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

动作片大陆2015

主演:冯小刚,许晴,张涵予,刘桦,李易峰,吴亦凡,梁静,白举纲,于和伟,连奕名,尚语贤,鲁诺,管宗祥,尹力,余皑磊,宁浩,江珊,张译,郭京飞,张鲁一,赵毅,梁天,张一山,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巴图

导演:管虎

播放地址

 剧照

老炮儿 剧照 NO.1老炮儿 剧照 NO.2老炮儿 剧照 NO.3老炮儿 剧照 NO.4老炮儿 剧照 NO.5老炮儿 剧照 NO.6老炮儿 剧照 NO.13老炮儿 剧照 NO.14老炮儿 剧照 NO.15老炮儿 剧照 NO.16老炮儿 剧照 NO.17老炮儿 剧照 NO.18老炮儿 剧照 NO.19老炮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5 00:06

详细剧情

老炮儿在北京话中,专指提笼遛鸟,无所事事的老混混儿。  六爷(冯小刚 饰)就曾是“横行”老北京的老炮儿之一,如今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却不想自己的儿子晓波(李易峰 饰)被卷入了与“小爷”小飞(吴亦凡 饰)的纠纷中。六爷试图出面摆平这起纠纷,并找来了昔日老友闷三儿(张涵予 饰 )、话匣子(许晴 饰)、灯罩儿(刘桦 饰)帮忙,却发现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一群新的“话事人”,自己这个顽主的江湖地位已经动摇,并且以往固守的生活方式已经渐渐被时代所抛弃,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长篇影评

