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记录片台湾2000

主演:郭冠英,周玉蔻,孙越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1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2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3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4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5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6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13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14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15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16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17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18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19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18:14

详细剧情

  张学良一生饱受各种抨击,经历过亲师挚友在阵前成仇的往事,导致自己被终生软禁。张学良将在《世纪行过》节目中畅诉初衷,勾勒他这“引颈就戮”的大快人生……  第一集:白山黑水(少帅忆儿时东北、从「马贼」到「奉天王」的张作霖、与孙中山、师友郭松龄)  第二集:国难家仇(爱国狂、我是中国人、父亲之死、东北易帜、918的不抵抗、上海戒毒)  第三集:西安事变(反对内战、安内攘外之争、密会周恩来、华清池兵谏、感召金石负荆请罪、山居生涯、东北骨牌)  第四集:真自由(移送台湾、228事件、与蒋介石的骨肉仇雠、信基督-真自由、四弟张学思、横眉众指、燕雀鸿鹄)

 长篇影评

 1 ) 世纪行过,过眼烟云

断断续续的看了一星期的片子。如今的大陆一搜就能够搜到如此的片子实属不易(特别是结合现在的风口上)。

最近一直自己看一些中国的近代史。张学良总是逃避不过的那一个人。他太重要了,几次出现在中国的转折点上。可他的口碑在两岸实在呈两级分化。大陆造神,台湾诋毁。可不都是西安事变的事情。

唐德刚我看了,高晓松我也看了,我私以为张本身才是既无洪才也无大略,是个普通人罢了,恰巧他处在了那个位置,做了他想做的事情,推动了历史。他是个无敌的官富二代,他是一个十足风流公子哥,他是一个普通的爱国青年,他身上也会偶尔如普通人一样蹦出热血情怀,他身上有富二代自负的通病,可他也确实是个聪明人。我自己认为张只翻过一错,即九一八之不抵抗,他可是手里有三十万海陆空东北军的少帅啊,他可是有大半中国啊。他在片子里回忆还嘴硬说自己不后悔(也许不是嘴硬),说他判断错误,一位日本人还跟以前一样试探而已。还吹日本人把他帅府东西运到天津他不要,又送回去,真是老糊涂,或者说他真的傻不拉叽的自我感觉良好。

其他的是个人也都会犯错,可以忽略不计。东北易帜、中原大战、即使是西安事变往远了的看,他都是不想打内战,全是好事。西安事变对他的评价都是不公的,他只是不想和国人开战罢了,彼时的他也许真的想家了,想回东北了,他应没想着反蒋,什么西北联合政府也全是共党之利用,苏俄的潜在帮助更触动了他,我想即使有中共的煽动期盼,对学生的承诺,少帅心里想成为主角的富二代特有幻想,想回家的心情都是促使西安事变的发生。

也许张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晚年信上了基督,看完全片我也改掉了对他杀之而后快的态度,他也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一个责任心低的普通人。漫长的世纪行过,是对是错,少帅也成了耄耋老人矣。

陆海空军副司令张学良

 2 ) 随笔

高中学历史,只知道西安事变,却不知道张学良、杨虎城的结局。张学良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是指他的人脉、秉性让他最终得以生存,而不像杨虎城一样惨遭灭口;他的乐观豁达性格也让他吃好睡好、健康长寿。不幸,是指有着爱国情怀、雄才大略、通透明理的将军,却没有继续发挥他的力量,被软禁几十年无所作为,且有人评论说,如果他没有坚持护送蒋介石回南京,没有被软禁,可能有很多更惨痛的历史不会发生,中国也不会演变成后来的样子。佩服他一人做事一人当,但他却没有想到,杨虎城难当重任,东北军群龙无首,所谓“误长官,害朋友,毁部署,莫此为甚”。

看了纪录片,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才更加鲜明,伟人之所以为伟人,是有过人之才的,之前历史书上的评价过于单薄和片面,倾向性太强。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在历史书上就是大反派,但是仔细看下来,也是个有着爱国情怀、权势周旋和审时度势能力很强的人,以致后来日本人拉拢不成决定除掉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后看人要全面客观,是非功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责任,就可以了。

张少帅和赵四小姐这段传奇佳话也是非常难得的,如果赵四小姐爱上的是张学良的意气风发、年轻有为,那为什么在他被软禁的后半生还能不离不弃,没有名分也要陪伴在他身边呢?寻常夫妻尚有无数次想要离婚的念头,他们没有婚姻束缚,且她随时都能离去,和儿子团聚,拥有自由和富足的生活,但却没有这样做,这是莫大的牺牲,是爱,是传统观念,是责任感,不得而知,唯有尊重和祝福。

几十年下棋、看书、写诗、钓鱼、野餐,享受田园生活,会不会腻呢?如果精神足够富足,也许这样的生活也不错吧!

