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情片大陆2022

主演:黄树立

导演:黄树立

播放地址

 剧照

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1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2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3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4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5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6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13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14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15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16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17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18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19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17:55

详细剧情

  从纽约重返故乡温州,以摄影机的距离,寻找那个似曾相识的自己,那个母亲眼中「不正常」的儿子。镜头捕捉之外,就与母亲来一趟搁在心头已久的对话,是责备、是抗拒、是失望;在她回望之时,试图寻找接纳与爱的可能。

 长篇影评

 1 ) 观后感

导演的画面符合我的审美,是那种自然而然的美学流露。旁白娓娓道来,自己的声音讲述自己的故事很适合,但文本不算惊艳,比如说“他是我,她也是我”这样的话,看似很有哲学味道,但其实太过频繁出现在时下各种媒介中。片子最珍贵的还是那段和母亲的对话,特别是最后共同哭泣的片段。“我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你没有做错什么?”着实令人动容。母亲是善良的,她还在为此寻找自己的错误。有时候可能不是某个个体的错误,而是社会的病。

我最共情的是很多人似乎都有让自己不得不偏离固有人生模式的事故和故事。它们可能是我们撕开规训社会给我们桎梏的切口。而人生的大山需要我们面对,可能也正是它们的存在以及我们的勇敢,才让我们更能创造独特的人生,尽情体验人生的奇妙。

和他人的谈话录音原来可以以这种形式做成视频。之前想过我爸妈来美国之后,我们可以找个机会聊一聊各自的人生,然后做成视频,但又觉得录像会影响交流。这样看来,这部片子给了我以后做我想做的视频的灵感。而且我发现,做视频甚至电影,不需要每个画面都是清晰的。最后给母亲的镜头,放大,模糊,噪点多,但依然可以撑得起电影的片段,不影响观众对于表达的感知。

贡献自己的隐私拍电影,为导演对电影的勇敢和对世界对自己的勇敢加一颗星。

 2 ) 当我望向你的时候,你会望向我吗?

(原载于虹膜公众号

《当我望向你的时候》,戛纳予以了酷儿棕榈最佳短片奖的回馈。

这一届,短片、温州、90后,成了中国电影人与世界影坛沟通的关键词。一方面,更多人感受到了中国年轻作者与地方叙述、私语影像相结合的魅力,而另一方面,长片,特别是非新生代导演的长片,再次零入围的事实,不外乎宣示了中国电影与世界影坛的进一步脱节。

戛纳当然不是衡量电影的绝对标准,我们可以不用功利算计奖项多寡,但是无法忽视因为各种原因无缘的中国电影,还要花费多少力气才能重新找回自己的语言和声音。

中国电影确实难。不稳定态势下的行情持续走低,使得电影这盘生意愈发集中在固定步调上,保守,重复,潜入主流,自我压缩。

太多曾经生猛的、锐意的导演在某个人生或产业的阶段,不约而同步入精神的中老年,随着暮气四合,别说他们能够枯木逢春,单是初生牛犊,也难有几位可以不那么计较地走出头几步。

所以《当我望向你的时候》的导演,1997年出生的黄树立,就有非常宝贵的真诚和无畏。因《海边升起一座悬崖》获奖的陈剑莹、因《地儿》获奖的李家和,凭《风筝》入围的李映彤、凭《口腔溃疡》入围的涂琳等等同样如此,当成熟长片输出有限,他们更加是这次世界影坛上的声浪。

不过最出圈的,还是影后竞争者汤唯的温州老乡黄树立。获奖是一大原因,而这些天Festival Scope网站提供了难得的正规渠道,也提升了国内影迷的戛纳参与度,哪怕很多人因为没能搭对梯子而遗憾止步「Sold Out」关,此外,针对不当传播的热议,也提高了电影的知名度。

再者,这本质上是一部关于年轻同性恋者的私故事,题材依旧的禁忌与当事人的自我袒露也能勾起更多兴致。

黄树立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之后,以电影专业MFA候选人的身份去了纽约大学,在他重返家乡的日子里,就带着新买的超8摄影机随处记录周遭人等,直至他选择跟家人出柜,扭转了这些本无目的的素材的立意,也扭转了自己作为电影人,更作为中国式儿子、同性恋者的轨迹。

