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鬼

恐怖片中国大陆2007

主演:黎明,刘若英,范冰冰,徐松子,郑毓芝

导演:滕华涛

 剧照

心中有鬼 剧照 NO.1心中有鬼 剧照 NO.2心中有鬼 剧照 NO.3心中有鬼 剧照 NO.4心中有鬼 剧照 NO.5心中有鬼 剧照 NO.6心中有鬼 剧照 NO.13心中有鬼 剧照 NO.14心中有鬼 剧照 NO.15心中有鬼 剧照 NO.16心中有鬼 剧照 NO.17心中有鬼 剧照 NO.18心中有鬼 剧照 NO.19心中有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03

详细剧情

30年代上海,电影摄影师沈君初(黎明饰)深爱着自己的女友播音员徐曼丽(范冰冰饰),但因性格内向无法开口向女友求婚。在懊丧中曼丽播出了一个自己编写的广播剧。在广播剧中,摄影师君初因为错过了曼丽的结婚请求而懊悔不已,他买了戒指约曼丽见面的时候曼丽被车撞死。君初日后一直生活在对曼丽的思念中。之后出现了另一个女人妻子三三(刘若英饰),但君初并不理会三三。而三三虽深爱着君初,却也无法让他快乐。直到有一天,三三看到了徘徊不去的曼丽,她教给三三如何接近君初让君初快乐……   广播剧结束了,君初听到了曼丽的故事,写了一封信向曼丽求婚,曼丽接到信后飞奔去了约会的地方,就是广播剧故事当中他们约会的南京路口……

 长篇影评

 1 ) 大陆制造

恐怖不如七夜,惊悚不如窒息(窒息都够烂了)。
剧中的大牌演员都没有什么表演力,反正都是呆口呆面就可以了。导演的安排也太不符合逻辑了,每到关键时刻总要迟疑十来秒,好让恶魔来一个反击或给一个翻身的机会,再下去就一发不可收拾。这样的片子出现很多哦,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同感,纳闷着,生死关头,发什么呆呢?一点都不爽快。
本来以为会很吓着我,但是看得快睡着了。比文艺片不怎么文艺,比恐怖片,根本算不上恐怖,也没有什么剧情,所以只能归纳在大陆制造这类。

 2 ) 《心中有鬼》:二人三足式爱情游戏

《心中有鬼》:二人三足式爱情游戏               □ 文/火神纪

  一切也许都是自我的虚妄悲凉罢了。   一个人的谎言其实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当一个谎言被所有的人都认知的时候。   也许,没有人能逃得出那些种可怕的窘境。 ——火神纪。题记。

《非垢病的垢病》

  电台讲述鬼故事,然后用光怪陆离的剪辑和刻意制造的诡异氛围把现实和梦幻一般的故事揉合在一起,让看电影的人们分不清楚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到底是电台里的那个鬼故事,还是电台之外那些活在电影里的人们平静无华的生活。   这样的鬼片其实并不新鲜。在港片里似乎常常可以见到类似的桥段。如何把一个老桥段的故事变得更新鲜,也许是这部电影的主创方在努力做的一个重心。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电影里最后的那个结局。   在看到电影的最后我们会突然明白,电影里所讲述的主体是电台讲的那个鬼故事。而电台外的那些在银幕里平静生活的人们仅仅只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这部电影也许可以拍得更好。结束的时候,镜头换了一个角度复述了电影开始的那一幕。与开始的那一幕唯一的区别是电影更改了曼丽车祸的那个结果,于是,所有的在电台上讲的那一切都成了将不会发生的虚构。现实就这样和电台里的那个故事一分为二泾渭分明而且分别独立了。

  当然,这个结局处理至少给了我一种出乎意料的惊诧。可是,如果这里依旧按照电影开始的时候那样子结束的话,电影的首尾在剧情上会形成一个连贯性的循环,无疑会显得更加浑然一体,而且也留下了余韵。因为这样的故事也许不只是会发生在他们身上,还会发生在另一些他们身上,只要当他们都进入到电影所设置的那个场景里去的话;一切,都将变得理所当然地流畅起来了。

  只是,对于出其不意的效果追捧和对于手法的迷恋让这部电影放弃了这种套俗而既定的结束方式而趋于现在的这个结局。好或者不好,也许仅仅只是个人主观的臆断而已。   我想说的是,桥段不怕老,有用才行。正如这部电影的主体结构跟我们常见的港式鬼片并无二致,可是这部电影依旧做得很好,这就是旧桥段翻新的无尽魅力了。   也许,多一些温暖和平静的生活也不无不可,不至于一味的颓死。这样做把剧情两两分离,从某种程度上说,使得剧情相对地饱满起来,就算在整体上的连贯稍有欠缺,可是也赋予了电影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新鲜和明艳的色调,比如相对更加饱满的分枝……等等。

