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教室

剧情片其它2018

主演:乔纳斯·达斯勒,汤姆·格兰门兹,米夏埃尔·格维斯戴克,罗夫·凯尼斯,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莱娜·克棱克,弗洛里安·卢卡斯,伦纳德·施彻,戈茨·舒伯特,耶迪斯·特里贝尔,卡莉娜·N.维斯,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

导演:拉斯·克劳梅

 剧照

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2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3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4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5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6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3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4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5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6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7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8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9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5:06

详细剧情

  1956年,两位高中生提奥和库特在去西柏林看电影的路上见到了匈牙利十月起义的新闻报道。为了对起义的死者表示悼念,他们和同班同学们决定,一起在课堂上无视老师,突发沉默一分钟。然而这短短的一分钟彻底改变了班上同学的命运,许多人从此被东德安全局视为眼中钉,加以监视和迫害。在 班级被强行解散后,他们却决心在西德重新结集,不过是以作为逃亡者的新身份。

 长篇影评

 1 ) 短评又没写下…

一种立场并不能说是好电影 很多地方只显得暴乱般的幼稚无聊,比方说爱情线太…。但影片如果看作,记录一种分裂的社会意识,在时代大潮中父辈和子辈的记忆割裂、逃离不开的历史重复,民族仇恨与对立,令人压抑的审查环境,种种都可以算一种、简单的故事脸谱化历史背后的纷杂。

一些小的过度观察:

一个有意思的是 借口是 少数服从多数,为此表达自由思想,但同时用“多数人or集体一致”的态度压制Erik,对他进行暴力的报复,却也是一种“纠察叛徒”的态度,其实也跟教育局委员没有差别很多。

一群声称自己有着独立思想的年轻人,不过也就是愤青/出轨者/不分事实/背叛者,青春的反动透露着自私、背叛,希望得到父辈认可的天真。影片有个好校长,校长作为过来人说的话:我不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要沉默示威,我只想做一个好的师者,看到你们在教育中成才,不再重蹈父辈的命运,不再经历战争的破碎,不再经历集体农场和工人的辛苦 / (对Theo这种没有家庭背景甚至父亲有“政治污点”的人说)完成一种自我修正的思路是,社会主义不完美,但对我们这种普通人是有益的,我只想跟我出身背景相似的人一起喝杯茶,而不是中产阶级的纨绔子弟 / 不完美的体制依然有一种未来的可能性。(跟导演的《包豪斯时代》对格罗皮乌斯的“非政治的包豪斯”的宣称很像,也寄托于年轻的力量,即便他们现在是冲动盲目的)区别于其他冷战反思电影,对于东德年轻人的绘图到很完善了(如果导演是有意塑造天真可笑的学生们而不是仅仅借此反衬官员的暴戾),因为他们确实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自己被放逐,“你们这又为匈牙利做了些什么?”(对这种学生的action太有个人体会了…

60年代,一个纳粹和socialism共存,党卫军、集中营的叛徒、参与53叛乱被打倒的中年工人,和重新成功上位的永远的既得利益者,父辈的命运彰显了一种“权力庇佑”道理的颠破不灭;而年轻人们(太心疼男主角,那有政治污点记录的工人的孩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委员会主席的儿子的 “错误永远可以被原谅” 的命运)无论片尾的集体逃离,还是与长辈告别时被家长默许了赞成,某种程度都表达了导演的一种美好愿望——年轻人的冲动象征着一种未来的、但目前一定尚未到来的美好愿望。

不过,片尾突然开始的煽情,比如集体自首,双男主的友情依旧,毫无悬念逃亡西德,似乎真的只是一种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当然也可能是那时候真的没有查的很严,但完全和之前的盖世太保般的调查不在一个调子上啊?)、寄托在电影中的愿望。并且透露着严格的意识形态,最后的主观镜头—在逃离的路上主角拉开了束缚在自己脖子上的领带/体制束缚,显得过于美好了

