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告诉她

剧情片美国2019

主演:奥卡菲娜,马泰,林晓杰,赵淑珍,卢红,姜永波,陈涵,水原碧衣,章静,杨学建

导演:王子逸

 剧照

别告诉她 剧照 NO.1别告诉她 剧照 NO.2别告诉她 剧照 NO.3别告诉她 剧照 NO.4别告诉她 剧照 NO.5别告诉她 剧照 NO.6别告诉她 剧照 NO.13别告诉她 剧照 NO.14别告诉她 剧照 NO.15别告诉她 剧照 NO.16别告诉她 剧照 NO.17别告诉她 剧照 NO.18别告诉她 剧照 NO.19别告诉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1:13

详细剧情

  影片讲述一个华人家庭的奶奶被诊断罹癌,但家人选择隐瞒奶奶,假借一场婚礼的名义让所有家人回家见奶奶最后一面,但在纽约长大的碧莉(奥卡菲娜饰演)认为知道自己病况是奶奶的人权,因此在华人家庭中上演一场中西文化冲突,一部寻根家庭喜剧。故事改编自华裔女导演王子逸自己的家庭故事,她也因本片被《综艺》杂志评选2019年必关注导演之一。

 长篇影评

 1 ) 说不出口的告别

《别告诉她 The Farewell》最早是一则播客。据导演Lulu Wang说,当时剧本早已成型,然而来来回回谈了许多合作方都没能真正落实,对于青年导演而言,第一部长片总是最难的。于是她非常聪明地想到了曲线救国的方法,和热门的播客栏目This American Life合作,把剧本以第一人称电台故事的形式亮相。节目播出三天之内,许多家影视公司找上门,都说直接立项吧。 最终,她选择了制作过《阳光小美女》的美国独立电影界老将Big Beach Films。再之后《别告诉她》从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大放异彩被A24以高价买走,就一路领跑成为2019年最受注目的新片之一,也终于在北美热议一年后登陆中国院线。

大概率来说,导演处女作总会跟亲身经历有关,《别告诉她》也不例外。纽约ABC女孩Billi回到爸妈的故乡东北,看望癌症晚期的奶奶。所有家人都默契地保守秘密,只有她一直抑制不住想要告诉奶奶真相,让奶奶有机会好好完成人生的告别。电影绝大部分在长春拍摄,80%以上普通话台词,可能是目光所及最中国化的美国电影了。

之前读到过剧本,当时的感受是有些担心的,部分台词难免还是东西方刻板印象的浓缩表达,比如长辈教育Billi,“西方人把生命看作是个体的,东方人把生命看作是集体的。”之类企图直接为观众归纳中心思想的金句。反而是看到成片之后,观感好了很多。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归功于Awkwafina的表演,让许多在读剧本时感觉极有可能尴尬的情节点都有惊无险地软着陆了。电影中的她不算漂亮,甚至有一点木讷,时常像处在发育期的女中学生一样驼着背,让人很想从后面猛拍一下。也正是这种松弛和天然,以及演员本身喜感的节奏,让故事有了呼吸感,盘活了全片的氛围。凭借在本片中的浑然天成的表演,Awkafina也在本月刚结束的金球奖中拿下了音乐/喜剧片最佳女主角,是金球奖第一位亚裔影后。

《别告诉她》在主线情节之余,还尝试了对华人家庭内部结构微妙之处的探讨。其中奶奶和小奶奶,妈妈与妯娌,分处在两个国家十几年没见过的堂姐弟,只言片语的交锋反倒比口号式的台词更有趣,值得玩味。另一个优点是本片的电影美术部门很落地,不论是奶奶家,Billi一家住的宾馆,婚庆服务和拔火罐足浴城,都是再寻常不过的样子,增一分显得假,减一分又刻意。

唯一让我有些遗憾的是电影的结尾。Billi一直在抉择中煎熬,但到了最后,她既没有坚持自己所相信的,与奶奶在真相中勇敢告别,也似乎没法真正理解第一代移民父母辈的价值观。她只是来了,然后走了,回到自己的生活里。而奶奶呢?奶奶也没有任何变化。可能是因为真实生活中导演的奶奶依旧健在。诚然所有人都会在字幕滚动中看到真正的奶奶而发自内心鼓掌微笑,但作为电影本身,如此收尾像是一场没能好好说出口的告别,一种非常中国式的算了,罢了,不提了。

许多看完《别告诉她》之后深受感动的海外华人观众,纷纷以去年的《摘金奇缘 Crazy Rich Asians》来对比,我认为是不太恰当的。除了主角都是黄皮肤之外,两部电影从类型、体量、语言和拍摄地等等都是天差地别的。比较可以参考的是《网络谜踪 Searching》,都是小成本独立制片,东方家庭情感内核,都在电影节取得成绩之后,美国本土院线发行票房大好,再转战电影中的文化源头——亚洲市场。我很好奇《别告诉她》在国内上映之后,中国观众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作为老家亲戚,大伙儿能否接纳这部小片,让它也融入如火如荼的东北文艺复兴大业之中。