  电影所讲述的主体应该还是电台里所讲述的那个鬼故事。这样也更符合电影本身的主题。而电台外的那些人们,仅仅只是作为电影的补助和扶持而让剧情在一味的靡暗里崭露了丝丝的明亮罢了。   这部电影总被误传为中国式的《人鬼情未了》;这种以讹传讹的玩笑开得有点过头。因为这两部电影除了都有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一个活着的人,其实并无多大相似之处。相对来说,《人鬼情未了》也许会显得更纯粹也更具备美感;而这部电影更多的是从人性本身自私而霸道的占有欲望去挖掘着无奈的悲思。   这样的牵强附会总会让人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与其说这部电影是中国式的《人鬼情未了》,倒不如说,这部电影是二人三足式的爱情游戏来得更贴切一些。

《二人三足式的爱情游戏》

  君初、曼丽和三三。在这部电影里的这个主角,他们各自的情感里其实更多彰显的是他们彼此各自为政的自私情感以及对他人的无情。虚托着爱情之名,虚托着美好的情感之名;可是从本质上来看,他们都是最自私而无情的人们。

  我记得以前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里的那个阿寥沙小公爵,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君初总会让我想起这个远在别处的人物形象。虽说君初并没有小公爵那样花心,然而在自私和无情方面,两个人物形象却如此如出一辙。同样显得深情款款,同样显得楚楚可怜,可是本质上,他所想到的一切仅仅只是自己而已。   不扯那么远,就回到君初身上。他因为忘不了挚爱的却死于非命的曼丽,虽然娶了三三却从来不曾把三三放在心上。冷漠、无情、斥责、发怒,在这个平静宽敞却阴暗的大房子里时时回响着悲切的声音。可是反而言之,他在完整他和曼丽的爱情的同时是不是也在无情而自私地撕毁了三三的爱情呢。   其实,整部电影里的所有悲剧都是因为他对情感的拖泥带水而引发出来的。深爱着他的两个女人,之所以一起陷入了疯狂,不就是因为他,这个事件的核心人物对于情感的取舍如此优柔寡断吗。

  他如果不爱三三而且只爱着已经死去的曼丽,不管他的母亲如何对他又哄又骗的,他也不该去娶三三。而既然把三三娶回了家,是不是就应该忘却了过去的旧生活而开始一种全新的婚姻生活呢。   而他如果真的只爱曼丽一个人,就算她已经死去依旧沉寂在自己的黑夜里不停地思念着她的话。他是不是应该一个人去找个地方鳏居,而对类似三三这样的女子不屑一顾,更不会把她娶进了家门。也许,所谓的《人鬼情未了》也应该更倾向于这样的构架。   如果不是因为他对三三的冷淡和喜怒无常的责备,三三不会求诉于伪善的曼丽并且听从曼丽对她的所有教诲。更不会让曼丽食髓知味得寸进尺地澎胀着她强烈的欲望。   虽然电影煞费苦心刻意地把君初塑造成一个深情的男子而让他不至于显得那么惹人讨厌。可是,如果他在情感上不那么拖泥带水、优柔寡断和犹豫不决的话,所有的一切也许都不会发生了。不管怎么样,他否认不了的是他是整个悲剧事件的始作俑者。   就算在最后,他在情感上转向了三三,仅仅只是因为三三跟他日思夜想的曼丽越来越相似罢了。他自己本身永远停留在他自己为自己所营造的那个完美的自艾自怨的悲剧情结里无法自拔。而这种悲剧情结的背后,其实是他的那种让人心寒的自我完美的自私罢了。