 1 ) 《老炮儿》:一片赞誉中的平庸本质

《老炮儿》这部电影找著名导演冯小刚和炙手可热的小鲜肉李易峰和吴亦凡来演,就可以看出未开拍就策划好的宣传文案。想想前面徐浩峰《师父》在高口碑中票房持续疲软的惨象,顿时觉得《老炮儿》投资方真鸡贼。平心而论,《老炮儿》这部电影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一向气急败坏的冯小刚诠释了另一幅克制生硬的面相,浓浓的老北京的密集意象的到位铺陈,人物之间比较流畅精准的台词对位……拜管虎导演深厚的电影功底所致,整部影片处理得的确像是一部电影,尤其是当我们看到周身连拍MV的水准都不到的阿猫阿狗大干齐上地拍电影,居然随便就是几个亿几个亿的票房,这种对电影这门艺术的敬畏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中国电影门槛真是低的让人汗颜。从这一点来说,《老炮儿》无疑在给那些前赴后继的著名作家、演员、主持人、偶像上一堂关于电影语言的课:我们为什么从三年级才开始写作文,就是因为前三年先把字认完。不要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儿子,在纸上随便涂鸦几下,得到一群达官贵人的起哄,就真的觉得自己是块料儿了。 回到《老炮儿》这部电影。我之所以说电影平庸,是因为这部电影除了人物形象一定程度上塑造较为成功,场景、台词铺垫比较够味外,就真的乏善可陈了。 首先,说一下冯小刚的六爷。毫无疑问,这是本片最亮的一个点。影片通过冯小刚训斥小偷、教训不太懂礼貌的青年、用自己方式让嚣张城管讪讪离去、毒舌围观别人跳楼的好事者、给乞讨者200块钱等情节,渲染出一个惩恶扬善的侠客形象,这是通过不厌其烦的外界补白来达到目的。至于达到六爷的内心部分,则通过他和老相好话匣子、铁哥们三儿、儿子张晓波,以及不知不觉沦陷的“脑残粉”谭小飞,在这些人眼里,除了与他最亲近的儿子外,其他人都像神一样敬着端着他,这和前面刻意的行侠仗义一样,都是为塑造一个脸谱化的人物形象服务的,这种平铺直叙的渲染给人一种虚假的造作之感,不但六爷不真实,这些陪跑的人同样沦为没特色的木偶(看看最后导演卖力地在结冰的湖上通过各种俯拍、仰拍、侧拍、远景、特写全方位展现冯小刚那种侠义风范,包括湖对面等着接战的武侠小说爱好者谭小飞奇怪的泪点,就可看出在塑造上的黔驴技穷,刘桦扮演的灯罩儿恰恰因为其忍辱负重、逆来顺受让人觉得极为生动形象)。而六爷这个角色真正让我们感到可触可感之时,恰恰是在他与儿子的对垒之时想极力维持尊严时的外强中干,以及他面对生理(心脏病)和心理(修理厂面对人多势众的谭小飞一伙)危机时那种满不在乎的劲儿,在这一点上六爷表现出一位倔强者迟暮的悲壮感。这应该是冯小刚能打动金马评委的重要砝码。但是我们从影片其它人物透露的信息以及常识判断,六爷的前身应该是一个比较有逼格的小混混,比一般的无赖讲些规矩,但再怎么讲规矩也和行侠仗义的大侠差得太远了吧,由此可见导演在处理人物形象时态度是暧昧的,只是有限度地get到了人物深层内核点。 其次,讲讲最重要的故事结构。《老炮儿》这部影片元素的混杂即可说明导演在处理主题时注定做不到鞭辟入里。说是父子情从紧张到缓和(我更觉得是为了照顾年轻偶像的粉丝群而刻意设计的戏,包括六爷和谭小飞室内对坐的戏份),我觉得影片远远不够;说是古惑仔重拾往日雄风,热血感又迟迟找不到激发点,这在剧本结构上是硬伤;包括最后颇诡异的主旋律走向——向中纪委举报,用谭小飞的话说就是“导演,你是猴子请来逗逼的吗”?总之,影片给人的感觉是各个点难能可贵地戳到了,但是太轻。因此,那些迫不及待地打五星的观众,可能确实在冯小刚略显悲壮地对李易峰说要不给你磕一个时动容了,要么是被冯小刚在与鸵鸟陪跑时唐吉坷德式的荒诞戳到了。要知道在当下烂片横行的年代,找到一部能戳中我们泪点的影片还没有段子手来得靠谱,观众的整体预期已经被严重拉低的时候,《老炮儿》居然有几个那么精彩的桥段做到了!就我个人而言,有这种油然而生的飘飘然是在《大圣归来》时大圣莫名其妙地满血复活的时候——六爷和大圣在精神内核上取得了诡异的无缝衔接,曾经都牛叉轰轰过,后来都没落,导演在暗中提醒我们,这是时代的错——暗影中99.9999%无幸生成谭小飞们的卢瑟儿,都能顺理成章地找到这个廉价的共鸣点。 如果从一个耐得住推敲的故事层面来推敲的话,《老炮儿》的骨架其实脆弱得一触就破。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觉得徐浩峰的《师父》就来得“硬派”的多!《师父》的主题是赤裸裸的解构,道义和规矩在权力和利益面前屁都不是,所以影片多米诺骨牌般的情节推延来得通贯流畅。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这个标签式营销的时代,发行方和那些把个人最强感受点误认为真理的观众,一起合谋向那些在电影院前台徘徊的人们传递出“口碑爆棚”“当红偶像走心作”“冯小刚一个大写的影帝”等讯息就可以了(我上一次这么被忽悠进去是《夏洛特烦恼》)。像我开头讲的,不否认这部影片的影像呈现和场景设计难能可贵地尊重了电影这门手艺,但影片真实的水准真的有待细分缕析。就像我昨晚看过后,没有忙着去朋友圈、微博等社交账号发一些感受性的评价,是因为我知道,不管是我们口中百年难遇的烂片还是佳片,都难以凭着急躁的主观感受获得公允的对待。 ————————————————分割线———————————————— 以下内容为二刷新增: 首先谢谢大家阅读影评,这篇影评是无聊没事做时草草写成的,不免有些急躁,很多具体观点有待商榷。尤其是看到身边有几位朋友看完《老炮儿》后给予了不遗余力的好评,加上有些评论对我的质疑,玻璃心的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观了,于是昨天晚上决定二刷。再次看电影,我尽量做到客观,抛却一刷的前见(虽然很难),另外,我一般评论一部电影,侧重点在剧本的精巧、完整度以及剧情逻辑能否自圆其说。二刷后我对《老炮儿》的评论仍是:平庸。我再强调一下自己感触深的两点意见。 1.《老炮儿》剧情太温吞,前后关联度疏松不紧凑。前一个小时,冯小刚简直化身民生类新闻记者,胡同里教训小偷、大街上斗城管、骂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们、给乞讨者200块钱,单枪匹马与谭小飞一伙第一回合较量后找朋友凑钱的经历:有吃低保吃得低声下气的、有被儿女抛弃艰难度日的、有开公交经济不自主的、有在超市打工女儿考学的、有貌似在学校或机关上班的,还有的一个混得好的但不够仗义的,总之,这些情节硬生生充斥了一个小时!我承认这极易引起市民阶层的共鸣,但它们对于推动情节的作用呢?说得难听些,随便摘掉其中一两个对情节推动不太重要的重复桥段或次生片段,对故事的架构并没有任何影响,我现在想想都替编剧捏一把汗(比如开头那个小偷骑着摩托晃晃悠悠的场景,我以为那个小偷出场多重要呢,结果就是被冯小刚骂一顿;再比如冯小刚筹钱的经过,真没必要这么把苦情戏码重复上演)。如果找共鸣的话,随便一个二三线的民生频道都能满足我们。何必花那么多钱找专业演员造作出来这些场景呢。 2.《老炮儿》的情节流动性主要体现在后半部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会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论:雷。冯小刚筹到10万块钱,和闷三儿抵达修车场,灯罩儿已经在修理那辆被划的车了(包括后面谭小飞女朋友把张晓波带出来,真心觉得谭小飞该请个保安了,花不了几个钱儿),当我担心这可怎么收场时,灯罩儿一句按照我们北京的规矩来,谭小飞他们居然答应了(好吧,就当小飞图新鲜好玩,过过武侠瘾);当我满心期待一场大厮杀迎面而来时,霞姨接到一个电话(不开玩笑,我真以为她找了个有本事的相好),没想到是我们心心念念的晓波被送回来了,还买一送一(十万块钱拿回来了,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姑娘还附送几封信,看清了,是几封,不是一封,后面谭小飞家长打电话说了,其中一封要求送回来,这姑娘估计以为张晓波他爸送钱时顺带写了热情洋溢的致歉信,当然谭小飞家长说了这孩子由于太紧张,算是理由吧),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张晓波和他爹居然傻呵呵地以为事情算是了了(你儿子可是被偷偷送回来的呀,谭小飞他们难道会瞬间失忆?);当我为这两位粗心大意的父子俩操心时,果然谭小飞一伙找上门了,虽然觉得找来也是理所应当,但人多势众的他们把我们晓波打了一闷棍子,还是气得我牙痒痒,当傻傻的我还惦记着那十万块钱和被灯罩儿喷漆把事端扩大化的那辆法拉利,担心这对儿子不幸脑残高龄老父无处筹措医药费且深陷巨债危机的父子之时,冯小刚手里莫名其妙有了谭小飞的把柄,冯小刚做梦也想不到,被霞姨随手丢掉的一个纸团,彻底扭转了自己在这场拉锯战中的不利地位——你打了我儿子,你他妈又有把柄在我手里,我不牛叉谁牛叉;然后就是冯小刚到谭小飞处,居高临下地上一堂名正言顺的政治课,当二人终于握手言和时我居然差点感动到cry,人与人之间还是有温情的,最后冯小刚在结冰湖面上用生命来一场舞蹈show的时候,不但爱看武侠小说也爱看舞蹈的小飞感动地哭了(这个傻孩子,这一刻他想到的不是自己一家受贿巨款暴露后的灭顶之灾,他老爹莫非也爱读武侠小说,由着他胡闹,如果这点城府的话,怎么做到南方某省一把手的呢?估计在最后蹲号子时小飞一定在骂冯小刚,当你们说按照你们规矩来的时候,我答应了,当我要求按照规矩再来一次的时候,你也和我握手答应了,但你却骗了我,武侠小说都是骗人的骗人的)。 PS:最开始点映前,吸引我跑十几里地去看点映场的重要原因就是豆瓣几乎清一色的好评和8.1的高分,第二天就飙升到8.3,我隐隐觉得不安,再后来像崩盘前的中国股市一样:8.7,我觉得那些年我吝啬给出四颗星的好电影受了太多委屈,现在已经降到8.5了,我决定尽些自己的绵薄之力,改为两颗星了。拍出平庸的电影侮辱的是导演和编剧的智商,而给出名不副实的高分,嘲笑的是我们大众的审美。

