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

台湾剧台湾2005

主演:林心如,霍建华,郝蕾,孙兴,李立群,郑罗茜,黄勐,周笑莉,蒋冰,张茜

导演:陈家霖,张敏

 剧照

地下铁 剧照 NO.1地下铁 剧照 NO.2地下铁 剧照 NO.3地下铁 剧照 NO.4地下铁 剧照 NO.5地下铁 剧照 NO.6地下铁 剧照 NO.13地下铁 剧照 NO.14地下铁 剧照 NO.15地下铁 剧照 NO.16地下铁 剧照 NO.17地下铁 剧照 NO.18地下铁 剧照 NO.19地下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20:24

详细剧情

  晶晶(林心如 饰)尽管双目失明,但内心却十分明亮,乐观开朗的她是电台的DJ,用她的声音在世间传播快乐。云翔(霍建华 饰)热爱画画,然而,却常常被逼着去画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题材,这让他十分苦恼。一场意外让这对个性迥异男女相遇在地下铁之中,只是一瞬间,单纯善良的晶晶便吸引了云翔的注意。  三番五次的接触之后,晶晶和云翔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然而,就在此时,云翔意外得知,导致晶晶双目失明的罪魁祸首,竟然就是当年尚不懂事的自己。之后,云翔又发现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悲痛之中,他决定留给晶晶一份只有他才能送出的礼物。

 长篇影评

 1 ) 纯属巧合

03年暑假在家相当偶然地买了这张碟,在一个只租不卖的小店里:可能是因为租的人很少且我出的价高吧.
很讽刺地,碟片上的中文片名竟是叫做"致命飞车"的并附以蒙面机车党的背景(虽然很醒目地用英文标着'subway').我已忘记封套的情形,但估计也很难跟电影的内容有太大联系.
可是这部电影至今仍是我的fav,这张陈年老碟也很争气地配合我的历任光驱,尽管我看了千百遍.
很欧洲的一部电影,配以粤语风格的汉语字幕(可惜我几乎丝毫不懂法语),反映了极为可爱的对爱情和音乐的(其实归根结底是自由)的追求.
我很喜欢,狠喜欢.

 2 ) 就这么青春着,浪费着...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他?也许是因为那生命最后一瞬如此灿烂的笑容。他的眼神这样好看,当快乐与深情渐次在笑容中慢慢舒展开来的时候。只是,来不及完全绽放。。。更来不及等到收获时节,一切都来不及。。。生命在最充满期待的瞬间嘎然而止,如灰飞烟灭,令人唏嘘。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他?当他蓬着一头淡金近乎银色的卷毛,眯着满含讥屑的双眼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因为我们是这样的不同。我想,生命应当有目标,一切循序渐进,而不应该像他如此这般青春着,浪费着,挥霍着。。。

  当我们非常非常年轻的时候,有一首关于青春的歌,它的旋律流传在街头巷尾,里面一句很生动的歌词这样说:“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记得当时我问我的好朋友,为什么要说被青春撞了一下腰?而不是撞着脑袋、胸口什么的:)她笑而不答。现在我终于知道答案,青春只有以这样不羁的方式来撞击你,才打动你。当你带着睥睨的神情嘲讽着这世界,只恨天低,志存高远的时候;当你对一切说不,不愿与世界同流合污的时候;当你和生活这柄重刃无锋的利器负隅顽抗而败下阵来的时候。你的确也是那样一种姿态,和青春一样——自由不羁的姿态。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天地我笑一笑/古今我照一照 /喔。。。人间路迢迢 。。。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笑得春风跟着用力摇 /摇呀摇摇呀。。。我将热情燃烧你可知道 /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扭得飞花随着白云飘 /飘呀飘飘呀/我对你的爱如山高。。。我将拥抱年轻真心到老”。