  曼丽呢。在三三饱受了惊吓之后,利用了三三的同情心以及对君初的欲望,用一种忧伤而悲情的身份出现在三三身边并且达成了同盟。以爱情之名,以美好之名,为了那个所谓深爱的男人,曼丽上了三三的身子,去靠近那个就算在她死后也依旧无法忘却的男人。而且进一步食髓知味地长久地占据三三的躯体和君初长厢斯守。   如果说,君初和三三两个人的自私还停留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的话,那么曼丽的自私就显得路人皆知了。靠近君初,总会让君初不停地咳嗽,可是她依旧在暗角里守望着他而不顾他的安危,这是爱吗?爱一个人是不是应该想着让他可以更幸福地生活,走出自己的死讯带给他的阴影而更好地生活在阳光下呢。   她爱他,好吧,就算她爱他。可是这样的爱除了自私的占有之外还有其它什么东西吗?当爱超越了给对方予幸福的祝福之后,这样的爱就成了自私了。   更别说她对于三三所做的一切。那一切根本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阴谋。所谓的忧伤和悲情也仅仅只是为了骗取三三自愿地把自己的躯体送给她以便借身还魂而回来夺回这本该是属于她的所有一切罢了。   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在人性上极为丑恶的占有欲望了。是曼丽对于他人躯体的占有欲望和对于爱情霸道的占有欲望主导了这场可怕的悲剧。后来更杀死了阻碍她的君初的母亲和仆人蓉妈。其实这不过是她的那种可怕的占有欲望无限澎胀了之后彻底爆发的结果。   自私的人性可以让一个人在死后依旧舍不得离开她本来所拥有的一切,那么,为了夺回原本就应该是属于她的一切,不择手段的残酷又有何不可呢。在这种强盗逻辑下的曼丽,她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变得合情合理了。而所有的合理,都构建在她那自私的欲望上。   不管她和君初的爱情故事如何凄美,不管她自己本身的故事如何悲凉,不管她在死后的岁月如何追随着君初,不管她在死的时候受过何种痛苦的煎熬;作为一个怨念不灭的恶灵,她依旧有着让人不寒而慄的杀伤力;而更让人惊惶不安的是她至死不变强烈而自私的占有欲望。   在我看来,这是华语电影中最具有威慑力的女鬼了。

  三三。在这部电影里她是看似最无辜最纯粹的一个人物。当然,在我看来,这仅仅只是看似。我不否认她的确显得楚楚可怜、纯粹和深情,我也不否认她对君初的爱显得有些无私,而电影最后的结局无疑给这个人物抹上了一层厚重的悲情色彩。   然而,这是否就是真的是无私的爱情呢。她所以会那么天真而不设防地听取曼丽所说的所有一切,仅仅只是为了让自己对君初的爱情得到君初的回应。在这个方面来说,她为她的爱情所做的所有一切,其实,依旧是出于人性的自私面,纵然已经镀上了一层无私和爱情的美好外衣。   她听了曼丽所说的所有一切,也照着曼丽说的一切都做了。在行为举止上渐渐地把自己变成了另一个曼丽,这一切,说到底,依旧只是对爱情自私占有的欲望。   出卖了自己的躯体和灵魂去换取来的假象式的爱情,是不是还是那么纯粹的爱情呢。而君初一改初衷对她越来越好,并不是因为她是三三,而是因为她越来越像他日思夜想无法忘怀却已经死去的曼丽。   爱情也许是可以用自我的牺牲来换取的。只是,这个男人所爱着的是三三呢,还是曼丽呢,或者是三三和曼丽的混合体呢。

  正是因为君初的自私、三三的妥协和曼丽的疯狂成就了这场二人三足式的爱情游戏。   所有的人都在为自我自私虚妄而美好的情感不择手段地争夺。这部电影对自私的人性刻画;妄托在爱情那浪漫的美名之下、妄托在一个悲情韵调的表象之下。看似清纯,实则,这部电影阴秽得让人作呕。

《胜在一个故弄玄虚的名字》

  如果这部电影不是叫《心中有鬼》的话,也许,这是一部应该沦为平庸的电影。   或者说,这部电影本来就是一部挺平庸的恐怖片,可是因为这个名字,这部电影,在一开始让给了我们设置了一个圈套而将我们误导进它想让我们进入的情景。   因为这个名字,在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是不停地把这部电影放进我的假想里去。如果这部电影并不是鬼片,而是一部探索人性以及探索心理的电影,所有一切的解释也许都将不一样了。

  因为这样的假想,或者说,因为电影的名字给了我这样的圈套和假想,在我看电影的全程里,基本上我总是处于一种极其亢奋的状态里。这样的假想里,范冰冰饰演的曼丽应该只是假象,而电影里不应该会有鬼。   那么,从一开始的三三时时见到的那处种可怕的情景就都成了她自己一个人的幻象。这在人的心理学角度是可以说得通的。因为自己所深爱的那个男人迷恋的是那一个已经死去的女子,加上那个已经死去的女子生前的物件都被收集在房子里的阁楼上,而她又见到过她的相片,那么,这一切的幻象的出现就显得合理了。   在她的幻象里,一人一鬼可以交谈,然后,她会不自觉得把自己变成那个自己幻想出来的女子的模样。因为爱着那个男人,而那个男人又爱着那个模样,这样的不自觉转变依旧可以说得通。但是她必须给自己一个转变的理由,于是,她幻想里的那个女鬼无疑成了她最好的托辞。   一切,仅仅只是为了她那悲悯而无奈的爱情生活罢了。