 2 ) 六爷不像身边儿人

短评中一片五星看得我心慌慌。但通读了大部分,发现大多都是以“燃”和“影帝”为关键词大夸特夸的,心里也就稍微踏实了点儿,我是真怕自己走了眼儿都不自知,年纪轻轻跟不上了时代。青年人可以活得不热血,但不能不懂规矩乱讲话。

我好歹也在北京二环里的胡同住过十几年,六爷这类人其实身边儿真有:蹲过大狱抗过事儿,性子急讲义气混不吝。没事儿胡同里遛遛弯儿,手里即使不拿鸟笼也好歹抓俩核桃。张口闭口想当年,有时一个人在院里嘬口小酒儿砸吧砸吧味儿,大部分时候一个人看着也挺没落。偶尔因为看不惯有些事儿,事儿事儿逼,旁人面儿上跟他敬而远之心里其实也不忿儿。说起这种人的朋友,交心的真没多少,阿猫阿狗的小混子偶尔点头哈个腰,其他人有谁愿意沾他?倒真是有种老无所依的萧条感,姘头也都大多人老珠黄。

所以电影里的六爷其实有些过度理想化了,不光是人物本身,他周围的人物关系和环境亦然。人物本身缺少一个服众的理由何况可以被人追随,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太过浓烈即使配上癌症晚期也显得用力过猛。周围敢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放现实中有几个敢在关键时候抛头露面(尤其像陶泽如所扮演的那种有头有脸的公务人员)?可能我太过实际缺少浪漫情怀了,但这才是打破理想主义的残酷所在。不过这种末路英雄的舍生取义确实也可以达到大部分人内心的燃点。人都燃了哪有空来缕顺逻辑。

对于电影本身,《老炮儿》的缺点在节奏,做导演的要敢于删戏,我觉得片子里关于医院的戏其实能大幅度拿掉。煽情的戏可以维持,但两位鲜肉的演技真的不足以一场戏撑太长时间。冯导确实厉害,但自身的小钢炮性格其实也算本色出演,让表演的难度系数有了折扣,《我是你爸爸》里的他好歹还有些绷着劲儿呢,这里就爱谁谁了,这种性格从他的文字里很容易看出来,所以我觉得演这个角色对他自己来说也算“过把瘾”。反倒是许晴更让人惊喜,自从看了她在《花儿与少年》里的种种日常后,你会觉得“小公举”的演技简直太赞了,塑造的角色与她自身的性格完全差着180度。

管虎导电视剧绝对一流,我都可以说我是看着他电视剧长大的。我甚至都认为陈道明最好的表演是在管虎的《冬至》中,因为小城市里的小人物比帝王将相更能考验演员塑造角色的能力,小人物咱周围有参照,皇上啥样咱没见过。所以在看《老炮儿》的时候,你真会觉得它的电影感稍差,缺少影像特点,更像是电视剧的拍法加上电影级的参数。更何况有些地方的拖沓与没必要,会让这种感觉更强烈。我觉得片中拍得最好的一段儿,其实是六爷第一次去车库与敌人的对峙,不同阶级不同背景的人在一个混乱的价值体系中的针锋相对本身就充满了冲突,但李易峰的颜实在太好了,好到演不了这种惹事生非的熊孩子。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你丝毫感受不到他和他爸那方的弱势。

有人说京味儿和京腔儿撑起了电影的文化内涵,北京人的里儿和面儿都在里面放着呢。我倒觉得它还差得远,摆出来的只是元素,只不过是在这样一个建制的故事里,让一切经不住推敲地被赋予寄托。画虎画皮本身就难画骨,知人知面岂能知人心。六爷可能是身边儿人,至少在他身上我能想起一些人的影子,但六爷又不像身边儿人,我不相信我周围城里的平头百姓“未仓廪实而知荣辱,衣食不富而懂礼节”,甚至六爷所处的那个环境我压根儿就怀疑它是否真实存在过?还只是吴亦凡手里那本《小李飞刀》的意象?

PS:TF boys的用法让我眼前一亮,易烊千玺一出现我还以为插播广告了呢。

 3 ) 塞了煤灰的炮仗

无论本色出演的成分有多大,冯小刚在《老炮儿》中的表演都堪称完美,不管是举手投足的尿性,还是每个“他妈”、“你丫”、“孙子(zei)”的语气都妙到毫厘。整部电影的前半部分也在这个出色的人物形象的支撑之下显得非常好看,如果说开头第一场劝诫小偷寄身份证的戏还显得舞台感太强,那么处理城管扣车的第二场戏就活脱脱把一个道行精深、处事公道的老炮儿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

