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第四季

综艺大陆2020

主演:邓紫棋,郎朗,欧阳娜娜,周震南,梁龙,朴树

导演:张佩

 剧照

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2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3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4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5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6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3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4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5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6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7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8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19明日之子第四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5:06

详细剧情

  《明日之子乐团季》以“有一群伙伴,比啥都浪漫”为节目口号,由邓紫棋、郎朗、欧阳娜娜、周震南和梁龙组成“明日教师团”,分别从唱作实力、器乐演奏、舞台经验、音乐态度等角度,在热血高校的背景设定下,助力音乐才子们找寻志同道合的乐团伙伴,共同背负梦想,最终组建一支有态度、有实力的五人新生代乐团。

 长篇影评

 1 ) 《明日之子乐团季》迎来原创考核 | 这六个舞台我都想聊一聊

这个夏天的音乐综艺里,《明日之子乐团季》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它其实多少有点“反潮流”的倾向。讲实话,在看到第一期首播的时候,我心里疑虑大过期待——在国内综艺舞台上,我们很少看到一帮这么“素”的选手。

这个“素”不是指他们的专业水平,更多是指他们在镜头前的整体状态,少有其他综艺中的学员展现出的竞争性、表演欲、人设定位、训练痕迹等。这么一帮年轻、野生的选手,真的能够成为“明日之子”吗?

与其他节目大多强调个体竞争的路线不同,所谓“乐团季”,竞争之外还注重协作、注重成员之间的化学反应、情感联结的“兄弟情”。必须肯定节目组在这方面的捕捉与刻画,让节目中学员之间的羁绊成功地走入了无数观众心中。

但作为一个音乐综艺,最能够沉淀下来的还是其在音乐上的魅力。这一期的教师团合作演出恰好是一个相对完整地展示学员音乐成果的舞台。究竟这个节目有可能诞生不错的音乐作品吗?

带着这个问题去看这期教师团合作赛的六个表演,又会有什么样的新看法?

以下逐一评述。

1、《我的家》气运联盟 feat. 朴树

从创作的成熟度,到表演的完成度都显得有些稚嫩的作品。编曲做得相对比较流行,有些英伦风味,朴树的吉他起到了情感上的增色作用。三位主唱的声线不打架,但都不是那种足以称霸全场的类型,技术有待提高,都还处在比较本能化地表达情感的阶段。

但有趣的是,这种未经完整打磨的稚嫩被用来表达李润祺歌中所写的成长伤痛时,倒是有种翻开少年日记的青涩感。少年的日记怎么可能是辞藻华丽、逻辑完美、无懈可击的呢?那些碎片化的情绪,套在这个主题之下,倒不时透出动人与真挚,中间用“砸键盘”表达内心的纠缠算是亮点之一,让临近结尾的三人合唱变成了一种呐喊与治愈的宣泄。

整体胜在诚挚的少年倾诉感。

2、《星际列车》热带低压 feat. 郎朗&周深

整体线条温暖、开阔,在创作、表演与编排上都算得上丰满,但离信息过载只有一线之隔。加入的元素非常多,开场的阿卡贝拉引入,郎朗唯美如流水的钢琴、周深的高音与“花腔”、渺远的合成器带来的太空感、Trap元素的下潜感、EDM的built up手法带来的推动力、说唱段落……

所有这些浓墨重彩的部分放在一起时,反而让原本写得流畅有记忆点的旋律少了更多的展示空间,作为一个完整的作品而言,到结尾甚至有些彼此打架的感觉,已经处在失控的边缘。

融合的勇气值得肯定,多做些减法会更好。

3、《明日桃源》自由时光 feat. 二手玫瑰

改编自二手玫瑰的旧作。在节目中是个相当亮眼的存在,带着属于二手玫瑰取材于东北音乐的野蛮生命力,犀利勇悍,融合感强,表演完成度高。但问题在于,二手玫瑰作为乐队整体介入合作后,整个表演从内核到骨架都充斥着二手玫瑰的灵魂,更像是二手玫瑰和一些民乐手进行了合作演出。

但无论是王江元的演唱、闫永强的巴乌/唢呐还是哈拉木吉的马头琴/呼麦等等,都没有掉链子,整体水准在线,成功地让二手玫瑰原本的东北风味化成了一种无界融合化的世界风。

4、《Funkidz》水果星球 feat. 欧阳娜娜

玩的是Funk,在律动的把控上差不多是场上各组中最好的,加入的采样别出心裁中有些童真游戏感,还有意识地在杨润泽和欧阳娜娜的唱段部分做出了一者活跃一者慵懒的区隔,我还尤其喜欢“play the funky face”部分的手鼓音色。

整体而言,编曲的层次稍微再多一点润色会更好,比如多一些管乐的加入,到后半段的音色与听感会丰富得多。同时,主唱的演唱再有力一些,也会让表演更有带动性。

但已经是一个欢脱气息和快乐氛围营造都达到标准的演出了。

5、《岁月的低语》午睡留声机 feat. 周震南

我个人很喜欢的一组,主要喜欢的点在于廖俊涛的创作,很有灵气,有记忆点也有格调,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

