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与阿房女

台湾剧中国台湾1995

主演:刘德凯,赵雅芝,王思懿,张振寰,李欣,古铮

导演:李作楠

播放地址

 剧照

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1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2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3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4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5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6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13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14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15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16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17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18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19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16 05:14

详细剧情

秦国太子嬴政(刘德凯 饰)幼时在赵国邯郸作为人质,过着辛酸的日子,美丽善良的采药女夏玉房(赵雅芝 饰)对嬴政无微不至,两人青梅竹马,就这样渡过了一段日子。长大后的嬴政回国继承了帝位,阿房也随父亲来到秦国,两人又在秦国重逢。嬴政虽然一心想立阿房为皇后,但是无奈实权在丞相吕不韦(古铮 饰)与母后(李欣 饰)的手中,自己不能如愿。面对其它六国的威胁,嬴政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使秦国兵强马壮最后成功吞并六国,就连阿房的祖国赵国也沦陷,面对国仇家恨阿房对嬴政的爱动摇了。最后嬴政虽然赢得了天下,但也永久地失去他最心爱的女人,只能修建了阿房宫以资纪念。

 长篇影评

 1 ) 未完待续

这部片子在小时候是与我的姐姐一起每天数着日子看完的,在大四的最后一年考研失败之后又看了一遍,也许是心情消沉的人总是愿意躲在旧日的电影里面去疗伤,对我而言,看老电视剧,看老电影就像是心情郁闷的时候回到从小成长的场景去感受那熟悉的味道,以求得一点点苟且的心安以及以一点点的放心。
现在的我已经踏入社会,开始了工作。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的工作中,我开始渐渐明白,原来我也只是普通的人中的一员,但是

 2 ) 念阿房

最近一有空就重温《秦》剧,据上次看,有两三年了。发现有很多地方,以前没看明白或没仔细看的,也看懂了。

记得初中毕业那年,盼到了等待多年的《秦》的播映,那时年轻,正是被“娘子”迷得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年代,纯粹就是为了看芝,醉于她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当然还为阿政和阿房的爱情所感动着。

十年后再看,又有更深的理解和品味。而不变的是,阿房始终是我心目中除了白娘子姚木兰之外,最喜爱的角色。

也许芝姐所饰的所有角色中,阿房是命运最坎坷最悲凄的人物之一了。自从夏家搬到咸阳找金菊子的那一天起,刽子手就无时无刻不跟着她追杀她。幸运的是阿房终究不是普通的女子,她注定天生就是改写秦国命运的核心人物,所以她每次都化险为夷。在夏家被绑赴法场,韩非及时救下,住下相国府;相国竟然也是刽子手之一,自然不能久留,逃出来的那夜,蒙恬正巧经过,救下了被追杀的夏家三口,得已在将军府住上几日安全平静的日子。无奈她偏偏是所有男人心目中最心仪的女子,蒙恬不幸也爱上了她,而知蒙恬者,爷爷也,孙子怎么能和大王争女人?而何况此女的心在大王身上,将军府不能留,还是离开吧。不料杀手步步紧逼,多亏逸云救走她,逃到了华阳山,住进了唯一真正关心疼爱赢政的老太后的居所里。普天之下没有哪位女子能有如此“待遇”,宫里相国府将军府老太后宫轮流住。却也是她的悲剧,偏偏爱上的是秦大王,民女与大王,注定就是一段最凄美无果的爱情。所以她的相思,像太阳和月亮一样不停地交替着,而想杀她的人,片刻也没有停止对她的追杀。

以前不解,明明韩非爱上的是她,为什么在遇到楚楚之后能放下对她的感情?明明蒙恬口中最爱的人是她,为什么后会对逸云情深一片?现在明白了,他们都把她当作是最完美的女人,最好的女人只能放在心里留在梦中。韩非既然得不到最好的女人,而在适当的时候遇到对自己好的女人,而且还肯舍身相助,还是会被感动的,娶了作老婆并疼爱她一辈子,才是自己最正确的选择。所以真爱就是应该成全自己所爱,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伴侣。而蒙恬,最爱的女人是在远远的天边,看得见摸不得,而自己得到的女人也不错,那是段最快乐最销魂的日子呀!

想想阿政与阿房的感情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单纯真挚,他从来都没有对她有过任何亲密的举动,这一点就和乾隆差远了哈~~也难怪太后说,阿房唯一输给彤郦的地方,就是没有为阿政留下孩子(当然谁都知道其中的“奥秘”)。其实太后到后来,还是打心眼里喜欢阿房这孩子的,只是她这一生都被男人牵着走,自己已经成为男人们争权夺势下的牺牲品,又怎么可能真正为亲儿的幸福着想?