也就是说,原本的城市记录与人物捕捉,最终会人为却自然而然地,指向一种家庭的传统困境,以及一种个人的生命抉择,而这,又贯穿了国内千百年的所谓传统束缚。

观看《当我望向你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故乡在以一种碎片化的模式交错呈现。在超8mm/16mm胶片上,温州的日与夜、市区与郊外、家人与陌生人成为观察的对象,也成了最大的风景。

身为一位电影摄影师,他带有清新文艺气质的处理,使得画面具有生活化的充沛诗意。而他拍摄的行为本身,也夹带着童趣,他会饶有兴致地把视角对准飞起的塑胶袋,会通过影子的动作跟自己的镜头打招呼。有点游子归来,在召唤过往以及过往的自己的意思。

他还找到许多故地。比如父母年轻时工作的旧址,那里有他们婚后故事的甜蜜初篇。又比如以前他们一家人的处所,如今住进了一位打工的女孩,他还打探了,租金是一年8000元。

琐碎的叙述性出来了,而悠扬的怅惘尾随而至。喜事有了老去的痕迹,故乡有了他乡的性质,日升月落,人来人往,反而是自己,在历史与现下,都少了一个未来的稳固位置。

所有的事件与情感,就这样跟着画面、声音逐一浮现了。这种复古的慢调,恰恰跟极具当下性的《口腔溃疡》形成强烈对比,后者以拼贴形式,刺激地融汇视频直播无处不在的侵入性和空虚感、恐怖意象呼应的生活态度以及女主角口腔溃疡般的痛与麻。

追求隽永意境的《当我望向你的时候》也有痛感,但那是绵长的,连皮带肉的,而且是跟家中至亲环环相扣的。

对很多跟他一样,未能遵循所谓传统去结婚生子的人而言,返乡是兼顾期待与折磨的举动。越是偏离快节奏、独立性都市生活的地方,越会在纠缠的人际关系中遵奉习俗与规训,进而排斥导演这类异己,毕竟同性恋根本无法契合这种宗亲生活,只能带来所谓羞耻。

这时候,注定只能远离的家乡会最大程度地保留旧时印记,如同琥珀一样成为具有凭吊意味的根,而它强烈的陌生化具有排他性,把曾经的主角边缘化,直至对应上本质的「流浪」身份。

看这部短片,也有这种感觉。用黄树立担当摄影指导的一部作品的名称来形容,就是「再见,乐园」。短片中的流逝时光清晰可见,越是怀旧,就越是难堪,而越是新奇,就越是残酷。

这里有一个过去和当下的母亲,而母亲是跟故乡紧密关联的。他对母亲,对故乡怀有深厚的爱,但是,却因为对方直白的排斥,即对同性恋身份、对不婚状态的抗拒,而不会被接受乃至回应。感情投射的落败,是电影内核最明显的痛苦与悲哀。

影像处理中非常突出的一点,是精巧的割裂感。

关于母亲的懊丧、痛哭与失控,有三段声音带来的暴击。她会拖着哭腔数落儿子,「你现在的生活,像个正常人吗?」「我真的是生出个怪物来。」又有转向对自己的责怪,认为都是她的错,才会让他是这副模样,看似刀口朝内,实质上往外扎得更深。

这时候,画面是晃动的景致,或是暗调的人面,哪怕是白天,也是拜祭或烧火的场景。而在那些暴风骤雨的话音过后,会立马排上相对美好的画面,譬如骂完「怪物」后,是母亲在对付一只螃蟹的影像,继而,同在厨房中,中年的母亲被迅速切换成青春时期的模样,笑意盈盈,爱心满满。

她看得到沿途花卉的美,每每停步欣赏,但她看不到儿子情感世界里的盛放繁花,同样很美。

这些有意为之的割裂感很有情感冲击性,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这种现场不可能进行录像的拍摄困境。