整首歌浸染在一种复古、优雅、细腻的气氛中,中段周震南的单簧管加入后的器乐部分,用一种相对隐忍的方式表达了戏剧张力。廖俊涛和沈钲博的演唱互相形成了一种对话感,一明一暗,各司其职,也是个有意思的设计。

整体而言还是胜在创作的质量。

6、《我走后的夜与昼》银河系 feat. 邓紫棋

武星在学员中是演唱能力比较突出的一位,邓紫棋沉稳且具感染力的声音表现是个亮点,但他在对唱中也不显露怯。这也是整场演出中最有流行潜质的作品。

创作上的旋律触觉很好,能感受到欧美R&B与华语流行共同作用的影响。歌词也很工整,把家庭解读为前方的太阳与后方的月亮,以“他”“她”指代父母,用一种平等的姿态去诉说对父母的情感,意识早熟。

编曲做到了精致完整,细腻的大提琴、鼓声的推动、钢琴的牵引、Bridge部分的高音推动、尾段的高音互飙、结尾的互动合唱等……设计得很符合情感的起承转合,控制得也不错。


六首作品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三首是:《明日桃源》、《岁月的低语》和《我走后的夜与昼》。但实际上另外三首作品也各有闪光点。在这一期“亲情”的主题下,他们各有表述,各有体会,从伤感惆怅到热闹愉悦都有所展现,可见学员们在自我表达上的追求。

就节目中学员的音乐性而言,这一期的六首歌中,已经能听到Funk、R&B、摇滚、世界风融合等元素的使用,且每一组的特质各不相同,有人复古有人未来也有人立足当下。更为可贵的是,在节目中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学员之间的互动、学习与在音乐上的成长。这种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进化过程,有时比“秀”本身更让人触动。

THE END

 2 ) 追剧式评论(更新至EP02-03— 少年心与胜负欲)

EP 02-03:少年心与胜负欲

其实一直都无法对二、三期进行很好的总结,单纯感受层面有点复杂,就是——

一方面我很喜欢导师和学员,认为十几二十岁的小孩子能够展现出更多意外的、区别于其他综艺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我又对节目组磕CP过high的劲头非常反感,而且感觉导演和编剧组(可能)因为不懂(音乐)创作,而丢失掉非常多有趣的采访和话语;又因为节目没有熟练的叙事方法,而让这几期看起来没有连贯性和主题性,从而浪费掉了卡司和出好作品的机会。

第二期的主要内容是运动会选曲+1/3第一次公演(简称“一公”),因为有首播做基础,加上导师学员一起表演太青春中二魂,所以我本身对第二期有很强的期待和观看黏度,但是看下来还是觉得第二期高开低走,后半程略水。

第三期的主要内容是2/3一公+二公组队选人,一公拆分成二、三两期播放,导致观看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割裂感,外加当晚乐夏开播,有一种不自觉的无法集中注意力,一旦感觉到无聊就想换台,而且第三期无论从音乐表达还是叙事上,感觉有点过于平淡和模式化。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明日之子乐团季本身的策划基因导致了这种倾向。

怎么讲?

从策划根基上来看:

表面上,它买了superband的版权,看中了音乐人组乐队的特点。

但内里,它又把目光聚焦在还没有成长起来的、过于年轻的孩子们身上。

这就直接导致两个问题,第一,参赛选手音乐上的多元性、顶级性、新颖性、古怪性大大缩减;第二,参赛选手人生经历、经验上的故事性、戏剧性、可挖掘性也大大减少。

这个改变让传统叙事失效,也即本季的明日之子注定很难单纯通过舞台打动观众(歌手等节目),也难以通过对选手自带的经验和故事构建故事线(其他男女团选秀节目等)。

这是给节目组的挑战,节目组需要重新搭建故事框架,寻找到叙事亮点和主题,向这些白纸一般单纯的年轻人身上抛过去更多问题,期待他们给出更多的可能性。

(我观察的)综艺叙事包含两个层面,第一,是比赛的赛制,强规则相当于把人物置于某种困境中,在参赛者展现主动性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意外的戏剧性,通过贯穿的赛制,把整体叙事的骨架搭建起来,通过人物行为的主动性,将肌肉纤维填充妥当;第二,是节目组各个环节中设置的采访、游戏和追问,通过语言等更柔软轻松的部分,把人物的血肉补充完整。从而构建起人物弧光。

也就是说,明子只要赛制上合理好玩,让任务互动起来,采访上面精准抓住每个小朋友的特质,策划一些有足够输出价值的问题,那么,整体上这个节目会好看很多:

可是,明子是怎么做的呢?

-赛制层面

(1)评审及淘汰规则

放弃了superband的完整评审规则,也即五位评审直接给分的简单但专业的标准。

现场打分套用乐夏的超级乐迷+专业乐迷+现场观众的规则,变成了小考+导师现场分+观众现场分的规则。

淘汰规则,除了第一期小海选,后面几期看预告,貌似变成了男女团选秀的标准,也即,看线上投票排行榜,实行末位淘汰制?

