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高

战争片大陆2017

主演:田小洁,耿黎明,易勇名,朴俊铭,张宇飞

导演:钱泠泠

播放地址

 剧照

我的上高 剧照 NO.1我的上高 剧照 NO.2我的上高 剧照 NO.3我的上高 剧照 NO.4我的上高 剧照 NO.5我的上高 剧照 NO.6我的上高 剧照 NO.13我的上高 剧照 NO.14
更新时间:2023-09-17 20:37

详细剧情

  电影《我的上高》以上高会战为背景,再现了上高会战时期,上高普通民众支援抗战、痛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段感人故事。闻名中外的“上高会战”又称“上高战役”或“锦江会战”,被称为是上世纪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1941年3月,驻南昌的34师团大岛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中国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34师团扎进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是为“上高战役”。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日军15000余人,日军自报伤亡千余人。

 长篇影评

 1 ) 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

按下电影的播放键,我顿时心生崇高而又庄重的敬意。跟随着大荧幕一步一步走过抗战的峥嵘岁月,唤回那久远的回忆,这份光荣沉重的回忆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

电影《我的上高》以上高会战为背景,再现了上高会战时期,上高普通民众支援抗战、痛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段感人故事。闻名中外的“上高会战”又称“上高战役”或“锦江会战”,被称为是上世纪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1941年3月,驻南昌的34师团大岛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中国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34师团扎进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是为“上高战役”。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日军15000余人,日军自报伤亡千余人。

《我的上高》是一部出乎我预料的电影。首先,上高会战将星灿烂,它在众多名将之外,却选择了一个斯文儒雅的读书人作为主角,在这个读书人身上赋予了中国人的仁爱忠义和勇气担当。其次,它一改荧屏上战争叙事的套路,用干净、舒缓、沉实的电影语言使一部讲述战争故事的电影多了一层怀旧的文艺气质。

在南昌沦陷的沉重气氛中,主人翁黄清谷“官升三级”,来到随时可能成为前线的上高担任县长。他很清楚自己的选择,一县之长的职守是与城共存亡,而读书人的操守是义不受辱,他履新的脚步格外悲壮。

到任以后,民不聊生的上高让他无暇拜见驻军司令罗卓英将军,但是,驻军屡犯百姓,为了保护子民,他上门与罗将军理论。开战了。黄清谷冲进罗卓英的指挥部:“上高,守得住守不住?”罗卓英以一个“军事机密”相告:“开战后,我的司令部移驻城内。”靠前指挥,这是拼死抗争的决心。黄清谷转身,淡淡地说:“开战后,我随大军出征,家小留在城里。”回以破釜沉舟、舍命相陪的决绝。将军对着那个并不伟岸的背影抱拳致意。

“伤了有人抬,死了有人埋,要粮上高给,要人上高出!”黄清谷代表上高老表对誓死抗敌的军队许下了最朴素却最庄严的诺言。他也带领着百姓,不折不扣地践行着这个诺言。

抗战是民族复兴的枢纽。生存危机使全民族觉醒,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虽然其间有过挫折,但“坚决抗战,誓死不当亡国奴”成为了民族主流。中国民族显示出了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战斗力。落后就要挨打,自强和团结才是民族立根之本。战争已去,我们仍然需要这些影片,一方面不时地刺痛自己,记住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有力的反击那些美化侵略的丑行,另一方面感受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记住那些曾经为国家而战的英雄先烈们。缅怀、纪念、苦难、反抗,这是中国人应当永远关注的字眼。

回首历史,缅怀先烈,我们看到在革命先烈用鲜血打下的江山里,一代代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开拓奋进,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施改革开放,一点一滴地把先烈的理想变为现实。无论时代如何前进、社会如何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必须始终铭刻在每个党员的心头。通过缅怀我们的先烈,我们能从中感悟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于先烈的缅怀,对历史的重温,既是一次对共产党人初心的重温与感悟,更是一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信仰叩问、使命叩问。