观众很难不代入黄树立的处境,会从极其熟悉的话语里,思考曾经带给你最多爱与最大支持的母亲,为何同时也会是最不理解你,最能伤害你的人?就像是他以一种开诚布公的方式,很努力地靠近母亲,但只能接受被否定的噩耗。

这种矛盾性,是我们所见怪不怪的。不可否认,母亲很爱儿子,花费了无法衡量的金钱与精力,让他出国留学,走到现在这一步,因此,当儿子无法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样子光宗耀祖,就感受到失望与屈辱。

在中国,甚至东亚,等价交换反而是家庭最凸显的牵绊。没有办法收支平衡的两代人,永远无法达成平等与爱。生命不再是一场允许你「自私」去体验美好的历程,而是从出生开始就背负债务的沉重任务。

为什么明明是私人的故事,却让这么多人找到共鸣,原因就在于,大部分的中国儿女,一代代都在默认这种成长模式,而等他们成了父母,又会传承这种教育主张。

显然,《当我望向你的时候》的情节已不新鲜。而它进一步的动人,源自多年以来,亚洲绝大多数人依然突破不了这一情感困境。到了这里,就不只是同性恋者的独有问题了。

我们也要看到,上一辈固然无意中展现了令人难过的交易思维,但是,被勒令担当等价商品的儿子,也让母亲在影片中成为转变基调的叙述工具。而摘录并强化这些声音内容,已把短片与导演推向了某种关乎利用的道德处境里,毕竟具有编排意识的私密记录,已经走向了世界。

这自然不是有意为之的反击。就像他在采访中所透露的,「一切都自然地浮现。通过电影来质疑和展露自己,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是一场对自己内心的真挚对话,我在自我经历和记忆里漫游着,直到找到了那个最残酷的真相,这既让我痛苦,又治愈了我。」

他需要呈现这些话语对于自己的伤害,也要由此呈现自己作为领受恩惠的人,并没有忽视这些供养,只是一度无能为力,手足无措。

终归,短片很实诚地把我们一代代人共同的问题摆在面前,如何修复彼此造成的伤害,如何审视自己,如何面对未来?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需要摸索。

把《当我望向你的时候》的英文片名直译过来,就是「你会望向我吗?」中英之间构成了一个伤感的问答,黄树立说那里有「沸腾的沉默」,而这的确是无数两代人之间的精准形容。

走到这一步,独属于同性恋的困境,也可以挑衅地指涉广大人群的集体困境。而且,这部短片也可以随着中国电影的逐步式微、边缘,映射里里外外的双重压抑。那么之后,该是沉默,还是沸腾?

 3 )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看完《当我望向你的时候》,跟广东某著名电影自媒体说,这,不就是去年在PYIFF看的《再见,乐园》吗?

不是揶揄,也不是开玩笑。虽然那部电影,有被贬异为中学作文PPT,但也有声音说,个体记忆,珍贵难得。

我是真觉得,这部亮相坎城的短片,也可以改名叫《再见,乐园》——毕竟逝去的温州/故土/家庭回忆,本就是一个乐园式存在。只不过,它以自身为镜照,看似朦胧摇曳的镜头,似乎一直在寻找和瞄准的焦点,最终戳中现实的位置,更个人,更私密,也更准。

再以20min不到的短片体量,它并不会引发PYIFF观看时的争吵,毕竟那可要一个半小时,会吓跑许多人。

回头有《再见,乐园》看的时候,大家可以再回来看以上判断。

《当我望向你的时候》无疑是一套私影像私电影。只需再做个简单比较,就能发现短片的议题与议题之间,差异可以有多大。去年,同样争议颇多的《天下乌鸦》,显然就是一个和女性生存危机有关的公共议题。一个更大,更具社会意义的作品。

而私影像的奥秘,是令作者与观众,都能借助作品,找到逾越相望、溯泅、对话和痛哭之外,更靠近对方的一种方式。换言之,由于声画分离,观众可以溯着声音,去猜想母子对话,也可以随着儿子在父母身后泅泳的影像,去感受美好乐园被成长秘密所打破的锥心之痛。