  后来,电影里的其它人也都见到了曼丽的灵魂,甚至被她的灵魂吓得半死或者直接就被她杀死。这样的情节又把从三三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扩散到集体心理上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是非常兴奋的。因为,类似这样的心理探索在之前的观影经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的。从一个人的心理映射到周围的其他人身上,于是,所有的人都能见到那个传说中的女鬼了。而曼丽,仅仅只是活在他们的幻想里罢了。   从曼丽的物品作为心理暗示的一个基点,然后,以君初的痴情以及周围的人们对君初的深厚情感,所有的人都同时堕入了那个无力自救的心理误区,见到了许多的光怪陆离的幻象。   这让我如何不兴奋呢。因为在心理学上完全是可以说得通的。而且在之前的所有观影经历里,我没有见过类似如此浩大的集体心理探索。这就赋予了这部电影一个厚重而理性的色调。

  然而电影的最后让我失望。这部电影并非是心理探索系列而仅仅只是一部鬼片,就算电影的结局赋予了这部电影更多多的积极意义和现实意义,可是,原来那个带给我无限假想的名字在这里成了一个故弄玄虚的注脚。甚至变得有点无的放矢了。   可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题目的成功,当然,这并非是这部电影的成功。这部电影依旧只是一般的鬼片罢了。可是因为这个名字,这部电影在观影的过层里所绽放出来的光彩是不可以被抹杀的。   或者说,我更希望这部电影会变成心理探索式的惊悚片。那样,也许电影会变得更厚重一些,也更耐人寻味一些。 《值得褒奖的华语惊悚电影》

  写到这里,也许就应该结束了这篇洋洋洒洒的文章了。最后,我还想说的是,这部部电影绝对是值得褒奖的华语惊悚电影。至少在此之前看到的一些国产的惊悚片并没有多少的惊悚味道。像去年上映的《诅咒》之类的,大有那种恐怖不足而残酷有余的感觉。

  这部电影也并没有如何出色,至少这部电影所看到的那一切基本上都在以前的日韩或者欧美派别的惊悚片里看到过。可是这部电影不论在声效上也好,在灯光上也好,在气氛的营造上也好,都是值得被肯定的。   声音诡异,大量的蓝调的镜头赋予了夜晚一片暗地的阴秽,加上在氛围上的把握,让这部电影的惊悚效果比华语电影中的一直不被重视的惊悚片要高上一畴。   也许说,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对这部电影并非抱过高的祈盼,以至于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有一种喜出望处的感觉。有几个镜头倒是挺让我吓了一跳,在华语电影里来说,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其实并不多。   这部电影至少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不是华语电影做不了好的惊悚片;而是片语电影里一向不怎么重视惊悚片。没有多少人在做,而做的人也就不那么上心了。   谁都想着做一部赢得声名的艺术片,然后就开始大量地吸取投资去做华丽的大片。这似乎是华语电影里一个可怕的盲点。而这部电影,至少,找到了这个盲点并且努力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所有一切。

  惊悚片,就是用来吓人的。而能让人感觉到突然被吓了一跳,这部电影,已经完成得非常出色了。值得褒奖的是这部电影把现有的那些旧式的桥段翻了个新,而不让人感觉到熟悉;另一方面,能把惊悚的效果做出来了,这就够了。   在今年上映的几部华语电影中来说,这部电影,在惊悚片的领域里,至少已经恰如其分地完成了它应有的责任了。不管怎么说,这是近期上档的华语电影中挺值得一看的一部,如果,你也喜欢看恐怖片的话。

2007-04-07;丁亥年甲辰月辛未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心中有鬼   ■译名:The Matrimony   ■导演:滕华涛(Huatao Teng)   ■主演:刘若英(Rene Liu) / 黎明(Leon Lai) / 范冰冰(Bingbing Fan)   ■类型:爱情 / 惊悚   ■国家:中国   ■语言:汉语普通话   ■发行:Cathay-Keris Films Pte. Ltd.   ■上映:2007年2月8日

