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欧美剧美国2019

主演:艾丹·吉伦,迈克尔·马拉基,劳拉·门内尔,克塞尼亚·索罗,迈克尔·哈尔尼,尼尔·麦克唐纳,罗伯特·约翰·伯克,吉尔·莫里森,希瑟·多克森,伊安·崔西,查德·洛克,迈克尔·因佩里奥利,库里·格拉汉姆,马特·欧莱瑞,布鲁克·史密斯,玛丽·布莱克,杰克·曼利,比利·威克曼,托尼·阿尔坎塔,杰西·厄文

导演:罗伯特·斯特罗姆伯格,皮特·特拉维斯,诺玛·贝利,艾利克斯·格雷夫斯

 剧照

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1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2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3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4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5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6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13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14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15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16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17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18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19蓝皮书计划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20:13

详细剧情

  History宣布直接预订10集UFO题材剧《蓝皮书 Blue Book》,该剧由David O’Leary执笔,根据现实美国空军的研究计划所改篇,背景50-60年代。在当时美国兴起一股UFO的热潮,美国空军为调查UFO而成立了蓝皮书计划/Project Blue Book来作相关研究。  剧集讲述一个聪明的大学教授J. Allen Hynek被空军招揽,并由他处理蓝皮书计划中多达数千的未解案件,每一集皆会引用真实的案件,把UFO事件与美国那段具神秘感的历史结合起来。

 长篇影评

 1 ) PBB双主角搭档之Captain Michael Quinn:线索与补完

第十集开头标出了时点:1952年7月19日,所以能推算出上尉最晚在1942年上半年就入伍了。如此才能达到陆航/空军服役满十年的年限,为他挣得一颗星的senior pilot wings (基础要求是10年服役+1800飞行小时数)。不好疏通的点在于,他怎么还是个上尉,编剧你应该给他设定个中校军衔,比较说得过去。

第一集出场的上尉,身着空军蓝常服,胸前有senior pilot wings(1947-1990s中期的pilot badge使用银色合金金属压制,不是二战版的标准纯银)

关于他胸前的勋表,经过和ao3上一位在加拿大空军干飞机维修活的太太讨论:

得出结论(上至下,左至右,结论不保证绝对准确):

DFC+1OLC, Air Medal+2OLCs, American Campaign Medal+1service star, Asiatic-Pacific Campaign Medal+3service stars, World War II Victory Medal

这套勋表如我在讨论中所提到的,设定不够完善。但从勋表结合剧情细节可以推算出他大致的战时履历:他于42年入伍受训通过考核取得pilot wings后在派驻英国的8航战斗机部队服役,为深入德国腹地执行空袭任务的轰炸机护航(第一集提到“在柏林上空扔炸弹”),所以他应该飞过P-38、P-47、P-51等战斗机,在飞满一定时长后他被调到地面岗位,可能从事一些别的工作,比如审讯战俘之类,地面岗位使他有可能置身于解放纳粹集中营的盟军人员之中(在涉及回形针行动、冯·布劳恩和火箭发射场的第四集里,上尉提到自己是“首批解放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人”,他因此无法容忍纳粹战犯继续在美国军方服务,历史记录里首批抵达和解放该集中营的人员隶属美军第6装甲师,时间是1945年4月11日)。第一集他提到自己学过心理学课程,不确定是战前还是战后学的,在第九集他透露自己也有PTSD。欧战结束后他应该继续在太平洋战场服役。考虑到Asiatic-Pacific Campaign Medal目测有三颗服役星,他的入伍时间很可能早于42年或者调到欧洲前先在太平洋战场服役。二战结束后无法确定是否参加过韩战。PBB剧情开始时他驻扎在俄亥俄州的Wright-Patterson空军基地,飞jet,这一时期最著名的jet之一是后掠翼的Sabrejet,北美F-86“佩刀”跨音速喷气式战斗机。

Michael Quinn上尉的原型是蓝皮书计划的直接负责人和组织者Edward J. Ruppelt上尉,Quinn的年龄、军衔、勋表设定无疑都较为忠实地还原了Ruppelt本人,关键性的区别在于Ruppelt战时是轰炸机投弹手,并非战斗机或轰炸机飞行员。Ruppelt生于1923年,蓝皮书计划开始于1951年底-52年初,华府目击事件发生时他年方29岁,他于53年底离开PBB,后作为工程师从事航空航天工业,60年因心脏病发去世,年仅37岁。好在Quinn是个资深飞行员,已经进行了关键性改编,不用严格遵循原型早逝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关键性改编,给Quinn的胸前加上了senior pilot wings并且还设定他是个技术高超的飞行员,因此照搬原型勋表并让他停留在上尉军衔上不太妥当。战时战斗机飞行员有优异表现晋升肯定比bombardier迅速得多。Quinn的资历(41年或42年早期入伍)在二战结束时是个少校比较符合(轰炸机部队的Jimmy Stewart在41年入伍欧战结束时已经是上校,还没有什么突出的军事勋章而且到USAF准将时也一直没有升级到senior pilot wings,飞行小时数不够,他这种大明星特殊情况我们就不参照了,少校比较保守些),六年多后在PBB当头时是个中校。

期待第二季。

我目前是AG粉,所以AG扮演的双主角搭档之博士萌叔就不写了==

搭档日常应付媒体场面

上尉额角还留有与博士在办公室打架的伤。。

搭档日常工作场景

日常闹矛盾场景

日常表白场景

博士叔日常忽悠上尉场景

上尉偶尔回复本色场景

第十集出现了喷气机大战UFO场景……

上尉驾驶的这架jet给出了起飞前特写,目测像是F-94 Starfire (也像Shooting Star),根据历史记录1952年7月的华府UFO目击事件(第十集主题)里来自New Castle AFB的F-94s升空试图追逐过UFO,有飞行员近距离目击记录。剧里演员机不明,我拿tail number 8337201和机身FA-83372 (or 53372? 截图太模糊了不确定)去google了番都没定位到具体的jet,感觉没有必要为了这短短一两秒钟镜头去重刷序列号啊。

 2 ) 接棒X档案 深度解释“未知” (更新至 第10集 华盛顿UFO事件)

  飞行员突遇不明飞行物,听见天外之声,酿成飞机坠毁事故,飞行员幸好死里逃生。原因竟是遇到热气球,听到电台广播。

  不明物体坠毁,燃起大火,有人看见三米高怪物藏身火中。真相竟是陨石坠落,引发森林火灾,猫头鹰栖身树上,远处观看,误以为怪物踪影。

弗拉特伍兹怪物事件:画像、现场、目击者、媒体报道

  你现在收看的不是最新一期《走进科学》,而是美剧《蓝皮书计划》。

  J·艾伦·海尼克博士,迈克尔·奎因上尉组成“走进科学”摄制队,为你揭示奇异现象背后的科学真相。事实果真如此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冷战尖峰时刻,美苏黑科技爆发,各种UFO报道频出。

  海尼克与迈克尔的任务,主要是为UFO事件“圆谎”。军方高层让海尼克博士参与项目,需要他运用百科全书般的知识,给事件出个经得起推敲的报告,给媒体一个交代,平息公众舆论。

  一、名词解释:蓝皮书

  近年,美国空军宣布公开《蓝皮书计划》档案。

  档案数量:12618件

  时间跨度:1947年至1969年

  内容:UFO目击事件的官方正式记录

  查询官网:www.projectblue.org

  点击进入:历史频道UFO地图

近几年,除了“Project Blue”,美英还公布了其它UFO报告。2010年,美国空军公布“Project 1794”,其中包括碟状飞行物设计图纸。2017年,美国中情局公布《CREST: 25-Year Program Archive》,解密1300万份档案,其中包括多份UFO目击报告。中情局还特此开设网页,供公众查询。2012年,英国国家档案馆公布机密级UFO资料。不只是西方国家在公布神秘事件档案。2019年2月1日,俄罗斯宣布重启对1959年乌拉尔山峰奇案的调查。

General CIA Records and USAF's Project 1794

  蓝皮书原指英国议会出版物,后来代指某些官方文件,通常是学者、研究团队的研究材料与学术观点。社科院每年都会有不同门类的蓝皮书推出。海尼克的学者身份,正好为出版蓝皮书所需要。

  与之相关的还有:白皮书、绿皮书、 红皮书、黄皮书、 灰皮书。

  白皮书作为代表政府立场的官方文件,具有权威性。绿皮书的研究对象,具有可持续的特点,与农业、旅游、环境等相关,且偏向“前景乐观”的研究报告,例如《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以及《老字号绿皮书(2017-2018)》。红皮书则多用于“前景危险、紧迫”的研究报告,例如《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国植物红皮书》。

在国际上,黄皮书通常指《国际预防接种证书》。在国内,黄皮书主要指世界经济、国际问题研究的相关报告。例如:社科院对全球形势、俄罗斯东欧中亚地区、上合组织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编撰出版黄皮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作家出版社推出了“供内部参考批判”的系列书籍,主要涵盖西方文学作品,以及一部分苏修作品,也被人称为黄皮书。