  听说,巴黎的地铁就象颗地下心脏,它的血管如网络如触角伸展到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四面八方人潮如水般涌来,再退去,没有谁会做短暂的停留,没有谁真正关注过那无尽隧道中的黑暗世界。就有这么一些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歌者、鼓手、流浪汉、小偷以及卖花人,他们生活在地下,无家可归,没有阳光。没有阳光的生活却并不见得比正常人的生活更黑暗、更悲伤。银发小子轻轻一跃,跃入这个世界,在他们原先波澜不惊的生活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Fred是个游戏人生的男孩,来自社会的底层。他喜欢炸保险箱,如他所说只是因为“讨厌保险箱,见一个就炸一个。”他本是一个飞贼,自由轻飘如空气中一只鸟,他原可以在巴黎逍遥度日,或是和警察继续猫捉老鼠的游戏,如任何一个飞贼那样。怪只怪在他心中有太多的爱,他爱上富商美丽的妻子,他炸开富商的保险箱什么也不为,只为能够再见到她;他爱音乐,他为此劫下运钞员的现金,只为开一场他梦想中的音乐会。他躲进地下铁,对抗着地面上的形形色色,对这世界他怀着一份朦胧的爱恋和莫名的恐惧;他一路狂奔,却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早年的阿佳妮将她慑人的美丽包裹在奇装异服中出演富商的妻子Helen,她不爱那个年轻人,因为她对未知的生活很害怕;她爱那个年轻人,因为她和他一样叛逆,一样有梦想又惧怕未来。Helen在地铁里寻找Fred,本来是要拿枪逼着他交出保险柜里的资料,找到之后却和他坐着看了一夜的烟火。并不是真正的烟火,而是地下世界的人们用电焊制造的烟火,还有Fred穿旱冰鞋的朋友,还有鼓手。那是他们唯一一次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当Helen和穿旱冰鞋的小子伴着录音机里的音乐在地下广场翩翩起舞时,站在不远处的Fred望着自己深深爱着的美丽女人,眼里含着泪花。鼓手走过来问他:“那女人是谁?” Fred 说,“灰姑娘。”鼓手比划着,“你的灰姑娘手袋里是有手枪的!” Fred笑意荡漾:“那是她的魔术棒啊。。。”一个胡闹的银发小子,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爱人,是那么深情。什么都不用多说,就知道他为什么要坚持把那些重要的资料藏起来了。。。勒索的目的是这样单纯,觉得自己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而梦想的实现又是那么荒谬。Fred辛苦筹备起的流浪者乐队,当黑人主唱一边流泪一边开始放声高歌的时候,周围的人们都安静下来了,没有一点声音。吕克贝松早年的电影情节总是与音乐珠连壁合,交相辉映。涓涓细流自心中涌动而出,穿越这隧道般黑暗的地下世界,带来如沐阳光的温暖。是了,对于生活在此的边缘人们,对生活,他们的要求何其卑微而简单啊! 只要那一点点阳光。。。正如卖花郎曾对银发小子说的那样,“这里没有阳光,一点也没有。早上醒来能看见阳光不好吗?!。。。”乐声中一切都缓慢下来,只剩下Fred出神的模样,幻像中是他的Helen和他自己,她是他梦想中最遥远最深蓝的那一束星光,而他坐在星光的身畔。幸福似乎并不那么遥远。。。

  这是一个浪漫伤怀的故事,像一朵小小花蕾欲开在如此荒诞的土壤。。。如同生活在地下的人们对阳光的渴望,剖开Fred不羁迷惘的外衣,他只不过是个心怀那么一点点卑微渴望的孩子,而将青春的筹码轻轻一掷,在命运的轮盘中只划过一道闪亮,就如烟花般转瞬成灰:(

  地铁中的演唱会将一切推入高潮。她逆着人头攒动的如织人潮而来,两个人的目光在人群中彼此寻寻觅觅。当他终于看到她时,笑意漾满他的眼睛如春天的花开,慢慢绽放。。。时间啊时间,如果时间可以定格在这一瞬间该多么美!仿佛幸福总是与你擦肩而过,而死亡却如影随形。从两个人的狂喜到令人落泪的生离死别,也只不过是一瞬而已,每一个特写都那么恋恋深情。我们看到Fred的欣喜无限、中枪、笑容凝结、然后慢慢倒下。。。而台上,他不惜抢劫终于筹办的演唱会,意兴正酣。 他是那奔向幸福的追梦人,在幸福近在咫尺的时候梦想被粉碎,摄影机中的世界渐渐倾覆。。。一如吕克贝松十年后那部《杀手不太冷》中的莱昂宿命般的悲剧一样。。。当他满身鲜血的躺在Helen的怀中,轻声地问,“Helen,你是不是有一点点爱我?哀恸欲绝的她含泪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亲吻作答。在最后的时刻,他仍然那样云淡风轻地与她作别,“我会给你打电话的。。。”令人心碎。

