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

记录片大陆2004

主演:内详

导演:张以庆

播放地址

 剧照

幼儿园 剧照 NO.1幼儿园 剧照 NO.2幼儿园 剧照 NO.3幼儿园 剧照 NO.4幼儿园 剧照 NO.5幼儿园 剧照 NO.6幼儿园 剧照 NO.13幼儿园 剧照 NO.14幼儿园 剧照 NO.15幼儿园 剧照 NO.16幼儿园 剧照 NO.17幼儿园 剧照 NO.18幼儿园 剧照 NO.19幼儿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20 15:06

详细剧情

  湖北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一群天真无邪的可爱孩子在镜头前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会为了对父母的依恋而大声哭闹、会为了和小朋友偶然的争执大打出手、会为了穿不上衣服以及摆不好椅子而脾气大发、也会为了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先后顺序讨论不休。孩子的心中没有对错,就如同一张等待书写的白纸却又不可避免地被强加了许多来自大人的既定价值观。孩子无所顾忌的言语,似乎也折射出一些不难捉摸的意味……  本片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3、4个月观察和准备于当年9月正式拍摄,历时14个月前期拍摄工作结束,于2004年3月正式完成后期制作,影片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长篇影评

 1 ) 你们笑的,正是我每天的生活……

首先想说,这部片子没有什么所谓的和谐版。有些人没有看到有些段落,可能是大意,也可能是上传者疏忽复制者遗漏吧。我是在电影院里看这部片子的,听张导自己说,这部片子在正规渠道播放的很少(电视台),也没有正式出版发行的音像制品,主要原因就是怕触及孩子们的隐私和心灵,所以他等到他们都长大了很多的时候才拿出来放。这也可能是和家长约好的,才会同意他们拍摄。
    
这部电影太精致了,以至于很多地方让人觉得不象记录片。为什么那些好玩的话好玩的举动和表情你就能捕捉到呢?但真的是记录。靠的就是日复一日长达一年的拍摄和与孩子们的相处沟通,才让他们忘记了机器和大人的存在。机位也是和孩子平齐的高度,以至于摄像总得趴着。
    
记录片是不是应该有个人观点历来就为众人争论。我自己的观点是当然可以有,而且好的作品一定必须有。只是必须基于镜头画面的绝对真实记录,而且不能恶意扭曲断章取义的剪辑。
    
从这一点说,幼儿园和张以庆没有违背。至于他想表达的东西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那是他的手法和你的立场的问题。那些有些人觉得有问题的提问,在我看来其实不是为了单纯引导孩子看他们会怎么回答,而恰恰是为了引导我们这些成人观众的,在看到这样的答案时我们会怎么想,又该怎么做呢?

最后如题所说,我们笑的,正是这些孩子们每天的生活。在我们开怀大笑时,他们可能正在感到茫然、悲伤、愤怒、屈辱、绝望(那个找不到袖子的陈智鹏还有放不上椅子的孩子)……我说不清突然体会到了什么,只是觉得别有深意。

 2 ) 哭着进去恨着出来

我的幼儿园
恨比爱多
流血又流泪的委屈老师不会体会

如果杀人不犯法的话
我会在这个法案通过的当天

让内些老师也先
磕断鼻梁
针刺穿肤
生吞鸡蛋
并反手捆绑在椅子上
一整天
我想把曾在幼儿园受到的酷刑都还送给她们
但我怕在还没想要杀死她们的时候
就毙命了

我是真心期望美称幼儿园老师的法西斯女妖们痛苦万分的死去

 3 ) 幼儿园里面没有春天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每个人都上过幼儿园,但是它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好的回忆。在我的印象中,那从来就是粗暴地将孩子从父母身边剥离并且把他们的心灵烙上痛苦印记的地方。世界不再是你一个人的,这本身也许意味着成长,但是在那些复杂的人际交往当中,有着无形的攀比和隐含的暴力。这种攀比和暴力,有时来自于孩子们之间,有时也来自于不负责任的老师。我曾经认为,一个孩子即使不上幼儿园,对于他的人生也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但是由于成人习惯或者被迫着把注意力完全投入工作当中,就有了幼儿园开头小班全托的孩子们扯着家长的衣服哭泣的一幕。
 