  灰皮书比较特别,堪称图书馆之宝。“内部交流,供常委以上传阅”的话语,就知道这些书在特殊历史年代的分量。灰皮书主要是一些托派和西方的理论著作,是当年的“大毒草”,而且是毒性很强的那种。现如今,在图书市场上,东方出版社的“现代稀见史料书系”依旧套用灰黑色书皮,出版了王明、张国焘、陈公博、王凡西、郑超麟等人的著作。

各色皮书

此外,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也用各色书皮进行分类,例如:哲学类(橘黄色)、历史·地理类(黄色)、政治·法律·社会类(绿色)、经济(蓝色)、语言学(棕黄色)。


  二、3条主线:军方意图、美苏谍战、神秘人

(1)、军方意图

  美国军方是蓝皮书计划主导方,该计划的目的,有几项可能。

  首先,国土防卫是美军的重中之重。苏联太空技术一度超越美国,令美国无比紧张。不明飞行物如果是苏联的新型侦察武器,会对美方利益产生极大威胁。

  其次,获取先进技术。如果能够击落、俘获苏联飞行物,便能为美军武器研发提供重要参考。从地外文明获取先进科技也是可考虑的选项。

  二战让美国收获颇丰,从先进科技拥有者手中,获得重要研究实物或材料,也成为美国惯有思维。如果有地外文明,或者不可知的势力,拥有先进科技,那么,美国必然会抢占先机,获取情报。

  二战后,美国从纳粹德国获得大量黑科技资料,并将德国专家一同带回国内。从火箭技术,到喷气式飞机,纳粹科技助力美国实现跨越式发展。补充一点,侵华日军731部队的研究材料也被美国带走了,美国还以此赦免了战争要犯石井四郎。

  再者,消除公众疑虑与恐慌。核战阴影下,公众恐惧心理开始滋长,美军新型飞行器实验,或者不明飞行物进入美国领空,更加剧了恐慌蔓延。在意识形态领域,民众情绪非常重要。疏导民众情绪,也是心理战的自卫手段。

  (2)、美苏谍战

  考虑到川普的通俄门,并且俄国与西方世界谍战升温。该剧加入美苏谍战的元素,既符合历史背景,又意有所指。关于俄国间谍,看国际新闻就知道,西方舆论反应极大。苏联间谍接近米米,是为了在海尼克博士家中安装窃听器,从米米口中套取信息,并借机窃获美国军事情报。

苏联女间谍监听发报的方式,相信大家应该很熟悉,因为很多谍战片,都是这么演的。当她向上线传递情报时,还用转盘电话,叫话务员接线。无论是有线电话,还是无线电通讯,均可被劫持、破译。

情报机构总部:КГБ、CIA、FBI、Gestapo

人类的通信技术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并不是指近在眼前的5G通信与物联网,而是更为前沿的量子通信与中微子通信。量子密码通信无法被破解,是非常奇特的物理现象。

爱因斯坦将“量子纠缠”称为:“鬼魅般的远距作用”。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无论相隔多远,一个量子状态变化,另一个也会改变,被誉为信息安全的杀手锏。量子纠缠分发,将一对有“感应”的量子,分置于两地,这也是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

那么,怎样制作有感应的“量子”呢?打个比方,有粒子“甲”,轰击成α、β两个更小粒子,α、β之间就有感应能力。这种感应,瞬时完成,远超光速。量子通信绝对保密,但通信原理依赖传统信道反馈,信息传播速度并不能超光速。

“墨子号”模型、“墨子号”与地面站通信试验

2019年1月31日,“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科研团队,凭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推动大尺度量子通信研究,被美国科学促进会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

除了量子通信,还有中微子通信,利用中微子运载信息,中微子本身质量极小,不带电,显中性,以近光速直线传播,极易穿透各种物质,本身能量损失却很少,前景诱人。例如中微子可穿透月球,与月球背面的基地联系。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南极“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的新模式,荣获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江门中微子实验将借助江门、台山两座核电站,开展相关实验,以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精确测量中微子参数。西班牙科学家在南极“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数据,利用中微子,对地球属性进行测试,获得地球的质量和密度,与量化地球引力及研究地震波的测量结果吻合。

在没有先进保密通信技术的时代,情报战更多是深入敌后,进行硬碰硬的近身博弈。苏联间谍也借此举世闻名。成功获取曼哈顿计划情报,并于1949年成功试爆原子弹,成为苏联间谍的显赫战绩。有先例可循,更增添本剧的现实感。

反苏修间谍电影

  苏联间谍不仅让西方世界头痛不已,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我国也对苏联间谍保持高度警惕,还拍摄了不少相关影片,例如:《苏修间谍落网记》、《熊迹》、《东港谍影》……

  (3)、神秘人

  戴帽子的“神秘人”,形象非常具有时代感。“神秘人”并非剧组有意编造,而是UFO调查史中真实存在过,并且美国军方曾对此进行回应。

有观点认为“神秘人”就是UFO调查中大名鼎鼎的“黑衣人”,他们或许是中情局调查未解之谜的专职团队。但也有人认为,“黑衣人”出现的时间要更早,并非CIA或FBI成员。好莱坞还拍摄过科幻喜剧《黑衣人》三步曲,电影将“黑衣人”视作美国政府的下属部门。

据传,黑衣人会第一时间赶赴不明飞行物出现地点,甚至某些UFO研究组织被“黑衣人”责令解散。有些传闻指出黑衣人长着 “娃娃脸”或“东方人的脸” ,他们会对知情者施加心理压力,对某些关键人物进行跟踪,并且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进行迫害、绑架、谋杀。

再说一说美国军方对“黑衣人”的态度,美军认为“黑衣人”是在冒充军人与政府工作人员,已明显违法。这种观点,也从侧面证明“黑衣人”曾经存在过。

但是,剧中“神秘人”是否为“黑衣人”值得商榷,“神秘人”似乎有意引导海尼克博士接近未解之谜。 “神秘人”引领海尼克博士,到废弃游乐园,这里很可能是美国军方进行秘密实验的地点。实验对象是曾遭遇UFO的飞行员。“神秘人”在“实验室”里留给海尼克一串神秘数字和几个特殊图形。海尼克博士破解数字,认为是经纬坐标,并确定地点在南极。

这样看来,“神秘人”与美军立场起码存在冲突,而且,也不属于苏联情报系统。“神秘人”同样看重地外文明拥有的恐怖力量。从“疯女人”和“富勒”的话语得知,地外文明将带来毁灭。“神秘人”知道地外文明的存在,想借助其力量,在某些时候,甚至铤而走险、杀人灭口。那么,就不大可能是民间组织或私营企业。

按照“神秘人”的说法,他们在帮助并保护海尼克博士,他们与海尼克一样,对地外文明充满好奇。但是,仅仅是好奇心,支撑不起组织化行为。特别是该组织具有统一的着装风格,作风硬朗,站姿笔直,似乎出身自纪律部队。

“神秘人”有政治军事动机,也有不俗的执行力,例如在美国人的地盘,进入美军的秘密实验室,出没于各个UFO事发地,有很强的侦察与反侦察能力。“神秘人”办事果敢毒辣,并不像苏联间谍那么小心翼翼。美军在自家地盘办事,有国务卿在耳边念紧箍咒,就连私下逮捕个人,都让上头大动肝火。

“神秘人”需要海尼克进入“蓝皮书计划”,“神秘人”曾经与地外文明有过接触,甚至获取过某些地外科技,对于地外文明的工艺水平有一定了解。但是,现在的“神秘人”似乎失去了政权的支持,只能秘密行动,诱导利用海尼克博士接近“蓝皮书计划”。

再补充一点材料, 作为纳粹党卫队国家领袖、盖世太保首脑的海因里希·希姆莱,十分迷信神秘学,热衷于研究黑魔法,曾成立组织德意志研究会,专程奔赴全球各地, 包括南极、西藏、黑森林……寻找雅利安祖先与约柜、圣杯的踪影。关于纳粹的档案至今没有全部解密。


三、具体剧情 分集探讨

第一集遭遇UFO的飞行员富勒最终被军方带走,并加入某个与地外生命相关的计划,后又逃脱。2004年,墨西哥空军遭遇UFO,美国还曾对此进行回应。当时流传一个段子:让美国空军感到惊奇的不是UFO,而是墨西哥还有空军?

