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大战

综艺英国2014

主演:西奥·巴克利姆-比格斯,杰佛逊·豪尔

导演:Bruce Goodison,Ben Chanan

播放地址

 剧照

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1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2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3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4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5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6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13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14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15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16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17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18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19我们的世界大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19:05

详细剧情

  本剧使用扣人心弦的拍摄手法,讲诉了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年轻士兵们的亲身体验。导演利用现代科技,将观众们再次带入了西方战线之中...  该剧总长为三集,每一集均根据亲身经历者的证词,采访,以及回忆录进行制作...

 长篇影评

 1 ) 战争的开始和最后,都是我们的。

BBC 我们的世界大战
战争的开始和最后,都是我们的。
纪录片共分为三集。根据我的理解,这三集的主题分别是,第一集:准备与勇敢;第二集:忠诚与背叛;第三集:团队与爱。纪录片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真实的!跟让观众直接体会到战争!
内容
第一集,是大敌当前时,前线战士的勇敢和后方决策的不足。战争前平和时,军中是有矛盾的,甚至大打出手,一旦战争开始,心中的敌人只有敌人,勇敢杀敌,保护队友才是根本。影响最深的,是战争开始前,毛遂团对机枪的不屑,但是,真正的战争开始后,仍然努力保护它,这就是团结。战士不畏牺牲!同时,后方的准备不足,对战事严重程度的预判严重缺失,最后受伤的,死亡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战士和民众。
第二集,是军人的忠诚与背叛。有一句话我是相信的:战场上每个士兵都想过逃跑。面对子弹,面对死亡,没有人不想逃离,没有人不想躲避,真实人性,这就是人,战士也是人啊。片中也没有什么家啊国呀的大背景,怎么爱国所以上啊。记得一句话:只有往前冲才有生机,这才是拼命战斗的原因吧!我相信被处死的那个人是忠诚的,但是不得不处决,这是军心。
第三集,是团结和爱。一个坦克几个人一起,是一个团队,必须通力合作才是最大的胜算。在狭小的空间里,严酷的战场上,战火纷飞,机器故障以及对生的追求,这些都是制造矛盾的根源。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爱,对家人,对爱人,是这些坚持和守候,让他们坚持了下来。“I cannot tell you where my earthly body is, but I can tell you where my heart lies. ……. I love you, for always, for always.” 一个素不相干的人替他守护这封信,非情非故,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思量。团结也是辩证的,将精神受伤的队友丢下,为了胜利,有些残忍,也有些无奈。

手法
故事本就是真实的故事,但这里的故事,全部是一个个士兵的故事。没有大背景,没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只是子弹和杀戮,给观众的真实感和震撼不是一般的战争电视剧所能比拟的。纪录片中,局部军队的移动,势力的划分,攻击的人数和方向,均以地图形式展出,言简意赅,易于理解!

战争的开始和最后,都是我们的,每个人的。

 2 ) 对旧影片的一点感触

生于和平年代,的确很难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恐怖。但回顾历史,战争一直都在,也从未是人道的,它只会越来越沉重。无论是我们,还是西方,都因此而留下许多伤痛。 但讲起战争,我们大多也是要讲究一个“主旋律”的,只是在主旋律之外,我们与他们的瞩目点却有些不同。记得我去年在影院看过《1917》和《八佰》,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作品,但是两者的风格,还有想表达的东西,却不是完全一样的,这或许也一定程度地反映出我们双方一直以来的某些习惯。 当然,战争是残酷的,但我们谈到里面的具体(尤其是亲历者)时,选取的角度还是有所不同。 我们自己更多是用一种仰视的角度,这是一种很正能量的方式。我们不应忘记历史,更不应该忘记过去那些牺牲自己的先烈。这种缅怀是一种感恩、一种自我提醒,它能让我们谨记那些不应遗忘的记忆、感激应该感激的英雄,它让我们凝聚在一起。 西方略有不同,有不少是用平时的角度来描述。抛去再早之前的电影,以近十年来看,如果我们自己拍出来的是“神话”,那么他们展现的,可以说是“人话”。这部纪录片是,再稍后的《敦刻尔克》是,还有上面提到的《1917》也是。他们只是尽量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无需拔高,也没有斥责,情绪就随着画面缓缓流淌开来。 可能因为距离观影的时间还不是太长,现今我还保留着比较多对《1917》的感慨,说实话,我喜欢它胜过同年播出的《八佰》。战争的确是暴力、血腥、残酷、疯狂的,但它对我们的伤害却不止是在那些混乱的战场上。这种伤害已经超越了时空,它会出现在鲜血狂飙的肉体上,在布满炮坑的战场边缘上,在一片死寂的村庄中,还会深入骨髓持续上百年的侵蚀。这些里面,影响最深的并不是汹涌爆发的悲怆,而应该是喑哑却持续不断的哀伤。 当然,这两种视觉其实并无优劣之分,也不需要分个高低,即使是美国,也有一大批“正能量”的战争电影。我只是觉得,在激荡的情怀之下,我们还是需要为自己内心寻找一点空隙,来存放一些平缓的情绪。 在最后,还是想老生常谈一句:希望世界和平。

