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耀中国

大陆剧中国大陆2021

主演:王凯 / 王劲松 / 靳东 / 刘奕君 / 赵丽颖

导演:傅东育

播放地址

 剧照

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1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2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3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4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5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6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13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14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15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16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17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18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19理想照耀中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4 10:06

详细剧情

通过刻画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刘伯坚、刘志丹、赵一曼、萧楚女、江竹筠、许包野、彭湃等一大批杰出共产党员的形象,深刻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无畏牺牲的崇高品格,生动诠释“理想照耀中国”这一永恒的命题。

 长篇影评

 1 ) 《理想照耀中国》:章华妹为何凭小小的纽扣,就成为“个体户第一人”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理想照耀中国》剧照

1979年,18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待业在家。章华妹家中一共有10口人,为了贴补家用,她开始走街串巷兜售纽扣。由于当时不允许个人私自贩卖商品,章华妹经常会遇到打办,纽扣被没收,家里吃饭就成问题,她该何去何从?

建议先关注,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

01 章华妹为解决口粮问题,卖纽扣赚钱

在20世纪70年代,温州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由于交通路途不便,物资供应也比较短缺。18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家里有10口人,生活艰苦,为了解决家中的口粮问题,她开始琢磨赚钱的门路。

章华妹从老百姓的切实生活中考虑,俗话说得好“衣服缝缝补补又一件”,有的衣服没坏,但是如果少了纽扣也穿不了,所以章华妹开始做起了纽扣生意。

《理想照耀中国》之《纽扣》剧照

02 章华妹遭遇打办,屡次纽扣被没收

70年代时,所有物资都由指定地方供应,老百姓个人是不能私自贩卖商品的,所以章华妹只能偷偷摸摸地挨家挨户卖纽扣。每当遇到打办的时候,章华妹就拼命跑,有时候运气不好,纽扣会被没收,她就会为家里吃饭的事发愁。

《理想照耀中国》之《纽扣》剧照

由于温州地区的老百姓想要改善生活,开始私自贩卖小商品的人越来越多,打办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被多次没收商品的小商贩为了减少损失,慢慢地就不再私自兜售商品了,但是他们家里的口粮就成难题了。

经常遇到打办的章华妹心里不服气,她觉得自己只是靠劳动赚钱,没偷没抢,为什么就不被允许。在一次下雨天,章华妹在雨中奔跑都没躲过打办的工作人员,她借着雨水大声哭喊,诉说着自己内心的委屈。

《理想照耀中国》之《纽扣》剧照

章华妹内心也不想做这偷偷摸摸的小生意,她只想多赚一点钱,换一些口粮,解决家里人的吃饭问题。但是就当时的情况,除了私自兜售纽扣,章华妹也没有其他做生意的渠道,她的梦想是在解放北路上堂堂正正地做生意。

《理想照耀中国》之《纽扣》剧照

03 章华妹真心想做一个正当的生意人

章华妹面对困境,内心坚定,绝不退缩,她觉得不可能一直打办下去,办法总比困难多,总会有解决的方法的。章华妹从此也不再东躲西藏兜售纽扣了,她开始光明正大地在解放北路上摆摊。

《理想照耀中国》之《纽扣》剧照

有一天,打办的人又来了,其它小商贩看到打办的人马上就跑了,章华妹却一动不动。打办的工作人员非常好奇,问她为何不跑,章华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打办的工作人员,她再也不想跑了,她想堂堂正正做生意。

《理想照耀中国》之《纽扣》剧照

打办的工作人员觉得章华妹的想法没有错,小商贩们也是为了脱贫致富而努力,而且小商贩们售卖的商品也是老百姓们需要的,也帮了老百姓的忙。章华妹的想法也打开了打办工作人员的思路。

04 章华妹迎来了“个体户”的春天

打办的工作人员针对章华妹的想法展开了讨论,他们认为小商贩们做生意并没有坏心思,只是想脱贫致富,他们应该想办法帮老百姓们改善生活。

人多力量大,经过大家的头脑风暴,终于想出了解决办法。打办的工作人员决定帮小商贩们办理个体户经营执照,大家合法合规做生意。这样既解决了老百姓做生意的问题,又便于管理。

《理想照耀中国》之《纽扣》剧照

工作人员把办理个体户经营执照的事向老百姓们说明了,请大家填表登记,然后由工作人员出面统一去办理。

老百姓们第一次听说有个体户经营执照的事,有些将信将疑,担心填表以后对自己不利。章华妹认为办理个体户经营执照是一件大好事,她主动带头到办事处去填写表格。老百姓们看到章华妹的行动以后,也都响应号召,随后都跟到办事处填表登记了。

《理想照耀中国》之《纽扣》剧照

1980年12月11日,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通过了提交的个体户经营执照申请,第一批个体户经营执照成功下发。

《理想照耀中国》之《纽扣》剧照

章华妹首当其冲领到了第一份个体商业营业执照,编号10101。1983年,根据国家颁发的规定,确认了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性。所以,章华妹就成为“个体户第一人”。

