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下)

战争片中国大陆,中国香港2015

主演:章子怡,金城武,宋慧乔,黄晓明,佟大为,长泽雅美,秦海璐,俞飞鸿,杨祐宁,杨贵媚,丛珊,吴飞霞,王千源,林保怡,林美秀,高捷,黄柏钧,寇家瑞,许还幻,尤勇智,刘仪伟,黑木瞳,寇世勋

导演:吴宇森

播放地址

 剧照

太平轮(下) 剧照 NO.1太平轮(下) 剧照 NO.2太平轮(下) 剧照 NO.3太平轮(下) 剧照 NO.4太平轮(下) 剧照 NO.5太平轮(下) 剧照 NO.6太平轮(下) 剧照 NO.13太平轮(下) 剧照 NO.14太平轮(下) 剧照 NO.15太平轮(下) 剧照 NO.16太平轮(下) 剧照 NO.17太平轮(下) 剧照 NO.18太平轮(下) 剧照 NO.19太平轮(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20:02

详细剧情

20世纪40年代,内战快结束之际,台湾医生严泽坤(金城武 饰)频繁往返于台湾通往大陆的邮轮“太平轮”上,以便购买药品。为了维持家庭生计,表面上他风平浪静,内心却一直没有停止思念因战争被迫分离的恋人雅子(长泽雅美 饰),而他的弟弟严泽明(杨佑宁 饰)则一心想去大陆搞革命,苦难家庭风雨飘摇。严泽坤偶遇有过一面之缘的将军雷义方(黄晓明 饰)夫人(宋慧乔 饰),雷将军的通信兵佟大庆(佟大为 饰)念念不忘底层女性于真(章子怡 饰),还有士官(王千源 饰)、夫人(俞飞鸿 饰),众人相逢在最后一班去台湾的“太平轮”上,书写了战乱年代的悲欢离合,命运的齿轮开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该何去何从?

 长篇影评

 1 ) 故事与太平轮什么关系

槽点太多,
1、开头花大量时间回顾第一部内容。
2、影片叫太平轮,展示乱世的爱情,三段爱情,有两段爱情与太平轮完全没关系。仅有的一段爱情两人一同出现在船上,但沉船戏份更多是在表现人性。综合看完,这艘大船一直游离在故事之外,没有什么关联点。为了照应电影叫太平轮,电影经常出现上船的场景,让观众不要忘了电影是在讲船的事。
3、故事太杂,找不到主心骨,除了爱情,还讲了一些其他的,例如学生运动。还是前面说的,还是没船什么事。前段时间看军中乐园,故事也是好几条线,可是都是发生在特约茶室之内,通过这么一个地方展示人的悲欢离合。
4、爱情没新意,过于老套,很难打动观众,最少没打动我。
PS,我是上映第一天晚上去看的,一场不到20个人。其实看的过程中真的希望电影能大卖,电影制作非常精良,用心。最近几年中国电影中充斥着屌丝、不说脏话就是装、有钱就有大把的女人等等,似乎告诉人们这才是现实社会,现实生活中也会有人经常说社会就这样,女人看着清纯实际上怎么样怎么样的,一副看透社会的样子,说的有点偏。中国社会就是给人一种浮躁的感觉,中国电影人也就拍不出纯爱的电影,所以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这种平静的去讲爱情的电影。
PPS,澳洲一共救了太平轮沉船34个人,66年后,长江沉船12个人都能数错

 2 ) 我的旧船票还能否登上这艘破船?