 3 ) 回家的路还很长,毕竟这破坦克的速度那么慢

eps03: 当坦克穿着它冷冰冰的铁甲第一次投入战争,里面装着的却是一颗颗柔软、脆弱、敏感的心。把一部战争片拍成了节奏缓慢、镜头迷幻、充满诗意的文艺片,也只有英国人干的出来了吧。片中有一句台词:“回家的路还很长,毕竟这破坦克的速度那么慢”——人性是我们的弱点,却也是我们存在的理由啊!

 4 ) 战争的背后

考完试终于把它补完了,其实最初只是本着加深一下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记忆便于历史考试,看了之后才发现它带给我的震撼远超乎我的想象,身在和平年代的我第一次直观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这3集都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而每一集记录的不过是战争中一个小兵参与的几次战役,还有千千万万的回忆随着埋骨于荒野而消失。拍摄的角度和手法、选景在我看来无可挑剔,能让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身处战争的紧张氛围。

让我感叹的是,这么多牵涉入战争的人,衍生出这么多在战争中艰难挣扎的经历,而最终在历史书上留下的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结果以及沉重的数字。

现在我的心愿...真的...就只是...世界和平了

 5 ) 标题

他们敢推进,我们就反击。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努力向前冲锋,直到云层中透出一道曙光,照亮战场以外的世界,只是遥不可及。战争就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满是战争。每一声枪声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就是这些人。我们早已厌倦,我们还很天真,我们是荣耀的,也是有罪的。我们被传奇所缚,在过往中迷失,我们是天空中的骑士,荒漠中的幽灵,和血海中的鼠辈。这就是我们的故事。

 6 ) Our World War

Our World War
看完英剧《Our World War》的第一集《The First Day》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算是,喜欢吧?还是别的什么?我也说不太清楚。我接着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有人说,一个好的战争片也是一个好的反战片。看完这一集后,我想,是这样的。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Our World War》是BBC在2014年制作的三集纪录片,《The First Day》是第一集。1914,2014,。整整一百年,一个世纪。一个世纪,说长也长,说短也短。长到人可以忘记自己的爱恨情仇,短到影片里的画面和文字依然触目惊心,甚至能感受到他们倒地后渐弱的呼吸和心跳。
Lieutenant Fred Steele 和Lieutenant Maurice Dease负责防守德军进攻Mons时要经过的一座桥。毫无疑问,和德军要有一场硬仗。影片是从传令兵Private Billy Holbrook从HQ传递德军逼近的消息到战地时,气氛陡然紧张起来的。
 


影片中有几个Billy奔跑时的画面,一下子就被那种紧迫的场面吸引,很心疼这个传令兵。那个时候的通信方式还是比较落后的。
在击退德军第一次进攻后,很快就迎来了德军第二次进攻。这次战斗更加残酷。一台马克沁机枪是这个Company(连)唯一的可以算是重武器的火力,剩下的就是长枪了。而桥对面的德军却有一门火炮,大约是一个Battalion(营)的兵力。马克沁机枪手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去,作为指挥官,Dease两次冒着枪炮,冲到马克沁机枪点位,甚至自己操作机枪射击德军。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机枪是压制德军最重要的火力,他们绝不能丢弃,无论如何。
Dease肩部中弹了,他还是爬起来继续战斗。接着胸口也中弹了。
很快影片的高潮来了。Dease又一次爬起来,背景音乐也渐渐响起,很舒缓,也很哀伤。音乐的舒缓,加上Dease帅气年轻的脸庞,还有残酷的战争和死亡交织在一起,给人的内心一次又一次巨大的冲击。文艺的表现方式,和极端残酷的一战共存。
 