第一次知道《幼儿园》,是在《新闻晨报》上。应该说报纸的介绍和自己看纪录片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原来张以庆并不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冷静地记录着每一个片断。生活当中有很多伤害我们都无法预料,尤其当你不是故事的主角,就更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百般滋味。
 
镜头里面的孩子拽着大人的衣角看着别的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声嘶力竭,似懂非懂的脸上写满了莫名的表情,也许下一个轮到的就是自己。他们即将离开父母的怀抱,从周一到周五,吃自己并不喜欢的饭菜,和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同处一室,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被完全打破,然后被老师们以同样的规则要求着,用同样的方式管理着。那个叫做马玉兰的孩子,显然是顽皮的,但是顽皮并不是过错,她在幼儿园遭到老师的不断指责,只是因为她妨碍了教师对于群体的管理,在一个注重个性的社会里面,孩子的棱角就是这样被不断地打磨,直到泯然众人。而那些半夜里面睡得正香却被教师一个一个从温暖的梦乡里面强行拖出来小便的孩子们,这个时候一定会想念自己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这一切都会在群体活动时发泄出来,一个男孩子三下五除二地把饭菜吃了下去,嘴里嘟囔着:“吃完回家。”而另外一个女孩子却还在那里寄希望于教师像妈妈一样温存,不停地向他们发出求救的信号:“老师,泼了。”所谓泼了的东西,就是她的饭菜,顺着花裙子的领口,一直淌到大腿上面,她的身后是无数孩子嘈杂的嬉闹声,没有一个老师注意到她。
 
在幼儿园里面究竟充斥着些什么东西?我们在片子里面看到的是无数的打闹、耍无赖,有的时候成人以为那也许不过是小孩子们常有的交往方式,但是乖巧懂事的往往被娇生惯养的孩子打到鼻腔流血,随性豁达的常常被不依不饶的孩子纠缠到耳鸣。所谓的友爱,恐怕只能是一种假象。张以庆经常在片子当中出现一个孩子独处的场景,教室外面阳光明媚,但是在那绿色油墙的教室里面却有一种冰冷的孤独。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存在着,尽管很多时候他们常常会给人一种群体活动的错觉。午睡结束之后,会有一个孩子慢慢地穿着衣服,或者是系着鞋带,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有意无意的掉队了,最终在自己的努力中挣扎,走的时候也许会若无其事地打个喷嚏。都与他人无关。所以即使是在幼儿园里面,我们都还只是一个人。
 
这种独处让我们都会感到孤独,剧照当中的那个女孩子在片子开头哭得梨花带雨,背景音乐是《茉莉花》,幼儿园的门把孩子们和这个世界隔开,让他们只能透过院门向外张望。他们希望从那门缝里面看到什么呢,只有每一个孩子自己才知道,而往往等到他们长大之后,又会将这一切忘记,然后把自己的孩子也送进幼儿园。片子当中那个等着父母来接自己回去的孩子,看得我非常揪心,他总是不停地在幼儿园的前门后门张望,每一分钟都显得充满期待却又焦躁不安。孩子们在这一时刻是柔弱的,我见犹怜。
 
也许我们把孩子的想法看得太简单,但是对于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事情,他们门儿清着呢。最经典的莫过于他们对美伊战争的评价,所谓的国家之间的恩恩怨怨,其实就和小孩子打架没什么本质区别。但是孩子又毕竟只是孩子,对于曾经带着这个民族无限伤痛的日本人,他们的仇恨又显得有点盲目和糊涂。但是即使是成人,又有几个真的是成熟的?所以我们无法苛求孩子。
 
除了幼儿园当中的影像,很多孩子的访问被穿插在片子当中,他们狡猾地在那里笑着,不愿意透露自己心中的秘密,显得真实而又可爱。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心算着数学,练习着“八百标兵”的顺口溜,他们有的时候会因为能力不足而答不上来,有的时候偏着脑袋却说出了比大人还要专业的答案。
 
