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之樱守

剧情片日本2018

主演:吉永小百合,堺雅人,筱原凉子,佐藤浩市

导演:泷田洋二郎

 剧照

北之樱守 剧照 NO.1北之樱守 剧照 NO.2北之樱守 剧照 NO.3北之樱守 剧照 NO.4北之樱守 剧照 NO.5北之樱守 剧照 NO.6北之樱守 剧照 NO.13北之樱守 剧照 NO.14北之樱守 剧照 NO.15
更新时间:2024-04-12 11:12

详细剧情

1945年的桦太,江莲铁百般呵护地栽种着的樱树开花了,这是丈夫德次郎从日本本土带回的种子,八月苏联入侵南桦太,铁与儿子们逃往北海道网走,寒天冻地裡过着难以温饱的穷困日子,铁始终守护着孩子并将他养育成人。时光流转,1971年,长大成人的次子修二郎与妻子真理带着成功的事业从美国回到日本。久别重逢,修二郎却对于年迈而略显异样的母亲感到相当不安,此时深藏母子心中禁忌的记忆大门,即将被揭开。

 长篇影评

 1 ) 一个人,背负着负罪感过了半辈子

文/818

以下是我在看《北之樱守》的全程溜号中想到的几个事情。

因为没法活在舆论真空里,所以各种各样的观点我们多少都会接触到,比如对一些涉及战争题材的日本电影的批评。“片面强调本国民众遭受的灾难,刻意忽略给国际社会带来的伤害”,宫崎骏的《起风了》、山田洋次的《小小的家》、电影旬报十佳《在这世界的角落》,在国内都遭遇过类似的争议。

于是在看到日军军服这个已经被赋予了极强象征意义的符号的时候,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想到了这些批评。

其实“苦难叙事”作为一种题材,国内也有不少,文字上有伤痕文学,影像上也有《芙蓉镇》啊《蓝风筝》啊《闯入者》还有《陆犯焉识》啊。拿《陆犯焉识》来说,我们对它也是不太满意,主要是,它有没有积极的意义呢?应该是有的,因为还是说了一些有必要去说的东西。

但是它有多大的意义呢?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因为很明显它说得不够多,所以不仅是对“真实”本身,还是对基于真实的思考来说,它都不完整,自然也要在价值上打折扣。

换个说法就是,涉足一个题材只是第一步,深入它则需要做得更多。苦难叙事的作品也是一样,这里作为题材之源的“苦难”是一个宏观词汇,它指向的是战争或运动等事件带来的大范围和全方位的影响,其中包涵的东西很多,单独拿出来什么都不可能完成一个全景的拼图,更何况有的还需要进入表面以下去分析,这也就注定了单一视角的诠释方法是肯定会受到怀疑的。

这么一想,类似于片面强调刻意忽略这样的批评也就合理了。不过这种合理性是建立在把苦难叙事的定义确立为客观标准的前提下才成立的,但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同样的批评话语,很有可能是出于作为战争受害者的我们的义愤,也就是民族情感。一样的结论,却出于不同的原因,这个局面看起来奇怪,其实也不过就是因为评价标准由客观变成了主观。

这么一变,虽然不影响结果的实体,却损害了结果的可信性。因为以预设的身份去观看和评价,也就意味着很可能有了一个预设的立场,或者更加有害的,有了一个先导的情绪。如果预设了立场,我们多半是倾向于对它证实而不是证伪,而为了证实,比如说战争受害者的这么个立场,就要求我们给自己赋权,进而使用这个权力去向对方要一个说法。这在国际政治上完全行得通,舆论场上讨论相关问题也都可以,但对一部电影……

我虽然不能完全肯定,但看起来它们也不像是被拍出来然后拿到受害者面前去宣传的呀,就像我们的历史剧,怎么拍、怎么看、怎么评价都是我们自己的事,如果不停有老外跑过来说这么拍不行不行你们应该那么拍,这是不是很奇怪呢?并不是说这么做于理不合,很多如此批评的人既没有恶意也不极端,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赋权以至于使用被赋予的权利都是很严肃的事情,门槛太低的话就会有滥用的嫌疑。权利的滥用会导致权利自身的庸俗化,进而让行使权利的人产生某种偏见,偏见又会让我们看到的东西变形失真,不过这种特定偏见导致的失真并不随机,而是往往指向我们预设的那个立场。