最感动的是几位父亲——曾经热血被“政治治理”的钢铁工人爱这片土地、努力养家;面对孩子帮忙掩盖生父叛徒身份的牧师养父;高层官员用权力帮助孩子叛逃(一种简单美好的亲情),在自己经历了战争和政治叛乱之后,掩藏了自己年轻时代的荒芜和分裂,对子辈极其宽容和体贴。子辈与父辈的历史逻辑在此重合,又因为亲情走向了不同的、崭新的、可能充满希望的路径。

感觉最自私的是女主角,dbq我要吐槽了。愤青且无主观简介,依赖男性指路,对男主说“对不起我觉得你不敢担当总是找借口,所以我才绿你”,总是起哄的第二三个,全班被开除后还老问男主“该怎么办”,没有责任感到有着大众认为的“男性的冲动”,无语了。自由女性并不是起哄就可以达成的啊姐。“政治正确”的立场也不能救人设。倒是其他几位母亲,一种歌德式的“伟大女性带我们升飞”,男二母亲指导他勇敢地叛逃西德,一种真正的伟大且温柔的力量。(我可能要被人喷性别问题的不正确了…但主要也是导演塑造的吧要说也得说他!对8起)

 2 ) 关于一些阴阳怪气之影评哈哈

评论里的单线半脑子真多。

让我突然想到一个评论:

关于英国冷藏货车货车偷渡惨案的有趣评论

“广场政治”的条件下,一味的以宣扬种类不同的自由为噱头,真正的将辩证的主义含义剥离出时代的语境,使之彻底沦为宣传资本主义极端自由模式的背景板。且,正如我们望向孩童清澈的目光一般,当我们的情绪随着电影里单纯少年们跑动的姿态而共同上下起伏之时,我们也许已经忘了《浪潮》里机械一般的空洞控制力。

诚然,电影中的历史事件是可以分辨出对错的,我同样也为小苏的所作所为而扼腕呐。但一旦上升到主义的对立,我只能无奈的总结:这些B又开始了...

希望“自由世界”在嘲讽“落后制度”擦屁股没带纸的时候,别忘了自己的手上沾着屎。

也希望,评论里阴阳怪气的那些喜欢假装沉默和喜欢宏大叙事风格的懂王们诗人们能够暂时放下手中的奶茶&炸鸡,把嘴上的油擦干净,取下麦克风,穿上长款羽绒服,站在楼下的门房旁边,不要理会门卫大爷的关切和询问,低着头,认认真真的好好骂一骂这片恶土,或踏踏实实的用沉默反抗反抗。再有,建议此类人放心使用先进阵营的疫苗。据说用了不咳嗽,一口气上十八楼。

 3 ) 这部佳片不要随便推荐给别人!免得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当一个死水般的体制内出现一个活跃的变数时,所有的腐臭都站在了光明的对面。1989年,旷世巨作《死亡诗社》横空出世,在无数影迷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那句“Captain,my captain”,总是会点燃情绪,激活心灵,那怕它们早已沉睡良久。

这是电影留下的感动,是佳作带来的奇迹。《死亡诗社》讲述一位不按常规教学的老师,来到一所专制保守封闭的传统学校,他激发自由人格,提倡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如投入死水的一粒石头,引发了难以预测的涟漪,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制造了“新与旧”的冲突。最终,老师离去,学生留下。学校管理层以为风波就此平息,可当老师被迫离开教室的一刻,学生们纷纷站立于校桌之上,宣布对老师的支持,对自由的态度,对陈旧的反抗。那播下的火种,洒下的希望,深入脑髓,印上心灵,从内而外的改变早已悄然发生。

近30年后,德国新片《沉默的教室》,再度呈现这幕令人亢奋的奇迹时刻。

相比于《死亡诗社》的委婉和诗意,《沉默的教室》显得更加的纯粹和直接。

《死亡诗社》饱受非议的地方在于,它挑战了传统,反抗了守旧,但它只是点燃了象征着未来的学生们的希望,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

它游走于危险的边缘,带来了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却没提供释放和平衡冲突的结尾。结尾的“绝杀”是人性的闪耀,它超越了理性,是感性的膨胀,是电影制梦的眩晕。《沉默的教室》不需要寄希望于人性和感性,时代在背后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压,沉默或者发声,必选其一,且影响深远。

