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起源

科幻片美国2014

主演:迈克尔·皮特,史蒂文·元,阿斯特丽德·伯格斯-弗瑞斯贝,布里特·马灵,多里恩·马克洛吉,查尔斯·W·格雷,约翰·修莫,法拉莎·贝洛克,亚子,克里斯托弗·桑塔马利亚,塞巴斯蒂安·桑塔马利亚,卡拉·西摩,朗达·艾尔斯,克里斯托·安妮·迪金森,法妮勒埃文斯

导演:迈克·卡希尔

播放地址

 剧照

I型起源 剧照 NO.1I型起源 剧照 NO.2I型起源 剧照 NO.3I型起源 剧照 NO.4I型起源 剧照 NO.5I型起源 剧照 NO.6I型起源 剧照 NO.13I型起源 剧照 NO.14I型起源 剧照 NO.15I型起源 剧照 NO.16I型起源 剧照 NO.17I型起源 剧照 NO.18I型起源 剧照 NO.19I型起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18:53

详细剧情

  伊恩·格雷是一名分子生物学在读博士,专攻眼睛的进化。在一个聚会上,他邂逅了一位神秘的面具女郎,凭着记忆里女孩美丽动人的眼睛,他找到了她,两人陷入爱河。尽管两人对于生活的基本信条完全不同,但却丝毫未影响感情。多年后,伊恩和他的实验搭档凯伦有了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发现,他必须要离开家人,穿越世界各地去找寻这项新发现的意义。

 长篇影评

 1 ) 关于我们本不合适

So so really sad. 男女主知道不合适可是还是相爱了,直到女主死亡,男主另觅身边人,最后回忆起女主时候说,其实我当时就发觉我们并不合适,她即使活着我们也不会最终走到一起。这样说,很多余,很冷酷。

其实不然,你们很有可能走到一起,爱情是一个package,除了相爱本身还有冲动、依赖、惺惺相惜。并非所有的相知都是因为气味相投志同道合,还有极大概率是差异带来的好奇、好奇带来的吸引。你不是必然会爱上和你合适的人,你不是必然会意识到你们的不合适,你更不是必然会离开那个你认为不合适的人,可能等你意识到的时候你已经离不开他,更不愿离开。于是你们就结婚了。直到离婚。或直到永远。这段婚姻绝不仅仅意味着失败和时光流逝,婚姻的意义在于尝试相爱、爱人、付出、同甘共苦、命运共同体、无怨无悔。

感觉好像是在结婚前给自己打预防针,我原来经常思考那些结了婚又离婚的人是不是青春白走一遭,但是事实是,即使再给你一百次机会你也不会作出相反的选择,这就是爱情吧。如果永远不愿意离开他那就或改变或磨合或和平共处吧。毕竟因为我遇到的人是你,还是你。

 2 ) 科学与宗教,谁更迷信

I Origins被翻译成I型起源,还归类为科幻剧情电影,看完之后表示太坑了。不是说电影不好,而是翻译名字太狗血,而且也不是预期中的科幻片。现在看,倒是把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哲理关系分析得不错。 电影对科学研究的描述,电影中人物对科学的执着,尤其是对实验重要性的强调, 不禁让我想起居里夫人发现铀的历史故事。电影里,伊恩妻子那个女科学家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你松手手机会掉到地下,你重复三百万次,哪怕只有一次例外,你松手手机就悬在空中,这个所谓的三百万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的误差也值得充分研究。 关于宗教,也就是神是否存在的问题。电影引用过大来喇叭的一段对话,有科学家问大来喇叭,如果科学证实你的信仰是错误的尼会怎么办?大来喇叭说,我会尽量用我的信仰来解释这些现象,如果事实却是证伪我的观念,我将放弃我的信仰。那么,对于你坚信的科学信仰呢,如果有事实证伪,你是否会放弃?如果科学恰恰证实了神的存在呢? 尹恩通过变异让没有视觉的虫子拥有了感光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虫子本来的感知世界里是没有光这种存在的。同样,逻辑上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所有感知能力里人只拥有这有限几种,我们不能证实上帝正如虫子不能感知光。认为上帝存在和认为上帝不存在,同样都是假设,同样是无法证实的信仰。 电影主人公伊恩本来是通过发掘眼睛进化的每一个细节,来证伪上帝的存在。结果通过虹膜扫描技术的实验,发现死去的人的虹膜特征会在新生人群里出现,而这个新生人会与死去之人存在记忆上的关联性。科学,证实了灵魂的存在。 整部电影的结论虽然是灵魂存在,但实质弘扬的是真正的科学精神,也就是理性,而非迷信。固执的相信灵魂不存在,何尝不是迷信,这样你远不如大来喇叭有开明性。 当然,贯穿电影始终的虹膜扫描实验结果只是为电影主题服务的预设,并非真正的实验事实。技术主义、理性神学论和经验主义哲学都在电影里有体现。