在这个没有童年的时代,三岁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也许用一种悲哀的眼光来看《幼儿园》的我,是有点偏激的,但是我还是深深被那些孩子们感动了。孩子们只有孩子们自己的纯净,他们身上的污点都来自于我们这些成人的玷污。我曾经认为,应该让博士去教育幼儿,但是中国总是用分数划分教师的档次,而事实上大学的教育并不能将我们改变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藐视教育的能力和可能,但是我后来又认为,只要有一颗爱着孩子、明白孩子的心,其实学历的高低并不是教育者最主要的问题。
 
那些都是我们的孩子,也是曾经的我们。将来还会是我们的孩子的孩子。圣埃克苏佩里说过:“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幼儿园的故事不再重演,但是这也不过只是一种希望罢了。

 4 ) 张以庆:幼儿园不美(大学时对张的一篇采访)

(说来真是久远又久远的事了,那是2004年,我听张以庆的讲座,然后和他有过一段时间通信,后来,我作为校园一份网络杂志的特约撰稿采访了张,真感谢他 ,能够陪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学生说那么长时间的话,后来这篇文章他很喜欢,再后来,我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今天再看当年的采访,真是稚嫩,但也因此,它很真诚。而张以庆的真诚,经年未变。)


也许,这是个不太容易让人明白的世界。就像从不接触电脑和网络的张以庆并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就这样接受了一份网络杂志的采访。 也就像,到现在,我似乎都不太明白几天前我和张以庆的谈话到底都传达并获取了哪些信息。
  姑且说这并不是一次成功的采访。
  因为我们彼此都不习惯这角色的巨大转换。
  记得两年前,我和张以庆第一次通话,话题以幼儿园为轴,许多玄妙而不沾烟火气的讨论在彼此间展开。而其中一个最核心的根本所在,似乎就是,童年的不快都是大事情,因为我们到了现在还对此耿耿于怀;我们的自卑都源于小时候一次不大不小的伤害或者无关紧要的挫败——总之,“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都是久远的”。
  还记得第一次我站起来问他,你是个敏感的人吗?你容易被伤害又容易被感动吗?
  他问我,你呢?

灰色的,深渊的

  幼儿园曾在张以庆的成长里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
  三岁开始上幼儿园,一直在那里呆到七岁——算一下的话,张以庆的幼儿园从1957年持续到1961年。中间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
  而这自然灾害里,他竟然每天能够吃饱饭,早上还有牛奶喝,还有鸡蛋吃,就连现在回忆起来都要觉得有点幸福过分了。“物质条件确实不错”——张以庆这样回应我带有艳羡的感叹,但这样的语气明明又带着些遗憾,他的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精神方面,他绝对不满足。
  果然,在张以庆的眼里,幼儿园和童年远远不够美好。在被我要求给记忆里的幼儿园定一个色调时,他毫不犹豫地说,灰色,是灰色的。
  五十年代,不是谁都可以上得了幼儿园的,而1957年,当时只3岁的张以庆就进入北京市的铁道幼儿园,开始了他四年的全托幼儿园生涯。那时的整个中国还讲究着苏联式的浪漫和理想主义。幼儿园的有红漆的木地板,人走在上面必然有寂寂的咯吱咯吱声,四壁必然有绿色墙裙,放眼看去是带着热烈气息的明媚。圣诞节老师会打扮成圣诞老人的模样给每个人的床头塞礼物。他们也有收音机作为外界的资讯媒体,也有老师讲关于动物的故事听。那个年代的人大都是浪漫主义的,教育也是理想色彩的,老师要教你“我们要把农民来当,我们要把工人来做”,他们追求的是十分平等的民主气氛和功利淡薄的阶级立场。至少,从表面看过去,一切,都还算令人满意。
  而将近五十年后,张以庆仍然坚持这幼儿园是灰色的,他似乎有着相当充足的理由。尿床从不敢报告老师,别扭的鞋带一遍又一遍也系不好,睡觉冷着了也不敢说,因为别人都没说。那时才三岁的张以庆就戴了小眼镜,他坐在教室的后排,常常看不见前面的黑板,还是不敢说。他每天都很担心,这个周末爸爸妈妈是否会来接他回家,因为他们经常很忙,很忙的时候就把他继续放在幼儿园过周末,而这个时候对于张以庆来说是极其痛苦的,他说,“觉得掉进了很黑的深渊里,上不来,看不见光,很痛苦”……那时他并不是老师宠爱的孩子,他经常睡不着觉,觉得那灰蒙蒙的幼儿园无比压抑,心里总有着莫名的很怕的东西,我猜他还该有些内向,常常默默哭泣,思考很多严肃的问题,戴着小眼镜,眉头总皱着……那些老师总是不讲究心理和性格地进行单一培养,他们向往整齐划一的美,而显然张以庆并不符合这一标准。他常常觉得那些关于动物的故事很狰狞,而非愉快。
  所以,他说,太痛苦了,就是深渊的感觉。