《沉默的教室》不仰赖温吞,只期望鼎沸。1956年,离柏林墙建起还差几年光景,冷战的铁幕还未完全拉上,被分离为几块的柏林依然保留着微弱的联系。居住在苏占区和美占区的德国人还可以自由跨越,但种种对立让一群苏占区的高中生愤愤不平。

需要及早声明的是,《沉默的教室》的重点不在体现当时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它的枪口对准的是专制,反抗的是控制。片中,学生发泄的朝占领区的苏联军人扔去了花生,触怒了军人,一场追逐之后并没有引发暴力冲突和欺压。

苏联军人告知这群恣意妄为的学生,其实他们自己也不想留在这里。故事的激励事件来自匈牙利事件的不断扩大。这群学生耿耿于怀的是自己的国土上停留着他国的军队,只是一种占领,也是一种耻辱,他们幼小的心灵难以接受这种身份撕裂,他们希望自己是纯粹的德国人,而不是苏占区的德国人。

匈牙利事件引发的暴力冲突,让数百位匈牙利自由战士命丧黄泉。学生Kurt提议,用上课时两分钟的沉默作为悼念。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口头计票后,沉默计划顺利开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沉默将这群学生拖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当一个这场2分钟的沉默,就是死水中偶然出现的活跃变数,一时间所有的腐臭都站在了光明的对面。

先是老师的抗议,然后是校长的介入。来自劳动阶层的校长,希望此事在警告处分后就此平息,劝慰各位学生好自为之,不要浪费接受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可这件不太起眼的小事,却不断升级到令人窒息的恐怖程度。一场似乎无关大碍的默哀,不断层层递进,牵动至政治的恐怖,自老师到校长,再到女督导,教育部科员,直至教育部长亲自过问。

看客们似乎觉得太过小题大做,可深知学生背景们的官员却依旧要锱铢必较,穷凶极恶地要找到那个开始的源头,第一个想出这场默哀抗议的学生头领。

外界的压力不断摧残着学生们稚嫩的心灵。对于自己未来的前途,家长对于孩子的寄托和希望。

还有学生之间,朋友之间的友谊,纷纷遭受了考验和压迫。一方面是亲情的温柔一击,另一方面是教育部官员的穷追猛打,我们看见了那些熟悉的手法,挑拨离间,分化击破,利益诱惑,威胁恐吓,一个精通权力技术的官僚系统对于学生发起的打击,是一个以统治为目标的团体对维存自我合法性的应当之举,这是没有意识形态区分的手段现象,以电影的手法可以填上不同的组织、社会、国家,大家因而可以感受到相似的惊悚。

背叛和告密,揭发和自保,这是所有权力系统,利用人性来摧毁人性的惯用手法。这也是影片可以时刻抓住人心,提供情绪恐吓的根本所在。

由此,影片设计了三位性格迥异,负责不同功能的男主角。学生Kurt的父亲是中层官员,来自权力体系之内,让他享受到了体制带来的便利,但遭受知识诅咒的他同样生出了反抗之心,这场沉默由他发起,但不受他控制。

Kurt的发小,同学Theo是整场行动的执行者,他组织了同学,并且事件不断升级时想出各种方法应对,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教育部官员一度认为他才是幕后主谋。

来自劳动者家庭的Kurt需要得到毕业证,改变家庭的命运,父亲的管教,家族的窘迫让他倍感挣扎,临时退缩,想要保全自己。全片最大的悲剧是学生Erik,他期初反对默哀,但因为投票的结果,他只能顺从,他揭露了整场事件,并最终告发了Kurt。可家庭出生的悲剧,让他踏上了毁灭之路,一路下来,竟然成为了最后的牺牲品。

Kurt,Theo,Erik是三种思潮的代表,激进的,妥协的,保守的,我们以为三人在这场默哀行动中会有不同的结局,可权力造成的伤害是集体性的,全面性的,没有一种人能全身而退。

本片真正临摹的恐怖,不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对立,而是一种全景式的权力控制技术,一种递进威胁的专政之能。法西斯这种类反派,一直长存在那个世代东西德乃至东西方对官方之敌的宣传里,以至于本片在不那么严苛的生活环境中无意渲染两大主义的优劣与否,而以东德为例点出了专制之恶。