   吕克贝松八五年的才情横溢之作。如今,穿越二十年的岁月,回望那一段飞蛾扑火般的灼热青春,感觉年华一下子老去,一下子老去。。。

 3 ) 地下铁的诗

摇滚 死亡 爱情 金钱 犯罪 地铁 这是现代的流浪者生涯
和马刀 草原 白云 屠杀 部落 并无区别
或者和兰波的诗歌 匪帮 丛林 劫掠 手枪 也很相似
法国硬汉充当鼓手确实别有韵味 不知道他是不是真会打鼓
沉重的鼓点 忧郁的乐队 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
阴暗才是人生的本质

 4 ) 梦想的代价

可以说我完全是冲着女主角颜值来的。

男主角Fred乍看之下是一个相当怪异的人。一头浅金色的头发杂乱竖起,总是皱着眉头,怒气冲冲,但是后来会发现他有很多萌点 。听到好听的音乐会张开一个萌萌哒的笑脸。他的梦想是做乐队,但他自己不能唱歌。因为5岁的时候出了车祸,躺了五个月医院,五年不能讲话。其实你会发现他是一个极度简单单纯的人,也许和小时候车祸有关。地下铁有很多有个性的人在里面生活。嬉皮士一样的溜冰人,他的双脚就是溜冰鞋,在地铁各个角落穿行,也抢包。一次次从追赶他的警官眼前溜走。无名氏鼓手(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里昂)不说话,但是有种莫名的洒脱。大力士一身扎实肌肉,能徒手扒开手铐。

地铁里面乞讨的卖艺的各式各样的人,被Fred找来组了一支乐队。组合起来的乐队能演奏出不输于任何地面上主流的乐队的音乐。Fred用抢来的的钱打发了真正要演出的乐队,让自己的乐队上台表演。

然后自己欣慰落泪。

他们生活在地铁的角落。地面匆匆来往的人们不知道地下还有这么一个卑微却宏大的世界。

那个美丽的女人Helena,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Fred。Fred趁帮她搬东西撬了她的保险柜,然后发现自己喜欢上了Helena。但是Helena的老公是个厉害角色,找了一堆人来追踪Fred。

这里才知道电影一开始是怎么一回事了。美女找人追踪这个坏蛋。直到美女进入到了坏蛋的地下铁的生活空间,才意识到这里有前所未有的真实和快乐。自己所生活的上流社会光鲜亮丽但是虚伪而无聊,自己只不过是自己有权势的老公的一个花瓶。

最后,乐队在台上表演,Fred在人群之中看着,Henela跟老公闹翻不再愿意配合那虚伪的世界,向Fred奔来。但是Helena的老公找的人抓住机会向Fred开了枪。倒在地上的Fred跟着音乐,吐了几个字吧吧吧吧吧,仿佛自己也参与了乐队,Helena给他一吻,也许Fred生命的尽头算是实现了梦想。

整个风格也是一本正经又给人oops的法式幽默。又调侃了一下法国警察,公职人员傻里傻气的,懒散的工作态度还有一点人情味,有一点可爱。

 5 ) 别样风情画的地下王国

吕克·贝松的第二部电影《地下铁》(1985),金毛弗莱德,抢了洛伦娜老公的保险箱。殊不知,这位亮丽女人的老公是有钱的大咖,手下马仔怎会善甘罢休。一路追寻,金毛无路可逃,只得跑进地下铁。金毛从保险箱里,翻出洛伦娜的靓照及一些物品。对于她本人的兴趣,显然大于其它,按捺不住的金毛斗胆给她打电话,答应归还她的物品。

二人如约在地铁见面,可谓一见钟情。金毛说我爱上了你。看似无感的洛伦娜,当然对金毛的人生也大感兴趣。后来,在得知金毛被警方通缉后,越发引起洛伦娜的好奇。于是,她没事就来到地下铁,四处寻找金毛。

而此时从警方手中逃脱的金毛,认识了惯偷滑轮小子洛拿,继而认识了窝居在地铁的一个乐队。健美黑人比尔,帮金毛掰开了手铐。有趣的是,这个乐队可谓来自五湖四海,各色人都有,但他们自得其乐。