事实也证明,如今的共产党人没有忘记我们的革命精神,没有忘记我们共产党的初心。前几年,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牺牲的31名救火英雄一直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消防员,和平年代最危险的工作之一,他们矢志坚守,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御火而行,勇往直前,不曾有英雄的姓名,却拥有英雄的生命,穿过匆忙人群,你逆火而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每一位救火英雄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为了国家和人民财产,共产党员的努力,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站在浸透着革命先烈鲜血的神州沃土,面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思进取,没有任何理由消极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无愧于革命先烈,无愧于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的未来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相信我们在缅怀先烈中不断激励自己,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强盛。

峥嵘岁月里,中华民族从艰辛中走过,走在那一片布满荆棘却通向成功的玫瑰林中,初心不改,砥砺前行。这就是令我无比敬重的国家,这就是令我无比骄傲的国魂。“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我辈青年唯有接过爱国爱党的火炬,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奋斗的青春中不断拼搏,方见星辰大海。

 2 ) 电影《我的上高》手法精致

电影《我的上高》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 手法很精致地用小成本电影的各种手段,从各个角度再现了国难临头背景下读书人,中国人的风骨。 没有煽情,却会流泪。 特别喜欢片子中仿佛已快在中国大陆失传了的“酸儒”表达方式,含蓄,温和却坚定有礼。

电影画面简朴沧桑中带有很浓的文艺美感。 最喜欢县长夫妇俩那种近似卡通片的呆萌互拜。好像丰子恺的漫画。

重点细节是主人公是我党员。原本以那种惯常的非主流思维,一下就觉得这个细节有点围合甚至搞笑。 但历史上这个人物的确是中共党员。这就让这个主流剧的弘扬手法显得更高级了一些。从一开始的兵民矛盾到后来的雨水情深,同仇敌忾,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弱小的父母小县长,凝聚并且点燃了小民心中的正能量,让它成为一种强大坚定的决心。上高战役是抗日期间比较少的几次漂亮的胜仗,最后的战役胜利从电影里感受,就是弱小的正能量汇聚成的洪流战胜了强敌。真实可信。 电影里大爱和小爱都表达的很朴素真实,不带“喧哗”。要打仗了,黄县长要离家带民夫去助战前跟老婆说:“你是读书人的家眷……” “……别去城门口买菜,别人会以为你想跑……” 临走前吃夜饭,给老婆夹个菜,用手按住,不让老婆再递给孩子,这种无声的爱,细腻感人。

主演田小洁演得好,电影台词和处理手法像中国文人画那样,含蓄淡泊却很精致一丝不苟。手法比常见的弘扬剧要“高级”一些。

这个电影的题材一般来说不怎么会吸引我,刚开始是画面的美感和演员的演技让我没有立刻换台。后来才渐渐被剧情吸引一直看到感动。 很像电影情节本身的推进模式。 是真正的读书人和真正的中国精神内在的“深厚”自带的气场在特定环境下释放出来的能量,没有天天做秀须必备的浮夸。

(也很喜欢罗将军这个角色的演技。 他冷漠高傲的个性和正规军形象与黄县长酸儒形成的反差很带戏剧性。 给片尾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必胜的决心和力量做了很有张力的铺陈。

小县的秘书,拎个包,跑来跑去也是个精致的细节。)

 3 ) 中国人的脊梁

这是一部静缓却很震撼的抗战电影。

黄县长由田小洁饰,他的表演不在声旨在神,不张扬,走路缓缓的,走路时发出似撵雪样的声音,轻而干净,透着那份文人的清高。说话文绉绉的,声音不高,语速总是慢半拍,但多余的字一个没有,掷地有声,毋容置疑。在军人眼里他是个不被看得起的酸腐人。

他办事只以百姓为核心,不让军队抢粮是为了百姓,打日本鬼子时出面请百姓捐粮也是为了百姓,他拱手作揖谢百姓,这场景让我动容;第一次经历炮火他会害怕、手抖,但他是县长,他坚定的举起那把“主心骨黄伞”。他自己要去前线,为了百姓把夫人和孩子留在城中;为了百姓安心缓缓的叮嘱夫人买粮不要超过三斤,买菜不要去城门口;为了百姓能随时找到主心骨,他把“黄伞”权力下放;在这个文人黄县长眼里:

县令的职守,是与城共存亡;

读书人的操守义不受辱。

“薄酒轻慢意,轻舟过江州,从容高揖去,易水当倒流。”