残骸与真机:U2、D21、BQM-147G

空军遭遇UFO,并非美国一家独有。在国内军事论坛,就有“鼎新草帽”的传说,以及歼6追击UFO的故事。很显然,中国空军遇上的UFO,并非以前击落的美制军机中任何一款。1949年之后,在中国境内,曾击落、捡获的美制军机包括:U2、D21、BQM147G、RB57D、RF101、F4B……颇有感谢曹丞相送箭的意味。

第三集UFO 剧中照片 与 档案照片

美军从纳粹获得飞翼布局飞行器Ho-229,该机使用喷气发动机。而后美国开发的相应验证机,也能看见飞翼布局的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飞翼布局源自纳粹,因为美国对飞翼布局的研究同样悠久。

纳粹Ho-229与“太空服”

诺斯罗普在飞翼布局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开发出一系列机型:N-1M、N-9M、JB-1、JB-10、XP-56、XP-79、XB-35、YB-35、YB-49等。从时间上考虑,YB-35、YB-49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YB-49,采用喷气动力,符合美军的作战需求。

诺斯罗普在二战期间曾开发YB35,使用普惠“大黄蜂”发动机, 驱动螺旋桨。二战结束后,开发YB49,该机使用8台涡喷发动机,但因事故频发,YB49项目于1950年被取消。

诺斯罗普:N-9M、XP-79、YB-35、YB-49

根据剧中提供的现场照片,有YB49的可能性,特别是飞翼布局的外形。或许因为事故频发,美国空军迫于压力,对外宣布终止项目,但暗地里继续试飞。所以,当飞机出现扰民情况之后,就狸猫换太子,用V翼飞机试飞来敷衍海尼克教授。

  美军提供的照片是"DM-1"的滑翔机,由德国工程师亚历山大·利皮施设计。说到"DM-1",就不得不提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燃煤冲压发动机。亚历山大·利皮施的设计作品包括:火箭动力截击机梅赛施密特 Me-163"Komet"、拥有独特机身形状并采用冲压发动机的Li P.13A。

P.13A、DM-1、XF-92、F102、F106

  在进行空气动力学测试时,亚历山大·利皮施使用了一架名为"DM-1"的滑翔机,以煤作为燃料,飞行距离为1000英里。现在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就多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二战结束后,亚历山大·利皮施开始为美军服务,他的三角翼理念通过XF-92原型机以及康维尔的F102三角剑和F106三角标枪得以实现。

DM-1、X13、X23、X24

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某些技术源自纳粹,军方宁愿拿出V翼飞机试飞的消息给海尼克教授,替代飞翼布局的真相,或者说飞翼布局的保密级别高于V翼。

飞翼布局存在延续性,后来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成为美国的国之重器,从不外销。美国下一代战略轰炸机B21,也是飞翼布局。军方的试验应该没有中断才符合逻辑。在中国西飞60周年纪念视频末尾,出现了飞翼布局新机型。西飞生产有飞豹、运20。

B2、B21、西飞60周年“飞翼”机型

现如今,飞翼布局成为全球各国先进无人机的主流:中国利剑、彩虹7;美国X-45A/B/C、X-47A/B;欧洲神经元;英国雷神;俄罗斯鳐鱼、猎人;均采用该布局。北约轰炸南联盟时,使用了石墨炸弹,致使南联盟大面积断电,或可解释第三集的现象。

飞翼无人机:彩虹7、X47B、神经元、猎人

无论V翼,还是飞翼,都是气动布局的一种类型。气动布局指飞机各翼面,如主翼、尾翼、鸭翼等如何进行放置,将决定飞机的机动性能。目前常见的有常规布局、鸭式布局、飞翼布局、无尾布局。五代机以常规布局为主,到了六代机,从目前各大厂商发布的概念图和模型来看,则无尾布局占主流。

五代机:J20、F22 、F35、Su57

气动布局考验航空工业的综合能力,例如发动机研制、数字化设计、风洞研究等。在大推力、变循环、矢量发动机与可变蒙皮的加持下,无尾布局的六代机才显得比较靠谱。

六代机概念设计:波音、洛马、达索、BAE


第4集 冯·布劳恩 V2火箭 不明生命体 飞碟

第4集:本集一开始,火箭干扰民航飞行,险些酿成空难。大量家畜离奇死亡,显然不是猪瘟造成,当事人供述疑似火箭经过事发地。麦田怪圈也出现在当地农场,可能是飞碟运行的痕迹,图案可与“神秘人”留下的图形相比较。飞碟运行需要大量能量,地面有灼烧痕迹。

“火箭状”飞行物目击者草图、事件复原示意图

迈克尔上尉怀疑到“回形针行动”,冯·布劳恩研发的V2火箭可能是罪魁祸首。二战归来的迈克尔上尉,对于德国纳粹科学家存在情绪,特别是看到形同“巴伐利亚”的德国人小镇后,更加重了他对德国人的疑虑,于是决定硬闯空间技术研究基地。

V1、战斧、V2、民兵

“黑衣人”对此高度关注、密切跟踪,苏联女间谍也加紧行动,各路人马齐上阵,剧情迎来小高潮。

到达基地后,经过一番曲折,冯·布劳恩邀请海尼克博士观看火箭发射试验,意在制造烟雾迷惑。但是,海尼克博士始终认为,火箭无法原地盘旋,事有蹊跷。

由于V2空袭伦敦的战场记忆,迈克尔对待德国人,持深度怀疑与高度戒备,决定演一出戏,与德国人起冲突,被押回基地,再由基地守卫士兵做内应,进入绝密的“研究外星人”实验室。实验室里,有飞行员的抗荷服。没错,这些也是纳粹科学家的发明。

重头戏来了,不明生命体被泡在液体中,背后插着管,类似《黑客帝国》里,人类吸入营养的管子。这里,海尼克博士有一句话很重要,海尼克认为,有人知道他们要来,提前将不明生命体保持在“Change in stasis”,有所警示。这句话和冯·布劳恩给海尼克故意放料的做法,正好相对应,为以后与军方的斗智斗勇,埋下伏笔。海尼克的很多做法都有提防军方介入。

另一边,美国军方与冯·布劳恩一道启动飞碟试验,飞碟似乎利用空间穿越,瞬间消失。遭遇UFO的飞行员,可能被用于驾驶飞碟,或许飞碟使用脑电波控制之类的技术。飞行员曾听见天外之音,意味着可与地外生命沟通。

冯·布劳恩对于实验室不明生命体的说法是:首只飞向太空,并绕地球三圈的猕猴,为了以后的载人航天,把猕猴保存起来,以便研究太空环境对肌肉组织的影响。我国的航天科研单位曾发表论文:《“神舟10号”空间飞行对骨骼肌C2C12成肌细胞可塑性的影响》。冯·布劳恩的说法开历史先河,有很深的科学依据,也可见他故意留下实验室的“不明生命体”给海尼克看,要把海尼克的注意力引开。

“阿尔伯特”一、二、三、四世,均随着V2火箭升空,为空间技术探索而献出生命,可谓“满门忠烈”。“阿尔伯特”二世成为首只进入太空的猴子,载入史册。猴子“阿贝尔”和“贝克”搭乘木星火箭升空,登上太空后,顺利返回,幸存下来。冯·布劳恩指的猕猴,是首批随V2升空的“阿尔伯特”。

太空动物英雄:阿尔伯特、贝克、莱卡、哈姆、小豹和珊珊

在剧中,关于地外生命与UFO的问题,冯·布劳恩向海尼克说道:“Limits of my own imagination.”看来,飞碟并非冯·布劳恩的发明,冯·布劳恩仅仅是使用者而已。看到飞碟启动并消失,冯·布劳恩说了句:“It worked.”证明他以前见识过飞碟如何运作。

外星人、飞碟、麦田怪圈

补充些“回形针行动”的东西,《洛杉矶时报》的编辑安妮雅各布森,出过《美国绝密军事档案系列》一书,书名挺像地摊畅销书,内容包括了生化武器、火箭技术等,且多与纳粹相关。美国和纳粹的这段特殊关系,有时被称为美国与魔鬼签署的协约,法国《费加罗报》还就此撰文批判过。

再举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奥斯威辛实验室主任、塔崩毒气的发明者奥托·安布罗斯逍遥法外,受聘于美国政府与企业。欧美舆论对此,意见很大,也在情理之中。《蓝皮书计划》对美德这段特殊历史,持批判态度,并很可能贯穿全剧。

美德关系一直很有意思。前段时间,德国特种部队兵变失败,引发全球关注,闻到一股“226”的味道。还有报道称,德国士兵在练习刺杀的时候,喊着“美国鬼子”,值得玩味。

回到第4集,飞行员富勒逃出后,来到海尼克博士家,通过富勒与米米的对话得知,人类可以通过无线电台与地外生命进行沟通,“It waited until we got the bomb”意味着:进入核武时代后,引发地外文明与地球文明频繁接触。


谈及航天实验,在国内,最神秘的莫过于507所。507所的人体科学研究,在后世讨论中,一直往气功和特异功能的方向靠。但是,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该所的研究主要为以后的载人航天服务。特别是1990年,钱老提议要建立脑科学研究。如今的脑科学、类脑研究、认知科学已是显学,PET、fMRI、脑电图等各种设备加持,论文连篇累牍、多如牛毛。在京沪两地,已经建有高规格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但是在三十年前,钱老的眼光非常有远见。

脑机交互(人机交互)Brain–machine interfaces(BMIs)已经成为和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语义分析等相似的热门科技词汇。一项跨越性技术,从酝酿到爆发,通常需要三四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那么,脑机交互的起点,究竟在哪里? 天宫二号成功开展人类历史上首次脑机交互太空实验,将航天员的思维活动转化为操作指令。 在太空开展该项实验,意义深远。

