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

战争片其它1993

主演:多米尼克·霍卫兹,托马斯·克莱舒曼,约亨·尼克尔,达娜·瓦罗娃,塞巴斯蒂安·鲁道夫,马丁·本拉特,西尔维斯特·格罗特

导演:约瑟夫·维尔斯麦尔

 剧照

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1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2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3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4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5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6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13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14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15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16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17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18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19斯大林格勒战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2 10:06

详细剧情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次大战中德国遭到的史无前例惨败的一役,也是欧洲战场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苏联红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德国炮弹和飞机的轰炸,但被战争涂炭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这部影片从德军的独特角度深刻探讨了战争对人性与生命的摧残。

 长篇影评

 1 ) 德国深刻反思之作

德国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Stalingrad)从德军的独特角度深刻探讨了战争对人性与生命的摧残,于1993年1月21日上映。影片讲述1942年,几个普通的德军士兵从温暖的海滨随部队调往斯大林格勒前线,很快他们就被残酷的战火吞没了。随着冬天来临,严寒成了比战斗更可怕的东西。在冰天雪地里他们想的不是如何作战,而是如何活下去。每天都有上千德国士兵死亡。德军的溃败就像一场大灾难,士兵们一个个死去,最后的两个人在幻想着回乡的温暖中冻死在白色冰面上。影片可视为德国对战争的反思之作,在操蛋的枪林弹火中,谁不想与妻儿团聚?谁又想杀人?谁愿去恼人的沙漠,谁愿忍受麻木了一切感觉的西伯利亚的寒冷,谁想做一颗棋子?在影片中,天真,理想,干净,爱护自己的士兵的中尉,渴望用勇气来赢得他们的尊敬,但是斯大林格勒的残酷真相终究摧毁了他的一切,从精神到肉体。恪守职责只知奋力战斗的上尉伤重而死。早已心灰意冷的老兵奥托将自己一枪爆头。弗里茨抱着中尉一起冻死在荒原。冰冷寂寥的雪覆盖了一切曾经炙热的生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超过100万人死亡。大多是冻死或饿死。包括俄罗斯人、罗马尼亚人、意大利人、匈牙利人、德国人。第六兵团有26万人被困,91000被俘。只有6000人在数年后得以重返家园。”

 2 ) 德国人眼中的二战

  这部电影是我所看过的战争电影中对战争反思得最彻底的一部。一部德国视角的二战题材电影。德国是二战的始作俑者,一直充当着侵略者的角色,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则是失败者的角色。所以在他们的电影里,没有对英勇奋战精神的歌颂,没有对英雄主义的鼓吹,没有对优秀将领的膜拜,甚至没有希望。对于俄国人来说,这场战役是“保卫战”,只是保护家园与同胞这一点,就足以令他们找到冲锋厮杀的价值;可是对于这些普通的德国士兵呢?除了听命于军令外还有什么?远离家园,向不相干的人举枪,忍受伤痛、严寒与饥饿,为的只是独裁者的野心与所谓的军人荣耀。
  主人公一行一直对十字勋章充满了向往,但到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大家却希望空中投下来的救援特资里更多的是食物而不是该死的十字勋章,对战争的厌恶与反思在这里达到了高潮。以前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得知希特勒因为有信心迅速攻陷斯大林格勒,根本没有给士兵们配发冬装,导致冻死者无数,当时我只是觉得他们罪有应得,侵略者与刽子手的报应。可是现在却明白,战争之所以被称为人类之殇,就是因为除了一些野心家与投机者外,大多数平民与士兵都挣扎在痛苦与绝望的边缘上,看着德国伤兵们追逐着最后一架从斯大林格勒起飞回国的飞机,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没有明星,没有特技,没有华丽的剪辑,却让人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残酷杀戮。我毫无个人感情立场地看着双方士兵的厮杀,记住的却只有不忍直视的断肢与惨绝人寰的哀嚎,还有在饥寒与恐惧中找不到方向的平民。这的确是我所看过的一部最为绝望,最为名副其实的反战电影。以前看过的多数战争片,无论是亚洲的还是欧美的,看过之后总有种想抓起枪杆奔赴战场痛宰敌人的冲动,或是着迷于硝烟中那铁与血的奋战。而这部片子却真真正正令我恐惧战争厌恶战争,正是因为它没有英雄,没有快感,没有希望。主人公一行最终全都死去——不是死在战斗中,而是冻死、饿死甚至自杀而死。他们曾为生存而射杀无辜的俄国难民,曾为生存而做不光彩的逃兵,曾为生存杀死长官;为了生存他们不惜变成魔鬼、叛徒,但最终还是难逃一死,因为战争还未结束,它就像个狰狞的恶魔,无情地吞噬着投入它怀抱的人们——无论是哪一方的人,无论他们愿不愿意。挑起战争的独裁者不会看到这些,而后的漫长日子里,青壮年人死去太多了,希特勒却又征召17与70岁的德国人入伍,主人公们是不是该庆幸,自己至少可以在还端得稳枪杆子的年龄死去?
  影片的最后,两位主人公在望不到边际的冰天雪地中死去,临死还向往着沙漠——那里很热,可至少不像这里这么冷。大雪渐渐埋没他们尸体,就像时光埋没那段历史那样。可我们又怎可以忘记战争的伤痛。该死的战争。