电影里没有大多数作品里会出现的汉奸,没有面目狰狞的日本鬼子,更多的是表现中国人在全民抗战,老百姓在贫困最后的抗战,文人县令的抗战,军人铮铮铁骨的抗战。由文人的骨气与军人的骨气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脊梁,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4 ) 上高会战的民风儒雅,民心所向

抢你菜的兵没找到,是我无能啊。这钱你拿着。 县长大老爷,这钱我不能要啊,你赔不起的,这种事太多了。 (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一个为官思考的好民) 所谓仁政,就是轻徭减税,让百姓精做土地,教导子弟孝悌忠义,感受仁政教化的人(忘记了教化有没有影响)有忠信,知廉耻,遇事才能向前。而不施仁政者,人民就不支持政权。故仁者无敌,唯有仁义。 上有国法,下有民情,中间有良心,我等一天,将军自断。 本应大敌当前,军民同仇似路人,藐视斯文。 一个多次参加敢死队的军人强奸民女未遂使其死亡,军人上司半跪求情,抚恤金1000元给民女家属,希望军人国难当头死在战场上于国于他都有好处而不是就地正法。但县长说,血债血偿乃公理,他没必要得到一个更好的死法,你也别动歪理,晓假情,诱重利,请你的部队离开吧。军长说,我们是奉令保护上高。县长说,上高虽小,不需要土匪的保护。上高虽弱,也不受强权的侮辱。 最后军长把那个军人正法了,之后请战以求刷洗名誉 上高要出大事了。先生要做何托付? 上高子弟,是我的子弟。 那先生子弟,乃我等子弟。(这里文人能想到一块,先生自己就交给上高与人民共进退,自己的孩子就交给族内亲朋多照看) 县令的职守,是要与城共存亡。读书人的操守,是义不受辱。上高是要出大事啊。 薄酒轻慢意,轻舟过江中。从容高揖去,易水当倒流。

一家人战时看烟花
最后黄县长的一句话,“未来的人还记不记得这片土地牺牲的英魂,还记不记得这群上高老表,之后镜头由绿山到绿道,现代城市的上高的三座陵纪念园”

 5 ) 我的上高

影片中的冲突、对抗、斗争,首先是他和罗将军之间的较量,还有他和张师长之间的争锋。其中,最核心的是思想的比拼,这就是主题《孟子》里的仁政,仁者无敌的思想。仁政也包括了他对公道的坚持。所以,我认为这部影片所讲的是对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黄清谷,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我认为,共产党员的身份只是锦上添花。

 6 ) 我们的上高

今早川哥说让我陪他看20分钟这个电影再出去玩儿,刚开始我是不屑的。谁知道随着剧情的推进——虽然每一件事都发生的缓缓的但是都很有关联——居然让我们花了近两个小时看完了。又是一部催泪电影,我已经警告他了,这两个月真心的让我消停一下,不要再看夺人眼泪的战争片了。其实和《高山下的花环》一样,战争场面描写都不多,但是就是在战前或者战后的一些平民生活的小事让人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闪光/阴暗。——我的上高

 7 ) 中国传统文人的代表

这么个小制作电影,却能反应战争的大场面,视角独特!尤其难得的是黄县长,一个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形象,修身齐家治国安邦,各个层面都体现出儒家思想教育出的精品!大战前,军官要求讲“三民主义”以激励士气,而这个读书人却出人意料的讲了几句白话,伤了有人抬,死了有人埋,让日本人知道中国人的骨气!军官大笑……痛快!修战壕,送粮食,送弹药均身先士卒,有父母官如此,让人羡煞,看看今天的官员,文化素养,做人原则,做事风格,被甩几条街不止!这样的片子,这样的人物,五分都嫌低

 8 ) 文人风骨,民族脊梁

小成本电影,没有明星,投资也很小,群演也就几十人,道具也很一般,但是充分把文人的儒雅,风骨,傲气和中国传统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对白有古人之风,虽然之乎者也,但是韵味十足,正如电影中所说,效仿宋明时期文人,那是读书人最向往的时代。历朝历代只要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何愁民族不盛?何愁国家不强大?任何敌国也不敢小觑。

 短评

故事挺好的,但作为电影这分数太虚了吧……

5分钟前
  • 食野之苹
  • 还行

非常难得的本土题材+传统主旋律+战争电影,导演用100分钟告诉大家什么叫克制, 几乎能与市面上所有的商业电影形成鲜明对比,但也没有落入文艺片矫情造作的俗套,我非常喜欢!

