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尖端医疗的真相

记录片其它2018

主演:Robert Bridges,Angie Firmalino,Rita Redberg,Stephen Tower

导演:科比·迪克

 剧照

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1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2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3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4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5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6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13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14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15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16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17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18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19尖端医疗的真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02

详细剧情

  Netflix原创纪录片,讨论美国利益导向,且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医疗器材产业,如何将风险天天加诸在病患身上。

 长篇影评

 1 ) 看得我那个蛋疼啊。。。值得一看。。。

2018年Netflix一部老纪录片,刚看,名叫The Bleeding Edge

美国FDA针对医疗器械监管巨大的漏洞和医疗器械公司的利益捆绑下,数万人的医疗事故悲剧。。。

主线是一个叫Essure的金属条,植入女性输卵管中达到永久性避孕效果,但这是一个不应该被投放市场,对大量女性使用者造成了巨大身体伤害的产品。。。从FDA监管思路老旧,到510K审批流程漏洞,以及各种盘根错节利益共谋等系列问题导致整个系统性风险,大量女性身体遭受永久性伤害。。。

电影以上述避孕器械几位受害者家庭故事为主线,又带出强生公司的植入女性体内的网片产品同样有类似问题。。。

还有医生发现美国大量金属钴制作的髋关节替代品,植入体内后,会引发大量的钴中毒,却很多早期被误诊为阿兹海默症。。。

还有达芬奇公司的尖端手术机器人,为了方便卖机器,简化操作说明和许可操作的门槛,大量操作这个机器人的医生还不熟练,导致手术风险比传统方式高数倍。。。

本来被当做卵巢癌切除整个卵巢的有效高科技产品,但片中采访了多位手术失败受害者,因为下体过度撕裂,发生多起受害者内脏从下体滑出的惊悚事件(看到这里时,低头看我自己做的炒面都不香了)。。。

然后美国几万,还有其他国家Essure避孕金属条受害者网络团结起来,通过国会议员来推动FDA改革,要求下架这个产品,但所有片中涉及公司都不接受采访,且书面回应否认指控,其中Essure在美国也不下架。。。

直到本片首映后,Essure母公司公开说计划2018年年底下架该产品。。。

除了换髋关节替代品的有男性受害者外,其他片中受害者都是女性。。。

但因为都是生殖系统受害,基本性生活丧失,家庭破碎,很多人抑郁,失业,也是更广泛的连带伤害。。。

有一位受害者女性强行摘除部分金属条,等了几个月以为终于可以和老公房事,结果老公刚开始嗷一嗓子蹦起来,原来自己下体头部被老婆体内残存金属条隔墙。。。(看得我那个蛋疼,真蛋疼[捂脸])

总之,任何植入体内的东西都要特别小心注意,别迷信最新医疗科技产品,不见得风险最小。。。

美国FDA这么大系统性弊病,直到2020年疫情大爆发,因为试剂问题,再次又爆发了一轮。。。

无论如何,美国能有这种揭露某些行业黑幕纪录片,通过海量详实证据推到观众前,无论我多蛋疼,我也非常羡慕人家有些话题可以如此直接拿出来讨论。。。

只是这个效率的确不高,但反过来,中国同类行业啥状况,我就两眼一抹黑,大家多加小心,自求多福就是。。。

 2 ) 做完手术后从此告别性生活!这是救人还是害人?

无人捅破的医疗骗局,被Netflix 8.9分的纪录片曝光了!

两会期间,“建议狂犬疫苗强制免费打狗身上”的议题又引起人们对疫苗的关注。

去年长生生物科技公司无效疫苗的事儿还历历在目,今年权健事件又颠覆了人们的想象……

今年的315晚会上,又曝光了医疗垃圾黑色产业,很多输液瓶、输液袋等被加工成了日用品和玩具。

医疗乱象次次被揭露,是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证明,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生命在医疗利益链上沦为了最不值钱的东西。医疗世界里,究竟还存在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DOCO君不能解答,但是我看了一部Netflix出品的纪录片,知道了很多故事。

知道Netflix的人都懂,拍的尽是一些敏感禁忌的题材,这部《尖端医疗的真相》将镜头对准了美国的医疗器械领域。

打着高精尖旗号的医疗器械行业,年产值3000亿,行业发展速度让人连连称奇。

永久绝育器、阴道网片、手术机器人等设备接连被研发出来,植入了近7000万美国人的身体。

那效果怎么样呢?走进纪录片《尖端医疗的真相》,打开你认识医疗世界的新大门。

Essure永久绝育器

先来认识Essure永久绝育器。你看这玩意儿,长相简单,4公分小环,小巧惹人爱。

Essure永久绝育器

避孕方式听起来也很方便,插入子宫,置于输卵管内就行。

它的作用原理是引发发炎从而产生疤痕组织,疤痕组织会永久封闭输卵管,阻止精子和卵子会面,从而达到避孕效果。

Essure永久绝育器放置在子宫内的位置

Essure永久绝育器作用原理

这款设备起初由Conceptus公司设计,后来被德国拜耳公司收购。

宣传广告上说它优于传统的输卵管结扎手术,不需要开刀,不会留疤痕,术后45分钟就能出院,第二天就能上班

而且人还说了,不需要麻醉就能将两个小装置植入身体,手术过程中完全不会有任何感觉。

不必开刀,永久有效,这肯定是所有有绝育意向女性的最优选啊!

纽约的Ana在生育了四个孩子后,决定做永久避孕手术,医生就为她推荐了Essure这款设备。

手术做完后,Ana前脚刚踏出医生办公室,就感觉到腹部一阵绞痛。

术后一周,她的经期出血量前所未有的多,有时严重到她不得不穿纸尿裤,还经常因为疼痛“拜访”医院,有几次工作时甚至痛到晕了过去。

Ana

Ana打给医生咨询,医生回应:“那两个小东西不会引发任何问题,你说的这些现象不可能由它们引起。”

还有一个医生这么解释她的出血问题:“大多数拉美女性经期血量都很多,所以这很正常。”

另一位做了Essure植入的女性Angie同样出现了强烈的身体不适。

她经常发烧,总是出血,一个月也就两天不会出血,子宫左侧尖锐的刺痛越来越严重。

Angie

Angie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本该呆在输卵管里的Essure装置掉进她的子宫里了。掉进去就得取出来呀,于是医生为她做了手术,还说之后一切都会很顺利。