http://hi.baidu.com/rei1900/blog/item/59113f123cd153dbf5039e65.html

 3 ) 斯大林格勒太大,家太远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目前我看过德国反战片中相当好的一个,和日本反战片《人间的条件(第五、六部)》这个系列一样,都有一个带些理想主义色彩的正直的主角,但因为这种正直而在一个异化的军国主义环境中饱受欺凌,他们的理想最终陨灭,只剩下“回家”,而作为侵略者的他们,又走的太远,“家”成了一个永远触不可及的意向与希望。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男主比知识分子出身的《人间的条件》男主更少一些忧郁性,但他看得更清醒一些,就是他知道“家”是回不去的,所以他在最后一次求生上飞机的门前犹豫了,他最终还是选择和费茨、穆勒两个战友在一起。

最先看清“家”是永远回不去的这一点的是求死不能的奥托,他发现他从战场上回到家中后,忍受不了自己已经不是过去的自己,家庭生活和他的战场生活差距太遥远,他的一部分灵魂已经死在了战场上。这也是为什么他最终选择自尽,他没有“家”这个念想,他无所畏惧,他只想完成军人的责任死在战场上。然而荒诞的是,因为整个集团军都被困住了,他最后也找不到战场,他无论怎么挣扎,他的死都是毫无价值,受够了的他选择开枪自己杀掉了自己。

另一个回不去家的是年纪最大的老兵,他是因为妻子带着孩子嫁给了一个法国俘虏而被迫失去了“家”。他本来是个朴实的乡下人,终极的目标就是得到一枚铁十字勋章,尤其是在失去了“家”之后,他更加珍惜自己的战友,更加追求作为军人的荣誉,这是唯一能支撑他的最后一点追求。他是饥肠辘辘的战友中唯一一个在发现军需后,把铁十字勋章别在胸前的人,也是一直忠实地背着重伤长官的人。然而他的荒诞是,在他一身伤病又冻又饿还渴望再次去前线继续战斗时,集团军最高长官带领着所有活得好好的、穿戴整齐的军官们在他面前举起双手去投降了。他们甚至懒得给这个战士一点解释,就扔掉了他从未放下过的枪。

 4 ) 愿平安降临——记《决战斯大林格勒》(德国)

什么是战争?战争就是一架庞大的杀人机器,视人命如草芥。
    在德国影片《决战斯大林格勒》中,当一个德国连队中最后幸存的两个士兵在茫茫雪原里互相拥抱着、互相安慰着死去的时候,他们僵直的身躯在无边的风雪中显得孤单而绝望。这也是这部德国影片不同于其他表现二战题材影片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讲述二战的大片,象美国的《拯救大兵瑞恩》,虽然也用宏大的场面和细致的情节描摹出战争的血腥和残酷,但是毕竟还有希望,因为还有瑞恩。可是,在《决战斯大林格勒》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希望,所有的主人公最后都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更甚至是他们中很多人都是非正常死亡,我想在战争中战死应该是正常死亡,包括诸如被坦克碾死、被炮弹炸飞、甚至被流弹袭击……可是影片中的这些士兵更多地是在部队被包围后,或者是因为绝望而自杀、或者是因为冻饿而倒毙、或者是被误伤而死。在严酷环境下,求生的本能使士兵变成了逃兵、战士变成了懦夫,但是一切的挣扎仍旧是徒劳,当隆隆的战车滚过,无人能与死神对抗。战争是死神的兄弟,他们并肩行动。
    整个影片的色彩以白色和黑色为基调,白色的风雪、白色的风帽、还有被白色掩盖的灰色的尸体;黑色的士兵、黑色的难民、黑色的坦克、大炮。茫茫雪路上,到处都是是士兵和老百姓的尸身。士兵们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再也爬不起来;被赶出村庄的难民们则一无所有,在路边的雪坑里坐以待毙;年轻的士兵违心射杀俄方的平民少年,就因为如果他不开枪,那么站在对面等待枪子的将是年轻的士兵自己。当战争降临,无论是士兵还是难民,他们的命运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死亡。
    当德国伤兵们试图登上最后一架飞离斯大林格勒的飞机时,军官们却已捷足先登,士兵们被腾空而起的飞机抛弃在无边的绝望之中;当几个士兵最终因不堪忍受折磨而杀死了残忍的上校后,上校地下室里丰盛的食品和其他储备物资(包括一个被绑在铁床上的斯拉夫女人),都没能带给士兵们任何希望,战败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头上,只有死亡才是最终的归路。
    影片屏幕最后打出了这样几个数据,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共有100万的苏联人、德国人、罗马里亚人......死亡。德国部队中有26万人被包围,有9万1千人被俘,若干年后返回家乡的只有6000人。
    也许死亡并不恐怖,死亡是每个人最后的归宿。既然他们曾被苦难所吞噬、啃咬,那么就让我们期待死亡能安慰每个死去的人。无论是苏联人、德国人还是罗马里亚人,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在死亡面前,他们都将不再敌对,大家手拉手都是姐妹兄弟。当夜幕降临、当战争的号角远去,他们都将获得宁静,彼岸的光辉引领他们渡过生命之河,走向人类永恒的家园。