 3 ) 同《星语星愿》类似

本着以看爱情片来看的,是为数看来还蛮感动的片子,最后salomina那句印度语:“NAINAI'MOZHENAIZAINE",显然没听懂什么意思,但还是感动的快流出了眼泪。前30分钟的爱情故事,也可以说是爱情片段,很短,但把整个故事的铺垫做的很好。让我久久沉浸其中。其中人道轮回,是我以前一直认为的,因为我觉得世界的灵魂总数是恒定不变的,道中的魂都可以修行,待到或贬或升。故事最后sofi的后世来到了印度也有他的故事,之前很多如phasianide的鸟都指向了故事结尾地印度。
话说回电影开始的前30分钟,期初的SM的头饰让我不知个所以然,要看完整部电影才后才知道只为的是那双眼睛让发现。感觉很莫名其妙的人说出莫名其妙的话,什么来自外星什么的,其实看到后面你就会理解。她真的应该是被重生天使点化的灵魂,有前世记忆然后降落在这个sofi的身体里,ian提及工作和父母都不会回答,因为她是被天使降临的灵魂,所以所谓sofi奶奶、父母都不认识,这也后面salomina不能指出图片一样。在要打一炮的时候sofi流泪了,感动能与你在次相见吧。但在后面sofi陪ian来到实验室看到小虫子被培养出他们不曾会有的天赋的时候,sofi感到了厌恶,厌恶自己被天使点化凡人不能有的伤痛-记忆,虽然它也曾有幸福,但如一开始她带着面罩说的那只鸟一样 both happy and sad,这句应该是天使告诉她的,所以她觉得自己也该走了。因为无数次的轮回,会让他们再次找到对方,那个才是真正不错层的因缘。其实她在人间的时间并不多,这个也可以参照多年前的《星语星愿》。之前主动提出搬去她住的地方,那部电梯,还有说到她死后希望火葬。前生的因缘找到了自己,她都记得,而我不记得,但对于那双眼却是那么熟悉,给了我提点。我来自外星,特意来与你相会。那么急切的信息“要要要要”,7-11便利店里的$11.11,也有正好的零钱,时间也是11:11,还来了11路公车带他去了广告牌,里开始的全部11,让伊恩找到了sofi,那首<DUST IT OFF>的开始也预示着尘归尘、土归土,只因此生的感受。伊恩痛彻心扉,那种逝去是再也挽回不了的,”you ever feel like when you met someone,they fill this hole inside of you,and then when they're gone,you feel that space painfully vacant?"但如在印度神父说的一样,我们会再次相见。ian也会和sofi,再次相见。

Burning papers into ashes
What are seasons, how they fly high
From the ground up
There is yet another fountain
Flowing over as the night falls
Keep dreaming away
If you hold on to the burns
Don't you lock yourself inside
Nothing has been done before
It's the most virgin dress you could possibly wear
Mess it up time is on
Hold your memory for a moment
With a blind hand
Write some stories for tomorrow
Round the bottom of amnesia
Find instructions to salvation to oblivion ..

Don't be tempted to look back
It has all happened before
Sending miracles ..will forgive every cowardly thing that you've done
That I've done dust it off

 4 ) 我靠啊 第二遍看看到结尾听到熟悉得要死的Thom Yorke的声音

然后我发现有多少年没听RH的碟了??????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Kid A》里的这首歌

http://www.xiami.com/song/1079766?spm=a1z1s.3521865.23309997.1.H1jRl5

然后查了卡司
发现还有一首
《Amnesiac》里的Life in a Glasshouse
http://www.xiami.com/song/1079878?spm=a1z1s.3521865.23309997.1.hyUyJf

