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梁祝

台湾剧台湾2000

主演:梁小冰,罗志祥,陈嘉辉,江祖平,欧弟,蔡君茹,吴孟达,沈海蓉,刘瑞琪,李璇

导演:徐进良

 剧照

少年梁祝 剧照 NO.1少年梁祝 剧照 NO.2少年梁祝 剧照 NO.3少年梁祝 剧照 NO.4少年梁祝 剧照 NO.5少年梁祝 剧照 NO.6少年梁祝 剧照 NO.13少年梁祝 剧照 NO.14少年梁祝 剧照 NO.15少年梁祝 剧照 NO.16少年梁祝 剧照 NO.17少年梁祝 剧照 NO.18少年梁祝 剧照 NO.19少年梁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2 15:08

详细剧情

  祝英台(梁小冰 饰)天真烂漫,与丫鬟吟心(江祖平 饰)女扮男装千里迢迢去学堂求学。梁山伯(罗志祥 饰)自幼家贫,但得到母亲悉心栽培,到了入学之年,也与书童四九上路求学,以求高中光耀门楣。  学堂里全是十七八岁的少年,活泼捣蛋,引出笑料无限。在这发酵着青春的空气中,祝英台与梁山伯渐渐相爱,不过有财有势的同学马文才早就看上了祝英台,处处横加阻挠。得到师母保护的梁祝恋情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风雨已经骤现眼前。

 长篇影评

 1 )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自幼与寡母相依为命,读书勤奋,且生性乐善助人,赴杭城尼山书院求学。而祝公远则独霸一方,其女祝英台不仅聪颖敏慧,好学不倦。山伯与乔装的英台在城内遇上,惺惺相惜义结金兰,来到书院后,曾救他们的侠士路秉章亦前来求学,三人结为知己。英台屡次险被山伯发现其为女儿身,巧施妙计脱离。为掩人耳目,英台只好接受书院夫子程雍之女儿丁香的爱意。未料,山伯再次撞破英台扮回女装之身,山伯又被妙计所骗,但对英台的美貌留下深刻印象。
程雍向英台提亲被拒,丁香落落寡欢,执意寻死,英台有告知真相,丁香一时无法接受,但在情绪平复后,二人化为姊妹之情。祝威酒醉后无意向宜兴府太守马俊升之子马文才道出其妹英台秀丽脱俗,女扮男装到书院读书之事,使文才对英台起了好奇之心。
文才转来尼山书院读书,乍见英台虽女扮男装,却是俊秀脱俗,屡藉机亲近,一次,更于英台沐浴时,趁机潜入,迫英台就范,英台却言文才若要强占己身,但此心仍属山伯,文才暂且放过英台。文才表面装作友善,为英台保守秘密,内里妒火中烧,多次伺机陷害山伯。山伯中计险送命,与英台反而因患难而加深情谊。秋围试举揭榜,山伯高中魁首。英台、山伯均得回乡,英台暗示要山伯尽快来祝家提亲,迎娶九妹,山伯似懂非懂,直至师母言明英台身份,山伯才恍然大悟,待发派官职后,立往祝府提亲。
山伯偕母喜孜孜地来祝府提亲,未料却惊见公远夫妻竟是杀害山伯生父的仇人,梁母拉了山伯立刻离开祝家,梁母深怕二十多年的冤怨再起,遗害山伯前程,不愿说明。公远力阻英台与山伯见面,积极推动与马家亲事,并深锁英台于闺房内。
梁母见山伯非英台不娶,遂道出其身世,山伯原是姓赵,其父赵庆平为马俊升、祝公远联手杀害,山伯惊闻,决心重审二十多年前的杀父血案。英台获悉山伯义断情绝之意伤恸不已,悬梁自尽,幸及时获救。山伯夹在爱与恨之间,亦感矛盾痛苦。山伯知杀父之仇全是马家一手策划,欲法办马俊升,未料文才棋高一着,先一步扣山伯以贪污罪嫌。英台求救山伯,被迫答应文才。为除后患,文才暗中用杀手取山伯性命,梁母为保山伯而身受重伤,山伯亦奋不顾身保护母亲,其孝心感动杀手,因而放梁家一条生路。山伯巧遇英台,英台执意将梁母带回祝家疗伤。不料,被公远发现,文才欲亲自解决二人,幸梁家得以逃离。
英台在成亲前夕,竟与梁家一同患难,深感一切皆为天意。山伯与英台得到梁母与祝母的认同,躲在荒废的尼山书院。山伯与英台在书院内举行简单的婚礼,后得知丁香被赵中书所害而沦落风尘,决定设法赎出丁香。英台乔装回祝家拿钱,与祝母不胜感慨。英台回祝家之事被文才知道,并跟踪至尼山书院,幸山伯英台顺利逃脱,但文才继续穷追不舍。
文才带兵追捕,危急关头,已成为征西大将军的路秉章出现解救了他们,并将文才定罪,押解进京。赵中书假传圣旨,救下文才。文才立即带人赶往尼山书院,把山伯打成重伤,弃置荒野,后被丁香救回梁家。文才掳回英台将其玷污,发现英台非完璧之身,盛怒之下将其痛打,并丢在祝家门口。英台遭此巨变,神智错乱,六亲不认,只对山伯有好感。一日,山伯为英台试穿梁母所做的新衣,触动了英台的记忆,神智恢复。两家一笑泯恩仇,山伯择日前来迎娶。
祝威出差回到江南,认为文才能助他青云直上,要英台嫁入马家,遂向文才告密英台神智恢复。祝父母被文才抓走,而山伯英台等则逃离,丁香自愿前去与文才交涉,谎称山伯与梁母丢下英台径自逃命,英台心死,愿意嫁与文才为妻,救回祝父母。岂料文才发现新娘乃是丁香假扮,拦下了正欲逃走的山伯、英台等人。文才抓住英台,将山伯毒打至死。英台与山伯是否从此阴阳相隔,难道两人最终只能含冤化蝶。

 2 ) 小猪还是很帅的~

祝英台女扮男装远赴尼山书院求学,途中与乐善助人的梁山伯相识,二人惺惺相惜义结金兰。在尼山书院中,马文才心狠手辣,路秉章嫉恶如仇,娄敬文老是因英台娘娘腔而嘲笑她。所有日常的吃喝拉撒睡,甚至洗澡都是大伙儿一起行动,原为女儿身的英台因此闹了不少笑话。为了使自己不被人识破,英台跟男生一同吐口水,开口说粗话、打架、踢球,处处表现得比男人还男人。一连串令人拍案叫绝的搞笑故事由此展开。