Dease最后还是倒下了。
Mons失守了。
纪录片中还有很多很暖心的细节,诸如Private Sid Godley掩护Company最后撤退时说的几句话,还有Billy不愿抛弃Sid撤退时的大喊,无不诉说着每个小人物的战争。我想Our World War这个名字的含义也就是这些吧。也就是抛弃宏大的和冰冷的史料般的方式去描述一战,而是通过每一个具体而渺小的人物去描绘战争以及战争的残酷。不管是指挥官Dease和Steele,还是二等兵Billy,二等兵Sid,下士Neary,每个人物都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整个纪录片是依据历史真实事件真实人物制作的,博物馆中至今还收藏着Steele写下的战争记录。最后还播放了1954年时Sid的采访录音,一下子又把人拉回现实世界。
豆瓣上有人说,《Our World War》每一个故事因为尊重事实而没有过多的煽情,但是事件本身的厚重和作为真实事件让人不能平静。我想让我内心不能平静的也是这个原因吧。

 7 ) 战争

我们只是战争机器,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可舍弃任何的东西

“”你留着断后“”

“”你知道这意味这什么么?“”

”知道,你们走吧”

然后我进入一种癫狂,重弹的最后还恍惚的起来扣动扳机

“就算事实是他不是逃兵,但是他脱离军营却没有其他军长开的边条,就算逃兵”

“”逃兵就要死“

”需要我给你的枪装上空弹么?“”

“”不用,因为下命令的不是我“”

“”我在你丈夫的尸体上发现了你的照片,还要写给你的家书”

“我想,他一定是想要给你的。”

这一份执念,一直支撑着我,让我在中弹的混沌之时产生混乱。

没有人会欢呼我们,我们回去,村子里的人只会说,又一个士兵回来了。

”我们都是战争机器,只要一个失控,就要扔掉“”

 8 ) 其中两场

《我们的世界大战》是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亲历人物续编

“我们的世界大战”是BBC推出的一部建立在英国的立场的从英国军团年轻士兵的角度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蒙斯战役(马恩河战役之一)、索姆河战役、和亚眠战役,分别讲述了从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进程。我想要论述的是其中的两场战役。

第一集:蒙斯战役——英德第一次交手

主人公是英国火枪兵团成员

进程:

1914年8月23日八点开战:1914年8月,穿过法比边界向前挺进的英国远征军在经历了德军的频繁袭击后,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开始向着法国东南部实行战略性撤退。8月7日,陆军元帅约翰·弗伦奇的英国远征军第一分队抵达法国东北部,英国远征军集结在法国东北的莱卡托,并于8月21日向比利时南部移动1914年8月23日凌晨八点,施利芬计划[1]中负责统领左翼的亚历山大·冯·克卢克将军率领德国一集团军,在蒙斯附近对英军发动了全力进攻。

战争开始两分钟,德军已死500人,在英军(火枪兵团)保卫尼米桥时,德军部队呈列队方阵前进,火枪兵团运用高速来福枪让德军损失惨重,德军意识到方阵前进的弊端,于是分散部队,目标是越过尼米桥,在马恩河一线,有许多桥,英军和法军在每座桥附近驻有军队,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尼米桥和马铺桥英军作战的情况,在这两座桥保卫战中,德军人数占绝对优势,而且推进速度快,英军损失相对惨重。