 3 ) 杂感.《世纪行过.张学良》

说来奇怪,最近对一个小岛很感兴趣。它的历史,历史中那些在这个土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无一不深深吸引着我。 它的书报至今是保持了中国古人历来的竖排习惯,文字依然是繁体。 张学良是个有趣的人物。小小的个子,北人南相,一生的传奇令人感叹。 “误长官,害朋友,毁部属,莫此为患。”----张学良自叹(《世纪行过.张学良》) 不过在我眼中,他更像个率性的孩童。历史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唐德刚的口述历史里讲到他没有一个上司,父亲张作霖跟真正的上司这个概念毕竟是有区别的,而蒋中正呢?“他发我脾气,我就把他抓起来了。”就是这么简单,“先抓起来再说。”也不多想抓了之后怎么个放法。这么就成了著名的西安事变。当然其中周恩来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究其根本却是更深远的爱国理念:“内战我不打,有什么好打?一致对外是我的主张。打了两天,又好了,又是兄弟了。不打。” 当他亲自送蒋中正回南京,时值圣诞(12月25日),宋美龄说他给国家一个最好的圣诞礼物。周恩来闻讯赶来时飞机已经消失在蓝天,他望着天空,眼含泪水,喃喃道:“张副司令,张副司令。。。。。。”这个“圣诞老人”理所当然被审判与关押。他说,换了他自己的部下做这种事,他早把人毙了。 而当时世界舆论对张学良此举亦是一片批判之声,美国生活杂志甚至将其评为“本周恶棍” 后经数次辗转,终被送至小岛幽禁半世纪之久。 “山居幽处境 旧雨引心寒 辗转眠不得 枕上泪难干”-----张学良作于TW 至于那些个“春”的事,《张学良口述历史》(唐德刚 著)里有记述。对一个当时来说喜欢开飞机,年轻且有权势的名将,吸引一堆中外名媛是很正常的事。 《世纪行过.张学良》提到一个有趣细节:说到当年的周恩来,评说“年轻时非常漂亮。”周恩来于张学良口中是非常厉害且推崇的,当然周恩来对张的看法亦然。而说到周的上司时,张学良打了半天嗯,经旁人提醒才说出那三个字,而话题一转却是说他身边这个周恩来实在是厉害的人物。 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珍贵的资料,其中张学良讲述的母亲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倔强而刚强的女人,原来,他姓李。 片尾他用手帕折的小兔子非常逗人。 面对这样一个真性情的人物,真的不能说不喜爱的。 亭沼譬如爵位 时来则有之 树木譬如名节 非素修弗能成 ------张学良 PS:片中数次流露张学良对蒋夫人的庇佑之感激,这个世纪奇女子,本想继续《世纪宋美龄》,无奈资源遍寻不获, 在此也请路过的,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帮忙了。先谢过! 实在是没办法了。 PPS:已经找到并看了。很好很好!

 4 ) 他并不是胜利者,但有人爱他

这个东北的大少爷,从小生活优渥,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他的人生轨迹因两个事件而峰回路转: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前者成就了形式上的统一中国,而后者让他被认为是造成大陆溃败的国家罪人。

晚年谈及西安事变时,记者问他当时为什么要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说:“好多人讲啊,您老不应该给他(蒋)送回南京去。”他说:“这么讲不对。我是个军人,我自个儿做的事情,我自个儿负责任。我负责,杀我头我也负责。”虽说他当时西安事变可能有被利用和莽撞行事之嫌,但他的担当和为此所付出的一生的代价,却让人动容。

张学良年轻时也是个风流公子,情人成群。自幽禁以来,其原配于凤至和赵四小姐相伴身边,尤其是赵四小姐甘心陪伴其渡过了半个世纪的幽禁生活。尽管遭遇事业的失意和未知的命运,但是有爱人相伴,相濡以沫,应该是少帅这跌宕一生的最大的安慰。