结果术后不久她就大出血,治疗之后还常年被子宫炎症折磨。炎症又引发了头疼,有时晚上痛感能达到十级,要靠牵引设备来治疗。

经历了这种痛苦之后,Angie建立了一个脸书小组,想提醒女性朋友们远离Essure。

这个小组开始像滚雪球一样发展,每天都有女性加入小组,在这里诉说着她们的悲惨遭遇——

手术后长期头痛腹痛,行动变缓,记忆力减退,更严重的情况还有避孕失败,早产难产,宝宝生下来就有健康问题……

在美国,因为植入Essure永久绝育器而痛苦的还有几万女性。

阴道网片

说完永久绝育医疗设备存在的问题,我们再说一个同样用在女性身上的小科技。

阴道网片,学名“疝气补片”,由聚丙烯树脂纤维压丝编织而成,这个东西是用来帮助高龄或生育过多的女性的。

疝气补片

生育过多的女性,围绕在尿道、阴道和直肠开口周围的盆底肌组织机能下降,容易出现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强生公司看到医生用疝气补片修补女性脆弱的组织,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商机,于是开始大量出售疝气补片用于盆底治疗。

强生公司的广告是这么介绍的:只要在阴道切口植入网片,就能把器官固定在原位,45分钟就能做完的小手术

看,医疗器械再次打出了方便快捷易操作的口号,但是结果又一次让人失望了。

病人塔米做完手术回到家就开始感觉剧痛,还呕吐、发烧、走路困难……

塔米和丈夫

网片一旦植入后,就会产生疤痕并永久粘在人体组织上,疤痕还会带着网片一起收缩,拉扯到网片周围的其他组织。

网片和疤痕还会变成坚硬的物体,让周围的器官难以正常运转,更反科学的是,网片一旦植入,就不能完全取出了

为了取出网片,塔米做了18次手术,但还是没有取干净。残留在她体内的网片,割伤了丈夫……

在塔米做手术的时候,女儿一直陪在她身边,还会问:“妈妈,你有网片,是不是都怪我?”她知道妈妈植入网片很大原因是由于分娩,塔米的健康问题成为了全家人的疼痛。

受到伤害的女性开始起诉强生公司,十年间,强生因诉讼损失了3亿美元,而这期间它的总营收超过了6830亿美元。

阴道网片取出的难度

手术机器人

这些高科技,怎么看都不像为人们造福的,反倒是把人体当作了一块块“试验田”,用来检验科技的成果。

看看这些骇人听闻的医疗事故。

被手术机器人“治疗”过后,90公分的肠子掉出来了

被手术机器人“治疗”过后,阴道断裂,从此告别性生活,性交就意味着死亡

手术机器人何人也?

它叫达芬奇,能够将摄像头和各种工具汇集在一个小管道里,没有什么地方是它去不了的。

医生可以用达芬奇远程手术,距离病人两米开外都行,他们在远程控制板上操作,看着屏幕用遥控手进行手术。

号称“手术最稳、风险最低、恢复最快”的手术机器人,闯了这么多祸,而生产它的公司Intuitive Surgical并没有出来担责,还反过来建议医生自行决定是否使用手术机器人。

但背后的事实却是,公司为了说服医生使用,往往淡化机器人使用的难度,很多医生就这么上手了——

正式使用前,在猪身上培训操控,再在另一个医生监视下完成两场手术,就可以自行操作机器了。

这位医生说,自己是在做了两三百场手术后,才感觉能熟练操控手术机器人。所以,之前的两三百个病人,是小白鼠吗?

医疗科技是需要创新发展,但是,能不能严谨一点啊!拿着人命搞创新,开玩笑呢?

唬人的审批流程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医疗事故,刺激着患者和我们的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些尖端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没有经过考证?它们是怎么通过审批入市的?

为了得到答案,被Essure永久绝育器伤害过的女性朋友开始集合起来寻找器械获批的相关信息。

她们发现,Essure经过了上市前审批流程,即PMA。这个流程要求必须经过人体测试,汇编好所有实验数据之后,再提交FDA的科学家进行审核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监管食品、药品、生物制剂、医疗器械等。)

PMA审批流程

PMA流程是器械获批最为严格的方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流程其实并不完善。

它比药物审批流程要宽松得多,大多数药物必须经过两次临床试验,必须有大量病人样本。但PMA流程审批器械时,只需要一次研究,而且研究规模往往很小,有时候只有100人的样本数量,跟踪观察的时间只持续1-2年。

药物审批和医疗器械审批需要的样本数量对比

小组成员们还找到了2002年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Essure的会议视频。

会议上,专家组成员提出了很多疑问:

如果触碰到金属圈的电极会怎样?有没有输卵管穿孔问题?金属过敏的人植入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然而,两位Essure发言人都没有拿出有效的数据来回答专家组的问题。

会议末尾,一位专家问道:“如果十年内出现了问题怎么办?”有人这么回答:“私家侦探会找到我们每一个人带我们回到这里,问我们为何要通过审批。”

大家听完哄堂一笑,就这样,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回答的情况下,Essure还是通过了审批流程,被批准入市使用。

失职的医生

身为全美人民健康守门人的FDA失职了,那么治病救人的医生呢?

实际上,医生们真的不太了解FDA医疗器械的监管,对器械审批流程一脸懵

一些医生也会想当然地认为:“FDA负责管这个,这些器械当然做过人体试验。”

除此之外,很多医生都没搞懂新型的医疗设备应该怎么植入和移除,在操作过程难以把握拉扯、裁剪、伸展的力度,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设备破损,在患者体内留下碎片。

Angie就经历着医生操作不当带来的噩梦,器械破碎后,留在体内的碎片触发了免疫系统,之后又引发了结缔组织病,关节也开始恶化。

每年,美国最大的妇产科医生组织ACOG都会召开会议,会有成千上万名妇产科医生参加,但是依然有很多医生认为那些已经造成很多医疗事故的器械没有问题。

大会现场,一名患者和医生有这么一段对话。

患者:“Essure的副作用你都知道吗?”

医生:“手术做得好的话,不会有任何问题。”

患者:“如果有并发症怎么办?”