        首先我必须要说,章子怡演的那哪是于真啊,分明是真鱼好吗。在海水里各种潜泳,自由泳,水中翻滚,鲤鱼跃龙门,体力那个足真让我觉得可惜,要是下水捕鱼船票早就到手了吧。呵呵,调侃归调侃,太平轮·彼岸作为系列电影的完结之作其实还是有亮点的。最高潮发生在章子怡的呐喊:“我只想要一张船票!”把之前积压许久的忍辱偷生的情绪都发泄出来,让憋屈了整整一年的观众都跟着释放了一把,只凭这个镜头也让我觉得值票价了。说说其他演员的表现吧,最美丽:宋慧乔,大段大段的特写配上风吹麦浪的景色,我早就说了宋小姐张嘴说话和不张嘴的演技是两个层次,具体可参考《一代宗师》。最能哭;金城武,金帅哥可能确实是太委屈了,真爱不见了,弟弟赤化了,哥哥不在了,和大嫂形婚了。总的来讲还算在有限的空间里把一个乱世下的小人物种种身不由己表现出来,及格了。最好演:佟大为,佟大为把脑袋一裹,台词基本上只有一句:别动我媳妇儿。最雷人:俞飞鸿,俞飞鸿的演技是没得说的,几个串场演员里她的表现可圈可点,不过她挂掉的那里实在是让人无语,游着游着没有呛水没有人伤害自己就沉到水底去了,我说你是没电了还是咋地,相比其他几个在寒冷的海水里没有救生衣仍然轻松漂浮在水面的表现,这是什么样的差距。
        在太平轮这个大题材下,的确有很多的方向去挖掘。比如灾难大片方向。但是那些和我一样想看到一部泰坦尼克号式的观众注定会失望,我说一个网友的调侃你就会明白,他说:轮在哪?再不出来我可要报警了。然而吴宇森选择了最难表现的一个方向,它要讲战争,要讲妓女的悲情,要讲军人的爱情,要讲特殊时代下的各种市井人物的风貌。恕我直言,从本片中没有看到吴导有这个能力。所以,最终太平轮也只能是一部勉强收尾的明星拼盘,一部及格的粉丝电影。