如果有人觉得,它不够电影,或处理得太过简单。事实上,拍这样的短片,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对大陆这样的“田园意识”社会,我简单想了下,坦白出柜的压力(或许也不能说压力),对于一名异性恋,堪比一个人公开承认有性瘾,或相亲时脑门上贴着没车没房。

当然,有性瘾或没房子本身,并不构成对一个人的否定或评判。我只是想说,它和出柜一样,是过于私人的一个事情,既不值得一定要宣扬,也不应该被嘲讽,它是属于隐私,自然权利的一部分。

一个创作者,愿意选择袒露自己的内心,对自己诚实,这已经胜过大陆95%的主流电影人(不要问我为什么是95%)。至于电影不电影,它的声画分离,本身就是很电影的技巧处理。

短片结束于远远的,被一辆巴士擦划过,与母亲的对望,也是和某段记忆,某个秘密的对望。母亲不愿看着儿子的眼睛,与之对视(参照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在纽约MOMA的行为艺术,你会知道,凝视一个人是看似轻而易举、实则惊心动魄的体验),作者通过电影,尝试找到与母亲沟通的理想方式——也就是,他仍然希望彼此的理解与距离,可以更近一些。当他袒露自己性取向,彼此间的距离,是多出来了一个既定事实。如今,彼此间的距离,又多出来了一部电影(好在它会保持小规模流传,但不至于公开放映)。

对于观众,观众既可以充当作者的眼睛,母亲的眼睛,还有摄像机的眼睛,这种无处不在的视角,使得他们仿佛置身于一场三人餐桌的对话。换言之,观众通过观看,觉得自己进入到了一个温州家庭的内部,似乎正与作者挨着肩膀,或低头沉默然,或想拍拍他的肩膀,安慰起来哭泣者。

当《当我望向你的时候》袒露了身份的秘密,不仅扯动了许多无法出柜,或是与家庭羞赧难言的群体,而母亲以“怪物”,传宗接代之期望破灭等言语暴力,行相爱相杀之捆绑,未必只见诸这个灰色群体。相反,这种以大为名的爱,粗暴或温柔之杀戮,在大陆非常之典型。

说到底,《当我望向你的时候》是一篇影像日记,也是一则记录,经过滤镜与技术处理,进而成为作品。“记录”这个行为,未必需要立即跟艺术与文学,划上等号(我在前文的分析,其实正是艺术与文学在人类生活中的正向作用),但对许多人来说,意义却是极其重大的。

哪怕具体于2022年,当下此刻,同样值得一再强调,一个人要留下个人记录,不应该被卷入宏大话语和叙事的声音,那是多么的重要。哪怕它看起来,还是在说一个被认为特别轻,没有表现真正生存之痛苦的指摘。但如果一个人的身份认同、自我情感价值,受到干扰,斥责,我不知道,还有多少痛苦,可以被认为是更大的,值得说道。毕竟,人之立存于世,既有向外的一面,也有向内的一面。自由并不是一个可以拿起,又可以丢弃的附着物,它会一直驻扎在我们心里。对《当我望向你的时候》里的“我”,自由就是他的取向,他的选择。不想伤害人,也不应该有人被伤害——尤其是彼此相爱的母亲。

《当我望向你的时候》也呈现了波光盈绿的胶片影调,很像1990s河濑直美的田园时代(好比插入到《萌之朱雀》的纪录短片)。当然,你也可以说,八毫米本就擅长制造追寻记忆的朦胧调性。电影采用声画分离的手法,画面是障掩,声音才是重点。如果只讨论“看不到的声音”,它也是许多人提到的,台湾纪录片《日常对话》。在那部电影里,女儿不理解作为风流同性恋的母亲,她们需要坐下来谈谈。

《当我望向你的时候》的母子对话,并非偶然发生,而是长期,日常可循的,导致需要这么一部短片去信,充当书简般的正式交代。我们无从判断,这部电影究竟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也许,如同许多面临类似认同困惑与亲情维基的LGBT群体,这对母子间的心结,需要的远不只是一二十分钟。好在,时间这个东西,我们都还有着。而短片的影像——持摄像机的儿子,爱花的母亲,夏日水中的一家人,会永远流动,鲜活和年轻。