 3 ) 最后剩下的全是希望

心中有鬼---最后剩下的全是希望


如果说心中有鬼是恐怖片,那这是我第一次看完恐怖片。

影片开头我真的有离开的冲动,可是看到其他人似乎岿然不动也就没好意思。

只是事实证明这一次被吓得不轻。一夜没睡。

其实散场的时候心情很放松,一路回来,一个人洗漱都很正常,因为影片的结尾还是蛮好的。

直到,关灯,睡觉,闭眼,眼前突地就出现了曼丽浮在窗口看着君初和三三一起去戏院看电影的那张脸那副表情!
怨毒的和嫉妒的…我被自己吓到抓狂。

马上开灯,盯着天花板,呼吸急促,一身冷汗,更不敢瞄一眼房间的窗户。

谢谢刀刀,不然估计我会受不了害怕到哭出来。

可是我没有办法让自己表去想,在挂掉电话之后,在信乐团火形演唱会的背景音乐里,我干脆放开了让自己把影片想个清楚。我倒更希望它能扒去恐怖片的桥段,简单地讲一个三个人的爱情故事不是很好吗?

这是一个故事中的人讲故事的故事。我故意这样讲。如果把故事中的现实称为大故事,故事中的故事称为小故事,应该会有专业术语,可是请表和我计较这些,直到最后几分钟我才区分出这两个故事,当知道小故事只是影片中的故事的时候,我长舒一口气。当看到大故事中的所有人都平平安安,我想它采用恐怖片的包装只是想更加对比强烈的告诉我们生活其实很美好。


还有一点感受就是,各位过马路千万遵守交通规则,表乱穿马路…哈哈哈。


现在我讲起这些已经很平静,天知道在我努力跳过那些惊悚镜头回想清楚这部片子的时候,出了多少冷汗…




还好
影片总会End
生活还在继续

 4 ) 借剧中剧的尸还电影的魂

整个电影看过,一言难尽地感想交织在一处不知从何说起,就像影片的叙事方式,不断插入错乱时序的情节,最后解开故事的扣子。
片子还好,黎明也还好,只是老了。范冰冰的清纯美艳胜任女鬼无出其右,刘若英饰演娴熟的传统女性恰到好处,黎明的演出我无法客观评价,自认为虽无点可圈但也中规中矩。只是可以替换黎明的大有人在,不是独一无二的,便不是成功。
若不是自己心里藏了这许多恶心,大概是不会发这么多无聊的感慨。所谓感同身受,没有身受哪来的感同。扪心自问,我像那个鬼一样被欲望焦灼得张牙舞爪,最后一无所有。我们不会没有欲望,那么只好掩饰欲望。我们无法忘记很多事情,那么只好留着不要和没有把握的人分享,陶冶自己,成全别人。

影片开头、中间贯穿了女主角朗诵广播剧的情节,最后的镜头告诉我们,原来这个片子是以画面的形式再现了那个广播剧的内容。广播剧的剧情以悬念收尾,而电影男女主角的爱情,仍然在现实中继续,也可以说是刚刚开了个头。
有鬼的广播剧中娓娓到来了两段真挚的爱情,一段阴阳两隔,一段刚有了萌芽却不知是否会重蹈覆辙。原来鬼和人一样有无法抑制的欲望,给它一线曙光便要拥有一整天的太阳。最后欲望击碎了女鬼在男主角心重挥之不去的爱,另一个善良而无辜的女人三三宁愿用生命和身体成全,赢得瞬间的现世安稳。
戏中的男主角无法深爱自己的妻子,却在奔向女鬼的那一刻对她有了记挂。过去的人,始终是过去了的。爱情经不得时间的考验,哪会有什么永恒。
一次大年三十的意外相识相处让三三刻骨铭心,在男主角心中却没有丝毫印象。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珍贵的记忆,和我们一起成就这段记忆的人大抵会不知道他以成为我们心中的主角。所以还是不要说破,大家彼此尴尬,往日的美好也会黯然失色,落得在别人心里一样一文不值。永远埋给自己,随时可以重温,所以,我们轻易不要说“你记得吗,我们……”
有鬼便要有恐怖,恐怖了我的不是阴宅的清冷,不是配乐的悚然,而是情节的紧张。我倒认为阴冷气氛的铺垫有些肤浅和多余了。原本明艳四射,又何必要画蛇添足挂个牌子说“我是大美女”呢。
广播剧里的男女主角与现实中的男女同样名字甚至经历同样的爱情,只是现世中的那份爱,遭遇好得多,黎明走向范冰冰,刘若英看着他们,心里怅然,也有些解脱。

 5 ) 怎么看都差那么点意思~

    昨天中午,学校的大讲堂隆重放映《心中有鬼》,票价5元,和哥们说起这事的时候,我还着实小激动了下下,毕竟从来没有在电影院看过鬼片。后来,肚子饥饿的感觉让我很快忘记了这茬事儿,毕竟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比较重要啊。今天突然发现能在网上下到本片,于是趁着吃晚饭的时候,把这片解决了。