 3 ) 关于为《太平轮》洗地的若干问题批复

一个有趣的现象:《太平轮·彼岸》还没上的时候,不少人在首映前就开骂了。我觉得大家都喝口水凉快凉快,不要盲目地跟着骂,特别是第一部没花钱看的群众,我们花了钱的为上一部的钱后悔,骂一骂还有情可原,何况我看完这一部之后,十分不解,并没有那么难看啊,当然要让我打一个五星,臣妾也确实做不到。里面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深刻的东西,沉重的东西和吴宇森的东西。 这部电影拥有自己的名字:《彼岸》。它是一个独立成片的制作,即使没有看过第一部,依然非常清楚地知道每一个人的身世背景、来龙去脉。这么大量的闪回,却不令人难受,功力可见一斑。就连片中那些没台词、甚至没脸的配角中的配角,他们的故事我们也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因为他们是整个悲剧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物方面,尽管分成上下两部是无可争辩的失败,但客观上,当你看到最后,将近300分钟的积淀就显现出来了:人物关系自然、饱满,综合交错,充满悲剧的命运感。上述大词儿都是抄来的,我不会说这些大词儿。我作为普通观众,看完之后对每一个人物印象都十分深刻,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方式之浑然、之微妙,很值得充满敬意地回味。 有关命运感这件事,作为一名编剧,我十分理解,这是一个上手极容易、写好极难的课题。写好了是命运,写不好就是巧合,套巧合,套巧合,套巧合。此处赚到稿费12元,笔者注。比方说,《李米的猜想》就充满了巧合套巧合套巧合,但它一开始想要的肯定是命运感。而《彼岸》里的命运感,深厚、扎实、可信。说白了还是巧合,但人家就能做到可信。要知道,做到可信是很难的,大多数编剧脑袋里压根就没有这两个字。(我就没有) 船难部分,我看所有人都提到泰坦尼克和波塞冬,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虽然大家的名字都是船,但拍法不同,讲的也不是一个东西。太平轮讲的是一个时代,而不是一场灾难本身。这个时代糟糕透顶,不是像现在有一种“民国文艺片”(电视剧界尤甚)里那样干净温暖。这个时代里到处是死人发出的臭味和重重危机,每个人活着都很艰难,但却拼命地活着,即使你是有权有钱的上流阶层,也可能因为嫖了一个妓女而差点命丧黄泉,因为那个妓女特别清楚她想要什么,用什么手段能得到。 我一直不会影评人那套牛逼的解读手法,能把床前明月光解读成家国天下,我只能看到“人”本身,而读不出任何隐喻。谁他妈花钱买票去读隐喻,你们初中都没上够吗?我是去看特效的,人家也给我看了,而且非常直给:咣,撞了;噗,漏了;哗,沉了。然后就赤裸裸地给你展现每一个环节里人是怎么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和最原始的恶,活下去。特别赤裸。没有甲板上的小提琴协奏(一开始上来个指挥家我还真担心这个来的),没有教会的游泳冠军潜水去开舱门,也没人玩引体向上转节门。灾难说来就来了,上一秒钟还扯犊子呢,下一秒钟就下水了,你不就是来看这个的吗?这场灾难拍得有力量,快,丰满,更可敬的是:没有犯错。近期的一系列影片反复在证明这一点:不要创新、划时代、超越教父、屠杀IMDB了,先做到不犯错吧,这场灾难戏做到了。可惜的是,它绝对说不上宏大,请大家注意,此处提到宏大二字的是收费洗地的,我是免费的,区别就在于此。 作为一名电影从业者,为了保持客观,不被傻逼舆论带跑了,我看电影的时候喜欢看观众反应。我早就过了那个担心不跟着骂两句就当不上文艺青年的岁数了。电影院里,假如片子里有个笑点,观众乐了;有个泪点,观众哭了;有个尿点,观众离场了,这些都是特别真实的,影评大都是特别虚假和过度阐释的。前一阵子看某喜剧片,觉得特傻逼,但大家都乐了。这很好,说明我是傻逼,这总比贡献十亿票房的那群人是傻逼可信的多。《太平轮·彼岸》里有一处,让我无比真切地感受到了观众的真实,和镜头的力量。 那个镜头出现在船难最高潮的环节,大家都在黑夜的海水里扑腾,船沉了,巨大的漩涡和无数人的哀鸣混在一起,突然,这个镜头毫无征兆地出现了,然后音乐和音效全部停了,完全、完完全全地静音。然后你会发现,整个影院那么多人,那么多金链汉子、抠脚婆婆和熊孩子,还有文艺青年、影评人、放暑假的高中生和谈恋爱的城乡结合部青年,他们全都屏息凝神,没有一个人说话,连咳嗽声都没有,大家就这么安安静静地看完了那个突然无声的长镜头。镜头回到灾难现场,声音响起,很多人长出了一口气。这就是真实,解读个煎饼啊,阐释个鸡毛啊,去影院,买票,看,然后评论,不然别说话。要我说,就冲这一场戏,就值得花钱去看了,虽然我不喜欢,拍得跟鬼水凶灵似的,但观众的反应就是说服力。 顺便一说,这场戏是你们的男神金城武,和你们的萌神长泽雅美的最后一场戏。有人问我,大萌神出现超过5分钟了吗?很遗憾,并没有,但你们的大萌神贡献了全片最美丽的部分,还跟金城武激吻了。还有人问我,黄晓明这次演的怎么样。天,你不知道吗,他第一部就死了啊。透透的。虽然他也有几个新镜头,而且无比的黄晓明,但很短,忍一忍就过去了。所以放心去看吧。 有些电影看的时候热闹,心想我操太牛逼了,出了影院我就打五星,要不是没信号我现在就打了。可是第二天一琢磨,我去,这片子讲啥了?另一些电影,看的时候是带着前史和铺垫来的:这片子是第二部,第一部就没拍好,黄晓明也他妈的不会演戏,这是烂片烂片烂片……龙标一出,要是有信号,你恨不得就打1星去了。但是出了影院,你一路走,一路想,你媳妇或者男朋友也在想,你们想的东西不一样,但你们都不说话。你们谁也不会给这片子打5星,就算你再喜欢吴宇森,再想还他电影票钱,再希望把《太平轮》洗白,它也当不起五星。但是你会觉得,如果不人云亦云,自己用眼睛看看,用脑袋想想,这是一部有诚意的、完整的、深刻的、值得一看的电影。这些老年人在用一种——往好听了叫时代感,往难听了说叫固执的方式在拍电影,我其实也挺不喜欢这种方式的,但是比起另一种完全不走心的横冲直撞式拍法,我还挺愿意给《太平轮》洗一洗的,我看了,两部都看了,我觉得第一部简直不能称其为电影,但第二部挺好。谁不服可以约我。