梁祝的故事百看不厌,梁小冰当年也是美貌无敌,当时没看出来梁山伯的小猪,也没看出来四九是欧弟😂😂😂长大了以后回想才发现,都是熟人😂😂😂

 3 ) 《新梁山伯祝英台》又名《少年梁祝》音乐&剧情浅析

《新梁山伯祝英台》又名《少年梁祝》音乐&剧情浅析

【创作背景】

1999年,中视高层敲定《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由戏剧导演徐进良担任制片人。并请来左宏元作曲。


【传统戏曲的发扬及特色】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民间已有1700多年,为人们所传颂的民间爱情故事。随着历代的加工扩充,梁祝故事内容在历史长期的文化演变中逐渐完善成形。无论是戏曲、舞剧、诗词、音乐等,都不止一次又一次地演绎着这段动人、凄美的爱情故事。关于戏曲艺术以越剧、黄梅调最为流行。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及大众审美观念不断的变化,八十年代流行音乐快速兴起,并开始占领乐坛主导地位。流行音乐给中国传统音乐和音乐理念、格局等带来了巨大冲击,戏曲元素类已不能满足大众审美观念的变化。

左宏元为《新梁山伯祝英台》又名《少年梁祝》创作了15首套曲。该剧谱写很有特色的“新黄梅调”唱段(所谓的新黄梅调正是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绝妙融合体),把为人熟悉的黄梅调插曲进行重新改编,增添诸多戏曲元素,并赋予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感。“以中为主、中西结合”的特点,一则发扬中国特色和传承民族风味!二则把现代与古典完美呈现。通过民族特色与西洋技法,曲子节奏型变换丰富,营造出古典而浪漫的意境。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唱词与剧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极好地过渡剧情渲染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展现人物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立体、生动。


【雅俗共赏的歌词】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及大众审美观念不断的变化,不仅使音乐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上电视传播的内容面向大众都会带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点。故 “雅中带俗,俗中含雅”。通过白描、顺叙、铺叙等叙述手法的简短作词来高度概括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深化主题等,词中又蕴含人生、精神及哲理。


【故事概要】

【上】捡叙年少时期求学问道,将书院学子们身上所焕发出的朝气、阳光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对细腻的求学、生活细节的典型化和偶然的巧妙聚焦,展现“憨儒郎真诚意切解贤弟,痴情女柔情忿意为山伯”的生动感人场面。

【下】真情再现了富于叛逆精神的祝英台和憨儒敦厚的梁山伯,在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悲欢离合下,克服种种世俗偏见。梁山伯与祝英台生不同衾,死则同穴。二人一起走过,一起飘去......


【序曲】

《序曲》(作曲:左宏元)叙述全剧的缩影(浓缩了剧中的爱恨情仇、艰难险阻、聚散离合),盖含梁祝欢快又哀伤(先喜后哀尾乐)的基调,是一段单纯乐曲(纯音乐)。

乐曲前奏由拟竖琴音色奏响声,把人引向辽阔的天际,伴着屏幕中序幕的场景:在一阵暴风骤雨过后,阴沉的云霭,透射出生命的阳光,一道绚烂的七色彩虹,气势雄伟地横卧天际,展示出自己的魅力。营造出空灵、奇景、壮观、梦幻之美感,令人不得不惊叹造物者之力的神奇!以女独婉转悠长的“啊”声,瞬间把人带入梁祝情境中,仿佛梁祝一幕幕故事就浮现在眼前。随着屏幕画面中出现梁、祝各自从两头的彩桥飞来,一下将遥远的天际拉近到眼前。轻微的西洋乐,织起了绵绵不绝的惆怅情愫。如果梁、祝一人是一个单色光,那么两人的努力抗争合在一起,就能构成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彩虹!空灵的打击乐,打破辽阔天际的幽静之感,似飘渺的梦境一样不可攥握。中段、句尾的两拍重音。西洋乐、民乐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柔和的光芒洒在梁、祝身上……当梁、祝手终紧紧握在一起时,散发着欢乐的金光……余音悠长,委婉跌宕。蝴蝶在梁、祝身边飞舞环绕,犹如红色衣襟上的点缀。令人满腔的惆怅,无限的感慨!


【主题曲】

《序曲》(作曲:左宏元)音乐时长32秒,较为短暂。作为引子从而引入主题曲 。《快乐人儿》(主唱:梁小冰)前奏的旋律慷慨激昂,伴上人声“哈嘿”的鼓动、打气。每一个音符都像生命在跳跃,令人兴奋与狂热!“快乐人儿快乐赞,快乐人儿快乐赞”连续用了两句相同的词:一(明)面来深深体现祝英台为到院州去求学,假藉称病,女扮男装成大夫等一系列努力终获得父亲应允,而欣喜若狂的心情!另一(暗)面是在传统男权社会中祝英台所表现出超乎男性的机智与勇敢,聪明与魄力的行为,让人心底里震撼,从而对祝英台钦佩不已(“赞”“赞” )。

“青春换了新衣裳” 英台换作男子装束,携同吟心远赴杭城尼山求学。远离祝府的高墙深院、清冷闺阁,去往外面风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灵性世界而心情愉快。

“随爱飞到西,随爱飞到东,随爱飞向彩虹。”在滚滚红尘间、茫茫众生之中,乔装的祝英台在赴杭城中与救人于危难的梁山伯相遇。明我者谓我心忧,懂你心系于我,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结拜兄弟,相偕同行。即便日后远隔千里,依旧承载着你我彼此的情愫,飞翔于天际之间,风雨无阻。

就如34集中,山伯对英台道:“我们俩就像是一对蝴蝶,你飞到东我就跟到东,你飞到西我就跟到西,我们一起飞向彩虹吧。“”飞,飞呀……“每每回想此情景内心不免酸楚不已,久久不能平复!)