工夫不负有心人。拿着枪的洛伦娜终于找到金毛,如此这般,二人就慢慢好上了。地上的世界,跟地下的世界,本就是两个世界。惊艳的洛伦娜,犹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尤物。而金毛他们只能抱头鼠蹿般于地下铁过活。

洛伦娜问金毛以前做什么。他说以前搞了一支乐队,没钱就散了。此时的她,一直处于矛盾中。爱与不爱,始终是洛伦娜的心结。一边是财大气粗的老公,一边是激情四射又落魄无比的比尔。她不时还要与警探周旋。有趣的一幕,老公带她参加政客家宴,因听不进政客妻子的叨叨,她回应对方“我对你所说的一点儿也不感兴趣”,惹得政客妻子伤心哭泣。老公让她道歉,她反而起身傲气地离开。通过这一段,也让我们知道,原来洛伦娜也不属于地上的世界。她只有转入地下。

有趣的是,影片对啥事办不成的草包警探,可谓用尽挖苦之能事。如杜蒙的《小孩子》的警探那样低能。原来法国电影对警察的搞笑刻画也算是传承有绪。他们在地上玩不转,在地下铁更是黔驴技穷,除了警探喝令手下不停地倒咖啡,或者不停地让被抢乘客填一张无用的表格,再或用“蝙蝠侠”之类虚头巴脑的命名之外,根本就是啥事也办不成。牛逼哄哄的阵势,只是吓唬人的假把势。与之对比的,则是无所不能来无影去无踪的金毛和滑轮小子的他们。他们有情有义,有难共担,且痛快可乐。

金毛和滑轮小子,决心为乐队渴望的登台演出筹措金费。说起容易做事难。他们得手后,却被追捕。滑轮小子被抓,金毛倒安然无恙。他拿着一沓钱,终让乐队如意安心登台。就在乐队演出正酣时,洛伦娜正欣喜赶来,台下的金毛,却被洛伦娜老公的手下枪击。洛伦娜原以为能扑进他的怀抱,却不料这是永别。洛伦娜搂着倒地的金毛,痛彻心扉。但金毛微笑了。他得到了所爱之人的拥抱,也实现了乐队登台演出的愿望。他满足了。而漂亮的洛伦娜,终将在痛苦中迎风成长。此时美好的乐声淹没了洛伦娜的嘶哑声。

年轻亮丽又心性高傲的伊莎贝尔·阿佳妮,与外表沉静而内心炽热的克里斯托弗·兰勃的联袂出演,亮煞眼球。初登银幕的雷阿诺打着爵士鼓,虽无一句台词,也算是酷毙了,这也为他多年后出演《这个杀手不太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关地下铁的电影不算少,但如《地下铁》如此让人酷炫精彩,着实难得。关注点停留在一帮蜗居于地下铁的人。惯偷犯、乐队与卖花男,五光十色。配上一帮无用的搞笑警察,更显滑稽有味。虽不能说活色生香,至少绚丽多彩。强权世界下最底层的人,并非只是一味乞讨的无用人。他们有着各自的喜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切实追求,只是为了生活,被逼无奈之际,他们铤而走险,走上了与地上有序世界的对抗之路。

显然,当时还算年轻的导演,有着自己的深度思考,似乎意在提醒当权者对底层人士的关注。对于电影拍摄本身来说,同时也是一种极有难度的挑战,但吕克·贝松做到了。片中对地下铁的用镜可谓精妙至极。被人们忽视的地下王国,原来有着别样风情画,令人击赏叫绝。时光匆匆,不觉影片出品已三十年,在此涂鸦点点,以此纪念,也算是了却一桩久违的心事。

2015、10、2

 6 ) 还行

《地铁》是吕克贝松的早期作品,看得出老吕那会儿还不十分突出电影的故事性,仿佛实验般的刻画着一个个酷酷的动作,发型衣着,生活状态并且叙事也十分随意。看到最后没什么格外的感觉,仿佛老吕在我面前对我说“怎么样,哥们,我拍的好看吧”我说“唔,不错”。
这样的电影恐怕忘得会很快。