话说回来,无论片子在中国的表现如何,成本三百万美金,目前票房一千九百万的《别告诉她》已然大获全胜了。时不时能看到Lulu Wang与男友Barry Jenkins(《月光男孩》的导演)在颁奖季的各种活动上出双入对,俨然又一对冉冉上升中的文艺片导演佳偶。这两年好莱坞的探照灯光束之下的年轻华人女导演,除了Lulu Wang,还有赵婷(《永恒族》)和Cathy Yan(《猛禽小队》),2020都会有大制作要上映。像这样有天分又努力的女孩子们,当然是越多越好,站到越高越好。非常期待Lulu Wang接下来会拍什么,脱离了个人经验之外的下一部作品,往往会是奠定职业导演生涯的基石。等着吧,你看她在The Hollywood Reporter导演圆桌上毫不怯场侃侃而谈的样子,相信这姑娘一旦上了桌,就不会轻易离场。

 2 ) 无关乎猎奇,这只是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家庭故事

《别告诉她》,英文原名是《The Farewell》,直译过来是“告别”,但是看完片子后,反倒觉得中文片名更加贴切,也更有深意。故事简单到一句话就能讲完,奶奶检查出身患重病,家人决定隐瞒,但在美国长大的孙女却觉得应该告诉她,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插曲。相信大部分的普通人,在迄今为止的生命中,都多多少少经历过生离死别。而部分人可能也面临同样一个难题——当亲人身患不治之症时,是选择告诉ta直面生死还是隐瞒病情、让ta安心度过最后的时光?

本片故事源自于导演王子逸的亲身经历。与片中女主一样,她六岁时跟随父母来到美国,在西式文化中长大。当一个“西方青年”与“东方家庭”的观念发生碰撞时,引发的思考就天然地具有争议性了。

但与预想中不同,整部影片的节奏是平静舒缓的,甚至有些段落会觉得直白的近乎“无聊”。那些在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都被镜头事无巨细的记录了下来,让人不得不回望审视。

圆桌,国人关系的最佳承载与表达

第一次的家庭聚餐,是在奶奶家客厅的圆桌上,多年未聚的家人各怀心事、强颜欢笑。

奶奶左手边坐着小儿子一家,右手边坐着大孙子浩浩和即将进门的日本媳妇,而浩浩的这门婚事是促成全家重聚的契机。本不打算这么快结婚的他们,为了这个秘而不宣的谎言必须做出一点妥协与牺牲。

奶奶的开心溢于言表,不停张罗大家吃好喝好,她甚至还准备了孙女碧莉小时候最爱吃的南瓜烙饼。而从小由奶奶带大的碧莉,也是整个饭桌上最心事重重的人。她无法理解父母与亲戚为何如此一致的决定隐瞒病情,难道一个人在生命尽头没办法拥有说再见的权利吗?凭什么作为亲属就可以替他人做决定?

第二次的家庭聚餐,地点换到了餐馆,而参加者则多了小姨奶女儿一家。由于大儿子一家生活在日本,小儿子一家生活在美国,平日生活里负责照顾奶奶的主要是小姨奶,她女儿也同样出了不少力。

相信看完了这场戏,很多人会联想起自己春节回家的场景。一年未见的亲戚们和气融融团坐在圆桌上,七大姑八大姨少不了要各种关心你的“私人生活”。有男/女朋友了吗?生娃了吗?现在工资多少啊?准备要二胎了吗?小孩打算报什么学校啊?每个问题都刀刀致命,提醒着你无法忽略的生存压力。

在这个圆桌上,女主妈妈跟小姨奶女儿也你来我往,从教育聊到收入,从人生理想聊到社会现实,表面都笑语盈盈,内里却刀光剑影。在国外已经30出头却还在过着打零工生活的碧莉,又一次收到艺术机构的拒信,不晓得未来究竟在哪里。而即将开始中学生活的表弟,也许会走上爸妈安排的出国读书的道路,再然后呢?谁都不知道。

这场反映了中国典型当代家庭关系的圆桌戏,说是这部电影的“戏眼”也不为过。

第三次的聚餐,规模就更大了,敲锣打鼓几十桌。这场由奶奶亲力亲为操办的婚礼,请到了老家所有相熟的亲戚朋友,舞台上司仪、新郎新娘、碧莉跟老爸轮番登场,不搞到全场高潮迭起就算没完成任务。

吃到后半场,众人都开始有点松劲儿,主桌上开始玩小游戏活跃气氛,而输了是要罚酒的。稀里糊涂喝了好多杯酒的新郎浩浩,却在最后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喜与悲交织在一起,好像到了此刻,他们才达成了内心的和解与释然。

西方猎奇视角还是被忽略的真实?

《别告诉她》从拍摄立项到上映后的票房口碑,都可以说是近几年最成功的华裔电影。不同于去年的《摘金奇缘》,从故事到阵容,甚至是语言使用,都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东方故事,戳中了很多华裔后代的心。但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质疑,这部片子是否仍旧是典型拍给西方人看的猎奇向电影?甚至,是不是有故意丑化国内的一面?