《幼儿园》

  尽管张以庆从不承认《幼儿园》本身与自己童年的任何可重复性,但似乎前者总有着当年起码的影子和基调在。例如上文提到的红地绿墙,恰恰就是《幼儿园》里的房间格调,那是摄制组在拍摄前利用暑假重新粉刷的。再例如那总也系不上的鞋带,那焦急等待回家的孩子,他在傍晚的孤单里几欲哭泣的脸,还有他们透过门缝观望过的四季风景。
  在张以庆的拍摄手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幼儿园是流动的,孩子们的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都是久远的。后来他在《幼儿园》的片头打上这样一串字幕: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张以庆到现在也没有后悔过把童年拍得不美,他觉得自己到底是客观的,至少,不是故意的。到最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感受经年没变,而生活却一直在朝他的记忆靠拢。而在此之前,张以庆以为,自己的经历只是个案,只是特殊的一个。所以,片子出来,甚至连他自己也不大相信了。
  这就是《幼儿园》,一部引来无数叫好无数眼泪却也总少不了批判和怀疑声音的纪录片。也因为这部片子,张以庆在幼儿教育界享有了名气,而之前,这对他而言相当遥远。张以庆很自然地说:“因为要到六一,我最近有点忙……”我们的采访开始前,他刚刚在一档少儿节目中担当了评委。“不好当”,他说,“他们的表现都很优秀,每一个都表现得很不错,都不容易。可是又总得分出个先后来,这是个难题,很难做。”他说得太实诚,以至于听的人也觉得这真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他的语气里是郑重的忧虑。这种忧虑让人无端觉得,那些被他这样细心呵护的孩子,该是幸福的。

看上去美不美

  很多人拿《幼儿园》和《看上去很美》作比。张以庆看过书的五分之一,看了整部电影。他眼里,方枪枪是个可爱的孩子,表演得不错。但他又觉得片子里总有些简单,老师过于脸谱化,人格的划分过于单一和极端。这样说的理由就是,其实孩子的心并不简单,他们就是一个个人,这样的单一和两极化并不是他们的专利。所以,其实看上去也不美,该有什么样的丑陋瑕疵还是会有,别企图让孩子具有将这些信息过滤净化的本事。
  采访快要结束时,我抛给张以庆一个选择:如有可能,你更愿意上哪个时候的幼儿园,50年代,还是《幼儿园》里的?他说,这个假设不存在。
  忽然想起两年前的一次聊天中,张以庆曾借了陈汉元的话,他说,长大意味着爱你的人越来越少。
这说明长不大在幼儿园里呆着并不幸福,而一个人的长大了却也痛苦。
  张以庆说,痛苦总不能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少。
  很显然,现在的张以庆告别了前不久还有些焦虑的自己,他的笑热诚了许多,嗓音豁朗而亲近。他把这称为自己的平和期。
  他已知天命,所以无惧,所以看得清明,也所以敢说,看上去,也不美。

 5 ) 意想中的美丽

美好,单纯,无忌……所有关于描述童年的词,我们也许都曾用过,但《幼儿园》平静的告诉我们这一切都不过是我们,成年后的我们,一相情愿的给童年加上的标签,关于童年的记忆不过是我们的自我慰藉。有人说从这部片子看出了人性的如何如何,我觉得那只是一种徒劳,某种虚张声势。即使是在幼儿园,人性也早已被格式化了,一味的寻找,得到的不过是一中强制的自我暗示。