是专制而不是主义。影片最为讽刺的是,学生和教育局官员都以纳粹为耻,他们大声疾呼纳粹的恐怖,可不想他们正在正在施行的手段,不过是纳粹的变体。手握不可控的权力,最终都会走向纳粹式的极端。权力只生产屈从,只施行控制。它分裂主体,通过生存的欲望,让人“宁愿在屈从中存在,也不愿不存在“,这种对于权力的强烈依恋,加上权力对精神的管制,让主体彻底陷入了“他者化”的陷阱中:主体参加了它自己的自我阻碍,完成了它自己的服从,并渴望和精心制作了它自己的镣铐。

《沉默的教室》以学生的集体出逃作为结尾,但它并不认为西方就是光明的一面,学生嘴角的微笑只是一种自由后可以畅快呼吸的表征,而不是对于另一种意识形态的肯定。

《沉默的教室》最不落窠臼的地方在于,跳出左右思潮,集中火力呈现权力的踪迹。学生只是其中矛盾的主体存在状态。被强加于一个人的权力是那种激发一个人的出现的权力,而且,似乎无法逃脱这种矛盾关系。实际上,不存在没有矛盾的“一个人”,要成为自我,必须进行虚构的自反,排出严格认同的可能性。

自由和依附总是那么暧昧不清,可就在矛盾和暧昧中,我们看到了权力留下的,转向的痕迹。

 4 ) 随记—个体与体制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教育部的人那么想要那个名字,一个名字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抗议示威是集体活动,在大家都统一措辞默哀是为了悼念死去的球星后,学校也给予了ta们处罚。但是政府一直逼迫着ta们交代出领头的人的名字,如此执着,就好像他们不在乎是谁这么做的,它应该是一种统治艺术,重点处罚领头从而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如果只是给予处分和批评,则显得轻飘飘,如果一下子开除掉全班同学,必然会引发强烈的不满,所以他们用了很多不道德的方法试图瓦解班级内部的信任。在官僚机构一边,除了校长之外,其实没人在乎ta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者指出ta们的错误,用教化的方式恢复他们的信仰,但是信仰让步于利益和政治效果,即便是以反革命的口号去惩罚学生,他们只是以政治效果作为事件处理的衡量标准,感到讽刺的是,故事发展到高潮,领头人的名字在教育部官僚中如同走马灯花般一换再换恰好论证了这一点。其背后映射的是普适性的现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和谐,它们不是蛇群中的宝石,也不是象牙塔上的黑色神像,而是屠龙者的长矛,刺向恶龙的身躯流淌着澎湃的热血,遗憾缠斗已久,分不清谁是屠龙者,谁是恶龙了。像这种片子难免触碰到体制优劣的问题,我不懂这个。或许导演心存价值输出,但我选择避开。与其陷入帽子颜色的窠臼,不如就平常心看待。这是个人与体制的对抗,西德在影片中不应该是西式民主的象征,在我眼里,当ta们起身表明态度和挣扎后坐上前往西德的列车时,是作为个体对忠诚、团结、担责的信仰冲破了体制的束缚。而那份信仰是我们每个人曾对世界的承诺,可能懵懂、不够思辨、不明事理,但最起码,真相、团结、平等等等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价值根基,不应当被嘲笑。以此我向ta们示以我的尊敬。

 5 ) 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冲击及反思

影片介入同类题材相对涉及较少的校园领域,着力点落在对信仰与背叛的思考。

少年质朴的崇拜、信仰,纯洁的心灵之湖遭遇现实世界无情的侵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两条线不断的碾压下,少年们坚持,还是屈服?

这种时候是最显真本色的,上帝箴言和那句校训不时闪现,仿佛在提醒着童鞋们,这才是人生中的一次大考!最后不出所料,每人交出的答卷各不相同。

历史当然是避不开的,不过不是影片的重点。重点是父辈们被思考,被撼动后,也不得不交出自己的那份答卷,将两个世界,两份成绩单,摆在台面上来相对比,明了。阅卷交给了观者。

于是,孩子们成了自己理想的践行者。

友谊万岁!