战争开始前,火枪兵团的氛围并不和谐,甚至因为演习失败士兵们互相大打出手,英军的实力并不突出,而且士兵们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尼米桥对面的森林,俘获了一名德国士兵后,连火枪兵团的军官都惶恐失色,战争的第一枪是英军打响的,大批德军几乎同时出现,这时候士兵们意识到战争真的到来了,有不少士兵无法拿起枪支作战,几乎一半以上的士兵畏惧战争,在马铺桥的战斗中,下士查尔斯·贾维斯在面对德军气势汹汹的冲锋中,毅然冷静不失对策,在德军即将过桥时,英勇炸毁了马铺桥。同时在保卫尼米桥的战争中,莫里斯·迪斯中尉,在腿部、手臂、胸部、颈部多处中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作战,而在这场战争中最发挥作用的是火枪兵团的高速来福枪,摧毁了大部分前进的德军,也正是因为上尉的不怕牺牲,这才燃起了其他士兵的斗志,而德军部队人数过多,英军的防线逐渐垮塌,由于战线过长,而德军又在闪电战的策略下,为求战胜,不计死亡,火枪兵团在得不到支援的情况下,只好撤退,为了掩护撤退士兵,下士希德·戈德利一个人留在战场,在火枪兵团剩余士兵全部撤走时,他摧毁了来福枪,结果在垂死之际被德军俘获,意外的是,德军医治了他并在四年之后被释放返回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么残酷的斗争中,能听到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件,实在让人费解。

关于他们的资料主要陈放在伦敦塔,名为火枪兵团纪念馆。

战争后续:

蒙斯战役后,德国将军克卢克的部队就一直紧紧地跟在撤退的英国远征军后面,时不时地打一下英军,算是游击战。8月27日,筋疲力尽的远征军(英军)第二军打算坚守莱卡托阵地,却被卷入了一场一百年来英国军队所面临过的空前大战。德国第一集团军从两翼包抄英军,于是只有7万人的英军只得和16万敌人血战了整整一天。战斗由于夜幕的降临而结束,已死伤7800余人的英军继续撤退。英军兵力减少到三个军团,其战斗力几乎从一开始就遭到大幅削弱,只有法国军队在马恩河畔的拼命抵抗才阻止了德军向巴黎的进军和德奥联军的过早胜利。

马恩河战役是由若干场战斗构成的,英法军队在这场战役中派出了约100万人,而德国则投入了90万兵力,这场战斗昏天黑地地打了两天之后,德军将领克卢克终于迫于危险带领第一集团军向后撤过了马恩河,克卢克的决定是德军错误战略的第一步。在战争开始前,德国不断收到捷报。8月间,德军分别打了4仗,所谓边境之战卷入了差不多350万部队;不超过1 0天就结束了,德军沉重地打击了协约国的主力部队。在确信胜利的情况下,无论德军将领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2]也好,他的幕僚也好,都未考虑到协约国撤到准备好的阵地的可能性,他们认为法军和英军都已最后被打败了。间谍的报告表明,虽然平民都离开巴黎,部队却来到了,但毛奇没有把这个情报转送给关键性的陆军将领,即德国第1集团军指挥官亚历山大·冯·克卢克。他误以为自己右翼的巴黎附近并没有集结大规模的敌军,因此克卢克作出了一个致命的决定:带领军队掉头向东南进发——这条线路直通巴黎,违背了施利芬计划的安排。于是德军在沿着320公里前线与协约国军队无数凶猛的、短促的、混乱的战中突和战斗中伤亡人数大约为25万。协约国方也差不多。其中,在战斗期间和88公里的退却中,德国因被俘获而造成的损失,共达1 5000人和40门大炮。

虽然双方均无取胜,但英法联军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直到9月10日,马恩河战役结束,可以说协约国在战略上取得了胜利,但它是建立在死亡上的胜利,并不值得赞扬。

第二集:索姆河战役——英国战场

主人公:英国兄弟团(兄弟营pals)

进程:

1916年,在战争进行了两年之后,英军岌岌可危,急需一支新的军队,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征兵,由于军功和爱国情怀的影响,一些有志之士开始参军,组成了曼彻斯特兄弟营,他们一起并肩作战,被称为“兄弟营pals”。他们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凡尔登战役爆发,他们(曼彻斯特兄弟营)驻扎在靠近索姆河的前线,由于两年的战争死去了太多人,许多士兵都是国家强征而参加战争,在索姆河战争开始后,第一天便有两万伤员,因此,几乎每位士兵都想着逃跑,但忠诚和恐惧使他们不得不坚持到底。曼彻斯特兵团在进入索姆河三天之后仅向敌军突进了一英里,英军的许多部队被困在特温森林,由于此时的作战已不属于集体作战,而类似于游击战,部队逐渐开始分散,但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攻取一座德军要塞,曼彻斯特兄弟营被困在特文森林五天后彻底孤立,无法与其他英军取得联系,在前进与躲避过程中,他们只能喝战死的士兵的水,由于士兵带头人缺乏应变能力,他们不敢擅自行动,每晚只能在战壕里等待死亡,恐惧深深地笼罩着每个人,战争虽进行了几天,但双方都没有取得胜利。最后在1916年7月23日,英军终于占领了特温森林。

