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

战争片美国2019

主演:福岛莉拉,比尤拉·寇尔,约瑟夫·纳瓦胡,Melissa,Paulo,马特·雷迪,汤格罗阿埃米尔,Kanoa,Goo,玛丽亚·沃克,Chika,Kanamoto,Takuma,Anzai,山口崇,Bree,Peters

导演:加布里埃尔·罗伯逊

播放地址

 剧照

宿敌 剧照 NO.1宿敌 剧照 NO.2宿敌 剧照 NO.3宿敌 剧照 NO.4宿敌 剧照 NO.5宿敌 剧照 NO.6宿敌 剧照 NO.13宿敌 剧照 NO.14宿敌 剧照 NO.15宿敌 剧照 NO.16宿敌 剧照 NO.17宿敌 剧照 NO.18宿敌 剧照 NO.19宿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23:46

详细剧情

当一名日本飞行员坠毁在夏威夷的尼豪岛上时,他受到当地人的礼貌和传统的夏威夷款待,直到他们发现他是最近袭击珍珠港的一员

 长篇影评

 1 ) 单细胞生物的正义感,时常可笑

现在是2023年的7月13日,最近有个新闻:有位单亲妈妈指控蛋糕店老板猥亵自己三岁女儿。消息一出,很多网友纷纷站在母女这边,怒喷蛋糕店老板,对他进行网暴和各种骚扰,以至于老板不得不关闭蛋糕店。

然而事实是,这位母亲在诬陷,他冤枉了一个好人,还利用了那些单细胞网友们心里的正义感,让这些人,当了一回被耍的猴。

最开始我也是个单细胞,看到法庭上辩方律师居然询问“你亲眼看到她被强奸了吗”这句话,简直暴跳如雷!简直就是畜生!他作为一名律师,居然会问出这种问题!

但是看到后面,才发现自己的单纯可笑,我也只不过是个随时会被人利用的单细胞生物。我看到不平会感到气愤,希望坏人得到惩罚,喜欢正义被维护?可是眼前所看到的,就一定是正义吗?

那些网暴蛋糕店老板的人,此时知道了真相,会不会狠狠扇自己一个大嘴巴?被人当枪使,还浑然不知,以为自己当了正义的使者,多么可笑!

所以现在出来任何新闻,我都不会觉得惊讶,也不急着表态,那些被人利用还毫不自知的人,才是真的可怜!

 2 ) 需要有这样的片子给普通人敲敲警钟

片子的后劲挺大,看完一直在自我反思,我觉得社会需要有这样的片子给老百姓敲敲紧钟。

本片前半段叙事非常紧凑,节奏很快,让我一度有一些跟不上。不过我一度以为这部片子将会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片,然后抛出印度的女权问题,让观众共鸣下,就OK了。

本片后半段的庭审惊艳到了我。尽管胖检察官和法官的台词让我觉得不专业,有点跳戏,也隐隐感觉到了这应该是欲扬先抑,但没有想到后面的翻转这么有逻辑,有条理,让我眼前一亮。特别是给到副警司的刻画,让我心中不禁想到“我就说前面他感觉怪怪的”,“仔细一想他这样的也不是好人”。

但似乎是嘲弄一般,电影无情的又给了我两耳光,副警司最后的人性光辉证明了公义仍在,我心里瞬间又飘出了“其实他之前看上去就挺正义的”,“之前对他有大量特写,他肯定是正面人物”之类的想法。但与之前不同,电影让我觉察到了自己的这些想法,其实电影本身就像故事中的“媒体”一样,而我只不过是一个被牵着鼻子走的小丑罢了。我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落在口号上的独立思考,而是真的能够剥开情绪的外衣,去感受事实,去从各方带入。我感叹导演的叙事手法高明,让我不知不觉也成为了故事里的一员。至于最后,关于跛脚律师,他的辩证不仅仅是为了公义,更多也是为了个人的复仇,这个小反转让我都有些害怕了:导演求求了,不要再告诉我真相了,我承认我就是个容易被忽悠的墙头草,我需要建立鉴定一些的价值观,我会注意在平时不要再合理化一些第一直觉是非道德的行为,我会注意平时增加一些独立思考,不要听风就是雨,别再“鞭笞”我啦 =。=