张以庆骨子里应当是带有强烈感性和寂寞的,他对色彩和空间的把握控制都不断的证明着这一点。在两排床构成的深深的纵向空间里,一个孩子孤独的在这个空间的最深处不断的调整鞋子。而冰冷油绿色漆成门窗以及半堵墙偌大教室,镜头里只有一个孩子在摆椅子,不得要领,张望了一下,似乎没人能够帮助他,平静得有些甜美的音乐下,无助的孩子继续摆弄椅子,以他不得要领的方式,镜头定格,画面转换,另一个孩子在同一个教室的另一角坐在桌边,孤独的四处打量,目光失去了焦点。

每个人成长为今天的样子,都一定不是由某件事或者某个人造成的,而是有许许多多的事,许许多多的人不断的叠加累积,于是,我们就长成了今天的样子。镜头过渡,中班的孩子整齐的跟着老师统一的起立坐下,不问理由,不吵不闹,只是整齐的做着这一切。而张以庆在这个整齐的群体里用长焦特写了一个打着呵欠揉着眼睛的孩子。张以庆,他窥视着一切的发生。

关于《幼儿园》张以庆给了它两条线,一条是纪实的,另一条是访谈。访谈不断的插入纪实中,开始是一些参加了许多特长班的孩子,不断解答对他们来说显得过于复杂的数学运算,这让我以为张以庆也掉入了传统俗套的各种反映孩子课余生活受到限制的旋涡。但还好,张以庆不过只是用它来打断一下已经结构化了的片子。固有的结构让人有点烦躁,孩子的哭声更加加深了这种烦躁。并且民族仇恨果然是根深蒂固的,孩子们的回答冲动却鲜明的反映了这一点,这就是中国人民,这是从来没有人注意过的一点,所有的思维都认为孩子的思想是由成人所教授的,但事实上,在中国,所有的孩子与生俱来的都带有强烈的民族仇恨,对他们心目中的“日本鬼子”对他们意识中的“美国佬”,我们一直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张以庆以其那些带有明显感情倾向的画面和那些特别主观孩子“成人化”的对白说明了一切。

去年就看过了张元导演的《看上去很美》王朔小说作为剧本,同样是个残忍的故事,虽然叫看上去很美,但有的只有无奈和寂寞,我一直在说服自己这只是个小说,但张以庆深切的打断了我的意想。记录片的好处就在于没有设计和偏见,一切都那么真实,甚至有点混乱。《幼儿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让人无路可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越来越不了解的世界。

大多记录片都显得有些或者十分粗糙,但张以庆不,他特别地注重构图,夜里孩子们都睡了,先是特写一个孩子酣睡的姿态,镜头拉开,这个孩子的手牵着邻床孩子的手,两个孩子就这样手牵着手睡去,在扩展画面,在画面的上方同样整齐的靠着两张床,上面同样睡着两个酣睡的孩子,落入凡间的天使,如果这是一幅照片,我可以这么命名。他的作品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性,画面唯美而精致,失却了粗糙,更有着类似于电影电视的拍摄手法,加入了顽强存在的主观意识,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不应该被认为是记录片,然而这其中却没有一个镜头是设计的没有一个场景是安排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我们没有勇气接受这样的一个失序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孩子,过于社会化和成人化的孩子。

张以庆一再的在他所接受的访谈中强调自己不是一个骨子里寂寞孤独的人,当然这也不是重点,但将记录片故事化和艺术化又似乎出卖了什么。另外一个叫贾樟柯导演说:“这是一个无望的世界,我们只有死磕。”

孩子:问:警察是干什么的呢?

孩子:交警...交警可以收很多钱。我干爹是交警,他收那个车子...

  问:如果你是交警,拿了钱,是应该交给领导还是应该自己拿回家呢?

  孩子:都分一点...领导也分一点。

  问:如果你不分,自己拿回家行不行?

  孩子:不分?不行。那我的领导没钱怎么办?

