
  • 还行

把和绅写成共产党员比较囧。不过对乾隆的刻画完爆二月河:先画了一个鸟生鱼汤的画皮,到了决定国计民生的关键时刻,这位爷就只有这句话:朕的园子呢?

50分钟前
  • 密涅瓦的猫头鹰
  • 推荐

部分剧情挺有意思的。后10集节奏偏慢。总体看来更像是《和珅传》。和珅生财有道,乾隆败家有方,两人真是天作之合。

51分钟前
  • sosovipp
  • 推荐

在我看来,雍正王朝是叙述最精彩的,康熙王朝是表演最矫情的,而乾隆王朝是最有反省意识的,可惜也是最令人淡忘漠视的。可惜,功名伟业,盛世雄图,终究弹指一挥间成斜阳落日,古今皆然,世事循环。

54分钟前
  • 落日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