阿房是全剧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子。师哥从小对她百般疼爱万般呵护并且也爱她;苦命丹同时和阿政遇到她的那一刻,也被她所吸引,只是他根本没有机会也不允许自己对她有半点的想法;韩非是痴情一片;蒙恬更因为阿房视他如兄长而痛彻心扉;她是夏老头的心肝宝贝,是老太后疼爱有加的“孙媳妇”,她使所有正直的人们都因为保护她而不惜舍身相助,更令刽子手之一的吕相国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位奇女子,令太后恐慌于她的一双眼睛,令彤郦终日活在她的影子下而疯狂……偏偏这样一位吉人天相、善良可爱的女子,爱上的人是秦大王,而秦大王对她更是情深似海,为了她,傻到遵守二人约定,在误信她“死”后坐在她炕上用眼泪打湿她的衣服为她招魂,并在求相国放过她不果的时候愿意与她同死,;带着蒙恬王贲不顾安危跑到韩国寻找她,差点命丧吕威剑下,差点成了断头台下的鬼;为了她,不惜以15万兵马去赵国求取一颗能救活“阿房”的仙丹;为了她,立志建造阿房宫,一座举世无双的宫殿。可惜他是一个不能亲政的傀儡大王,一个无法反抗强大敌人和亲娘的“孝子”,而随着他与她之间越来越志不同道不合,虽然相爱,却说服不了对方而造成他们的误会,最后谁都杀不死的阿房,用自己的手把自己送上不归路,用她的生命来劝阻大王,她希望看到的是和平!

这一回,我没有看结局,虽然我知道结局是什么,但我实在不愿意看到阿房最后的悲剧,她永远活在我心里,永远是那位纯真可爱、娇俏可人、聪慧善良、重情重义、善解人意、识大体明大理、以德报怨、以理服人的奇女子!

写于2006-10-15

 3 ) 阿房在仰秦庐的讲话

阿房在仰秦庐的讲话体现秦国的社会风貌   那个“寻欢税”应该是忽悠出来的,但是阿房姑娘的那段讲话,打眼一看貌似牛头不对马嘴,其实其中是体现出秦国当时的一些社会风貌的。   秦自春秋始,就有接纳外族的传统。由于秦地处西藩,思想文化相对落后,这么做是为了广纳人才,同时主动同中原的先进文化相融合,以达到提高自身的目的。   秦历代名相不少都是外国人,自穆公时百里奚(虞,穆公用5张羊皮从楚国换来),孝公时商鞅(卫,商鞅的变法奠定了秦国崛起的基础),昭襄王时穰侯魏冉(楚),应侯范雎(魏),吕不韦(卫),李斯(楚)。   另外,剧里蒙湉的爷爷,大将蒙骜也是昭襄王时从齐国投奔而来。   秦王政在位的时候,由于郑国以筑渠为名,打探情报为实被揭发(郑国渠显然是名为郑国的人所都建,而且当时不可能有这种称谓,也不可能是韩非所建,剧中这里比较搞笑),秦王便下令驱逐“客卿”。这里的客卿大概指一些来往于列国之间的有文化的人,有的以游说国君为名,有的则成为卿相权贵的门客。   李斯当时亦在被逐之客之列,他可能为了保全自己继续留在秦国,(但同时也对秦国的时局产生重要影响),便向秦王献上了《谏逐客书》。   李斯的文章文采飞扬,在当时与韩非齐名。   《谏逐客书》全文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而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抉提〖“抉提”二字俱应为“马”旁〗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①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②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注释〗   ①搏髀〖音“必”〗:拍着大腿打拍子。髀,大腿。   ②黔首:秦时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首,头。   以下是译文   秦国的王族、大臣都向秦王政进言:“诸侯各国的人来投效秦国,大多不过是为了替其君主在秦国游说离间罢了,请下令把一切外来的客卿统统驱逐出去。”当时,李斯也在提名被逐之列。于是他向秦王上书说:   “我听说官员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认为这样做错了。过去秦穆公求士,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国迎来蹇叔,在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个人,并不生长在秦国,可穆公重用他们,结果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使秦称霸西戎。孝公推行商鞅的变法之策,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因此殷盛,国家因此富强,百姓甘心为国效力,诸侯各国归附听命;又大败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还巩固地统治着。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连横之计,攻占了洛阳一带的地方;往西吞并了巴、蜀,往北获取了上郡,往南夺取了汉中,并吞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住楚地鄢、郢;往东占据险要的虎牢,占领了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他们都向西事奉秦国,功效一直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雎范,废掉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增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诸侯,使秦成就帝业。这四位国君,都是由于任用客卿而获得成功的。由此看来,客卿们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士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现在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昭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昭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可现在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我听说,地域广的,粮食必多;国家大的,人民必众;武器锋利的,兵士一定勇敢。所以泰山不拒绝土壤,方能成为巍巍大山;河海不遗弃溪流,方能成为深水;称王的人不抛弃民众,才能表现出他的德行。所以,地不分东西,民不论国籍,一年四季都富裕丰足,鬼神也会来降福。这正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啊!现在陛下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以壮大诸侯,使天下之士退出秦国而不敢往西,裹足不敢入秦,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把粮食送给强盗,把武器借给敌人啊!   许多东西并不产于秦,然而可当作宝物的却很多;许多士人都不出生在秦国,可是愿意对秦尽忠心的却不少。现在驱逐客卿而帮助敌国,减少本国人口而增加仇人的实力,结果在内使自己虚弱,在外又和各国诸侯结怨,象这样做而想使国家不陷于危境,这是办不到的啊!   秦王看了这折谏书以后,一方面非常钦佩李斯的才华,一方面也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就取消了逐客令。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①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   楚楚在咸阳酒肆被刁难的时候,那些秦国人敲着破盆瓦罐所奏之“乐”,可能就与此有几分相似吧,呵呵。   另外《廉颇蔺相如列传》(大家应该都学过的)里有“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为赵王击缶”。