而抛开猎奇,其实这更多的是一部带有导演强烈私人回忆的影片,只不过这段回忆有着很多可以共情的地方,才会引发一波波的讨论热潮。

从一回家亲戚就给安排上的大保健,到去给爷爷上坟遇到的哭丧队伍,再到影楼写真拍摄的荒诞滑稽,都是我们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场景。但当这些场景跟从国外回来的家人碰撞在一起时,其中引发的尴尬、辛酸、搞笑等种种化学反应,可能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真实。

奶奶的病情作为引发这一系列事情的开端,这时已经不再是影片关注的重点,甚至告不告诉她也不再是女主最纠结的点。这趟回国之旅让她更多地想起小时候跟爷爷奶奶一起共处的时光,那时候缺失的父母之爱,以及这么多年在心中业已形成的情感空洞。

华裔的身份始终让她疑惑,在国外注定无法成为主流人群,而回国发现根好像也已经不在了。城市遍布的高楼早已找不到儿时的踪迹,酒店前台关于“中国好还是美国好”的问题也让人无法作答。而最终,她只能在预定行程内,按时返回美国,继续自己的人生。

 3 ) 这道菜不是“左宗棠鸡”,是“东北乱炖”

红旗街红星医院

美国有个连锁店叫做“熊猫餐厅”,听名字就知道是家中餐馆,里面卖一些诸如炒面、炒饭、酸甜鸡这类的快餐。我有幸吃过一次,难吃死了。可和我的感受相反,这家餐厅在美国火的要命。原因恐怕就是它更符合美国人的口味,就像传说中的左宗棠鸡和炒杂碎,我们闻所未闻却是美国标志性的中餐。

左宗棠鸡这道菜,已经成了中美文化交流的一个典型符号,只不过这个符号所表达的,多少有一点傲慢与偏见。去年有一部电影在美国大卖,就是那个全华班的《摘金奇缘》,然而当这部电影被引进国内之后,却遭遇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票房惨淡。有不少观众认为,这部电影就是一道左宗棠鸡。意思是说,这部电影是按照美国人的想象和理解讲述的中国故事,输出的是美国人的价值观。一言以蔽之,中国人不那么生活。

而最近,又一部全华班美国电影上映了,华裔导演王子逸的《别告诉她》。偷个懒,摘录一段豆瓣简介:影片讲述一个华人家庭的奶奶被诊断罹癌,但家人选择隐瞒奶奶,假借一场婚礼的名义让所有家人回家见奶奶最后一面,但在纽约长大的碧莉(奥卡菲娜饰演)认为知道自己病况是奶奶的人权,因此在华人家庭中上演一场中西文化冲突,一部寻根家庭喜剧。

在看电影之前,我也很担心这会不会又是一道左宗棠鸡。但影片里的一个元素,让我不得不去观看这部电影。故事发生在吉林长春,而我是个土生土长的长春人。在欧美电影里看到自己的家乡,这种体验并不多,上一次长春出现在欧美电影里,还得追溯到《末代皇帝》。而看过之后我认为,这位华裔导演端上桌的,不是一道“左宗棠鸡”

这是一部散文化的电影,没有特别激烈的情节,故事基本围绕着两个核心展开,一个是要不要告诉奶奶病情,另一个是筹办女主角堂弟的婚礼。这两个核心各司其职,关于病情的隐瞒与否,表达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那场婚礼,则不妨看作是一场提前举行的葬礼,家人们的情绪,在这个特殊日子里,借着酒,借着气氛,终于释放了出来。

影片里,女主角的大伯是个点睛人物,导演通过这个人物的言行,表达了整部影片的核心——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当女主角询问他为什么要隐瞒病情的时候,他说,如果我们把病情告诉奶奶,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压力甩给了奶奶,我们轻松了,奶奶却要独自承受,但如果我们隐瞒病情,就相当于把这份压力给分摊了。说实话,听到这套观点,我竟无言以对。

大伯还有一句台词,直接点出了中心思想:西方人是个人主义的,而东方人是集体主义的。或许换个词来表达更贴切,西方社会是陌生人社会,而东方社会是熟人社会。更准确地说,中国正处在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这种差异化,在大城市和小城市、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对比尤为明显。而在长春这个不大不小的城市,来自三个国家的三代人聚在了一起,各种文化元素聚齐了。

熟人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不强,人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打扰别人或不被打扰,都很困难。影片里的女主角,就被热情得过分的东北人来了个下马威。刚下飞机,她就被一帮膀大腰圆的的哥包围,争抢着拉活儿,女主角就像只惊恐的小鸟,不知所措。等进了酒店,又碰到一个话唠服务生,从大堂一路跟到屋里,就要追问是中国好还是美国好。