“我对着天空,许下海誓山盟,愿生命美丽与共,陪你去寻梦…..“万种柔情,绵绵不绝。既有对世间万物生灵生命力的祝愿,又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期许,蕴含爱的真意。梁祝同窗三载彼此朝夕共处,互敬互爱,友情深厚。学业中切磋学问、挑灯共读;生活里相互扶持、畅谈理想;宿舍间关怀疾病,分享欢乐的点点滴滴。祝英台满心欢喜又忐忑不安,起起伏伏的心态,日子一天又一天在静静的流淌而去……梁山伯终走进祝英台青涩的内心深处,已成为生活不可缺少、身边无可替代的守护!采用“起承转合”式结构,愈是热闹,散尽之后愈是落寞。大量铺垫在尼山书院这段自由、美好的快乐生活,并为梁祝及众人后期的悲剧埋下伏笔。

“青春不瞎蒙,瞎蒙就空空空,怪怪隆的咚达,high到最高峰…..” 增添有趣的搞怪、诙谐的现代流行化元素,富有时代气息。伴着脑海浮现的多个画面:路秉章及时出现教训娄敬文、辛平二人,并往娄敬文脸上画了个乌龟……丁夫子教学中,冷不丁被娄脸上突如其来的乌龟吓到,众学子哄堂大笑……英台仗剑教训娄敬文、辛平二人,岂料山伯担心出事,偷偷将剑削断,英台不敌逃走……路秉章教导众学子打醉拳,强身健魄等等……既展现十七、八岁青春活力的学子们在书院求学中快乐自在,调皮捣蛋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又蕴含哲理,珍惜青春里大好的时光,我们一定要以正确的态度认真对待青春岁月,免得晚时悲伤难过也是徒劳一场空。

“我就是主人翁”宣扬、呼唤主人翁精神和使命感(奉献精神、责任意识、集体观念),展现个人价值,做人生大舞台。

【插曲】

《新十要》(配唱:庄蕙如)祝英台扮大夫时,为了让父母以为自己病的很重,于是开出十种非常难取得的秘方。展现聪颖慧黠的祝英台的人物形象。

《锦绣阳关道》(主唱:罗密欧)既是梁山伯与四九求学途中互相激励,也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

《我不啰嗦》(配唱:黄秀侦、庄蕙如)四九则是想与吟心称兄道弟,被吟心认为很啰嗦,四九则大唱,喊冤枉!前奏一阵紧张、急促的击打,表现出四九要向吟心解释的急切心情。带着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方言,展现憨朴耿直的四九和刁钻机灵的吟心的人物形象。

《小哥乖乖》(配唱:黄秀侦、庄蕙如)书院之澡堂定时提供热水予学子沐浴,四九早些邀英台、吟心同去下水沐浴,吟心惶恐抵死不开门。过渡剧情,刻画人物内心。代替枯燥的对白,使得原本平静的气氛变得急促而生趣。

《梦幻组合》(配唱:左宏元、黄秀侦、庄蕙如、谢文德)节奏紧凑,具有浑厚、大气磅礴的味道。丁夫子对尼山书院学子学有所成欢喜不已,众人回到书院大肆庆祝。词中富含多种哲理,既有四海一家之伟大愿景,也有向世人宣告、传递弘扬德行、个人价值等!

在十八相送途中,祝英台一腔深情系于梁山伯身上,欲许下终身,但碍于女子的羞涩,只得借物抒发其爱幕之意。由谢文德、庄蕙如男女搭配唱的五首插曲:《心事用歌唱》《朵啦朵啦并蒂莲》《学鸳鸯》《我的大笨牛》《你要把握》。相送途中,看见一樵夫行色匆匆,似乎赶回家看妻子,祝英台即《心事用歌唱》暗示自己是女儿身。 凤凰湖中青莲出淤泥而不染,祝英台唱《朵啦朵啦并蒂莲》自比为莲子,愿与为莲藕的梁山伯同开并蒂。经过池塘看见一对鸳鸯戏水,祝英台以《学鸳鸯》暗示愿学鸳鸯般与梁山伯配成双。农田中有个牧童坐在牛上吹笛,祝英台又以《我的大笨牛》感叹梁山伯真是个大笨牛。河流边一对白鹅悠游于水中,祝英台以《你要把握》自叹梁山伯像个呆头鹅,看不出她用心良苦的暗示。通过“樵夫挑柴归、莲花开并蒂、鸳鸯戏水中、牧童骑黄牛、悠游的白鹅……“来体现祝英台满腹心事,有口难言的焦急的心情 。身着男装的祝英台寄情暗喻又适当显露女性化的神态和动作,来提醒憨儒敦厚的山伯她是女儿身,古典含蓄美融入其中。

《拜访我的爱》(主唱:罗密欧)梁山伯喜孜孜的禀明,偕同梁母。带着贺礼前往祝家提亲。途中梁山伯想立刻飞奔到祝英台身边。既是展露梁山伯欣喜若狂的心情,也是鼓励世人要勇敢表达心中的爱意!

《携手》(配唱:庄蕙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逃至世外桃源(尼山书院),过着一种悠闲自在,男耕女织似神仙的生活。曲调清新婉转,展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婚后短暂的甜蜜恩爱的幸福日子。


【片尾曲】

《亲爱的爱人》(主唱:黄靖纮)打击乐进入,“我的心啊,紧抱着你的人啊…..”英台闻山伯噩耗,惊愕中,不信,不愿信到不得不信的心理变化过程,只能用眼泪来缓解心中的疼痛。随着二胡的伴奏,着重营造气氛,渲染了祝英台被禁足在屋内愁闷的心情,心中的的凄苦得不到发泄、缓解。随着音量增长到高潮点时从沉默中爆发, 层层递进的发展,预示着祝英台心底话的开始,在此刻祝英台压抑的内心全部宣泄出来。将“亲爱的爱人“三次重复击打,仿佛祝英台在深深呼喊山伯:明我者谓我心忧,懂你心系于我……你早已成为生活不可缺少、身边无可替代的守护!……即便远隔千里,依旧承载着你我彼此的情愫,飞翔于天际之间,风雨无阻。

随着曲子的缓慢,将祝英台从回忆中带回现实。“天也留不住爱我的人”一声叹息,在历经过爱恨情仇,艰难险阻,人世沧桑,聚散离合至抗争到早已精疲力竭。道出了个人力量的微小及无可奈何的强大宿命。“你的人啊,带走了我的心啊,像那飘去的流云。”比喻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像流动的白云一样缠绵无法割断、不可分离,道出了祝英台隐隐作痛的内心,对梁山伯无尽的相思。(梁山伯与祝英台受到各种阻挠,进行各种抗争的过程,最后依然逃不过阴阳相隔的命运。)也有悠悠扬扬,挥之不去的意味。