 4 ) 罗曼蒂克的消亡

我没看过《太平轮》(上)。

据朋友说,没看上集影响也不大。所以我还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直接看了《太平轮·彼岸》。而即便如此,吴宇森还是花了几十分钟时间来回顾上集。

人们苛责于上集的不上船,到这一集,恐怕要怪罪于船戏太少。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以一艘船命名的《太平轮》,它的真正焦点并不是船,不是海难,而是交织着中日矛盾和国共内战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是大时代,是1949年。这个年份在大陆的影像记忆里,是庄严崇高的,是新中国,是解放。然而在《太平轮》,它是悲烈的,是人人自危的逃命,是寻求彼岸新家园的最后一跃。吴宇森电影里时常表现的兄弟情深,似乎也杳无影踪,彻底变成了讴歌女性的结尾光芒。不难想象,在眼下的电影消费时代,这种历史写法会遭遇何等命运。吴宇森实际上也只剩“正写”这么一条路,它本身已经是不易,更不用说电影拍摄背后的命运多舛。

《太平轮》还是经典的吴宇森拍法,抒情慢镜头,柔光大特写。电影不停往返于大陆的上海和台湾的基隆,在现在进行时和画外音闪回之间频繁切换,尤其是围绕一幅画,一台钢琴,一首未完成的曲子,还有一千只纸鹤,试图去表现旧时代的罗曼蒂克消亡。

吴宇森自然是个浪漫主义者,《太平轮》被一些人称为明信片,似乎少了那个时代的尘土气。乱糟糟的码头,湿漉漉的基隆,包括太平轮的船体,看上去都好像被搭景给修饰美化了,少了一种被洗礼和打磨过的历史质感。不过,《太平轮》的制作规模始终摆在那,整体比王童《风中家族》还是要顺眼许多。一个写小人物置身的大时代,一个写大时代下的小人物,殊途同归。

电影以字幕提示,预先告知了这场惨烈却不太为人所知的死亡灾难。当人们争先恐后想要上船,不想却是赶上了一趟通过死亡的旅程。太平轮的沉没,本身是例行运输过程的偶然事故。放在时局背景下,它的沉没又变成了一种必然。受限于环境,人们千方百计想逃,《太平轮》却没有深入去问为什么。否则从悲剧的残酷程度,俞飞鸿一家一逃再逃,终至无处可逃,这样的乱世故事,似乎更有说服力。但说实话,粘带了大历史的电影,很难让中国的年轻观众提起兴趣。一部电影的立场是左是右,是正写还是曲笔,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是主旋律还是黑色喜剧,哪个选择都不重要。陷入实用主义漩涡的中国人,其实已经对政治以及政治背后的历史不感兴趣,不问对错。正如今时今日,他们拔高踩低,只相信号称用脚投票的票房,又正如《太平轮》所遭遇的尴尬局面:上集票房看低,那么,此番已铸败局。

人们常调侃,好莱坞电影人害怕动物、小孩和水。当吴宇森只是借助章子怡的眼睛,看到了洁白的鸽子。当两次生产和小孩变成了彼岸的希望,当汪洋大海变成了死亡。《太平轮》似乎把三样东西都讲全了,却也只有如此。对我来说,这部电影还保留了不少的闽南语方言,当粤语电影近乎被动消亡,它已经是个异数。影片在意识形态上,也没有以往的主旋律影视那么招摇。至于这是进步还是让步?我们不得而知。

这部电影的演员表现没得说。金城武,帅。他贡献了整部电影最出色的表演,尤其是清澈的眼神。他以近乎浓烈的死法,发出了想活下去的呼喊——最讽刺也最心酸。章子怡的人生遭遇,其实是阴差阳错乱世情的正统写法,并无过失。碍于她有过太多的杰出表演,《太平轮》属于正常水平。宋慧乔,美。被配音的她,似乎也只需要承担一个美的符号功能。并且,这种美是不会被人嫌弃的。贡献了灾难级别表演的黄晓明,终于变成了闪回里的人物。不过,他仍没有放弃存在感,在与金城武的一场对手戏中,他仍然频频暗示于观众,内心里有“比你帅”的潜台词。其他演员,像佟大为、杨佑宁乃至于俞飞鸿、王千源,都是恰如其分的存在。