脑机交互

当年507所的研究重点,无外乎几点:突破空间障碍,追踪电磁波信号,思维传感,隔墙透视实验。这几项,或多或少能从后来的研究中,看到相应痕迹。

追踪电磁波信号是航天工作急需的技术,可通过穿戴式、便携式的感应装置,获得实现。现在的电波表,就是接受标准时间信息的电波之后,自动校对时间。思维传感则通过“脑机交互”得以实现,而非“特异功能”。突破空间障碍很像传闻中的美国“费城实验”,仍在求索阶段。

但是很可惜,507所的某些实验落入“气功师”的陷阱中,在实验方法的可重复性,与可解释性上,也存在严重问题。“气功师”在这些事件中的角色,也渐渐演变成“掮客”,并愈发不可收拾。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钱老还将“Virtual Reality Engineering”翻译为:“灵境技术”,听着挺玄乎,其实就是VR。并且,钱老预言:“灵境技术是继计算机革命之后的又一项技术革命。它将引发一系列震撼全世界的变革,一定是人类历史中的大事。”点滴话语间,闪耀着真知灼见,不容忽视。

NASA VR

航空航天系统的科研院所,对于虚拟现实技术有深度研究,该技术有助于培训航天员,就像航校、驾校的模拟舱,能够增加实训时长,有效压缩成本。在人机交互领域,科研人员对于脑电信号与脑力负荷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剧中飞行员富勒头痛的迹象,或许是“人机交互”对“脑力负荷”的影响。

714工程

在神舟飞船之前,我国在钱学森先生的指导下,开展过“714工程”,也就是1971年4月启动的载人航天工程。钱老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地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便已开始研制“曙光一号”飞船,系统化培训航天员,开发出相应的航天食品。后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曾一度让位于经济建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载人航天获得重启,并快速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 我国载人航天方案

现在的航天员训练中心,有座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人因工程(Ergonomics或Human Engineering,日本称为“人间工学”)是新兴的交叉学科,依照人的特性,设计并改进“人—机器—环境”系统。达芬奇在解剖学和工程学上的杰出贡献,可视作近代人因工程思想的起源。

人因工程在航空航天系统、核电建设与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举个例子,在载人登月任务中,月尘对航天服有着严重危害,加之月面昼夜温差极大,航天员的活动,必须处于人机联合的状态,依靠月球车机器人的综合系统,人机协同,完成任务。

太空机器人:Int-Ball、CIMON、SPHERES、Astrobee、Spotty

目前,北方车辆对月球车在月壤上的沉陷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4人180天受控生态生保集成试验”,“月球模拟任务中的乘组人际互动”等实验及其论证工作,已有序开展。我国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研究工作已经启动,着力突破深空探索、天基遥感与通信、载人火星探测轨道转移等大功率能源需求的瓶颈问题。舰队走向深蓝,飞船迈向深空。

NASA 新一代月球车方案

在空战中,飞行员处于高机动、高速作战的状态,要完成预定任务,人与设备必须有良好的交互环境,才能谋打赢。在不久的将来,战斗机还要充当无人机的管理中心,携无人机群作战,交互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

指挥无人机群作战概念图

翔龙、神雕、暗剑

此外,在医疗、采矿、核电、建筑等行业的事故分析与防控处理上,人因工程也有着独到应用。因为在工程事故中,人为因素占比很高。例如福岛核事故后,东电是否有罪的诉讼仍在进行。据日媒报道,东电曾拒绝海啸模拟测试。NHK拍摄的纪录片《熔融的反应堆12天才冷却的真相》,直观再现了核灾难的人为因素。因此,人因工程在重大项目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怎样看待这些处于科学与玄学边界的事物?如果进行更深一层思考,想一想,钱老为何选择这几项,在常人看来充满争议的事物,作为实验的观察重点,其源头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个谜团。

更为宏观地来看,就目前公布的资料而言,在某一历史时期,纳粹德国、美国、苏联、中国都非常关注这些“让人备感疑惑”的问题。众所周知,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趋利避害的。那么,动用国家尖端的科研力量,去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动机是什么?牵引前行的胡萝卜在哪里?

苏联“特异功能热”,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赫鲁晓夫的“解冻时期”,按照唯物史观的话语解释,各种封建残渣泛起,许多想出头的人,便借机盘活怪力乱神的玩意,并冠以科学之名。甚至出现了“特异功能者”效力克格勃的荒诞一幕。

美国的“UFO热”,处于二战刚过的时期,“垮掉的一代”成为文艺界的象征,战后创伤,核战阴影,两面夹击,更为后来的“嬉皮士”文化培育了土壤。在发达经济体,以科学之名的宗教,并未消失,例如汤姆·克鲁斯信奉 “山达基教”(也称“科学教”) ,清水富美加宣布“出家”,加入宗教组织“幸福的科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UFO类邪教“天堂之门”更是犯下诱导39名信徒自杀的命案。

我国的“气功热”和“特异功能热”,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十年浩劫”后的思想解放,引发“文艺热”。全民想象力爆棚,精神食粮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标新立异的奇谈怪论,应运而生。诗人海子卧轨自杀,据说就与“气功热”有关。UFO、特异功能等热潮,在大众舆论所处地位,视乎其当时意识形态的情况,因为社会总体氛围构成民众的心理基础。

社会氛围只是UFO热潮的原因之一,具体到科学精英与治理阶层身上,就不能以此类推了。毕竟,大众与精英,思考问题的知识结构、逻辑起点、空间维度,在很多时候,是不一样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有优劣之分。

或许,可以这样猜测,全球某些顶尖的科学家,曾经见识过用意念控制飞行器、航天器之类的现象,并且,这些机器能够实现空间穿越或超远程传送。但是,这些聪慧过人的精英,并不知道其中缘由。术业有专攻,精通于物理的他们,都在这一奇特现象面前,陷入沉思,并回归各自文化传统。

科学巨擘:钱学森、特斯拉、冯·布劳恩、科罗廖夫、帕森斯

帕森斯回归到黑魔法、炼金术等宗教味道极浓的领域。而钱老是唯物论者,则偏向特异功能。无独有偶,在意识形态领域处于同一阵营的苏联,也有过“特异功能热”。

假使有一位民国范儿、传统意识较浓的科学家,说不定会向道家炼丹求解。台湾大学教授李嗣涔,主攻半导体研究,身为IEEE会士,却醉心于内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特异功能研究,甚至有在台湾复刻的迹象,似乎想重蹈覆辙。从李嗣涔教授的个人页面,可以看到3D太极图与复数时空,以及大量与气功相关的内容。

人们在遇到无法解释的新情况,或者陷入思想困境时,往往会求助于熟悉的文化传统与宗教力量。

据传,特斯拉曾热衷于研究黑魔法,并进行过空间瞬移试验。 年仅22岁的帕森斯加入了冯•卡门火箭研究小组,同组的还有后来中国航天的开拓者钱学森。历史的因缘际会,充满了巧合,冥冥之中的偶然,又似乎存在必然。

回顾一下,脑科学、人体科学、载人航天,这几个词,便有着无尽的想象空间。

地外生命的官方表述: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中国科学家对降落在摩洛哥沙漠的一块火星陨石,进行了精细研究,确证陨石中的微细碳颗粒来自有机的生命物质,表明火星可能曾经繁衍过生命。这引起了科技界的轰动。隔了半个月以后,美国宣布‘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岩石中也找到了同样的结果。”

火星陨石、“好奇号”火星车、火星地貌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地化所发表论文称:“近二十年的探测利用高分辨成像、光谱、质谱、雷达、中子分析等多方面的探测手段,获得了河流侵蚀地貌、古湖泊河流沉积物、水成矿物、极地冰盖、大气中水蒸气组分等一系列反映火星上有水的证据。这些发现暗示了火星过去或现在存在适宜生命繁衍的环境特征。大气甲烷、火星样品中有机物是下一步火星生命探测的重点。”

彗星

中国地质大学发表文章称:“对彗星的撞击探测结果表明,其内部存在着有机物和黏土矿物,可能给早期原始地球带来了有机物甚至生命。”


第5集 与地外生命沟通

第5集:富勒除了听到天外之音,还能瞬间转移,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穿梭于四个州,并自带电能,给汽车点火。富勒告诫世人记下一串数字用来救命。

海尼克认出富勒的数字含义,是收音机调频,在经过一番追踪后,发现了一个与UFO有过接触的退伍飞行员群体。在二战中,不仅美军遇到UFO,德军也遇到过。

一开始,像圣诞树彩灯的圆形发光物,尾随盟军战机,盟军却无法将其击落,便称其为“德国火球”。但是,这些不明飞行物似乎并无恶意。不明发光飞行物,被415中队雷达员称为“喷火战机”(Foo Fighter),这一叫法逐渐传播开来。后来,“喷火战机”泛指UFO或欧洲和太平洋战区上空出现的神秘现象。

太平洋战区报告的“火球”现象与欧洲有所不同,可能是日本放飞的热气球。盟军战机在欧洲遇到的大块彩色云朵,也有了官方解释,被认为是雪山山顶的阳光反射。“喷火战机”则被强行解释为静电现象、电磁现象之类的自然奇观。