 4 ) 恨不相识却不悔相识

人生莫如初相见,相爱却不能相守,家国之恨使得两人无法相守。初相见的他们很单纯很美好,那份感情很纯粹不掺杂任何杂质和利益仇恨。而当他回到国家当上大王再到统一天下成为一代帝王,他们有了云泥之别,有的是国仇家恨,而那份爱情被冲淡被仇恨掩盖。她不再是当初爱着他的那个单纯的女孩,他也不再是那个只爱着她的质子,两人终究回不去了。阿房选择了用最极端的方式去逃避,而他余生都孤独再无爱人相伴。

 5 ) 王思懿当年真的很漂亮

小时候看的时候,2个印象特别深刻的

1,素菜大蒸饺看起来很好吃。。= =

2,王思懿真好看。。。

本人不咋喜欢赵雅芝的那种“美”。。。

比较郁闷的是,这片没逃开当时台湾剧的通病,就是人人都爱女主角。。。圣母女主。。。。。= =

内神马蒙将军,开始看的时候真心觉得他是喜欢王思懿的啊,哎。。。。。。。。。。。。。。。。。。

 6 ) 阿房-最美的记忆

最近重温阿房女,断断续续,不痴不迷,淡淡地追忆着往事,那伴随着年少岁月的故事,暖暖的感觉上心头……

记得初遇阿房,新鲜于未知的故事,更多是痴迷于阿房的美貌,两眼只盯着她看,就已经很满足,当然,房政的爱情,刻骨铭心的不止是他们,看戏的我,如痴如醉,那些年暑假,过得如此快乐……

南宁台很厚道,前十年重播了七八遍,每次,我都会守着。

后来出了碟片,也看了几遍,从96年首播至今,阿房仍是那个阿房,我却在一年一年地成长,经历不同,心境也不同,看剧的角度也不同。有些过去忽略的东西,会品味出感觉,有些过去执意的东西,也会有改观。只是相同的是,仍然惊艳于阿房的美,仍旧被房政的爱情而感动……

当初看时有些感慨,画面感灯光效果不够理想,部分剧情过于沉闷,但岁月流转,沉积的是美好回忆,我只把最美好的记忆留驻,印象中的只剩下最美的倩影——

记得邯郸初遇,那一句“你好美”,阿房含笑的模样……

记得五国献美,两个小情侣在远处斗嘴,阿房俏皮地捂着耳朵“听不进,听不进”……

记得在古树下,阿政把定情玉佩交到阿房手中,抱着心上人那幕,阿房那幸福的笑脸……

记得韩非与阿房在太守府陪大小姐练琴,用温柔的眼神劝韩非,平息了一场怒火,琴声继续响起时,阿房那醉人的眼眸……

记得阿房扮男装逃离相国府,在街上被追杀,散落一头青丝……

记得她独自在相国府,手抚玉佩思念阿政的大特写……

记得逃离相国府后被蒙恬所救,一身军装站在将军府门前,答谢蒙恬时那个灿烂的笑容……

记得阿政回忆里“你念词兮我念词,日相思兮夜相思”两小无猜,打情骂俏……

记得华阳宫里拨着小弦唱着小曲的阿房,那么欢乐……

阿房进宫了,那袭红衣,美得让人恍惚,此女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记得一袭白衣的阿房对着月光祈祷,嫦娥长得也不过如此吧……