六爷这个形象,讲所谓逝去的江湖道义自然是最鲜明的特点,而仗着年轻时的偶像光环勾搭半老徐娘的猥琐劲儿,又力不从心硬不起来这样的老年悲剧自不用提,难得就难得在人物真实的矛盾性上:你觉得他挺明白的吧,去见洋火时那个以阶级地位论人品的混劲儿又让人觉得他特矫情;在动辄提起“家里大人没教过“和对儿子的粗暴管教上,体现着强烈的父权意识,但作为年轻时打茬架的混混,又正是那个年代反抗父权的先锋。而六爷一心维护的民间道义秩序,却又与现代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的社会秩序格格不入,六爷是有秩序的反秩序者。这样的矛盾或者说变化,一方面是人物自身复杂性的体现,变化的本身也有一番苍凉的况味;同时又引出了重建秩序的时代变迁主题。而剧情的冲突点也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在了前资本主义”纯真年代“的江湖道义,与现今权贵资本主义”礼崩乐坏“的不讲规矩之上。
这样的设定,摆明了就是一个老无所依的主题,背景又是在文化政治中心的帝都,也就巧妙地对时代变迁这一导演关注的主题做了很好的应答。当前半部分的戏份集中在老炮儿、话匣子、闷三爷、灯罩这样被时代抛弃的人身上时,戏剧张力充足加上细节用心,就显得非常好看。那个”三环十三郎“的贫嘴,真是水到渠成意味悠远的点睛之笔。

如果那场茬架按照最初的设想打下去,潦倒小混混和被资本糖衣包裹的富二代流氓之间,如果真的来一场广场舞式的冰上群架,不失为一种魔幻主义的荒诞情感宣泄,那个一出场就摆明了要在结尾上马路的鸵鸟用起来也更顺溜。可剧本在晓波回家之后不幸陷入了”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给自己下套的境地,随着小飞家庭背景的清晰,剧本又很不明智地用一些非常刻意的巧合把这一背景当做剧情的重要推动力,银行对账单作为”天降神兵“式的道具,一旦出现,剧情就怎么写也逃不出”雷“了,广电总局就算忍得了那么多脏话,也绝对不敢让形象清晰的大老虎逍遥法外,那封寄给中纪委的信,再怎么用贫嘴消解,也还是让这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六爷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剧本到了这里,就已经算得上破罐子破摔了,各种不合理的剧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地硬上:那妞儿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混到钱里就是匪夷所思,而大老虎哪有那个闲情逸致陪老炮儿们玩啊,搞清楚还没泄露直接搞个车祸不留loose end,哪可能搞那么多小混混在京城制造响动,这智商一准儿混不到老虎,苍蝇时就被打了。
人物方面也一样,好像是拍到一半突然被要求整点票房号召力,小鲜肉们就像蛋糕上的奶油一样被拼命腻歪地挤了出来。如果说李易峰那场父子和解戏虽然太刻意,但勉强还算用心,那吴亦凡跟六爷的惺惺相惜,最后一个韩国欧巴MV式的感动就不光是雷了,由于互动太多,还连带着把前半部分精心build up的老炮儿形象也毁了。
所以到了最后的情感高潮,由于被消耗殆尽的六爷形象,那些个充满仪式感的出征镜头,”孙子别让他们丫逮着“的鸵鸟出逃,以及冗长的冰上行走,都变得空洞刻意得难以忍受。最后一场戏是现实到主旋律背景之下的超现实,在这样令人费解的气氛之下,人物动机变得难以理解,冯小刚再卖力地演,也还是显得刻意和雷,情感高潮居然显得空洞乏味,真是十足可惜。就好像你韭菜花芝麻酱都调得好好的,涮的羊肉居然是鸭肉加添加剂做的不伦不类的假肉;又或者选了最好的肚仁,结果炒的火候一塌糊涂;总之浪费了好材料,着实可惜。
六爷有句话,说自己是塞了煤的炮仗,怎么都响不了。在我看来,这电影也有点这意思。一方面借角色之口教育现在孩子怎么只看着钱,又生生地把片子往贺岁片方向掰扯,主旋律、小鲜肉什么手段都上了。前半部分点着了引线,火树银花的张力十足,结果烧到后面才发现,炮仗里边塞满了煤灰,那就怎么也响不了了,化成了软绵绵的一个闷屁。不断重复的《花房姑娘》、最后出现的丁武敢情也就是点缀一下,跟剧情根本没有有机联系,原来主要还是想搞演唱会再捞一把。
这事说白了吧,忒不仗义。

 4 ) 如歌的行板

我們老了,但還沒有老透;
我們燃燒過,但還有沒燒完的部分。
把它燒透吧。

                                                              ──瘂弦《如歌的行板》*


六爺拄著軍刀再次在冰湖上站直身,走且奔將起來,老炮兒體內深處不曾熄滅的那簇火花在廣袤蒼涼的冰天雪地迸發,成就一次壯烈的燃燒。

這一幕,伴著一聲重過一聲的鼓點一下又一下敲打在心上,令人震懾,哪怕我是第二次看了仍深受感動,只因《老炮兒》頗具詩意,耐人尋味,經得起反覆咀嚼。

可是這部直線敘事的電影也是管虎近年來最平鋪直敘的作品,像一個人記憶匣子裡泛黃的日記,述說一個胡同混子六爺昔日風光尚存,卻不足以憑恃這點餘暉去對抗權力跟財富砌起的的新勢力。

六爺能在胡同裡邊指點江山,遊走自在如一方霸主,孰不知他與他所棲居的胡同是一座孤島,這座孤島正因著現代化的蠶食而日益縮小,當他綁手綁腳擠著地鐵來到近郊探視叛逆的獨子曉波,看著灰色天空下的公寓大樓將人類所能生存的空間壓縮到最小,隨著北京申奧以來磚瓦胡同與院落的拆除重建,上一代成了所謂「塔樓被鏟平」的一群,遷居到郊區水泥格子的年輕人不再接地氣,他們活得恣意、活得迷失,圖的是聲色犬馬與及時行樂,然而胡同裡的老一輩還活著,還得生存著,曉波所蔑視的父輩恪守的江湖規矩,正是六爺倚仗了一輩子的立身之道,哪怕這套生存法則在今日顯得多麼不合時宜,卻也無法從骨子裡抽去。

就以六爺「贖回」獨子曉波而奔走籌措的過程而言,紀實地像每日晚報的社會版面,觸目所及是小老百姓對現實生活的妥協,或因制度的憤怒不平,或為他人不幸的麻木不仁,正是這種對眾生相與生活本質的寫實刻畫,讓我感覺管虎的電影比以往多了一分溫柔敦厚。