医生:“移除器械就好了,把它拉出来。”

患者:“这样不行,它会破裂。”

医生:“你又不是医生,就是在胡说八道。”

有些黑心的医生,受到金钱诱惑,成为医疗器械公司隐藏的“销售员”,他们都拿着丰厚的回扣

2016年,医疗公司支付给医生的“回扣”,超过20亿美元。

有位曾经任职于医疗器械公司的正牌销售员就曾被一位医生抱怨:“你们的产品很好,但你们为我做的不够多,我使用其他人的产品,因为他们为我做的更多。”

看完《尖端医疗的真相》透露出来的层层乱象,DOCO君诧异、愤怒、心痛、失望,五味杂陈。

那些本应该闪着科技之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医疗设备,如今只泛着冰凉的机械冷光,它们在利益的操控之下,早已变成了某些黑心之人的摇钱树。

医生知道新器械可能会引起并发症,却没有告知患者;

FDA明知新器械没有经过人体试验,却依然让其入市;

医疗公司深知很多患者反馈副作用,却还是选择无视。

无数患者承受着身体健康受损,精神世界崩溃,家庭生活被毁的打击,而更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维权无门、投诉无用……

这部纪录片2018年4月21日上映之后引起了热议,豆瓣评分8.9,烂番茄网站上,新鲜指数达到了100%。

片子得到更多人关注后,德国拜耳公司宣布停止在美国出售Essure,同时也触发了FDA重新审视了医疗器械方面的审批流程。

11月26日,美联社发布新闻声称:“FDA 将对医疗器械审批流程进行全面整改。”

这是好事儿,但是还远远不够。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医疗器械不成熟时代的受害者,我们和每位患者能做的事情有——

1. 对用于身上或体内的器械进行调研,新的未必更好

2. 对于有风险或昂贵的手术,要询问专家的意见

3. 询问医生做过多少次相关的手术

4. 了解医生是否接受过医疗公司的报酬

5. 勇于说出伤害,让朋友或家人替我们发声

保护自己,警惕随时都可能会出现的尖端医疗陷阱。生命是我们自己的,不要让它成为利益链上随意被人践踏的东西。

戳“阅读原文”观看纪录片《尖端医疗的真相》

文中图片来源于纪录片截图、豆瓣、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3 ) 豆瓣9.0,揭露医疗骗局,这片太血淋淋

去年,一部《我不是药神》轰动全社会。

白血病患者为了抗癌,为了生存,拼尽全力寻找平价“特效药”格列宁。

作为侵权产品,价格虽低,疗效再好,没有进口批准文号,它只能是“假药”。

而真正的“假药”,却被医院包装成高价,把病人的身体越拖越弱。

《我不是药神》的出现,也正在推动医疗改革的实现,正在改善病患们的生活。

除了我们熟知的医药领域,还有更多的医疗漏洞正在侵蚀着病患们。

有这样一部片,它也像《药神》一样,记录了病人抗争的全过程——

尖端医疗的真相

网飞出品,豆瓣9.0

所谓“尖端医疗”,指的是「医疗器械」

心脏起搏器、机械手,甚至隆胸的硅胶体,这些都属于医疗器械的范畴。

相比起药品,我们对于医疗器械的信赖度要高得多。

植入假体、钢片、晶状体,这都是再普遍不过的手术了。

但隐藏在医疗器械之下的,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残酷真相。

在美国,有一种永久节育器,名叫“Essure”

Essure像一根螺旋针,通过特殊装置将其置入女性子宫的输卵管内,形成疤痕封闭输卵管,而达到永久避孕的效果。

相比其他节育手术而言,Essure最大的优点在于时间快,45分钟做完就可以出院,也不会在身体上留下疤痕。

45分钟实现永久避孕,这让许多女性为之心动了。

做完手术的她们,都以为幸福生活即将来临,却没想到面临的却是无穷无尽的痛苦。

所有的女性在手术结束后,都发现了同样的症状——

极其恐怖、大量的出血,甚至会伴随着下体疼痛、行动不便。

但对于她们的症状,医生斩钉截铁地判断,“这些现象不可能由它们引起。”

作为拉美女性的Ana,甚至被医生开地图炮,“因为你是拉美女性,所以出血很多。”

经常发烧和大出血的Angie到医院做了超声波检查,令人震惊的是,“好像一个Essure装置到子宫里了”

为了改善身体而取出了部分Essure的女性,仍然有更加严重的症状出现,子宫大流血,不能有性生活。

残留在体内的碎片,变成无数的金属片散落在子宫,部分人需要切除子宫,一辈子都要接受妇科治疗。

这些原本意图制造幸福的避孕装置,现在彻底成为了她们永远的痛。

Ana的老公和她离婚了,工作也丢了,只能带着四个女儿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

Angie则相对幸运一些,老公依然不离不弃地陪伴着她,但老公也直言“有段时间感情特别糟糕”。

而更多做了同样手术的女性们,正因为亲密问题和老公离婚,陷入无尽的痛苦中。

对于婚孕女性而言,不仅避孕是一大难题,因为生育而出现的并发症更让人焦心。

有部分女性在分娩后体内相关组织松弛,会出现尿失禁的症状。

Ella就曾发文讲述自己的经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院同样给病人Tammy推荐了一个手术。

只需45分钟,在体内植入一种叫做“疝气补片”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金属网片,永久植入体内后,能起到支撑相关组织的作用。

“这是简单、黄金标准的门诊手术,是目前最好的新发明。”

听从医生建议做了手术的Tammy,回到家后不停地发烧,不能坐下,全身剧烈疼痛。

她们又再次回到了医院,没有医生能够诊断出这到底是为什么。

最终,有一位医生告诉她,“你的网片有问题,需要进行移除,但我做不了。”

他们只学会了怎么植入网片,从来没学过怎么把网片拿出来。

就相当于从混凝土里取出钢筋,或者头发里取出口香糖一样,几乎不可能完全移除。

做了部分取出手术的Tammy,以为自己就此能重获幸福的自由了,却没想到,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她始终无法痊愈,也不可能再有性行为了。

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往返于大大小小的医院里,做了不下19次手术。

而比起身体的痛苦,更让她难受的,是看见妈妈生病的女儿对自己的埋怨。

女儿将妈妈的病全归结到自己身上,如果妈妈不生下我,就不会有并发症,更不会植入网片。

这所有的痛苦,令这个家庭陷入了愧疚的沉默中。

随着科技进步,帮助人们解决关节老化的替代品也随之产生。

曾经热爱运动的Stephen,在学医之前,是位单车修理工。

参加各种单车越野比赛、单车旅行,都是他的爱好。

但随着年纪渐长,他发现自己的髋关节正在不断退化。医院建议他做髋关节置换术,而其中有像陶瓷、金属等不同种类的关节假体。

他开始考虑金属配金属的ASR髋关节假体,主要成分是钴铬合金

在手术一年半之后,他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

手抖、耳鸣、重复说话,甚至严重的情绪恶化。

这所有的症状都像极了老年痴呆。

但这绝非痴呆这么简单。

Stephen检查了血液和尿液,发现在他的身体内,金属物质钴严重超标了100倍。

这次,不管医生再怎么建议,他都毅然决定要将原有的金属假体取出,换成陶瓷的。

一个月之后,Stephen又回来了,健康、爱运动,所有的不良症状全都消失了。

科技的发展,带来的还有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普及化。

有一种机器人,它的名字叫“达芬奇”

实际上,它是用来解放手术医生双手的医疗机器人。

医生站在操作台背后,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就能完成简单的手术。

当“达芬奇”开始大规模进驻医院之后,一些简单的手术,类似子宫癌的切除手术,就规定只能用达芬奇来进行。

原本只需一两天时间就能恢复的小手术,却给病人们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并发症。

不少通过“达芬奇”做了切除手术的女性,在手术后的一周内,在自己身上发现了巨大的切口。

大出血、不明物体,甚至肠子,掉了出来。

她们不得不再次进行缝合手术,这一次,就不是几天能够恢复的事儿了。

伴随她们的,便是长达一生的痛苦。

这些产生了严重医疗事故的医疗器械,都有认证许可吗?