阿房逃离秦宫,累倒在韩非的住所,听到吃醋的楚楚与韩非斗气,一番话让楚楚释怀,那身白衣把柔弱的阿房衬得谁见了都会怜惜。

噢,还有那个与阿房一个模子的长乐公主,什么叫倾国倾城?她她她……

记得……

关于阿房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在心里……

写于2010年7月

 7 ) 你年轻的沧桑

听今何在找来的老歌,有巫奇的《难为男儿汉》,是当年一部很老的连续剧《秦始皇和阿房女》的主题歌,找了很久,居然如此意外地被发现了,惊喜。

假如半生奔走,最后留不住红颜知己为伴,就算手握无边江山也有憾。

只能是歌词吧。江山与红颜,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前者。何况,有了江山便可坐拥佳丽三千,而失了江山的,多半也失了一切。如霸王和虞姬,又如吴三桂和陈圆圆。

那时候真喜欢赵雅芝。没缺陷的柔美,眼神却刚强,又倔。上海滩没看上,我第一次看她是在港版楚留香传奇里头,她演的苏蓉蓉,当场就惊为天人。郑少秋那时候多年轻啊,眼睛里没有后来戏子般的油滑,有的是真情和锐气,绝配。后来放了戏说乾隆,仍是这两人,都老了,看了还是舒服。

《秦始皇与阿房女》,看的人估计不多。是她跟刘德凯配的戏,故事差不多忘了,只记得一个场景: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第一次见阿房女的时候,说,抬起头来。于是阿房抬头,那一瞬真美。赵姬凝视着她,然后用极肯定的语气说,你是赵国的姑娘,我看得出。燕赵的女子不一样,她们的眼里有沧桑。

至今都在想,这样年轻而沧桑的眼睛,是怎么来的呢?

 短评

八肉八丝汤什么的最讨厌了~~~~~~~~~~~~~~~~~~~~~~~~~

7分钟前
  • 卢娜
  • 推荐

晕,还有这个。。er pang gong和a fang gong之说流传了挺久。

8分钟前
  • 你以为你谁啊
  • 还行

就是因为这部电视剧,我一直以为epang宫念afang宫。。。。

11分钟前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推荐

赵雅芝和刘德凯哎~很强的组合~受不了里面喊嬴政“小蚊子”,酸死了,而且读音里面也有问题。

12分钟前
  • 星尘战场
  • 还行

啊想起来还看过这个。小时候对阿房女最后死了这个情节特别不能接受来着

15分钟前
  • 小西
  • 推荐

刘德凯"a fang”的发音对错别论,腔调何其性感魅惑,荼毒了幼小的我。。。

16分钟前
  • Joke
  • 还行

当年赵姨已经显老了,不过柔光打得刚刚好 =u= 刘德凯扮演的嬴政好可爱油~整天阿房、阿房的叫~念“呃”的确不好听 =3= 后半部讲到炼丹那里就有点没劲了 =3=

17分钟前
  • 小檠的罗宾熊
  • 推荐

x [赵雅芝]

22分钟前
  • 我还是我
  • 还行

怎么现在下载不到了?……遗憾……

23分钟前
  • MissWho小亚
  • 推荐

他拍这片的时候 我刚好从阿房宫路过。

25分钟前
  • 豆苗﹏
  • 推荐

小时候的回忆。我是从刘德凯成为大叔控的?哈哈。里面王思懿真是美死了,活脱脱画里出来的美人。

28分钟前
  • 阿诺说
  • 推荐

小时候看过两眼,长大了补剧发现写的好的地方不错,差的地方很雷。最无法形容的就是女主。说她傻白甜吧,她还有些小聪明,但大事上又弱智得不行。说她柔弱吧,她还不分场合胆大包天多管闲事。

29分钟前
  • 苍耳
  • 还行

靠,老子当年很感动的。

30分钟前
  • 秋熙
  • 力荐

记忆中第一部一集不落追完的电视剧,毫不夸张地说连尿点也舍不得放过,最后一幕看着得到了天下却失去了最爱的始皇帝,在漫天烽火中放走了一对战场上存活下来的小夫妻,心里也不由得涌起无限悲悯~

32分钟前
  • 沁言Sophia
  • 力荐

赵雅芝也曾是我心中的女神。

34分钟前
  • 蘑小菇°
  • 力荐

童年的美好回忆,在雅芝姐的新白温柔乡里没解脱出来呐,就看到了这一部

36分钟前
  • 丽地呼声
  • 力荐

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雅芝奶奶,装纯装到一定纯度可谓境界,这才是老萝莉的始祖。

41分钟前
  • 砚小朵™
  • 还行

其实是不会推荐别人看到·~09年重新看了一次,发现剧情太经不起推敲了。可是居然过了将近10年每个情节都记得一清二楚。看来我当年有多爱这部剧了。现在想起这部剧,回味起了童年的感觉,真的好想回到了过去的经历当中~···SIGH~···

4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難道我的童年都在看電視劇嗎

48分钟前
  • 一個死槍槍
  • 还行

小时候经常看的片子,找出来重新温习

51分钟前
  • cozylee有好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