想起第6集书院祝英台问梁山伯:梁兄,你对路秉章和如意的感情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是路秉章,你会怎么做呢? 梁山伯:这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 祝英台:为什么? 梁山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婚姻大事一切由父母做决定啊!祝英台:万一,他们选择的人你并不喜欢,那怎么办? 梁山伯:婚姻是一辈子的事,不过,我会努力维持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啊,你呢,遇上了会怎么办? 祝英台:我啊,我会和路秉章如意他们一样,不顾一切,排除万难,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梁山伯:可是这样父母会生气,这是不孝的。祝英台:所以我说你这个人的个性应该改一改了,总不能因为孝顺父母,葬送自己的一生啊,真像你说的那样,如意嫁给了潘太守,那路秉章和如意岂不是遗憾终身。 梁山伯:嗯,你说得对,万一这种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会极力争取的! 祝英台:绝不后悔? 梁山伯:绝不后悔! ) (想起第18集祝英台心事重重对梁山伯道:明天我们就要分手了,我好怕我们以后都不能再见……梁山伯:只要我有心去看你跟九妹,就算千山万水都拦不住我的。只要你有意来看我,就算天崩地裂也拦不住你……) (想起第27集祝英台和梁山伯私奔逃亡,祝英台:我已经下定决心要跟你在一起,你们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梁山伯:你何必跟着我们一起吃苦呢?祝英台:我不怕吃苦,只要能跟你长相厮守,在苦的日子我也不怕!) (想起第39集梁山伯在生命将走向终点,依旧对着菩萨道:英台是我梁山伯生生世世的爱妻,菩萨可以作证!) (想起第40集祝英台在坟前悲痛哀号:你带我走,你带我走,我跟你走……山伯,你带我走,你带我走,带我到一个没有人拆散我们的地方……)

也许是梁山伯临死都未曾放弃带英台走,也许是祝英台至死依旧相随梁山伯而去,从而感动老天, 霎时白昼灰瞑、天摇地动,坟茔裂开,山伯含笑现身,英台跳入墓中,墓冢合起。一双彩蝶自山伯、英台坟中翩翩飞出,就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羽化的魂魄永远相爱,相守奔向永恒的幸福。伴着琴键回转、延长 ,由近及远并渐渐消失……虽然剧中梁祝冲破了世俗在结局的时候大团圆,但观众却是如鲠在喉,叹息扼腕!

二胡独奏《亲爱的爱人》作为夫子与学子们分别,梁山伯打伞出来找心事重重的祝英台都有出现。由欢到悲的转折,为后期人物的悲剧命运书院被封,夫子惨死,师母过世……梁祝生离死别的哀愁和悲凉难料的结局埋下伏笔。从幼时懵懂到年长后历经人世羁旅与浮生若梦之感,黯然销魂的离别,人生聚少离多的无奈,一瞬间如潮水涌进心房…..方感歌词意境本身的欢快、哀伤转向。


【音乐视角与“情”】

剧中音乐以祝英台为视角,前期展现祝英台赴杭求学,与梁山伯三载同窗的过程,后期到听闻山伯噩耗,穿插了祝英台回忆与梁山伯在一起点点滴滴的日子,抒发了祝英台对梁山伯的思念之情和视死如归的决心。从中体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情坚意决的爱情,从而控诉封建礼法毁灭爱情,道德制度抹杀人的独立个性。 音乐贯穿了一个“情“字,时而清新婉转,时而欢快激昂;时而羞涩娇饶,时而甜蜜情深……这个”情“也就是整剧核心。

如果,《序曲》叙述全剧的缩影。那么,《快乐人儿》《亲爱的爱人》这两首曲子实际上点明了自由、爱情两大永恒不变的主题,为《新梁山伯祝英台》又名《少年梁祝》的点睛之作。


【剧情概要】

1.在第一集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的生活状况:参加土地竞标大赛,奋力抢夺标旗。用幽默、夸张的氛围,把这些无知与美丑放在看客们面前,说给看客们听。

以筹得赴书院经费的梁山伯为视角:展现官员(县太爷)无用,衙门(师爷、衙差)无能,百姓(围观者们)无知!

在众目睽睽之下,官民勾结,剥削底层人民。(牛头作为和梁山伯同一底层人民,欺骗涉世未深的梁山伯,望将标旗让出。)

赞美梁山伯的崇高品德。(入不敷出的梁山伯夺标后,因心善,同情贫苦的人,而将标旗让出。)

底层人民在政治上没有觉醒意识,并没有对剥削制度而表达愤怒和抗议。(周围站着、坐着的围观者们不但未阻止,反而为拿到标旗的牛头高声欢呼鼓掌叫好。显然,围观者们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看待的。殊不知,同样的事情还会不断上演,扩散。)


2.剧中在传统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人刻画了个性鲜明的女性的“祝英台”形象:有着聪颖黠慧的思维;美艳无双的外貌,仗义豪爽、洒脱不羁的性格;叛逆独行,喜欢打抱不平的行为等。从剧中众人看到的“祝英台”是一个前期能够主动突破传统束缚(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后期能为自己命运抗争的女性(对婚姻自主执着的追求)。祝英台一个自我(女性)意识的觉醒,具有典型的知识型新女性形象,毫无疑问成为第一大主角。

当然剧中也对其他女性角色大加赞赏,并赋予了其女性优秀特点:如刁钻机灵、活泼可爱的吟心;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如意;秀丽可人、坚毅仗义的丁香等。

相比这些有才干、有见识、有聪明的许多女子,反则弱化了其男子如:贪图安逸,不学无术的祝威;惹是生非,好逸恶劳的娄敬文、辛平;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马文才等。这直接反对了传统封建社会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的看法,并深刻揭露了传统封建社会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的看法,埋没了多少有才干、有见识、有聪明的女子们。

正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草桥结拜时,梁山伯道:“不公平,不公平,不公平,自古多少奇女子,才情愧煞天下须眉,却只因男尊女卑,而扼杀了天赋良才,真是不公平!”