至于电影最后关于权力、政治的感慨,我近期在国际新闻中,也看到了一些让我感觉荒诞的新闻。对欲望贪婪的渴求,对权力的迷恋,让财务大臣迷失。但是这部片子已经鞭笞我了,我需要独立思考,先不留下一些带节奏的文字了。

关于教育的部分,我深有感触。从小我认为教育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现在看来,却更像是一种“驯化”。而且,在教育体系里,我以为看的是成绩,看的是科研能力,但是现实好像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也更加坚信了我一个观点:教育与学习不同。学习很纯粹,教育不是。社会的每个阶层都已经被分的很清了,不管我做什么,都感觉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控着我。这种无力感让我无力。

关于女权,我能感受到,但我无法表达,因为我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我怕我的随意言语会成为厥词。目前我只能表达出我的愿望:我希望未来每个女孩都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不管是尊严,还是能力,社会都能够有足够的基础让她们表达。

最后,我能感受到印度电影也更多元了,首先没有歌舞了,其次关于宗教的内容也少了,这部电影的每块内容都在为故事而服务,挺好的。

2023年5月14日

 3 ) 一部幼稚到让人苦笑不得的印度电影

《宿敌》是一部幼稚到让人苦笑不得的印度电影,豆瓣评分居然高达8.6,一定是很多人瞎了。

电影开头三分钟贴了几十页PPT感谢各种七大姑八大姨,两个多小时的片子中间还安排了中场休息时间给观众去撒尿,这也就罢了,看了20分钟后突然出现了导演名字的字幕,真的是“乡亲们我终于成功了!”的既视感。

正片开始看以为是讲学潮,后来以为是讲黑警,再接着看好像是律政片吧,讲程序正义?别急,后面原来是揭露印度种姓制度和政治黑暗,最后号召大家起来革命……

这印度电影比泰国广告还擅长反转,但是导演从不铺垫,突然出现的人物和故事,只会通过闪回随便给个圆场,可能会让中国网友大呼(被虐的)过瘾。

作为印度电影虽然没有出现主角和群演联欢歌舞的经典场景,但是随时出现的印度歌曲仍然让你猝不及防。几乎铺满全片的背景音乐,衬托着无处不在的慢镜头让你觉得吴宇森那鸽子戏还是太收敛。

说真的,看到结尾我一度怀疑这是一部印度某政治集团的政治宣传片,不过外包时一定像动画《三体》一样找错了团队。

即使你再敢骂政府骂体制骂官僚,作为电影还是应该有自己基本合格的语言体系吧?!垃圾。

 4 ) 摘抄

时隔一天,高潮部分律师的话语仍回荡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还是很想把这些话记录下来: 1.一个国家的尊严,就等同于它给女性的尊严。 2.媒体的存在是为了报道真相,还是媒体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相,如果有媒体来宣布判决,有警察来执行刑罚,那么我们要这么多披着黑外套和长袍的小丑有何用?除非法庭判决,否则没有人有罪。 3.那不是自杀,这是体制的谋杀。 4.政治家最大的武器,你知道是什么吗?是公众的情感,是疯狂,他们的思想、智慧还有决策,都会被这种疯狂给推翻,一旦被这种疯狂所煽动,他们就不只是党内员工了,他们会成为信徒。我们要点燃他们的情感,当他们因为这种情绪而忘记其他一切的时候,我们就能实现统治。 5.那四个人被杀时,你们每个人都在庆祝,不是因为你们该死的正义感想看到正义得到伸张,而是因为你们想要他们死。在我们之中,有很多人犯下了如此令人发指的大屠杀行径,没人会碰他们,没人敢碰他们。