《理想照耀中国》之《纽扣》剧照

这是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之《纽扣》中的情节,这也是由真实的故事编写的。章华妹从一个家庭贫困的待业青年,成长为“个体户第一人”,靠得就是她心中那一份韧性,也就是“逆商”。

所谓逆商,就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也就是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理想照耀中国》之《纽扣》剧照

章华妹不认命,她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她认为靠自己的劳动赚钱不丢脸,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得到公平的对待,最终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同时,她还带动乡亲们一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章华妹所做的一切正好体现了逆商的四个维度:掌控感、担当力、影响度、持续性。

拥有逆商,在面对困难时,就可以发现转机,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最终成就美好未来。

-END-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林艾米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 ) 评《抉择》中王一博的表演

王一博的表演有非常强烈的信念感,这一点傅东育导演不止一次谈到。在《抉择》这种大时代背景的戏中,只有拥有强烈的信念感,才能更好地演绎这位少年即投身于时代洪流的前辈。只有信念感还远远不够,怎么才能把演员心中的信念感很好地表达出来,传递给观众? 有三样东西很重要,眼神、身形和步态。这部剧,王一博在这三点都做得很完美。 先说眼神。王一博饰演的蒋先云,在夜行船上与同学讨论出现分歧,他眼睛里满满都是对挚友的惋惜,还有对自己理想的坚定不移。操练场上对决,他在泥淖里匍匐穿越地桩网,他的眼睛里洋溢着出生猛虎般的奋勇之气。到他已经下定决心,为国民利益做出抉择时刻,也遮不住的轻锁眉头,紧抿嘴角,微收下巴,眼神专注,表情坚毅,坚定里又有一种憧憬,“总得有人,做黑暗里的那道光吧”,他认定自己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这种选择里有着吾国吾民最美好的未来。礼堂那场重头戏,蒋先云走向大门,在门口再次遇到昔日同袍,看到对方瑟缩的眼神,早已明了的他,有那么一刹那的惋惜,但随即就继续走向自己已经选择好的道路。这段戏,他没有一句台词,单凭表情和身体语言,我们即已明白他还没说出口的选择。 再来看身形。蒋先云是一名职业军人,还是黄埔军校一期生里最优秀到无可争议的军人。这部剧的群戏镜头里他有着军人最挺拔的身姿,无论是坐、立、行还是持枪训练,始终是人群中最挺直的身形,肩背笔挺,堪称“岩岩若孤松之独立”,一眼就能看到。校练场比赛是这样,礼堂听训的群戏是这样,夜行船上两人对酌,王一博的脖子是放松的状态,腰背仍然挺直如一条直线。熟悉军人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名军人长期受训后的下意识姿势,是完全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他这一点演得特别真实,令人过目难忘。 再说步态。看他一步步踏入坐满学员的黄埔礼堂,每一步都踏在观众的心上。那一两秒,他走出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虽是以孤身一人去对抗校长威逼利诱,那稳定从容地迈上台阶,一步,两步,走得却是气势十足,绝对王者之风范。蒋先云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说,“我,蒋先云,此生永做共产党员”。我都能看到他胸腔的共鸣,看到他全身每一块肌肉的共振。等他转身离开礼堂,随他一起站出来与校长分道扬镳的同袍们,走在他身后。他走出礼堂的那一幕,蒋先云的将帅之风,淋漓尽致。他不仅自己做出了抉择,他影响了更多有志之士的抉择。 王一博饰演的蒋先云有血有肉,真实可信。他用层次感丰富的表演,让我们爱上这位锋芒毕露的革命前辈,仿佛亲眼目睹他当年的抉择过程。

 3 ) 最动人的旋律,莫过于“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提起“主旋律历史剧”,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换台。

因为一部剧,只要贴上“主旋律”的标签,便意味着这部剧,它故事讲得无聊、人物写得无趣、制作敷衍、审美笨拙……由此,“主旋律”在年轻观众心里也就变成了被嫌弃的存在。

对于这样的现象,骗子不得不说一句:遗憾。

因为“主旋律”“历史”本身是很有意思、很丰富的、很动人的,只是被一些人拍得干巴巴了罢。 毕竟我们太年轻了,也就上下五千年。

有意思、丰富、动人,也是骗子要为大家推荐《理想照耀中国》的原因。

有意思在:主创在剧中设计了很多细节,需要我们去猜、去找;

丰富在:除了讲故事,还不忘对世界和中国文化的诠释;

动人在:剧中的主角,都有原型。

试问:还有什么描述,能比“根据事实改编”更让人怦然心动呢? 废话说得太多,下面,骗子挑上自己心水的几集,与大家详细聊聊《理想》。

盗火者——陈望道 我们知道,在古希腊传说中,普罗米修斯为解救人间疾苦,而盗取了代表文明的火焰,将之传至凡世,被称为拯救人类的盗火者。 《理想》第一集的主人公,陈望道先生,便是这样一位播撒希望的盗火者。 正因为,有了陈望道先生的翻译,彼时的革命先辈们才能在第一时间拿到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一时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呐喊声,燃遍中国大地。 值得注意的是,此一篇,编剧设置了非常丰富的细节与场景,来为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背景,做深刻诠释。