面对父亲的责备,面对母亲的劝说;面对兄长的不屑,面对吟心的不解。祝英台力排众议赴尼山书院求学。看到梁山伯对于女性的同情、尊重,为女子挺身抱不平。两人自然的互相吸引,结拜兄弟。对于祝英台在封建礼法和家庭的束缚的大胆违背上与梁山伯在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观念的大胆的违背上,都属封建统治阶级的叛逆者。


3.梁山伯作为十余年的儒生,受儒家道德传承的影响,他读书勤奋,学问有成。在后天环境中秉持的一种天性,乐善助人。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古训,思想观念少许保守,头脑中框框条条较少。 梁山伯在城中遇上一对母女(师母、丁香)荷包被抢,路见不平,挺身相救的梁山伯向小偷阐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大道理,希望能感化他向善,小偷懊恼梁山伯挡他财路,拔刀相向,赤手抵挡,身困险境的梁山伯被祝英台暗中相救。小偷招来大批偷儿们聚众报复四人,幸有一武功高强的侠士(路秉章),现身解救众人。梁祝四人赶至杭城,下榻一家客栈。夜里,山伯的束修被小偷掉包(为行拜师礼埋下伏笔等)。

天亮,山伯无意撞见长长秀发的英台反生疑惑,幸得祝英台反应机灵,巧妙化解。因此,祝英台警觉大意不得,把长及腰的秀发一刀剪下(不拘礼法)…… 行拜师礼时,山伯之束修被掉包,丁夫子以为其存心戏弄,将其逐出书院。祝英台、路秉章提议把大家银两凑凑数救救急。梁山伯:“不行不行,在下自幼秉承家训,不取他人钱财,我更不能收你们一分一文啊!”此时丁夫子之夫人与女儿丁香出面阻止,原来她们乃是当日之母女。丁夫子惧内,遂答应收留山伯,并让其以杂役弥补学费……


4. (如意:“你为什么不娶我,你当初为什么不娶我?你说你要去尼山书院进学,好求取功名为路伯伯报仇,可是谁知道你一走,朝阳府的潘太守就来我家提亲,强迫要纳我为妾,潘太守权大势大,我爹他被迫答应,所以我只好逃家来找你了…” 祝英台:“路秉章,为什么你当时不娶如意呢?” 路秉章:“我们家乡有个习俗,家有丧事,如百日之内不娶的话,三年之内不能谈论婚嫁,我和如意本来是要结婚的,谁知道那时候我父亲(武将)被奸人所害,逼得我只好暂时放下这桩婚事,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路秉章:“如意,听我说,当初要不是我父亲的事情,我们俩早已经成为夫妻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没名没分,躲躲藏藏地过日子,所以,我决定把当初未完成的的事情把它完成…” 如意:“我…那你的父仇怎么办,你还要服三年的丧,我们不能成亲啊!” 路秉章:“我顾不了这么多了,就是因为这些规矩,导致我们今天落到这么不堪的地步,如意,我之前的自私,差点让我失去你,我不能再错下去。天在上地在下,我路秉章决心要娶如意为妻,不管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我今生今世一定要终身伴着她,至死方休。”)

潘太守强迫如父要纳如意为妾,如意怀着一线希望逃离家乡来书院找路秉章,被怀恨在心的娄敬文、辛平通风报信给朝阳府。沉浸在幸福之中的路秉章和如意丝毫没有察觉到丝毫危险的来临。(如意:“也可能是我看错了(在市集看到潘太守身边的大捕头冷面),要不然我早就给他抓走了。”被大捕头冷面抓走的如意,不被其潘太守所辱撞柱,勇敢反抗,捍卫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如意是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男性(潘太守)的荒淫行为的牺牲品。如花似玉的女性如意种种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等级制度(潘太守)以及礼教、道德(为先父报仇)、习俗(百日之内不娶的话,三年之内不能谈论婚嫁)所害的结果。

如意因父亲在潘太守手中,便不得已断绝与路秉章的关系。路秉章气恼扇了如意一巴掌:“你背叛我们的诺言……”从路秉章一开始嫉恶如仇,一言不合抱着娄敬文就要往钟上撞等,从而做出冲动的事情来。直到如意的死使路秉章陷入了悔恨与自责(冲动的扇了如意一巴掌),到后期当上大将军不论马文才怎样百般挑衅都没有了以往的冲动 ,思想、心理、行为转变的过程。

如意,如意, (如意:“路哥,我真的好舍不得你……我想要为你生一大堆儿女……我不想死……”) 又怎能如意呢?无论是侠骨如路秉章还是柔情如如意,在封建等级制度下,都被打得支离破碎,逃的逃,死的死……


(祝英台对孔老夫子的话有不同的见解)祝英台:“偏见偏见,夫子所说的全都是偏见,这些昏君不勤国事,将朝纲败坏,亡国后不自己反省,却将责任推给女人,女人是何其无辜啊,学生真是为她们叫屈!”

(从女性政治地位来说,封建女性没有政治参与权。红颜祸水之说,使女子无论是直接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还是间接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都会遭到强烈反对。中国古代文化中塑造了一系列女子亡国的形象,国家的衰败、朝代的更替罪皆在女子,这种关于国家灭亡原因的荒谬解释,在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盛行不衰。)

祝威在祝父死后,派家丁守住所有出口,并强逼妹妹祝英台嫁给马文才。

(从女性经济地位来说,在封建家庭中,一切财产的支配权和家务的管理权都统一掌握在男性家长手里。妇女在家庭中是没有地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剥夺了女性的财产继承权。不仅如此,女性连支配自己嫁妆的权力也没有。)

祝英台力排众议女扮男装远赴杭城尼山书院访师求学。

(从女性教育地位来说,儒家教育旨在维护男权统治,于是“理所当然”的将女子拒之门外,使女子的受教育权限遭到限制,也丧失了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只能在家中接受有别于男子的有限的教育。而中国古代女子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便是“礼教”及“妇道”,将贞节、服从、柔顺与卑弱定为中国女子的终生追求。)

祝英台返乡后,静待山伯前来提亲,岂知等来的却是马家的下聘大队。祝公远惧怕马俊升势力,遂即答应,祝英台被父强行禁足。祝英台通过撞墙、上吊等极端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积极做点有希望改变现状的抗争,对自由婚姻的强烈向往。捍卫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人权” ,去争取爱情的自由与权力。