片中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它们都通过了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认证,才被允许流通上市。

FDA认证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PMA(上市前审批),另一类是510(K)

PMA类似于新药申请,必须先在人体进行测试,编绘好一切数据,交给FDA进行审批。

但每一种器械都要进行人体试验的话,对于医药企业而言,成本太高。

于是,国会建立了510(K)流程。

只要你能够证明你的新产品,与市面上已经存在的另一种器械类似,就可以通过审批上市。

而可笑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原本存在的老产品被淘汰,而新产品却在不断上市。

FDA的管理缺陷,渐渐成为了医药企业们新的商机。

相比起药物,医疗器械上市称不上严格。

药品上市需要经济创新药或者是仿制药申请,其中还包括临床实验或生物等效性实验。

但医疗器械由于病人数量甚少,没有药品所有的三期临床实验这种严格的流程,通常也只会给FDA呈现一到两个病人的证词。

有的时候,连证词都没有,直接就批准上市了。

而对于这些器械会产生的并发症,参与FDA审批会议的官员们,竟然在录像里大笑,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

他们所不屑的,却是病患们一生无法摆脱的痛苦。

而那些向患者大力推荐医疗器械的医生们,也逃脱不了责任。

暂且不谈回扣一说,新的医疗器械在宣传上对于旧技术的提升,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定价,医生能够获取的利润也就更高。

与此同时,作为医学专业的他们,大部分并非器械专业,他们无法专业地判断器械的好坏,多数都会被其宣传的卖点所蒙骗。

本来需要站在病人这一边,一同对抗病魔的医生,却成为了医疗企业的工具,无情地剥夺着病人们的金钱和幸福。

所幸的是,片中所提及的四类医疗器械经过病人们不停地抗争,销售该产品的强生、拜耳公司正面临着巨额的赔偿,产品将不再入市售卖。

不会再有人受到和他们一样的伤害了。

但,依然还有更多打着“创新”幌子的医疗器械在流入市场。

人都喜欢新的东西,新技术、新产品、新功能。

但对于病人来说,新往往意味着缺乏证明。

或许会有那么一天,创新,也会成为“杀人”的工具。

*本文作者:阿呆

原始链接

 4 ) 血淋淋的真相:医疗器械市场的风险

美国有种永久节育器Essure,像一根螺旋针一样,被植入女性输卵管,最后效果是输卵管会因为这根金属针而作出反应,最后阻断输卵管通路,起到节育作用。

被植入十余年后的部分女性,出现了腰酸,腿酸,全身无力,子宫刺痛的现象;这些出现这种现象的女人,部分在针取出来后,仍然有更加严重的症状出现,子宫大流血,不能有性生活,还有部分不能取出来,变成无数的金属片散落在子宫,部分人需要切除子宫。

另一个产品叫疝气补片,是一种特殊材质的网,少数女性在分娩后体内相关组织松弛,会出现尿失禁现状,这种网状用于永久植入体内,起到支撑相关组织的作用。然而,植入这些金属网的女性,同样出现大量的问题,无力,连爬楼都爬不了,发烧等等,这种网几年后跟组织与肉融合在一起,因为持续收缩,不断地在挤压体内的组织和骨头,影响了器官功能。当病人想取出来的时候,事实上相当难取,几年做了十七八次手术,仍然无法完全取出。当性交时,金属网割伤了病人丈夫的器官,性生活以后基本上不可能了。

有一种叫达芬奇的机械臂手术仪器,医生用这种机械手术仪器为几个女性做了子宫切除手术,谁知,做了这些手术的女性,体内的肠竟然在走路和上厕所时,从阴道口掉出来!这与对操作这种机械臂的医生缺乏培训有关,有医生反映需要300次完整的手术才能基本上算是熟练,而卖这个器材的公司intutive surgical在卖出这个产品给医院以后根本就没有给医院太多培训,导致医生做用这个机械臂做手术时出现问题。

有个人换了髋关节,用了金属钴,结果钴元素扩散至全身,导致他的神经系统出现错乱。

假隆胸能引发一种罕见的癌症。

用于粉碎纤维瘤以更好取出的器械,竟然导致癌细胞在全身扩散.

。。。。

看了不禁倒抽一口凉气,片中所有的受害者一生都毁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酿成这些恶果呢?

FDA监管疏漏

医疗器械上市不像药品上市这么严格,药品上市需要经过创新药或者是仿制药申请,其中还包括临床实验或生物等效性实验,申请流程十分严格,耗费以亿来计,时间上以十年来计,保证了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医疗器械,尤其是那种植入型的,由于其副作用可能需要经年累月才出现,而当下主要是以病人植入后一两年之间作为观察,且因为这样的病人数量甚少,没有药品所有的三期临床实验这种严格的流程,只需要证明拥有所对标的业已上市的器械的功能即可,通常也只会给FDA呈现一到两个病人的证词。事实上,有些可能连证词都不用。

医疗器械公司为追求利润欺上瞒下

比如疝气网,就算是内部研发成员提出安全性风险,就算是用在实验病人身上出现的不良反应,就算是已经上市后出现的医疗事故,公司都会采取掩饰手段,一方面以期FDA不会成为上市的阻碍,另一方面哄骗医生和病人尽快使用,信誓旦旦。对于已经售卖出现的器械,因为已经实现了利润,在培训方面又可省则省。

医生追求高利润,会尽量上马新器械。

吃回扣这种事情且不说,新的器械因为所宣传的技术含量与相对于旧技术的优点,定价也更高,医生在追求更高利润,以及更稳妥上面,一般会选择前者。他们会宣传新器械的好处,鼓励病人使用。