这样最直接的问题是,导师的参与感不够,既没有给分的揪心度,也没有完全融入的参与感。

因为导师的票没有什么完全的决定性,打分就很容易出现,不同组用不同的标准,也即有时候看个人喜好,有时候又看专业度。

然后一旦两组表现都没有很出色或者差不多,或者导师对歌曲/乐手等不感冒时,容易出现多人弃票的现象。比如这两期大量的弃票。

(2)组队创作规则

首先说一下比赛内容,也就是大家的表演曲目。

明子是节目直接给曲,选手根据各种不同的游戏规则选定;superband是组内自己定。

选曲,如果一公的选曲是导师参与选曲的,那么我没话说,只能说各位老师让我大跌眼镜。

但是,看下来,很明显是节目组做的选曲工作。

《咆哮》

《权御天下》

《我的舞台》

《夏夜晚风》

《胆小鬼》

《小小少年》

《让我留在你身边》

《燃烧的爱火》

《Leave Me Alone》

可以说,选曲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没有新意/审美/品味,拉出这个选曲,放在任何男女团选秀节目的公演舞蹈上,你会发现一点点违和感都没有。

但是放在一个乐团类的节目中,显得特别不伦不类。

歌曲是最大的限制,你一上来就把人困住了,那你选这个干什么呢?你让大家玩什么呢?

我不明白策划团队是在搞什么?这么好的导师团队和参与选手你们不用,自己上手,真不觉得太自以为是啊?!

节目组完全可以让导师团队商量选曲,无论是导师分开给曲目,还是联合给曲目,光这个环节,不光能出很多玩法,还能让导师全身心参与进来,给曲目的时候既要考量选手的能力,还要想象他们会怎么改编,还要在自己的曲库中拿出一个符合自己品味和这些小孩定位的……专业上手不比你节目组好得多吗,而且如果导师给的是自己或者自己认识的人的曲目,到时候还能再联系原唱一起玩啊……就……我不知道节目组是怎么自信到觉得自己的选曲能出好效果的……

好了,就算你不想让导师选曲,那你完全可以让学员自己商量表演什么曲目啊,节目组只需要掏版权费就可以了,这种SuperBand原版规则拿来就用的,需要自己强行做个低配版选曲出来吗?闲的慌啊?看看学员自己在宿舍弹唱的各种非节目组选曲的歌,是不是好很多?

这里面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呢?是这些小孩子,还没有到特别成熟的音乐创作层面,或者说,就节目中的观察,他们才刚刚开始创作,有些人还只在练习乐器层面。一旦表演曲目无论从风格还是偏好上,和他们本人不符合,那么就会出现一道天然难以进入的屏障,外加上,如果他们不会编曲,或者创作能力很基础,表演很容易降水准,没新意。

没感情,也没技术。加多少东西都没用。一公现场没有记忆点的原因就在这里,孩子们被困在了曲目中,完全没有办法施展。

-采访层面

首先,我觉得策划团队完全没有对十几岁音乐少年的好奇和想象。

怎么讲?

采访内容除了磕cp,或者专门问一些硬造CP的问题之外,跟音乐/少年/比赛/学乐器/未来想象……毫无关系(摊手

问哈木,哈木觉得导演老问这样的问题,他开玩笑说只能回答因为爱情。

就……都是些什么垃圾提问!

其次,我觉得策划团队根本不会讲故事和剖析人物。

就是节目总共10期,现在已经第3期了,如果后面不分什么上下集重时长的话,目前过了三分之一,但是除了被节目组按头硬磕CP之外,完全没有单独看到少年们各自独特的特点。

看不到特别的特点,意味着观众记不住人,记不住人物,故事又讲得不好,意味着节目大概率的糊。

举个例子:

第一期出现的几个特点人物

1、鞠翼铭-193微笑鼓手

2、闫永强-怼人唢呐

3、杨润泽-奶拽

4、杨英格

但是,2-3期的时候,并没有把这几个人的特点展开,或者用其他层面做补充,或者节目组并不敏感,只顾各种cp,完全漏掉了人物性格的展现。

比如,闫永强是个胜负欲很强、得失心(可能)也很强的男孩,他第一个出场然后输掉了比赛,一直闷闷不乐,比起其他打输了的人,他有一种从头到尾、格外的丧,还有因为能力局限(不会编曲)乐器霸道怕祸害别人的自责。——节目组怎么做的呢?掠过了,没有跟着挖下去。

比如,鞠翼铭是个重义气、胜负欲强,但不善/不愿沟通的男孩,出现了问题后,内心可能有抱怨,但只默默对自己发脾气,别人主动沟通又碍于面子接不下去。——节目组怎么做的呢?找欧阳娜娜来“说教”了两句,也略过去了,没有跟着挖下去。

比如,杨英格有很强的通感症,也就是能把音乐视觉化的本能。这个很少有人能做到,所以他的创作过程应该是非常有趣的,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节目怎么呈现的呢?是通过朗朗顺口一问,杨英格顺口回答了一句,结束了。

……

再其次呢,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主题,可以从导师的话里进行扩展,朴树这么一个行走的文学书放在面前,全都漏过去了可还行?

朴树在第二期还是第三期有几句金句点评,节目组完全可以拿过来用的,好像有一句是“每一场都是没有胜利者的开心”,这种就是完完全全节目组可以延伸下去去探问一下小朋友们的想法的。

然而什么也没有。

就算前期节目组没发现,但是在每期成片的时候,你总是要拉你的故事线和节奏的,看你给镜头的每个人物的,前期没采访不要紧,后采的时候详细问、好好问、现场问啊,那么长时间,问不出来???这几个人抓不住也就算了,其他人呢???