(从女性婚姻家庭地位来说,女子的地位也是相当低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封建婚姻的合法形式。在中国,婚姻重在宗族的嗣续,于是一夫多妻便成为古代的通例。平民可以买妾,贵族可以娶妻置妾养妓,而帝王更是妻妾众多,女子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是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和一个生殖工具而存在。同时,在行为规范方面,女子必须以“三从四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马文才掳回英台将其玷污。马文才发现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经成婚,英台并非完璧之身,盛怒之下,痛打英台,将其丢在祝家门口以此羞辱。英台遭此巨变,神智错乱,祝父母见英台变成如此,伤心不已。在祝家门外, 英台爬到墙头上抓蝴蝶的画面。施暴者马文才极力开脱,维护者马伟讥笑嘲弄,围观者漠不关心。对于陈旧观念的认识,从旧道德里挣扎出来的新女性的甘苦。个人选择的性行为说明正处于新旧观念碰撞和交替当中。(从女性精神肉体来说,妇女还必须恪守贞洁观,说到底是对女性的一种物化,一种对妇女精神毒害及肉体摧残。)

可见,封建社会的中国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婚姻和精神肉体等方面来说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封建礼教不仅束缚了女性的发展,也使其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在男权社会没有任何独立人格可言。

5.吴越地带的宜兴有赵、祝两大士绅,为了争夺土地,世代结仇,双方死伤惨重。到了祝公远和赵士杰这一代,情况越演越烈。祝公远不满官府将土地判归赵士杰,竟暗通时任都尉大人的马俊升,将赵府一家大小数十人赶尽杀绝,赵夫人趁乱抱着幼子梁山伯逃出。马、祝将财物掠洗一空。揭露了当时时期土地争夺的激烈,残酷和丑恶,及马府、祝府高墙大宅背后的罪恶与腐朽。

赵世杰死前被复仇的欲望蒙了心,叮嘱妻子让山伯长大为其报仇。梁母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会期间,遂道出其身世,与其祝府参杂了几世宿怨,山伯原是赵,其父赵庆平为马俊升、祝公远连手杀害,山伯惊闻自己竟与马、祝两家有不共戴天之仇,初是痛苦,后转为忿恨。山伯以卵击石,心意甚坚,被复仇的欲望蒙了心,不听母劝,让仇恨继续发酵。祝父毫无悔改之意,沉沦欲望中不愿自拔。梁山伯夹在爱与恨之间,心中矛盾痛苦不已。祝英台闻悉伤恸不已,跪求梁母忘记过去,并表示愿为梁﹝赵﹞、祝两家化解冤仇。最终,梁山伯在大牢中听得祝英台:“山伯,你对我爹所做的一切,我一点也不怨你,对你,我只有满心的愧疚。“ 从而梁山伯感到内疚不已,挣脱父辈欲望(土地争夺)的痕迹,在迷失中又找回了自我。

梁母对祝父以往毫无悔改的表现和不以为然的神情心生抵触,加之丁香为了打消马文才的疑虑,冒死转移马文才的注意力,梁母对丁香颇有好感。春婶遂与梁母商量,要山伯娶丁香为妾,延续梁家香火。梁母向山伯提及此事,山伯认为即使英台复原无望,自己也不该另结新欢,落井下石。况且娶老师之女为妾,对丁香不公,遂不愿答应。但山伯与丁香之间的气氛 (山伯不愿伤害与为友情的丁香,与为爱情的祝英台,与为亲情的梁母,只得自己避嫌),却因此事而变得有些尴尬。丁香几经思考,不想山伯为此事困扰,而决定离开梁家。英台得知,吵着要与丁香一同离去。丁香舍不下与英台的友情,加上梁母的好言劝慰,丁香只得留下。到祝英台的神智恢复,山伯修书将此好消息告知公远,祝家二老立即前来探视英台,两家一笑泯恩仇。(上一代人造就的恶因不可避免让下一代人品尝到恶果。万法转变,因果循环,若后悔晚矣。)


6. 马文才不肯到大厅拜堂,马父:“文才,这可是你自找的,怪不得爹。”,见马文才依旧不肯拜堂,马父:“你给我把帽子戴上,出去拜堂。要不然我就砍了你,也绝不让咱们马家颜面丧尽!” 马文才震慑于父亲的权威之下,不敢再做激烈反抗。 说明堂堂一个太守之子为了马父所维护的家族门面,自己的婚姻大事也做不了主, 更不要说普通人家之子。拜堂后,马文才面对压迫,恐吓于自己的父权不敢反抗,而是把自己的愤怒转嫁到不相关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身上,从父母包办婚姻中的受害者沦为施害者。

万知县闺女万若兰她是一个典型封建婚姻包办的牺牲品。 权利统治者马俊升为了维护家族门面,派十六人大花轿,迎娶万若兰。与具有叛逆精神祝英台相比,万若兰和传统封建社会下家庭的女子一样,从小被教养成一个符合传统要求的典范 :懂得礼仪,性格温和。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牺牲个人的意志。万若兰在拜堂、洞房时的不知所措,床中各种猜测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一切寄托于丈夫身上。几天下来,万若兰守着若大的空屋子,独自流泪,与名义上的丈夫马文才维持着可有可无的夫妻关系。若兰每日受到文才变相打骂,痛苦不堪。反映了传统封建社会婚姻制度下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种种不幸的遭遇。后万若兰撞见马俊升向其诉苦:“公公,求公公替媳妇做主。”马俊升(冷漠无情)道:“小俩口吵架是闹着玩的,床头吵架床尾和。文才脾气不好,你做妻子的就让着他一点。“万若兰只得抹泪而去。反映出男尊女卑社会制度下的妇女得不到体谅的处境,体现了万若兰无处诉冤的痛苦。最后,万若兰终究 避免 不了被马文才所休弃的悲惨命运。暴露了夫权制度的罪恶本质,从而看出封建婚姻制度是不合理的制度。


7.从主人公梁山伯希望通过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官派令下派往上虞县任县令→→→→上任期间希望多多为百姓们造福→→→→面临太守压力,见涂炭百姓的诸多案例而不能查办→→→→马文才胁迫地方乡绅,签下诬告山伯贪赃的诉状,扣山伯以贪渎罪嫌→→→→梁山伯权力被架空,打入大牢→→→→重振尼山书院,继承老师的遗志 ,思想、心理、行为转变的过程。

(丁香:“山伯,你现在还有机会可以取回功名,不要为了尼山书院耽误了你的前程。“梁山伯:”功名对我来说不过是浮云粪土,不值得留恋,倒不如学老师做百年的事业,来得有意义。“)