FDA和医生原本是应该跟病人一道,对抗医疗器械公司,但现实是,医生事实上是利益的一个大极,比之于跟病人一起作战,他自己的利益诉求是显著的;而FDA却已经跟医疗器械公司站在了一起,FDA有相当多已退下来的官员,通过旋转门去了医疗公司当顾问,为医疗器械公司更快地拿 到上市批文做贡献;而FDA的官员,也同样来源于医疗行业。FDA有了更多的来自医药公司、医疗器械公司的利益。在这里,病人是唯一被放弃的,孤独的一群。

我这些天在做医疗产业相关研究,为医疗行业各种发明感到震撼,觉得人类健康前途很光明,这部片给了我重重一棒,让我清醒了不少。新技术、突破性技术是层出不穷,然而,因为监管器械并没有监管药物来得严格,这些器械的隐患与风险是相当大的,一句话:它远没有说得那么好!一定要记住,你的身体属于你,所有的风险都是你在承受,医生并不能够帮助做决定,有时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已经超过了你自己的利益。面对医疗器械,一定要多调研其风险,对于植入性器械,可不做的情况下尽量不做。

我想起一个初中同学,他的眼睛1000度以上,后面做了激光手术,就不用戴眼镜了,但是他读博后又开始戴眼镜了,后面我问他,他说眼睛比以前更差了。

我最近想换个眼镜,也经历了在医院做验光时,觉得医生不可靠的事。整个过程是这样的,我在医院(还是个三甲医院)和五家眼镜店都做了验光,为什么我要在六家机构做简单的验光待会再说,在眼镜店直接付给他们钱,要求只做验光。他们做得很仔细,并且都是器械加人工,很认真。而在医院,感觉医生真是有点敷衍,因为临近下班,但还没到下班点,他一直说他儿子乘飞机回国,想要快点搞完我这个验光好去接他,最后验出的度数,医生验的度数次高,除了一家,其余眼镜店的都没那么高,其中有一家还给了建议,说虽然测得这个度数,但实际配镜可以再下调一些度数,这样不会产生头晕等现象。说实在的,我很难判断到底是医生验得对还是眼镜店验得对,也正因为医院与眼镜店,以及眼镜店彼此之间都有差异,我就多找了几家眼镜店验,毕竟眼镜一带就会带五六年,做细致一点也对未来也是好的。联想起医生在整个过程三番四次跟我提香港的一种验光技术,因为我每一次都没接他这个话题,他在整个验光过程中时不时“不经意”地提到,我回忆的时候越发觉这之间可能有猫腻,对他的信任又降低了,所以最终选择了一家我最信任的,同时佩戴相应度数觉得最舒服的一家。

通过我个人接触的两个案例,只想说明两个道理:改变原有机体的医疗器械都是有风险的,以及,医生并不是都是全心全意站在你这边的。

 5 ) 泣血边缘:医药行业那些心照不宣的真相

现代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进步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创新,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以及质疑。今年4月份,NetFlix上线了一部原创纪录片《尖端医疗的真相:The Bleeding Edge》。该影片主要聚焦于美国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尖端医疗器械产业,探讨那些尖端科技中蕴藏的风险和被忽视的可能后果,以及利益向导的企业是如何将这些风险加诸病患身上的。这部纪录片比起《药神》更令人震撼,尽管上映至今并未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但其中揭露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幕和一个个悲惨的遭遇,却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影片主要描述的是一系列由植入式医疗器械引发的不良事件,其中包括:Essure金属节育器导致的上万名女性子宫全切和家庭破碎;钴铬金属髋关节假体导致的人体重金属超标引起精神失控;经验不足的医生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致使许多患者产生了并发症和机体损伤;用于产后修复的阴道网片致使组织结痂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由于审批制度上的漏洞,这些原本应当用于辅助治疗疾病、改善人们生命质量的科技产品,却给成千上万的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灵上的巨大伤害。对此,FDA无动于衷,生产商也无动于衷,人们饱受着伤痛折磨,但却无人有所行动。

真相一:大量采用新科技,却很少评估其后果

尽管医生和患者可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许多医疗器械在上市前已经通过了临床测试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实际上他们对器械审批知之甚少。美国FDA对于器械上市前审批确实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PMA),但国会为了鼓励行业创新,减少产品更迭带来的临床成本,于是便通过了一项510k规定(类似于“一致性评价”)。基于一规定,生产商只需证明其新产品基本等同于市面上已经存在的另一种器械即可获批上市。这本是一项针对例外情况的规定,如今反而成为了常规,将近98%的器械上市审批都是基于这套规定之下运作的。最让人不解的是,即便过去市面上存在的器械有着明显的问题和缺陷,却仍然可以作为前基器械让所有的等价器械获得审批。

真相二:绝大多数临床研究来源不客观

众所周知,药品器械在上市前都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然而对于临床试验中存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问题往往是值得深究的。影片中的一位专家指出:绝大多数研究的来源都不客观,现在约70%的生物医学研究都是行业资助,公司付钱做研究,自然会得到他们想宣传的结果。一位参与了拜耳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在受访时表示,临床研究的记录人员甚至会擅自篡改受试者的回答和数据。面对受试者的质疑,拜耳公司给出的回应竟然是:临床试验都是这样做的。

真相三:所有不良事件只有3-4%被上报

为保证医疗器械在使用环节中的质量安全,许多国家都会建立不良事件的监测机制,这样的机制在美国同样存在。但问题在于,当医生们在使用过程中观察到不良事件时,他们并没有上报FDA的义务,这个机制更多会依赖于企业的自行上报。然而医疗器械的生产商并不愿意让公众明显看到器械存在的问题,故经常选择隐瞒。据影片中的数据显示,所有不良事件里,只有3-4%上报给了FDA,而且相关研究结果也证实:不良事件的后果越恶劣,企业越不可能上报给监管部门。

真相四:资本左右着政策制定和市场监管

法律原本是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一道底线,然而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体制下,政客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资本和市场的傀儡。影片中指出,器械行业拥有着强大的游说军团,他们通过各种花言巧语向政客传递观念、努力游说,使得器械审批标准逐年下降,让所有的法规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监管不好,要削减监管”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使得那些不懂科学的政客们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正如影片中的专家所言:(削减监管)这份逞能,可能适用于某些领域,但不能也不应该用于放入人体的器械。

此外,美国医疗行业官员回流的现象也是非常严重的。据影片介绍,许多FDA官员来自这个行业,离职后又回到这个行业,当他们回归那些公司时,他们可以告诉那些公司如何规避FDA监管以达成目的。

真相五:医疗机构“生财有道”