    电影演到了最后,我看时间也差不多快完了,于是结束了快进键,画面恢复了正常播放速率,演员的对白也恢复了正常语速,我从钱包里掏出一张五元钱的纸币,看着它,感慨万千,热泪盈眶。五块钱啊,你可以成为一张地铁票,可以成为一张盗版碟,可以成为2个加香肠的煎饼,可以成为无数种可能,但你千千万万,幸之又幸没有成为那张《心中有鬼》的电影票。

    坦白说,我真的不是从一开始就按下快进键的,具体时间嘛,大概是开始后二十分钟的样子吧,刘若英第一次看到范鬼的时候,我失去了耐心,毅然决然以及想当然的下了毒手……

     还是先说说剧情吧。君初深爱的女孩曼丽在来找他的路上车祸死了(这种死法太不动脑子了~无数片子都是这种想当然的死法,看到车祸我就烦),君初痛不欲生,这时一直深爱着他的三三走进了君初的生活,成为君初的妻子。三三用心的去爱君初,换来的却是君初的冷淡,君初始终活在对曼丽的追忆中。然而,那个世界的曼丽也在努力想靠近君初,于是她借用了三三的身体。当君初逐渐接受了三三的时候,曼丽却坐不住了……

     呵呵,不叙述剧情了,总觉得人家编剧导演一心想讲这么一个“可歌可泣”,要死要活的人鬼恋,被我讲来却成了如此的人鬼争风,隔世吃醋,惭愧惭愧啊。

    其实看这部片子的过程,我始终觉得心里堵得慌,从评论欣赏的角度来看,我真的觉得这个片子不怎么样,各方面都弱,对,就是这个词,弱,搞得我越看越焦虑,越焦虑越没耐心往下看,最后按下了快进键。我知道本片的创作意图,其实编剧很想用鬼片的外衣包裹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不过很遗憾的是,他们失败了,出来的效果让人觉得总是差那么点意思。

    具体而言。这其实是一个爱情故事,这点谁都能感觉到,但是要有鬼片的外衣,这个外衣不能太厚太难脱,否则观众会被这无聊外衣的烦死,而忘了里面其实包裹着美好。因此,做到二者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的确,编剧想到了这点,但是差那么点意思,很多情节桥段的设计,诸如阁楼,白布,掉头发,都太过老套了,一点也不吓人不说,反而激起了观众的反感,对内在的爱情故事失去了期待。

    此外,既然有鬼,如果不是聂小倩,至少要吓吓人吧。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吓唬人。其实我原本胆子小,平时不怎么看鬼片,但后来却并不排斥了,因为我知道现在的鬼片一点也不可怕,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看悬疑片,《电锯惊魂》、《绝命终结站》……都是些吓得很过瘾,又要动脑子,并且看完还能有想头的片子。即便我看的鬼片不多,我也知道,真正吓人的应该是情节设计,合情合理中的出人意料,而不应该是如本片这般,我都完全猜得到剧情的时候,你还突然放大音量故意吓唬我,招惹我烦。即便是鬼片吓唬人的情节都被用完了,编剧们也不该如此的糊弄吧,所有的情节都用第一思维想到的,拜托,N多编剧书都说过,你一下就能想到的,所有人都想得到,说不定还比你快。

    《心中有鬼》说到底想把侧重点落在爱情上,既然如此,就应该在人物设计,背景上做好铺垫,君初和曼丽的感情,太过薄弱,他们为什么感情那么深?曼丽有什么值得让君初这么死心塌地的等?而三三对君初的感情又处理的非常草率和不动脑子,又是那么个俗套到底的设计,拜托,来点诚意好不好?多动点脑子想想好不好?整个故事的设计就是一种模式化的,常规化的俗套组合,到最后不得不让个老太婆挖地三尺,弄出个龙头棍似的东西,插入胸口才能如何如何……唉~说不下去了。

    说到底,从编剧的角度来看,事先应该想清楚的是,这不是《倩女幽魂》那种纯爱鬼片,而更像《胭脂扣》那种隔世孽缘,重点不是要去吓唬别人,而是要用真情感动观众。让观众相信他们的感情,并扼腕叹息。不论是范鬼,还是三三,还是君初,他们都应该是很痛苦矛盾的,这应该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观众知道他们三人之间的感情都很真挚,观众自然会被打动,犹如当年的如花和十二少,让人动容。可惜的是,现在的三个人物,都显得有些淡薄,差了点意思。范鬼嫉妒,蛮横,偏执;君初顽固还有点神经兮兮,可怜了黎明的演技;三三倒是还行,奶茶的演技我喜欢,柔弱无助,但透着点义无反顾,也算是一点亮点。