今天回去要看第三遍的节奏。。。。

 5 ) 随手记一记

这部电影本来就不基于一个宏伟的概念,导演也就是想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分享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小故事,多多少少的,细节的反复刻画会让电影显得比较拖沓。

幸好,有踩在节奏上的音乐,有迷幻的摄影效果,演员们的演技也都经得起审视——这些都引得我静了下来,让我去认真地看,推敲每一个镜头。尤其在每一个长镜头落幕的时候,我心里竟会有一种认同感,就像是,如果我是导演就会这么去表现这样的故事。

的确,这个故事没有千回百转的过程、柳暗花明的结局。这个故事就只是讲了这么两三个人,他们各自不同,因为“宿命”走在了一条相交的道路上,又不知不觉地顺着“宿命"的指引走近了一个惊天的事实。也可以说,这个故事就是在侧面地塑造”宿命“本身的形象,顺便感慨”造物弄人“,然而,只要有爱——”人定胜天”。

我重申~情节本身不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各个细节的配合才是我给它五星的原因。

在刚开始的10分钟里,在一切真正开始之前,这部电影就已经展露了它的美好之处——它的配乐非常出彩。
Track Listings
1. Message To My Future Self
2. Dust It Off
3. Lucky Elevens
4. Turning Over Rocks
5. Driverless Car
6. Invisible Doors
7. The Test
8. Karen & Ian
9. India
10. Closure
11. Boise
12. Discoveries
13. Salomina
14.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15. White Peacock
16. No Time Like The Present
17. Waltz in C Minor
一直到电影的末尾,配乐带来的感动都还一直存在。

我认为,如果电影是一篇文章,想让观众读懂一个故事,那么,配乐和音效就是副词。副词是不可或缺的,副词能最直接的给人物的动作赋予情感,却又切忌滥用。用多了就会混淆读者的眼球,让读者难以注意故事本身的发展,让文章多那么几分生涩的味道。

配乐也就是这样,不多不少,抒情足够直接也就赢了。这部电影就是由复杂的心理戏串联起来的,有很多弦外之音,演员无法用肢体和表情表达出来的心境,都用配乐恰到好处地弥补了空缺。

影片结尾处的音乐和情节一同戛然而止,之后便有8秒钟完全黑暗的静默,给人被一同切断的心绪打了个结。

这是个活结,因为这个故事好像还一直在我脑海里,试图引诱出下一个关于“宿命”的故事。

 6 ) #别担心 #我们会再次找对对方的

#严重剧透# #女主是Sofi# #阿斯特丽德美爆#



#11















写得不好,但是发现各位大大都没注意到的一些细节,自己先记录下来吧


发现本片的结构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前半段:预言

后半段:兑现




       看了3遍,不禁感慨由阿斯特丽德·伯格斯-弗瑞斯贝饰演的女主Sofi,究竟穿越了多少的生与死与多少的时空走了多远的旅途,才找到了男主。
       这是一个新意的小故事,“虹膜扫描技术”为本片后部分做了很好的奠基。为前半段的预言做了铺垫。关于“预言”看第二遍时才发现,男主Ian与女一Sofi的所有对话,充满了涵义(因为阿斯特丽德太美T T第一遍注意力全在她半裸的身体上了)。


        来,不要怕。让我们看看那些对话:


        1.初见
        从那“在眨眼瞬间便能感知一切感情的鸟儿”开始,Sofi便阐述了自己,或许是她此时的心境,也或许是为这段短暂而炽热的爱留下了第一个预言。(Sofi的突然的离开,也是她为自己打下的伏笔)

  
        2.追寻
        Ian经过一段“Just follow ur heard”的追寻,电车上再次相遇Sofi,也正是这段午后般温暖爱恋的起点。
        Sofi:当我遇见你时,感觉似曾相识,实际上,我觉得你认识我
        Ian: 几个意思?
        Sofi: 好似我们前世有过交集。
        #Sofi在此留下了第一个预言,预示着或许这并不是他们彼此灵魂的第 二次会面。#


       3.逻辑
       Ian在感叹通过了数字与Sofi的眼睛找到了她,如生命本身一般奇妙。
       Sofi:我知道,是我向你发出了信号。
       Ian并不相信,不仅原因是作为一位科学家,Sofi看到Ian内心中那无法言喻的恐惧。
       Sofi:但你不会永远害怕。
       Ian依然没有明白。
       Sofi留下一句:U will
       #那扇他试图关上但光明依然穿过的门,是打开着的。其实为Sofi预示着后来Ian前往印度的旅程。#