我还能说什么?节目组牛逼,一期三个小时你们都在拍什么啊?别硬磕cp了行不行?孩子们都青春年少的,大人们稍微给自己挽尊一下可以吗?

(塑造人物实在不会的话,可以看看隔壁青春有你2学习一下)

好了,以上是我复杂的个人情绪,主要篇幅用来咒骂式惋惜节目组。

以下是本期表演我的看法。

在这样的赛制和选曲下,对于我这么一个离草原近、喜欢马头琴的人来说,一公我最喜欢哈拉木吉X萨木哈尔的《权御天下》。单纯的好听,呼麦唱歌惊艳到我了,哈拉木吉做到了他说的,创作的想法是和小伙伴骑着马去城里走一圈(大意)。

喜欢哈拉木吉,不单纯因为他创作、编曲、演奏能力强,还因为他身上有一种腼腆的沉静,台风又好,不疾不徐。

喜欢萨木哈尔,就是一种感觉?还有可能他和麦克思·明格拉有一丢丢像。萨木在节目里太拘束了,希望他能玩开一点吧。

印象深刻的还有闫永强的出场《咆哮》,这期感受到了他在编曲上的吃亏,对比对方的的编曲,他们组唢呐一出来,直愣愣的就有点傻。想想下期是《倍儿爽》我就又忍不住骂节目组选曲问题了。

剩余几组不是因为小孩们改编得不好,我单纯觉得选曲太差了,而又因为选曲的限制,导致改变上的难尽人意,演奏一出来,没有新意和惊喜,反而是各种失误和叠加造就的缺憾。

朴树说,你们不必变得熟练和圆滑。青涩和笨拙本身就很珍贵。

很同意啊,希望青涩和笨拙的少年们有更自由的创作形式和选择。


EP 01:00后登场

明日之子乐团季第一期结束。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弟弟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属于千禧一代的“轻松感”。

相比于70后沉重的历史使命、80后的与时代擦肩而过、90后的迷茫和分裂,00后身上,安放着单纯的自信和自洽,拥有没有被人欺负过的纯粹。

喜欢就大大方方表达出来,想要就去争取,一次不行说两次,不喜欢也不强求,期待下次一起玩。爸爸把梦想加诸于我身上没关系,好像学着学着觉得这个梦想也还不错。

不拧巴,不较劲,不苦大仇深。那种绷着一股劲儿,准备随时随地跟人拼命的竞争感不见了。

这和他们富足的家境有关,能从小学乐器,家庭条件或理念不会太差,小康以上的中产背景。但也更得益于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大国崛起给新新一代与生俱来的底气。

一个很明显的点是梁龙说的,看到年轻人喜欢民乐,对唢呐很 high,他觉得非常“感动”。因为在00之前,或者说95一代之前,西洋乐器是高级的,民乐与之相比总摆脱不了“土气”的评价(例如:土摇)。但是对于新世代而言,西洋乐器和民乐是平等的,甚至从个人特色和民族自豪感上来说,民族乐器更胜一筹。

所以看这个节目,能够最大化地感受到代际之间剧烈的区别:00后登场,成熟的个人主义完全来临,他们在舞台上尽情摇摆享受,毫无负担。

在这种轰轰烈烈地时代感面前,我也在节目地夹缝中,过度解读到了一点点社会主义特色的东西,比如,小rapper给朗朗解释完英文rap和中文rap在语言特点上的区别,最后加了一句——当然,我认为中文说rap是最牛的(大意)。emmmmm……就是这种微妙的补足语,总能让人不自觉感受到某种映射。

此外,这个节目最大的惊喜就是朴树了,希望他可以慢慢慢慢慢热起来,多说一点点话——万一不想说也不要紧。

第一期上下集看到现在,非常喜欢,喜欢观察新世代这个整体多过于音乐本身,多了那么一点点。

当然,如果节目组能够把强行组CP、按头给弟弟们鸳鸯配的画风去掉,再少一点刻意的中二漫画涂鸦的话,豆瓣至少能多给一颗星。

弟弟们本身就是中二少年,他们聚在一起就是热血高校,在这些真漫感面前,节目组无处不在的花边提示、剪辑设计出来的强行配对,显得非常劣质,也让画风变成了另一种油腻。

希望后期能够成功去油,不要再按头配对、强拉CP、乱点鸳鸯谱了!!!!!

如果不能,那我只好去雍和宫拜佛求愿,祝节目组的各位策划、编剧、导演和剪辑,在节目结束都谈不到恋爱!!!!!!!!