资料补充:

《当我望向你的时候》是年轻导演黄树立执导的一部短片作品,它参与了第75届戛纳电影节的影评人周单元,并获得一个酷儿棕榈奖。

黄树立是影片《再见,乐园》的摄影师,也是顾晓刚新片《草木人间》和蔡杰新片《人海同游》的摄影师。相信大家很快会看到他的更多作品。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4 ) 我不理解

新一代影像创作者明显有一种去宏大叙事的趋势,大家厌倦甚至厌恶了家国语境和集体主义,越来越原子化和苦咖啡化,只不过这部短片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这部片子呈现的东西,我只想说对于一部影片,这也许是个很好的起点,但是个很糟糕的终点。

我在想,喜欢你好李焕英的人和喜欢这部短片的人群是不是有很大交集,像我这样全程冷漠脸看完李焕英的人果然对这部短片也没什么胃口。真诚是一个艺术作品的基本底线,什么时候被抬到决定优秀与否的高度上了?

只是举着真诚的旗帜,把自己和亲人的私生活直接扔到观众面前,这不是创作,这是摆烂好吧?甚至有一丝消费亲人痛苦的嫌疑。真诚是孜孜不倦的挖掘,是借由创作发现自己曾经以为诚实的虚伪,发现自己都被吓到的东西。不经咀嚼和再创作地直接呈现作者自身的经验,实在是缺了些创作者的风骨。温州有句俗话叫“躺草地上让蛇咬”,很能形容我对该片的感受,我不知道戛纳在鼓励什么,就好像在说:只要你卸下包袱,你就成了,就这么简单。拜托,向观众暴露伤口很酷吗?单纯这么做,我只觉得投机和偷懒,懒得往前多走哪怕一步,除了借由片子把矛盾转化成作者的自我享受,没看到任何真正对此问题的反思和见解。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这部片子真的有悖于我对电影的认知。它是一个有真情实感的家庭录像,但它真不是个影片。如果这也算影片,未免太小看电影了吧。电影多少还是要有点智性层面的难度的,我不是在说什么工匠精神,而是创作电影是在激发作者各个方面的极限,否则也太无趣了。如果将这份创伤作为一个再创作的故事的内核,我要向你敬礼salute。

PPT式的拼接+堆砌的旁白,无意义的车流路灯,这样做作的面貌就叫诗电影了?同是表现浙地、家庭,《春江水暖》那样的片子才倒是诗电影吧。

不太认同阎连科特意发明一个词汇来反对这种他所谓的“苦咖啡作品”,我也喜欢卡佛啊门罗啊这些人的小说,这些作品的内核都足够广阔和深邃。我也觉得聚焦个体是很好的创作路径。但如果阎连科反对的是这部短片这样的苦咖啡,那我双脚支持。

 5 ) 短评字数不够用了

第一次写长评。我太喜欢了,喜欢到我愿意放弃思考给五星。看完第一分钟我的感受就是一句我草和一身鸡皮疙瘩,第七分钟实在不行了只能暂停。这也是我最近第一次看完一个片子之后看到海报都觉得悲伤,然后发现人悲伤到极点是流不出眼泪的。我觉得片中讲的是一种中国社会中游离于主流之外的人们共同的困境(性别取向、心理疾病、不婚主义、学艺术等等)。上一代人的包容开放更多出现在这一代人的笔下,是一种被美化了的理想状态,而大多数现实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提问:你让别人怎么看我?我怎么生出了你这么个怪物?这种困境的形成很复杂,传统、文化、制度等等,像是无法撼动的山,搬不动移不掉又找不到翻过去的路,家长和孩子都被困在其中,只能反复问自己:是我的问题吗?中式家庭中父母子女好像总是捆绑关系,不是在索债就是在还债,用相互折磨表达爱意。每一种糟糕的家庭关系都能在其中找到映射,片中妈妈的台词我一模一样从我一位患抑郁症的朋友的母亲那听到过,即便只是旁观也觉得很窒息。 我认同影像中的一些情感是无国界的、能共通的,但大概只有在这里成长起来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片子里面的那种复杂情绪。