在一开始,短短几分钟的沙龙讨论会中,角色们依次在镜头的运动下,于历史的长河中闪亮登场:

有人斥责南北政府内斗,有人高呼不要相信帝国主义的童话,有人支持资本主义,有人支持无政府主义,还有人建议响应“俄国十月革命”的号召追随马克思主义,有人则代表保守派、复古派对外来主义们嗤之以鼻……

短短的一场戏,就简单概括了辛亥革命直到建党前这十年的“诸子百家”、国家乱象,风风雨雨。

对于彼时民众的生存状态,主创的展示也颇为巧妙:

在一列代表着中国方向的列车上,从上等坐—普通坐—直到“站票”,官员、军人、商人、市民学生、农民,等级分明,待遇亦由高至低,前面空间宽敞,舒舒服服,吃好喝好,穿得人模狗样儿—后面,人贴着人,鸡鸭乱舞,味道透着屏幕,混乱如菜市场。

仿佛大家不在一个国家,可就在一个国家。

接着,便是对于彼时知识分子的演绎,在“吃人”与无力的“呐喊”中,鲁迅先生悲愤登场,令人心生凄然。

最后,随着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译成,代表着希望的鸡叫与黎明终于到来。

愚公——张爵谦老汉 《愚公移山》的喻言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理想》第二集的主人公,张爵谦老汉就是这样一位“愚公式”人物,接到儿子交给他的“任务”后,在长达几十年的默默守护里,老汉可谓,尽职尽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即使,最后的结果证明自己可能不过大惊小怪,甚至意义微小。 但历史实践却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有着像张老汉这样无数的愚公做着无意义的小事,最后积土成山、汇流成河,星星之火方得以燎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最让人怦然心动之处,还不止于此。

对憨厚的张老汉来说,“藏宝”不仅仅是一次任务,“藏”的还有中国人骨子里的“人无信,则不立”之承诺,“藏”的还有老父对于亡子深切的思念。

再说说细微之处,相比第一集深厚的历史细节,这一集的细节设置,旨在轻巧、有趣。 在张老汉接到任务,急切藏宝时,镜头仅仅通过“牛眼一觑”“惊雷一声”便将一个憨厚可爱的中国农民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噗嗤”。

女王背后的男人——刘磊磊 “男人背后的女人”这样的传统糟粕论调,相信大家已经听得腻得不能再腻了。 第三集,主创便反其道而行之,为我们展现了一出“女人背后的男人的故事”。

为了冠军理想而加入国家队的刘磊磊,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当冠军的小理想,甚至做起了女红……哦不男红,在无言的默默复出中,捧出一个个世界级女冠军。 这一集,没有隐喻、没有细节,但骗子依然推荐给大家。

16年,被摔284万次,陪练出20多位世界冠军。

他值得。

《歌唱祖国》作词人——王莘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

这一段,谁要是能不唱着就读出来,我敬他不是中国人。 …… 如上,《歌唱祖国》大家都会唱,但要问起它的作者,却鲜有人知。《理想》的第五集,便是讲述《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的故事。

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进行讲述,08年奥运会开幕之际,病榻上垂垂老矣的王莘先生,已经失去了创作歌曲的能力,只得望着电视“征集奥运会开幕曲”的新闻哀叹……时间一转,1950年,风华正茂的王莘先生登场,“老先生”浪了一圈天安门,看着新新世界一片蓬勃朝气,灵感说来就来,在回津的火车上便创作出了这曲,之后响彻中国的《歌唱祖国》。

有意思的是,作者是通过梦境来再现创作者在创作时“下笔如有神”的体验,如此设计,可谓如梦似幻。

最后,故事在08奥运会开幕曲《歌唱祖国》中结束。这一环一扣,好像给了王莘先生一个温暖的拥抱——老先生,有人记着您。 (抱

故事之外,对于《理想》片头动画的构想,也别有一番巧思:

沙漏代表着时间之河,而沙粒代表着每个单元的主人公。银河之所以璀璨,正是因为星尘的汇聚啊。 最后最后,感谢《理想》的主创们让小星星再次发光,让理想再一次照耀中国。 还愣什么? 快去看啊! (推

 4 ) 他们走了一百年,现在该我们跟上了

我们已经走了一百年了。面对过往的一百年波澜壮阔,什么才是对这段历史最好的纪念?

永久奋斗,继续前进。

第一个同志倒下了,第二个战友接过他的理想和志向,继续前进。那一刻前进路上有两个人,第一个同志获得了永生。

只要我们能一直走下去,那所有人都是永生的。

建党百年献礼作品参差不齐, 有一些我们都知道的懒得聊, 有一些很有特色,值得专门聊一聊。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就是。

这部剧里有一集叫《雪国的篝火》,说的是红军长征期间翻越雪山时,有一个炊事班的九名炊事员全部牺牲,长眠于雪山草地的故事。

作为看惯了战争片的观众,其实在观剧前就已经猜到了一定会有牺牲。而且在剧中如果前期铺垫了很多,那这个角色一定会牺牲得很有戏剧性。说实话,这是很常见的手法,不说主旋律,就是最常见的故事,都有这种桥段。