整部《太平轮》给人感觉它不像是吴宇森拍的。这部圆梦作品,跟他以往的作品风格大相径庭。可千真万确,《太平轮》又是吴宇森拍的。房子被暴风雨摧毁,人们还可以重整家园。太平轮沉没在了漆黑的大海里,甚至没有引发太多的历史回声。当人们被战争折腾得疲于奔命,他们都意识到除了性命,身外之物已经全然不重要。历史则更加残酷,最不值钱的,也就是人命,是冰冷的数字。有名有姓的他们,充当了无名无姓的存在。

《太平轮》所做的,也许只是希望中国观众不要忘记。毕竟,人们实在是太健忘了。

【木卫二微信公众号:movie432 刊于《北京青年报》】

 5 ) 個人电影清单#161.《太平轮·彼岸》

個人評分:★★☆
先一句概括:森哥,你这篇作文严重跑题啦。
你不要怪网上的的影迷们义愤填膺地对你进行攻击。当大家都期盼着你用一次波澜壮阔的沉船海难来弥补上半部的平乏沉闷,你却用将近100分钟(全片长130多分钟)的文戏来给影迷们用力地打了一脸。除去船沉没后主角们在水上挣扎求生的戏份的10多分钟(我也可以勉强称之为灾难戏份),船从撞到沉的过程撑死了就20分钟。
好,既然如此重笔墨地刻画文戏部分,理应有一个婉转凄美的故事剧本。
然而,坐我后座的大兄弟用大半场嘹亮的鼻鼾声给了答案——对,他是真的熟睡成死猪了。本来这样的行为在影院是颇为不雅的,但我对这位兄弟的行为却表示深切的理解。假如不是在影院,我肯定会像看上部的時候那样:每隔5秒便按一下快进键。
本来吸引我走进影院看这部电影的原因有两个:不用10块钱票价的特惠场次,以及吴宇森请来了徐克协助进行剪辑。
然而老徐的剪辑功能却基本只运用在了一个地方:火影忍者般冗长的回忆杀。这对没看上部的人而言都应该算煎熬了,就更别提看过上部的观众了,简直是如坐针毡。
让人比较好受的是:这一部基本没黄晓明什么戏份了,否则看着他无时无刻地耍帅我相信太平轮也会沉得死不瞑目。
然而吐槽到最后,电影有一点还是做得比较出色值得肯定的:配乐。配乐部分出自日本,因此很有《坂上之云》的恢宏感,仅在配乐这一点上打分,我可以给四星。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投资方,擦干眼泪,就当这钱全在5000点入市了吧。

 6 ) 当这些导演拍起了《太平轮》。

姜文版:
姜文亲自扮演一个马氏沪上商人,认识了一个将军的女儿(香港女星),两人产生了爱情(肉体关系),其间他认识了另一个沪上商人周韵,后来他的仇家派杀手去杀他,没杀掉姜文却把将军的女儿杀了,姜文成了通缉犯。
商人姜文一夜陨落,为了逃命他被迫乔装逃上了太平轮,在太平轮上他遇到周韵,船上依然有警察在找他,周韵替他逃过一劫,她爱上了他。
但他还是被警察逮住了,被铐在货仓里,这时被撞太平轮要沉了,姜文就要被淹死时周韵救了他,他们一起逃跑并伴随着太平轮的沉默,他们浮在海上,互诉衷肠,天亮了救援飞机来了,他们笑了。影片结束