在历史的功过册上,有只手遮天的强人(chariman mao),有含恨告败的失意人。但这并不是所有。有的人处心积虑,机关算尽,就算最后可以翻云覆雨,但是人们只会怕他,不会爱他。而另外一些人,那些最明显的弱点却成为人们义无反顾爱他的理由。

他并不是胜利者,但有人爱他。

 5 ) 随记随想。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功过自任人评说。 年老还如此幽默,表达流畅晓快,一看就不是那般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之人。 nine dogs 的笑话,香港外交官教的英语,误以为nine是狗。 妈了个巴子 免票 自己开车,路上搭一人,我就是你刚要见的张少帅。 北京厂殿,卖古董字画,看到卖8块钱一副的张学良对联,假的,调侃,跟人开玩笑说这张学良真可怜,我给你写一副吧。爱开玩笑。 和于凤至生的三个儿子都病死了。 皇姑屯事件:张作霖十分爱国,因为对日本人阴奉阳违,导致被日本人在火车上炸死,日期就是张学良生日。 我父亲有度量无大略,蒋先生有大略无度量,蒋先生这个人度量很窄。这两个人配在一起,不但能征服中国,而且能征服世界。第二集 想收回旅顺,日本人说,我们靠箭射来的城,你们也靠箭射回去。 日本军官的跋扈,挑衅,不拿中国人当人看,国仇家恨。恨透了日本人。 1928.12.29东北易帜,张学良舍弃个人利益顾全大局的爱国心。降下北洋五色旗,升起南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捐了3000万遗产给东北大学办教育,东北大学最富有,当时清华的经费一年都只有70万。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沈阳柳条湖 不抵抗政策,东北官兵纷纷投敌做了汉奸,东三省沦陷。 1936.12.12 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劝阻蒋介石剿共,捉蒋亭,兵谏亭,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后张学良陪蒋回南京,被软禁。 张学良申请入共,被第三国际拒绝。? 张学良不愧是张作霖的儿子。 白发催人老,虚名误人深。 长寿秘诀:好心态,什么时候都睡得着。无论什么事,哪怕明天要枪毙我都不如睡觉重要。我从来不发愁。如果是我,被囚禁大半生恐怕早已郁郁而终。

 6 ) 为尊者讳

文采斐然的口述纪录片。采访者郭冠英等人,事先拟好并打印问题,访谈张学良四次,涵盖了从奉系军阀发迹到幽居台湾数十年的旧事。和唐德刚的口述访谈一脉相承。 郭在凤凰卫视的访谈中称,有十四集剪辑版本,未得播出。据说14集版本涵盖全面,关键敏感的问题大多问出了“答案”。而制作方剪辑的四集版本,集中筛选了张作为中国人和“爱国者”的一面。而诸如自陈西安事变时因意气用事而失算,对共军斗志的认同和原因分析,对年轻人的寄语,播出版都付之阙如。关于张不拘一格的私人生活,访谈时赵四在场,应该说的不多。相关八卦唐德纲的口述里记录较多。 无论唐德刚还是郭冠英,打开这个历史的潘多拉盒子之时,都遇到了阻碍。这点唐德纲在口述出版的序言里多有叙述,郭也在各种访谈时常常提及。这些阻碍中可窥见生前事与身后名之间的顾虑与权衡。访谈者的努力和智巧令人敬佩。 尽管有为尊者讳之嫌,播出版体现了对张的重要定位:一个不愿打内战的“爱国者”。他是少年得意行事轻率的少帅、没有雄才却冒失冲上了历史舞台的军阀、行事令人瞠目结舌的花花公子,但他也是镜头前矍铄而达观的基督徒,是“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的白发孤“臣”。 百年不修史,然而又怎甘心记忆被埋没。希望郭先生的十四集版本能够尽早上映,以见历史面纱下一部分真容。