如果只是这样,那这个故事不叫主旋律。

但这个故事里,编剧做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突出描写。

在第一个战友牺牲后,指战员只有情绪上的停滞,却没有行动上的缓慢,他一边悲怆地看着战友,一边高声:

「继续前进!」

这个行为是隽永的。

不用多说什么,往前走,这才是对战友最好的安慰。因为战友的牺牲,恰恰就是为了他们可以继续向前。

因为前路更加艰险。

这比任何煽情都来得动人。在这里的情绪宣泄事实上是矫情的,也是失真的。

第二个战友牺牲了,大家集体对着尸体敬个礼,继续前进。

故事里的最后一个班长死了,他死于饥寒。为了生篝火,他把衣服里的棉花掏出来全烧了,最后一件棉袄变成了单衣。

没有人说话,大家从他的尸体旁走过去,只远远地瞥了一眼,然后继续翻越雪山。

看起来我是在剧透了,其实没关系,因为这一集最重要的地方不在战士的牺牲,而在牺牲后活下来的人反应。

这个反应无所谓剧透与否。你理解了这个反应,那它就会永恒地隽永;你不理解这个反应,那就算看十遍都不会在意。

按照很多人习惯的反应,这时应该嚎啕大哭,至少也得埋起来吧。

可这是在雪山上。

过雪山是没时间给你呼号的。环境艰苦,缺衣少粮,阴风怒号,你每在这里多停留一分钟都是在浪费。

浪费的不只是你自己的生命,还有同志的,还有组织的,还有革命的。

在那个时候,你的生命、他的生命都是一起的。他的死就你的生,你的生是更多人的生。

为了让更多的人永生,你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在意他肉体上的死。

带着他的精神,怀揣着他的理想,往前走吧。

活下来的人更加痛苦,但这种痛苦是隽永和悠长的。一分钟前还是跟你打趣的同志,下一分钟就被皑皑白雪覆盖没有踪影。

你甚至都不能回过头来看一眼,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你要翻过去。

你翻过去了,你才能坐下来,哪怕还只是在窑洞里,但起码有个落脚的地方,你可以在这里把你们的事情告诉大家,告诉世界,告诉历史。

但如果你留恋于这一刻的悲欢离合,好的,你们都会被无情的大雪掩埋,悄无声息,全都失败。

事实上,我们就是凭借着这个信念,走过了一百年。

这一百年里,每个人都无法走完全程,每个人只走一小段路,停下来了就把接力棒交给后来人,前赴后继,永不停歇。

这一百年里,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任务,完成任务的方法和结果是不同的,但大家的目标和方向永远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走了一百年。

永久奋斗,继续前进。

说回电视剧。

一部剧是需要有主角的,观众要代入主角的视角来感受主角面临的压力和产生的动力。对于一部时间跨度大的影视作品来说,《人间正道是沧桑》这种通过一个人物或者一个家族来穿插革命史,事实上已经很复杂了,其中还有一些失真。现在要跨过的可是一百年时间,各行各业,各种不同的环境,战乱、建设、发展,每个阶段的目标都不一样,怎么找主角?

这几乎在戏剧上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看到,《理想照耀中国》最后还是完成了这个戏剧构建,并且用的是最简单的一集写一个故事、一集写一个人物的办法。

看起来是单元剧,但其实最难的不是怎么写,而是怎么找。

在一百年里,找到什么样的人,才能串起这一百年的故事?

归根结底是这部剧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于是我们要思考的是什么呢?

还是放到历史政治背景下,我们要思考的是:在这一百年的光辉岁月里,什么是变了的,什么是还没变的?

党的最低纲领变化了。从反帝反封建到建设社会主义,再到全面小康,现在开始讨论如何分好蛋糕了。

党的最高纲领始终没有变化。永远是那四个字,共产主义。

党的组织力量变化了。开一大时全国加起来也才50多人,而且也没几个人真的明白马克思主义;现在已经九千万党员了,满布在基层和各行各业,全社会形成了有机整体。

党的组织能力没有变。自始至终都是以列宁式政党对自身的建设要求,只有牺牲自己,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

社会结构变化了。起初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在新中国前始终没有大发展,而今天我们已经在往工业国迈步了。

社会的进步方向没有变化。进步方向是一种荣誉尺度,这种尺度来自对前路的追求,在追求的道路中获得正反馈,然后产生更多的精神力量。

……

我们要找的,就是这些没变的东西。

只要抓住了这条主脉络,这部剧的核心就抓到了。

因为观众在每一集里都会换观看视角、换主要人物、换历史背景,但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情绪和方向不会变。

所以哪怕先是2016年的故事,下一集是1935年的故事,然后再是1978年的故事,观众也不会觉得突兀。时间线在这里没有意义。

这些角色有英勇无畏的,有蝇营狗苟的,有疏离观望的,但在某一个瞬间,他们都被感染到了。

他们都被理想照耀到了。

被理想照耀到以后呢?

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能够很清楚地回答说,要怎么走、要怎么走,但我们回头的时候事实上已经知道结果了。

可这一百年里的人们呢?

他们可不知道2021年05月16日是什么样,但他们还是继续在向前进。

我们要从这里学到什么?