冯小刚版:
片子一开始就是太平轮沉船的大场面,主角夫妻甲、乙,带着他们的儿女丙、丁四处逃跑,跑着跑着女儿和妻子丢了,父亲和儿子爬在船上沉落的工木上被台湾的求援飞机救了,而妻子和女儿在救生船上被大陆的轮船救回了大陆,妻子和女儿没了票钱,只好回老家坚难凄苦的生存。
转眼他们遇上了大陆与台湾长达30年的割据分离。直到台湾和大陆实现互通,父亲和结了婚还有了孩子的儿子来到了大陆老家,见到了她们母女,4个相拥而泣,泣完了大家一起开心的吃饭。影片结束

陈凯歌版:
主角的儿女因乘了运输界大亨的轮船,出了事故葬身大海,主角闹到大亨家里却被轰到外面,打成重伤,身处乱世主角报案无门,只能忍气吞生,无奈之下他投身大亨门下为他做船上水手。
他监护那艘叫太平轮的船,在得知1949农历小年夜那晚大亨要剩此船去台湾时——他聪明(自以为是)的在那个深夜打晕了驾驶仓的人,将船撞上建元轮,太平轮要沉了,主角在船屋里和大亨对质,一段对话后大亨开枪打死主角,但错过了逃生时间,丧命大海。影片结束

王家卫版:
他和她是乱世佳人,他是孤臣孽子,而她是一个风尘女子,他从和她每天打招呼到和她成为一对恋人。他们苦苦相依却躲不开命运纠缠。
他要走,只有一张船票。
“如果我有两张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
他走了,第二天,报纸上传来了太平轮沉没的消息,她已泣不成声。影片结束


李仁港版:
1985年,一个老头在屋沿下抽烟,看着远方的货轮,说道:
“我每天都在想那艘叫太平轮的船,不是因为灾难,而是因为他。”
那个老头年轻的时候和主角是好兄弟,他们两个是党内特工,他们一路追查Boss的秘密,有枪战有情义,他们查到Boss会亲自在小年夜那晚乘太平轮逃到台湾,他们也瀢入太平轮,一阵枪战搏斗过后,Boss点燃了船仓的炸药,太平轮被炸出一个窟窿,船要沉了。
他和主角一路逃跑,主角为了救他,把唯一一个逃生的机会留给他,他一直活着到了80多岁,想到这段历史已泪眼汪汪。影片结束

陆川版:
一个记者大老远从南京来到上海,找到了太平轮的船长,说道:
“蒋委员长想从上海送一批货到台湾,派我来看你们的船。”
“你可以和我一起乘今晚的船去台湾,后天回来。”
记者在小年夜乘了那艘船向台湾驶去,深夜,太平轮撞上建元轮,船长紧急指挥救援,但场面很快失控,但船长还是在这种危机时刻将一批女人和小孩优先送上救生船,记者历历在目,如此负责和执着的船长让他很感动。
三日后在台湾的行刑场,记者看着因失职导致太平轮失事的船长被枪毙,那时的他已经泪目已久了。
-------------------------------
多年后记者将这个故事记成笔录,并在结尾写道:
“这是一个尘封已久不为人知的故事。”

郭敬明版:
我叫林萧,我有四个好姐妺,我们是上海的民国姐妹花,我们勤奋又上进。
撕逼撕逼撕逼撕逼
“时间煮雨”响起,我们和好了。
我们坐上了一艘叫太平轮的轮船。
黑屏20秒
你们猜猜是我一个活了下来。
还是我们全都活了下来。
还是我实在受不了悲伤一起自杀了。

 7 ) 赤果果的诈骗

一星是为上部打的。即使在这份个烂片当道的时代,我都不记得还有比那更无聊的90分钟。在教主泡女耍酷时达到全剧高潮---脱戏,无聊的高潮。吴导,这是诈骗知道不,期望的是中国的铁达尼。结果看到是神马玩意。一星是为上部打的。即使在这份个烂片当道的时代,我都不记得还有比那更无聊的90分钟。在教主泡女耍酷时达到全剧高潮---脱戏,无聊的高潮。吴导,这是诈骗知道不,期望的是中国的铁达尼。结果看到是神马玩意。



 8 ) 如果电影不好观众可以要求退票吗?