索姆河战役三周后,英军战线共推进三英里,双方皆伤亡惨重,战场上到处都是遗信,曼彻斯特军团和利物浦军团等几乎所有兄弟营最后只剩下几个人,亲情关系在战争中显得异常冷静,其中讲到兄弟二人参战,大哥的腿断了,弟弟没有哭,而是庆幸他只是断了条腿,士兵们参军之始家人们已当他不在人世。战争过程中,由于分散,一些士兵趁着在森林中迷路,而选择逃跑,这时英国军团的最高将领只好对捕捉回来的逃兵进行处决(枪决),人人心中充满对战争的厌恶和畏惧。为了防止逃兵人数的增加,整个战争期间英军行刑队共处决了306名英联邦士兵

最后索姆河战役一直持续了五个月,交战双方阵亡人数共计万。

战争具体过程:

索姆河战役被认为是一场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空前规模的消耗战。在战争开始前,德军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在索姆河加强防御。他们精心选择地形,构筑了一整套完整的防御体系。德军的主力是第2集团军,他们的防御体系由3个阵地组成,每个阵地的防御体系纵深达到千米以上,并且构筑了深达1 2、19米的地下坑道网,坑道网内采用刚刚奢侈的电灯照明,由专用的柴油发电机提供电力,并设置了空前强大的地下工事体系,工事内配备完善,有野战厨房、洗衣房、战地医院等,储备了丰富的弹药和食品,出入口都隐蔽在村庄和附近的树林中,难以被敌人发现,而这一切使索姆河地段成为“世界上最坚固和最完备的防御工事”之一。

面对如此强大的德军防御阵地,英法联军也秘密地进行了五个多月的战役准备。但与德军相比,英法军的阵地处于缺水的无人之地,加上地形不利,非常不利于进攻。在进攻地带,前线铺设了铁路,并修建了机场和混凝土场地,还构筑了堑壕、交通壕、掩蔽工事和躲避炮兵火力的掩蔽部、各种仓库。为了获得充足的水源,他们还挖掘了2000口小井。在物资准备上,他们更是集中了开战以来的最大力量——炮弹、火炮及飞机。在武器装备方面,轻机枪、枪榴弹筒等新式武器已装备到了团、旅、师。总之,英、法军队为保证战役的成功,在突破地带对德国形成绝对优势,在各方面均超过了德军,从后来的坚持作战中可以想见,英法联军是抱着必胜的心,他们更希望大投入可以带来大收获,并且他们还抱有一些闪电战的心理,但是战争是不可能预见的,也许正是这种心理,不胜利不停止,视死如归,显然是悲哀的。

战争开始的第一天清晨,英、法军隐蔽的炮兵群对德军阵地开始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炮击,但德军士兵早已钻入深深的地下工事,安全地躲避着倾泻而下的炮弹。炮击持续了整整一周,在这期间,化学炮弹也被作为战争工具。表面上,德军被摧毁的相当严重,于是一周后,英军士兵爬出战壕,开始向德军阵地前进。不幸的是早在修筑战壕时,德军的所有阵地从低到高修筑在山坡上,因此对英法军的行动一览无余,当英军逼近德军正面堑壕时,德军的炮火齐射,密集的子弹像一把锋利的大镰刀,顷刻间就把英军像割麦子一样成群地扫倒,真的是一场残忍的大屠杀。在这次进攻中,英军大约6万人阵亡、受伤、被俘或失踪,无疑英军战争史上最糟糕的一次。

虽然英、法军士兵冒死冲锋,但依然进展缓慢,双方很快进入胶着状态。截至8月底,英、法军在两个多月的进攻中,以伤亡近30万人的代价,才向前推进了3~8千米。德军的伤亡是20万人。没有胜利,就不会甘心,到了9月,双方又开始加强兵力,索姆河战役的规模日益扩大。英法联军加强了炮火攻击和飞机轰炸,战斗异常激烈,死尸遍地,很难想象踩着尸体作战的英法德士兵。德军的机枪和铁丝网依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英、法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但英、法军是不会放弃他们进攻的企图心,他们发明了一种新式武器来加快战役的进程。于是出现了“坦克”。