另外一个孩子:问:“你这么大个儿,你怎么长这么高的?”他马上跟你扯:“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

审视或者哭泣,张以庆感性的深入,人们却无法理性的思考……

 6 ) 一名未来幼儿园老师的观后感

  幼儿园不是NEVERLAND。孩子在幼儿园所经历的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入世而不是出世。所以无论孩子经历了何种的痛苦、无助、委屈、愤怒,无论幼儿园已在一张张的精神白纸上勾勒出了怎样的图形,这都是一个人在成长中所要面对的,或早或晚。
  片子中反映的全托生活很真实。拍摄者冷静地暴露出中国普通幼儿园所存在的很多问题,但他只是通过群体中的幼儿百态来反思人在社会中的处境以及教育与人之间的冲突。他深入挖掘了一些因素,又忽略了很多因素。
  从片子中的教室环境来看,这是一个级别一般的幼儿园。桌椅摆放十分紧凑,孩子的活动空间十分有限。从幼儿社会性发展来看,若孩子的个人活动空间狭窄,极易引起各种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教室布置了无生气,而且我没有在镜头中看到合理的区域划分,即美工区、阅读区、娃娃家等。我非常怀疑孩子平时是否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的区域活动。
  中国幼儿园中教师与孩子比例失调是顽疾。所以我一定都不惊讶拍摄者能够记录到那么多没有教师关注引导状态下孩子的失控行为以及教师专横的一面。当一个教师应对三十多个孩子时,了解个体需要、注重个体差异性何从谈起。不过片子中的教师也确实差强人意,从常规到活动,从言语到行为,从调解幼儿矛盾到矫正幼儿行为问题,都做的不合格。
  最后想对家长们说:第一,尽量不要全托,无论工作多忙,每天都要记得耐心的给孩子讲一个睡前故事,对他微笑。第二,幼儿园不是为你看孩子的地方,那是托儿所,好的幼儿园会让你的孩子有所成长有所思考。第三,爱孩子但不要娇惯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但不是帮孩子做一切。

 7 ) 有一天啊,宝宝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不再死死抓住妈妈的衣角,哭闹着不让妈妈离去;你怀抱雄心壮志,甩开妈妈的手,头也不回地蹦跳着冲向外面的世界。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无法心算出35加56的艰涩答案;你在精品店和菜市场甚至要精明过小贩。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汲拉着鼻涕,低头才发现饭泼了一身;你衣着光鲜,干净整洁,吃起饭来细嚼慢咽、井井有条。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和伙伴睡在一起,偷偷把手伸出栏杆,拨弄下他的头发,偷偷和她握住手,说说话;你一个人住一个大房间,有自己的柜子和衣橱,寂寞的时候也许说给墙上的洞听。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轻松的完成任务,只要和身边的小朋友们一样模仿着跟随“请你们像我这样做”;你需要创造力,你需要想象力,你需要一个人在无人指点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尖刻的工作。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把长高的荣誉让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你不再长高,慢慢发胖,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都渐渐老去,慢慢离开你。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生气的甩开穿不好的衣服;你一颗颗扣起纽扣,套头或伸腿,流畅的好像生来就会那样。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像一只小包子一样,五官挤在一起;你的眉眼慢慢分开,鼻梁高挺,然而你的脸却融入人群,越来越模糊。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不好意思说出“我爱你”,你忘记了那个你最喜欢的白白的小姑娘,也不会记得你总是欺负的笨女孩;你伤害别人,也被人伤害,更多的女孩来到你的生命,又离开,唯一的区别是,你总记得对她们说,我爱你。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和别的男孩儿女孩儿一起洗澡,互相无视雪白的身体;你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什么情感正在你心中发芽。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需要老师叫你起来上厕所,迷迷糊糊的闭着眼睛;你在上床前订好闹钟,折好衣服,自己盖好被子。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随便告诉别人,你的干爹是个收钱很多的交警,你的爸爸是房地产界的青年才俊;有人对你不善,有人放冷箭,有人扔飞刀,你不再把所有人当朋友,你不再第一面就说出父母的职业、收入。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瞻前顾后,不知道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被父母接走了,你的爸爸妈妈却迟迟没有来;你偷偷跑出去玩儿到深夜,要让妈妈挨家挨户找你,才肯恋恋不舍的回家吃晚饭。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随便唱出带有阶级情感的笼统歌曲;你会知道美国也有捐助我们的善良老爷爷,日本也有礼貌可亲的年轻人。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后悔你当初的选择,在金钱、旅行和快乐中,你选择了后者;你知道钱会越来越多,阅历也越来越多,去过的国家越来越多,见过的风景越来越多,快乐却越来越少,越来越难。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数错一周七天;你瞧,星期一,是最艰难的那天,星期二,是下午电视台没有节目的那天,星期五,是可以泡酒吧的那天,星期六是可以睡懒觉的那天。是不是很容易?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关心土耳其足球队的成败;当然,你也放弃了对中国足球的期待。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找到那张幼儿园毕业照,也不会记得那些或喜欢或讨厌,朝夕相处的伙伴们;你曾经承诺,在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的时候,要回幼儿园看望送给你蜡笔,教你跳《蝴蝶花》的老师,可是现在,你还记得她们的脸吗?
有一天啊,宝宝。你会像我一样,坐在屏幕前,看这部纪录片,内心温柔而酸涩;你会说,这,是我的童年。