 7 ) 无题

      前些日子在豆瓣上看到人写这个电影的影评,才惊觉自己从前也看过。追溯起来真是很久的事了,那时候还是高一,家门口的商场里新开了家租碟店,而且据说是大连市唯一的一家租正版碟的地方。那是我整个看电影生涯的起始,租的头三部片子是勇敢的心,罗马假日,肖申克的救赎。也许跟初恋总是最美是一样的道理,从此以后不管梅尔吉布森做了多出格的事,我永远都只记得他挥舞胳膊高呼自由,打马从一群热血战士面前飞驰而过的场景。不管好莱坞黑白片时代出过多少费雯丽或是嘉宝这样的女星,我永远只认赫本为女神。不管后来又看过多少精彩的片子,肖申克的救赎永远是我心中的电影之王,每次点开豆瓣top250,只要看到它依然稳坐第一的宝座,心里就莫名的欣慰。
    这部地下铁,也是那个时期看的电影之一。由以上三个例子也可知我对它的情怀。这么多年已经完全忘掉了它的具体内容,只剩男主角穿风衣戴墨镜的样子还在记忆里,优雅叛逆温柔阳刚颓废阳光等种种彼此不搭界的好的形容词都可以统统倾泻在这幅画面上。还记得这片子的节奏很淡定,然而平静的外表下激烈的感情暗涛汹涌。这种风格给我的感觉如此强烈,以至于不但影响了以后我对电影的品味,甚至成为了我对文字好坏的评价标准。
     其实这些都是很多年后在我几乎快要遗忘这部片子而又偏偏看到别人写的影评重新回忆起时想到的。于是立刻冲到迅雷以平均10k/s的速度花了几天的时间下载重看了。慢慢的回忆一点点被唤起,开头时警长领着一群人下地铁时的背景音乐,女主角的美比苏菲玛索还要灵动还要惊艳,黑人主唱从羞涩到开怀大笑的过程,乐队的第一首曲子,和Fred最后的歌声。不同的是,这次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不停地浏览着农场牧场魔法卡片和QQ聊天。片子没有变,变的是我了。
    还有,当年之所以会租它,纯粹是因为吕克贝松的鼎鼎大名。这几年据说吕导堕落了,近来新出的阿黛拉冒险更是加速了他堕落的过程……我怀念那个只拍前十部电影的他。什么时候一定要找出一直很想看的天使A来看看。
    哎,其实我只是很怀念最初看电影时的那份新奇激动目不转睛的心情。
   顺便说下,当时看到这片还有个译名叫花都夜深沉。当时狠狠地嗤之以鼻了一下,没想到多年后回头找这个片子,居然是用这个名字找到的,因为其它叫地下铁的书影音实在太多了。不过这部绝对是最名副其实的,真希望其它那些都改改名字去。

 8 ) Fred是幸福的

我觉得正常电影不是悲剧
对于Fred而言
他完成了组建乐队的梦想,也帮很多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完成了梦想
他唤醒一个他心爱的女生,这让我想到《三个傻瓜》里面的主人公,
他们似乎有着共同点,都清楚的指导自己喜欢什么,自己追求什么。
他最后也得到自己的爱情。
虽然最后Fred被暗杀了,但是能在这时候死去有什么遗憾呢。
人生足矣了。
只是觉得女主角才是真正的悲剧。

 短评

一个小品式的故事,以为是说一对落难鸳鸯,实际上说的是地下文化与表面文明的碰撞,摆脱黑白两道,讽刺道貌岸然,迷幻的地下铁,藏污纳垢又带着真实情绪,音乐太棒了

9分钟前
  • 理易封
  • 推荐

这是一种对于生活改变的渴求,而这种转变就像是一场重生……就像FRED被枪击倒下……然后嘴巴合起音乐……阿佳妮阿姨您真是美女啊~~~

14分钟前
  • 噬辣狂魔小泽条
  • 推荐

阿佳妮参演的片子真的需要导演有相当的功力和信念,才能避免美艳盖过剧情,尤其商业片,那一双摄人心魄的蓝色眼眸太喧宾夺主,只要出现在画面中,其它一切都黯淡了,都不再重要了——说来还是<着魔>这部邪典气质浓厚的cult片最和阿佳妮互相成就。

15分钟前
  • GIVIND
  • 还行

阿佳尼又害死一男人……

20分钟前
  • 17950
  • 力荐

“那是谁”“灰姑娘”“灰姑娘的口袋里有那么一杆枪”“那是她的魔法棒”