 6 ) 电影中涉及的一些关键词

1.1953年那件事。泰奥问爸爸,是不是参加过1953年那件事。这件事是指1953年发生在东德的六一七事件。事件始于为了庆祝东德社会党领导人乌布利希六十大寿,东德政府提高了工人工作量,引发了工人的不满,开始只是零星的抗议,后来学生等相继加入,在6月17日当天达到高潮,后被驻扎在民主德国的苏军平息。这是民主德国初期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冲击政府的行为,当然有很多人参加或者卷入了这个事件,命运发生了重大改变,或进入监狱、或被监视、或被安排到艰苦岗位,始终处于政治的底层。

2.纳吉。早期匈牙利共产党的领导人,曾经“三上三下”,第一次是因为抵制了过快进行农业集体化,而被匈牙利除去政治局委员职务,转而从事农业研究。第二次是出任政府副总理,但后期和苏联步调不一致,特别是和拉科西发生矛盾,又由于当时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有矛盾,拉科西变指责纳吉和马林科夫是一伙的,所以纳吉再次被免去职务。第三次就是匈牙利事件后,再次出任政府总理,但事件演变,纳吉曾逃到南斯拉夫大使馆,最终被处决。

由于纳吉有两次的被罢免经历,他成为事实上的“改革派”(也就是电影中所说的反对派),很多匈牙利人认为纳吉是敢于和亲苏政府、和苏联斗争的。匈牙利事件还未爆发前,匈牙利政府为拉伊克(曾被匈牙利政府处决)平反,并举行悼念活动。在报纸刊登的悼念队伍中,出现了纳吉的身影,群众在报纸上看到久不露面的纳吉出现后,为纳吉平反的呼声很高涨。后来,匈牙利事件爆发后,为了平息事态,纳吉恢复了党籍,并且出任总理。

这也是东德学生在收音机里听到的那一个新闻:“纳吉出来了”

3.匈牙利事件。是一场声援波兰独立自主走社会主义道路,支持波兰总书记哥穆尔卡的游行,进而演化成大规模冲突。1956年10月23日,最初只是大学生游行,后来又加入了工人和其他群众,大约二十万人,而傍晚格罗又发表了十分严厉的演讲,激起了更大的怒火,随后情况急转直下,甚至发生火并。最终苏联出兵平息了事态,纳吉政府开始执政。(也就是学生听到广播后开始跳舞的场景)11月1日,纳吉发表讲话,宣布匈牙利保持中立,希望能废除华沙条约,并请求联合国介入,这直接引发了苏军第二次武装干涉以及纳吉本人的悲剧。

这部电影是以匈牙利事件为线索的,匈牙利事件的来龙去脉网络有很多介绍,并且大多都是基于历史事实的。但时至今日,如何对匈牙利事件进行定性,究竟如何评价纳吉等人,学界一直态度模糊。

4.教师提问中的“德国社民党”。这个党前身为1863年5月23日于莱比锡创立的全德工人联合会,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生分裂。教师提问的是这个党在分裂之前是什么立场。后期,在东德的社民党并入了德国共产党。德国统一后,又从德共中分离出来,并入了西德的社民党。时至今日,德国社民党仍然活跃在德国政坛,目前和默克尔的联盟党组成联合政府。并且社民党刚刚正式提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奥拉夫·朔尔茨代表该党出战2021年大选,角逐下届总理一职。

5.RIAS电台。是柏林美国占领区广播电台,其广播对象自然是东德民众,宣称是来自“自由柏林”的声音。

6.阿登纳政府。库尔特一家在读报时,库尔特爸爸说:“法西斯分子充斥着西方世界,甚至是阿登纳政府”。这是指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时至今日在德国仍被认为是“出色的总理”,在他领导下,德国(西德)修复了战争创伤,逐步在西方大国中占有一席之地。