而这种特点最集中的体现,就来自影片的主线,向奶奶隐瞒病情。一群人,未经当事人的同意,就把关于她人生最重要的消息给隐瞒了下来。这正是在美国长大的女主角最不理解的地方。她问姑姑,奶奶没有什么想实现的愿望吗?姑姑回答,她没有什么愿望。这同样是一厢情愿的回答。而对于女主角的这种困惑,每逢佳节被逼婚的中国年轻人却再熟悉不过了。

然而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终究不是质疑,而是理解。最后,种种困惑、种种矛盾,都在那一场婚礼上得到了和解。大伯的痛哭流涕,堂弟的嚎啕大哭,老战友们的酒后吐真言……这场婚礼,更像是一场告别,既向奶奶告别,也向传统告别。这是最让人伤感的地方,因为我们都清楚,在这个时代,东方人所独有的这种情感纽带,正在断裂。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的熟人社会都是稳固的,不断向个体输送养分和安全感。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旧有的熟人社会正在解体,人口巨大的流动性让中国人跑步进入了陌生人社会,连接感正在丧失。正常来讲,当人们在新的地点落脚,繁衍,就会形成新的熟人社会。然而有几个障碍阻止了这一进程。

彩虹广场

在国内,快节奏的经济发展让人口的流动难以迟滞下来,而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正在阻碍人们落脚。还有户籍,绊住了亲人的团聚。而在国外,中国人将不得不设法融入陌生人社会,学会另一种文明的生存法则。或许第一代移民还能保留来自家乡的传统,那么第二代、第三代呢?人们也没法一直生活在法拉盛吧?传统的血色将渐渐淡去。

正是中国人对安全感的需求和现实的困境,让团聚变得意义重大。借着节日、婚礼、葬礼,所有的情感、思念、愧疚、责任都在这段日子里算一笔总账,塑造一场痛并快乐着的团聚。而影片里的奶奶,则是这场团聚最后的纽带。可以试想一下,当奶奶离世之后,分处三个国家的三个家庭,还会找到团聚的理由和契机吗?再过些年,女主角和她连中国话都说不好的堂弟,还会有团聚的意愿吗?

所以我想,这部电影真正的目标人群,不是美国观众,也不是仍然生活在熟人社会的中国观众,而是那些断了纽带,飘落四方的人们。就像我看完电影之后在豆瓣上写下的短评:“中国这个熟人社会,身处其中想逃离,离开久了又感到思念。如果感受不到这份思念,或许是离开的时间不够久,或许是离开的距离不够远。”

影片的结尾,并没有给我们呈现一场葬礼,这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就让故事定格在大团圆的那一幕,我们不忍看到那场注定到来的葬礼和行将天各一方的家族。就像女主角一家人离开长春时,经过了美丽的彩虹广场。这一幕被保留在女主角的记忆里带走了。我想她可能永远也不知道,长春的彩虹广场,已经被拆掉了。

 4 ) 这不仅仅是在讲亲情,更是在呈现东西方文化面对同一种生命课题之间的差异。

当一个人的生命快要走向终结的时候,我们到底要不要告诉他/她?

这是一个困扰着我们所有人类的千古生命难题,美国人觉得当然要讲,不讲是违法的,当事人有知道自己得癌症的个人知晓权益。而我们中国人大多会选择隐瞒,因为我们会觉得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得癌症后,她往往是被自己的恐惧杀死的,而不是被癌症本身。我们不告诉她是为她好,是在分担她的痛苦。

电影中大儿子告诉碧莉,可能在西方国家的观念里,一个生命是属于个体的。而在东方,我们更觉得生命是集体的,是属于家庭,属于社会的。美国强调人的独立性,而我们东方文化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羁绊。

这是一个非常戏剧化的故事,却是发生在导演身上真实的故事。

片中奶奶的妹妹,也就是导演的姨奶奶,是真人本色出演。

导演的奶奶得了癌症,全家人选择不告诉她,从天南地北突然赶回来说是为了参加表弟的婚礼,实际上是为了见奶奶最后一面,只有奶奶一个人被蒙在鼓里。为此而发生的各种啼笑皆非的文化冲突就是本片的最大看点。

这部《别告诉她》在今年圣丹斯电影节上大获好评,获得最佳故事片提名。

在美国上映时,单馆票房甚至超过了《复仇者联盟4》,烂番茄上也获得100%的亮眼开局。

而本片的主演奥卡菲娜更是美国当今最闪亮的华裔新星,在《瞒天过海——美人计》和《摘金奇缘》中我们都见识到了奥卡菲娜的喜剧天才,这次她却突破以往的角色,选择里一个内里悲凉,时刻压抑自己情绪和痛苦的角色。