    插一句,本部影片中还有一个值得表扬的设计,那就是黎明抱着奶茶从电影院离开那一段,全片情节的创意亮点,两人的表演也很到位,可惜只有这么昙花一现;与之相对的还有一个我忍不了的情景,那就是范由人成鬼的那场车祸,那特效做的,太假了!敬业,敬业点好不好。
其实我也明白,编剧在结构上也动了脑筋,用上了广播剧剧情套本片剧情的方式,这样做是想让观众有所思考,他们想问观众,到底是谁《心中有鬼》?没想到的是,在前面的设计很不充分的情况下,观众看过后却把问题狠狠的抛回给了他们:到底是谁心中有鬼?!所以教训是:玩花活可以,但要先诚心诚意的练好基本功!

    《心中有鬼》,从各个角度来看,都差了那么点意思,影片结束的时候,我深感自己做为一个观众,此时手里拥有快进,甚至关闭播放器的权力是多么的幸运,之后在这里胡言乱语的发泄了一通,也纯属个人行为。突然觉得肚子饿了,掏出钱包里的那五元钱,买两个加香肠的煎饼去!

 6 ) 一边怀念 一边遗忘

我开始看电影。像得了强迫症般,看完后一点得写点什么,如果不写就好像睡觉前没有刷牙那般别扭。

事实上这部《心中有鬼》的故事情节流于平庸,留给观众想像的余地太少,出场人物单一,甚至无需线索,电影就能继续进行下去,和影片灰黄的色调一样,它就像主人公得了妄想症后的呢喃自语。

尽管如此,我还是看完了,因为我喜欢奶茶,而和她演对手戏的正是我平素不大喜欢的范冰冰范大美女。范是一个电台的主持人,故事正以她的述说为开始,之后引导故事进入那个情爱纠葛的鬼故事。

曼丽和君初相爱许久,曼丽提出结婚,君初却犹豫,之后君初想明白自己的心意,为自己的犹豫感到懊悔,他买好戒指,约曼丽见面,准备求婚。在两个人两两相望的路口,推着自行车的曼丽遭遇了一场车祸,瞬间烟硝玉陨。而君初搂着她的尸体,悲痛欲绝。

之后,是奶茶扮演的三三因为受到婶母的喜欢,而被娶进了沈家。但是沈君初无法忘记曼丽,对她态度尤其恶劣。三三常常听到一些古怪的声响,她觉得特别害怕,却又好奇。终于她进了那个君初不允许任何人进去的堆满曼丽遗物的阁楼。

暗无天日,落满灰尘,这样的环境果然很适合传说中的女鬼居住。三三正是在这里遇到了曼丽的鬼魂。由于对君初一厢情愿的爱,以及她对君初的爱的渴望,她答应了曼丽的要求。呵,导演是不是要告诉世人,有些男人的爱情比死亡更加霸道?人会死,可是对一个人的爱不会。电影中的君初始终爱着曼丽,尽管曼丽已经死去,只是成为一个发黄的名字,他却始终走不出那些甜蜜的回忆。

而三三,一个可怜的乖巧听话的秀女,她的爱,那么卑微而绝望。然她的爱,却又那么的执着,不顾一切,充满了奉献。她唯一得到的快乐就是在看戏时,她故意不穿那可恶的高跟鞋,而君初抱起她,走了很远很远。

呵,喜欢看她那样的笑容,恬静,淡定,没有忧伤。其余,整部电影里,三三的表情总是带着无奈,忧伤,惊恐,还有神经质。奶茶是不是本身就略带神经质呢?她诠释起那样的神情,总是一点都不显困难。

因为曼丽鬼魂附体带来的阴气的关系,三三大把大把地掉头发,黑色的头发裹在红色的绸布里,触目惊心。而她面色苍白发青,格外地消瘦,那细瘦的肩膀更加弱不经风。她在沈母被曼丽的鬼魂吓病之后,终于醒悟,却已经太迟。曼丽已经发展出无限的野心,她想带君初走。