8.从竞赛(利益的角逐)→→书院(文化的腐朽)→→江湖(快意的恩仇)→→考场(教育的腐朽)→→官场(政治的腐败)→→家庭(日常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矛盾)→→青楼(道德的堕落)→→慈云庵(宗教的塌陷)等等, (小人物对命运的挣扎如书童四九, 大人物对权势的追逐如马俊升等等)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各阶层和各生活环境。


9.社会的风俗习惯:

社会生活民俗→→→→人生礼俗→→→→婚姻→→→→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

路秉章:“我和如意原本论及婚嫁,无奈先父当时因故去世,按习俗百日不娶,三年之内不能论及婚嫁……“( 传统社会带孝的陈规陋俗,带孝期间,不宜嫁娶,逢有喜庆也不能办,要等到卸孝之后才补办等)

祝父:“……让英台穿上凤冠霞帔,坐上大红花轿,正正式式,风风光光地嫁出去。人生就那么一次嘛,总不能让英台有所遗憾……“ (传统社会婚礼的陈规陋俗,大操大办,仪式多而复杂等)

。。。。。。

。。。。。。

。。。。。。

天啦,回头看了下,《新梁山伯祝英台》又名《少年梁祝》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现象和种种问题简直太多了,说都说不完!!!

 4 ) 梁祝得悲壮

导演和编剧在剧情设计方面,可见颇有深意,人生总得经历生、老、病,死,而我们早就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结局必定是以身殉情,何不在未离开人世之前多一点开心呢,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至今仍对这部剧念念不忘的原因吧。

几番唏嘘和感叹,我想我们该庆幸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由的时代,我想这也是梁祝这个故事作者的初衷,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像所有的童话故事一样,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5 ) 一个古代人有多少机会被气死

本来前一天才看了逆女,觉得很苦逼,心想有罗志祥的这种古装偶像剧应该是轻松卦的吧。。。没想到,尼玛比逆女还苦逼。 一、气死你的机制: 1、官场黑暗,逆向淘汰——梁山伯被迫违背良心、违背法律、违背当官的初衷。 2、官尊民卑——丁夫子、路炳章、梁山伯受官的陷害求告无门;丁家值钱的东西都被封学堂的县官和衙役抢走,丁家妻女被身无分文地赶走。 3、父母尊子女卑——祝英台因为全家和马太守沆瀣一气的关系只能嫁人品坏的人;梁山伯因为父母辈的仇恨无法娶祝英台。 4、男尊女卑——连下人(四九)都说:公子,你把吟心许配给我让她一辈子给我做牛做马【看来指望受害者同情更弱势的受害者是妄想,它们只会想找更弱的受害者来欺负】;女子不得上学堂,丁夫子因为此事被抓住把柄,封学堂、气死;还有由此带来的种种面子问题:梁山伯自己也抱着这个观念,为了面子,在大家盘缠用完之后还不让吟心回去拿钱,硬要自己去干自己不擅长的活儿,事倍功半;企图自己挣钱而不是求助祝家来赎丁香,等等等等。。。 5、富尊贫卑——丁母被官兵打伤后无钱医治,因此被老色鬼药铺老板讹诈(霸王硬上弓要丁香做妾不成,就要母女交出五百两银子,不然就告官说她们要杀他),于是丁香只好从事演艺道路去了(站在现代角度看,其实也挺好)。 有童鞋说,因为古代人的教化和现代人不同,所以它们未必会觉得以上的机制让人气愤。但我觉得,那些机制损害的都是“公平”和“个人意愿”(我想做的事儿你不让我做,我不能做的别人能做),一般人只要一想到“为什么你有我没有?”这句话,就自然会觉得憋屈了,哪怕它压根儿没受过什么教育。 二、从各人角度看,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阻碍来自: 祝英台:自家父母(& 马太守);社会风俗(女人不能上学堂,出嫁从夫。。。)。 丁香:官府(赵中书,县官),有钱人,"经纪人“(老鸨)。 梁山伯: 1)官府——赵中书,祝公远,马太守,马文才; 2)父亲的仇(他娘说)—— ”你不能为了一个女人(即:你的终身幸福)就让你爹在九泉之下死不瞑目啊~~~~~“; 他娘还抛出了终极问题:“是她重要还是我重要?!”“你要是不答应我,跟你这个仇人的女儿牵扯不清,我就不起来”;“我是个苦命的娘,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梁家争这口气” 【其实祝英台救过梁山伯一命,真要把子女和父辈的恩仇混淆的话,也都可以抵消了,不知为什么梁家母子都不考虑这一点。】 他娘呼儿子巴掌:“我养了你二十年了,我还不如她~~~~~” 【既然大家自己都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也就是容许别人让自己不如意,那怎么就不许子女让自己不如意了呢?这说明,在这些父母看来,别人和子女的权利是不等的,骨子里还是抱着子女低自己一级的观念。好比养了个宠物,无论生杀嫁娶还是染发穿衣弄结扎都是自己说了算,更把自己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说成是恩赐...】 马文才: “文才,这可是你自找的,你可别怪爹!”(矮油,连大恶人都有苦衷,为了保存自己的颜面,马太守要求他娶不认识的人) 三、零碎杂notes 罪魁祸首对受害者说:都是那个xx害你的,你怨不得我~! ——【最常见台词】 梁山伯他娘抬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来要求梁山伯娶丁香为妾,丁香不想介入梁祝要走,老太婆又说她这是“为了儿女,不免会表示出自私的一面”…… ——【你说她除了为自己到底还为了谁】 师太说:众生愁苦皆是舍不得,看不开,放不下。 ——【所以詹x清选择去死了好吗】 缺钱的时候没有告诉大家,而是“为了怕xx烦心”而隐瞒实情,到头来还是要知道的,而且是在情况更糟的时候知道,失去补救机会。 ——【拖延症是要不得滴】 梁祝俩人没死的很惨的原因:走了狗屎运。 一是剧中大boss被天打雷劈吓到了,梁山伯才没在18集就挂掉(被诬陷科举作弊要腰斩);二是梁祝的好朋友陆秉章(杀人逃犯)居然当了大将军。 ——【对于剧中人物的困境,这是两个最不可能的解决方法。可以想见,一般人要碰上内些个倒霉事儿就没那么好运啦,大概连10集都撑不到就会挂掉。】 “养儿防老”是因为古代的女儿都是嫁出去就住在别人家了,很少能照顾到自己的父母(有交通不便的原因),只有儿子能呆在家里。现在这个条件不存在了,养儿防老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养儿养女一样防老。 ——【或者一样不防老】 祝父认为“一个人一生也就这么一回嘛,当然要风风光光地嫁出去”,所以在马文才放手祝英台(以为她疯了)之后,还要在自家为祝英台重办和梁山伯的喜事。。。结果被马文才发现,最后逼死了俩猪。 ——【这种傻逼理由,只能理解为:是编剧硬要把它弄成个符合原著的杯具。换了一般人,好不容易捡回儿子女儿一条命,早就变卖家产远走他乡让马文才够不着了好吧】 ps:特意回头来补一句:被江老娘(吟心)惊艳到了啦!!!