小津安二郎曾说过:高兴就又跑又跳,悲伤就又哭又喊,那是上野动物园猴子干的事。笑在脸上,哭在心里,说出心里相反的语言,做出心里相反的脸色,这才叫人哪。

是啊,导演这段话里强调的就是东方文化里典型的压抑感情,而西方文化则主张人要释放感情。

《别告诉她》故事里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说着和心里活动相反的话。

每一个人都在说我过的很好,绝口不提自己身上遭遇的生活困境。

每一个人快乐面部表情的背后都在极力压抑自己痛苦的情绪。

电影中有很多有意思的象征画面,首先来说下那只鸟的寓意,碧莉身在美国时,房间里突然飞来一只鸟是碧莉知晓奶奶得了癌症,快要死去噩耗的时候。所以这只鸟是代表着厄运突然降临。

后来碧莉回到了中国,在宾馆的时候,又从窗外飞来一只鸟,这只鸟和美国的那只鸟几乎一摸一样,而这时奶奶又住进了医院,这代表着厄运仍然跟随着她,缠着她们整个大家庭。

最后当碧莉在美国街头学奶奶发功似的大声呵斥一声后,从国内奶奶住的小区大树丛中惊飞出一群鸟,这里很有意思,明明是西方释放感情的表达,却用了一种东方的方式(发功),这代表着东西方文化很好的交融了,也代表着围绕着她们整个大家庭的厄运终究全部统统散去,不仅仅是奶奶的疾病好转,更是碧莉回到美国面临工作上的问题即将迎刃而解。电影中结束后出现的那个奶奶是导演的奶奶,她最终战胜了癌症,康复了,继续在练功。这代表着这整个故事,这个隐瞒奶奶病情的计划虽然看似荒唐可笑,但终究是成功的,受用的,电影的内外,包括导演的现实生活里都是一个happy ending.

电影中碧莉的父亲是奶奶的小儿子,全家从美国回来,代表着浸染着西方文化的东方人。

浩浩的父亲是奶奶的大儿子,全家从日本回来,代表着比中国更加压抑,更加内敛,更加不善于表达,释放情感的日本文化。

然而,大儿子这个家庭是最先失控的家庭。大儿子在婚礼上对母亲发表感激之词时几乎崩溃。浩浩明明应该是最快乐的新郎官却哭成泪人。日本文化里时时刻刻都在传达的隐忍态度完全不见了,这里是一种导演的反讽,代表着如果一种文化平时越习惯压抑反而会爆发的越彻底。

而碧莉她们这个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最容易释放感情,最容易憋不住的家庭反而至始至终都在坚守着这个秘密,很好的学会了东方文化中的隐忍,一直都没有“破功”,直到最后轿车开往机场的时候她母亲和她才忍不住留下泪水。

这部电影始终在传递和表达的都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交融,隔阂和理解。

奶奶为什么要在婚礼快开始前,一定要确认酒席菜单是龙虾,而不是螃蟹?

因为龙虾代表着西方饮食文化,而螃蟹是典型的东方文化中的美食。

奶奶为了迎接自己最喜欢的孙女的归来,迎合着孙女一家的西方饮食习惯,所以一定要龙虾,而最后浩浩婚宴上还是上了螃蟹,这里的意思是在表达从西方回来的碧莉最终还是接纳了东方文化,适应了这里风俗习惯,两种文化达到了一种彼此和解与尊重。日本歌,英文歌,中文歌唱响在同一个婚礼上,谱写出一个有趣,别样的家族奏鸣曲。

影片中的天空的色调始终是阴沉的灰色,也在代表着女主人公碧莉时时刻刻压抑和痛苦的心境,但最后离开时,原本被拆迁的老家那里架起了一座彩虹桥似的雕塑,这代表着最终的故事结局是快乐的,是美好的,桥也代表着不同文化间的连接与融合。

电影的英文名字叫——the Farewell.也就是告别的意思。

电影中碧莉曾经对妈妈抱怨,我的老家在逝去,童年的回忆在逝去,爷爷已经逝去,现在奶奶也要逝去,为什么一切都在快速的逝去?

这个问题也是在看电影的我们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

其实,我们的成长就是一个不得不接受自己不断逝去的过程,一个与我们心爱之人不断告别的过程。

所以,有什么东西可以稍稍减缓这种让人无助的逝去的速度吗?

没有,你只有逼自己去适应,不能让一个个突然快速逝去的速度打扰到你人生旅程中应该继续平稳前行的节奏和速度。

看完电影后,现在想来,大学毕业那种告别真是小菜一碟,成为大人后,越来越多至亲至爱的告别才是真正的痛苦,人和人之间真的没有什么永远,一切都只是一场恰当好处而又短暂的相逢。

 5 ) 这是ABC眼中真实的中国—人和人之间没有边界

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的时候我们全家就去看了,我十岁的孩子对它的评价是:“比《玩具总动员4》好看。”

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用心:车站外扑面而来的出租车司机,小区里体育彩票赞助的健身设施上晒被子,走在街上的油腻中年毫不掩饰地露出白花花的肚皮,随处都是抽烟的人。

这些都是我女儿回国印象最深的地方。

酒店里服务员逮着女主角问:“你觉得中国好还是美国好?”