 6 ) 中国的同性恋大抵都一样

我的母亲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但是她没有守住,转而和我父亲分享,和我姐姐讨论:我会变吗?我是不是只是踏错了一步路?他们疯狂给自己洗脑我不是同性恋,即使他们翻到微博里我和男友的合照,他们也只是疯狂跟自己说这只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你看他好像和其他人也会这么亲密地拍照。”

中国人养育自己的后代好像都带有其他目的,好像必须要传宗接代,必须要光宗耀祖。传统的男权社会不仅裹挟了我们,也裹挟了我们的父母不能让他们的子女与社会相悖。导演的母亲说“我花那么多钱把你打造出来的是这个样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我的姐姐告诉我,爸爸在发现我的秘密后跟她谈话。

“我觉得当初我们来到长沙是个错误的选择,是不是我们呆在郴州,呆在我们那个小地方,他就不会这样了。”

人固然是逃离不了社会的,我们的父母也面对不了来自亲戚的重重压力。人也不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每当我将自己与传宗接代人口繁衍割席的时候,我爸只会说一句,“你怎么这么自私”。

可是真的很抱歉,我们不能活成你们想要的样子。同样是电影学院的学生,我的父亲从未奢求我能成为一名大编剧,能在北京混出名堂。他只希望我能够在两年之后毕业回到长沙,住在他们给我买的房子里,把我初中最好的女生朋友娶回家。他们供我读书成长,却不希望我有独立意识,他们想把我牢牢锁在身边,这样我就不会改变,我就能成为他们期望的样子。

我仍旧没有正式和父母坦白自己是个同性恋的事实,他们在这一段风波过去之后仍会在餐桌上和我提起要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什么时候买房,以后要怎么给我带孩子…但他们其实也知道这些可能不会再实现,但是他们只能不断给自己洗脑,让自己好受一些。或许在我25岁的时候,我会和导演一样和家里再有类似的谈话。我们没有错,父母也没有错。我们小时候很乖很听话,但是现在我们不能了。对不起。

当我望向你的时候,我希望你能看着我,告诉我能够做我想做,爱我所爱。

 7 ) 《当我望向你的时候》:六零后的母亲

“人生并不是一个模版”——孩子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那样呢” ——母亲

“因为那不是我”——孩子

“我和你爸花那么多钱打造出来的,是这个样子,我都不敢想,越想越疯,我跟你爷爷怎么说,跟你舅舅,大姨怎么说,别人该工作的工作,该结婚的结婚,你哪里做到了?”——母亲

“所以你就像我依照着你的期望活着?”——孩子

“那也是正常的,你的人生才是正常的,才是有希望的”——母亲

“那我的人生对我来说有希望?”——孩子

“你有什么希望?”——母亲

“过得开心”——孩子

“所以你开心,你走的不是一个正常人的道路,你想想我养你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光宗耀祖,发扬光大,你什么都没有吗?中国的社会就是这样吗,我真的生出怪物来。你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啊……(哭声)那么听话的小孩子,我后悔了,我做了什么,都是我的错,这么乖的孩子。”

“你没有错”(哭声)

《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我不想让我妈难过,但我也不想成为我之外的人。when I look at me,It's me. A child who keep searching.——director Shuli Huang

这部电影,它独特之处在于,孩子与家庭有有联系,孩子无法独立追求自己的生活,但是他又没有妥协,因为他没有资本去生活,短片里的很多独白显得矛盾,但依然不影响整部影片传达的八零后孩子的母亲的思想与新时代的碰撞,八毫米胶片拍摄出来的朦胧感与颗粒感觉太过于真实了,其实也就是那一代的母亲正在被淡忘,回家看看母亲吧,不管你有多恨她,记得看看她,别怪她,她其实背负了太多太多。#第七十五届戛纳电影节酷儿金棕榈最佳短片《当我望向你的时候》(中国大陆)