 7 ) 以荣耀之名见暴行——真理在逻辑的嘲讽

二战后在东德人们以政治风气充斥着对二战后快速复盘后人人自危的敏感时期,人们对自己的出身具有强烈的荣辱之心,艾力克的父亲曾是抗击纳粹的民主战士,但是被俘后成为了叛徒,艾力克的母亲瞒着他这件事,只是告诉他父亲是光荣的战士,他活在父亲的荣耀中,也因此在这种荣耀中感受到了权力给予自己的优越感,这种荣耀感成为联系他与社会制度的纽带,他对于自己在班级里与秩序的维护有着一种天然的自觉性。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当严峻的极权主义用强硬的方式禁止学生收听西德的电台,包括做出一点违反课堂秩序的事情便出动秘密警察和教育部长对学生进行审查,用威胁学生逼问和打压的方式让他们承认错误,若没有形式上的表示,则开学学籍退学之余也不会再有资格在东德取得毕业证,这预示着他们讲一辈子在无产阶级生活中不得轻松,成为钢铁厂工人,像他们父辈那样,将再没有机会实现阶级跨越,成为一个老师或者别的什么。

人们对自己的出身有着极强的荣辱感,这种风气带来的是对一个人的荣耀的搜索,人们之间互相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或历史过往而产生歧视或者鄙视的敏感。正是在这种极端追求荣耀的环境中,艾力克看起来是一个积极维护秩序的亲热分子,但是当秘密警察为了调查这次沉默事件的发起人时,用公开父亲曾是叛徒来威胁他出卖班级里的人,他们作为新的年轻的集合体变成了一个整体,因为他们年轻、无助被秩序打压,出卖任何一个人都意味着失去尊严,但是艾力克父亲给予他的荣耀深深的影响了他的精神世界,失去父亲的荣耀意味着他信念的崩塌,在这种时候他选择了出卖班集体,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他失去了尊严,在这样讲人逼到绝境的时候,他想哭着对班里的人道歉,却看见老师依然用那套吼骂的方式让他不要在课上说话,他被这种极权主义的纳粹暴力逼到忍无可忍,老师凶狠的吼骂与纳粹的疯狂极端有何不同?但这就是苏联扶持下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需要的铁腕手段。于是艾力克拿起了枪对向了老师。

他是这个故事里最极端的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对荣耀的追求中,哪怕他的荣耀是建立在父亲是反纳粹的光荣革命分子,因为这份对荣耀的追求使他成为了一个维护眼前的秩序,习惯于出卖班级同学的人,而班里的同学所追求和坚定的只是象征着正义的自由,他们只是去听了西德的电台,但是他们不是为了听西德电台而去听,他们想知道的事匈牙利战争的真相,他们为死去的平民默哀,为俄罗斯将死亡人数虚假报道而产生的不满,是对正义的捍卫。

所以他成为这个故事里第一个被逼到使用暴力的人,在一开始确实一个积极的维护秩序的人,不仅如此,他维护秩序,维护父亲的荣耀,反对纳粹。但是他维护的那个秩序站在了反对纳粹的名义上却做着纳粹行径,但是他视而不见,为了自己的荣耀和强烈的归属感和优越感,他只认识着名义上的正确,而对真正的暴力纳粹熟视无睹。并在自己的信念崩塌的时候,第一个成为了使用暴力的人,他使用暴力所面向的对象恰恰是他曾经所维护的秩序。

一个将父亲作为反纳粹光荣分子作为荣耀的后代,当其父辈活在反纳粹的阵营时,后代却因为活在父辈反纳粹的荣光里而间接的导致其成为了纳粹,荣光使一切曾经对抗暴力的人成为了暴力,这是多么大的讽刺。人们追求的不再是站在暴力的对面,而变成了为了站在暴力对面而成为另一种冠以“光荣(和平)”之名的暴力,这就是意识形态对立带来暴力市场。人们的暴行是为了暴力而产生的对立,而不是为了和平产生的对立。

真理在这些人物与故事对立的逻辑中层层遮掩,人们因为身处的虚荣与软弱自私的虚以委蛇变成了暴力的使者,这一切如此悲哀。

造成艾力克暴力的除了环境中人们对虚名的狂热,对所谓“正确”与“错误”的一方的执着与划分,还有自身的软弱以及自私的被伤害后无法自控的自我维护,他维护一切他认为对的,而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上其他人认为对的,这就是纳粹的雏形,依然是纳粹活在每个人身上。纳粹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习惯于吼骂学生的老师,习惯于咆哮的作为议员的父亲。政党究竟以什么话术和名头作为形容自己主张的方式都变得不重要,都是伪装,暴行就是暴行,纳粹就是纳粹,不会因为暴行被叫做“自由民主”而让人感受不到,熟视无睹的人们只是在欺骗自己,在忍耐。