      4.承诺
      Sofi要求Ian承诺若她死后,要将她火焚。
      Ian拒绝:便开玩笑若火焚,未来便不能克隆出Sofi。
      Sofi:你是一个放不下过去的人。
                别担心,我们会再次找到对方的。
      两人躺在床上温暖的环境下,完成了这段向死的对话。
    (在这里需要注意,背景音乐的歌曲,正是全片结尾时的那首。)
      #Sofi在预言自己的死亡,与她来世与Ian的相见。#

      5.告别
      其实每段对话,Sofi都能完胜Ian。当Ian完全没有头绪时,Sofi都是将话题缓和。
      这段实验室的对话是Sofi为Ian留下最后的启示。
      蚯蚓因着PAX6基因的狗屎运,拥有了感光的能力。
      #Sofi在这里借着这点隐喻了自己,想象当少数人如同这些少数的蚯蚓一般被选中,拥有了感知着另一个我们无法看见却一直存在的世界呢?
个人觉得这段博弈是最有意思的,也是后半段最大的铺垫。#

      

      除了Sofi的台词,女2以及印度遇到的牧师的对话,也都很有意思。
      电梯中牧师说:我们还会见面。
      当Ian牵着小女孩将要上楼时,却是又遇见了牧师,只是Ian心中对信仰的排斥以及某种恐惧,让他选择走楼梯。才有了最后小震撼的结尾。

      值得再赞的是配乐充满着一种怀念与蛋蛋忧伤的情绪,再符合不过了。

      回顾所有,这一切如同命运一般像制定好的旅程,但途中的收获却是意想不到的丰盛。


      彩蛋略牛逼。
      

      
 
     












     最后的最后, 喜欢的朋友 可以关注我的小公众号: 几部电影

     单纯的分享一些我以为美丽事物和电影

 7 ) 话说还有个小细节隐含的内容大伙好像没提到

就是ian的孩子去那个什么博士做测试的时候,小孩子的眼睛几乎选对了所有前世相关的图片,并且在看到自己的前世的时候哇就哭了,可能是想到了自己的上辈子的最后一刻。
但是,印度小姑娘做的测试里选择正确率却只是略高于普遍选择,为什么?
我在想,为什么那个什么博士一定要让新生儿来做测试,而不是再等他过几个月长大了会说话了再来选择,可能是有原因的。
因为我是有孩子的,所以孩子的很多小时候的细节是值得说一说的。比如,很多小孩子生下来最初几个月里虽然眼球是黑的,也就是说几乎看不见东西,瞳孔是开的,但是你又感觉他是在feel什么东西的,所以假如真有前世的话,我想前世的一些感觉是会在新生儿作为一种本能保持下来的。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新生儿慢慢在新环境下长大,他就会形成新的记忆和习惯,而忘掉前世。
这就是那个印度女孩测试不理想的原因。但可能前世最后的死亡留存在印象里太过深刻,潜意识里挥之不去,所以婴儿和印度女孩看到前世最后的场景都会不约而同的恐惧,而哭出来。

 短评

和导演前作一样,把科幻的情节植入到很生活化的故事里。当然这个生活化也和上一部一样,走向了略微狗血的方向,让人看完会有种“哎绕了这么大一圈竟然讲的是这个”的失落。不过几位演员颜值很爆表啊,盯着看简直走神

7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科学和神学相互否定。原配和前任相互包容。博士,你还回美国吗?

8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眼睛里住着灵魂,用眼睛来讲述轮回转世。科学与神学分别对应着已知和未知,所以一粟注定无法容纳沧海。后半段的悬念拯救了前半段的平庸。

1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之前就很喜欢导演的Another Earth,这次调高期待值仍然惊喜不断。或许你要说这是像《水知道答案》一般的伪科学,但别忘了它的科幻本质。将灵魂与信仰这类事物融合进科学的大框架里,告诉你世界是一个永远难以得解的迷。几幕眼部特写恍如《无姓之人》,但这次眼中不是分形世界,而是轮回转生。

14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不想存在什麼邏輯性,男主角那一句,「其實,我困在電梯里的時候,心想我不會就跟這麼孩子氣的人死在一起吧」。接著對應男主拿著香水味道,看著前女友的照片去手淫。能說明的是什麼?老婆適合找同行,三觀一致沒問題;情人適合找刺激,床上和諧沒問題。