王軍曾撰文喟道:「看一個城市,要看它是否能讓窮人有尊嚴地活著,老北京是如此。」*

我第一次去北京是2014年的夏天,抵達當晚友人帶著到簋街吃了一頓,相較那條抬眼看去一片火紅的美食街,飯後散步消食,不到十點東華門一代已無聲寂然,幾無行人的南池子大街地面髒汙,走路得時刻注意腳下,矮小老舊建築群中幾座新修華貴的四合院落格外突兀醒目,友人跟我說著北京這十多年的改變,說一條胡同裡的新舊並呈,貧富同居,唯獨不遠處紫禁城籠罩在夜中,巍然矗立,不曾動搖過。

有人說,當你環顧城市四周,發現光鮮外表下藏著醜陋角落,你就會知道,這城市只能是北京。

西單跟三里屯的繁華洋氣令人眩目,卻沒有豆角胡同、南下窪子胡同裡的菜攤、排檔、自行車所構築的居民生活來得有煙火氣;Page One時髦充滿設計概念,可我更喜歡窩在磚塔胡同裡的正陽書局,翻舊書,逗貓兒,特有民國範的白鬍子老先生坐在太師椅上,跟我說院子中央那座萬松老人塔的塵封與再現。

現代化的腳步不可能停止,尚古抑今大可不必,然而不能否認的,正是都更專家眼裡的老舊與破敗引得我半年後再遊北京,哪怕這樣的懷舊雜揉了我的想像與刻意追尋,可當《老炮兒》如實再現我心中的北京,對老北京的嚮往與傾慕嘩啦傾瀉而出,一如去夏初來乍到,我始終無法像北京人分清東南西北,面對我的茫然,阿姨豪爽地領著我往老舍故居方向走去,我領您走一段啊,她說,到前面您再問,您南方人不知道,咱這裡人開口稱呼對方不分年紀大小都稱「您」,是不是老北京聽他開口怎麼稱呼人就曉得了,您待會兒問路喊聲叔叔阿姨,問老舍故居怎麼走,人肯定樂意回答。

找到了整修到八月而無緣得見的老舍故居,領略了北京人的驕傲與豪爽,此後如法炮製,路痴也能在大北京城通行無阻,問路哲學惠我良多,更是在觀看《老炮兒》時心領神會:六爺的規矩,明白,在理。

是不合時宜,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這一輩子不就是在方圓間變換著,年少輕狂稜稜角角,逐漸被社會、被現實,更多是被自己的無能為力磨去刺角,自我選擇或被迫選擇地圓轉,表面平滑了,可還有不甘與寂寞啊,如果漫長一生只能在生活的水流裡載浮載沉,「生存」是最低限度的追求,無異於被圈養在四合院的鴕鳥任人戲弄賞玩──憋屈──對著他六哥,悶三兒咬牙從齒縫裡蹦出對生活不公的忿怒。

其實天地不曾有所偏私,乃是性格決定命運,所以血性魯莽的悶三兒(張涵予飾)在號子裡來來去去,打小就慫的燈罩兒(劉樺飾)到老仍是扯後腿放馬後炮的料,可六爺有難,沒有二話提了傢伙就上的也是這倆,歲月固然能磨去稜角,一直都在的是兄弟,這份情誼呀,有歌這麼唱著,是今生最大的難得,像一杯老酒,像一首老歌。

如此男人味的電影,許晴飾演的話匣子在男人戲裡穿針引線,如同管虎電影裡的女性角色,不是主角卻總是醒目的存在,她風情、潑辣、堅韌,以女人的柔而不弱平衡電影的黑色元素與陽剛色彩,她對六爺有情義,對曉波有理解,這倆父子誰也不服誰,卻都得聽話匣子說一句。

然而這對父子的疏離不僅是因為價值觀對立而缺乏相互理解,也由於父親對兒子、兒子對父親有著錯誤的期待,期待落空所造成的巨大失落失望將彼此之間的溝渠越鑿越深,直到在酒精的催化下,兒子一吐長久以來的憤懣、怨懟,父親始終扒不下的那層面子終於被削下,六爺被兒子的質問得無力反擊,只因為曉波一字一句攻擊的正是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這地方裝的是前世來討債的一塊心頭肉,他對兒子的虧欠與愧疚無以撫平與慰藉──

這場對峙與其說是震撼,毋寧是令人心傷心碎的,一個受辱於小輩也不輕易動手、為救兒子一路隱忍到底的老江湖,就在你眼前抹著眼,靜靜地、放棄掙扎似地攤開他的脆弱與無助,怎麼不教人動容?此刻哪有馮小剛,只剩為兒子操碎了心的張學軍。

於是你有點氣兒子不懂事了,可看曉波撒氣後的隱隱歉疚,再想想他此前跟父親說不了幾句話就炸貓伸爪撓的虛張聲勢,不禁要心軟,這是一個不懂得表達愛的父親打小就半放養的孩子,帶刺的眼神、滿是火藥味的話語,何嘗不是一種無聲的索求?李易峰的表演情緒到位,口角衝突到爆發不誇張不造作,穩穩接住馮小剛做出的球再從容不迫拋回去,你不由得要在心中暗許一聲「good shot」,這個年輕人有戲。

拋去憤怒與心結,張學軍跟張曉波互損抬槓的相處模式每每能將人逗樂,一個威權父親所能做到的最大讓步與寵溺或許是讓兒子直呼其名,是拉著兒子在醫院上演逃脫戲碼,是相偎著用一副耳機。

一旦失而復得便傾所有溫情,《老炮兒》的父愛笨拙而深沉。初時,我們看到六爺走到哪兒都要提著寵著那隻讓他圈在籠裡的八哥鳥,再然後恍然大悟,原來電影一開始就預示了牽引整個故事的關鍵,老炮兒的軟肋從來只一個,何時見六爺真動氣?一次為他的「波兒」,再一次還是為他的「波兒」。