这个其实是一个法律问题,如果一个话剧演的不好,观众可以愤然离场或者下观众席上面起哄,给演员带来不安感。但是如果电影不好(从制作到演技等等)我们在院线里面到观众该如何做出反应
本来在看完《智取危虎山》之后就决定在也不去电影院里看国产电影了,但是今天被女朋友生生拽紧电影院里面看了《太平轮下》,进入电影院就给自己吃宽心丸,就当丢了30块钱吧。
下面说说正题
整部影片的制作质量可以说还ok,从服装道具 拍摄手法 镜头语言都可以勉强值10块钱。
但是电影里面都特效部分实在是太糊弄人了吧,应该是我看过的最差撞船场面(也许我孤陋寡闻),拍的还不如《法治进行时》里面的用交通摄像头拍的交通事故好看真实呢!
而且这个糟糕的镜头居然叫我们观众足足等了80min,这里只能说哎。。。
故事情节:分为3条主线相互交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明哥和那个韩国女的爱情故事,但是导演估计是根据上部观众反响在下部中明显的大量删除了明哥的戏份。在我看来还是不够狠,我在电影院里跟女朋友讲,我听见明哥的声音我的烦。那个女的看到最后我也看的有点烦。
其次是金城武的观世音菩萨转世的形象,人物塑造还是OK,体现出来一个医生该有的东西,但是总是感觉什么地方怪怪的,最后看出来了,金城武有些苍老了,脸上的皮有点下垂,但是他的那个日本女友还是很美丽的。
最后是佟大为和章子怡的故事,章子怡演的中规中矩,佟大为的东北话还是增添了很多喜感,别动我媳妇(注意媳字要用三声),个人感觉还是这一对的故事最为吸引人的。
影片中亮点:
大量高质量的配角的出现给整个影片提高了观赏度,秦海璐,俞飞鸿(本人比较喜欢)尤勇,林保怡,丛珊等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优秀演员,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
拿明星骗钱的时代快要过去了,我在影院里仔细数了一下看电影的人一共45个(常营天街卢米埃影城1810这场)在观看过程中共有18个人几乎全程玩手机,在我前面的那个人一直在玩削削乐,我真是服了(我也服了我自己,看着看着电影能去数在场观众)

总结:整部电影不合理的表演和细节太多了,配角出演很棒,但是如果《太平轮》拍成一个电视剧(剔掉明哥这个演员)应该会更好,电影就算了吧。
ps:明哥少抽点烟对身体好,如果戒不了,咱们也别老侧面抽烟好吗!

 短评

“等待,比离别还痛苦。” 轮船就像被忘了70分钟,突然想到了才接着拍;翻船戏比起《泰坦尼克号》简直戳瞎双眼;两岸儿女情长戏分分钟穿越到《对风说爱你》…一部都算不上电影的电影,拍成这样,还上下部不成、下部直接独立摆脱干系,好尴尬的剧情,好难堪的吴宇森。

6分钟前
  • 影志
  • 较差

上集据说太烂没看过,这部则可说是精致的平庸。在大量烂片构成国产电影基数的时代,恐怕需要的正是多一些这样的平庸之作。当然,考虑到导演是吴宇森,这样的成绩单还是太难看了,但是总比陈凯歌要强啊。【飞扬影城高德】

9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对于没有看过上部的人,这部相对比较完整,章子怡的表演可圈可点,沉船实在太迅速敷衍,实难撑起电影最开始的噱头。群像描写有意图但导演心力不足,也比较粗糙。

13分钟前
  • 王小七
  • 还行

1、配乐满意。2、沉船部分不好,但海上求生部分还行。3、章子怡表现很棒,俞飞鸿个人挺喜欢的。4、金城武故事很多,长泽显得单薄。5、结尾突然、莫名。6、重新剪辑后与上部存在不少重复,其实单独把这部作为正片即可,那大杂烩似的上部令人反感,且想表达太多往往什么都没做好。

17分钟前
  • Kris
  • 还行

太平,太正。太平轮的真正大背景是【逃】,不是什么战火浮生,寻找爱情亲情。很遗憾,在现有环境,把你趴当做大反派来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吴宇森脱离了语言和文化环境,必然会把浪漫煽情变成了纯粹背书。