6.这四个人可以毫无理由地被杀,原因就是他们的身份,在他们跟你们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大家被强加的身份,因为,你们的身份就是他们的选票,他们的政治。

7.“我的出生是个错误。”他们唯一的错误,就是出生在这个体系里,法官大人。

8.当一条狗被杀死时,人们会去抗议,但当一个人被杀死时,连狗都不会有反应,这种信念从何而来?这种自信就是本国的政治,法官大人。让提出问题的人闭嘴的政治、让指责的人戴上手铐的政治,但无论你如何试图让他们闭嘴、无论你把他们关进哪座监狱,都会有人提出问题,而且必须有人回答。因为这个国家,不是任何人的父亲的私有财产,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

 5 ) 宿敌,乌合之众的正义

最近的印度电影和韩国电影都越来越风格生猛,从《寄生虫》到《误杀瞒天记》,从《熔炉》到这部宿敌,都以淋漓的手术刀,将社会的癞疮疤一片片地拨开给人看。但大家都不会说这俩国家真他么黑,他们完了。而是说,能有这些电影就说明:光明还有希望,因为那些无畏的人,有正视黑暗的勇气。这两个国家也有很大相似点,一个刚刚踏入发达社会行列,一个是迅猛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他们的经济文明正推动着某某文明大踏步的进步着。以下剧透,慎入:宿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年轻漂亮的大学女教师萨芭在下班的路上被奸杀焚尸。就在民众对警察失望至极每天抗议的时候,警长抓到了四个凶手。四个凶手平时就是有很多案底的小流氓,抢劫盗窃无恶不作,这次被抓到后还非常嚣张觉得自己没犯什么严重错误。警长代表人民的愤怒,直接在一个月黑风高夜将他们“这些人渣败类”统统枪杀。这时候,民众都站在警长的一边,认为他虽然动用了私刑,但也是为民除害。说实在的,警长一怒之下将嬉皮笑脸,不以为耻的败类杀掉时候,我还真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恶人终究是有了恶报。但这部电影远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由于未经审判对嫌犯处以私刑,警长被提请公诉。所有人、包括主流媒体一边倒地支持警长无罪。但是辩护律师站出来为这四个凶手辩护。女教师的母亲在法庭痛斥这个辩护人,认为他公然站在了良心和社会道德的对立面,毫无人性可言。辩护律师慢慢揭开了真相。在女教师授课的学校,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女学生维迪亚,早应该毕业的她,却因为出身原因,得不到导师维达尔的签字,不仅如此,维达尔还多次利用维迪亚的研究成果获奖。维迪亚孤立无援,逐渐抑郁,最终选择了自杀。这个事情的真相,被萨芭知道了,萨芭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教师,她对此紧追不放。维达尔找她求放过的时候,她说:走200公尺穿过这所大学,就是村委会的托儿所。升职?与其因为害怕而沉默,我宁愿去那里当老师!非常决绝,维达尔求和的可能性没了,起了杀心!于是在萨芭下班的途中,开车撞死了她!一起谋杀案,在未能掌握证据的警方手中,成了稀松平常的肇事逃逸。但肇事逃逸在选举的关头,显然不是利好,于是当局决定利用萨芭的死,拯救不被看好的选举行情。正义化身的警长这时候出现了,他找到四个劣迹斑斑的小混混让他们埋尸,声称给他们很大的报酬,还故意让人看到,制造他们作案的假象。由于怕夜长梦多,直接动用私刑击毙了他们,制造出他们强行越狱被击毙的假象。他们的办事效率得到彰显,也赢得了民意,哪怕牺牲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角色”。印度的社会问题在这一部电影里全凸显出来了:超高的强奸率,性别歧视、学术权力潜规则、媒体操控、选举黑幕、乌合之众的伪正义、民意绑架。导演对于社会有着非常独特的视角观察。因为有时候我们看到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也不一定是白。比如去年发生在印度的事,在长达一年的持续抗议后,以强势著称的印度总理莫迪罕见地向农民做出让步,宣布废除三项农业改革法案。印度农民们在地主的领导下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行动,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世界各强国都是通过土地革命走向工业化之路。印度土地革命的不彻底性,会使得它的路更漫长一些。乌合之众们高举着大旗要杀死这四个小流氓,行使他们的正义,却一步步地把正义推向更大的深渊。2023.4.30