这群UFO事件亲历者,不仅能听到天外之音,还设立广播基站,推广自己听到的信息,甚至土法制造了一台大型信号发射机,主动向地外生命发出信号。虽然信号发出后,出现“UFO现象”,被海尼克证伪,认为只是前方车辆的灯光折射,却无法解释他们脑中天外之音的现象。

415中队遭遇UFO 情景再现图

第一张外太空角度的地球照片,是在1946年10月24日拍摄的。美国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试验场发射了一枚V2火箭,上面搭载了35mm照相机,胶片保存在铁盒里。除此之外,还有U2侦察机,在1955年8月完成首飞,能在两万米高空执行侦察任务。黑鸟SR-71、女武神XB-70要等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出现。剧中的地球全身照确实超出了当时的科技水平。

在第5集,还看见了些蛮有意思的佐料。老粉丝退伍军人赞助人体艺术写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拍写真还比较前卫,所以收入有限。现在这个行当在摄影圈,已经大红大紫,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实际需求嘛,大家都懂。常言道,军网最那个啥,名不虚传。“They're, uh, very...provocative.”让人想起“楼主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在废弃游乐场,原先的实验仪器和幻灯片机,已经被清理。军方目的,应该不是只想切除富勒脑中关于遭遇UFO的记忆,甚至有可能利用富勒,与地外生命沟通。消除记忆的手术,可能是莫尼斯的额叶切除术,一段欧美医疗界的黑历史。一边看图形,一边观察心理反应,是典型的认知心理学实验,兴起于西方。

军方想把范围扩大,对更多的UFO亲历者下手。在海尼克给富勒看了神秘图案后,富勒却毅然自焚。或证明富勒在实验中,曾经见过相似图形,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那么,解释就可能是军方也知道这些神秘图案与地外文明存在关联。用这些图案进行测试,或能与地外生命成功连线。军方的目的应该不是反击,而是获取技术,至少不让技术落入苏联人手里。

太空望远镜:哈勃、韦伯、开普勒、赫歇尔

关于如何与外星人沟通,目前类似的科幻电影有很多,例如《第三类接触》、《超时空接触》、《降临》等。在本剧,地外文明使用的方法很简单,通过广播电台传递信息。

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NRAO、ALMA、VLA

说起无线电波,故事实在太多了。中苏因为长波电台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 萨德系统的X波段雷达,让中韩关系一度剑拔弩张。无线电波、雷达波都是电磁波。在我们身边,还有一种最为常闻的力学波:声波。声波的美妙变化,形成了音乐。

在剧中,地外文明似乎对音乐情有独钟。飞行员富勒首次与地外生命接触,听到了一首歌。这首歌又被迈克尔在点唱机上,“无意间”点播。声音是一种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的波,天津大学与航天系统合作的一项研究发现,差频声刺激能改变大脑的生理状态,增强脑网络信息交流。

美国发射的旅行者号飞船,就携带了地球人的唱片。唱片包含了世界各国的典型乐曲,还有各种语言的问候语,我国的官话、方言也被纳入其中,包括: 普通话、吴语、闽南语、粤语。

“旅行者金唱片”问候语开头使用阿卡德语,一种已经灭绝的闪米特人语言,大约6000年前曾被闪族人使用,寓意深长。《地球的呢喃:旅行者号星际唱片》就复刻了“旅行者金唱片”的信息。《De Organographia (2006) Music of the Ancient Sumerians, Egyptians & Greeks》这张唱片也很特别,包含了苏美尔、古埃及、古希腊的音乐,有些曲调很熟悉。

旅行者1号、金唱片、金盘

冷战期间,无线电频率也是美苏暗战的重要战场。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异故事,在无线电圈流传。

在1976 年至 1989 年 ,全球短波频段均能听到有规律的杂音,声音类似急促的敲击噪声,频率为10赫兹,被称为“俄罗斯啄木鸟”。该声响的源头,正是苏联DUGA-3雷达。DUGA-3雷达,是苏联为组建反导网络而开发的远程警戒雷达,部署于切尔诺贝利地区,峰值功率约10MW,需要发电站和各类辅助设施。

虽说冷战已经结束,但是世界格局仍处于深刻调整中,广播电台的神秘事件也并未消失。

某国曾经在午夜时段,通过国家电台播送暗号:“向第27号探险队员布置远程教育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作业,第XXX页第XX号。”播送时机,通常是国际局势、地缘政治发生变化的时候。

DUGA-3雷达与舒霍夫广播塔

俄罗斯也有个神秘短波无线电台:UVB-76(4625 kHz 单边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它24小时不间断向外发送单调声音,偶尔有几次,被人声打断,并读出一串信息,类似数字暗号。关于UVB-76,最为普遍的看法是间谍活动传送编码信息,类似“永不消逝的电波”。也有观点认为UVB-76作为俄军的联络沟通手段,在俄国遭受核打击之后,发出核反击信号,相当于“地球一键重启”。在UFO爱好者看来,UVB-76是在传递外星人信号。UVB-76的真实目的,可谓众说纷纭。

2014年,克里米亚局势突变,UVB-76再次念出数字暗号。


第六集 绿火球

第六集:绿火球,是UFO史的一桩名案,最早的报道出现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绿火球很容易让人想起“球形闪电”,连《海尔兄弟》都会科普的自然现象。但是,绿火球出现的时机和地点非常特别,它们常常出现在高度保密的科研单位及军事禁地周围,完全无视密不透风的安保措施,自由往来,如入无人之境。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正值核科学的攻坚时刻,十分敏感。

白沙导弹试验场与UFO

剧中“White Forest Missile Range”,实际上应该是“White Sands Missile Range”,“White Forest”也隐喻 “Black Forest”,白沙导弹试验场与德国黑森林。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Trinity在白沙导弹试验场爆炸。1946年4月,白沙导弹试验场进行了V2火箭在美国本土的首次发射。这里还是航天飞机的备用着陆场。白沙导弹试验场曾多次出现UFO。

第6集 导弹试验场 与 绿火球

提到“黑森林”,“神秘人”就该出场了,不仅出场,还说了不少话,甚至给海尼克重要线索,目的很直接,要激发海尼克的好奇心,让海尼克继续留在“蓝皮书计划”。飞碟坠毁在纳粹德国的黑森林,德国获得科技跃迁,美苏坐收渔翁之利。但是,纳粹还没来得及了解透,就崩盘了。

“神秘人”知道绿火球什么时候要来,怎么来,还可能见过地外飞行物的残骸。 “神秘人”推荐海尼克去见一位神父Dominic de Guzman,号称“天文学家保护神”,看这个人的名字,像德国人。

神父给了海尼克一串钥匙,并指引他在军方的库房内,找到了一个类似积木榫卯的特殊物件,有金属光泽,却质量极轻。该物品似乎带电,放入汽车后备箱,能点亮汽车尾灯,且电量很高,致使尾灯爆裂。从最后一集的剧情可知,该榫卯结构的物件是一个启动装置,用来启动位于南极的方尖碑,方尖碑疑似地外飞行物。

航天航空离不开性能优越的材料,钛合金、碳纤维、石墨烯等,已让人类的科技跃升至新台阶。地外文明在材料科学领域远在地球文明之上,这个东西可能是地外飞行物的零部件。据传,在罗斯威尔也发现了神秘材料,无论怎么折叠,均可恢复原状,后来官方给出解释,却只是探空气球的碎片。

第6集还来了一位新面孔,空军部长Fairchild,同样是个有意思的名字,美国有费尔柴尔德空军基地,费尔柴尔德发动机与飞机公司,以及美国空军学院主教学楼费尔柴尔德大楼。费尔柴尔德在一战时,是一名飞行员,二战时,被擢升为空军参谋。在1948年,被授予四星上将军衔,任美国空军副参谋长,于1950年去世。在剧中,费尔柴尔德的头衔是国防部长。

费尔柴尔德希望海尼克找出真相,又提审了苏联间谍,并将其策反。费尔柴尔德的目的及其背后代表的利益,值得关注。看来,军方内部也有不小的权力矛盾。

美国收获了黄雀在后的好处,甚至出现了某些不可控的技术发展趋势,自然会被盯上。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NL)都曾遭遇绿火球。LANL由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等科学泰斗创立。LANL的首个任务,就是改变世界格局的曼哈顿计划,人类从此进入核恐怖平衡。

目前最为大胆的设想是,绿火球作为地外文明的侦察手段,其目的在于监控人类的核科学发展。地外文明或许高度关注人类的核武开发。开发核能意味着人类对物质的认知与利用,达到新境界,能够通过物质湮灭获取巨大能量,产生极强破坏力。

SNL主要从事核武器系统中非核部分的研制,以及核聚变的相关研究。例如:SNL在Z装置内进行氘氚受控核聚变实验,实现释放能量高于消耗能量。Z装置是一座Z箍缩聚变堆,其机理有别于托卡马克装置,是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方向之一, 俄罗斯的Angara-5-1装置、我国的“聚龙一号”也进行类似实验。