6分钟前
  • eva
  • 推荐

1 意外的好看。2 影片节奏、影像都很节制,可是传统文化得以空前呈现。

10分钟前
  • 狂飙柔情
  • 力荐

央六,娓娓道来,好县长!

13分钟前
  • keke
  • 力荐

cctv6两会期间放的,居然讲的是国民政府的清官,这种主旋律电影居然看的极其过瘾,在任何时代任何政权下这种官吏都是人民的福气。

15分钟前
  • 三千叫兽
  • 力荐

朴实无华的故事与镜头,传递着真情。

19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还行

1941年3月 江西南昌,闻名中外的“上高会战”又称“上高战役”或“锦江会战”,被称为是上世纪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选材角度很不错,没有讲前方战场战斗有多么激烈,也没有描述后方老百姓有多么困苦,而是用儒家思想的县官怎么维护战乱时老百姓的生活,之后如何安排老百姓支援官兵打仗,军民同心的故事

22分钟前
  • pepper 安
  • 还行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啊!” → “后世的人们,你们还会记得那些战死的兵吗?你们还会记得那些淳朴的上高老表吗?” → 一度把我看得泪腺触动,可惜电影受于成本等条件的限制没能拍得更精致考究一些,尤其是战争场面,只是用一些稀少戏份或台词字幕交代。尽管如此,《我的上高》作品的诚意于我而言依然胜过某些大投资国产战争片。

2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君子的风骨与力量,和军人的交锋还挺有意思的。

31分钟前
  • 雪后林中有鹿
  • 还行

上高会战,文系为主的战争片,以文人的视角、以文雅的方式、以家乡的情怀表现战争。

32分钟前
  • Zola
  • 推荐

此剧最大问题是,县长那套修身合板的中山装!唉..........其他的嘛,演员用力,剧本用情,历史用真,观众用心!

35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风骨,耿介,高傲,克制,缓慢,古雅,全都是:赤子情怀,青山英烈。

37分钟前
  • 荆棘鸟
  • 推荐

拍的什么啊!

38分钟前
  • 小猪佩奇
  • 很差

2017年3月8日 20:15于CCTV6首播。城破投河。上高老表,罗司令,黄县长

43分钟前
  • 李白乘舟不给钱
  • 力荐

怎样用最少的经费拍出来一部好作品。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说,可以给到满分。

47分钟前
  • 竹傲风
  • 力荐

出乎意料,这部电影虽然一看成本就低,但拍得还挺用心的,前半部虽然有所粉饰,但填补了抗战戏的空白,甚至有点历史影像志的意思,而看到结尾,虽说肯定是我多心,居然想起了《七武士》……

48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还行

所谓仁政,就是轻徭减税,让百姓精做土地,教导子弟孝悌忠义。感受仁政教化的人,有忠信,知廉耻,遇事才能向前;而不施仁政者,人民就不支持政权,就会背叛。故仁者无敌,唯有仁义。形而上主题,竟从一部小制作得以体现,且完成度极高,让人惊喜感慨。烂片原因各异,好片却必然是各方面都好。五星鼓励。

50分钟前
  • Olivia
  • 力荐

黄县长的说话做派,温文儒雅,有礼有节,上高的老表们也很淳朴,有着真正的民国范儿 。每每想到,历史上有过这般国家虽内忧外患,民众却民气十足的年代,就觉得真心的向往与怀念。最不能忘的是,黄县长说,很多年以后,会有人记得我们吗 ? 他的声音里,有种淡淡的悲怆。

51分钟前
  • 冬青树
  • 力荐

不太写实~

53分钟前
  • 康报虹
  • 较差

同样是在王阳明立功的江西,战争中一个小知识分子的功、德、言,用电影语言描绘了读书人的理想。

55分钟前
  • 山中行者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