 3 ) “你突然对世界多了很多的期待” 谈【老杀】王江元

当人真正被“看见”的那个瞬间 你内心的所有惶恐都会被治愈 一切急不可待的焦虑都会被平复 你会开始和这个世界和解 对一切都变得宽容许多。

但 当你真正的“看见”别人的时候 看见一个真正的“存在”的时候 你也会被感动 被治愈 忍不住一遍一遍回味那种体验 在震颤中对这个世界突然升起许多希望来。

在我的理解里 这就是所有真诚又力求极致的艺术表达 可以带给人的感动与滋养。

这样的真诚,光是遇到,就不小心被治愈了。

在这些熠熠闪光又迥然不同的孩子们里,于我,王江元是最直击心灵的一个。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很大很远的图景,很广阔很自由的可能。哪怕昨天,我还在对着市场的不假思索充满了不信任,今天我就觉得他的感染力可以自己画出一片天地来,丝毫不用担心所谓的曲高和寡。

我完全能懂朴树带着一点点不易被察觉的磕巴和激动说的那句“你已经十分成熟 我有想象过你这样的孩子会出现” 虽然王江元对这句话在后采里的回应 非常符合一个19岁的男孩的理解 他觉得是在说他“过于成熟” 然后用自己的经历来做出解释。

可是我想 其实朴树的老师的意思 类似于在说他身上有一种纯熟的“圆满” 就是那种已经到达火候 可以主动出击去接受历练的成熟 而不是像其它青涩懵懂的同龄人一样 多多少少都在某种无意识的程度里被打磨和洗练。

当然 他还需要更多的经历去丰富他的层次和厚度 可是他的作品已然拥有了 极致的技艺 饱满的情绪 鲜活的创造力 那种可以非常直接地又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冲击 扑面而来的灵气。

这种需要天赋 努力 资源 机遇 缺一不可的“圆满” 19岁的王江元已经集齐 同时 他还拥有对于“他者”的敏感的理解力 可以带着一种天性去协调和融合 并引导配合周围所有存在 也有排兵布阵的思考 和适度的深思熟虑。

我觉得 不需要很多的想象力 就可以看到他不仅仅可以做到他想做的怪物乐团 他有那种可以不断成长的可能性 他一定会成为很厉害的大咖级别的艺术创作人 而且还可以玩很久很久那种。

一直都知道 现在认真专注又有热爱的小孩有多厉害 但当真正看到他们开始“出现” 还是会感叹一句“好恐怖” 可是又好感动 有些不仅仅早慧 甚至也不缺乏经历已然早熟的孩子 身上却完全没有上一个世代的拧巴和紧绷。

他们那么自在玩乐 自由又沉着 并不急于被肯定 很自然地相信 只要是足够好的自然就会被喜欢 有没有商业价值和努力做好专业的事之间根本就不冲突 没有什么是需要牺牲和妥协的 他们享受这个过程 那么纯粹又自如。

在我看来,他们如此幸运。

而作为旁观者 我看到这种存在就已然得到了某种愈疗 对未来也升起了许多希望。

我想朴树老师希望来参加这个节目的初衷 完全的被满足到了,所以他才一直目光闪闪地露出那些发自真心的笑容吧。

谢谢老杀 也谢谢制作了这档节目的人们 带来的希望。

 4 ) 每集评价,更新到第2集——就像一部超长连载的热血漫画

7月18号更新第2集评价:为什么说不在第2集里一次性放出18组PK很可惜

#用唢呐吹exo的咆哮##明日之子乐团季# 个人感觉,第2集不一次性把18支乐团的9组PK一次性放出来,让我这个观众看得有点“憋屈”,完全没看够啊[抓狂][抓狂][抓狂]

第2集开场好看,导师学员的开场表演长达20分钟,好看且推向高潮,但已经好看到开场即大结局的层面了已经[允悲][允悲][允悲]最后六个导师站台上发言,空中撒着纸片,太像春晚零点敲钟,就差一起唱《难忘今宵了》。。。

所以中间选曲加上课,PK部分最后时间只上台了三组PK,估计下一集就是剩余6组PK。。。

直接把第3集当做第2集的下集昨天一起放出来估计会让观众看得更过瘾吧。。。

这是一个非常好看的综艺(个人觉得已经超过乐队的夏天),但引爆宣传的点数量不够,在早期综艺没有传播开阶段,最有效的就是大量给各种“点”,让随机自然发酵去筛选看点,达到进入大众宣传的效果。。。

因为PK的可看性,所以开场导师演出虽然精彩,但不足以构成话题呀,这个青你2胜过创造营2020已经证明了成长类真人秀不要在导师才艺展示上花费太多时间,观众核心看点都在学员人物塑造上。。。

综艺和电影差不多,内容好看和有话题传播性,有时候不是必然关系,而是并行两条线,各司其职是很常见的。。。

希望这个综艺能火得再上层楼吧。。。

第2集节目里给我印象最深的2首:

1、张旸/小智《咆哮 (OT:Eu Reu Reong) (Live)》 http://t.cn/A6yQkt0I

张旸和小智的组合,改编得非常从容,有创造力,年纪轻轻,但音乐的成熟得一塌糊涂,实在是享受。。。

2、朴树《Forever Young (Live)》 http://t.cn/A6yQkt0f

开场秀的朴树的这一部分,依然动人,还是那个感觉,总觉得看他的演出觉得时间很珍贵。。。

他也贡献了一个热搜,跟龙丹妮的八卦,但还是那句话,没有作用在学员的成长上的任何热点都很难有效转化成节目的大众热度。。。

@QQ音乐

还是那句话,我要是腾讯视频,就尽快把第一轮PK战的后6组PK尽早上线。。。

从预告来看,下一集应该不少看点。。。

——————

7月17号更新:对第1集几首音乐的推荐

看完#明日之子乐团季# 第一集,在50多首现场音乐作品里,我挑了五首推荐,挑选标准不是最好听,不是最流行,而是非常个人化的让我最意外的五首作品。。。

也正是这5首作品让我有充分的理由给这个做到第四季的音乐综艺的内心评分,甚至要高于#乐队的夏天# 。。。

1、李润祺《需一(键盘弹唱) (Live)》http://t.cn/A6ylC2Wo

《明日之子乐团季》里正片不怎么显山露水的一位,伯克利毕业的创作型,适合给恋人们听。。。

梁龙说,歌词不抽象,太具象,就差来画面了[允悲][允悲][允悲]