 8 ) 你记得童年吗

看《幼儿园》前,想起《暗恋桃花源》里的话:我还不懂孩子吗,我就是由孩子长大的
其实片子里的一切,张以庆想说的一切我都是懂的,当我在片子里看到的一切场景皆觉得眼熟并且不住回忆自己的童年的时候就说明了一切
只是懂和记得不是一回事
成年之后的我们常常给童年加上了许多美好单纯的标签,使得记忆失去了其真实性
记录片的好处是没有设计和偏见,一切都那么真实
于是我们看到本以为是后天形成的如今的种种行为念头其实在幼儿园时就已经突显了
照样是有欺凌、瞒骗、暴力、虚荣
有人因此说人性的如何如何我想是徒劳的
人性单纯的那些时刻是很难捕捉到的
即便是这群幼儿园的孩子已经是被浸染过的
老师对一个生病吃药的孩子说:看着电视喝就不苦了。现在想来这分明是欺骗,苦的药怎么都是苦的。
小时侯我上幼儿园,奶奶送我的路上会一直夸我漂亮,试图让我忘记自己在去一个孤独的地方
三岁以前有意识无意识受到的教育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的一些生存法则并且决定了我们的一些想法和行为

误记之二是以为童年如何无忧无虑
一件衣服穿不好就是整个世界都不好了
其实小时侯我们也是有很多不快乐的
但是好的是买了件新衣服或玩具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长大之后也烦恼并没有多多少,只是小时侯仅是以为外界的不顺而自己不快,现今多了很多有心升的自扰
身处云端也会无来由的寂寞,而这些是童年不曾有的
仅从这点讲,童年的确快乐的多。一个男孩子说:快乐最重要,钱买不到快乐
现在我们已经不敢理直气壮想都不想地说这句话了

看到的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小小的孩子便明白民族的仇恨
联想到有句南京话最近一直让我觉得有深度,其他地方人上当便说上当,在南京话里莫名被人骗了,我们说:上鬼子当了
看来民族仇恨果然根深蒂固

另一件引起共鸣的就是一个男孩子左顾右盼地守侯家长
这是我整个童年都在做的事情
那个时候爸爸妈妈都很忙,家住得很远
放学早了,我也没有办法回家,坐在教室慢慢等,早点看见妈妈在窗口出现就是那个时候最快乐的事情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觉得妈妈更亲的缘故,看见她整个世界就美好了

当然童年也有许多很好的品质,如今的确是被我们遗忘了
我们那时便会向世界抗争,以哭闹的方式赤裸裸向世界要妈妈和回家,为什么现在变得隐晦阴暗或者另一方面根本舍弃了这种抗争?

 短评

太好看,完全原生态,教育心理学读本。简直是面凸镜,折射出整个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的面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可有些自小已丑陋的面容与话语,让人心中一凛。看一看,就怀疑中国二十年后也不会大变。哦哦,最感人是那呼唤妈妈后,一瞬间黯淡下去的小眼神吖…让我真想回到小时候被爸爸接幼儿园的一刻

5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简介说的挺好的,除了被孩子的天真无邪打动之外,一些大人和外在环境所强加的价值观已经印在孩子身上了。他们不知道去辨别,只是吸收,然后长大了也便忘记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一道记忆。如果让8年后大班毕业已是初中的孩子们看自己,可会突然湿了眼眶,还记得当年的四季朗诵,还有勾手指约定的眼神么