这个问题是经久不衰的ABC拷问。无论亲疏,几乎所有人一知道我们住在国外就会问我孩子这个问题。

美国人平常距离感很强,即便是很熟悉的朋友都不会问这样二选一的问题。

而且每个人坐在饭桌上都会先跟我们打听怎么去留学,同时还抱怨房价太离谱,简直没法过下去了,接着又劝我们海龟…

我一开始很耐心的告诉他们考托福GRE以及申请学校的方法,告诉他们很多留学中介避而不谈的生活困难。后来意识到,那些家长并不在乎在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的个人财物问题,更不在乎自己的逻辑无法自圆其说,只是一厢情愿的灌输自己想法,想为孩子选择短平快的途径,并不愿意了解对方的世界,也不了解自己孩子的优势劣势目标兴趣等等。

电影里的人充满了这种一厢情愿的侵略,奶奶生病家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她无力承担噩耗,替她做决定,想当然地为她满足心愿,催人结婚。

Billie说,也许奶奶想用最后的时间做一些她想做的事情呢?你们这样替她做决定不是很不尊重她吗?

而奶奶对晚辈也一厢情愿地做安排,安排孩子出国留学,安排孙子赶快结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只存在口号中。华人文化中,最难掌控的就是为自己生活中重大事件做决策。

亲情,好意,跨过人和人之间的边界的借口。人不由自主地被亲情激流卷着随波逐流,别人早就帮你做好了决定。

我记得片中伯父给奶奶敬酒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大意是:“我今天一切成就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今天。”

华人出生后就和父母捆绑在一起。

自己的努力、奋斗、抉择在父母养育之恩面前都不占权重。

最终在父母年老后,孩子反过来一厢情愿地为父母的人生重大事件做决策。

这件事属于谁的生活,谁的时间?应该由谁来做主?

 6 ) 笑着举杯是离别的预演

小的时候,我总是害怕讲述生与死的电影,结局一旦是不完满的,总会遗憾地久久不能释怀;

再大点之后,有段时间里,我又很抗拒去看讲述家庭题材的电影,尤其里面谈到生与死的,毕竟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篇章的故事,可故事的终章都指向一个方向——死亡……

而当经历过亲人的离别之后,再去看这类题材的故事,感觉好似有一个人,走进了自己内心世界里一间很久没再放映影片的老电影院,他抽出了几卷,开始慢慢放映起来。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奇妙观感,视线里看到的是屏幕里别人的故事,而心里却正同步上演着自己主演的,名为回忆的电影。

《别告诉她》就是这样一部召唤出这种奇妙感的电影。

这部电影最早了解时,有不少噱头,华裔女导演以西方视角来拍中国家庭的故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自然看点不少。改编自导演自己的真实故事,在美国长大的碧莉得知在中国生活的奶奶被查出得了癌症只剩下最后三个月的时光,全家人决定瞒着奶奶,借碧莉堂弟举办婚礼的名义,全家人回到中国,见奶奶最后一面……

故事并不复杂,里面讲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也是点到即指,并没有在这块深挖及大做文章,在98分钟的片长里,导演更多的是着重于这个跨国家庭的描述,着重于由奶奶为首的这个即特别又很中国的家庭。

于是,你可以在电影里看到很多熟悉的场景,听到很多熟悉的话。

碧莉回国进到家,外婆见到的第一句话,就是说碧莉并没有碧莉妈说的那样变瘦了。像极了回老家时被家人和亲戚问候胖瘦的你我;

饭桌上和堂弟浩浩的未婚妻美子很和气的奶奶,也会在背后和碧莉吐槽美子木头木脑,不像自家人,她不得意。奶奶说的这句不像自家人,我也三不五时从亲戚那听到——在他们见到自己小孩或者亲戚小孩带对象回家时;

张罗着碧莉和碧莉爸去按摩城按摩的小姑,一开始是一个热心的形象,也会在饭桌上和碧莉妈明争暗斗攀比较量得不亦乐乎;

一开始贤惠形象示人的碧莉妈,原来和奶奶的关系并不那么和睦,和碧莉指控着奶奶对于整个家庭的掌控……

这些一开始面目模糊的名为碧莉亲戚的人,在这样的斗嘴、较量和不快间,一点点丰满起来,离完美很远,离真实却很近。

这些真实的,有时自私有时喜欢计较的人,确也正为着名为瞒住奶奶的计划团结在一起。由如里面去祭拜失去的爷爷那段,由奶奶带领着,和逝去的爷爷报告着最近家里的事,然后托他一一关照家里的每一个人。

这就是我们呀,有些自私、有些爱计较、有些爱攀比,缺点一大堆,可也团结着,当我们需要团结在一起的时候。

全篇的华章在最后浩浩的婚礼上,这个电影里举办婚礼的场地,也是现实里导演表弟结婚时的场地。

婚礼上有很多笑脸和笑声,大家举杯祝贺新人;也有很多哭泣,为婚礼本身哭泣,也为奶奶可能离去的将来哭泣。这既是一场婚礼,又是一场暗地里的告别仪式。

看到这一幕时,我心里的电影院正快速闪回着很多画面,很多已离去的人们,我和他们最后一面的画面。

有孩子王的小姨,最喜欢和我们这些小孩玩耍,我去医院看她,她还笑着和我们开着玩笑;