我们要学到理想是什么,我们更要学到对理想信念的坚持。真实而唯物的力量永远最强大。

所以遇到困难怎么办?不要怕,想办法往前走。

今天所走的一切,都是未来人们回溯时发现的探索。

考虑到拍摄时间和制作成本,这部剧40集,不可能每一集都是完全做好的,肯定有后期赶工的成分,换句话说,先上哪一集,再上哪一集,不一定有刻意安排的地方,我们不做过度解读。

但第一集《真理的味道》一定是有用意的。

不过我们这里不谈陈望道吃墨水的轶事,事实上剧中也没有格外表现这一点。

重点是第一集的开头。

第一集开头是个长镜头。长镜头从屋子里漫无目的争吵的人群中扫过。

有的在聊资本主义,有的在聊无政府主义,有的在聊泡尔生主义,还有个留着辫子的在怀念大清。

但他们全都是在用嘴说。

每个人喋喋不休,你也不听我的,我也不听他的。谁也说服不了谁。

古老的帝国秩序崩塌了,刚毅和木讷成为了罕见的美德。沉默,唯有沉默,才是最重要的行动——在你不知道行动是为了什么之前。

救国,救国,那么什么是国?抽象概念是国,还是四万万同胞是国?

镜头最后落到了陈望道身上,陈望道一言不发。

整个第一集里陈望道都没有什么戏,没有戏剧压力,没有戏剧冲突。但这第一集的意象丰富,风筝、火车、铁屋子。熟悉近代史和电影艺术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些都代表着什么。

但这一集是纲,全剧的纲。

纲举目张。

有了共产主义这个理想,才能有为之行动的人,才能有为之行动的组织,才能带着人民群众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沉默的人们,他们不是想沉默,他们只是找不到不沉默的动机。但现在有了,于是他们比谁都迅猛。

动机是什么?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

所以第一集的主角是《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

可以说每一集的主角都是它。但它不是个体,所以要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个体来承载。

这才有了接下来的一百年。

事实上,在拿到《共产党宣言》时,党员们也不会知道怎么做才能成功,有人觉得要先研究透马克思主义,有人觉得要直接搞工会,有人觉得得去农村,有人觉得要打运动战……

革命没有现成的答案,它只能靠自己一步步试出来。

但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试错嘛。

不过人是需要有正反馈的。如果一直是负反馈,再多的尝试也会让人疲惫。很多人面对逆境就被打趴下了,但党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告诉和鼓舞所有人,不要怕。

没有人不在乎正反馈。而辩证法是什么呢?是你从别人看到的劣势中找到机会,从而获得正反馈。这就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可以说,《理想照耀中国》整部剧都是在说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是你始终清醒饱满就可以的。

要既警惕又兴奋。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你永远保持着那个目标,哪怕你是绿叶又怎么样,哪怕你牺牲了又如何?重要又不重要,因为一定会有人替你走下去。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感染是一个很有趣的词。

什么叫理想照耀中国?

这是剧名里的文法,而结果就是:这部歌颂建党百年的作品,里面大量的单元主角不是共产党员。

原因我想,当我指出这一点时,大家就都已经猜到了。

我们一直在说,党动员了人民群众,唤醒了中华民族,但这些话的主语是党。从戏剧上来说,这是单极的。

所以当我们把目光放在本来具有阶级局限性的人民群众上时,这种转变才是更加可以体现党的存在意义的。

比如第二集,主角不是共产党员,是共产党员张人亚的父亲。但他从爱儿子到看到反动派杀害其他共产党员,最终共情,然后为组织保留下了非常重要的文件几十年,任劳任怨。结局大家其实能猜到,但大家还是愿意看到最后。

第三集,刘磊磊。中国男子柔道队运动员、中国女子柔道队陪练。什么叫陪练?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要跟着真正的运动员陪打,但永远无法上赛场比赛拿金牌。起初他也不理解,但最终是社会的价值取向感染了他。戏剧上不够打动人,但故事足够了,因为足够真实,演员也是刘磊磊自己。

为什么是价值取向感染了他?

当党组织把集体和荣誉、劳动和荣誉挂钩,就意味着社会的价值荣誉衡量体系确定了。这是不同于欧美个人主义的东西,直白点说出来没什么。什么是自信?这就是自信。很多人耻于讨论集体荣誉感,我看就没什么,多好。

这种社会荣誉衡量体系可以给一个人活着的意义。而它又是唯物的,所以它还可以给一个满足感和参与感。

很多年轻人找不到意义,他们也很清楚,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那样就不努力了吗?

如果那样就不努力了,那第六集里为什么要坚持为了这173米的凿通而努力,第七集里为什么要坚持找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的金丝猴,第九集里施洋面对社会黑暗为什么还是坚持要打官司做那道光?