 5 ) 音乐太TM牛逼了

不少经典的台词、

最后一幕很悲催:“冬天唯一的好处就是,一切都没有感觉。”

永远也走不出的西伯利亚,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

 6 ) 贵在真实

说战争场面粗糙,可是如果去看看二战纪录片,彩色二战,你会发现这画面很真实,这就是当时德军士兵的状况,饿死,冻死。没有机智聪明,大义凛然,临危不乱的主人公,没有肉体横陈,也没有好莱坞大片级的特效,但贵在真实,真实到很多时候我都以为在看当时的录像。。。。。。。。。
战争是恶,但有时人性却并未泯灭,不像抗战剧中那猥琐下流的日本鬼子,而是真真实实的士兵,一些脱下军装后在平常不过的普通人,他们与那些平民无冤无仇,而不像某些剧中强调了这些士兵的丑恶嘴脸,错的只是那些政客,那些在地图上指手画脚的人,是他们把这些士兵变成了杀人犯,刽子手
总之,这是我看过的最真实,也是最好的战争片之一
当然,像《黑鹰坠落》,《最后的生还者》,《遥远的桥》,《最长的一天》。。。。等等 我还是看过一点的,意见哪里不对,还望包涵

 7 ) 《决战斯大林格勒》PK《硫磺岛家书》

从德军的视角看待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品,一部含金量很高的反思片。影片涉及到了诸多战争中的敏感话题,如虐待战俘、枪杀平民、抢掠民宅、误杀战友、视士兵为草芥、让士兵充当炮灰、士兵的伤病和生活情感,而最为尖锐的,莫过于战争中的生存问题,尤其是支撑着人类活下去的必须品——食物。在士兵们最饥饿的时候,空运机送来的并不是食物,而是勋章和奖状,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讽刺。士兵们在前线拼死拼活,高官们却躲在温暖的地方,喊着漂亮的爱国口号,享受地美食,听着高雅的音乐…… 我个人很反感《硫磺岛家书》为了突出日军的“人性化”,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一些事实,主人公之一的栗林忠道,曾在广东地区进行扫荡,还抢掳大量妇女充当慰安妇,但影片只是展现了栗林作为军人英勇的一面,而不像《斯大林格勒》这么全面。《硫磺岛家书》在对战争的反思力度上,远不如同一类型的《决战斯大林格勒》和《血战阿拉曼》,也不如姐妹篇《父辈的旗帜》,更不如《细细的红线》。 日本当然也有一些出色的反思作品,像《望乡》、《人性的证明新编》、《恶魔的饱食》等日本电影、书籍的反思可谓强而有力。 但相比德国影视界能从多种角度反思自己的历史问题,日本更多时候还是以舔伤为主。

 短评

足球、战争,沉浸在男人的世界里,越发觉得这是一群不可理喻的动物...

8分钟前
  • 花间鹿
  • 推荐

为了满足少数人的欲望导致一大批一大批的人前赴后继地冻死饿死冤死被枪炮轰死……PS被打完艰苦的坦克战后,冰天雪地里的几个士兵分享一支雪茄的画面戳中。

12分钟前
  • 猫龟🐌
  • 推荐

德国人的视角看斯大林格勒战役——谁不想与妻儿团聚,谁又想杀人,谁愿去恼人的沙漠,谁愿忍受麻木了一切感觉的西伯利亚的寒冷,谁想做一颗棋子?愿我们永远不会为国家意志牺牲自己的小幸福。

13分钟前
  • Soda兰
  • 推荐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超过100万人死亡。大多是冻死或饿死。包括俄罗斯人、罗马尼亚人、意大利人、匈牙利人、德国人。第六兵团有26万人被困,91000被俘。只有6000人在数年后得以重返家园。”