所以正片砍掉了。。。

2、张旸《不安于室(电吉他弹唱) (Live)》 http://t.cn/A6ylCKae

如此年轻,电吉他弹奏和创作都相当成熟,个人风格鲜明,他与朴树的一段即兴互动创作,也叹为观止了。。。

3、张旸《即兴弹唱(电吉他弹唱) (Live)》 http://t.cn/A6ylC0ad

这就是张旸听朴树聊了几句对今天的感受,然后马上直接即兴弹唱,这个完成度太厉害了。。。我第一次看紧张坏了,可能是怕他突然垮掉吧。。。

几乎不太能相信这是真的[允悲][允悲][允悲]迄今见过最强的一段即兴创作表演。。。

4、萨木哈尔/刘炀《边陲战音(电吉他、冬不拉演奏) (Live)》 http://t.cn/A6ylCltj

这段是技术最全面的刘炀把冬不拉的萨木哈尔直接叫上来一起中西合并现场即兴,各自用效果器配合自己的Program,然后怎么就能直接这么成熟呢?我也是反复听了好几遍。。。

这个刘炀的音乐理念和对乐器的理解的深度应该是所有选手里最突出的一个。。。他跟谁配,都能配出各种脑洞。。。

5、刘炀《After you she was dying(原创)(电吉他演奏) (Live)》 http://t.cn/A6ylCmdq

刘炀这首电音实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一个少年音乐综艺里这么硬核的内容,而且认知非常与实践都领先。。。

我表弟做了很多年实验萨克斯和实验音乐,有一次我去看他演出,观众不多,其实我也没听懂多少,只是跟着听,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下场后跟自己圈子里朋友交流的状态,是真诚而自然的。。。

但他跟着#万能青年旅店# 去巡回演出的时候,他反而成了乐队的舞台段子手,跟他的实验音乐也不少反差。。。

刚注意到他刚发了一首新实验音乐单曲,有兴趣的可以听一下👉李增辉《Stairs Man》 http://t.cn/A6ylNQRi

——————

7月16号更新:对第1集评价

明日之子乐团季,看完第一集我认为比乐队的夏天好看。。。

因为年轻,纯真,纯粹,美好,不尴尬的CP(虽然结尾突然冒出来了奇怪的霸道总裁戏码,但也是性格特性导致)。。。

总之,我大概理解了朴树为什么来这个节目,以及第一次性集中听他说这么多话。。。

女生怎么想我不知道,大多男人心里会有一个永远青春的男生意像,哪怕不再青春,但总有人正在青春,哪怕成年人不再发光,不影响欣赏年轻人去发光,而且几年好多位是真有才,有天分,有个性,都是音乐的魔力。。。

对我来说第一集四个多小时,不是看综艺,不是看电影,不是看剧,而是像看一部连载的热血漫画,我脑补的都是小时候看《足球小将》看《灌篮高手》的画面。。。

不对,其实更像《海贼王》,各种生动怪人,去闯新世界的副本,升级打怪。。。

昨晚做了一个很真实的梦,明日之子乐团季第二集突然改规则,目标不再是组乐团,而是按传统偶像男团整齐划一风格重新评分,差点引起选手录制现场暴动[允悲][允悲][允悲]

这个节目要选出最强的年轻音乐人,组成一个最强乐队,我猜最后前几名都是会不弱于Click15那种水准的乐队。。。

之所以说它比乐队的夏天还好看,不只是因为它更年轻,大多18岁到20岁左右,最大的26和27。。。

而是因为第一次看到有综艺节目把乐队的结构,职能,骨架,基础入门认知小知识都拆开了给观众看,从最原始态,到最终超级赛亚人终极态,这是真人秀永远最好看的点——亲见成长与蜕变。。。

这个从稚嫩生涩到走向变化,或挫折或成熟,估计很大变化的幅度,是乐夏所不具备的。。。

其中有几段表演我是看掉下巴,比如一段对朴树的现场随机采访几句,然后几秒钟后对应进行即兴弹唱,作品完成度之高,叹为观止,这个真是迄今我见到最好的即兴表演,佩服。。。