一项数据显示:每年有5万名美国人因CT扫描超剂量或过度使用而患上癌症。CT照影检查是横切片式的断层扫描,是医疗系统里利润很高地一部分,也是很多放射医师、急诊部门和医院的生财之道。如此的司空见惯的医疗设备,有多少人会知道长期使用会因辐射致癌呢?实际上,不仅仅是美国,这样的器械在世界上很多医疗机构都普遍存在着滥用的情况。

真相六:你们为我做的不够多

医疗行业利益输送的问题多年来倍受争议,由于医疗产品和药品的特殊性,其主流的营销方式大多依赖于人员推广和会销,通过不断游说的方式向医生传递产品观念。影片中采访了一位曾就职于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的员工,他的职责就是确保医生在手术中使用他们公司的移植假体。该员工描述道:“他们(医生)用的越多,赚的钱也越多,不必直说琼斯医生我给你钱,名头可以是咨询或教学,可以是为研究生奖学金项目提供资助。有些医生是好人,有些不是。最近有个医生对我说:你们的产品很好,但你们为我做的不够多,我使用其他人的产品,因为他们为我做的更多。”

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好几次被那些患者的不幸遭遇所打动。医疗器械不良事故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整个行业、整个监管体制的问题。这些潜在的安全风险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难以磨灭的伤痛,更是在心灵上给他们带来沉重的打击。多少人因此家庭破灭,多少人在无声的挣扎中选择结束生命。影片最后,FDA和涉事的拜耳、强生、Intuitive Surgical公司都拒绝出境采访,官方不仅未能对事故给出合理的交代,反而对事实各种辩解。所幸,这些悲惨的故事在美国有幸得以公开引起公众的关注,有一群受害者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为他们的健康问题而抗争。但是在中国,有多少个不为人知的生命此时正在痛苦的边缘饱受折磨呢?我们无从得知。

或许正是因为我身处于这个行业,因此对这部影片的感触颇深。在医药行业和医疗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尚且如此,中国的情况又会是怎样呢?眼下,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我们确确实实能够感受到国家在工业技术方面的进步和变化,确确实实能够感受到国家医疗水平和人们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经过近几年的改革,我国医药行业的运行秩序也逐渐由无序走向规范,逐渐与国际接轨。

但是,目前我国正在不断推出政策加速药品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进程,不断鼓励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笔者建议应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加强对医药行业的临床质量安全监管,对新产品的市场准入不应盲目追求速度,而是应当严格把控,重点加强对临床试验环节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的监管,以保证药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对于流通和使用环节的风险,生产商应当认真履行责任和义务,对各种存在的安全风险应当向医生和患者进行充分说明,监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当共同加强对流通和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对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良事件及时进行收集、曝光,对部分存在明显缺陷的产品启动召回、再评价和退市等处理机制,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医药行业确实是一个高危行业,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生命的安危,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份沉重的责任。希望我们的社会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行业;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者真正地去关注真相了解社会,推动行业的进步;希望我们每一个医药行业的从业者都能做一个有良知的医药人。

最后,强烈推荐每一个关注医药行业的人都可以到网上看一看这部纪录片,相信这部片子会让你有所思考。

 6 ) 更新:福音赌注

福音赌注

一篇细节说太多,没脉络梳理,是影片线索和文章线索没统一起来的安利。但是我还是先安利了吧。

若我们将赛博格解释为「生物机体和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设备的组合」(概念引自洛朗·亚历山大、让-米歇尔·贝尔),就像20世纪60年代的宇航员和他的传感器那样,那我们都在逐渐「赛博格」。人与自动装置的结合在很久之前实现。英国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从1998年开始陆续向自己的身体里植入芯片,开始了“赛博格计划”。世界上第一位真正的赛博格是一位患有终末期心脏衰竭的病人。「2013年12月18日,嘉玛公司为他设计并植入了人造心脏,这在当时的法国社会颇受好评。」埃隆·马克斯预言人类会成为尖端科技的拉布拉多犬,为了不被人工智能超越就要成为赛博格!未来是赛博格的天下吗? 《尖端医疗的真相》里所讲的并不是真正的赛博格。为了使赛博格能够存在,人工制品“不应成为只是用来延伸身体部分的简单工具”,而应该具备“实现非自然活动”的能力。纪录片讨论的是在美国利益导向下,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医疗器材产业,如何在病患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风险加诸于他们身上。 你还敢通过他们,利用技术辅助去修复或改变你的身体吗,为了一些基础的生活需要,而不是如同赛博格那样的“通过基因工程给人加入一些人类自身并不具备的感官能力或技能”。 科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许多十年前还在科幻世界中被遐想的事物已经成为实验室的热门课题。生物学、信息技术和工程科学的快速融合发展催生了尖端医疗,我们期待于这些技术满足我们修复正在遭受痛苦身体的需求,改善和增强本就健康的身体,或者帮我们避免一些小麻烦——避孕失败一类的。但是这些与我们身体密不可分的技术设备,它们的过去和未来如何呢?在原来的观念里,人与机器进行融合的新技术是医疗上尖端的突破,如果我的亲人需要接受什么治疗,我也希望他们可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但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希望可以选择一些至少有十年以上的治疗方法。因为尖端医疗工具进入身体后,也许并不能成为你身体的延伸,反而会成为一个必须与之斗争与妥协的痛苦源。纪录片中成千上万的女性为了避孕接受了一个「在办公室就可以完成的」「简单」「安全」的绝育器手术,这个绝育器彻底改变了她们的生活。腰酸,腿酸,子宫刺痛。接着,绝育器引发并发症,病症转移到子宫导致手术移除,输卵管结扎,器械破裂的碎片,阴道修补,又引发了结缔组织病。关节恶化。引发自体免疫反应。结果呢,还是怀孕了?!器械刺破羊膜囊导致早产,一个被节育器毁掉生活的母亲埋葬了一个早产儿。 在纪录片中有这样一幕——