有高考升学宴时,来祝贺我的的发小的脸,青涩的,朝气的笑脸,他举着杯的样子,是我见他的最后一面;

有春节回家,给我做他自己包的馄饨的爸爸,我和他说等身体好些了来广州玩,他说着好的,在门口和我挥手

……

有很多人的脸在看到这段时出现,我们总是无法预估着去年或者是什么时间里举杯过的人,此刻已经永远不可能和我们在举杯;我们举杯时会说着万事如意,确也心知肚明并非能事事如意;我们不想离别,想把一些片段永远定格,确也知道着挥手离别,道句再见的时刻终将来临。

所以才会在还能笑着的时候多畅快笑一会儿,在能举杯的时候多碰杯几次,而这种人为的延续就像是瞒着奶奶的碧莉一家,

最后的最后,现实里的奶奶还精神着,让人松了好大一口气。诚如打出了那句字幕“祝愿天下所有的奶奶都健康快乐”,也让我们在日后每次能团聚的时候,更认真仔细地举杯。

笑着举杯是离别的预演,也是加深团聚喜悦度的良方。

 短评

很接地气啊!巧妙地处理尴尬和煽情,有种“一片情深冷处浓”的况味。自欺欺人,自作主张,自私自利,又紧紧抱做一团,为亲人牺牲一切,就是中国人啊!假一点,憋出真快乐,弄假成真或许也是我们的生活哲学之一。

7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7分,有些地方特别美国,即便来到长春,讲着中文,也很美国。但是,一些情感细节还是非常亲切的,是很中国人的。片子里有特别直白的地方,那种概念式的台词与一些元素的堆积,会觉得很怪异;同时,又有特别真实的细节,能看出来导演是取材自自己生活的。总之,这是一部视角非常独特、体验非常新鲜的电影,它又像自己,又像外来者,非常有意思。以及,看到这个发生在长春的故事,还是很亲切啊,一些场景实在太熟悉了,尤其是红旗街那块。老人的家居基本就是我家长辈家里的样子。还有,为什么那么多长春人都喜欢出国或是移居,这一代和上一代都是,身边遇到太多这种例子,有意思。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短评里面那么多说可以丑化华人,拍的stereotype的,请问都是在魔仙堡里面长大的吗?作为一个北方人觉得没有任何一块让我觉得很奇怪啊。说别人stereotype的时候能不能先好好了解自己的国家?如果这就辱华的话那看喜福会岂不是要跳起来骂娘?

11分钟前
  • 给您添蘑菇了
  • 还行

Lulu Wang实在会把握人类情感和东方的细腻,片中很多场景都是会真实发生在中国北方家庭里的,crazy rich asians才不是亚裔家庭的样子,这才是。中国人边看边哭,美国人看的时候在笑文化差异,看完电影下楼梯开始哭。视听语言太出色了,比如在婚礼餐桌那一段有个360度快速旋转的两周镜头,还有出来配classic drama scoring的高速镜头。异国同鸟的意向,在墓地里做的声音设计,声音转场是否成熟自然,甚至隐藏了笑点。很多镜头都非常USA,比中国一些拍家庭的导演要流畅的多。演员的演技都很自然,但浩浩在婚礼痛苦的那段没有流出眼泪?最后,我从小到大第一次看电影从头哭到尾,不说了我给爷爷奶奶打电话去了!(Lulu wang 本人很真诚 而且还是真实故事 好打动我!

13分钟前
  • 加斯珀哥哥
  • 力荐

严重的水土不服,看的无比尴尬,如坐针毡,就是拍给外国人看的东方文化糟粕,拿来做一个猎奇式的展示,让外国人可以感觉更良好一点罢了。拍的一点生活感都没有,能拍出这么塑料感的生活也是绝了,所谓的东西方文化碰撞不过是口号式的处理,视听上也是一塌糊涂,根本没法跟李安当年的三部曲比,老美们猎奇一下就好。

1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SFFilm的centerpiece,上千座的Castro Theatre几乎是座无虚席。剧本很好,很多充满了中国味儿的对话(比如席上拼娃)写的都很出色。演员尤其是女主角演得非常到位,哪怕不说话也能传达出很多情感和思想。整个故事在中美文化强烈的震荡之下是作为喜剧处理的。有不少对于美国人来说无比陌生的场景,比如闹哄哄的婚礼,美国观众都是笑得很开怀的。奇怪的是,我虽然没有想笑的欲望,也没有在别人的笑声中感到尴尬,而是觉得导演的表达很诚恳,并没有在贬低什么、抬高什么。借用Billi的话:“(没有什么哪个更好,只是)不一样。”因而,在面对比如婚礼和扫墓的片段,虽然是我自己也非常不喜欢的习俗,但也并没感到卑微。片中的文化冲突富有层次,引人共鸣。上一次看电影哭成这样是《冷战》,只不过那一次是伤别人的怀,这一次是relatability的泪。