聚龙一号 与 Z装置

在2016年,SNL还干过一件很牛的事情,将一枚仿制的核武器,通过1000英尺长的加速滑轨,使其撞入钢筋混凝土墙,从而检测核武的安全性。

SNL的这个实验和东京电力整整四十年时间,从未对福岛反应堆进行核安全事故测试检验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因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就是在维修测试中出现的,日本人可能比较忌讳。难怪美国核专家对日本东电的评价是“表现业余”。

此外,UC Berkeley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隶属美国国家核安全局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MIT的林肯实验室, 原先作为“曼哈顿计划”一部分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都是美国物理科学的重点实验室,很多研究与军事相关。

LANL、SNL、LBNL、林肯实验室

在历史上,不论空军运输机,还是普通民航客机,都遭遇过绿火球,据目击者描述,其状如巨大的绿色流星,近看如一轮满月,亮度极高。罗斯韦尔也被绿火球光顾,时间点与UFO事件重合,美军对此高度关注,认为可能是苏联的新型间谍武器,或是苏联核试爆后的某种残余影响。后来的研究表明,绿火球与苏联相关的可能性极小。

其实,核事故发出的是蓝光,不是绿光。1999年,日本茨城县核设施发生临界事故,现场出现闪亮蓝光,最终波及两百多人,有两人因遭受核辐射死亡。可参考NHK纪录片《日本东海村核临界事故——治疗核辐射83天记录》。此外,切伦科夫辐射也能产生蓝色光辉,是非真空环境下发生的超光速现象。绿光与蓝光相比,神秘度并不高。

1951年11月初,美国西南部出现了大量绿火球,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之后,绿火球的目击报道逐渐平息下来。但是,绿火球现象并未消失,现在全球各地还时不时有绿火球的报道出现,只是人们没像以前那样,陷入外星人进攻地球的焦虑与恐慌。

2016年10月到11月期间,日本新泻县、爱尔兰基尔代尔、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均出现了绿火球。2018年6月,绿火球出现在欧洲的一场音乐会上,当时演奏的荷兰乐队叫“喷火战机”,正好是二战UFO的代号,真是无巧不成书。

现在出现绿火球的可能性就多了。高超声速武器试验,乘波体进入大气层引发的电离现象。导弹拦截试验,导弹不断变化的飞行轨迹。洲际弹道导弹试验,分导式弹头变轨飞行,也就是“水漂弹”。俄罗斯试射白杨-M,曾被认作UFO。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还没有这么先进的武器。所以,有学者指出绿火球可能是由于流星撞击月球,喷出的月球物质造成。海尼克为了继续留在“蓝皮书计划”,配合官方,提交了绿火球是流星的报告,这一说法较为容易被公众所接受。也有理论指出,绿火球跟随尘降云漂移,与美国自身的核试验有关,那么绿火球很可能是放射性碎片,能用射线辐射检测仪查出来。但是,并未见到相关报道。

美国曾让士兵在无防护情况下,进行核冲锋,所以不能排除是官方某些实验的遗留现象,后来实验条件成熟,绿火球现象就减少了。这种事情的真相自然会被高层压下来。

但为什么是绿光呢?就是个谜了。绿光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极光,《山海经》里的“烛龙”,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产生美丽的光辉,是一种电离现象。铜、磷化氢、硝酸钡、不纯的一氧化碳等物质,燃烧时也会产生绿色火焰,很吓人的鬼火就是绿色的。但是,这些用科学能够解释的现象,很难套用在绿火球身上。


第七集: 童子军队长目击外星人 奇异头骨 神秘岩画 亦真亦假

第七集,童子军队长遭遇UFO事件,有着UFO史上最佳恶作剧之称。

剧中的童子军队长埃米特·约克,现实来源是德弗格斯。德弗格斯在南佛罗里达大沼泽地的棕榈林,被从林子里冒出的UFO烧伤。据德弗格斯口述,UFO呈圆形,暗黑色,无接缝,直径约30英尺,高度为10英尺,有凸起圆顶,底部边缘发磷光。这份口述,成为后世经典UFO造型的来源。海尼克对剧中UFO现象做出了解释,认为是沼气自燃。

在第7集中,埃米特·约克目击了外星人,并向外星人开枪。其实,都是在满嘴跑火车。与地外生命离奇接触的案件,在我国有孟兆国事件,也同样是大段看似不着调的讲述,身体却留下某些痕迹。本剧与历史上的德弗格斯事件,有所出入。

在剧中,埃米特·约克盗掘部落祖先的头骨,埋入现场,谎称外星人头骨,被海尼克识破。埃米特·约克为的是去好莱坞发展,很多神秘事件,都有文娱化倾向。国内网络大电影,也有不少取材于网络流传的灵异事件。

德弗格斯、植物样本、现场描述图、剧照(发光体与怪异骷髅)

在历史上,也有不少人认为德弗格斯在编故事,并罗列了各种动机和策划该事件的详细方案。但是,有一点很难驳倒德弗格斯,UFO现场采集到的植物样本。

当事人、事发地、植物根系样本、UFO假想图

草被烧焦,通常情况下是叶面被烧掉,根系有一定残留,古人都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是,该事件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根部被烧焦,而且离根系较近的叶子,也受到了热量灼烧。显而易见,热量是从地下传导过来。人证加物证的神秘事件在世界各国都有,在我国,就要数“营口坠龙”和“空中怪车”。

据后来的追踪报道,德弗格斯在该事件中,有许多异常表现。德弗格斯在UFO事件发生的三个月前,告诉同事,称自己四个月大的儿子会走路说话,还有几颗牙齿。同事出于好奇,赶往德弗格斯家中查看,却发现婴儿一切如常。

襁褓里的婴儿,突然会走路说话,是典型的民间神话现象,东西方都用过。在农村,还有人借用婴儿的“灵异现象”,搞迷信活动。例如搭建小庙,收香火钱,有的还赋予婴儿“预言未来”的神力,通过“代言人”帮人算命,骗取钱财,是一种很原始的巫文化,也是地方常见的小骗局。

至于现场的植物标本,可能是处心积虑的伪造“圣迹”。此类现象,数不胜数,我国的“鱼肚藏书”:“大楚兴,陈胜王”,以及元末农民起义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甚至还有成本更低的预言方式,就是各地出现的“赊剪刀、菜刀”之类的流动小贩。但问题是,以德弗格斯个人的条件与能力,能否伪造现场?

山洞神秘岩画 与 口述目击外星人的剧照

有观点指出,德弗格斯看到的UFO,很可能是飞机着陆的灯光,神奇现象也只是德弗格斯添油加醋,生编硬造。当然了,也存在德弗格斯确实看见了UFO,但是由于其性格喜欢夸大其词,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让事件的可信度大为降低。

史前岩画

在第7集,出现了山洞里的神秘壁画,内容是三角形的神秘图案和飞碟将人吸离地面。岩画、石刻、巨石阵,是上古时代的先人留给今人的重要信息,海内外都有许多奇异发现。如果人类起源与地外生命存在联系,那么,关键接触点很大可能在上古时代。从石器时代到诞生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转折期,岩画正是记录这一时期的重要证据。

崖壁上的刻划、图画,多是先人生活情景的再现。史前时代,靠狩猎采集为生,以动物形象居多。在法国、西班牙的洞穴里,发现了许多以牛为描绘对象的岩画,栩栩如生。也有以人类篝火舞蹈为内容的岩画,属于文艺雏形与原始崇拜相结合。

我国的阴山岩画,出现了蹴鞠场景,某足对不起列祖列宗啊!在内蒙古发现的手印岩画,最为奇特,作为世界性岩画题材,充满神秘感。人属于灵长类动物,灵巧的双手充满了神性,能够使用各种工具,甚至创造出各种工具,并开启走向文明之旅。当然了,文明并不只是使用工具这么简单。

猜想这样一个过程,人类突然拥有了使用工具、制作工具的能力,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成为“万物之灵”。这一突然间的变化,让早期人类无比感慨,也无比自豪。如果制作工具的能力是突然间获得的,那么,究竟是大脑的灵光一闪,还是更为深度的大脑改变。例如,基因突变,或者转基因,导致大脑功能强化。现代人的基因主体源自智人,也有少量基因来自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

雷击造成森林火灾,动物被烧熟,人类开始吃熟食,进而促进大脑发育,也是一种学说。但是,爱斯基摩人因为环境限制,需要吃生肉,智力并不低下。现在?