 6 ) 分享 台词截图,文字内容为摘抄热评

一个国家的尊严等于TA给女性的尊严!你的沉默,就是TA们的通行证。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女性,母亲,两年多苦苦哀求法律。女儿被强奸,被除掉!如果TA被人打成那样,奸杀焚尸,还不能激起你的愤怒,你的愤怒到底为谁而留!要愤怒有什么用!然而,这是现实世界,不是想象中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正义必将伸张的世界。当TA的死成了选票,当无数人的日常变成了博弈的牺牲品,世界是复杂的,更是政治的。那些事件如果是谁想要的热搜第一,你的权利是我给的,我也能拿回来。 你有勇气实践吗?你有能力承担后果吗?法律和正义不总是一样。 你为什么愤怒?因为这是头条,媒体剪辑的真相,操纵舆论,拿到吃瓜群众的选票。你看到TA被强奸了吗?信息过载,大部分人放弃了求证,TA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就是让提出问题的人闭嘴消失的政治!

 7 ) 辩证法一样的电影

影片前半段很一般,单拎出来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一个政治正确电影,有些地方让我只想快进。但后随着后半段的展现,影片的深度加深了好个层次。这时我拿起遥控器不是去快进,而是暂停去思考。有些类似黑格尔的辩证法,前段是正题,后段是反题,最后说出更为准确的合题。 我没想到在一个影片中能塞入如此之多的敏感话题,并且合理且完成度很高。高校导师霸凌学生、种族歧视或者说阶级歧视、女性歧视、政治阴谋、平权运动、反政治正确过度、法律正义、法律的局限或者说法律与正义之间的关系、国家政治法律的腐败、媒体的本质。有些因素确实是巧合而出现的,但更多的敏感话题相互之间本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电影开始于对女性的歧视,我不太了解印度的普遍思想,认为女性穿着问题以及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点”而导致被强奸是自找,这显然是荒谬至极的,一个高校校长竟然有这样的思想,难道印度人普遍都这么认为吗?也太糟糕了。算了人家至少拍出了这样的电影。因为对女教授的糟糕行为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抗,警察对反抗的学生暴打更加剧了整个学生运动,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不至于呀,印度在蠢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攻击学生。后面的解释反而成为整个影片最精彩的地方之一。 原来这无非是一个政治阴谋,用来掩盖失利党的丑闻,他们利用民众的政治正确意识,谋划了整个奸杀事件,在通过媒体扩大这件事让吸引人们的关注,而忘掉其他丑闻以取得政治上的胜利。 导演在诱导观众,就像政治家诱导民众一样。看到前面看到学生被打,女教授被奸杀。虽然我依然认为那四个人应该在法庭上被判决,但我也认为他们该死,那个在前半段看起来是英雄的警察,私行处死他们是不对的,但这也是在强权被迫下的无奈之举,总体上我是赞同他的行为的。但后来我们知道他才是一切的策划者。导演也有意让我们这么想,之后在告知真相,这样能让我们理解事情很可能不只有一个方面,你看到的无非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 政治可以简单概括为控制人类思想的艺术。就像我前面认为他们竟然派人殴打学生真的蠢得可以,实际上我才是蠢得可以。他们要聪明的多的多,他们要你愤怒,“让他们的情绪超过理智,这时候他们就是信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操纵他们”。所以那四个人必须死,原因只有一个:人们希望他们死。我也可以说被他们操纵了,让我的情绪盖过了理智而不去思考事实真相。就像《1984》中训练对党的忠诚,以及对一个不存在叛徒的每日仇恨,政治家有意让人们情感远超过理智,让人们变成信徒,他们就真正的掌控了人民。我终于了解到了我不喜欢宗教的原因——它让我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由意志。于是乎学生们,一切自以为正确的有识之士都成为了暴君的帮凶。至于真相,大家都在这么说还能有假不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多时候追求正义会让我们产生政治正确过度的行为,这时我们却悄然站在了正义的反面。