为什么明日之子乐团季如此打动我?可能只有睡醒了一觉才能回味得到——这个节目传递出了一种希望,一种对未来的美好的想象。。。

可能眼下很多人,都需要一点点如此的感受来自我慰藉吧。。。

没办法,本来应该是电影占据的位置,没想到被一个少年组乐队的节目给填充了空白。。。

 5 ) 垃圾节目组,毁灭吧

傻逼节目改一星了,乱改赛制,人气当道,要粉丝花钱直接说就完事了,死不拆队,傻子都知道是看中cpf那点流量,结果做出来一盘除了cpf都被恶心到了的菜呵呵。

————————————————

8.21

前面的剧情太drama,特别是cp粉还有kkzk突然因为kgmx拆了之后登顶第三的时候,我对这个节目真的不抱有任何希望了,感觉就是纯卖腐来了,什么乐队都是来搞笑的。直到今天半夜吃到了瓜靠cp粉出道的三家凑到一个乐队去了,太好笑了。虽然一组拉跨了,但是另外三组我觉得真的还算不错竟然。这是弃一保三吗?反正top的一组完全没给人感觉是来做乐队来了。现在是真的不care最后谁出道了,如果还是气运联盟出道,我就感觉特别搞笑,这将来能搞啥出来。如果是别的三组我也都随便了,心平气和地看综艺了哈哈哈。这个节目论dram程度如果有一百星我能打一百星。龙丹妮,倍儿牛!

————————————————

8.16日写的

哎,爱过,现在也弃不掉,太伤了。 朋友安利去看的,初舞台都没有特别喜欢除了强哥的唢呐,然后就看下去了。看到第二集开场导师表演的时候我的天太好了吧。让我有点zqsg了,以为真的是搞乐队的了。 结果后面看下去就是单纯的看节目,然后突然就被我的舞台打到了,我真的超级喜欢银河系他们那首歌,真的歌声+大提琴,因为之前听月夏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我觉得他们会有更多的尝试吧。那时候还同时追强哥他们组还有哈利木吉他们的那个呼麦,但是哈利木吉竟然没有赢我也是很诧异,所以被拆了。然后胡竟然赢了没被拆。我很晕。 然后看了二公之后,去看了up主的解说,发现都在嗑cp我当时就晕掉了。特别二公气运逆袭emm其实很拉低好感度,虽然三公还行,单就变得很路人了,喜欢不起来了,就感觉我追的好像不是个音乐类节目只是一个嗑cp节目。

 6 ) 还能拆么?

我是在第三期的时候一口气补完的。

第一期给我的感觉就是惊艳!我是个不怎么关注乐队节目的人,甚至也尝试过看乐队综艺,就很难get到。。这有我自己审美不够的原因,但是这个节目就是很低门槛,给我这样的观众一个很容易进来被吸引的机会。第二期依然很好,一直到第三期。。。

第三期的投票是我疑惑的开始。首先,台下的观众性别比例不太平衡,大部分都是女生(我也是女生),女生就很容易感性。视觉动物,情感动物,就会有很多投票上的偏差。。其次,节目组过度的cp向剪辑,我不懂怎么还能有fn吃得下这硬塞的糖。我不觉得哪个人本身不好,或者自己刻意怎样,我觉得这就是节目组故意放大那些,引导观众这这那那。

第四期看完之后节目中的结果跟我想象的虽然有个别不同,但大差不差,但是当我看到了线上的投票之后真的几欲吐血。。有些队说真的,散了对大家都好!比赛不是扶贫!你磕的糖是吸其中一个人得血你还说你两个人都喜欢?不过我看了一下赛制,前六名乐团有决定选择重组的权利,不知道究竟会怎么选,但是希望自我的选择不会被无脑的人骂。

还有就是srrx的赛制不香吗!不要淘汰机制好不好!又不是时长撑不起!一个学校从三十多个人最后只剩五个人这不是鬼故事么!

第五期没看完,第六期还也没看。看到上了热搜,我只想说一句,气联赶紧拆吧!我真的心疼老胡和小李!才华被浪费!我一开始很喜欢小熊的,不是磕cp的那种喜欢,就觉得这小孩努力上进,也一次次觉得等他成长给他机会。但是我现在想说,小熊回学校上学吧,你需要多一些练习和积累。。

 短评

Rainbow居然走了…………为什么要淘汰???随机组合他不香吗???

4分钟前
  • 油和水不相溶
  • 还行

身为音乐性节目的定位,却音乐性不行,只能看故事性。如果是因为看到据说买了隔壁super band版权来仿的节目来看的,你会因为剪辑和音乐性的差距而失望。评论里有位伙伴说得好,为国内的娱乐产业居然要自成一套降级的评价模式而感到悲哀。差距就在那里,在没解决问题内核所在的情况下,资本盲目流入,一味模仿“学习”,并不会改变很多。

8分钟前
  • Μουσαι
  • 还行

没看过之前的几季,乐队这季非常喜欢。杨英格、马哲、张嘉元、王江元都是让人印象深刻。有在专业上很强势的、有舞台魅力很charming的、有既没有台风也许实力也没有那么强但就是有观众缘的。没有卖惨、没有故事线就是一群爱音乐的少年凭本事组团。这届评审间的化学反应也很好,梁龙老师美妆博主梗、朴树老师话少点评是精准到位。周震南和娜娜都很不错。这档综艺我追定了。还有这个节目的剪辑画风也是很赞。