如果人们对每个人的所谓“出身”都不报以求真的态度,恨将歧视投注到下一代身上,来治愈自己的痛苦,只会产生与此前相同的暴力。

片子中的父辈都是靠着出卖从前所在阵营而活了下去,有的甚至当上了新政权的重要官员,而他们的后代也成为了出卖自身所在秩序的人,只是他们所在秩序正是从前的纳粹缩影。父辈出卖正义成为纳粹后有通过种种手段变成了新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但无论在什么阵营,其始终站在纳粹那一方,而父亲的理由也不过是想要活下去,软弱让他们在时代中如鱼得水的看起来活成了荣耀的样子,而其实其内心却早已破碎不堪。他的后代成为了社会秩序中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是却做出了他不敢承担的对正义的坚持和责任。纳粹父亲的暴力吼叫式教育养出了一个正义的儿子。而生活在父亲是反纳粹战士的荣光里的社会主义积极分子的儿子,却变成了第一个纳粹。这又是一处矛盾与真理的对话。

东德在社会主义大哥的管理下成为了一片风声鹤唳的紧张风气的社会环境,人们忍辱负重,被处处管制、监督、审查。暴权还在继续,继续打压着无数的工人与工人的儿子,而上流阶级通过出卖自己的灵魂化为暴力的使者在这个社会活得既体面又光鲜亮丽,他们怒吼自己的儿子,并终将远离自己的儿子。东德的课堂上还尚有用沉默来反抗的学生一代,我们的知识分子都在做什么呢?都逃亡西德了吗?我们有西德可以让我们逃吗?我们只有自己,烂在自己肚子里吧,烂在荣光里,烂在让东德再此伟大的东德梦里。荣光就是最温柔的刽子手。

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无意识下去最差的班,逃课和老师吵架,处分和老师的拳打脚踢,多么真实。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我们能为我们的“东德”做什么?我感到羞愧。我们生活的环境和东德太像了,但是我们的批判呢我们的反思呢?人们且还在附庸。唉。

 8 ) 沉默的教室

1956年,两位高中生提奥和库特在去西柏林看电影的路上见到了匈牙利十月起义的新闻报道。为了对起义的死者表示悼念,他们和同班同学们决定,一起在课堂上无视老师,突发沉默一分钟。然而这短短的一分钟彻底改变了班上同学的命运,许多人从此被东德安全局视为眼中钉,加以监视和迫害。在 班级被强行解散后,他们却决心在西德重新结集,不过是以作为逃亡者的新身份。

 短评

我也想有一个坐上短途火车就能通往的自由之地。

6分钟前
  • 红毛丹
  • 力荐

有什么比年轻愤怒、有意识的学生一代更有力量的呢。最后看到竟是真事改编觉得更加迷人

9分钟前
  • matchappuccino
  • 推荐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政权好,也不知道需要的什么样的政权。但是我希望我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可以充分的享受各种表达自己欲望的权利,看新闻消息不需要利用其它的工具,人们能全面的了解任何一件事情,而不是只能听到一面之词。

12分钟前
  • 嘿嘿嘿
  • 推荐

一场小小的反抗,却在特殊的高压政治时代背景下,演变成一场连作案。父辈的欺骗背叛,是青年一代信仰坍塌的最后稻草。一个国家,两种信仰,这种人为的分割终究是反人性的,和《再见列宁》、《浪潮》有异曲同工之妙。

14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豆瓣版“沉默的教室”:我的关于制度优劣的评价被河蟹了~~~~~

1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东德某毕业班学生临时以课堂静默一分钟的方式悼念匈牙利革命的亡者,全体学员由此沦为政治刁难对象,其家庭与个人命运被彻底改变。以学生、家长、校方和当权者四重视角强调事件复杂全貌,更细致展现集体内部分歧,延续的德国二战史造成的代际冲突和政治迫力作暗线,个人与集权体制的矛盾关系制造张力。