因为他们的信念方向是一样的。他们的落脚点都是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

即便自己失败了,那也是失败的经验,可以给他人作借鉴。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失败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个人的成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事业要有后来人。

是时候呼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那段话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回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答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他们回来了。

他们没有离去。

他们真的靠着这个信念走了一百年。

他们知道,把这条路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是不是自己走到最后,不重要。

然后他们走了一百年,现在该我们跟上了。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5 ) 好的献礼不应该是考研政治

作为五一献礼片,就第一集的观感来说是合格,甚至是优秀的。

但是,如题所说,好的献礼片不应是考研政治摘抄。里面的旁白过多的引用摘抄了共产党宣言,不是说有问题,只是过于讨巧了。这样的话,我可以总在陈望道身上,我也可以总在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身上,人物个性点不突出。看完整集,对于陈望道的热搜是他沾墨水吃粽子,然而这样的野史逸文却有着各种不同的版本,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过于片面。

当然这种讨巧的技巧,对于那些不了解党史党章的用户是很吃香的,也可以吸引这些用户去了解党史党章,有一定的宣传意义。但是,用户群体不应该是片面单一的,对于那些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希望看到优质剧本的用户来说,这种讨巧反而讨嫌。

但是,你无法去批评这部剧,不仅是因为他是献礼剧,他所写的都是正确的。还因为这是一部单元剧,不同单元剧情有着不同的演员,也带来了深厚的用户群体,当他们统一出现在一个剧里,为了彼此支持的演员,他们就会自觉的报团,以应对不同的声音。这种力量无意是强大的,但是也确实是不可控的。

总之,先提前观望一下吧,与流量演员的演技无关,只是希望这种献礼剧的剧本能更加用心。

 6 ) 《纽扣》:做时代的“纽扣”

《理想照耀中国》的第四单元故事《纽扣》,讲述在特殊时代,温州打办人员与民众之间的互动。这段故事具有反思性,选取改革开放前这一时间节点,集中地展现温州民众的普遍生活诉求,描绘打办人员在执行硬性公务和自然进行同理关怀之间剧烈的摇摆,以此明确“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宗旨落实,需要每一个公职人员的全心全意付出

《纽扣》发生于时代的转型期,探究个人的努力是如何呼应历史的必然转向“纽扣”既是沧桑巨变的见证者,也是促成弥合与绵延的重要隐喻。布片有了纽扣才能够成为完整的衣服,发挥整体性功效;而浩浩中国的伟大复兴,也需要一粒粒“纽扣”的紧密粘合,才能够高度集中、力拔千钧。

开场的“纽扣”,既是重要线索,也充满隐喻

《纽扣》正着力呈现力量汇聚的生成机制。以章华妹为代表的民众,人人都有小小的、明确的理想,所有人的眼眸都因对美好未来的希冀而闪亮,他们同时又是吃苦耐劳的,愿意为这些梦想而付出踏实的努力。与此同时,这份力量也是分散的,是各自私下进行的。也因此是不成体系、不成规模的。

时值特殊的历史时期,打击投机倒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当然可以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当然,人们对美好未来的需求是多样的,也是繁琐的,通过计划牢牢把握主要矛盾时,大量次要矛盾汇聚成长尾,同样不容忽视。而这些具体、分散的诉求,其实可以更多信任人民群众的力量,依托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受监管的市场内灵活解决,才能在资源配置上更加高效。

章华妹的诉求具有代表性,普遍、真实而具体

《纽扣》展现了这种暂时的错位。直面历史,反思历史。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这些星星之火处处闪烁,如何才能凝聚成建设中国的熊熊力量?

需要的,正是一粒粒纽扣:将小小的希望编织进大大的理想,让小小的个体在浩瀚的集体中获取力量;将沟通的壁垒弥合,将所有个体紧密连接,汇聚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正是温州的打办人员的所作所为。他们是打办人员,也是人民群众。正因为从群众中来,所以从不脱离人民群众。牛骏峰饰演的打办人员,清廉俭朴,家中几近一贫如洗。在执行公务时失去纽扣,在母亲密密缝的絮叨中知晓贩售纽扣的必要性。他们能够深切地明白小商品贩售,能实实在在便利群众的生活。对于群众而言,受监管的买卖,是良性的。

同时,他们也理解民众的生活。章华妹是家中的顶梁柱,贩售扣子是一家人主要的经济来源,她并不是没有良心、剥削民脂民膏金星园是资本积累的资本家。恰恰相反,她足够温和、与人为善,常常送顾客扣子,买卖只为让一家人吃口饱饭。深入的了解带来深刻的共情,因此即使在严格执行公务时,打办人员也始终不站在群众的对立面。

每一个“打办”在执行公务的同时,都在为民众发声

在严格的执法过程中,始终有温情留存。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足够的理解与体谅,使每一个公职人员成为双向沟通的窗口,经由每一次言行,构成一种良性互动。

章华妹要捡扣子时,“打办”担心她的安全,赶忙阻止

“打办”人员在听说打办中起争执时,首先关心人的情况

正因为感受到打办人员流露出的温情,章华妹才会足够信任他们的言行,成为第一个登记的个体户。汉娜·阿伦特在反思二战时,明确指出战争机器中所有执行的德军平庸的恶。如果人加入国家机器就成为机器的一部分,只会僵化地单向执行,那么系统永远不会优化。《纽扣》四两拨千斤,以一个公职人员平凡之善,承认所有个体在推动历史的作用——打办人员的努力汇报、尽力争取,是推动政策优化的助力;以一个公职人员可以发挥平凡之善,明确制度的可靠性与优越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的呼声,才能集中群众的力量,发挥所有人的智慧。