所以预设立场是倾向于循环论证和自我强化的,很容易让人陷进去而不自知。我们站在预设立场上进行的每一次批评,其实都在透支追求理性的那部分人的耐心,同时也在巩固以情绪代替思考的那部分人的思维定势——很显然这两样都不是什么好事。更何况,用这样的方式去拿到一个本可以更加有说服力地取得的结论,实际上是事倍功半而得不偿失的。

受害者有权要求补偿,但在我们行使权利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了自己实际上是拥有这项权利的呢?或者我们只是在跟随着流行的民族情绪作出下意识的动作?民族主义可以凝聚人心,反过来也可以煽动排外,一百年前我们需要前者,但现在更需要的是提防后者。

当然回到这个片子,它也不是非得按我这么看,比如它也可以被理解成是讲了一个母亲赎罪的故事。“一个人,背负着负罪感过了半辈子,本来是国家和社会的失控造成的灾难,却要由个体来负责,这是公平的吗?”这么一来,比起基于特定背景的苦难叙事,它的主题就变成普适的了。如果想要跳出族群利益这个充满对抗性的圈子,这个方向可以试一试。

欢迎关注公众号抛开书本“(paokaisb)”

 2 ) 樱花

1945年的春天,江莲家栽种的樱花终于开花了。

这株樱花是江莲家迁居桦太岛时栽下的。为了让它在本不适合樱花生存的高纬度地区成长、开放,江莲铁付出了莫大的心力。

她一定认为,江莲家也能像这株樱花一样,在艰苦的桦太岛扎下根,开枝散叶吧?

樱花初次开放,江莲铁心中充满了幸福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盼。

但命运从来不由人愿。战争将江莲铁的小小幸福瞬间击得粉碎。丈夫应征入伍,从此音信杳无。大儿子清太郎在苏军的袭击中失踪。江莲铁只能和小儿子修二郎相依为命,在偏僻的纲走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待丈夫的回归。她拒绝接受丈夫的死讯,因为无人亲眼见到丈夫的遗体。同样,她也拒绝接受清太郎的死亡,因为无人亲眼见到清太郎的遗体。

这时候,樱花在江莲铁心中成了家人团聚的象征。她坚信,当樱花在寒冷的北国绚烂盛开之际,便是家人团聚之时。

她如此坚信,也是如此践行。

当樱花在夜月之下灿烂盛开时,她的梦想终于实现。

尽管只是幻觉,但那又怎样呢?傻也罢,痴也罢,对江莲铁来说,这便是此生最大的幸福。

人生多苦难,幸福如樱花般短暂。为这一刻的绚烂,用一生去坚守又何妨?

 短评

是不是因为吉永小百合实在是想演 所以包括雅人叔在内的一波大牌后辈拼了命的衬托她 让她从少妇演到奶奶过足戏瘾题材是岛国人的桦太岛情节 即二战末期 日本人俄罗斯人被赶出库页岛 而有十五个男人驻守最后沦为战俘去了西伯利亚 然后老母亲和她孩子们苦难却又珍惜的亲情整部戏看到后半段一直带着“哥哥去哪儿“的疑问简直在看悬疑片 结合舞台话剧的感觉还不错只是并没有触动到我的泪点

9分钟前
  • 炎さま
  • 还行

阿部宽和吉永小百合演夫妻…再穿插莫名的舞台剧春晚即视感,雅人叔还有突如其来的吻戏,整场持续不忍直视的画风,再加之战后心灵修复这种巨老套的故事,全场睡点。

14分钟前
  • 倒带
  • 很差

舞台剧设置很出戏。

17分钟前
  • 阿朽
  • 还行

看完发现不知道讲了什么 电影院看还挺感人 家里看绝对睡着的片子…

20分钟前
  • 还行

小百合毕竟70多岁了,演阿部宽的妻子,真的不协调呀。全程都在努力忽视她那肿肿的脸,好辛苦呀。另外剧里宣扬的这种牺牲精神,很不喜欢。

23分钟前
  • 自来卷儿
  • 还行

一對母子愣是演出了情侶的感覺

24分钟前
  • 小綺asami
  • 还行

想起漫长的婚约

28分钟前
  • AnitaRolland
  • 力荐

母子情很感人。话剧场景一开始有些让人费解,大概是导演认为的比较适合的叙事方式吧。堺雅人大叔行走的广告牌,无论是背心造型、西装造型还是睡衣造型都卡酷一。几位年长的男性配角都很出众。凉子也令人印象深刻。