可我們也明白,老炮兒試圖為人生做最後一搏的決心不單是為了兒子,也為自己,當你對生命做最後的凝視,不該是慘白的牆壁跟冰冷的儀器,而是更絢爛的、更無憾的,是以鴕鳥終要奔出籠檻,六爺也要為自己的時代留下不可抹滅的一刀。

那日清晨,除了北京冬日的冷冽寒氣,還有被深埋已久的血性與激情,六爺揮著軍刀奔於冰湖之上,老炮兒內心那簇火花在廣袤蒼涼的冰天雪地迸發,成就自身最後的燃燒。

管虎節制的抒情跟馮小剛不帶斧鑿痕跡的表演,成就了《老炮兒》的好跟好看。


2015.11.10


*《如歌的行板》是記錄詩人瘂弦的傳記電影,是瘂弦寫的詩,也是柴可夫斯基D大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

*記憶無誤的話該文登於今年二月《青年文摘》,我在首都機場順手買來讀的。王軍著有《城記》、《採訪本上的城市》

 5 ) 人到五十多还中二真的是件挺丢人的事儿

我是来唱反调的。
剧情里的那些硬伤也不提了。
单说这套被吹捧上天的“规矩”跟情怀。

其实是看到这种价值观的电影在号称理性民主思想前卫尊重人权的豆瓣知乎获得口径如此统一的夸赞实在有点瞠目结舌。
真是双标得可以。
这里面的六爷,瞧不起女人,看不上孩子,结了婚了还在外面混结果坑死了自己媳妇,时刻以长辈自居,知道有债要还可一旦还不起就开始耍流氓跟人约架,蔑视西医,讲究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这里面哪条放到知乎豆瓣微博不会被喷成狗?


一条一条说。

知乎上之前有句话被点了很多赞,大概意思是:一个人获得尊重不是因为他有多大年纪是什么身份,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
六爷在胡同里有些作为,被人尊重几句就不说了,他跑到别人家,咣咣咣地砸开门,一言不发走到人家里,到处溜达着看,换你你不毛你不气啊,人嘴上骂两句,这边就动上手了,还顺便教做人,说什么你爹妈没教你好好说话教你规矩吗?
请问私闯民宅是你家规矩啊?

自己儿子把人女朋友睡了,知道自己理亏了,不报警,要去私了。说这是规矩。
一来二去就找人凑钱(我就不说他开始为了赎人找许晴借钱顺便脱人裤子的流氓行径了),借钱靠什么的,就靠过去那点情谊跟面子,后来诸发小中有个人发达了,一眼看出他不是来叙旧的(废话现在人都这么忙谁他妈没事儿跑来叙旧啊,你突然收到一个许久没联系的同学的短信你就该知道这货要结婚了是问你来随份子钱的),人生意忙,也没多说什么,把钱给他了。他还不乐意了,觉得没受到应有的尊重。
合着借钱给你还得求你啊?
人是老板,不用为自己公司,为公司员工负责啊,就他妈得为你一人负责啊?

他别的那些兄弟发小没肯借钱给他,你站在主角的立场肯定觉得人不仗义,可如果换一下,某天你爹的老基友来了张嘴就是十万八万的,你能乐意?

他在医院拒绝治疗(第二次是拒绝手术,这最后死了就不赖别人了),这在知乎上当成“你见过那个作死的病人”的答案写,稍加笔墨,肯定又是好几千赞。

后来去还钱,猪队友把人车直接给磨了…………
他知道自己赔不起钱,就直接要动手,还说什么按北京的规矩来去颐和园后面的野湖上约架……
我他妈真是服了………………
几百万的价钱是一场架就能解决的?
人家同意你就赶快磕头谢恩吧好吗?

后来他那些马仔骗自己兄弟说要不行了,快来见最后一面吧,人一个个都拖家带口的年纪不小了,让他们来替你打架,还是骗来的。
合适吗?
合适吗?
合适吗?

最后,一个说把只偷钱不拿人身份证的小偷誉为“讲究”的人,去跟中纪委举报贪污,而且手里面还只有张几千万人民币的对账单。
说服力在哪儿?
还非说“举报”跟“报警”不一样。
我真是…………

哎算了你们开心就好。

最最后:
1.六爷整个人,他只贯彻他自己的规矩,丝毫不顾及别人。觉得自己这个年纪要获得应有的尊重。一旦有不如意的地方脸上就写满了“这都是世界的错”,觉得这世道变了,觉得“哎呀呀人怎么能这样?”
这么大年纪还这么中二,也他妈不嫌丢人,知不知道害臊啊?

2.李易峰那个角色是必不可少的,可他倒是换成谁都行。来来去去就等着眼睛吼啊叫啊晃啊……
相比之下吴亦凡倒是挺好地完成了任务——当然也因为这种眼神中闪烁着“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的富二代比较模板,演起来不难。

3.吴亦凡看的那本书是《边城浪子》,小李飞刀系列的第二部。不是《小李飞刀》……
诸位爷不要再显摆你们有文化了好吗?

4.你们高呼什么六爷有情有义有讲究,请问回家后看到胡同口那些满嘴脏话动手动脚不讲道理的北京人,好感度会上升吗?不知道“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说的是谁吗?

别的不说了。

 6 ) 你敢砍谁呀?