比如一个女性声称被家暴,她可以轻易的取得人们的信任,但也有可能她才是施加家暴的人。 法律正义。又或者可以称之为程序正义,很多年前我也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死板的,错误的。但后来我了解到,确实法律不完善,但确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即便有一个好人,在特殊的情况下他为了帮助他人或者一些正义的行为,而做了违法的事情,甚至于这个触犯的法律正在修改调整当中,但当下来说他就是有罪的,应该被判刑处罚。这样看上去非常不合理的行为是合理的:1.道德的讨论是一件模糊的事情,如果在法庭上讲述道德会陷入混乱于无休止的争论,所以法律只是执行,它先验的认为这就是不道德的。2.这样的刻板确实会导致一些错误的决定,但这只是很小部分的,它避免了更大程度上的纰漏。它限制了主观的介入,比如电影中的案子,我想应该没有人能想到这样的反转,聪明的加害者很可能用类似的方式诱导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法律减小了这种概率。就行律师说的如果媒体说的就是真相,那我们这些穿黑袍的小丑是干什么的。3.这样增加了法律的权威。如果法律可以根据某个个案而随意改变,它的威慑力也就减弱了许多,也让更多人更容易做出犯罪的行为。也给了罪犯的借口,比如有些潜在的罪犯会想,虽然我要做的不合法却符合道德,是正确的,所以我要做。 法律与正义。电影优秀的就是它没有简单的讨论法律正义一个方面,它深入的多。法律与正义是否是等同的,如果不是我们要遵从哪一个?开始警察的辩护律师就用正义为名为其辩解,至于警察是否真的符合法律已经是不重要的了。之后律师用法律原则与实证主义一步步解开这个骗局。看上去法律应该高于正义,但影片的末尾律师的家里出现法律不等于正义的座右铭,而后面看上去他也不打算全然用法律的武器来复仇。这是看上去很矛盾,但这是人类的复杂性导致的。首先我认为正义是要大于法律的,法律无非是正义的不完美条例。比如有些国家限制女性的自由,还有些国家严令禁止同性恋者,很显然这是非正义的。同时我说的正义是真正的正义,片中人们被诱导的正义是片面的不真实的假的正义。关于什么是正义这样的道德问题,人类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回答,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面对这样的混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相对客观的标准,而这就是法律。就像我上文提到的法律是不完美的,但是这是当下的最优解。所以要伸张正义必须要走法律的程序。但也有例外比如电影中恶霸般的政治领袖,在很显然他是非正义的且法律无法惩治他的情况下,那么用其他方式谋求正义就是合理的。

人权。所有人生而平等。它的意思是一个人无论是出生的家庭贫富如何、什么种族、什么性别、什么性取向、什么国家、是否残疾都一律平等。因为这是出生自带属性,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这并非是一个人的错误,我们不应该因为他没犯过的错误而去指责甚至于歧视他。“不,我不这么认为”。这种人就是问题所在,否则我也不会提到这个问题了。认为人生而不平等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本能,而所谓的文明就是人类克服自身的底陋本能的能力。我思考了一下为什么在人人平等为主导思维的当下,不平等的思维会如此顽固。首先来自于人的本性。人是社会动物,会自动判别“我们”和“他们”,我们会帮助“我们”而排斥“他们”。这在原始社会有利于人的繁衍。这种自动判断人与人差异的本能到了现在,我会本能的讨厌和我们不同的人,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个你讨厌的族群和你自身所处的族群,哪一个更好呢,对于更糟糕的,我们该如何与之相处呢。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种族歧视也是显而易见。还有就是人类自命不凡的优越感,有些人认为自己是世界中心。那这种优越感如何实现呢,就是拼命诋毁与自己不同的人。最后就是影片暗示的政治因素,自古当权者,或者统治阶级需要一个理由来证明自己有资格当政。他们不会说出自己成功的真相是因为聪明、努力、运气等,因为别人也可以。所以他们说我们生而高贵,以此彻底实现阶级固化。让我震惊的是律师拿出的关于种族歧视的二年级教科书,一个从小就教育人们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国家,真让人恶心,让人看不起。但这个电影有勇气表现这一点,又让人敬佩。