以此观之,《纽扣》的叙述同样是辉煌的。写时代转折期人们的拉扯感,是在反思我们每个人在时代中的定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是时代的纽扣。

我们各自绚烂,彼此联结就汇聚成缤纷的整体,一言一行使彼此亲密;我们各自不同,却都在尽力奔跑,以个体的力量为整体注入活力。

《纽扣》,是绵延与弥合的隐喻,向所有平凡、善良、有梦想、有担当的中国人致敬。

 7 ) 《一家人》: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需求层次共分为五个层级,其中最高层级为自我价值实现。

在自我价值实现层面,中国人特有的最高等级则为为人民服务。

不要以为这是一句空话,但这句话在灾难来临时,却是先驱者们刻在骨子里的至理名言。

最新一集《一家人》,就将视角放在了2020年的武汉疫情上,也是这集将全剧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杜富国身为南部军区扫雷排爆的英雄,至今已经成功扫除了2000余枚炸弹,但最终却在一次扫雷排爆中,为了救战友而失去了自己的双眼和双手;而妹妹杜富佳身为急诊科的护士,在疫情来临时,请求去武汉支援,但国家考虑到兄长负伤归家,拒绝了请求。别说医院领导,我也太理解了。这怎么忍心呢?!但疫情再度升级,杜富佳再次请战,终获批准前往武汉抗击疫情。

我有时候在想,中国人这种舍身忘己的大无畏精神是怎么来的?大灾大难面前总有那么一群人冲在你的面前,为其遮风挡雨,护其周全。汶川地震时,高空“盲”跳的解放军。SARS和新冠蔓延时,责无旁贷的白衣天使。等等。每当国家发生重大灾情时,也总有数以万计的民众奔赴灾区,送米送面送蔬菜,力所能及的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力量平凡而又温暖,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除了和平年代一代代中国人的舍身忘己外,动荡年代的先驱们更是舍命燃灯,照亮黑暗。陈望道、江流、张人亚、施洋、老钱、糖豆、冲天炮、锅盔、高粱、五花、不赖帐……至此我才真正理解前面几则故事的真正含义,国之大义,萤火之光亦可照耀中国。国家需要共产党宣言,于是陈望道站了出来;国家不忍心看劳工受苦,于是施洋站了起来;国家需要解决中部地区用水问题,于是有了吴祖太。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前赴后继、舍身忘己,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的民族魂。

杜富国和杜富佳,真应了那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后续杜富佳将疫情灾区的所有病患组织了起来建了一个微信群,为其加油打气,鼓励大家战胜病魔,这个群叫一家人。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在种花家。

 8 ) 第21集《远方,不远》私以为演员台词贴合人物形象方为好

6月7日,湖南卫视播了《远方,不远》讲的是港珠澳跨海大桥总工程师林鸣在高考恢复后考上大学的故事,非常应景合适。

但在播出后有些争议,我没有加入那些娱乐组,只能在这里辩一辩了,辩得就是王俊凯的台词,我认为很贴合人物形象,在初看时我也有觉得表达的不合适的地方,但在了解林鸣后却觉得就应该这么演。

一处是林鸣与刘晓发生争吵,刘晓这个演员中气十足对着林鸣一通大吼,林鸣也有情绪却回的一字一句慢条斯理,就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吵也吵得不痛快。这就是两人的差别,林鸣当时虽也是工人但他书生气更重,是一个沉静内秀的人物,和刘晓嘴皮子吵得溜溜的,那不是林鸣。他不会朝刘晓大喊,他的回嘴与其说是对刘晓说,不如说是对自己说,他没有指望刘晓能懂自己为什么放着当时最光荣的职业、不错的待遇、看得到的光明前途去选择高考,他的回答只是“这是我的选择”。他是不被理解的,他的性格也不是激烈的争辩试图去得到别人理解的,就像一棵树,只是默默地扎根。

另一处是在上大学后,老师点名时,或许有些观众希望林鸣对着老师侃侃而谈,但一个刚上大学的学生,说着自己也没有底气的想象,怎么可能侃侃而谈,他被老师叫起来是激动的,是没那么自信的,是渴望被认同的,所以他的声音在用力在紧绷着,肢体动作也是不自然的向前倾看着老师。

其余的地方我都觉得台词很舒服,尤其是他回“魏厂长,我觉得您说的很对,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儿。”还有“高考恢复了,我要上大学”声音里的欣喜和期望,都很好。