19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那艘货船明明最惨好嘛

21分钟前
  • Shake
  • 推荐

这电影在我看来最好的是配乐。小武哥依旧颜值担当 可惜没有学生戏没制服可看了XD 虽然对国际章无感但跟同片女演员比起来真的有演技这东西诶(特别是跟林保怡那场)前面跟上篇重复的部分太多了明显有注水感 PS:这电影比起爱情 最感动我的居然是秦海璐…

22分钟前
  • tt
  • 还行

技巧都没问题,美轮美奂的大片规格,国内少见。但是叙事太平太淡,海难的重头戏铺陈不够,如果能从用力猛煽的悲欢离合情绪中抽离一点,讲讲时代背景,人情世故,甚至搞搞笑,或许能把灾难反衬得更有悲剧意味。

24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史诗片不容易拍。但是下部依然很爱情。不知道大制作的大特效去哪了?我不是来看爱情的,干脆直接拍个文艺爱情片得了。

26分钟前
  • 摩羯座的猫
  • 较差

严泽坤可真有钱,来来回回都多少次了呀!还每一次都是说走就走的航行。

29分钟前
  • 顾老肉
  • 较差

这回船终于沉了,但这不是太平轮下,而是将上下混剪在一起的新太平轮。写意镜头挺美,三条人物线虽然冗长但吐槽角度看包袱还是比较狠的。比如:太平轮一张船票七十万人名币,女主为了买一张船票当了野鸡,在睡遍了全上海滩男人后,她闺蜜出现了告诉女主其实她多了一张船票,你要么? #我要是女主我不能

34分钟前
  • 边角料
  • 还行

虽有缺憾,封神足以,格外喜欢金城武的部分,他为了家庭参军,为了道义行医,为了弟弟只身赴沪,为了世人而葬身海底,他羡慕可以为理想而活的家人,却又不得不承担家人留下的重担,一个人扛起整个家,直到死的那一刻,他才真正为自己而死,为他所爱的人,足够了

39分钟前
  • 易默声
  • 推荐

还好,线索太多有些乱,在船上的时间太短,但在无聊喜剧霸占市场的情况下,宁愿看这部。

40分钟前
  • Føroyar3
  • 还行

为什么当时不按一集去剪呢?哪怕你跟指环王似的,一集接近三小时,难道还讲不完你这个1949的离骚故事吗??干嘛非要搞上下集,把观众涮一回呢??这代价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失去啊!!!惨败的结局无法避免啊!!!可惜了这题材,可惜了吴老的情怀!

44分钟前
  • 游侠
  • 还行

哎呀我天,章子怡简直浪里白条

45分钟前
  • 小贝贝贝
  • 还行

比想象中好,导演已尽力,值得尊重。考虑到市场上奇葩太多,这已经是有良心的片子了,觉得应该回馈给吴宇森正能量

50分钟前
  • 灰狼
  • 推荐

不想让吴宇森太伤心...

54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比上部好。这一部几乎被重剪成了完整的新电影,几十分钟的前情回顾,也就意味着彻底放弃了上一部。仅凭感觉,金城武成为戏份最重的角色,而黄晓明仅在回忆中有几次闪现,也让影片不那么讨厌了。主线仍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仍是难以把握的个人命运。过长的回忆不知是否所有人都能接受,船难也比较敷衍

5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1.太平轮下,是爱情片,但不仅仅是爱情片,年度最佳华语影片之一2.太平轮的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超载,不要酒驾,学好游泳很重要!3.慧乔很美,子怡很屌4.黄晓明耍帅当演戏,金城武演戏像耍帅;5.泰坦尼克号沉了,太平轮也沉了,所以“Tai”字开头的船,大家千万不要坐……

56分钟前
  • 影视爱好者
  • 推荐

徐克重剪,妙手回春,加了旁白、删除冗繁,让故事流畅了,让人物生动了。男神金城武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感情相当真挚动人,国际章的演技无可挑剔。整体画面美、配乐也入情。第一部很烂,第二部很赞!PS,谢谢徐老怪将烂演技剪辑为几乎0,第二部没了他,确实很棒。

59分钟前
  • 万青招待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