 短评

这岂止是泛lgbtq+的问题那么简单 这是两代人的集体创伤 一万个不一样的同代家庭 同一个对话 将问题放在结婚生子工作上也是一样 是我代跳不出的创伤 也是我们父母辈的困局

5分钟前
  • igrɛkonze
  • 推荐

有些评论真的令人作呕。那么多差评没有一个在评价电影本身,全都在批评导演作为一个个体的出发点。私影的出现意味着电影不应该只是社会的枪炮,她也有着承载一个普通人情感的能力。大家都上了那么多年学,谁不知道你那点狗屁阶级理论和所谓的社会责任感?有些人高高在上的学院派口吻真的让人怀疑到底谁才是真的自恋。这部片子不属于电影节,不属于观众,更他妈的不属于你。

8分钟前
  • Ed L.
  • 力荐

短片本身1星,勇气分加1星,感情分再加1星。短片本身是vlog时代的产物,很难用电影的标准去评判。非要的话,那我套用一下我学电影期间某香港导演对我习作的评价:“这个东西太简单了,太单一了,我看不到太多你拍电影的能力在哪”。感情上很能共鸣,类似这样导演和母亲的对话,相信都发生在超过90%的同龄人身上过。所以第一次看到这种交流以这样的形式被还原,还是很受触动。而且导演也很有勇气,用这样的方式展示自己最私密的片段纪录。能看出来作为摄影师的他对影像的感知和审美,但又不觉得太惊艳。大部分的质感都是超8胶片所带来的。在这样一部配画面诗朗诵的电影里,画面没有想象中的惊喜,导演念白的写作水平又实在是有点拉。最珍贵的还是那些对话的录音。

13分钟前
  • Unbeliever
  • 还行

……好沉重的话题。一直在流泪。影片里妈妈的每句话我都从我妈妈嘴里听到过。我说我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妈妈说“你以为你是独立体吗?你脱离的了社会吗?”妈妈说“我花那么多钱,就把你打造成现在这个样子吗?”妈妈说“我都不知道跟你爷爷奶奶,舅舅怎么说。”妈妈说“我怎么生出个怪物来。”妈妈说“为什么你小时候那么乖,现在这么对我,是我做错了吗?”妈妈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听过。妈妈说的每一句话都在跟我说。妈妈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在流泪。可是怎么办。我不想让妈妈难过,但我也不想成为我之外的人。

16分钟前
  • 明天就吃大煎饼
  • 力荐

或许外国人不会懂,这才是我们的中国故事。审美在线。

21分钟前
  • 勾狗够
  • 力荐

八分半钟,出租屋里的网突然卡了,妈妈那句直扎人心的话还没说完,字幕已经全部打出来了。我看着那个缓冲的圈圈一直转一直转,就像是一句说不出口但终究还是要脱口而出的话一样,突然一下就哭了。今天我29了,不是小孩子了,但好像也不是大人。时常佩服别人的勇气,也恨自己为何没有成为其他人。总会分开的,无根的,飘零的,笑着告别的,哭喊着逃离的,人和人,无一幸免。是吧?是吧。当我望向你的时候,will you look at me?

25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有几个段落处理很漂亮,独白稍微有点多了。中国母亲总是善于把自己放在行刑架上,一边沉默一边背负。隔代的痛哭也是无解的吧。

29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其实它的珍贵之处并不是在今天对中式家庭关系、传统与个体自由的撕裂,同性平权等这类话题的探讨,绝对不是,它的诗意也不是随便一个超8摄像机或者所谓“私影像”这类词所能概括(你就是买了也拍不出来)。要思考的问题是,它究竟为何如此动人、如此独一无二,为什么就是没有其他人在拍这样的电影?为什么中国看不到?戛纳乃至全世界也看不到?为什么今天的电影都是些一眼望穿的假把式?这绝不是人们放弃了胶片那么简单。要知道其实它的语法那么简单,是会让你感到近在眼前跃跃欲试而非远在天际的好作品。它打动我们也不是因为那些议题,而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方式在书写中国,书写我们眼中的世界。他用诗人之眼望向我们所有人望过的焦土的现实,让眼泪和叹息有尊严、丰荣地坠落。当我望向你的时候,当我们所有人遥遥相望,这目光就汇成一片孤独者的汪洋。