医药公司:你对产品还满意吗?
受试女性:不满意
医药公司:但你没怀孕吧?
受试女性:是的
医药公司:那就是有效,你肯定满意

他们划掉受试者的疼痛记录,将她们变成“报告里不会疼痛的女人”。多年之后,她们面对着一个出故障的身体并苦苦修复,是否有人关心她们的内心生活在经历着不亚于身体的痛苦?这些医药公司的研究者们不愿花时间倾听病人对痛苦的描述,只关心收集、辩读一份完美的、足以吸引消费者的数据。他们所做的早就不是临床试验,而是数据的“计算与管理技术“,通过各种微妙的处理,医药公司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百分之99的满意率。 对于后续影响,置之不理;对于不符合期望的评估,嗤之以鼻。病患被困在临床试验之中,医药公司为潘多拉魔盒打开了盒盖——他们说,里面是希望。 与此相似的,为了解决分娩后的组织松弛,一些女性植入了疝气补片支撑相关组织。后续出现了持续乏力、发烧,几年后持续收缩的疝气补片与人体组织融合在一起,破坏了器官功能。她在卫生间发现自己的大肠掉了下来——那一幕足以成为她一生的噩梦。十几次手术后仍然无法完全取出,甚至在夫妻生活时割伤了丈夫的性器官。丈夫陪伴着妻子走上治疗与维权的艰辛道路,他们人生的后半截被彻底改写。 但这位妻子仍然算得上是纪录片中幸运的一个,有的母亲因为手术后遗症无法再进行夫妻生活,丈夫离开了她,因为治疗而四处奔走的她带领着小女儿们踏上了流浪的道路,她安慰自己“有的人什么都没有了,我们还有车,我们还有彼此。”直到最后她不得不将孩子们送到寄养家庭,独自走上求医的道路。 “Essure声称避孕成功率高达99%以上,可是实际数据显示,使用Essure的女性是结扎女性怀孕率的7倍。FB上甚至成立了E-babies小组,而这些宝宝们出生后的健康状况也十分堪忧,还有不少早产甚至夭折。”如果没有那些虚假广告和“盲目乐观”的成功率宣传,如果有更加谨慎的实验追踪和更负责任的审查程序呢?如果,如果没有那个节育器呢?之前我们自然地迷恋着技术,而她们地遭遇让我不禁想:如果她们是阿米什人呢——因为坚定的信仰过着相对与世隔绝生活的人们,拒绝现代化的生活。这个想法不免有些过分了,但至少这样她们还拥有相对健康的身体、可以自如行走的生活、有些纷争但不失美满的家庭、一群可爱的孩子,她还能为他们做个早餐,还能再周日进行家庭出游,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痛苦地辗转于各个医院之间,寻找明天地希望。 或许你觉得这是女性的痛苦,然而影片第15分钟之后你就会发现男性也难逃此劫。换了一个髋关节,金属钴扩散到全身,神经系统出现了错乱。当外骨骼、假体和植入物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甚至融为一体,你却不得不忍受它带来的类似于帕金森的症状——更有可能的是,你都无法想象这个“为你解决健康问题”的小玩意儿——可能是一个关节零件、在人体内循环检测肿瘤形成的纳米机器人、或者是一个节育器。隆胸引发罕见癌症;用于粉碎纤维瘤取出地器械导致癌扩散;CT扫描过量,扫描强度过大,导致每年约5万美国人身患癌症。人类希望对尖端科技实现高度掌握,然而这个无忧无虑的梦想被谁玩转在了指尖呢?

对医疗设备的监管迫切需要更新

达芬奇机器人,在猪身上练习操作,回答几个选择题——这就是培训。达芬奇机器人本来负责更好地治愈人类的疾病,我们指望着它更精准的操作来解决手术人工失误造成的瘫痪、残疾和失明,医药公司宣称:医生在十场手术之后就熟练了,更让人惊恐的是,医生回忆是在两三百场手术后才真正自如。行业潜规则、FDA国家监督系统将人类健康玩转于游戏规则之间,头皮发麻。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健康”的定义,从那之后,治疗病人的“机械维修工”变成了“负责人类良好状态的技师(让·米歇尔)”,医生的职能不只是“维持、产出和提升人类的性能“,更要保证人类自我状态的展现——也许我们愿意称之为幸福。人并不是一种只需苟活于世界的生命,即使这些尖端技术有助于解决某些问题、却会引发更灾难性的病痛,难道他们不应该被告知吗? “科技的功能就是保障人类的美好生活,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没有人会反对医学的进步,因为它可以不断延长人类的寿命,并一直持续下去。”(洛朗·亚历山大)但纪录片为我们绘制了这样一幅图景:当安全与市场发生冲突时,获胜的总是市场。在群众的利益和既得利益群体发生冲突时,总是资本获胜。他们告诉病患:你很有康复的希望!一场技术革命正在进行,而幸运的你就撞上了这最先进的尖端科技。也许关于纳米技术,关于生物技术,甚至关于人工智能的融合,你的康复成为可能——只要购买这种产品。 植入类型器械的临床试验可能需要持续数十年,因为副作用再经年累月之后会更加明显,但为了尽快回收成本赚取利润,生产商对医疗事故进行掩饰,信誓旦旦地哄骗医生和病人尽快使用。万能市场的追捧者将利润奉为圭臬,所有能够在资本上被实现的价值,无论为之付出怎样的道德成本,他们都被实现了——Essure受害者们自发成立FB小组,再网络上与其他受害者取得联系,逐渐壮大后搜集了足够的资料和证据,筹集900美元资金购买当时FDA审批Essure的视频,到美国最大的妇科医疗大会抗议,向国会寻求帮助。高管在质疑上对于技术受害者所遭受的一切,一次次地回答出“我知道”——让未经长期追踪实验地技术进入市场,高高在上地扮演“生命淘汰的上帝”。FDA审批Essure的视频里,他们说笑着讨论如果这个产品出现问题,他们在多年后会怎么样被召回、被质疑,审批就在这样一片谈笑风生里通过了。医疗和道德的力量掌握在这些审批者手中,他们却成为了拥有话语权的怪兽,主宰病患的人生。 而在豆瓣影评中观众提出了很多的问号:为何一个医疗产品要陪伴人的一生,可是它的临床试验研究窗口只有12-18个月?为什么医学研究现在大多是行业资助,而不是政府?为什么FDA的存在好像形同虚设,受害者的声音根本没有得到倾听和重视?为什么由受害者承担收集证据、检举的责任,这应该吗? 是什么样的培养皿里长出了这样密密麻麻的问号呢?