 7 ) 献给张学良将军

四集的纪录片1、白山黑水(少帅忆儿时东北、从「马贼」到「奉天王」的张作霖、与孙中山、师友郭松龄)2、国难家仇(爱国狂、我是中国人、父亲之死、东北易帜、918的不抵抗、上海戒毒)3、西安事变(反对内战、安内攘外之争、密会周恩来、华清池兵谏、感召金石负荆请罪、山居生涯、东北骨牌)4、真自由(移送台湾、228事件、与蒋介石的骨肉仇雠、信基督-真自由、四弟张学思、横眉众指、燕雀鸿鹄)把百年历史展示在你眼前,非常平和,非常中肯,是一部值得去学习的历史纪录片。
作为东北人,我对那段历史很感兴趣。看这个片子我是带着三个疑问去的;1、张将军怎么看待“不抵抗将军”的骂名? 2、西安事变到底是在什么背景和形式逼迫下做出这么大胆的行动?3、怎么评价蒋介石。因为,我在上学的时候历史老师就讲过,9.18事变后东北王张学良奉命去西部剿匪,扔下了30万东北的乡亲和中国人打内战去了。当时,真的是带着老师洗脑式见解去憎恨蒋介石,憎恨张学良的。怎么可以这样呢?但同样的这个人在没过几天的课上。老师又告诉我们,张学良做了一个爱国的决定,与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强迫蒋介石与共产党合作联合抗日。这又是个英雄了。暂且不去评论,单单就这个事件,我认为不是一般人所能敢去做的。毕竟老蒋是全国一把手,挟持老蒋那就是叛党篡权啊。而且影片也表达了,当时全国大乱,嫡系军甚至要出兵进攻西安了,而地方军也有各立山头的打算了。西安事变后,在宋美龄、宋子文的担保下,老蒋同意不会追究张学良的责任。但包括杨虎城及所有东北军的将领全部不同意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的。而张为了保全蒋介石的面子,张学良还是执意送蒋回去。而这一送,就是51年软禁。被一个人软禁了51年,他又怎么去评价呢?
影片帮我解释了2个问题,唯独那个做为东北人最关系的问题“不抵抗将军”张少帅淡淡抹去了。按纪录片的说法,当时正是张少帅沉迷与鸦片,而且按国际国联的公约。我们不能上日本人的当,鬼子越是挑起矛盾,制造争端,我们就是不抵抗。他甚至下令官民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然而,小日本在1933年3月27日退出国联,直接以侵略的名义占领东北,而没过多久张少帅去了上海医院戒毒去了。。。影片中齐世英先生之女齐邦媛说:“我父亲看到张学良将军的时候,身上打吗啡都没有洞了,都没有地方下针了。如果那时候你是从德国回来的,又是学的哲学,我想你对这样一个领导者怎么想?” 张将军自己在影片中说,我对部队恨啊,我之所以吸毒是因为我恨啊,你们都不可能理解的。可能作为生活在非战争年代的我们真的无法理解当时国难和大国形式的心情。但不管怎样,感谢影片还原一个真实的张学良将军给我们。关于西安事变,1935年4月,蒋为削弱张学良军力,命令张学良围剿红军,但却遭到挫折,逐渐对蒋的调遣有所反感。1936年4月,张学良与周恩来在肤施(今陕西延安)会谈,提出联蒋抗日,为中共中央所采纳,与红军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这时,中共的叶剑英又携带双方停战计划及毛泽东的约书来西安,张学良拿出巨额私款,赠送红军做冬季衣食补给费用。共产党也在西安设立办事处。而关于西安事变,老爷子说:“他发我脾气,我就把他抓起来了。”就是这么简单,“先抓起来再说。”也不多想抓了之后怎么个放法。这么就成了著名的西安事变。当然其中周恩来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究其根本却是更深远的爱国理念:“内战我不打,有什么好打?一致对外是我的主张。打了两天,又好了,又是兄弟了。不打。”他在影片中也都次评到“误长官,害朋友,毁部属,莫此为患。” 我真的相信张少帅的这番话,一个真实的东北汉子。那51年的软禁,怎么去评价蒋介石呢,实际老人家在影片的开始就说过了:“蒋公度量小啊,但有宏略,如果能和他爹的度量结合起来必统一中国。”“他是想要杀了我的,我能活着是宋夫人一直保我的。。。”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影片又提醒了我们,如果不是蒋介石封存了这位老人,在大陆的文革运动中,他早就没有了。(他的弟弟因文革迫害致死)所以,我相信那句话,历史没有巧合,历史没有如果。这一切都是有根源的,影片给我们还原了历史,介绍了一位我们既陌生又熟悉的老人。老人家的幽默、豁达、开朗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印象。你真的很难联想眼前这位可爱的老人就是那个统领30万部队,经历过生死离别的人物。
最后用老人自己的一句总结:“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短评