34分钟前
  • 叶隐
  • 推荐

私影像的奥秘,是令作者与观众,都能借助作品,找到逾越相望、溯泅、对话和痛哭之外,更靠近对方的一种方式。说到底,“记录”这个行为,未必需要立即跟艺术与文学,划上等号,但对许多人来说,意义却是极其重大的。波光盈绿的胶片影调,很像1990s河濑直美的田园时代。当然了,你也可以说,八毫米本就擅长制造追寻记忆的朦胧调性。

36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把超级帅的男朋友拍到作品里,把他的名字写在致谢第一个,黄树立:温州泰勒丝!

41分钟前
  • yuan
  • 推荐

也许暂时还需要藏在摄影机背后,但小螃蟹依旧决定勇敢地循着羊水的暖流洄游。

46分钟前
  • 字母君
  • 推荐

中国人过得开心是一种罪

51分钟前
  • 名侦探兔美
  • 推荐

如果说不好可能会被骂。。。叙事不行,剪得不好(尤其开头),影像太多直接的模仿,最后一部分影像有创新。。。镜头入水那一幕有点惊艳,唯一印象深刻的是缺席和沉默的父亲,文案是「沸腾的沉默」。然后文本的话也也不及绝大多数微博小作文。。。作为创作者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当故事的叙述对象不是自己而是他者时,才能证明你的创作才华;但由于是叙述自己,又无法第三人称般冷静和深入探讨,又抑制不住陷入自恋。勇气可嘉,但为何要成为另一个人?没说清楚,所以落脚有鸡汤的倾向。港真大部分东亚儒家同性恋的故事讲出来都比这个恐怖吧,导演已经很幸运了,哪有那么多皆大欢喜的结局。

52分钟前
  • 宋不吃
  • 还行

“你小时候那么乖那么听话,长大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不同的孩子共尝同源的痛苦,不同的母亲拥有相似的哭腔。

54分钟前
  • 五加皮
  • 还行

超8毫米胶片纪录的“日常对话”,声画分离影像诗。不得不说这个主题太私密、太真实、太中国了...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过于坦诚和亲密的语气与触感。超8mm质地太棒 是最契合记忆的模样。20min的影像切片即可轻盈带出大陆家庭的一个完整切面。再次证明了一点 有时候 私人的 即是世界的。创作是要绝对忠于自己才能打动人心的。当我望向你的时候 will you look at me?妈妈 为什么不能直视我的眼睛?在那里 你一定可以看见我最澄澈的快乐与笃定。羡慕如此勇敢诚挚的叙述,难能可贵。

59分钟前
  • Zan.
  • 推荐

💔😭💔

6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好多自己也很想拍的画面。有几个剪辑点特别好。不过还是有些时刻的声画配合显得过于符号化,好在超八的影像质感和绵延的讲述总是能把有些干瘪的元素拢起来丰满起来。很难不哭,但是人物开始哭的时候我确实就停下来了。感觉上倒也并不是什么窥探的打断,更像是意识到那种平静的讲述和这些簸荡的嚎啕声并不在窄窄的屏幕之内,它穿透了出来——或许这就是片子里的那句“我也变成了他”。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勇敢和真诚,是做一个电影人的最重要的品质

1小时前
  • 狗牙
  • 力荐

“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人(怪物)啊”,即便抛开性向讨论,这句话是多少家庭争吵时,父母会丢出的话语。所谓“隔壁家小孩”,所谓光宗耀祖,多少的寄予众望下的失望,“我们”到底为了什么?和母亲的对望,在这个社会,孩子的问题都会成为家庭中为人母的失职,也又是她们“心中失败一生”的注脚。而影像上的处理,是对这个世界的逃避,也是一次重新认识。

1小时前
  • 豆瓣路人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