18分钟前
  • N
  • 力荐

堪称奇迹般做到了各方面的平衡,既能非常接地气展现长春的生活气息,亦能满足西方观众的观影需求,而这正是以前李安最成功的技能之一。难怪此片会成为李安年度最爱之作~ 就算女主是从美国回来的华裔,代表的是西方视角,但我们仍然能被带入,被打动。情感永远是打破文化壁垒的最强武器,而在此片中这个武器就是奶奶。

1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哭的稀里哗啦,我的眼泪不值钱。很多桥段实在太真实了,就像小区里隔壁大妈家发生的事情。在sundance看的确有不太好的地方,有的时候美国人的笑点我真的get不到。很多美国人在从日本回来的叔叔在婚礼上发言那一段都笑了,那会儿我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23分钟前
  • z_xy
  • 力荐

感谢女主在女痞子道路上站稳了脚跟,展示了黄种女性的多面性!加一星鼓励鼓励奶奶!

26分钟前
  • ____anybody
  • 推荐

3.8 胜在真实。虽然有些新导演的生涩,且用配乐的地方太多,但有表达,有感情,有亮点,所以就瑕不掩瑜了。奶奶演得太好了,看完想给自己奶奶打越洋电话😭

3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婚礼犹如提前举行的葬礼,城市仿佛埋葬回忆的墓地。骗她说只是良性阴影,还是让她与世界最后告别。西方的生命是个体的,东方的生命却是集体的。个体遵从律法,集体讲求亲缘。童年奶奶家后院捉蜻蜓的回忆,正在变革的城市里毁灭。古老的别告诉她的默契,仍在传统的家庭中流转。排出浊气,没事你也喊喊。

35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Billi的脖子前倾太严重了吧!掀起衣服居然一身肉! 日本小夫妻可以说很可爱了。

37分钟前
  • 🛶
  • 推荐

如其他华裔导演寻根的片子一样,浮于表面,停留于导演对中国仅有的童年记忆,缺乏挖掘因此没有深度。文化冲突的内容老套肤浅。另外全员除了老奶奶,演技都很尴尬。

38分钟前
  • 口袋巧克力
  • 还行

拍的中规中矩,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也一看就是接受北美电影教育科班出身的作品;和《海上浮城》这类片一样有个通病,那就是导演对特殊身份的认知,总是跳不出西方视角,又自认为足够东方,所以总是令人感到词不达意;倒是发现了个有趣的课题:论美国少数族裔电影中对东方婚礼的想象(日本、中国、印度、新加坡....有意思、有意思)

42分钟前
  • 脑神
  • 还行

這真不能算抹黑中國吧?!要真說哪裡不真實的話…居然沒親戚批評比利駝背。

44分钟前
  • Bubo bubo
  • 推荐

很真了(医生那里最不真了吧)

47分钟前
  • 月泫
  • 推荐

3.5 作为一部美籍华裔导演的作品,镜头下的中国已经比较贴近我们心里的形象了,但故事和人物塑造以及讲述手法还是略显老套,老外看了可能会对里面的文化差异会心一笑,但华语观众就难免会觉得有堆砌各种梗之嫌。但仍旧胜在感情真挚,电影有真诚的情感就会动人的

5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2019圣丹斯# 4.5 非常充满人情味。导演的视角非常亲切和真诚,对于生活细节把控和文化差异的审视不亚于李安当年。一些过于喜剧化的处理稍微有些失真但整体镜头真实感和影像感非常棒,很戳人。非常不露怯又不刻意诋毁的展示中国小城市风貌让人非常喜欢。配乐使用洋气但又不生硬。Awkwafina的中文演技也没有拖后腿。目前今年圣丹斯最大惊喜。

52分钟前
  • HOW
  • 推荐

年初圣丹斯开始“毒奶”,哪哪看不上,没想到圆梦的地点是“此生”都没想到的。映后回去路上两个女孩子拿出电话哭着打给家里人,足见故事基本的感染力。即使拿掉那些生涩的中文和固化的标签印象,关于爱、谎言以及身份焦虑,太贴心了。边鸡汤着“生活不在于要做什么,而是怎么做”,又提醒“最心痛是,爱得太迟”,会觉得可能这远不止一个华人女孩的故事。 #mygirl#Awkwafina is amazzzing! 对故事之外关注的点是尝试不再喜剧演绎,看完如同照在Billi脸上不解却保持压抑的心绪,矛盾而又悲伤,就觉得她做到了。

56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圣丹斯看华人片(《the farewell》中文译作不要告诉她),总算有点文化撞击。即那些日常不过的嘘寒问暖会导致全场的笑点,而我则尴尬地坐在笑声里。美国人眼中的又一个亚裔美女奥卡菲娜,这次去了一圈长春,说着我听不懂的中文,和奶奶不舍告别。电影很温暖,也有一些刻意做出的艺术上扬空间。

1小时前
  • seamous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