光明磊落度余年。他英雄主义,但并不严肃激烈;他理想主义,但并不热血时髦;他绝顶聪明,但并不攻于心计。他或许并不爱赵四,却和她一生相守;他或许并不仅仅愿意成为政党间的棋子,但是他却真的成为了棋子。但是,我们要去缅怀他,不论在那次事件有谁的算计,有谁的阴谋,张学良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儿。

9分钟前
  • 栀子英
  • 力荐

少而且帅;老而且真。

10分钟前
  • 遠濤
  • 力荐

我相信,这个纪录片出了台湾就再也看不到了。张学良还在世时拍摄的纪录片,重大事件都出自他本人之口。值得一看。

14分钟前
  • Odair
  • 力荐

一切是非终成往事1、白山黑水2、国难家仇3、西安事变4、真自由

15分钟前
  • 至尊小飞龙
  • 力荐

泪如雨下

20分钟前
  • Milkdromeda
  • 力荐

最近才了解的一些细节:张的很多言论可能是监禁期间的违心之话,但这些应该可以确定的:张对共的态度显得暧昧不清;对西安事变并无悔意;他最钦佩的人除孙中山,另外两个即宋美龄和周恩来

22分钟前
  • 阿素喇
  • 还行

前30年招风唤雨,三分天下有其二;后60年被辗转幽禁,英雄孤独守得住寂寞。90岁高龄后,评价自己不过庸碌过了一生,谈吐和诗词却尽显大气。奉系几度入关,东北易帜,西安事变,……当曾经统领30万东北军的老人跪在草地上,却指挥不动一个孩子……历史是滚滚的车轮,轧过如此豪杰,令人泪下。

26分钟前
  • mumudancing
  • 力荐

张学良真是个有趣的人。解说不专业。遗憾张爱玲的《少帅》没写成。

27分钟前
  • 菲利普
  • 推荐

都叫他张少帅,课本上又是黑白戴军帽的照片,以至于我二十年来一直以为他一定是十分俊美高大。自从在优酷上看到他的一次抗日演讲。。。肥皂泡一样的幻想啊。。。

29分钟前
  • 澹~
  • 还行

“误长官,害朋友,毁部属,莫此为甚。”

31分钟前
  • 星农
  • 力荐

张学良将军生前难得一见的系统采访纪录片,通过口述历史,可以得到张少帅亲口说出的第一手史料,也许我们无法判断这些所述内容全部的真伪,但至少得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信息,为那段特殊时期历史的研究增加了不少有力的砝码。当然从主观角度上我还是希望张将军这些口述全部是真实史实,此采访价值极大。

35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一口气看完,现在很难得有这样的亲历者口述史纪录片了。少帅这个人不好评价,但他绝对是对中国近代史有着深刻影响的。他的豁达、坦荡、爱国、幽默足也以证明其人格魅力。

37分钟前
  • Jasmine_长乐
  • 力荐

醇酒妇人大烟枪,祸国害民张大少

40分钟前
  • 希夷子
  • 还行

哎,要是没有张学良,历史会大大地不同的。我要是老蒋,也憎死他了。一个想拼命想掩饰自己错误的男人,我不信他不后悔!

43分钟前
  • 大脸喵
  • 力荐

多亏蒋介石把他软禁了

46分钟前
  • 浪味仙
  • 力荐

到现在还能看到历史书上的亲历者亲口讲述自己的事,真的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50分钟前
  • 饭团
  • 力荐

上豆瓣才知道原来是台湾旅游大巴必放项目XDDD我只看到了一位头脑清晰非常幽默的老人~毒品都能戒掉真不是一般人牛!

53分钟前
  • Dita
  • 推荐

真正的传奇。其实,张学良一生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全盘改写中国命运:第一次是九一八,如果东北军抵抗一下,日本侵华未必能成破竹之势;第二次是西安事变;第三次是解放战争初,如果蒋介石放张学良回东北,以张氏在东北的威望,中共很难借辽沈战役抢下关东,国军更不会如骨牌之倒,最后倒向台湾。

54分钟前
  • 林三郎
  • 力荐

台湾之行,导游在车上放的片子。

55分钟前
  • 芃诚
  • 推荐

震撼之后是凄凉

57分钟前
  • 一实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