18分钟前
  • 阿素喇
  • 推荐

中尉是个典型人物,天真,理想,干净,爱护自己的士兵,渴望用勇气来赢得他们的尊敬,但是斯大林格勒的残酷真相终究摧毁了他的一切,从精神到肉体。恪守职责只知奋力战斗的上尉伤重而死。早已心灰意冷的老兵奥托将自己一枪爆头。弗里茨抱着中尉一起冻死在荒原。冰冷寂寥的雪覆盖了一切曾经炙热的生命。

19分钟前
  • Favillae
  • 力荐

战争与群体而言就是沙盘上的小旗,与个人来说就是精神的歇斯底里。

23分钟前
  • 心知_道
  • 推荐

从侵略者的角度拍一场战争的失败,选题敏感必然导致反思力度过火。从非洲战场撤回的小股部队被调往斯大林格勒,踏上战场直接就是巷战争夺。进攻斯大林格勒还没持续一半时间,已经转变为如何逃出斯大林格勒。情节安排上过于巧合,巷战遇到的小男孩在后段再见到时要执行枪决(小男孩具体帮了什么语焉不详),下水道遇到的苏联女兵在最后进入地下仓库时又发现被绑在床上。几个主角士兵的性格形象不太分明,缺少一眼可见的区分特色。战斗场面还行,也只局限于排级单位的小规模,没有大场面的宏观战场。摄影做得很好,尤其是后半程冰天雪地白雪皑皑的绝望感。

26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战场环境还原得不错,但是演员的在战场上行动显得非常业余。导演为反战而不遗余力地将几个主角置于绝望的境地渲染悲壮气氛反而使得影片有些失真

31分钟前
  • Zacchaeus
  • 还行

德国人角度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更关注个体命运,生命之渺小,战争之操蛋。

36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战争场面比较粗陋,剪辑方面也有不少问题,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比较深入。

38分钟前
  • 还行

观看途中打了好几个透心凉的哆嗦。恍惚间,我觉得人类好像从未进步,或者一直在倒退,走三步退两步,这是为什么。斯大林格勒看不到边际的雪地很冷,人们唯一能做的选择就是自我了结。而现在,举目之下是万家灯火、欣欣向荣,我们却甘愿把良心浸泡在愚昧、压迫和分割里去了。再要细讲,文字恐也是无力的。但愿人人保持清醒、坚定的意志,强壮的体魄,及最重要的一颗火热的爱心,向前走,向光亮处去。

40分钟前
  • 迷蟲朋克
  • 力荐

9分,城内城外谁能熬过寒冷的冬天,谁就可以赢得胜利,赢得世界。

44分钟前
  • 秀山鲤鱼
  • 力荐

终于找到资源马上看完了。就是真实,93年拍的片子非要去拿现在的审美去解读,就不要对这部片子有更多的诋毁了吧…这部片子带给我的感觉就是真实、反战。要特技、要人物如何展现的那些人。。。要的太多了…超五星!

48分钟前
  • yvette
  • 力荐

德国人视角拍摄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战情绪贯穿全片。苏德双方一百万亡者中大多是冻饿致死。巷战坦克战场面残酷,双方休战捡尸体,挤最后一架飞机,木匠男孩混血女人,开篇温暖惬意的海滨,落幕冷到彻骨的雪原,悲怆之作。

52分钟前
  • 顾小山
  • 还行

啥都没拍明白,充分表现出了战场上的混乱。大部分人都是饿死冻死病死的,对吧。难得的是德国的角度。

57分钟前
  • 细胞核桃仁波切
  • 还行

对于战争中人性的真实还原,德版强于俄版不少,德国人爱认真,俄罗斯人爱浪漫

1小时前
  • 德尔苏
  • 推荐

四部同题材中最好的一部。人性的诉求,下坡型反常叙事结构,女性符号被刻意扭曲,以及直面战争中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值得反复看。

1小时前
  • 猫苦艾。
  • 力荐

仅就电影来说,德国拍的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比俄罗斯的同名影片要好太多了。中国和二战有关的电影,捆起来也达不到日本《人间的条件》那种高度吧。这上哪儿说理去?

1小时前
  • 袁牧
  • 推荐

冬天的好处就是,什么感觉也没有,一切都冻僵了,连哭也不能

1小时前
  • Nicolas
  • 力荐

比较少见的角度,一般二战片是从反抗国角度来拍的,而这个电影是从德国。很真实,很棒。德国人在承认历史错误上,比日本人要好的多。同时也应了一句话,历史上最愚蠢的事就是希特勒攻打苏联。。。

1小时前
  • HollowCat No13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