“从前,政府提供资金进行临床试验,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70%的生物医学研究都是行业资助。
FDA的医生和科学家意识到了问题,但是当上报到缺乏医疗管理经验的上级时,却遭到了打击报复,安装监视软件spector(两秒钟截屏和键盘按键)。
由医疗公司派出的游说团体很厉害,专门针对政客游说以降低医疗器械行业的评判标准,从而使得自己的产品可以很轻易就上市。
FDA的很多高层领导都和医疗公司有直接利益关系,许多甚至离职之后直接去医疗公司工作了。“

注:FDA食品药物监管局,美国强生和直觉外科公司,都拒绝了纪录片导演的采访请求 我们并不恐惧科技发展,无论愿意与否,技术还是会发展的,革新层出不穷,社会对此也表现出越来越高的接受度。只是尖端医疗需要少一些的竭力哄骗,需要更长的验证时间、更谨慎的试验和更严肃的审批,安全与利润的对立如果最终引发了病患对于尖端科技的恐惧与排斥,对于医疗科技行业难道会是一件幸事吗? (在哔哩哔哩上可以观看这部纪录片。)

注:纪录片附上的安全防范措施

 短评

美国的制度导致了医疗器械问题的产生,也导致了这样的纪录片可以拍摄并播出

8分钟前
  • TokyoCold
  • 推荐

医学生看得触目惊心……essure是属于有点专业修养的人能看出来的瞎胡搞,相当于中国流行了这么多年的上环,再把被饱受诟病的地方放大。但是美帝资本主义包装上一层未经检验的高科技,无限放大意淫出来的优点,这属于产品本身就问题大的很,这个问题要归咎于厂商和监管。与之相对的,我觉得达芬奇的背后的问题更应该被人们所警惕。我看到的时候觉得,这很好啊,这就是未来卫生科技的方向啊,跟人亲手操作对比的话,隔着一层屏幕就能降低医生的紧张感,而且更为稳定的发挥。所以我觉得使用达芬奇操作同一台手术失败率高3到9倍的原因,也完全在于不完善的被贪婪支配的资本主义。因为造成手术成功率降低的原因应该是培训过水,给不合格的医生以合格证,科技是帮助医生更好的完成治疗,而不是降低进入医学生进入医生的能力门槛。

9分钟前
  • 水曰
  • 力荐

作为植入过钛板的人看完这个真的心有余悸,觉得当时自己的研究根本不够,还好取出来了。拜耳、强生还有那个上过 TED 的 Intuitive Surgical 罚得再多都不算多。片里有句话说得很好:新科技不代表创新。

10分钟前
  • Jin
  • 推荐

隐约又看到了中国的绝望

14分钟前
  • 推荐

敬佩 Netflix 的原因是他真的无所不包关注生命,可能有 bias,但是总以娓娓道来的角度揭露不为人知的问题。除了赚钱的商业剧,妙趣横生的各行业纪录片,多种多样的 talk show,也会拍根本不赚钱的公益。这片子真是看得菊花一紧,不尽信也至少会提高警惕多个角度看问题。

15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推荐

等待她们的却是一生无尽的修补

18分钟前
  • 力荐

国内有着一样的情况,却无法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即使拍了也无法公映……毕竟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医学的进步,本身就是踩着血淋淋的病患身上,加上利益的纠缠更加血腥……新的技术不一定是好的,不信任国内的医疗器械而自掏腰包高价采用欧美的器械,没想到存在的安全隐患不比国内的低,人生在世处处靠运气,只能瑟瑟发抖的加强锻炼祈祷自己不要生病

22分钟前
  • 瑾朵朵
  • 力荐

why are women always the ones who suffer?

23分钟前
  • langhhhe
  • 力荐

给足五星是因为这个片对我造成最大的影响是:看待innovation的方式。人体太复杂了,在医疗界,新的,不代表就是好的,需要谨慎再谨慎。FDA面对药品和医疗器械时不同的审批流程,简直可笑。是代表行业,还是代表人民/公民,是一个直扣良心的问题。如果把钱看得那么重要,最好换个行业吧!片子里出问题的还是强生、拜耳这种大公司。政府、机构、厂家都不可信,调研,需要消费者自己做啊……

27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挺好的片子。对我们来说还早着呢,我们连疫苗和奶粉这种最基础的都不可靠,别说尖端了。

29分钟前
  • 哪端世界微尘里
  • 推荐

在美利坚还能播出这样的片子已经。。。。。泪目。想想咱们的计划生育的绝育强制流产的人们,呜呼哀哉

32分钟前
  • 泥巴
  • 力荐

在高利润行业内,没有什么是资本做不到的;如果有,那一定是利润不够高。刷新认知的一部电影,面对隐藏的危险,我们能做的只有学习更多,并用辩证思维进行判断。真心不希望自己在其实是钴中毒的时候,被看做老年痴呆过完余生……

34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很受启发的一个纪录片,结合疫苗的国情,我想不断发展壮大的公司,实际上和超大政府是一个样的,都有无法监管的各种可能。

38分钟前
  • 春垓
  • 力荐

归根到底还是“资本论”的那套永不过时的理论,资本一味地追逐利益。触目惊心的背后暴露的是监管不力以及医疗企业追逐利益和部分医生的良心缺失,可怕!

43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利益和态度永远在争夺,每个人只有短短几分钟来讲述他们被毁掉的一生,原来我们都是人类医学进步路上小白鼠,只能寄希望于自己是幸运的没出问题的那一个……总结:损伤性阻止的医疗用品不要选;上市没有3年以上的不要用;不要迷信权威和医生,需要更关爱自己。

47分钟前
  • 胸口碎大石
  • 推荐

画面看得我都觉得痛。大概这个事就是,没接触到就不关心随便看热闹,但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就完全只能听医生了,然后就只能诉求一切顺利认为那几百之几的不良反应机率肯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不会是这么不幸的。所以还能怎样,强身健体,在自己还能选择时多做研究再选择

52分钟前
  • nikki
  • 力荐

FDA腐败的程度可见一斑啊……

55分钟前
  • Amanda
  • 力荐

首先要谴责这种利益驱动的罪恶资本家行为,监管力度也不到位。其次,我们还没有到普通人乃至穷人也可以随便植入医疗器械的程度,科技和医疗水平都远远配不上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连基本的中药注射剂和各种保健产品的问题都没解决,当年强制计划生育的后遗症也无人敢提。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拍这种纪录片出来,允许威胁大集团利益、允许评判有关部门、允许抨击在任总统、允许人民抱团取暖、允许揭露社会黑暗面,这才是差得最远的地方。此外,片中的有色人种和女性数量出现得相当平衡,可能是作秀,也可能我们连秀都没得作。

60分钟前
  • 白灰
  • 力荐

烂番茄上有一句评论,特别贴切。The Bleeding Edge is a terrifying eye-opener. Yes, it is. 大概之后,看待医疗界的innovative, high-tech会更加严苛,不管上市流通与否。You never know what life-saving technologies may actually be killing us. Never underestimate profit-driven incentives.

1小时前
  • 老猫
  • 力荐

一不留神就跳进别人挖好的陷阱里,花上一辈子的时间都不一定出的来。

1小时前
  • 行走的雕像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