6分钟前
  • Strelizeia
  • 力荐

一半是天使 一半是恶魔 尽是真

11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其实这部高分纪录片挺差劲的,可以说浪费了大好题材,甚至后来让人感觉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摆拍。但我却很喜欢它,相信小时候上过幼儿园的八成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孩子的世界也和成年人世界一样,从小就是各种虚伪欺凌假模假样杀鸡儆猴。天朝的环境莫非真的适合赚钱,不适合抚养孩子?★★

1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除了难看的带下划线的小标题以及难看的片头名字体,同样不明白为什么单独采访的小朋友几乎全是小男孩。- -,(我常常在想这个片子究竟在表达什么,因为更多的我看到的不是孩子们身上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更多的是在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大人们和社会上的各种“德性”而对他们的影响!真可悲。)

18分钟前
  • 如花就是小妖
  • 还行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差劲的幼儿园,但是只有从很差劲的幼儿园升入很差劲的小学才不会有心理落差,我们的服务都是配套的

21分钟前
  • 王xx
  • 还行

张以庆说,“或许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是一则成人寓言。说童年是美好的,只是成人的一厢情愿;说孩子是单纯的,也只是成人的一种预设。《幼儿园》让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成人社会。对于下一代,我们并不了解。

23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看上去很美”的真实版 看后让人会心一笑 因为生活在shzy国家的我们大多都是在这种类似的环境下稀里糊涂地长大懵懵懂懂地随着社会摆弄,渐渐失去自我却浑然不觉,然后老去…可悲又可叹的人生..而我们再也不回不去那个没心没肺的年代 再也无法把悲伤的歌唱得那么无忧无虑 我们青春的小鸟一去不再复返…

28分钟前
  • 猫龟🐌
  • 推荐

众生相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32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

“你爸爸是做什么的?”——“警察”“当警察要做什么?”——“收钱”“收上来的钱怎么样了?”——“给领导”

35分钟前
  • 柳无码🌈
  • 推荐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能唱出“I love you”,却觉得“我爱你”是恶心的话、说不出口?为什么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就会被冠以“害人”的罪名而无法为自己辩护?为什么孩子会去憎恨没见过、甚至不确信是怎么回事的“日本鬼子”和美国人?

38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爱,就是我把你抱着”

42分钟前
  • 还行

很不错,有现实意义,摄影构图很美,基本五星。

4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我们是在怀疑啊那本就自己的童年,谁都感觉单纯来的直接喜怒发的纯粹可为毛都不愿延续了。如果你记得那孩子焦急等待的模样那我说人生来就孤独你一定承认如果你记得死抓衣角不放嚎啕大哭的孩子,那我说人无论走多远其实都为了回家你也一定点头。如果你记得顽皮女孩被训斥那我说天性早被既定规则给扼杀.

49分钟前
  • 力荐

因为王菲的推荐,终于看了完整版。。。小孩的世界没那么简单,大人的世界没这么复杂。。。还有,武汉。。。

51分钟前
  • 肖浑
  • 力荐

---------“请你们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中国儿童的批量制造

55分钟前
  • 格子
  • 力荐

幼年时期所展现的属于人类那些毫无保留而纯粹度极高的悲欢、爱恨、善恶、愚蠢和智慧,其纯粹、强烈和直接的程度让我无法直视。第一天的分离焦虑撕心裂肺的哭,和最后毕业照上熟悉的坐姿——只想要忍泪唱起那句歌词:“不要走,大钟即使敲响你别放开手。”

58分钟前
  • 力荐

哭的闹的打的骂的听话的调皮的恨的爱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一个提前的成人世界,一个微缩的世间百态。

59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力荐

我一直认为 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才是好片。。这是张以庆最好的作品 他用14个月的素材带剪成了没有尿点的70分钟 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过去 让3岁半的非非看到他自己的现在

60分钟前
  • 周鱼
  • 力荐

【50:40版本】其实成人看孩子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是有样学样而已,这种不平衡的缺失只有他们长大后在下一代身上才能弥补。愿孩子的心都纯净无比,孩子的生活都能无忧无虑。(大学时儿童心理学老师给我们看过孩子访谈的部分)

1小时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