很多朋友看了《老炮儿》都感慨:马小军老了,就变成了张学军(所谓的六爷)。

但仔细一想,不是那么回事儿。首先马小军和张学军年龄不同。《阳光灿烂的日子》发生在文革前期,马小军那时十五岁上下,大约生在1955年。《老炮儿》发生在现在,张学军说他不喜欢“年过半百的老人”这种说法,可见他才五十来岁,大约生在1965年前后。这俩人差着十岁。

更大的差别在于,马小军和张学军出身不同。马小军是大院出身,张学军是胡同出身。几十年前一起打架是他们最后的交集。几十年后张学军走出胡同,还以为能和马小军掰腕子呢,结果连马小军的毛都摸不着。马小军们的儿子们,——小飞和他那帮朋友,——上来就给他一个下马威。



其实照理说,张学军应该连马小军们的儿子都摸不着的。但电影总得给张学军设置一位对头,这个角色就被硬插到小飞身上:他一开始侮辱张学军,到后来服了张学军,最后甚至和张学军有了几分惺惺相惜。他表面上看是和张学军做对,其实是张学军最得力的捧哏。张学军逗得不到位的地方,得靠小飞卖力捧,这老炮儿的包袱才抖得响。

张学军真正的对头不是任何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中国共产党以依法治国为纲领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法治中国。闷三儿拘留了好几天,出来还嘴硬:“里面舒服着呢!”真舒服别让张学军借钱捞你出来呀?张学军口口声声自己年轻时打架闹事如何英勇,真英勇95年别扔下老婆孩子出去躲事儿呀?整部电影里,每当“老炮儿”们有了想打的冲动,马上就会冒出一个念头摁住自己:“那帮生瓜蛋子没轻没重。”到最后真约了架,私下商量时也只是说“到时候去盘盘道……”合着根本没打算打呀。

说到底,还是怕嘛。

怕就对了,说明心里不傻。



张学军当然不傻了,他嘴上全是规矩,心里全是小算盘。同样是欠小飞的钱,欠十万人民币的时候,他算盘一打:还得起,于是“三天内还钱”符合他的规矩。三天后欠的钱从十万人民币变成了半辆法拉利,他算盘一打:还不起了,于是摇身一变,“打架赢了就不用还钱”符合他的规矩。

请问张学军:到底哪个才是你的规矩?能有个准吗?你那规矩能不这么鸡贼吗?

那姑娘偷偷放了张晓波,还回了十万块钱。张学军勃然大怒:这钱不是还回来的,是偷回来的!

嘴上这么一说,说完就算了。他半点把钱还回去的意思都没有。嘻嘻。

也就是小飞太年轻(或者说导演安排捧哏太刻意),被张学军一唬,激发了少年人逞勇斗狠的意气,居然答应了约架。否则凭什么和你约架呀?咬死了让张学军赔半辆法拉利,张学军能咋?

是不是只能乖乖去报警了。(放心吧,以张学军的鸡贼他一定会把报警纳入到他的规矩范畴内的。)

据说在SM关系里,表面上看S是主导,但其实主动权完全在M手里。因为如果M不愿再扮演受虐角色,那么S也就没办法施虐了。张学军和小飞的关系也是一样:张学军那套有理有面儿有规矩貌似唬人,但如果小飞不尿他,就一文不值。他费尽心机,终于让小飞答应按他的规矩玩儿,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才不是什么“老炮儿”的人格魅力,而是导演安排的一张对账单。

你把对账单拿在手里,让小飞吃屎他都会吃的。这能说明“老炮儿”牛逼吗?

对账单在手,张学军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窝囊了几十年之后还能玩这么一票大的。给个许晴都硬不起来的他,此刻突然整个人都充血了。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得靠打架找存在感,他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往日的荣光又浮现在他脑海里:我真的砍过人吗?一定是砍过的对吧?十人斩?百人斩?千人斩?不对不对,一定是万人斩。他剃光头,披上大氅,抽出雪亮的军刀,嗷儿嗷儿的冲上了冰面。

笔者不由想到了自己某次打架的情景:当时我正与一位老兄捉对厮杀。他的朋友在旁边大声叱责我,拿起一把刀作势要来砍。

可他那鸟样子一看就知道根本不敢动手。我又好气又好笑,只是没空理会他。于是我故意转过身,把整个后背露给他:你敢砍吗?

直到我把和我单挑的老兄打翻在地,我的后背也没遭受任何攻击。

如今看到张学军在冰面上挥刀狂奔,我不禁又感到一阵好笑:你敢砍谁呀?

那一大段镜头长得令人发指,一会儿是张学军扭曲的面部特写,一会儿是雪亮的军刀特写;他一会儿捂着心蹲地上,一会儿拄着刀站起来;那把军刀一会儿在天上挥,一会儿在冰上拖……就看他一个人演了。

小飞和他的朋友们真应该转过身去,把后背留给张学军。但他们是演员,他们不能这样做。可怜吴亦凡如此一个年轻漂亮的偶像,演艺生涯刚刚起步,演技就遭遇如此艰巨的考验,只能努力做出各种感动、震撼的表情。场面十分尴尬。

<图片2>

“导演!我们能做的戏都做完了!拖不下去了!到底砍谁你想好了吗?”

到最后管虎也没想好。一代老炮儿张学军挥刀做戏做了半天,最后谁也没敢砍,自己嗷儿的一声晕古七了。



好在这部电影总算没有一味为“老炮儿”们唱赞歌。尤其在电影的结尾:那个服务生小孩儿模仿老炮儿腔调,对问路的路人充大爷。而张晓波马上制止了他,转而客客气气给路人指了路。这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老炮儿”了,他们那套所谓的规矩也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这样结尾挺好的,只是还不够简洁有力。这一点就不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了。所以还是借古伦木那斩钉截铁的两个字送给所有的老炮儿们吧:



(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卢十四 luuu14 )

 短评

整部电影看下来,结局很主旋律但是个遗憾。冯小刚的角色完成度很好,影帝实至名归,但我个人最喜欢张涵予的表演,虽短但精,而且句句台词入味。吴亦凡是很大的一个亮点,这次表现的确让我刮目相看,给了我意犹未尽的感觉,许晴是个会演戏的女人,有味入味。电影里的老戏骨撑着底盘,整体就精彩很多。

4分钟前
  • 沐七七七七
  • 还行

最想吐槽的地方大概就是六爷到修车厂和小飞对戏的时候了 不是我埋汰吴亦凡 你能演得再烂一点吗 台词能说得再含混一点吗 肢体和表情还能再僵硬一点吗 特写镜头还能再多一点吗 每次一出现他我都好想说对不起你挡我六爷镜头了 滚远点谢谢