21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贝松这片拍的散而无神酷而无味,各个桥段就像豆腐块一个接一个罗列上去彼此之间缺乏内在贯通的情绪脉络,只靠兰伯特和阿佳妮的偶像造型气质是撑不住全场滴!……要说亮点就是开场法国警察组团下楼梯那段,踩着八零年代美国电子摇滚的节奏点,如果不是杰克逊经典两年后才发行,甚至认为贝松这一幕的主题就叫做《BAD》。两星半

2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具有新浪潮音乐的感觉,我说的只是主人公的形象,当年电视台总在深夜播出!~

29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推荐

整个故事在一个极端自我的叙事氛围缓缓展开,开门见山的激励事件随着情怀的扩散渐渐失去了步步紧逼的意义,电影似乎在用一个童话视角将巴黎地铁站打造成了一个诡异而迷人的世外桃源,一切风格化的元素都在这里被放大,随着故事的淡化,观众渐渐被这种莫名的真诚而感动。

30分钟前
  • 楚翰彻
  • 推荐

吕克·贝松最好的作品就是他前三部长片,这部算个人最爱了。巴黎地下世界里的叛逆与不羁。深具摇滚气质,每首配乐都深得我心。阿佳妮的朋克造型酷炫到没朋友,让雷诺的鼓手略抢戏,两位男主也各有千秋。稍显凌乱的叙事节奏也正契合了颓废青年漫不经心挥霍青春的生活。PS:引体向上与邦邦邦+1。(9.0/10)

3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很有Luc个人风格的一部电影,独特的视角,紧凑的节奏,好听的音乐,有趣的结局

38分钟前
  • yanagi是只
  • 力荐

男主现在残的程度堪比Mickey Rourke 。海报里为何是黑发?。。原声好

40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哇,里面有一张Adjani小时候的照片!地铁、轮滑、乐队...所有这些元素都使得电影动感十足,两人的发型是绝配。

45分钟前
  • Marty McFly
  • 推荐

节奏赞。一直到,警长捉滑轮仔的方式太没意思了;之后就失去了节奏感和力度。喜欢Christopher Lambert的各种表情和阿佳妮的各种妆~

46分钟前
  • vivi
  • 推荐

表达了吕克贝松那悲壮的青春梦。做最潇洒自由的事,泡到最好看的女生,死在成长来临前。在黑黢黢的地下城,试图用无政府和乌托邦吸引眼球,但也不过是一些晃荡没有身份的人,偶见一些图形符号,干着不知所谓的事。除了提气的音乐和令人疲累的视觉元素,剩下的只有无趣和空虚。

4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Luc的电影永远是节奏感十足。他面对着他的两个最爱,乐队和海伦娜,背对着死亡。所以他才可以笑得如此光明。

50分钟前
  • 玄之
  • 力荐

好酷,杀手之外最喜欢的吕克贝松的作品。其实我女神也加分啦

52分钟前
  • 判官
  • 推荐

大爱,摄影,音乐,造型,气氛,都是我喜欢的80年代的味道。

5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你没有水晶鞋,但却是我心中的灰姑娘,就连你包里的枪,都像是充满魔力的魔法棒。我没有金嗓子,但却有着绚烂的摇滚梦,就连我抢来的钱,都像是谱写人生的新乐章。宿命般的相遇和离别,梦幻般的追逐与隐藏,来自地上的纯洁和生于地下的无畏终于紧紧亲吻在一起,我的寂寞死而无憾,你的孤独黯然神伤。真想不到当年的吕克贝松是如此的轻柔,整部电影流露出散漫自由的气息,明明是迫在眉睫的当口,前有追兵后有狼的关头,fred却不紧不慢的和helena跳起了舞,他似乎从来不害怕什么,他只怕眼前的女人不爱自己。当法国大张伟爱上渴望自由的灰姑娘,不管是警察,黑帮,子弹,死亡,都无法毁灭这份深入骨髓的纯粹与浪漫。这是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也是属于梦想的大逃亡,阴暗潮湿的地下,总是有着最旺盛的生命力。最后我总算是听见你说你爱我。配乐满分。

58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推荐

“那是谁?” “灰姑娘。” “你的灰姑娘,在包里放了这么大一把枪。” “那是她的魔法棒。” I love it.

1小时前
  • 青心白
  • 力荐

连Adjani都非常cult

1小时前
  • Conni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