12分钟前
  • Augenstern
  • 推荐

一个被cp粉毁了的节目,还做个屁的乐队,你们干脆放着BGM全程麦麸算了。毫无音准唱歌跑调的“主唱”,一个卖自闭孤僻人设不听主唱只管自己弹花的“键盘”,现场倒数第一被cp粉投成第一就特么离谱。粉圈真特么恶臭。恶臭。恶臭。

15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很差

年轻的乐手们礼貌、恭敬,只把跋扈和张扬放在音乐里,非常符合千禧一代的画像了。他们从小接触的音乐风格之多样、玩儿的乐器的丰富度都远超上一代。说不羡慕是假的。如果说上一代乐团人的音乐情绪是一种对社会的回应,那这代人的更多是内化、自我的。看完第一期喜欢唢呐、小邓典,整体都不差。

17分钟前
  • cybatman
  • 推荐

我到底是看选手玩音乐还是听各路人马说话的??听音乐的时间占比才多少??就这么几种乐器就这么个破舞台??就这还搞乐队??这版权也不知道是买了还是没买,要是买了版权参考原舞台和剪辑比例还能拍成这样真心建议别拍综艺了,有样学样都不会,看完一肚子气……

18分钟前
  • 蛋叮嘀
  • 很差

选手也太年轻了,旁白和剪辑都挺烦的。前面靠着梁龙和朴树留住了我,看到了唢呐永强,惊艳!!选人组队和剪辑意象,都有浓浓的基腐味~最后证明选手真的不太行,不仅仅是跑调冠军,其他选手的实力也没有达到让人气翻转的地步,以前毛不易,张钰琪都是靠实力逆袭的。

21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都是一些什么奇奇怪怪的CP啊?!比预想好太多,可能是综艺史上第一档全无卖惨的选秀节目,整体风格很像神仙辈出的大学社团,满屏的青春+才华+个性=旺盛的生命力。朴树太亮眼了,他的直拍我可以连看两小时不停歇。

2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校园式舞台的青涩感爆棚到突破天际,各路cp感kswl,中二感有《闪光少女》那味。剪辑的节奏和调性都抓得超级棒。/ 8.5更:希望节目组做个人吧,看完各种瓜心拔凉拔凉的😢/8.31更:从来没见过这么丧心病狂的节目组,崩塌、毁灭。🙄 / 9.12更:最后两期节目的确“起死回生”了点,情感浓度炸开,半决赛银河系离场发言是全季最感动的时刻,总决赛可爱且好看,喜欢每一个有个性的选手。

26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水果星球,永远自由!柚智就是坠叼的!但我的OP还是强哥,强哥嫁我!

30分钟前
  • ChrisKirk
  • 还行

不怎么样,朴树你是真的很想赚钱养家了

34分钟前
  • 也难不倒图图
  • 较差

好看!!就是好看!永强给我冲!!朴树哥哥不要再散发魅力了好么好么好么!

37分钟前
  • 你手短短
  • 力荐

引进的韩国superband。第一期看下来的个人观点——同样是五个评委,superband每个评委轮流说话,都有自己的很深刻的观点,会批评会夸奖,会给观众小科普,不单单是娱乐向的综艺吧。再看这边的,欧阳就像她自己说的只是个“列车员”,全程只有邓紫棋说的多一点,不是说他们不行,是好的歌手们但不是好的评委,场外点评算什么?打分机制也是,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打的分那不如一个人说的算。再说版权问题,选手唱什么歌没有事先沟通吗?又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还给剪辑到第一个,佛了。

38分钟前
  • 豆友172634453
  • 很差

终于,一群中产甚或是上层阶级之子粉墨登场,原来他们才是明日之子。

42分钟前
  • 云雀在巴黎
  • 还行

只为看朴树。

47分钟前
  • 白马窃玉
  • 还行

这么多主打素人的选秀,就这一季《明日之子》真正让人为素人的纯真青涩所感动。不过看这节目完全是为了朴树。朴树一点没变。这货有魅力的地方在于他无限接近于一个「人」,这在绝大数人都尽可能将自己表现得不像一个人,热衷于将「纯粹」当做最崇高标签的当代,是显得如此出尘——缺钱上节目,大大方方地说,但遇到不乐意的地方,又没有拿了钱的觉悟,愣生生地冷着脸砸场子,浑身都拧巴,像是一条湿水的麻绳,谁都不甩,想要扬长而去,又终归没办法跟钱过不去,不断地继续这个循环。一点都不纯粹,一点都不干脆,一点都不灵光。所以既可爱,又讨厌,可爱得讨厌,讨厌得可爱。多点这样的人,世界不太平。少点这样的人,世界又太平。

51分钟前
  • F
  • 推荐

欧阳娜娜?她是导师?……

56分钟前
  • 还行

这个夏天最真情实感追的一个节目,虽然过程各种不爽,吐槽。尤其直播还不能快进。但是,还是一路追完了。加油水果星球,加油小智,加油小李,加油rainbow。

5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这节目给我的感觉就是舍本逐末 cp好嗑是真的 但是做乐队节目 收音未免也太差了 在长得好看和乐器真正玩得好之间 节目组也显然看重前者比较多

1小时前
  • 聪明转转🍡
  • 还行

能不能不要一直在那说话啊,我快进键都按出来火星子了

1小时前
  • 2020,偶尔有风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