让人能够思考的电影都是好电影。该电影为什么能让人去思考。就是因为它把事实,以及根本的问题摆在你面前给你去看。这些事实还有背后的逻辑都是非常荒谬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律师把这块遮羞布拿掉,这就让观众产生了巨大的震惊与荒谬感。在这种感觉的驱使下去思考这一切的原因。每个人都期望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但这个世界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除了这些之外,电影的结构上也够精彩,多重反转。而且这种反转不是为了反转而反转,在剧情和主题上因为这种反转更增添了力度。除了前半段电影的节奏也很好,只要看过该电影的应该很少抱怨它的长度。该电影的编剧、主题都是我们该学习的...好吧主题上很难执行。

 短评

电影牛逼就牛逼在能将女性处境、教育腐败、政治阴谋、体制溃烂、种族歧视、煽动人心、媒体操控、正义边界、法律公信等等这一系列我们一般都不会碰的话题通过一桩女教师命案完美的串起来了。抛开上诉题材不说,电影节奏、悬疑性、人物塑造方面都属上乘。

9分钟前
  • CUBY
  • 力荐

堪称《杰伊·比姆》的姊妹篇,在立意上甚至比其更加深刻,最精彩的是随着剧情推进完成了立场转换和内核蜕变。一起惨案被广泛关注,逍遥法外的凶手引起众怒。看似正义的枪响终结了罪恶,顺应民意皆大欢喜。法庭上的“怒汉”对案件提出了质疑,民意是否能凌驾于法律?当真相水落石出,原来一切都是肮脏的政治游戏,众人都是被操纵的武器。“未知全貌不置可否”对如今的网络时代不过是一纸空文,舆论的浪潮足以席卷所有异议。“媒体的存在是为了报道真相,还是媒体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相?”比起质疑,宣泄情绪要轻松得多。比起思考,随波逐流要容易得多。打破偏见的勇气,好过执行正义的工具。

10分钟前
  • Cage
  • 力荐

影片远非完美,但格局奇高。影片内容和有这种内容的影片能出现本身这件事的二重格局,说明了印度已经进入了社会意识提高社会自组织能力,社会自组织能力进一步反哺社会意识的高速良性发展渠道,国力可持续快速上升的基础已经打好。反观它的隔壁邻居还在因为老大一跑路就举国抢药骂医生、房子卖不动就资金链断裂准备“统一”,简直是痛苦中成长的现实主义vs随时都在赢的魔幻现实主义,真心是道路选择不一样。

12分钟前
  • 望月封道
  • 力荐

这故事只有印度拍得出来 元素超多 女权 教育 腐败 民选政治 法治 种姓制度 选举操纵 各种问题集于一个故事 导演这么大的野心圆满完成 这种商业片让好莱坞都汗颜

15分钟前
  • 马苏皮拉密
  • 力荐

给我看哭了,不是因为电影,而是因为印度电影竟然可以自由地发出他想发出的声音。

17分钟前
  • 小艺Evelyn
  • 力荐

又一部印度神片。现实主义题材,话题涵盖我们所关注的所有问题:性别歧视、学术权力滥用、操控媒体、程序正义、全民性的愤怒,格局由小及大,最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18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一部有声音的电影,估计条目不保