16分钟前
  • 推荐

把上帝是否存在,宗教是否有意义等议题,放到伪科幻的设定中,使得故事还算有趣。最后比较明确地给出了创作者的答案,这很大程度限定了影片的探讨空间,使得影片的含义单一化,也使得它对传统的挑战性瞬间全无。但戏剧效果上会得到加强,也多了些遐想。

18分钟前
  • 心生
  • 还行

这不是一部科幻电影,事实上更像是一部带着强烈私人化情绪的奇幻电影,将信仰问题讨论了半天最后塞给了观众一个创作人早已选定的答案。它将科学和宗教结合起来讨论的立意很好,但是这部电影根本没有让人完全兴奋起来的能力,最后呈现出来的也就是一部不温不火的文艺姿态的爱情电影。

21分钟前
  • 韩伯愚
  • 还行

宁愿去看最狗血的浪漫小清新,无论里面有多少一见钟情生离死别移情别恋前世今生……也不想再看到一部兼具以上所有却大谈科学与信仰,而且两者全都面目可憎的电影。何况即使是原封不动的设定,故事也本可以讲得比这更有感染力。

24分钟前
  • BLTEmpanada
  • 很差

有种宿命论的意思 女主好特别 脸有时像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男孩子 淡淡的英语口音 还有腿真tm好看!看白孔雀 说蒲公英的那段好美

25分钟前
  • 沙力兔
  • 推荐

从内容到形式都类似《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对话非常书呆子气,很明显的作者电影。后1/3节奏加快,但结论显而易见,遗憾的是信仰对科学的颠覆没能和开始科学对信仰的颠覆连成一个完整的环。音轨与视效都清新动人。

3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始终在科学与宗教的探讨边缘游离,巧妙的开放结局。想起特德·科斯马斯卡小说中对于二者的置换,也很聪明。该导演前作Another Earth里的诗歌氛围隐约保留了下来,反骨式的科幻、或说伪科幻,以及暗示着故事有万千可能性的彩蛋。今年又一佳作。

33分钟前
  • 旧书君
  • 力荐

看评论,有好几个说是在飞机上看的,不知道是否搭了同一班机。这个故事有类似,一般来说虹膜跟指纹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假如发现两个一模一样的虹膜的人呢?本篇虽然是比较感性的科幻外套感情戏,但最后那个彩蛋……可以拍一部名人大战名人的续集,按照这个思路来可以搞个A制作。

3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喜欢这部电影的程度不止五颗星。

41分钟前
  • elisssse
  • 力荐

故事讲得还不错,科学再套上一层神学,前世今生的感情戏为主打,不过对这种感情戏感觉不强。片名翻译不行,还以为是部硬科幻片。

44分钟前
  • 合纥
  • 还行

这个故事细思极恐……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片,但是等等,好像又有宗教的东西混了进来……看完后最大的感觉: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不会有好结果(。

47分钟前
  • Norloth
  • 还行

豆娘的剧情简介永远是最坑人的。男主与女友因为信仰不同,在结婚当天婚姻已经出现裂痕。男主对随后的老婆坦言那时已经感觉要找机会离婚了。豆娘的“毫未影响感情”,真是胡扯。影片,4.5星推荐。

48分钟前
  • bugz
  • 推荐

无论是科幻还是宗教,最终落脚的还是感情。有几处浪漫戏拍得很文艺,很浪漫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可能是今年唯一一部流泪的片子

57分钟前
  • IЯIS
  • 力荐

故事有意思,但处理得感觉蛮做,彩蛋我可以封为年度最不恰当了

58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还行

马灵和前男友的作品。科学VS神学。11这个数字出镜率太高……里面关于虫子和人类作对比的那段 讲的还蛮有道理的 其实我个人来说 我觉得肯定有higher power 至少比我们强的 但是是不是上帝那就不确定了……用虹膜来搞事估计就是基于眼睛是灵魂的窗口而来的吧 如果片中的真的成立 通过转世虹膜相对应可以拿来监督一些人 归入minority report……至于片中男主角 感觉他是相信了转世这个说法 但是转世到底能继承多少 片中没细说 不过感觉是没有多少的……

60分钟前
  • tankdream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