 6 ) 童年数一数二的悲剧记忆

小学看的时候哭成了泡泡眼,真的很感人。演员的表演和情节设计也非常到位,以前不觉得祝英台的扮演者梁小冰有多好看,现在再回看了一遍真的好美,和罗志祥扮演的憨厚的梁山伯真的好配把我顺利的带入到剧情。就是真的太惨了,惨绝人寰的那种惨,堪比韩剧的惨。每一次刚有一点点希望就又被掐灭,坏人处于上帝视角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真的好气哦(´-ω-`)还有最后那一次,祝英台的父亲为什么执意要给英台办婚礼,明明梁山伯就是躲着马文才偷活了下来,这么大张旗鼓办婚礼真的是在想什么?如果没有这次大张旗鼓,祝英台就这样装疯卖傻,梁山伯在马文才心里已经死了,这样找个时机把英台送出去说是治病,然后他们两个就可以在远方快乐的生活了多么美好啊!可惜这个经典的爱情故事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所以作为观众也只能接受活生生的被虐了一次又一次,话说剧里梁山伯真的命硬,被折磨了那么多次才结束。童年看过的数一数二的惨剧,两只蝴蝶飞出来那一下总算也弥补了一点我的意难平吧。这个版本后面也有很多翻拍的版本,但是无法和这版一样让我这么真情实感的带入到剧情。也许也有童年的记忆光环吧,但真的好喜欢,即使画质渣到大屏不忍直视,但还是不影响这五星的喜爱(⑉°з°)-♡

 7 ) 这颜值我是服的

好嫩的罗志祥,好嫩的梁小冰,真的是【少年】梁祝啊,满满的青春气息~颜值真的太高了,看的第一部梁祝就是这部剧,还有一部是动画电影,何润东那版男主颜值实在不够(不要打我),看了一点儿就弃了…其实后来看转角遇到爱认识罗志祥的时候没认出来他是当年的梁山伯,实在是因为气质不一样,梁山伯白白嫩嫩的,还有书生气~小时候超喜欢的~还有梁小冰,真的太美了,带点可爱,带点温婉~

 短评

好片是好片,就是太悲情了,看得人揪心。。。结局比较惨的版本。。

8分钟前
  • SeVeN
  • 推荐

挺喜欢这个版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过真的好虐心啊😗

12分钟前
  • 草长莺飞
  • 推荐

那时觉得梁小冰好靓女啊。

17分钟前
  • D酱
  • 还行

成年后再看此剧原来是孽缘嘛,梁山伯好好的取了丁香(私塾校长女儿,书香世家,家底殷实,大房子)考了科举,也没有狗血纠葛,顺利当个公务员,过上幸福生活。祝英台毕业嫁入豪门,马文才头脑不错样貌也不差又对她痴心一片,也不会害得两家家破人亡。这不是皆大欢喜嘛…

21分钟前
  • rrrrr
  • 推荐

居然是罗志祥啊有没有,编剧编的很好,马文才的坏,祝英台的机灵,父母的慈爱,仇恨与恩情,情义与名利,孝子与败家子,主仆,师生,既有欢笑又有悲苦。

24分钟前
  • AntoniaHe
  • 力荐

当时觉得小猪好帅好帅 梁小冰好美好美 马文才好坏好坏

28分钟前
  • Moくん
  • 推荐

小冰那时候好美

30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还行

我爱梁小冰!她是我心中的女神。我喜欢马文才!他是我的理想型(演员的外表,角色的性格)。天哪!陈嘉辉和梁小冰结婚!祝英台和马文才总算在一起了啊哈哈!

31分钟前
  • Ziggy
  • 推荐

话说这祝英台还没有她丫鬟好看!~

33分钟前
  • H
  • 还行

如果我说是为了江祖平看的。。。就是银心

37分钟前
  • 爱蔚
  • 还行

這個挺好看 主要是梁小冰好看~

39分钟前
  • T.V.Zoe ி
  • 还行

童年凤凰台,为了看梁小冰。谁能料到罗志祥会红呢,当年他跟欧弟组合唱歌村得吓死小学生~49太丑吟心太美六月太萌马文才太帅……剧情太惨!结果后来好像都没看完……op ed都会唱,还很喜欢他们的衣服。

40分钟前
  • 小锡兵
  • 还行

这个当初是冲着梁小冰去看的。

42分钟前
  • 肉肉肉肉肉肉肉
  • 还行

好老哦~~~小学时候深远的记忆。。。还记得是本港台放的。。。

44分钟前
  • 猥琐水星人
  • 推荐

喜欢江祖平那个小丫鬟。

48分钟前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还行

我怎么记得只放到九孔被腰斩电视台就不放下去了

52分钟前
  • 小儿勾
  • 还行

梁小冰的戏服很好看

53分钟前
  • 懒懒
  • 还行

每次片尾曲前奏响起,我仿佛看见漫天飞舞的蝴蝶,梁祝彩虹桥相会。他说死后葬于忘情坡,她也要脱下嫁衣随他而去,比翼连枝,当日所愿,不论马文才如何金钱权势糖衣炮弹,我也如英台一般只爱真心爱我正直善良的梁山伯。

57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推荐

一直没看到结局。多年后我猛然反应过来梁山伯竟然是罗志祥 0 0

59分钟前
  • Iris
  • 还行

这版的马文才可以说是可恨之极,书院里百般轻薄祝英台也就算了,甚至后来在英台已经与梁山伯成亲以后强行把祝英台带回家将其强暴殴打致疯,还有脸口口声声说自己爱英台,这种人根本就不懂得爱,也不配说爱,可怜梁山伯,被打惨死,死后还要葬在忘情坡看着英台,好在结局很美很美

1小时前
  • 幸运草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