 3 ) 一般通过萌萌外星人

悄悄告诉你吧,你老婆真,啊呸呸呸,这些都是真的,嘿嘿。导演,我想看战狼大战外星人,导演:滚!打不过!告诉你们一个大幂幂,你们有生之年很有可能会见一次外星舰队,说完了,祝大家,提前.....身体健康,谢谢--------------------------------------------------------------------------------------------------------------------------------------------------------------------------------------------------------------------------------------------------------------------------------------------------------------------------------------------------------------------------------------------

其实还想说一些,就是和蓝皮书计划平行的还有好几个计划,就不多说了,其中有比较诡异的,比如说去外星/高维度,总之,这个世界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当你们被现实中某些人的谎言和暴力遮蔽了双眼,并堕落其中不可自拔的时候,说不定,等来的却是让你们大跌眼镜的结果,因为,你说了不算,他说了也不算,那么谁说了算?哼,既然看了这个剧就自己想去吧。

 4 ) 小指头叔!你这是要拍另一版“权游”?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作者:表姐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一部剧,表姐盼了很久。因为一个人——

艾丹·吉伦,小指头叔。

前年权游一别,眼见他在临冬城被二丫一匕首封喉。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之后鲜少在屏幕上再看到他。

这一次,他终于带着作品归来。而这部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恰好也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蓝皮书

Project Blue Book

2019.1.8

如果有人跟表姐一样,是杂志《飞碟探索》的忠实读者,或者对外星生物略感好奇,

那么“蓝皮书”,是你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这个名字,还要从史上最离奇、最神秘的UFO目击事件说起。(这里表姐我必须科普一下,ufo只是不明飞行物,并不一定指飞船。画下来,一会考)

1947年的一个深夜,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的一家农场传来巨大的爆炸声。

第二天清晨,荒地上出现了一架直径9米的金属碟状物。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个大金属盘附近,躺着的几具尸体。

这些尸体,看上去不太对...

身长只有1米,体重才18公斤,大头、大眼、小嘴巴,还穿着紧身的灰色制服。

外...外星人?

谁也不知道答案。因为很快,美国军方就把残骸运走。

此事成了绝密,江湖上只留下它的传说。

可越是传说,越恐怖。

在经过了想象,揉进了流言,一次次的变形后,猫传成了老虎,麻雀变成了老鹰。

人心惶惶。

别忘了,那是个什么时代。

美国、苏联已经在冷战里较上了劲。军事、科技、舆论,谁都想领先对方一头。

这个时候最不能乱的,就是“民心”。

为了防民之口,“蓝皮书”诞生了。

这个计划,其实是美国空军掏钱,雇了一位天文学家海尼克博士(小指头叔饰)作为带头人,专门调查UFO的活动。

有啥成果吗?

还真有。在历时十八年的研究里,一共有12618份UFO报告。

当然啦,大多数都像《走近科学》一样,无非是云啦星星啦小虫子之类的。

但有701件,归类为“原因不明”。

在这701件报告里,有一部分已经公开,但涉及到的人名全部被抹去。

还有一部分,至今依然是“绝密”,不得示人。

真的有外星人吗?

还是“蓝皮书”背后藏着的东西,根本见不得人?

这部剧,就像在解一道困惑了人们许多年的难题。

解题的关键,或者说题眼,其实就一个字——

表面看,是外太空的秘事。

每一集,都有一个咋咋唬唬的外星人事件来跟你打马虎眼。

第一件,一个空军巡航归来,和一个未知光源狭路相逢。

随后这个小哥就被对方播放的一首神曲给轻松控制。

连飞机都实现了自动化,在完成了一波违背了物理常识的骚操作之后,稳稳落地。

第二件,一家三口看到一个巨大火球坠落,作死近距离参观。

不仅遇到了坠毁的外星飞船,意外目睹了面貌诡异的外星人,还被野火把脸烫毁了容。

第三件,一天夜里空中出现莫名光带。

光带所到之处,无一不停电,好像这玩意儿会吸走电力一样。(这莫非是个充电宝?)

不仅如此,还有一位小哥同样作死开车回家,(表姐觉得这么吓人就先躲躲吧,出去这不是当靶子去么)结果半路遇上光带。

不仅车被碾压成了一股再次违背物理常识的波浪状,人还昏迷不醒了。

匪夷所思吗?导演偏偏在第一时间就告诉你:

这些,均改编于真实事件。

就在前几天,一条关于“收到外星人神秘信号”的微博上了热搜。

下面的评论区点赞最高的,就是“不要回应,不要回应,不要回应。”

只是一条讯号,已是如此惶急。

可以想像在当时,三件事一出,舆论的高压桶盖,是无论如何都按不住了。

解压,迫在眉睫。

“蓝皮书”应运而生。

可如果你以为这部剧就是在老老实实讲调研,或者只把它当成一部带剧情的科教片来看,那就错过一部神剧了。

它妙就妙在,套了一个UFO的壳,讲的,其实还是人心里的秘事——

欲望、权力、声名、地位...

一座人吃人的金字塔。

塔的最下层,是两个跑腿的人:上尉奎恩和海尼克博士。

两个人一个来自军方,一个代表权威,搭起班子干活。

跑腿的就无利可图吗?

上尉奎恩呢,差事办的好,扶摇直上;办不好,乌纱落地。

什么叫“好”?

平息了恐慌就叫好;遏制了舆论就叫好;闭上了嘴,就叫好。

海尼克博士呢,乍一看,痴心求解的学者,赤诚无比的科学家。

可剥开来看,还不是想借“蓝皮书”的东风,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代宗师。

人总得图点什么,不是利,就是名。

有所图,就有所争。

一个想仕途亨通,一个想扬名立万。

于是一个着急掩埋,一个打破沙锅。

搭台拆台,一交上手,好戏开场了。

而这,还只是在前台,是摆在明面上的。

撩开那层布,后台更精彩。

军方高层,光处理外患已经是焦头烂额。

此时再起内忧...

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压下去,可“压”,也最容易反弹。

所以他们玩的,不是武力,是诡计。

花点小钱,收买意见领袖,把舆论重新“扳正”过来。

对于那些刺头,采取点非常手段。

不用担心那些举起手来的人,因为沉默的,永远是大多数。

厉害吗?可就算这样,也还没到顶级。

最大的争斗,其实是两个国家。

这边内忧还没平,对方的探子已经深入后院,勾搭起博士的老婆。

窃听器早就装好,就等着掌握一手研究资料,然后请君入瓮了。

苏联手段高,美国也不是吃干饭的。

“蓝皮书”的幌子下,几个高层早就在秘密基地进行着一系列实验。

这些神秘的现象到底是外星生物,还是顶级的军事技术?

局还没破,表姐先不说。

除了在明处的双方,还有一个黑帽大衣哥始终没有亮明身份。

第一次,他出现在小指头叔坠机的现场。

第二次,又撞了他的车,把他引进密室。

第三次,更是托人带了线索给他。

但随后,这个带信人跳楼身亡,就死在小指头叔的眼前。

大衣哥的身份,也成了一个“秘”。

如果说权游的争斗是千军万马的争斗,那《蓝皮书》,就是于无声处。

每个人都死守着心里那点“秘”事,各怀鬼胎,遮遮掩掩。

有人说这剧绵软。表姐反而觉得,它就像在打一场太极。

把各方的争斗都接住,然后缓缓地把手段都拆解给你看。

你看,比外星人更可怕的,是人心呐。

文/表姐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5 ) 一种半心半意的虚构

邹波

在我早已视为实证的一个领域进行添油加醋的半科学打假半虚构(一种半心半意的虚构),将是徒劳的。UFO题材,如果纠缠外星人真伪,其实是一种过度消耗目击证据却仍然满足不了陪审团的严酷现实主义,一种死不承认现实的现实主义,即谎言夯实主义。反而是一种轻易致幻轻易回到幻觉现实的领域。所以,如果既停留在真伪方面的纠缠,又试图在真伪的问题上虚构故事,则是浑身解数而裹足不前,一种南辕北辙的再创作,看美剧蓝皮书计划,我就像一个早已确信有外星人的人,看一场贫弱乏味的辩论在用幻想勉强榨汁,让已有充足证据的事情回到蒙昧状态重新辩论,还不如直接看那些包括黑衣人在内的证据档案,蓝皮书计划甚至不如x档案,后者前提是承认UFO的存在,对未来的想象和展望才能一往无前。

 6 ) 《蓝皮书计划》:人类从未忘记那些天空中的影子

2018年12月,发行了38年的科普杂志《飞碟探索》宣布休刊一年,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唏嘘,大家都在用略带戏谑的语气感叹当年对UFO和外星人的痴迷,仿佛那些只是童年的一场梦。然而,就在《飞碟探索》杂志宣布休刊的一个月后,从国外传来了加拿大天文学家侦测到了远自15亿光年外某处所发射的“快速电波爆发”,且不断爆发推送的消息,这一下子又引发了人们对于外星文明的兴趣和讨论。仿佛一夜之间,那些只属于我们童年时代的好奇与梦魇,再一次的回到了我们身边。

巧合的是,就在加拿大天文学家的侦测结果传来的同时,一部名为《蓝皮书计划》的美剧也悄然上映,而这部美剧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在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专门研究UFO事件的组织,这个组织的名字就叫“蓝皮书计划”。

提到外星文明和UFO,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便是1947年发生在美国的“罗斯威尔事件”了,从那时开始,UFO和外星人彻底激发起了大众的兴趣,在之后的数十年里,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美国境内,关于UFO的目击事件层出不穷,甚至引发了社会的恐慌情绪。为了稳定民心和弄清楚这些UFO事件的真相,美国空军成立了一个特别组织,这个组织名为“蓝皮书计划”,成员多数为科学家,目的就在于通过科学的手段解释每一起UFO事件,营造出UFO纯属无稽之谈的氛围。