我觉得他的演员路是未来可期的,不是看几个动图和不知前因后果的cut就能妄下定义的。

 短评

看得出团队很专业,水平很不错,可以展开讲讲么😭xiu一下就没了。第一集太凝练了,完全吃不透🙉《守护》我可以TAT,父亲守护儿子所托故事线完整,故事切入点以小见大,情感真挚动人。《磊磊的勋章》我也可以,历史的光芒会更多的偏爱于功勋章上的人物,剧集讲述成功人物背后的英雄,让荣光照耀幕后,看见“平凡人”的伟大,他们也应该被看见。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觉得他很有意义。发现有些角色是由人物本人出演,意义更加不同了。《纽扣》就,还好。《歌唱祖国》的首尾呼应,让我在最后一刻真的泪崩,前面本来觉得平淡来着,这个故事给我的感受是,那些为国家抛洒热忱之心的人应当被记得!集中展现王莘(xin 官博说这是故土情结的喊法)的专注与投入,显得人物单纯得可爱。

3分钟前
  • 不如喝茶去
  • 推荐

愿世上再无拼盘剧

7分钟前
  • @_@@_@
  • 较差

景美,感人,真实,致敬先辈!老戏骨赞的,新人也期待~

10分钟前
  • yohappy
  • 还行

以小见大选题还不错,老戏骨抬轿,流量们争做最根正苗红的星星

15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还行

主旋律群像,不是集齐了明星,傍靠了政策,就能出好作品的。说句客观的,《建国大业》《建党大业》等,还真是近年来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巅峰

19分钟前
  • 扭腰客
  • 还行

太短了,不过剧本扎实诚意满满。

24分钟前
  • 推荐

题材挺好的,和大人物小人物无关,讲的只是一群有理想的人的故事。遗憾的是每个故事的体量太小了,只有短短的一集25分钟,有时候连基本的起承转合都没有,情感得不到深化,当然就很容易流于表面。如果每个故事能有两集90分钟的话,应该会好得多。

27分钟前
  • 王喝冰
  • 还行

看得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目前播出的这些单元都不错。故事短小精悍,演员演技全部在线,场景真实高度还原。第一集片尾曲《追寻》一响起泪目。

32分钟前
  • 陶禹龙
  • 力荐

Ep1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Ep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里的张人亚父子Ep3刘磊磊甘为中国女子柔道队做无名英雄陪练十六年Ep4温州章华妹卖纽扣成中国个体经营户第一人;Ep5王莘去北京购置军乐器偶得《歌词祖国》;Ep6夏荔苦守胡麻岭,开辟兰渝铁路;Ep7尤勇诚与妻子勇护滇金丝猴;Ep8红军长征炊事班九人全部葬身雪山;Ep9施洋为女工梁佩英斗争,最终走上革命之路;Ep10吴祖太为修红旗渠奉献年轻生命;Ep11陈毅安与妻子志强的革命与爱情;Ep12杜富国杜富佳兄妹的英雄事迹;Ep13渣滓洞里的何敬平与蒲小路;Ep14苗石识字记Ep15小儿麻痹症糖丸的诞生Ep16雷金玉带领乡亲们种甘蔗Ep17山东寿光蔬菜大棚Ep18小红军八妹Ep19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冰糖

34分钟前
  • 北京烤鸭生
  • 还行

20多分钟一集,很有良心,把事儿讲清楚就完了,不矫情不煽情,但很温情。

39分钟前
  • 派大星的好朋友
  • 力荐

16集希望的田野看得我热泪盈眶

42分钟前
  • 午眠羊
  • 推荐

目前看到第五集,喜欢《纽扣》,叙事完整,小人物的理想,很现实很动人。剪辑节奏感不错,演员表现张力也到位,相辅相成。短小精悍的剧集更见功力。

45分钟前
  • 穆羽白
  • 推荐

第十集《天河》。与其说是电视剧,不如说是演绎的纪录片。然而还是看哭了。

49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每个小故事都是按照历史进程来的,就是故事太短了,没能讲完整。

54分钟前
  • 奶茶冰淇淋
  • 推荐

纽扣那一集蛮好看的 歌唱祖国那一集那个滤镜用的有特点 有内味儿 再观望几集吧 还是可以看出导演组的用心的 也可以看出导演组想要竭力还原以前的那个年代……看到了17集 现在就感觉每个故事都很好 唯一不好的是每集只有二十几分钟 故事讲不完整

58分钟前
  • 浔玉
  • 推荐

太短了,巜纽扣》,巜雪国的钩火》看哭了。

1小时前
  • 刘洋
  • 推荐

终于等到了纽扣的故事,那个年代真的是不容易,好在现在祖国越来越好……想起了昨天网上的罗翔老师送给年轻人的视频,说年轻人要有责任感,忽然想起工作这几年好像越来越对其他事没有热情了,每天被压榨个半死下班了只想休息,是该有些改变了……最后,好喜欢张婧仪,希望继续磨炼演技,加油!

1小时前
  • lovekobe0642
  • 推荐

在《纽扣》里,小街巷,单杠自行车,潮湿的街道,1980年那个时期的温州,为自己的生计努力奔波的章华妹,整个剧情的都让人感觉走进了自己父母那个年代。

1小时前
  • Equinox
  • 推荐

以前觉得几十年前的事,离我们并没有很远。现在真的感觉到了年代感,因为人慢慢地不在了

1小时前
  • 请尊敬王道长
  • 还行

这部剧从片头曲开始到片尾都是泪点,正如片头特效,小人物的信念积沙成金,影响了中国。

1小时前
  • Jasmine_长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