持续两个多月的索姆河战役,死去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前进的长度,这种得不偿失的战争竟然迟迟不肯结束,真是人类的悲哀。

坦克的出现,是工业技术的进步,却是人类的灾难,战场上本没有同情,但坦克的前行,给德军带去的是绝望和恐惧的双重折磨,隆隆怒吼的坦克铿锵作响,在泥泞的弹坑间如履平地般驶过,压倒了曾阻挡过无数步兵的铁丝网,越过了堑壕,将德军的工事碾压得支离破碎。与此同时,它们用机枪和火炮猛烈射击,像秋风扫落叶,打得德军尸横遍野。德军士兵在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面前,他们的抵抗意志顷刻问就彻底崩溃了,纷纷扔下枪支,掉头向后四散奔逃。于是初次参战的18辆坦克就显示了惊人的威力,英法在5小时内向前推了4千米至5千米,在以往要耗费几千吨炮弹,牺牲几万人才能取得,多么伟大的坦克啊。

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激战,英军在横跨索姆河的德军战线上,仍未达到突破德军防御并转入运动战的预期目的。德军在这场战役中的防御心理也是出奇的坚定,同盟国德国的不愿投降,协约国英法的渴望胜利,使得年轻的生命如蚂蚁般不被重视和同情,死亡才是士兵的归宿。

尽管如此,英法联军的高级将领仍然不肯承认战争的得不偿失,还抱着一线希望。10月、11月,除了死亡还是死亡。几个月的战斗,英军的损失总数已达到破天荒的42万人,法国达到20余万人,而德军阵亡、负伤、被俘和失踪的总数已达到65万人。

终于,索姆河战役随着冬季的即将到来,和死亡的不断蔓延,才不得不暂停直到最后再也没继续。这场战役也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双方伤亡皆极为惨重的阵地战。不论是双方所投入的兵力、兵器,都是本次大战中最大的战役,也许双方都在沉思,这场战争到底换来了什么,为了最后的胜利双方都不愿意停止,沉浸在血腥中,支撑他们的是麻木不仁的民族心,谁也不值得同情,非正义的战争换来的结果也将是非正义的,尽管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大量的死亡和灾难并没有使双方觉醒,索姆河战役结束了,但,别急,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

纪录片仅仅是围绕英国的士兵展开的,当然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记录,不同的国家呈现的是不同的情感,面对国家利益的争锋,普通人民在战争的开始抱着一腔民族心浴血奋战,直到最后才幡然醒悟,原来生命的凋落,仅仅只是战场上的凤毛麟角,只是战争统治者利益的工具,士兵们互相同情,渴望生存,换不来统治者的罢休,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追求。历史上沉沉浮浮,难道不应该抱有理性的、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事物吗,又何必逞一时之气。

[1] 德国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1891—1906年)提出,其主要目标为未来的战争中,应付来自德国东西两面的两个敌国—俄国和英法联军的夹击,是闪电战的雏形。

[2] 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Helmuth Johannes Ludwig von Moltke)(1848年5月25日-1916年6月18日),俗称小毛奇。 德意志帝国陆军大将,因为他伟大叔叔的老毛奇的名字和他是一样的,他是从担任德皇威廉二世的侍从武官出身,德军总参谋长,主持一战初期的施里芬计划,计划失败后被解除职务,默默无闻的死去。

�P��

 短评

用平民视角展开的战前战中战后的事件,映射战争的面貌。摄影等都是最高级的,可惜不对我胃口

5分钟前
  • 黑芝永不衰
  • 还行

游戏视角不错,不知道Battlefield 1是不是受到了启发。

9分钟前
  • 不伺机
  • 还行

最后升华得厉害

14分钟前
  • Bill
  • 力荐

主题不错,(如果找个好编剧,每一集的主题单拿出来都可以发展成一部好电影)。只是....那些晃来晃去的伪主观镜头到底是什么鬼???