31分钟前
  • 堂暖米lemon
  • 力荐

我觉得日本电影里面的礼貌,细节,感情之细腻,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大部分人都在吐槽,吐槽的同时也要想一下我们吐槽的意义在哪里

35分钟前
  • 卡卡
  • 力荐

三星半。5年没拍片的泷田洋二郎连着用两部全明星阵容片证明自己宝刀未老,被拍烂了的题材却再次道出了久违的感动,母子戏比山田洋次之前的《如果和母亲一起生活》要好,至少与二宫和也和吉永小百合两人间的对手戏相比,这一部的堺雅人与吉永小百合的戏份要顺眼不少,表演上基本挑不出啥毛病,几段舞台剧的插入的确营造了不必要的割裂感,不过也大概明白导演的用意。一直在强调阿部宽和吉永小百合演夫妇这件事的人算是白看这部片了。

38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小百合和宽叔明明是两代人,却要演夫妻,太违和了……节奏缓慢,叙事凌乱。

4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较差

日本为什么就总想装成受害者呢?

43分钟前
  • 火柴头15275
  • 还行

选角挺莫名其妙的,虽然吉永小百合七老八十了还很美,演技也很棒,但是日本四五十岁演技一流的女演员一大把,比吉永小百合更合适这个角色,堺雅人也不是最好的选择,演得也太用力了,除此之外其他都还好,尤其喜欢摄影和配乐。这种日本的战后伤痕文学,就别站在受害国立场上去批判了,日本普通民众也是战争受害者,这没什么接受不了的,而且这里突出的还是对亲情和家族的守护,这在一个苦难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48分钟前
  • 麻绳
  • 推荐

拍的不错。但是日本人只知道突出苏联的残忍,却从来不说苏联出兵的原因。战后遗孀是可怜,但是他们的日本兵亲人是双手沾满鲜血的。

52分钟前
  • fangfanger
  • 推荐

来看小百合娭毑的,她比宽蜀黍年纪大了19岁,演他的妻子实在太违和,为啥不改成他的妈妈或者姑姑呢?

55分钟前
  • Raphael C
  • 还行

没想到ANA机上3月一整月都放映,比日本3/10上院线还早几天。sayuyu还是那个sayuyu、泷田导演还是泷田导演、囧人和凉子大姐都中规中矩,电影的结构有意思,剧中剧,妈妈的PTSD部分用电影中的话剧来表现,整体有点儿母暮里面nino作为幽灵出现时类似的话剧感

59分钟前
  • momo
  • 还行

部分場口稍過火, 北海道山神參拜要這麼困難, 值得一去....8.1/10

1小时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信息量很多,局部会引起不适应,每个人的看点各自不同,我的看点是“母亲”、“妻子”的身份定位。对于母亲选择“离开”,第一次让儿子离开,第二次是自己离开,表层看上去是爱,其实不如解读为各自不牵绊的自由。人啊!最悲哀之处是我们彼此相爱,却不相通!又何必用爱消磨彼此呢?

1小时前
  • 白云在青天
  • 推荐

泷田的好处还是有,情绪饱满,叙事生动,可“苏联单方面撕毁条约发动战争”什么鬼?无限美化日军又是什么鬼?不知道的还以为日本被侵略了呢。囧小百合果然是一世白莲花,随便哪个配角都能完败她老人家的演技可就是全都围着她转,受不了。

1小时前
  • 风间隼
  • 还行

阵容强大,表现形式也很独特,可惜没讲好故事。吉永小百合和阿部宽配对看起来很违和啊

1小时前
  • kiki204629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