9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还行

三星半,虽然最后的处理总有点别扭,却仍是近期最值得看的华语片。冯小刚出演的六爷太过耀眼,会让你忘记他的导演身份,以为他就是这样一个老炮儿。影片实际上融合了西部片的英雄与中国的大侠,这老炮也并非真正意义的混混了,而变成了一个有规矩、有原则、讲义气的老派英雄,或者古典流氓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我遛鸟、茬架、抽烟、喝酒、说脏话,但我知道我是个好父亲。

12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剧情拖沓,台词刻意,用力过猛的社会现象桥段,给小姑娘钱,起哄跳楼,最后的举报反腐!涵予哥被剪坏了,还有吴亦凡的,这两位哭戏的部分有点突兀!父子情深,兄弟义气,江湖道义,导演想要的太多了,凌乱了观众!三星,一颗敬钢炮影帝,一颗给涵予哥一身腱子肉,一颗给凭声音进阶电影卦的吴亦凡。

17分钟前
  • 离岛瓜农
  • 还行

Ostrich一种体形巨大不会飞但奔跑很快的鸟,遇到危险埋头逃避现实,如若觉醒奔跑则是最好的武器。电影如握在手中的钢刀般锋利有分量,导演将生活摆在我们面前,能读懂什么拿走什么是你的能力;冯导从未直视屏幕而面对儿子与兄弟时却充满了疼爱与温暖,李易峰自然诚恳的表演方式很契合这部电影。

21分钟前
  • 寻隐山
  • 推荐

“你丫孙子,快跑啊”配乐太赞,六爷有劲,牛逼,配角里非常喜欢刘桦演的灯罩儿,是一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小人物的义气。

24分钟前
  • bless_me_today
  • 推荐

这角色也就冯小刚适合,但是我真的无法理解举报这个事,还有所谓的规矩,这边说着要茬架,转脸就给人举报了,这就是所谓的规矩?张涵予确实用演技撑起来这个角色,至于两个鲜肉,李易峰完全没有京片子,每次看我都出戏,吴亦凡演技有很大进步,但是台词方面还需要再努力

25分钟前
  • 有笋煎煎
  • 还行

老炮儿说白了就是一群老男人想要在世俗里坚守江湖道义。新旧冲突是最大看点然而最后举报小飞画蛇添足。过多渲染父子,只看见冯小刚情深,李易峰口音台词出戏,内心演技被吊打。抛开这两点值得一看。张涵予一身腱子肉太酷,吴亦凡冰湖对决0台词闭眼流泪迎来本片高潮,让我改观。

26分钟前
  • 开大Radio声音
  • 推荐

“事情图个在理儿”从开头张译的城管戏就直奔佳境,到许晴的巨波,三环十二少,张一山宁浩轮番登场,消失的宣武区,奔跑的鸵鸟,颐和园冰面决战…惊喜连连,热泪盈眶!京腔京调的冯小刚浑身都是戏,管虎导演神发挥,2015华语最佳。“打架斗殴都是江湖”,血气刚阳又浪漫又理想!

3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我觉得...有点...矫情。姿态大于内容。90后完全被代表。

31分钟前
  • A。
  • 还行

如果说我对阿刚的演技还有点期待的话,演他儿子的把我这点期待都抹去了,预告片剪辑师都粉饰不了他的渣演技。

35分钟前
  • fulai
  • 还行

头刷的时候注意到冯小刚听的评书是袁阔成三国。二刷的时候多听了一耳朵,两段评书都是赶着冯小刚为儿子焦心的时候,说阿斗投降那段:付不起的阿斗。

40分钟前
  • 张佳玮
  • 推荐

居然还挺不错。管虎保留了影像上的生活特质和强大煽动力,更在老少两拨人的对立和代沟上,暗置了截然不同的男性审美。接连不断的特写冲击,令本色的冯小刚,找到了黄渤在《斗牛》中的飙戏感。最难的是拍出了冷暖自知,结尾也会燃到许多人。不足是煽得太猛,老泪纵横当然可以有,但多了点。

41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这是一部值得反反复复观看、品味很久的好电影!故事所体现的兄弟、父子情被冯小刚和众演员们演绎得无比震撼人心,颇具感染力。如一壶烈酒亦如一杯浓茶,令人回味无穷。值得一提的是,我被李易峰惊喜到了,他好像与张晓波完全融合在了一起,细节都拿捏得不错。

46分钟前
  • 草莓熊猫
  • 推荐

六爷这个反英雄塑造的有血有肉。江湖犹在规矩不在,六爷已不再顺应时代。在道上、儿子和自身面前,都形成了新旧对峙的局面。虽一直在用规矩反抗,却在新时代和社会变革下无能为力。圈养的鸵鸟逃进城市,获得片刻自由,但这里终究不是它的归宿,也对应着胡同里的老炮儿在新旧交替下的迷茫。

5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中国版【龙七和他的七个小伙伴】,收尾的时候很可惜,好好的片子拍到最后又干瘪又尴尬。

5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冯小刚和一群老戏骨演技真的点赞,把老北京的韵味表演出来了,里面吴亦凡的表现也很亮眼,让人过目难忘,现在还能想起最后留下的眼泪。

56分钟前
  • panda
  • 推荐

1.张涵予演的最好2.最后是高潮,冯小刚带感。3.配乐好。4.吴亦凡出乎意料,最后镜头100分。5.许晴不愧是一姐!1.tfboys乱入是什么鬼?2.故事太拖沓,有凑时间的感觉。3.李易峰真心不会演戏。最大的败笔!

60分钟前
  • coco0609-85
  • 还行

一个没有江湖的新时代,规矩道义被钱权碾压,老炮威风不再令人唏嘘。电影的好在于始终憋着一股劲不放,冯小刚也赋予六爷这一角色极强气场。

1小时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