18分钟前
  • 柏拉不图
  • 推荐

镜头运用很创新,有红外热成像,有第一视角,还有游戏里常用的枪械视角,第三集音乐简直太好!讨论的问题也非常深,第一集关于战场现实与报道评价的差异,第二集关于集体纪律执行的原则和个人情感的冲突,第三集更高杆,关于爱,怯懦和人性。那个德国孩子兵的场景把所有人的人性都捡了回来。

20分钟前
  • 费翰
  • 力荐

讲的依然是拳拳到肉的残酷战争,但是用的却是时髦的游戏表现手法,摇杆、第一视角、热感应、英伦摇滚,震撼又不沉闷,沉稳又充满活力,算是是老牌主流媒体对青年一代的示好

22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推荐

看的人好少,在芒果tv在线看的,挺好看。2016年4月24日

25分钟前
  • 陶子冬
  • 力荐

7/10。首集是战斗到最后的经典模式,敌军密集队形死伤惨重,缺乏挡板的高个机枪手成为最显眼的靶子,交战双方才初步认识新式武器;后两集是寻找主题和在路上的状态,神父说枪毙逃兵不管无辜只管士气讽刺意味同[光荣之路],不断呕吐的坦克兵遗弃战友、命令杀俘,广角镜头摇晃描绘出这一路的心理紧张感。

27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一开始不习惯这片的节奏和拍摄手法,看惯了后发现不错。感觉有点像太平洋战争,以个人描写为主,而且不知道为什么你们吐槽运动镜头,是看国产片的固定镜头看多了不习惯吗?我觉得这种镜头很好表现每个士兵的辛苦啊,特别是那个信号兵在路上奔跑时的镜头,感觉深有同感,还有第二集里紧张瞄准步枪的派提

28分钟前
  • X杰
  • 推荐

8.5/10.从英国幸存士兵的角度讲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共三集,分别是1914年,1916年和1918年的三次战斗。有地图,自拍杆,第一人称视角和红外热感图像等各种形式的像电子游戏般的全新视角,使得画面显得格外生动。新旧武器的较量,新旧文明的决战,炼狱般的残酷战场,恐惧绝望的士兵们,仍有一丝残留的良善人性在闪光。第一集最好看。

33分钟前
  • 生活在别处
  • 力荐

细腻有张力,特别的拍摄手法,战争题材里拍的最好的片子

36分钟前
  • fenceiiii
  • 力荐

影2093:有具体的区域和作战线路图,有俯视红外图和第一视角拍摄。1.讲述了第一枪蒙斯战役,英国人惨败及2分钟内德国伤亡500人的绞肉机。通讯兵不骑马不骑车有点不理解。2.索姆河战役。关于逃兵3.亚眠平路机杨威。两处高潮:几个人在面对德国小兵时;查兰一直拿着死者的老婆照片和信件,最后念情诗。

37分钟前
  • Timing
  • 力荐

太写实了!

38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跟我们的父辈比起来就.... 工兵小哥看着好欠 桥那里 特效太假了 这tmd真的是德军????我日 别是部抗德神剧 感觉漂亮的护士是战争片标配 第三集真的....看困了都 第三集我可能看不完了

40分钟前
  • 婉转清扬
  • 很差

1.传令兵好累啊,一战时还没信号器?战术性撤回?2.一个迷路被处决的兵。战争,不是被敌人灭掉,就是被同类解决...3.那个德国孩子拉出了士兵们人性的一幕,太震撼...还有那一直支持他走到最后的妻子,是别人的...竟是别人的,末尾一节无音频略遗憾,那首诗很感人...ps:放手眼前,等待下一次一见钟意吧

45分钟前
  • pinkcat
  • 力荐

在b站意外点开,没想到是这个形式的纪录片。看得出来追求的是代入感,的确很好的做到了。每集的不同人物不同境遇不同情感,在软方面着重表现,战争对人的影响,直插人心。最后一段背信的时候不禁哭了出来。

48分钟前
  • 牧三洵
  • 力荐

蒙斯,索姆,亞眠。

50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对不起我的预设期望太高了。。

54分钟前
  • sirs
  • 还行

点睛之笔在结尾那句话:你离开太久了,他们都已经习惯了。你只是其中一个士兵而已。没人想听你的故事。

58分钟前
  • 歌行
  • 还行

看了第一集还不错,可是第一集的帅大兵死了,太悲剧了。

1小时前
  • 豆友1057957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