22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我不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就一定激发人的恶,资本主义同样会如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不过是执政理念,最终能有多少人支持,看的是执政手段与管理方法。我承认苏联的管理方法非常失败,但不必为此矫枉过正,否则出现的仍然是悲剧。比如给强奸自己的难民道歉这种,绝对是矫正过头到变态。真正理性的做法也许是对学生不进行政治宣传。你把这则真实的故事中的执政者,改成美国麦卡锡主义,改成穆斯林沙利亚法执法人,这个故事的力度都一点不会减弱,但问题仍然是你让年轻人看到哪个?所以,不对学生进行政宣是不可能的,那是不是这个世界就注定在不同的主义与教条中战争不断?不是的,你要教给学生的是思辨,是不盲目迷信,这才是他们以后生存下去的东西。所以这部电影只能是一部精彩的资本主义宣传片,因为现在德国人的思维是无法真正反思的。

27分钟前
  • 阿文
  • 还行

至少还能用脚投票。

30分钟前
  • zci
  • 力荐

集中营已经拆除,自由却远未到来;柏林墙尚未垒砌,观念已无法相通。21岁的士兵揪住18岁的少年,53年的事件影响着56年的沉默,父辈的攻讦转而子辈的出卖。壁垒面前谁是犹大,责难面前谁又是圣人。讲台上倡导自由的代表,轻易变成倡导的另一面。两分钟的沉默背后,又有多少声音消失于烟消云散的恐怖中。

35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边看边忍不住想:这是个多么微不足道的故事啊,讲得倒是有声有色。而我们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好故事,可惜一个也讲不出。至少现在还不行。

40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妈妈,真相有多重要?妈妈,为什么你什么都不说?”“离开这里,再也别回来”

43分钟前
  • 西决
  • 力荐

年轻人就是这样,热血而冲动,轻浮(简单的从已知片面角度判断问题和做出行动)、绝对(认为非黑即白)、无畏(不计后果,甚至生命)。人性又是这样,生死和利益面前,诚实、情感、道德、善良都变得脆弱。青年是有棱角的石头,生活为你打磨,大多成年人变得圆滑。影片只截取了他们人生中的一段,而未来他们又会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呢?是否为今天的坚持骄傲?或后悔?气氛非常好,令人感觉无形的恐怖。其实有些真实事件比较敏感,若不能真实还原就造成严重误解。

44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1.一个人叫造反 一群人叫民意。后面看的真燃 2. 对比下最近微博热搜上各种大学里学生会的种种行为 啧啧 我们这代年轻人不行啊。

47分钟前
  • 留半清醒留半醉
  • 推荐

发现当下很多人的心态其实和那位校长很像很像。正如他自己最后所说的那句“你们这样做,能帮到匈牙利人民什么呢?!”

49分钟前
  • blue三点
  • 推荐

#Berlin2018# 非常柏林的东西德故事;中国观众尤其会感同身受(各种官僚党棍拿来都不用改词儿的),DDR统治下的收听敌台与上纲上线;好处是从调查展开而写了两代人(虽说不免太男性中心主义和血统论),并且和匈牙利事件有个不错的互文关系,年轻演员有颜;问题是拍得有点太行活儿,尤其第一幕太慢

5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意识形态套入的太过于仓促僵硬,使得人物的行为显得愚蠢而无意义。

59分钟前
  • 灰色幽默
  • 较差

一部电影,三易其评。没事,你删一次我就再发一次。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正我不会当灭亡那个。

6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最触动的是父亲在警察局看到准备逃跑去西德的儿子 那临别一握

1小时前
  • 陆嘉辰
  • 推荐

其实吧,干脆把条目删了更方便...

1小时前
  • 柯里昂
  • 推荐

一个纳粹之孙,一个红色战士之子,血统决定论是多么荒诞啊。喜欢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主人公乘上开往西德的火车,松了松领带,仿佛扼住喉咙的无形之手也消失了。

1小时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