尼采的那句“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虽然已经成了一句烂大街的话,但我仍不得不再一次将它说出来,因为这几乎是一句真理。在“蓝皮书计划”中,最核心的骨干成员就是约瑟夫·艾伦·海尼克博士了。这位天体物理学博士在加入“蓝皮书计划”后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怀疑精神,拆穿了大量的所谓“UFO目击事件以及外星人接触事件”,然而随着不断地研究,海尼克自己也对“外星人造访地球是不存在的”这一组织核心思想产生了怀疑。

后来,海尼克博士更是提出了著名的外星生物接触等级,其中第一类接触为近距离目击;第二类接触为人体的某一部分触及UFO上某一东西或目击触击遗留痕迹;第三类接触为看清了UFO,特别是看清了其中载的类人高级生命体。后来的UFO研究者们又为这个等级序列添加了两类,分别是第四类接触:直接与UFO或宇宙人接触,其方式有被劫持、被检查和第五类接触:人类用友好信息与外星文明联系。而这个由海尼克博士所创造的外星生物接触等级理论也为其后关于外星文明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灵感,比较有名的就要数美国电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1977年上映的作品《第三类接触》了,海尼克博士本人还担当了这部电影的技术顾问。

作为科学研究UFO的奠基人,约瑟夫·艾伦·海尼克博士自然不会被遗忘。这部新开播的美剧《蓝皮书计划》的故事就是以约瑟夫·艾伦·海尼克博士为中心而展开的,目前该局已经播出了两集,虽然UFO这个题材在当今时代已经不怎么讨喜,但《蓝皮书计划》的表现仍然是令人比较满意的,不但剧情紧凑,还加入了“时代特色”,也就是美苏冷战,这让海尼克博士在面对“外星事件”的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美国政府、苏联间谍和神秘组织三方面的压力,很是一个精彩。

最后说点题外话,虽然“蓝皮书计划”于1969年12月便被命令终止,但在20世纪剩下的时间里,人们对UFO的研究热情始终没有减弱。而在我国,随着“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蒸汽”的大潮涌动,人们脑袋上扣起铝锅边练气功边接收超声波,吸收大地之气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仰望星空,而随着九十年代初我国对气功的取缔,中国人民的双脚彻底离地了,仰望星空的念头就占领高地了。因此,整个九十年代,也是国内对UFO研究最火热的年代,各种文艺作品也层出不穷,比如《霹雳贝贝》、《疯狂的兔子》等等,所以对于很多像我一样的八零后九零后的朋友来说,UFO几乎是童年时期不可磨灭的一个符号了。

当时不止是国内,国外也一样,1993年,主打UFO内容的美剧《X档案》开播,成为火爆全球的“神剧”,也将人们对外星文明的研究热情推上了顶峰。然而这股热潮在新世纪开始后便迅速减退,因为“9.11事件”发生了,人们纷纷将视线转到了反恐战争上,一时间反恐类、罪案类书籍和影视剧占据了全球文化生活的主体,似乎再也没人对UFO和外星文明抱有热情了。

但暂时的热情减退并不代表着遗忘,那些来自遥远星空的神秘身影始终使我们心中的好奇与梦魇。从去年开始,关于外星文明的文艺作品开始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人们也再一次的抬起头仰望,即使天空被雾霾所遮蔽,我们也仍抱着巨大希望想在浩渺的宇宙中发现那些神秘的身影,不论外星文明存不存在,我们都不会停止对那些天空中“影子”的探索。因为根植于我们人类本性之中的好奇和想象力促使我们必须仰望星空,只有那浩瀚的星空,才能承载我们无尽的想象力,只有那星辰大海,才能承载人类永远的梦想与激情。

 7 ) 鬼影重重

对于外星人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就仁者见仁了。 但冷战期间美国确实有一个“蓝皮书”计划,甚至今年还新拍了美剧,就叫蓝皮书。但是这部剧更多的是借助外星人来剖析人性,来剖析那个特殊时代的政治决策。 冷战下美苏激烈的冲突下带来的相对和平却异常紧张的状态。两国人民瑟瑟发抖。在那样的条件下必须要进行大量的武备竞争。 可民众心里的那根弦已经绷的很紧了,那种紧张的氛围如果在知道国家在一直研发新型武器之类的东西的话民众很有可能陷入癫狂状态。 综上所有原因,美国由当时的美国空军拉头出台了“蓝皮书”计划。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转移民众的目光,来掩饰一些研发项目。 在这个项目下的人同样有自己的利益,科学家为了名声,军人为了升职,甚至一些民众也有自己心里的小九九。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去说谎,或者说不算说谎,而是去说自己愿意相信的话。 虽未被证实外星人的存在,但我是抱着一定存在的态度的。不然在宇宙中地球只是一座孤岛了。

 短评

基本采用的是类x档案的经典剧集设定,用蓝皮书计划作为基本背景,我相信好这口的硬核爱好者没有不知道这个项目的,也是mic的false flag一部分;二人组的搭配很有意思,从遮盖者本身走向怀疑论者,而其中交织着阴毛论、都市传说、揭秘工程等情节都能一一呈现,年代感做的也足,最后的大高潮又能对应上真实历史事件。剧集品质算这两年科幻悬疑惊悚类不错的了。不过黑衣人这一支的线索点到为止,坑看来是打算放到第二季填了,还有就是这剧的信息串联有点弱,格局如果再能稍微拓开点儿就好了。

7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我记得还是中学时读一本关于蓝皮书计划的书,十分激发个人的想象力,所以这部剧带着浓厚的趣味看起来的,效果不错,很会营造悬念,还奉上了酷炫的战斗机追逐UFO特情,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照顾了看客主群体——电视机前的家庭妇女们,安排了太多博士夫人的绝望主妇戏码,搅和。

12分钟前
  • hitlike
  • 还行

小指头声音真的好听啊

17分钟前
  • APLUSXU
  • 推荐

本剧又名:初代UFO爱好者的苦逼人生。

19分钟前
  • 红酒白酒和啤酒
  • 力荐

AG粉插旗

23分钟前
  • ForTheDawn˙Ꙫ˙
  • 推荐

又是一对百合一对基 #hynequinn连官方都盖戳了 编剧你赢了

28分钟前
  • Célestine
  • 推荐

即便在看之前已经知道了先期评价不好,但没办法,有关UFO题材实在太诱人了,难以拒绝,结果中庸得无话可说,就连第一集都毫无新引力可言,在原本就不新鲜的题材上塞进去一些老掉牙的东西,在开头自称的真实事件,实际上都不知道加了多少俗套的改编,连上世纪中叶的复古风都撑不起一点场面。

31分钟前
  • 🦁
  • 还行

第一集。。。那配乐。。。那剧情。。。太使劲了,过犹不及了

35分钟前
  • 王铴伽
  • 较差

很明显双生双旦的剧,而且生与生,旦与旦之间的火花反而更明显,Captain Quinn的演技犹如低调版的张卫健,无时无刻不在低调的耍帅中,仿佛说服不了就想引诱博士,Susie和Mimi的火花就更激烈了,这剧背景可是号称传统价值观的50-60年代,才第一次见面居然连“我嫉妒你的丈夫”这么暧昧的话都直白的说了出来,多方力量也逐渐露面,悬念十足气氛不错

37分钟前
  • 周府真
  • 力荐

不惊悚,无内幕,毫无新意啊。

41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还行

“这个世界没有新鲜事,只有你还不知道的历史”~ PS,男主媳妇儿应该是美剧界最蠢最蠢最蠢的了。。。

43分钟前
  • 非魚
  • 推荐

五星拉一下评分,Doc/Cap组可以打十季!我爱AG博士萌叔!博士战时是协助军方研发无线电感应近炸引信的,对战争胜利的贡献可比Cap这样的战斗机飞行员大到不知道哪里去了TT

48分钟前
  • Favillae
  • 力荐

拍的不错,无奈《x档案》珠玉在前,某些地方不免拾人牙慧。

50分钟前
  • 针眼画师
  • 推荐

故弄玄虚

55分钟前
  • 安先生
  • 较差

7分剧,一般,希望第二季能更好点,另外,我竟然最喜欢本片的百合线。呜呜呜呜希望她们在一起。

58分钟前
  • 电锯觉罗炫
  • 推荐

对地外文明,目击事件,ufo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说是真实事件改编,但也挺悬的。女人真是坏事的东西,捅娄子的一把好手,没事找事。

1小时前
  • 李夫
  • 推荐

还行挺俗的

1小时前
  • 牛奶很忙
  • 还行

有小指头大人在我也熬不住啊……三集弃……故弄玄虚的政府阴谋论已经没市场了……

1小时前
  • 张小北
  • 还行

指头叔挑大梁,但世界观格局有点小,人物关系也比较单薄,撑到第二季已经算是奇迹了吧

1小时前
  • ==
  • 还行

第一集看完,弃

1小时前
  • Nesen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