19分钟前
  • 咸鱼撵死猫
  • 推荐

好几个反转,真相、政治、法律、人心,谁代表正义?正义是否得到伸张?期待续集

22分钟前
  • kooperl
  • 力荐

片中台词:1.媒体的存在是为了报导真相,还是媒体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相?……2.政治家最大的武器你知道是什么吗?情感,公众的情感,是疯狂,他们的思想、智慧、还有决策,都会被这种疯狂给推翻,一旦被这种疯狂所煽动,他们就不只是党内员工了,他们会成为信徒,我们要点燃他们的情感,当他们因为这种情绪而忘记其他一切的时候,我们就能实现统治。……3.…为了维持权利,为了重获权利,这四个人只是他们的工具,选择那四个人,购买那四个人,并杀死那四个人。他们哪来的自信?… 这种自信就是本国的政治,法官大人。让提出问题的人闭嘴的政治,让指责的人戴上手铐的政治。但无论你如何试图让他们闭嘴,无论你把他们关进哪座监狱,都会有人提出问题,而且,必须有人回答。因为这个国家不是任何人的父亲的私有财产,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

2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每次看这种题材的印度电影都只有一个感觉:印度这个国家还有救。

31分钟前
  • 有志
  • 力荐

我们现在看印度电影,看韩国电影都陷入了一种下意识的“相对尺度”感叹,但是从“绝对尺度”上来讲,很多片子的质量是不行的,只是因为他们触碰的议题使得我们给出高分,这其实很令人感慨。这个电影铺满了音乐,每十分钟就安排慢镜头煽情,从任何角度去看都很陈旧。人们的共情共的都是电影之外的东西。

32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至少敢拍!

34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主题上的选择上真是极限反转,也只有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家才能诞生这种电影。这片的风格跟《万岁毕姆》很相似,前半部分就是印度人民受难图鉴,真正的主角出场很晚,而且很扁平化、神格化,仍带有一丝阿三开挂的调调在里面,虽然本片也在修补这一点,添加了一个冗长的结尾试图丰富一下主角的过往,但反而显得狗尾续貂

37分钟前
  • 喜悦之地
  • 推荐

印度电影是真的敢拍呀。

42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

一个字 绝!!!!

45分钟前
  • 拉面
  • 力荐

这都不能说是像了,把那些振聋发聩的台词用中文念出来,完完全全能套用到这块土地,舆论操控,媒体转移,民众的仇恨教育愤怒引导,典中典

49分钟前
  • 皇丛
  • 推荐

尽管电影本身有许多瑕疵,人物塑造刻板失败,法庭上用演讲代替举证让人感到非常混乱…但是,“政治通过媒体操纵民意、公众不关心事实更注重情绪宣泄”这两个core立得很好。

50分钟前
  • 冉不让
  • 推荐

民众日常被zz摆弄而不自知,教育系统是潜移默化的洗脑,一部电影多角度讽刺,法庭辩论的部分是想要起立鼓掌的程度,总的来说意义大于电影本身,五🌟(革命万岁!

54分钟前
  • 此昵称已被占用
  • 力荐

“一个国家的尊严就等同于它给女性的尊严。”“这则新闻连续几周在电视,报纸和网络媒体上疯传,制造了热门话题,为了什么?这成为了这个13亿人口国家的唯一话题,这是刻意安排的,谁?为了什么,为了谁?三个问题,一个答案!”“这就是政治。为了赢,我会玩任何肮脏的游戏,政治家最大的武器知道是什么吗?情感!公众的情感!是疯狂,他们的思想,智慧还有决策都会被这种疯狂推翻。当他们因为这种情绪而忘记一切的时候,我们就能实现统治!”“当一条狗被杀死时,人们会去抗议,但当一个人被杀死时,连狗都不会有反应,这种信念从何而来?让提出问题的人闭嘴的政治,让指责的人戴上手铐的政治,但无论你如何试图让他们闭嘴,无论你把他们关进哪座监狱,都会有人提出问题,而且必须有人回答。”

5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作为退学博士,仅体制谋杀这一点,就可以让我给满分。

1小时前
  • 是陈二白呀🇨🇳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