为了挽救君初,三三答应了曼丽,她决定把身体给曼丽,而她永远地消失。呵,那一场她被曼丽按在水里的戏大概是整部戏唯一能和恐怖二字沾边的镜头,事实上就算这样的镜头在我这样曾经深度喜爱恐怖片的人看来,也无一点可以吓人的含金量。君初去寻找三三,结果发现了曼丽,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呵,他拥抱着曼丽,诉说自己的怀念,柔情蜜意在挖出镇鬼的杵的蓉妈进屋才噶然而止。蓉妈要杀死这个娇艳的女鬼,却死在异常厉害的女鬼手下。到了这时,君初才想起不见了的三三。无处话凄凉。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爱一个并不爱自己,心中驻扎着另一个女人的影子的男人,到底有什么意义?一个人再怎么,无论如何也无法把另一个人从她爱着的人心里抹去的。我就做不到这样的高尚伟大,宁愿自己被怀念,也不愿意自己成为一个无望的侵略者。

电影的结尾堪称莫名其妙。鬼故事停止了,故事中的三三生死未卜,范冰冰穿着红裙子,红色的高跟鞋,一身耀眼的红,拿腔捏调地让听众自己猜想。见鬼去吧,早知道是这么一个结局,我还真不愿意看这样的一部电影,至少不要看得这么仔细。

而现实中的曼丽收到君初的求婚信,兴高采烈地赴约,在街头,和衣着肃静,脸容恬静的三三擦身而过。对比范黎二人的甜蜜,三三脸上又有那种熟悉的忧伤夹杂倔强的笑容,那样的笑,让我觉得分外酸楚。

电影的结尾告诉观众这只是诠释剧中人对爱的看法,他们曾经爱过生活过,就已经足够。可是我只看到了作为鬼魂的曼丽的自私与执着,还有冷酷;三三的单纯,倔强,牺牲,爱里的无我;君初的自私,深情,还有面对新欢旧爱之间的手足无措。也许这和我的版本相差太远吧?

我喜欢的是,活着的人依然思念死去的人,但是他却学会接纳眼前的人。逐渐开始新的生活,一边怀念,一边遗忘,努力地向前。而死去的人,要学会释怀,就让自己活在爱人的回忆里,不再打扰他的现时生活。

呵,发现自己真的很异想天开,一边怀念,一边遗忘,如何能做到

 7 ) 心中有鬼

30年代上海,电影摄影师沈君初深爱着自己的女友播音员徐曼丽,但因性格内向无法开口向女友求婚。在懊丧中曼丽播出了一个自己编写的广播剧。在广播剧中,摄影师君初因为错过了曼丽的结婚请求而懊悔不已,他买了戒指约曼丽见面的时候曼丽被车撞死。君初日后一直生活在对曼丽的思念中。之后出现了另一个女人妻子三三,但君初并不理会三三。而三三虽深爱着君初,却也无法让他快乐。直到有一天,三三看到了徘徊不去的曼丽,她教给三三如何接近君初让君初快乐…… 广播剧结束了,君初听到了曼丽的故事,写了一封信向曼丽求婚,曼丽接到信后飞奔去了约会的地方,就是广播剧故事当中他们约会的南京路口……

恩,又是一部爱情片拍成恐怖片的

 短评

考究的时代惊悚片,陈国富、杜家毅功不可沒

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范冰冰弄个配音就好了

9分钟前
  • 王呆呆
  • 还行

07年看过,并且还在空间写了观后感,现在翻出来,完全不记得它讲什么的了……

10分钟前
  • 马什么梅啊
  • 还行

從此對國產驚悚失望

11分钟前
  • 还行

情节老套

14分钟前
  • 失控芭乐
  • 较差

喜欢三三...

18分钟前
  • 米娜
  • 还行

故事逻辑不通,最后的结尾值得加一颗星,范爷原来最适合的是女鬼的角色。

21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冰冰很漂亮~~~~

25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烂片,绝对的烂片。

29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很差

我再也不相信预告片了

32分钟前
  • Butler
  • 较差

我很佩服导演的功力,能把爱情片拍成恐怖片也是没谁了!

35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蛮喜欢扮相的,奶茶一直都是心头好,至于剧情是真心的弱...也许不拍成恐怖片更好也说不定呢~

37分钟前
  • Vash
  • 还行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去看恐怖片。

42分钟前
  • 冇有
  • 还行

刘若英 范冰冰憑此片拿到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豆瓣漏了.....

46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还行

只能说一点也不可怕,看的不过瘾!

49分钟前
  • 随风的蒲公英
  • 还行

太慢太无聊。

53分钟前
  • 星星
  • 很差

不是心中有鬼,而是演員有病。亂接片拍。

55分钟前
  • topic
  • 较差

看過原著,作者功力稍欠火候啊

59分钟前
  • 还行

诶~

1小时前
  • 刘小青
  • 较差

+

1小时前
  • Nortown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